雅集的出处

雅集的出处,第1张

当年多士登楼,追陪雅集。——何廉昉《题襟馆联》

宋 姜夔 《一萼红·人日登长沙定王台》词:“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袅万丝金。”《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吾辈今日雅集,不可无诗。” 茅盾 《子夜》十七:“今晚上这雅集也是为了徐曼丽 。”

黄胤然 七律诗《同道新交是故人》“长恨营营忘本真,清清雅集洗心尘;广陵抚尽琴歌泪,扇舞拈来宋韵痕;冰雪楼前犹刺骨,花春箫里更吟魂;何愁幻世知音少,同道新交是故人。”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挂画,被文人雅士并举为生活四艺,是稍有素养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张谦德曾在其《瓶花谱》序中写道:“幽栖逸事,瓶花特难解,解之者亿不得一”。插花一词是今时的称法,在古代则多称为瓶花、瓶供。古人不满足于折枝花的直接传情,渐将室外花木引入室内,营造空间的生机与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审美观念转变的反映。

 传统插花,是我国重要的古典艺术之一。其始于六朝盛行于唐宋。《南史》晋安王子懋传记载:“有献莲花供佛者,众僧以铜罂盛水泽其茎,欲华不萎。”这是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器皿插花活动,既是佛前供花,其他方面不论是宫廷摆饰或文人鉴赏力的表现,都巧妙地运用了花艺之美,这使得艺术风气发展为之大盛。

  瓶花一束 意境悠远

 宋元以降,焚香、烹茶、插花、挂画,被文人雅士并举为生活四艺,是稍有素养者不可或缺的。明代张谦德曾在其《瓶花谱》序中写道:“幽栖逸事,瓶花特难解,解之者亿不得一”。插花一词是今时的称法,在古代则多称为瓶花、瓶供。古人不满足于折枝花的直接传情,渐将室外花木引入室内,营造空间的生机与逸趣。器皿插花正是古人审美观念转变的反映。

 崇尚自然、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则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艺术尤其是造型创作的共同指导思想,重形尚意,追求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情景交融而深邃的意境美则是其创作的最高目标。作为中华优秀古老文化一部分的传统插花艺术,它在许多方面都很好地把握并体现了中国传统美学的这些精髓,并不断发扬光大。

 传统插花追求空间之美,一条线能表现出最大的空间时最美(平远、深远、高远),而且此三远形成之线以曲线最为优美。花则作为素材基础,契合事物与时机,以强调自然生命与空间意义之整体性,表达作者美的意念。

  以花怡情 文人雅集

 文人插花则别有情趣,插花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内容,也是雅集中的主要活动。

 欧阳修《洛阳牡丹记》有载: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虽负担者亦然。

 《梦梁录》则这样记录当时的市井:插四时花、挂名人画、装点门面。

 《墨庄漫录》中记载:西京(洛阳)牡丹闻名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集之所,以花为屏障,至梁栋柱拱,以筒储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

  诗情花意 幽栖逸事

 在浩如烟海的古代诗歌中,涉及插花内容的诗句独放异彩。如苏辙《戏题菊花》:“春初种菊助盘蔬,秋晚开放插满壶。”刘禹锡《赞枸把》“翠黛叶生笼石翁,殷红子熟照铜瓶。”朱淑贞《示犀》)“一枝谈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芥子园画谱》有题画诗云:“出家除夕无他事,插了梅花便过年。”由此可见,古时插花之风盛行,不插梅花,年也是过不得的。 古代咏插花诗不仅反映了诗人热爱花木的情趣,亦可看出诗人熟稳花道的`技艺,赋“心象”于花技的文思。

 许多文人士流为避现实多退隐于山水之间时,寄情于山水花草之间,以表心意。如周敦颐的学生程颢诗云:“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对花开花落等景象敏感多思。

 宋朝有一首咏海棠的诗:“海棠脉脉要诗催,日暮紫锦无数开”,意思是说海棠半舒半卷,脉脉含情,非要诗人吟出好诗来,否则就不肯开放。

 借用花木抒发人的意志、愿望之时, 以花枝展情韵, 表现花品花格, 令人在击节赞叹之余, 心驰神往。古人看花是有分别的,饮酒对自然生长的花,饮茶对瓶中插花,在寄情花木中, 每朵花、每片叶都蕴涵着深长的意味。

     

        北风潜入悄无踪,未品秋浓已立冬。提到冬天,你会想到什么场景?是迎风绽放的梅花?是保温杯里升腾的缕缕蒸汽?是裹紧棉衣踩雪的簌簌声?还是雪花纷纷飘落并未消融,与缤纷秋叶相映成景?

        本期主题是《立冬》,各位诗人积极赐稿,将自己的创作,立冬感吟展现诗会同题作品上,绽放不一样的精彩!编辑部根据征稿启事要求,择优录取,发表如下,呈现给读者,由于编辑水平有限,请大家批评指正!

1

五律•立冬(新韵)

文/博雅(河南)

一夜西风烈,天寒骤进冬。

黄花羞带雨,枫树醉飘红。

塞上银装淡,江南草色浓。

收成藏入库,坐享补身空。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博雅先生的五律对仗工整,结构起承转合自然,出彩句“黄花羞带雨,枫树醉飘红”    ,立意优雅,诗味韵浓。一幅冬天的诗情画意展现给读者,欣赏学习啦,问候老师!

2

七绝•立冬抒怀

  文: 谭德国(湖北)

荷残菊艳期梅绽,树舞霜寒盼暖来。

犬吠鸡鸣呼日火,唯松独喜雪皑皑。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荷残菊艳”一残一艳,意象告诉我们,立冬冬天来了,动物们都喜欢温暖,唯有松喜欢白雪皑皑,不只是欣赏雪的美景吧,主要是赞颂松的意志,让读者引申思考吧!谭德国先生的诗给人以启示,欣赏学习啦!问候老师!

3

七律•立冬感吟

文/黄卓群(广东)

冬来秋去江天冷,万物萧条草木稀。

纵有长风吹月过,可怜倦鸟拂云飞。

荷枯水浅生红蓼,菊老篱寒落翠薇。

傲雪梅花争吐艳,凌霜翘首待春归。

编辑点评广东黄卓群先生大作《七律•立冬感吟》浅析,执笔:谭德国(湖北巴东)

        黄先生这首《七律•立冬感吟》立意颇高,采用衬托手法先总写江天万物萧条的冬景,次吟天上长风过月,倦鸟穿云。再写地上浅水荷况,寒篱菊景。两联天地一体,哀残老气,对仗工整,天然。颔联意韵特优美。品读中令人叹冬之无情,从而自然而然地引出结句:“傲雪梅花争吐艳,凌霜翘首待春归。”前六句的铺排似一气呵成,旨意在衬托梅花不畏寒霜雪而吐艳翘首待春的艺术形象。作者在“总——天——地——结”中十分巧妙地承传转合。结句似在万倾平地中突起高峰,令人耳目一新,精神振奋!高妙大作,爱之赞之咏之!愚才疏学浅,未能深探作者诗思,还望包涵!抛砖引玉,更望方家斧正!

