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课件【三篇】

部编版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曹冲称象》课件【三篇】,第1张

篇一

 第一课时

 目标导航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别人合理的意见。

 (一)引思导学

 1、创意导学。

 同学们,你们见过大象吗?谁能说一说大象长得什么样?(看课件)有没有见过称象?(板书:称象)如果叫你称象,该怎么办?然而大约早在1800年以前的时候,我们聪明的祖先中有一个才7岁的孩子,就出色地完成了称象的任务。他的名字叫曹冲。他是三国时代魏国国王曹操的儿子。你们想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称象》。

 2、前置性学习检测

 (1)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2)谁能给大家说一说你知道的曹操和曹冲是什么样的人?

 (二)感知研学

 1、自主阅读:

 (2)、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3)、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2、小组合作学习,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3、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4、整体感知:

 你从文中读懂了什么?

 5、理清脉络:课文课文总共有几个段?你认为哪个段是全文的重点段?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三)自学检测

 1、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2、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指导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官员们表现怎样?(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5)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6)、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读第四段曹冲说的话)

 3.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曹冲是怎样称象的,现在请大家看第四段,再读这一段,看看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1).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3).用上“先??再??然后??”这几个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

 (4)以小组为单位按曹冲称象的办法设计一张称象流程图,设计好后到台前展示交流。(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4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学习最后一段。

 (四)拓展延伸:

 1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

 (五)课后检测

 1作业练习。

 (1)按课文内容填空。

 先把大象赶到(),看船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身上()。再把大象(),往船上(),等到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把船上的石头搬下来()。()一共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读一读,比一比哪个句子好,好在哪里?

 (A)曹操听了摇摇头。(B)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听了直摇头。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C)大象有多重呢?

 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六)反思促学

 1.通过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2.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篇二

 教学内容:

 《曹冲称象》是一个民间方为流传的历史故事。课文通过对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的介绍以及与大臣们方法的对比,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品质。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引人入胜,语言通俗易懂。教学时,要避免分析,而应该结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启发思考,鼓励学生创新,训练学生的思维和表达能力。低年级的小学生喜欢听故事,爱动手,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充分引导学生在掌握字词,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进行充分的讨论交流,动手实践,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称、象”等11个生字,会写“再、象”等8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教师指导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教师通过称象办法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引导让学生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并想出其它巧妙的称象办法。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读书指导法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拟称象的道具:如装水的玻璃缸、塑料肥皂盒盖、玩具象(要有一定的重量)、小石块等去体验称象过程。

 教学过程:

 一、趣味导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教师出示第一张有课题的幻灯片)

 (设计意图:本课内容充满童趣,谈话直奔课文主旨,吸引学生,激发学习兴趣。)

 二、认读词语:

 教师提出要求引导学生初读课文,然后温馨提示: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官、员、堵、议、杆、秤沿”等字的读音。(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准生字,重点指导“称、官、堵、沿”的写法)

 3、利用生字课件(教师出示第4张幻灯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部分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然后在书中给生字注音。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引导学生充分自学,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充分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了学生的自学习惯。)

 三、整体感知:

 1、教师引语:“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是我们要读书弄懂的重要问题,下面请你们轻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先标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然后一边读,一边想,课文中讲了一件什么事?(教师出示第5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学习)

 (1)学生读书后知道本文讲的一件事情:这篇课文主要讲了曹冲小时候想办法称象的故事。(教师点播第5张幻灯片后面的部分出现故事内容)

 (2)教师出示幻灯片第6张引导学生想一想:课文中是怎样描写这头大象的呢?用“~~~”画出文中的句子,并根据文中描写的内容画一画大象的样子。

 2、教师引语:刚才你们认真读书感悟了本文讲的故事,下面老师和你们一起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教师出示第7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悟大象的样子)

 a指名朗读

 b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c教师引导学生说出“你是从哪些话中看出大象又高又大”?教师激发学生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学生说出:大象的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教师出示第8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感受到大象的身子像墙,腿像柱子。)

 d教师引导学生朗读句子,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e.教师引导:“像……像……”这两个比喻句把大象的高大写得既生动又形象。请你仿照这个句子说一说:()像(),()像()。(教师出示第9张幻灯片引导)

 f教师(教师出示第10张幻灯片引导)引导学生看图说话,启发学生的思维: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耳朵像,鼻子像,尾巴像。