4

喝火令•劲松

文/钟向阳(        )

百世群山立,三冬友岁寒。

乱云飞渡有奇观。

曦露雨霖冰冻,疏影映潭渊。

雪白枝青翠,云霞色赭斓。

傲霜凌雪怒天冠。

傲也威荣,傲也似龙蟠。

傲也郁姿雄壮,德厚比英贤。

编辑点评君羊执笔:喝火令是最难填的词牌之一,之所以难填,除了平仄无中,要求严格外,其“三枪两对一摊破”更是令古今大家们玩味不已,却又退避三舍。钟向阳诗友迎难而上,先赞一个。

本词上阕描写了松树的生长环境恶劣,下阕着重赞颂了松树傲霜斗雪的大无畏精神。表现了作者对劲松的喜爱之情。

“傲也威荣,傲也似龙蟠。傲也郁姿雄壮,德厚比英贤。”漂亮!摊破写的别致,“威似郁姿雄壮”本为一句,却摊作三句。摊破句:曦露雨霖冰冻,疏影映潭渊。 威似郁姿雄壮,德厚比英贤。         

另外,喝火令上下阕的一、二句应该对仗,本词下阕一、二句对的有点不工,但瑕不掩瑜。

5

七律 立冬感怀

文/ 静怡(苏州)

素柳银枝叶卷黄,菊花玉瓣沐寒霜。

千山落木悲声戚,万里飞鸿曲线翔。

岁月轮回寻自在,诗丛淡静隐流光。

利名不逐心神定,泼墨纵情绣丽章。

编辑点评谭德国执笔,浅析静怡女士大作《七律•立冬感怀》,这首诗构思新颖。前四句浓墨重彩地描绘冬景,柳、菊霜雪中的情态,落木悲声,飞鸿曲翔,且是在千山万里中的形象。四句描写出了寒雪凄美之情景。写景做到了言简而意丰,语淡而韵浓!后四句重在言情抒怀:春夏秋冬是岁月轮回的自然现象,无关欢乐与悲戚,人才活得自在快乐,诗人在诗丛中淡定情,不去显摆自己的荣光成就,更不去追名逐利,才会心神安定地写出锦绣诗文。这首诗写境寄情,淡泊名利,静心著文的才女形象跃然纸上。第五句诗转的巧妙自然,后四句虽以议论为主,但不失诗味,很像宋诗格调。未达诗旨,诚望静怡女士海涵!亦希大家批评!

6

七律•立冬感怀

文/钟向阳  (江西吉安)

雪降东北色清新,霭瑞烟霞兆大椿。

云暖碧纱思雨露,月寒琼树缀星辰。

青山巍耸峰林静,绿水潺湲底石粼。

松竹风霜闲隙过,江南景物暗藏春。

7

七律 .立冬

吴卫民(武汉)

季节临冬凉气袭,今宵寒较昨宵多。

晨烟薄雾涵芳草,落日斜晖映大河。

遍地丹枫舒烂漫,随风白苇舞婆娑。

期望岁月春来早,绿染山林鸟唱歌。

8

立冬

(读明王稚登《立冬》诗,反其意而用之。)

文/王世和(武汉)

一夜飞霜罩满坡,“今宵寒较昨宵多”。

亲朋会聚飞觞处,咏雪吟梅发浩歌。

附:明王稚登《立冬》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思明王稚登《立冬》意思是等到秋风吹尽旧院的树叶树茎的时候,秋天也就尽了,也就该到冬天了。树叶黄了,枫叶红了的时候,我还客居他乡。夜里一盏青灯伴我,还有窗外那半轮不盈的秋月,今晚比昨晚还寒冷。

        王老师的七绝的特色就是反其意而用之,亲朋会聚飞觞处,咏雪吟梅发浩歌,是一种欢快的,激情的,高朋满座,喝酒唱歌,赏梅吟雪,人生的一种积极态度 ,正能量。拜读欣赏学习啦!问候老师。

9

    满江红·初冬抒怀

  文/余雨(辽宁)

塞北初冬,寒霜降、花残叶落。

风急袭、雁行悲去,乘云飞度。

梓里空留离别意,陌川回荡凄伤乐。

抒宏志、昂首敞心胸,遒豪拓。

开经卷,风赋学。专韵律,佳文琢。

习珠玑妙语,句词斟酌。

躬拜今朝名士隐,勤研古代鸿儒著。

书我情、拙作美篇登,荣膺获。

10

渔家傲·冬日感怀

(晏殊体、词林正韵)

文/神怡心静(  济南  )

秋尽冬临枫渐老。红梅初绽枝头俏。村落炊烟升袅袅。云雾绕,林间踏雪千般妙。

百草凋残松寄傲。四时景异休相较。心若澄明天自好。弃烦恼,忘忧石畔观花鸟。

特邀编辑点评杨柳岸执笔,渔家傲·冬日感怀(晏殊体、词林正韵)神怡心静女士的作品,赏析如下:

      上阙以枫林、红梅、雪景和炊烟入画,一动一静之间,丝毫没有暮秋的衰败气息,反而使冬天呈现出一幅生气之象;下阙作者通过对雪松、石和鸟的描写,生出“四时景异休相较”的慨叹。通观整篇词作,上下和应,淡然幽怀之情刻然纸上,实属佳作。

11

水调歌头·雪

文/周磊(山东·德州)

北国千里雪,浩荡洒江天。茫茫无际,一白上下洗尘寰。忽叹琼花飞坠,又赞西风裹素,大道甩银鞭。秋山当涂腊,一夜换人间。

长风澈,大河静,暮空寒。明朝应看,红日蓬勃挂云帆。且喜朱描金嵌,更爱浅妆淡抹,天地正华年。万类已无色,直教九州宽。

12

七律·立冬

文/巍巍(江西吉安)

历尽三秋冷意逢,写诗作赋力求工。

东篱菊放追陶子,北苑梅开效陆翁。

夤夜撰文敲字苦,早晨远步练神功。

回眸过往初心在,不负人生晚照红。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巍巍老师的大作,画面优美,意象丰富,精彩句子“东篱菊放追陶子,北苑梅开效陆翁”引典入诗,耐人寻味,立意优雅,诗味韵浓,不失为一篇佳作,拜读欣赏学习啦,问候老师!

13

巜秋雪迎冬》     

文/宁  万(        )

细雨丝丝片雪旋,深秋季末冷风寒。

昨天靓彩秋妆美,今日飞花掩碧蓝。

御下俗尘烦恼事,洁心净土慰苍原。

挚请三江行酒令,诚邀五岳醉划拳。

搜词索句抚晨日,入夜随冬枕月眠。

灵飞寂籁神来曲,冬韵秋魂谢自然。

14

冬日  郊野漫步

刘天华(武汉)

贮目郊原一地伤,风吹落叶似鹞扬。

客收颈脖枝摇惑,菊淡芳馨草带霜。

候鸟噤声天暗暗,残荷掩面水沧沧。

纵然四外人稀少,却有婚纱醉吉阳。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 ,拜读刘老师的大作,尽管立冬的寒冷,却有“婚纱醉吉阳”的吉祥喜庆温暖的结语,天气是冷,人间确实温暖!