 3、教师引语:听老师读第三自然段,一边听,一边想:官员们都有哪些称象的办法?(教师出示第11张幻灯片引导)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教师出示第11张后半部分幻灯片引导学生读句子)曹操问:“谁有办法把这头大象称一称?”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大秤呢?”也有的说:“办法倒有一个,就是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曹操听了直摇头。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官员们

 造大秤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2张幻灯片引导)

 宰大象称大象(教师出示第13张幻灯片引导)

 曹操不满意(教师出示第14张幻灯片引导)

 4教师引语:曹操对官员说的称象的办法不满意怎么办呢?下面我们一起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教师出示第15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a、组内同学互相说一说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并用横线划出来。b、互相讨论:曹冲称象分为几步完成?从哪几个词可以看出?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他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教师出示第16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

 (2)(教师出示第17--19张幻灯片引导小组合作学习)幻灯片上按照“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出示句子,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教师出示第20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演说曹冲称象的步骤。)

 (4)(教师出示第21张幻灯片)引导学生比较说出三种方法哪种好?三种方法:

 a、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b、把大象宰了,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

 c、把大象赶到船上,用船来称。

 d、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5、(教师出示第22张幻灯片)启发学生说出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曹冲才7岁,就这么聪明,你也跟他差不多年纪,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你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吗?同桌互相说一说,看看谁的方法最简便最不伤害大象!

 (通过教师启发学生说出在我们科技进步的今天还有其他更好的称象办法,使学生的思维更有新意。)

 四、课堂作业:

 (教师出示第23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巩固课文内容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一()大象一()墙

 一()柱子一()大秤

 一()大船一()石头

 五、拓展延伸:

 (教师出示第24张幻灯片)引导学生回家做拓展作业:

 a、结合现在的条件,你有什么称象的好办法请写出来?

 b、给爸爸妈妈讲故事。

 六、板书设计:

 曹冲称象

 大象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

 三种方法称象:

 1、造一杆大秤称象(官员说)

 2、宰大象割肉再称(官员说)

 3、把大象赶上船来称(曹冲说)

 曹冲说的第三种办法好:曹冲聪明、善于观察事物、爱动脑筋。

 

篇三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语文《曹冲称象》 教学设计 三篇

 课件设计和运用,一定要结合教学内容等多方面的客观条件,具体问题具体对待。做的得体,会收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反之,则会事与愿违,如若枯燥乏味的课件必然会使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精心设计好一个课件,因势利导,就能紧扣学生的活动心理,活跃其思维,增强其学习兴趣,从而大大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下面是我整理分享的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三篇,欢迎阅读与借鉴。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一

 一、导入:

 1、小朋友,昨天我们上课时同学们都做了实验,很多同学都能想出曹冲的这个办法,用它来用小秤称大物件。小朋友们想不想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呢

 2、这一节课我们就来继续读这个故事,争取能讲给别人听。

 二、朗读感悟。

 1、请小朋友一边听课文,一边想课文中写了一件什么事先小组讲,指名讲主要故事。

 2、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课文读得正确、流利。

 3、把你读得的一个自然段读给大家听,其他同学评,重点指导第四自然段。组织学生反复读,弄清:要称出大象的重量,第一步怎么做(赶象上船,在船身下沉处画条线)第二步怎么做(赶象上岸,装石头,装到画线处为止)第三步再怎么做(称船上石头的重量)第四步怎么做(把石头的重量加起来,就知道大象有多重了。)

 4、学生再读三、四自段,比较一下,官员们提出的方法与曹冲的办法相比,有什么不同,曹冲的办法好在哪里(可以称出大象的重量,又不杀大象。)

 5、在读课文的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其余的四个二类字,“倒、艘、沉、止、微”。使学生结合课文理解。

 三、实践创新。

 1、鼓励学生创新,启发学和动脑子想一想:曹冲的办法在当时的情况下是很好的,你还有什么比曹冲更好的办法请你大胆地说一说。

 2、学习讲这个故事,讲出比曹冲更好的`办法。先在小组内讲,再派代表在全班讲。

 四、学习生字。

 1、出示生字。组织学生进行观看,说出自已认为难写的、易错的地方进行汇报。

 2、重点指导:

 “点、照”二字的四点底。“象、像”二字,指导下面的弯钩,要写正。“再”字要下横长,后三笔是:竖、横、横。并注意“在”与“再”二字的不同。

 3、学生自已练写。师检查,并单个指导。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二

 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

 1师:古时候有个大官,叫曹操。有一次,别人送他一头大象,他很高兴,就带着自己的儿子曹冲和官员们一起看大象。他们看到的大象是什么样子的呢让我们也去看看吧!(多媒体展示大象)

 2请同学们描述大象的样子。(注意培养学生观察事物的顺序和方法)出示“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象这么大,到底有多重呢

 3出示课题,看到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引导学生针对题目提出问题,老师注意疏理、归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读课文,注意把字音读准,把课文读通顺。(师巡视,了解学生初读情况。读后请几位同学分读课文,师生评价。自读课文时,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读,默读、小声朗读、几个人在一起读等都可以。)

 2再读课文,重点让学生带着自己前面所提疑问读课文。(师强调,当我们带着问题去读课文时,应该采用哪种方法好呢使学生明白,带着问题读课文时采用默读的方法。)

 3交流解疑。针对前面所提问题师生共同解答。

 三、细读深究,突破难点

 师:这个故事发生在古时候,那时科技不发达,只有一种秤,(多媒体展示古时候的秤的)这样的秤怎么能称象呢

 1找出有关官员称象方法的句子。(多媒体显示内容)小组讨论:官员们的办法到底好不好呢不好在哪里汇报交流。

 2曹操听了是什么态度呢(显示:“曹操听了直摇头。”品读这句话,理解“直”在这句话中的意思,并练习用“直”说话。)

 3了解曹冲称象的过程。

 (1)找出写曹冲称象方法的句子,读一读。

 (2)用多媒体课件演示称象过程。说一说曹冲称象的方法和步骤。(同桌互相说,再指名说。)

 (3)出示填空,加深理解。

 把大象()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多少,就沿着(),在船舷上画()。再把大象(),往船上装(),装到船()到()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有多重,就知道()有多重。

 4小组讨论:

 (1)曹冲称象的方法好在哪里(引导学生与官员所提方法比较。出示“曹操的儿子曹冲才7岁。”让学生感受曹冲的聪明。品读这句话,并用“才”练习说话。)

 (2)曹冲是怎样想出这个办法的(引导学生明白曹冲称象的方法不是凭空想出的。第一,是听别人议论,受到了启发;第二,是他平时注意观察,勤于动脑的结果。)

 5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总结全文

 1学习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能说一说吗

 2读读课文后边学习伙伴的话,说说要是让你称象,你会用什么办法

 3小结。

 五、作业:(选择其中的一项完成)

 1请你写几句话夸夸曹冲。

 2用在课文中学到的办法做一做实验。

 3把这个故事讲给周围的小朋友们听。

 语文《曹冲称象》教学设计篇三

 教学目的: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认读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3、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4、通过读读比比,初步领会在句子中恰当地加上一些词语,可以把话说得更加具体、明确、有力。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教学难点:通过读、思、述、议、演示、观察等学习活动,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课题,质疑课题,激发阅读兴趣

 1、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都用什么称呀(出示秤称实物画面)那,大家见过有人称大象吗(出示大象画面)是呀,大象又高又大,怎样称出它的重量呢今天我们学习一个古代故事《曹冲称象》(板书课题),看看人们是怎样称大象的。

 2、围绕课题质疑

 看到这个课题,大家想知道什么呢(学生可能会提出“曹冲为什么要称象”“曹冲想用什么方法称象”“大象到底有多重”等问题对于学生的质疑,教师在肯定之后,要告诉学生“曹冲中想用什么方法称象”是我们要读懂的重要问题)