        画面优美,诗味韵浓 ;立意优雅,意象丰富。精彩对仗句“候鸟噤声天暗暗,残荷掩面水沧沧”结转有力,欣赏学习啦!问候老师。

15

立冬日赠融通法师

五律

莫西岸(香港)

新寒今日逢,北雁已无踪。

树上凝冰挂,山中降雪封。

驮经行大地,负笈去平庸。

身着僧衣冷,如何过这冬?

16

七律/立冬

新韵

文/文权(重庆)

八角凌花唱立冬,轻灵怡悦寄寒凇。

枫衰败叶凋零落,梅放新花次第红。

亮眼冰城魔幻夜,紧衣玉殿探迷宫。

云山雨霁开晴日,雪地舒怀挹大风。

17

七律·初冬

文/泰然(江苏)

西风澹漠冷楼台,暮日霜天雁远哀。

篱下已然秋菊谢,庭前犹未腊梅开。

阑珊夜幕悬新月,寂寞壶尊饮旧醅。

嗟叹春情如梦短,东君有信隔年来。

编辑点评神怡心静执笔,浅析泰然诗友之七律·初冬,神怡心静简评如下:

      泰然诗友此首美律,格工韵雅,对仗工稳。

        首联与颔联描写初冬景象–西风、飞雁、残菊、新梅,四句诗展现四种物象,无丝毫浪费笔墨之处,足见作者深厚的炼字功底。颈联描写夜色阑珊之时独望一轮新月、自饮壶中向日美酒,寂寞之感油然而生,旧醅犹在,可同饮共醉之人却远在他方。由此自然过渡到尾联之感慨,叹春情梦短,期明春再聚。

        整首诗景中寓情,情借景抒,唯美中透出淡淡的忧伤,忧伤中又蕴含着美好的期盼。真可谓满纸云霞,实属佳作妙章,翘指为泰然诗友点赞!

评诗之人永远不会完全解得作者全部所思所想,故以上简评之浅疏不当之处,万望泰然诗友海涵!

18

  七律  步韵题冬日残荷图

文/东海(广东)

白雪无情褪艳姿,枯篷垂首忆秋时。

芳华岁月终渐去,惆怅蜻蜓不忍移。

愁绪何堪生百结,素怀未从断千丝。

深居本为离尘世,良苦青心孰可知?

19

五绝立冬日逢雪

文  /  孙学强(开封)

             

初冬落雪凉,草木满坡黄。

只见归徒雁,不闻久盼郎。

20解语花梅约

文/易玉华

溪头破冻,岭上含烟,春近仍萧索。唯梅先觉。寻香去、几树红云绿萼。横斜寂寞。自清影、蝶蜂难泊。耐苦寒、雪里温柔,更显风姿绰。

曾向玉妃芳约。叹生华两鬓,与君一诺。此情难却,怎辜负、皓首红颜相托。人言世薄。只君我、相知如昨。月似霜、香影浮来,还共眠东阁。

21

立冬感吟

七绝

文/曾宪明

(集句诗)

已过重阳种菊花,可怜冬景似春华。

拟约三九吟梅雪,勘破须饶老作家。

注:

1宋、葛绍体;

2唐、白居易;

3宋、紫金霜;

4宋、程公许。

22

咏立冬

  文/ 王顺兰(武汉)

昨夜寒风又立冬,今朝暖日换新容。

江南草叶黄青紫 ,塞北华杨雪树封。

艳艳枫红如蝶舞,萧萧灌木鸟行踪。

高阳驱灭瘟逃窜,百姓平安喜气浓。

23

冬猎大九湖

文/肖志保(荆门)

五色斑斓大九湖,神龙摆尾吐骊珠。

水清萍碎东西漫,山密林深次第芜。

朵朵彩云牵缩草,茫茫晴霭散柔蒲。

红霞着意天边染,湿地生风梦里呜。

24

七律·  咏立冬节气

陈后成(武汉黄陂)

潺潺流水动诗肠,吟诵晴天暖四乡。

松孕青枝麻雀戏,菊生红蕊野蜂狂。

满帘明月送秋躁,一阵清风迎白霜。

何故铁牛驰野外?抢收稻谷好归仓。

25

  五绝立冬小雨(新韵)

        文/向国耀(湖北)

  轻纱隐彩峰,淡墨绘初冬。

  四季山川美,神州万里同!

26

江城子

江城又见紫荆红

文/  龙门客栈(      )

江城又见紫荆红,自横空,不知冬。

满目缤纷,绿荫着花绒。

昨夜霜寒惊倩影,新日照,更玲珑。

暗香不与四时同,惹西风,醉飞鸿。

独倚洲头,笑看水波东。

了却平生情一放,天欲雪,亦从容。

27

五律·立冬抒怀

文/杨柳岸(湖北宜昌)

亲山邀鹤友,乐水结鸥盟。

菊淡香当户,蔬寒暖有棚。

借书韩吏部,赊酒孔方兄。

自得林泉老,何须逐世荣。

编辑点评田心执笔,拜读了杨老师的五律《立冬抒怀》大作,意境优美,对仗工整,尤其是引典入诗,耐人寻味,“借书韩吏部,赊酒孔方兄”给人久久的思考,作者抒怀:自得林泉老,何须逐世荣!读后余味绵长,是一篇难得的佳作!感谢老师赐稿,分享学习啦!问候老师。

28

鹧鸪天    立冬雨

文/程军(        )

向晚凄寒浸远楼,一番寂景送余秋。

雨从冷影无人巷,风卷残心有旧愁。

雁去也,信何求,几行锦字又谁收。

此冬已与今相遇,只把蒹葭梦里逑。

29

冬日台海乡愁

七律

文/愚叔(上海/武汉)

冬来愤懑写乡愁,逆子欺心赌未休。

涿鹿已然三合脉,鸿门岂可两分沟。

曾随国姓还家庙,肯让王田变贼丘?

昨夜京师初雪暖,是为天道锁寒流!

特邀编辑点评杨柳岸执笔,冬日台海乡愁,作者把国之大愁喻为父子间的乡愁,运用拟人和比喻手法来刻划思念之情,意象开阔,立意高远;诗中引经据典,法则有度,让人印象深刻。颈联“曾随国姓还家庙,肯认王田变贼丘?”为全诗最为出彩句,虽颌联和结句略嫌词意尚欠精准处,仍不失为一首上佳之作。

30

七绝立冬

诗词杨柳岸( 广东 )

喧鸟林深啼碧涧,漫天红染胜春山。

云清日暖正秋好,怎许北风翻粤关。

31

七律:冬雪情(新韵)

秋枫(辽宁阜新)

茫茫旷野野烟空,塞北连城玉蕊封。

幽谷吟诗人有意,青山感事树无风。

飞花如絮情思远,滚雪成团趣味浓。

喜看今朝岚彩好,瑞云瑞气瑞年丰。

32

渔歌子望月/冬吟

文/杨庆提(        )

猫上杆头静夜时,举头望月独遐思。

星河渡,恨无期,最是奈何凡梦痴。

33

立  冬

张东华(武汉)

积雨寒风几阵凉,立冬浓墨画时妆。

太忙有伴情难了,闲乐邀朋意更长。

盆菊门前陈列地,红枫屋后耀荣墙。

佳人独上琼楼叹,捡片红唇闻暗香。

34

五绝(新韵)

  文/向国耀(湖北)

       

            野菊吟

  团团簇簇黄,不惧冷风狂。

  生在贫瘠地,依然暗自香!

35

七律•立冬情思

文/孔龙围棋(        )

烟雨江南送暮秋,冬临北顾雪花柔。

枫红叶茂寒来早,菊瘦枝荣蕊透羞。

飞雁乘风云送客,离人煮酒疫添愁。

何时踏足家山路?远望当归梦泪流。

36

七律•初冬雪(新韵)

文/杨彩芹(          )

一夜天宫花瓣洒,山河大地旷无暇。

迎风飒舞青松叶,覆玉淹埋绿麦芽。

未见高空鸿雁唳,喜听曲巷少童嘎。

何须畅兴三杯酒,户外强身景物佳。

37

冬吟

文/刘惠琴(湖北)

缥缈寒秋去远方,潇潇暮雨韵铿锵。

风烟岭外翠薇漫,渚水湖中潋滟光。

地上凋零银杏叶,枝头绽放腊梅香。

冬临气结朦胧雾,松柏高山向太阳。

38

七绝·西安月季俏雪红

金垛愚叟(洛阳)

华清宫处有遗篇,沐雪红狐绽俏颜。

若昔媚娘应妒恨,牡丹月季泪潸潸。

39

京都立冬下雪有感

赵晓山(  北京)

紫禁清幽洒细鳞,宫城素裹倍精神。

角楼浪下增王气,玉蝶天来拜帝臣。

醉客团香供多眼,虚襟空扫净无尘。

映街草木欢纱帐,自惹梅妃早戏春。

40

七律·辛丑立冬节

文/ 陈 兰 (武汉)

霞红菊艳丽村庄,旷野烟云四处扬。

阵阵寒风添冷气,萋萋绿叶傲银霜。

青松翠柏妍姿在,大厦高楼美景长。

山映江波诗意盎,豪情笔下写新章。

41

七律•立冬清吟

文/庄蝶之梦(        )

萧萧寂阒色微茫, 了了疏星夜未央。

四季清伦寒竹翠, 一人落寞素颜黄。

行尘苦乐云烟老, 度世悲欢日月长。

洞悟先猷明事理, 潜研古训赋诗章。

42

虞美人•立冬(龙谱、李煜体)

吴辉 (武汉)

凋残落木青杉脱。雁唳霜天阔。经秋枫叶漫山红。但见露滋篱菊晚来风。

蒹葭绿野飏飞絮。且听枯荷语。玉梅惊雪夜寒凝。期待春声萌动百花馨。

43

卜算子•立冬

文/曾凡汉(武汉)

一夜北风狂,一夜寒婆到。一夜秋姑敛晚装,任那霜林啸。

气候费猜疑,环保生奇妙。许是立冬不见冬,落个冬阳照。

44

  立冬

  文/山城居人(广东)

暮临骤冷雨随风,朝着纱衣夜羽绒。

粤地四时浑此日,菊黄未尽紫荆红。

《月泉诗韵》编辑部

文学社特邀顾问团成员:

1李文朝,中华诗词学会原常务副会长。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政治委员、解放军电视宣传中心主任,少将军衔。

2钟振振,中国韵文学会会长,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南京师范大学文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

3王改正,中国人民解放军大校,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4林峰,中华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华诗词》杂志副主编。

5、张兆嵩,湖北省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湖北省楹联学会副会长。

6、蒋新文,湖北省诗词学会会员、湖北省楹联学会原副会长。

副社长:  铭记天下

主编:      铭记天下(兼)

副主编:  幽谷客  巍巍

                  神怡心静  君羊

             

编委:      静怡秋枫  书生

                  君羊    谭德国     

                  河边漫步 东方了了

                         

收稿:          君羊 (兼)

统筹:      田心木目心

刊头题字:  蒋新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中国古代谈及葡萄酒的诗,最著名的莫过于唐朝王翰这首《凉州词》了,盛在夜光杯里的葡萄美酒,更衬出“醉卧沙场”、征人不归的悲壮。

《唐之韵》、《宋之韵》。其中《宋之韵》尤其精美。

唐之韵》,系宁夏电视台、山西电视台、北京三多堂影视广告公司花费两年(经过搜索资料、探究论证、采景设置、后期制作才完成)拍摄的文学教育片。其拍摄足迹遍步中国大江南北,投资逾百万。《唐之韵》共20集,每集播放时间约20—30分钟。这部系列片制作非常精致,它为电视诠释古典文学作品中的经典名著创造了新的空间。它独特的角度、绝美的画面、高雅的品味获得了出人意料的热烈反响。

《宋之韵》是中国第一部以电视纪录片方式表现宋词和宋代词人的电视作品。她也是三多堂传媒自己投资的中国传统文化“韵”系列的第二部。

《宋之韵》创作历经13年,纵横20余省,行程10万多公里。由中国顶尖纪录片人联袂奉献。她秉承了《唐之韵》的一贯风格,全片以词人和流派为分集,但她没有停留在文字解析的层面上,而是更关注那些作词的人——关注他们的喜乐哀愁、他们的沉浮荣辱、他们的家国情怀,以及他们对时代深沉的温情与眷恋。

去年深秋,参加上财公管人文读书会前往西安和汉中。古都西安和陕南汉中都是历史文化的名城,风貌却迥然不同。一群爱读书的财大人赶来相聚,而且穿梭两城、寻访故迹,还特意选在古城汉中交换读书的心得,分明有种寻根的意味。

人文读书会我已参加了两次。每回仔细准备,交流之际收获更多,是校友跨领域的经验、思考和有趣涉猎,给我带来头脑的冲击。它可以用共同的语言获得同一频谱的精华信息,也有缘结识充满善意的可靠校友。

汉中雄踞秦岭关口,空气湿润、柔和,气候近似“天府之国”的四川,南国物产丰饶。糅合三秦与蜀地的物华天宝,这也许是她“汉人老家”美名的物质源泉。

这里早在西周时就史有其名,多半因为鱼米之乡和地理位置的缘故,历来都是兵家要地。从春秋战国到秦汉三国时期更是频频亮相,尤其三国的蜀汉旧事让这里家喻户晓。

汉中算是后花园的话,那秦岭以北的古都显然是壮丽的厅堂。汉唐陈迹还隐约能看见轮廓,只不过不像五代时人所说的“振辔镐都(镐京是西周都城,借指长安),有唐之遗风。明皇之故迹,尽举目而可观也”(《开元天宝遗事》序)。

这座还保有最长巍峨城墙的古都,最多千年古寺和古建的巨型博物馆,徜徉其间别有风致。如果熟悉《两京杂记》或《唐两京城坊考》这样的旧书,那么她街坊里巷、神祠庙宇的遗迹都值得尽情逡巡与摩挲。