 二、自读课文,了解故事内容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2~3遍提醒学生把句子读通顺,遇到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指名不同层次的学生朗读,检查自读效果如果有的学生还没有读顺,再提醒他们自读相应的句子、段落,力求大部分学生能把课文读通读顺。

 3、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然后按“谁做了什么事”的思路口头填空。

 课文讲了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学生填“曹冲称象”正确,填“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更好,应给予充分肯定)

 三、自主识字,有针对性地指导

 1、给课文中要求会认的11个生字画上圆圈,自己读读字音,想办法记忆字形。

 2、学生交流记忆字形的方法。

 3、在学生自主识字的基础上,教师作有针对性的指导。

 4、教师出示生字组成词语的卡片,让学生认读词语,巩固识字。

 5、学生再次自读课文,强化识字效果。

 第二课时

 一、分步细读,读懂各段意思,重点感悟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1、指名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习第二自然段,感悟大象“又高又大”。

 (1)指名朗读。

 (2)学生画出写大象又高又大的语句,互相交流再出示“这头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这个句子,指导朗读,体会大象“又高又大”。

 (3)激发想象,发展思维和语言。

 大象的身子像(—堵墙)

 大象的身子还像()

 腿像(四根柱子)

 腿还像()

 (4)指导朗读,提示学生读出惊奇、疑问的语气。

 3、学习第三自然段,了解官员们的称象办法。

 (1)四个同学一组,分角色练习朗读,再互换角色朗读。

 (2)思考、讨论:官员们提出了什么称象办法他们的办法好吗为什么

 4、学习第四自然段,感悟曹>中称象办法的巧妙。

 (1)自由朗读,要求读熟。

 (2)教师出示“先……再……然后……”等表示承接关系的词语,让同桌之间互相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再指名学生说,师生共同评价,看是否把曹冲称象的办法说清楚了。

 (3)实验演示指名学生上讲台,一边说一边通过道具实验演示曹冲的称象办法教师提醒全班学生认真观察。

 (4)思考、讨论:曹冲的称象办法好吗为什么

 (通过讨论,使学生知道用船代替秤,解决了提不动的难题;用石头代替大象,解决不能把大象宰割成一块一块称的问题,从而认识到曹冲称象办法的巧妙)

 5、指导朗读最后一段,注意“微笑着”“果然”这两仑词的语气。

 二、升华认识,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一头大象,官员们想不出好办法称它的重量,小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呢

 (绝大多数学生会说曹冲善于观察、肯动脑筋,这也正确深层次探究曹冲怎么会想出这么个好办法,则缘于他善于联想秤提不动大象,曹冲想到船载得起;宰大象秤重量肯定是不行的,那么,有什么东西可以代替大象呢曹冲又联想到石头,石头可以代替大象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曹冲善于联想的特点)

 2、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司马光砸缸救小朋友的故事,今天又学了曹冲想出好办法称象的故事,有的同学还知道比利时的小英雄撒尿浇灭导火索的故事那么在生活中,你们遇到过什么难题,想了什么办法解决呢还有什么难题,现在没有想到解决的办法,说出来吧,大家帮你想办法,好吗

 三、完成课后第3题

 1、自由朗读句子,再指名朗读,教师指导学生读出正确的语气。

 2、说说每组的后一个句子好在哪里。

古代聪明机智少年的故事有:女娟救父、少孺子智谏吴王、童子计杀双虎、鲍童智辩田贵人、12岁的丞相、外黄少年劝霸王、小皇帝破冤案、李崇断案、小孔融讥大夫、蔡文姬听琴、诸葛亮巧施毒鱼计、张就黄绢示军情、曹冲的故事、苍舒令山鸡起舞、曹睿打猎

1、曹冲称象

孙权曾送来一只很大的象,曹操想要知道象的重量,询问众部下,都不能拿出办法来。曹冲说把象放在大船上面,在水痕淹到船体上刻下记号,再称量物品装载在船上,那么比较以后就可以知道了。曹操十分高兴,马上施行了这个办法,果然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智救库吏