古长安以她的壮阔外观和精彩绝伦的人文养分滋补了国人的精神家园,长安的规制也东渡扶桑,成为奈良时代平城京(奈良)的建设蓝本,其后平安朝的平安京(京都)西部规划也参考了西京城坊。

只可惜京都的西部建设阙如,城市另一边借鉴东都洛阳的部分倒是建成了,因此京都古称“洛阳”,贵族前往平安京觐见天皇还要称“上洛”。

如今西安的经济文化已经卓荦于西部,是座典型的现代都市。除了令人眼花缭乱的名胜古迹之外,陕西历史博物馆和西安碑林都是不容错过的地方,方寸点滴都耐人品读,文化氛围堪称厚重。

西安的周边甚至闹市里还有几座名寺,并不显山露水,但其中也有近两千年历史的名刹——密宗祖庭大兴善寺。

就像前年跟随人文读书会前往台湾时一样,当时先用一整天看尽台北故宫展示的宝藏后,才和刚到达的大部队汇合。宝岛之旅好比期待已久的“年夜饭”,事先有了佳肴垫底,不觉怡然。

我多年前曾经趁假期游西安,有名的景点都去过。这回提前抵达,邀约大学舍友新伟同游,他尽地主之谊带我寻访古寺。虽然时间不富足,游览仍开眼界,所获颇多。

我们的第一站就是大兴善寺。它始建于西晋(265-317)泰始元年(公元265年),初名遵善寺。寺中有文字介绍,这里在隋文帝时更名,因为和玄都观同列新城的第五条岗,涉“九五位尊”,所以“不欲常人居之,故设寺、观以镇。”

大兴善寺在玄宗开元年间成为重要的译经场所和密宗发源地。九十年后空海入唐求法,在密宗青龙寺拜师,归国后创立真言宗,所以密宗源头大兴善寺也成为了真言宗的祖庭。

这座门上的匾额书法都来自赵朴初,端庄而灵动,气度非凡。他的典雅气质和晋宋韵味最为浓郁,因为有深厚的学识、气宇做支撑。赵朴初精品书作放在北宋也绝对归于一流,所以他堪称上世纪最杰出的书法大家。

当然赵朴老写大兴善寺“密藏宗风”的匾额,系因当时他是中国佛教领袖。由此可见大兴善寺的规制之高。

寺中殿宇巍峨,广场开阔。大殿上有“五方五佛”的牌匾,是密宗寺院所特有;上方“大雄宝殿”自然也是赵字,用晋宋的经典标准看,秀润儁拔,体势飞动,哪里去找比这更好的牌匾。

寺内有文殊、观音、普贤、地藏菩萨各自楼殿和造像,还有毗卢遮那佛殿和金刚殿,十分规整。

过一道小门时,我们看见树上缀满小桔子,有的掉在地上。已近凉天,橙色果实饱含视觉冲击力,暖阳之下陡然想起“酒熟三冬不出户,寒禽啄尽枇杷花”的诗句。那种洒脱的意兴,可能最适合这座创造出盛唐诗库的古城。

大兴善寺是深藏在城市中的古刹,和乐游原上的青龙寺一样,经历过公元846年前后唐武宗灭佛的灾难。目前的大兴善寺从明代初年开始陆续修建,而青龙寺则是近年在遗址上复建,弥漫着些许现代气息。

在青龙寺参观时,看到复原的古寺模型,殿宇绵延,不愧是中唐时的名刹规模。

当时密宗大师慧果和尚驻寺,空海等几位入唐名僧也在此求法,青龙寺因而名扬海外。现在寺里的展品不是很多,有出土的原寺楼顶的鸱吻,也有表示空海故乡日本香川县讃岐拉面文化的独特样品。

以下是广为传播的嵯峨天皇赠空海的诗,有意思的是最后一句“云”字既出律,又重复,判断应该是个仄声字。

第三句一三五不论,第四句的“望”平仄两读,但这里的“云”字不能为平。

空海大师是一代文豪,学问高深。笔者学习他的《文镜秘府论》看到引典信手掂来,有不少需要一边查资料才看得懂。异国文士的功夫这样深厚扎实,令人钦佩不已。

尤其他对诗病最为在意,书中总结诗文和对仗的语病褒然成编,空海对诗歌书法引入日本也是居功至伟。据说公元806年回国后,他还把原来做的古体汉诗都改成了格律诗。

而嵯峨天皇名入“平安三笔”,书法颇有晋人意韵;他也是顶尖的知识分子,作汉诗当然不会逊色。面对海公(空海)的香茶,他的送别诗大概会遵循格律。只是一时找不到可靠的原诗作对比,这也只能存而不论。

从古寺出来已近黄昏,新伟送我直奔大部队的汇合点。西安一日走马观花,全赖他安排与带路。我们说起大学里的趣事和大家近况,不觉有隔世之感。日本江户诗人沧浪说“渐觉风光入佳境,欲赊斗酒买青春”,人生回首,谁不怀念那些新奇、有活力的日子。

这一年疫情肆虐、出乎意料,打乱了很多计划,希望来年尽快补上。

参加这次读书会的各位基本都已到了西安,重逢使人倍感亲切。自从疫情前上海别后,算来整整一年。这一年我们在那个“人文读书群”里共同面对和经历这拨疫情,回望五味杂陈。

年初各自“闭关”期间,我们关注悲喜的消息,领会苦涩的幽默,讨论过很多“神医”神事,也期待过“人民希望”。苦中作乐也好,暂时幽暗的日子总归需要一些亮色。

我曾在龙抬头那天在群里发过首诗,现在翻出来看还能感受当时心境(《覃》韵):

闭关良久道奇谭,

浑绾额前堪一簪。

他日有缘证般若,

今春无语对伽蓝。

三生常作须臾过,

万死难辞岁月贪。

不是头颅种烦恼,

青丝何故向须颔。

同胞罹难,每回心生恻隐。这年硬生生挺过来,需要感谢很多敢言、敢于行动的勇士。我写过这样的联句“盘点一年多敢士,区分两界省冥钱”,生命健康要感恩他们的提醒和付出,这毫不夸张。

劫后故人聚首,又纷纷关注了新话题。时事推陈出新,消息目不暇给。

我们与陕西校友会诸位相聚一堂,读书心得的交流放在翌日的汉中。西安是十数朝古都,人文故迹一个月都走不完,来日方长,且好好享受温暖的聚会。

同在北京的立斌兄就是陕西当地的人,汉中的读书活动也是他前后筹划。他可能深知我对写字的执着癖好,特意安排我在校友面前再写一回。行前还专门叮嘱我带上趁手的毛笔,那当然恭敬不如从命。

师兄、师妹帮助布置好文房,我取出放在笔匣里的一款“赵朴初用笔”。因为它笔锋清健得当,平时用的最多,相当于战士提得好枪。这样再写不好只能怪自己了。

我想起五代时陕西华阴人杨凝式的洛阳题壁,赢得北宋李建中隔空致敬。一段风华绝代的佳话,千古流传。我于是把李建中这首绝句写下来,请诸位指正:

枯杉倒桧霜天老,松烟麝煤阴雨寒。

我亦生来有书癖,一回入寺一回看。

写时立斌和另一位师兄在旁调侃,那也是他的发小。人生旧谊会有种独特的舒适感,我深知其妙处,边写边艰难忍俊。

只有当穿越秦岭,站在汉中街头,才恍然发现下了黄土高原。虽在陕南,这里盈耳都是川音,饭点儿的空气里仿佛出现麻椒的香味。

阴天湿冷。清末郑珍的“迎秋巴雨暗,对岸蜀山多”是从贵州茅台镇北望,现在身处霜秋,这两句对紧邻汉水、南屏巴山的汉中同样贴切。

住下后大家匆匆围坐用餐。这次活动也有头回参加的校友,新结识寒暄两句顿时如见旧人。都是多年前在上海就读的先后同学,我们有共同的恩师和校园,也付与几年珍贵的青春岁月。

毕业后各自投入新的生活,猛回头还有这样亲切、可信赖的群体,难能可贵。尤其读书会纵横四海、在各地开合,更是移步换景,使人身处多个真切有新意的主题聚会。

几年来“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脚步所到之处,都难忘与当地校友们相聚、交流的欢颜。这有赖会长伟明兄和咏梅师姐他们尽心尽意的安排,每回都少不了千头万绪的事,回望其中的舍己付出,令人感动不已。

读书本是幸福的事,只是难得与志趣相投的人沟通心得。

晚明逸士陈继儒有一段《书壁》说:“与一二同志,相与颓倚于长松乱云之间。吹笛弹琴,烹茶摊卷。”这是四百年前上海松江的超然画面,恐怕也是爱读书的人内心一个愿望。聆听、自在地享受,这像是雅集,又好像还有雅集所不到处。

全凭兴趣读书尤恐囿于一隅,按计划看闲书又会失之乏趣,而在这样的交流里捕捉到别人的智慧亮点,会不由反复咀嚼,受益最多。在我们的思想库里再多放些历史、商业、科技、文学、哲学,让我们更敏锐、从容,也更懂得对知识的谦卑。

伟明兄说“做经济人,更做文化者”。用悲悯的心怀探索新知,经济人就能做真诚的文化者。

这次的交流校友们纷纷祭出大招,有自己参与撰写的皇皇巨编,有西方经典历史、文学和财经名著,有三秦人文韵味厚重的大部头,也有校友新近出版的散文集,琳琅满目。

我为准备这次陕西之行,特意翻出那本五代王仁裕的《开元天宝遗事》(以下简称《开天遗事》或《遗事》)。原来读它因为喜欢,把琐碎的盛唐京师逸事写得画面感极强,庙堂与名臣、江湖的士人淑女都入画图。

尤其李白所受恩遇,玄宗、贵妃的恩爱,亲王的肆意洒脱,和杨国忠、李林甫等人的尴尬事,娓娓道来还带有点添油加醋的味道,这都很合千古瓜众的胃口。

王仁裕生活在晚唐至五代时期,而开元天宝是盛唐时玄宗的年号,其间相隔近两百年。作者在序言里说在长安“询求事实,采摭(音直)民言”,所录“皆前书之所不载也”,“虽不助于风教,亦可资谈柄”,这是他成书的初衷。

南宋洪迈在《容斋随笔》里却毫不客气地把它列为“浅妄书”,既浅薄且虚妄。他把这本《开天遗事》和《云仙散录》(又名《云仙杂记》)、《老杜事实》同列为失实、虚诞之作。

洪迈是南宋大杂家,博学而且严谨,这样的治学风范贯穿于他的著作。他举了《遗事》四处时序上的错误,认定该书可笑、可毁,是假托五代王仁裕所著,因此全盘否定。

但他也奇怪学问大家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竟然也采信《遗事》的段落。这至少说明该书影响很大,有些内容在北宋曾被广泛接受。

而且《遗事》里众多活色生香的盛唐画面,有朝彦的趣事,也有当时巷陌风情,正是这本书魅力所在;甚至典出此书的常用成语就有好几个,苏轼还有诗作《读开元天宝遗事三首》,说明它在文人间读者也甚众。

明代的书里把诗名印成“开天宝遗事”。它一般简称为《开天遗事》,右图分别选自日本岩波文库的《明治诗话》和洪迈《容斋随笔》。显然苏诗题目印错了,问题出现在如此重要的线装书里,算是稀罕的。

五代伊始,相去盛唐已远。书中的故事难免来自口口相传,带有传说色彩;而该书没有仔细考证事件的时序,的确不严谨,因此这完全不是学问书。

但洪迈的一概否定也有失偏颇。除了《遗事》里的遗珠,《云仙杂记》收录各种书里鲜活的唐代市井生活,至少也可作窥豹之用,得见遥远朝代的身影也是趣事一件。

因此《开天遗事》这本书足备参考,作为古代广为流传的书籍,今天再读也有其价值。

书的内容可以分成几个主题,我们不妨从中撷取几则,感受盛唐气息,也品味一下五代名士的视角。

1、玄宗和贵妃

唐明皇曾经在便殿,特别想和大臣姚崇议事。时值七月苦雨,地面泥泞不堪,明皇竟让人把他的步辇抬去接姚学士。翰林受此隆遇,那是唐玄宗急贤待士,可帝王做到这个地步,王仁裕表示还没有过。

我们现在说起唐明皇招惹了“安史之乱”,可是他当初厚待自己欣赏的朝彦,招贤纳士,一派盛世气象。只可惜逐渐昏庸放任,让藩镇做大,终使尾大不掉,被觊觎已久的势力反噬,以致他最终被逼出逃。

杨贵妃在《遗事》里是主角,着墨颇多。她向来丰腴,夏天苦热,每天口含一个玉的小鱼儿“凉津沃肺”,这是朴素的补元疗法;她上妆到什么程度?天热让侍儿交替鼓扇还出汗,出的是“红汗”。

天宝年间的传奇人物,朝代相近的文人最为关注。因为她身旁总归是明皇的行止身影。

有一次,明皇和亲王下棋,还让琴师贺怀智奏琵琶,贵妃在旁观战。看到风云突变,明皇要输,贵妃竟然把西域康居国的哈巴狗放出来,跑到棋盘上一通乱拱,输赢也分不清了。明皇对此比较满意。

2、名臣

一年中秋夜,大臣苏颋(音挺)和诸学士在禁中值夜班,备文酒之宴,一同赏月。当时长天无云,月色亮如白昼。苏颋说,“清光可爱,何用灯烛?”于是撤灯。

想见秋高气爽,月色空明,唐代禁城里殿宇沉静,学士酒宴赏月,情景不胜清雅。

这使人想起清代宋荦(音落)在《筠廊偶笔》里记述的一段趣事。他在黄州外放时,听说一个当时的妓从士人会饮,举酒临风说:“如此云物高爽,可称诗天!”妓从此声名鹊起。

这是咏物的佳句,浮光掠影地点到景致的生动处,随即一句“诗天”“便引诗情到碧霄”,画面情景交融,颇具才气。

开天名臣很受玄宗礼遇,除上文的姚崇、苏颋以外,张九龄和宋璟都有佳话。玄宗曾在春宴上赐宰相宋璟金筷子,说:“我不是赐你金子,而是赐你筷子,表彰你对我的直率。”