曹操的马鞍在仓库里被老鼠啃啮,管理仓库的吏役害怕会被处死。曹冲让他等三天后自动去自首。曹冲拿刀戳单衣,像老鼠咬啮的一样。曹操问他为什么不开心,曹冲回答民间认为老鼠咬了衣服,主人会不吉利。曹操说那都是瞎说,用不着苦恼。

不久库吏把老鼠咬马鞍的事情汇报了,曹操笑着说儿子的衣服就在身边,尚且被咬,何况是挂在柱子上的马鞍呢,没有责备库吏。

3、司马光砸缸

有一次,他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有个小孩爬到大缸上玩,失足掉到缸里的水中。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放弃他都跑了,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击去。水涌出来,小孩也得救了。

4、文彦博灌水取球

文彦博是北宋杰出的政治家,他自小聪明过人。 一次,他和几个小朋友在草地上踢球,一不小心,球掉进一棵大树的树洞里去。小朋友尝试伸手进树洞取球,可是树洞太深,怎么也摸不到底。

小朋友们你一言我一语的,都想不出办法来。他叫小朋友帮忙提来几桶水,把水一桶一桶往树洞里灌,不一会,水就把树洞给灌满了。皮球也浮上来了!

5、甘罗-12岁的丞相

甘罗12岁任秦相吕不韦的侍从,朝野鲜为人知,一次秦欲派使赴燕。

吕不韦请老臣张唐应命,屡劝无效。甘罗去见张唐,分析天下大势。数列出使利弊,说得张唐叹服,遂欣然应命使燕,吕不韦大加赞赏甘罗之才。此事不久,经吕不韦荐举,甘罗作为秦王特使。

奉命赴赵,以雄辩说服赵王发兵攻燕,秦不费一兵一卒,得城五座。甘罗立下奇功,满朝为之震动,被秦昭王封为上卿,并把甘茂充公的田宅赐还给他。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通过教案准备可以更好地根据具体情况对教学进程做适当的必要的调整。那么应当如何写教案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1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会写“冲、再、岁”等8个生字和2个新部首,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会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3、理解课文内容,能说出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教育学生学习曹冲遇事要动脑筋,想办法。

 教学重点:

 曹冲称象的办法以及他和官员称象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四幅图、实验物品。

 一、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知道怎么称东西吗

 板书“称”,学生齐读“称”。

 2、你们见过大象有多大这么重的大象古时候怎么称呢板书“象”,今天我们就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学生齐读课题。

 3、“称象”就是称大象的重量,看了这个题目你们想知道什么呢(谁称象,为什么要称象怎么称的称出来了吗)同学们真是爱思考、爱动脑筋的孩子,提出的这些问题,你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课文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轻声读课文。

 再指名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2、再指名分段读课文,注意给生字正音。找出文中的人物。教师相机板书曹操、官员、曹冲。

 3、小组合作学习

 (1)读读生字记记字形,并给它们找找朋友。

 (2)划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读正确。

 (3)再把这段话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4、小组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读准字音“柱、秤、沉、止”。

 5、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读,齐读。

 三、再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思考:本文主要写的是谁称象的事(曹冲)补充课题,曹冲是曹冲的儿子,曹操是什么人(古时候的大官)

 2、学习课文第一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边听边想:这段主要讲的是谁讲了他什么事(生答)教师简介曹操,理解“官员”一词。

 (2)指导朗读。

 3、学习第二段

 (1)看图说说你看到的这头大象。

 (2)指名读,思考:这头大象长得怎么样找一找文中写大象的句子,理解“身子像堵墙,腿像四根柱子”的意思。图文结合具体认识象高大。

 (3)再读描写大象的句子,读出象又高又大又重的感觉来

 (4)看到这么一头大象,大家心里会想什么这员们表现怎样

 (5)语句训练,用“一边……一边”说句话。

 (6)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称象呢这些方法行吗(讨论)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议论态度怎么样理解“直摇头”