君臣相得,这是早期造就盛世的前奏。

3、奸臣

李林甫妒贤嫉能,向玄宗奏对也常常害别人,人送外号“肉腰刀”。他会乔装好意引诱别人说出过失,转而去玄宗那里构陷一番。

如此下作招术并不高明,但从来好用。发展到现在偷偷录段别人的牢骚甚至不相干的话,即可添油加醋到上司那里领赏,这是扭曲变态的一种“文化”。当时的唐明皇大驾西幸如果想起那些事,恐怕也会咬着牙地恨,可是悔之晚矣。

李林甫贡献了成语“口蜜腹剑”。时人都说他“甘言如蜜”,朝中人士则互相提醒:“此公虽面有笑容,而肚中铸剑也。”

离谱的是杨国忠的遭遇。他出使江浙,妻子思念成疾,竟梦见与他交合,因而有孕,并生下一个男孩。杨国忠回来后,其妻详述梦中的事,他说“这大概是二人相思太深了吧。”

据说时人还取笑这件事,但这本身有悖常理,所以全是调侃。它无疑是后人杜撰,排遣反感。

4、诸王

当时的宁王府中有位乐妓宠姐,姿色惊艳。每回宴客,宁王把别的声妓、乐妓都叫来,唯独宠姐是见不到的。

有一次喝到半酣,词客李太白仗着酒醉说:“我久闻宠姐歌唱得好,今天大家酒醉肴饱,都有倦意了。宁王不能请她出来让大家看一眼吗?”

宁王笑着让左右布置七宝花障,让宠姐在花障后面唱。

李白一听连忙起身道谢:“虽然不许一睹芳容,听到声音也是幸事了!”

宁王、岐王、申王都是纨绔子弟。申王更是喝醉要让宫妓用锦彩结成个兜子,抬着回去,叫“醉舆”;甚至网络热剧里的“妓围”挡风也是申王的发明。

岐王到了冬天手冷,不去烤火,也和申王异曲同工。

5、李白

成语“妙笔生花”就来自这里。《遗事》说李白少时,“梦所用之笔头上生花,终天才瞻逸,名闻天下。”

“粲花之论”也来自这里。李白与人谈事论理,说的话像是拟好的文章,如同“春葩丽藻,粲于齿下”。

除了诗仙以外,李白还有“醉圣”之誉。嗜酒、不拘小节,但他沉醉中写的文章也不会出错;和不醉的人议论事情,所说都不出李白所见。

这哪里是喝醉,分明是成仙。

一次李白在便殿草诏,天寒大雪,笔尖冻住。明皇让嫔妃十人在李白左右服侍,把象牙笔管的御笔放在嘴里呵气,这是“美人呵笔”。

写小字的毛笔尖结住应该拿凉水浸泡,慢慢化开笔尖。用温水泡就怕化开太多,所以要冷水慢工更好。

用嘴里热气慢慢薰,就像熏羽毛球是均匀受热,这会导致全部笔锋发软化开,小字就没法写了。但毕竟人工操作好控制,笔尖化开稍早,这也是捷径。

关键是李白如果需要吹嘘,有如此圣眷已经足够行走江湖了,完全不必像后世的清末一样,拔脯儿需要在影像技术上做文章。

6、名士、士女

长安城里的平康坊史留其名,《遗事》称他“风流薮泽”。这固然是销金窟,但也是盛唐士人的日常生活,甚至是当时文化的一部分。“京都侠少萃集于此,兼每年新进士,以红笺名纸游谒其中。”(《遗事》)

当时的这批长安侠少,每年春时呼朋唤友,各骑矮马,配上织锦的马鞍垫子和金络脑,并骑在花树下。仆从带上酒器,侠少们看到好的御苑宫花则驻马而饮。

他们游赏还带上油幕,是一种挡雨的幕布。遇上阴雨盖在游宴的帐篷上,设施一应俱全。

长安士女则春时斗花,以插戴奇花多的为胜。有钱人家都买名花种在庭苑,以备“春斗”。而士女在元宵之后跨马乘车所赴的郊宴,称作“探春之宴”。

据说她们春游踏青时,遇到名花则以红裙插挂,围成宴帐。虽然听起来不甚合理,但也颇显盛唐京师的名士风气。

说到名士,当时有逸士王休,住在秦岭最高峰太白山下。每到冬时,搜取晶莹的溪冰来煮建茗,与客共饮。这是何等的高致。

建茗是福建建瓯地区的茶,唐代已负盛名。北宋时更形成建州北苑的龙凤团茶,珍贵无比。欧阳修《归田录》载,蔡襄造小片龙茶进贡,二十饼一斤。宋仁宗到南郊斋戒,“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四人分之。宫人往往覆金花于其上。”

几千字的一本《开元天宝遗事》故事多多,文言并不拗口,完全可以当闲书看。这里也仅撷取了秋光里的一叶,新奇而亲切的唐代风情还藏在书里。

如果对古长安的街巷、典故感兴趣,对时人气宇、衣着还有看影视剧留下的印象,那么读这本书如同看一帧帧幻灯片,清晰鲜活。

第二天,我们前往汉中博物馆。这里以前是古汉台,遗迹众多。除了闻名遐迩的曹操《衮雪》(传)、《玉盆》和《石虎》,汉中褒斜古道的摩崖石刻“石门十三品”也收藏在此。

汉隶和北朝楷书的风格都古雅、苍劲、雄健,还加上起伏的崖壁和岁月斑驳,让刻石呈现出明显不同于东汉张芝那样纵逸雅致的风格。

褒斜的刻石在清末康有为的《广艺舟双楫》里获评价颇高,他把其中的《石门铭》列为最高一级的神品,称其“若瑶岛散仙,骖鸾跨鹤”。尽管这样的表述仅仅突出它萧散的特质,难以反推,但可见它在康夫子碑学体系里的位置。

古道碑刻满目球琳,我专门买了本“十三品”合辑留作纪念,它也是勾勒石门碑刻全貌很好的资料。

匆匆三天,人文读书会陕西站活动就结束了,我们在陕南古城又一次星散。我和两位师妹成小股部队先行北上,在西安道别。

万卷书、万里路,我只走过旅程的一节。这个活动暂告一段落,回首参加的宁夏、台湾至今也已历时近两年。这是读书的一小段,也是人生的一小段。

回京以后,陶醉于盛唐的人文气息,也感慨那个时代的衰落变迁。作诗志感,《庚》韵:

不负秋光千里行,

人生得上几西京。

三郎曾慢宋姚谏,

数镇终多安史兵。

巴路遭逢乱飘雪,

幽州传颂未降城。

可怜古迹半遗失,

何处平康闻乐声。

(全文完)

天真烂漫是吾师——苏轼书展掠影

敦煌记忆

秋令两章

米元章的面目

料理纤毫

花眼妙用

辨伪漫说(全)

雅集五美:宋茶东方红、蜜兰白叶王、鸭屎香冬茶雪片、杏仁锯朵仔、芝兰王竹叶

回答于2019-01-04

2019年1月04日 10:360条评论

  这已经是茶百科第八次推荐凤凰单丛茶”五美“体验装了。

  2018年上半是桃仁香、茉莉香、鸭屎香、黄栀香、老丛蜜兰。重在品种香突出,以作为茶友们品茶、习茶、学茶的标准样,参考了解真正高山凤凰单丛春茶的香和味。

  下半年茶百科人把春天制作的四款高山单丛茶,再次炭焙,退火,对比品鉴,挑选宋茶东方红、蜜兰香白叶王、锯朵仔杏仁香、芝兰王竹叶等四款茶,以突出滋味汤感”韵味“,更好的耐长久存放。再加上立冬后制作的鸭屎香冬茶雪片,合集而成此次的”五美“体验装。

  此五款单丛茶,更精品、更高端,特别是宋茶黄栀东方红、蜜兰白叶王和鸭屎香冬茶雪片。

每年两次,十种不同风格韵味的单丛茶,足以让茶友们建立起自己的口感标准。

宋茶东方红

  “宋茶东方红”,为花蜜香型珍贵名丛之一。因其香味类似于栀子花香而得名“宋茶黄栀香”。条索紧卷、重实,茶色乌褐油润。汤色呈金黄或黄褐色,明亮澄澈。口感方面,香味浓郁、滋味鲜爽、蜜韵显著、回甘力强、过喉生津、极耐冲泡。

  传说,南宋末年宋宋帝赵昺,被元兵追逐,南逃路过乌岽山,肯定急于逃亡,多半会口渴了。侍从们识得茶叶能解渴,就从山上寻找采摘新鲜茶叶,由昺皇帝食用,后来果然生津止渴,精神爽朗,一时开怀高兴,赐名“宋茶”,后人于是称为“宋种”。

  本来当时茶树原称为“鸟嘴茶”,生于乱石草丛中,后人仰慕“宋茶”之名,于是传种,因而得名“宋茶”的传说。

  最古老的一株宋茶,生长在乌岽山李仔坪村的茶园里,系南宋末年村民李氏经选育后传至今天。1969年又改为“东方红”。也有一说是,成品茶曾送给毛主席鉴尝,自此“宋种”有了一个更响亮的名称——东方红。

  “东方红”之于凤凰茶犹如唐诗中之于李杜,可以说是单丛之代表。嗜凤凰单丛茶者无不听闻过“东方红”的名号,但真正能体其真味的却是甚少。一旦品尝过乌岽山高海拔优质“宋茶东方红”,无不为此品名茶的香和韵折服。

蜜兰白叶王

  “蜜兰”,理解它,是要把此二字拆开的,有蜜、有兰,既有香番薯类似浓蜜的甜韵,又有兰花般优雅的香气,是有果,有花,二者皆可得的。

  蜜兰香,这个名字一听就顿觉香甜,有“蜜”又“香”。还未喝到茶,仅仅是看这个名字,仿佛已经品到了,色泽入迷,入口甘甜,回味无穷的上好茶品。事实也的确如其名字一般——“浓蜜幽兰”。

  很多茶友形容成品茶有明显的甘薯“蜜味”,且芝兰花香,蜜香高锐持久,芝兰香幽雅细长,滋味醇厚回甘,饮后满口生香,极耐冲泡,有“浓蜜幽兰”之称。老丛蜜兰香回味中略带木质香,更耐品,有“肉头”。

  醇、甘、蜜、兰香,是蜜兰香的主要特色。一抹“蜜兰甜,熟果香”,蜜味,幽兰,向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而闻名。

  蜜兰香的灵魂在于“蜜”味,是比甘还淳,比甜还丝的一种味觉升华。

  因此若说凤凰单丛茶有高香型和沉香型的话,那么蜜兰香就是属于沉香型的代表之一。它细腻、深沉、幽雅、悠长、耐回味。

  所以很多爱好凤凰单丛茶的友,多是从品尝蜜兰香开始的。

  如今的蜜兰香,其实都是用白叶单丛树种制作而成。

  此树种原产于凤凰乌岽山大坪村,因叶色比其他茶的叶较为浅绿(俗称为白),因而得名白叶单丛。

  而单丛茶,一直以来有以树龄老而称“老丛”,白叶蜜兰中又有树龄老、汤感内涵物多、蜜香韵味足、较其它白叶蜜兰高的命名为“白叶王”。

雅集的诗词有:《意难忘·雅集》《虞山雅集亭怀古》。

雅集的诗词有:《甲午端阳雅集分韵得汾字》《韩山雅集·新知旧雨集南华》。 注音是:一ㄚˇㄐ一_。 拼音是:yǎ jí。 结构是:雅(左右结构)集(上下结构)。

雅集的具体解释是什么呢,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为您介绍:

一、词语解释点此查看计划详细内容

雅集yǎjí。(1)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

二、引证解释

⒈犹雅会。引宋姜夔《一萼红·人日登长沙定王台》词:“记曾共西楼雅集,想垂柳还_万丝金。”《儒林外史》第十八回:“吾辈今日雅集,不可无诗。”茅盾《子夜》十七:“今晚上这雅集也是为了徐曼丽。”

三、国语词典

风雅的聚会。《儒林外史.第一七回》:「今日我等雅集,即拈『楼』字为韵,回去都做了诗。」也作「雅会」。词语翻译英语distinguishedassembly(ofscholars)_法语CantiquedesCantiques

四、网络解释

雅集(集会形式)雅集是指文人雅士吟咏诗文,议论学问的集会。

关于雅集的诗句

梦寐湖山同雅集诗侣画图成雅集于今雅集无人问

关于雅集的成语

雍容典雅百感交集诡雅异俗鱼鱼雅雅雍容闲雅俗不伤雅雅人韵士集苑集枯集大成

关于雅集的词语

雅人韵士俗不伤雅雍容闲雅喉清韵雅诡雅异俗风流儒雅集大成百感交集雍容典雅坐镇雅俗

关于雅集的造句

1、依靠有力而清晰的品牌策略,欧莱雅集团成功应对最大的挑战:让全世界最大数量的人拥有美丽。

2、筑兰馨之室,施膏泽之所,营谐和之道,笔会、雅集、展览、讲座,媒体当率先导引,竭诚宣扬本土名家里手,以滋播美,繁荣甘肃文艺。

3、每日晨起,即磨墨练字,吟诗填词,偶尔和同好们举行昆曲雅集。

4、在停云落月之意中,在环佩泠泠之声里,印心琴院学员周春秋用古曲《停云》、《环佩》,让这场雅集的序幕缓缓开启。

5、王羲之《兰亭集序》,在中国散文史上是一篇著名的典范之作,作者叙写兰亭雅集盛况,抒发生死感慨,文笔隽爽流畅,洒脱无拘,展现出作者萧散疏朗的风采。

点此查看更多关于雅集的详细信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89692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29
下一篇2023-09-2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