 (7)朗读第2、3段,引导读出疑问、反问的语气。

 过渡:七岁的曹冲,听了官员们的议论,边听边思考,灵机一动,计上心来,想出一个了办法,引读:他站出来说……

 4、学习第4自然段

 (1)曹冲称象有四步(出示四幅图)在理清顺序前,我们先来了解一幅图的意思。出示:赶象(上船),沿水(画线)

 (2)自读课文,看看图上填上适当的词,再从课文中找出依据。自由读,填词交流。

 逐步出示:卸下(石头)称出(重量)

 装石入(船)齐(线)停(装)

 赶象(上岸),准备(装石)

 (3)曹冲称象方法,给四幅图排一下顺序。

 (4)曹冲称象用了哪两样的东西交流出示:船、石。

 (5)实验演示:两名学生到讲桌前,一人讲方法,一人操作,然后再找其余数名同学演示。

 (6)为什么曹操听了点头微笑从哪个词看出曹冲办法称出了大象重量理解“果然”一词,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四、精读对比,自由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这种方法和官员们的方法是有联系 ,他从官员的议论中得到启发,而他的方法巧妙在哪,学生交流。教师指导总结。

 五、拓展练习

 想一想,你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板书:

 曹冲称象

 直摇头 微笑点头

 官员们 曹冲

 砍树造称 赶象上船

 画线上船

 宰象称肉 称石头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2

 教学目标:

 1、认识“曹、称”等14个生字,会写“柱、底”等9个字。能用“一边……一边……”说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读好对话表达的意思。

 3、喜爱曹冲这位爱动脑筋的想办法的小朋友,能从他称象的故事中受到启发。

 4、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愿意主动给家人讲《称象》的故事。

 教学重点:

 朗读课文,理解课文中句子所表达的意思。

 课前准备:

 字词卡片,演示曹冲称象过程的投x或实验材料。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启发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别人称东西吗?那你们见过称大象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古时候称象的故事。(板书:称象)适时认识生字“称、象”。

 2、板题质疑:板书课题,读课题,认识生字“称、象”围绕课题,你想提出什么问题?(谁称象?为什么称象?怎么称的?)

 二、学习新课

 初读(自由读文,画出生字,了解内容。)

 1、学生轻声自读课文,要求画出生字,读准字音,不丢字,不掉字。

 2、指名读课文。强调重点字的读音:如“称、造、秤、得、倒”等字的读音。

 3、利用生字卡片,同桌之间互相指认生字,适当用生字练习组词或说话,共同识记。

 4、小组同学合作,帮助认字有差距的同学学会生字。

 讨论(交流读书体会,整体感知课文。)

 1、思考:通过自读课文,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问题?

 2、小组合作,讨论交流。

 朗读(在理解中感悟读文,提高学生朗读水平。)

 1、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段指读课文,组织学生评价朗读,相互促进,教师适时范读指导。

 2、抓住“一边……一边……”的句子,认真体会,练习说话。

 3、把自己喜欢的段落读给组内的同学听。

 写字(针对学生实际,激发写字兴趣。)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组织学生认读观察,把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字,先描红,再书写。

 2、针对学生实际,对典型字进行重点指导。如“船”等。

 3、学生自由练写,组织展示评价。

 第二课时

 一、导入(复述故事,引入新课。)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2、谁能把这个故事简单地给大家讲一讲。

 二、讨论(读书讨论,比较称象方法,加深对故事内容的理解。)

 1、引导学生读1————3自然段。思考:曹操听了大臣们称象的方法为什么“直摇头”?

 2、小组讨论,交流意见,陈述理由。

 3、分角色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加上适当的动作和表情,体会当时的情景。

 三、演示(演示称象过程,体会曹冲的聪慧。)

 1、引导学生读4、5自然段,体会曹冲称象的过程。

 2、师生或生生合作,边叙述边利用投影进行演示,曹冲称象的全过程,进而体会曹冲的聪慧。可以多组进行,进行比赛。从语言表达,操作等方面进行评价。

 3、指导朗读课文,抓住表示称象顺序的词语体会用词的准确。

 四、拓展(引发思考,拓展思维,培养创新精神。)

 1、引导学生思考课后问题: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来称象呢?(可以启发他们从当时的情况和现代社会两个方面进行思考。)

 2、组织学生讨论,发表各自见解,进行互相评价。

 五、写字(加强写字指导,培养写字习惯。)

 1、出示“我会写”中的字,观察特点。

 2、指导书写,强调注意事项。

 3、自由练写,展示评价。

 这篇课文叙述了一个有关曹冲的故事,学生对课文内容比较感兴趣。根据班上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设计的教学目标是认识1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把课文读通顺,体会课文三个关键句子的表达效果。在第一课时教学中我先采用的是随文识字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生字词的意思,在复述课文大意的过程中认识14个会认的生字,再让学生开火车读、领读等方法巩固学习生字。第二课时教学重点是理解课文,体会三个句子的表达效果,谈感受,走近人物。我根据课后的思考题让学生对比读两组句子,体会词语“到底”和“才”字的表达效果。由于学生的思维水平和表达能力的差异,大部分别学生有所体会但不能用准确的句子表达出来,个别学生有体会在我的引导下也能用比较清楚的语句表达出自己的感受,还有个别学生可能还不能体会出这两组句子的不同表达效果。

 我认为这一堂课上的比较满意。比较突出的地方是这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过程围绕教学目标展开,老师的授课思路较清晰。但是还有很多值得改进的`地方,对学生的关注不够,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要照顾到所有的学生,一堂课上要让每个孩子都有不同的收获,每个学生的能力都要得到实际的锻炼。所以课堂上的每一次提问和讨论都要精心设计,要对学生的思维有不同程度的启发。调动每个孩子的脑力劳动,让每个学生在一堂课上都要体会到学习的一点快乐和满足感。

 语文教师要上好一堂语文课不断反思和总结是及其必要的。在反思中改进,吸取经验教训,努力提升自我的专业素养。即便现在自己在专业素养方面还很欠缺,但是也要认真备好每一堂课,不敷衍学生、也不敷衍自己。让我想起一句以前大学试讲七年级思品课的一节内容题目“态度决定未来,习惯造就成功”。老师上课态度直接影响学生学习的态度,所以在今后的教学中在忙也要认真备课,认真对待每一节课,在每一节课堂上锻炼学生、成就自己。

 《曹冲称象》是一篇老课文了,学过文章的学生都会身深深记住这位聪明机智的孩子,会被他的聪明所折服。我在教学这篇课文时,充分运用信息技术与学科进行整合,力图让“趣”贯穿始终,让学生乐在其中,思在其中,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效果还是不错的。下面是我教后的几点反思:

 优点:

 一、我能把《新课程》的新理念在课堂上得以充分的体现,打破原有的教学方式,创造性地开发学习资源,营造了兴趣盎然的语文学习生活,学生在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中自主学习。老师和学生是平等的对话关系,真正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

 二、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开始,让他们从感兴趣的话题中产生浓厚的阅读,把课文学习作为自主探究的需要。例如:课文伊始,从曹操的良种截然不同的表情入手,让同学们到课文里找一找。当同学们对曹操的表情产生兴趣后,我有效的利用学生的阅读期待,让他们满怀兴致的朗读课文,在探究中解决问题。

 三、课堂上我尽可能把时间归还给学生,把我提出达到问题作为诱饵,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究,并给予适时的引导,协助学生归纳总结。

 四、我在教学中是引导者、合作者、组织者,让学生自由的说,进而有条理地说,发展了学生的语言能力。课堂上学生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五、借助FLAS让学生边操作边说明,帮助学生弄懂大象的重量是怎样称出来的,有效的实现了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

 不足之处:

 “奇思妙想”“有计可施”环节的设计,没有更好的发散学生的形象思维。充分让学生勤于动脑、富于联想,用智慧解决了生活中的问题。我相信只要我们引导及时,相信孩子们智慧的火花会及时闪现,个个都会成为“智慧星”。

 改进措施:

 以小学生耳熟能详的小故事,为学习材料,创设生动的学习情境。全文共五个自然段,是按照事情发展的顺序介绍的,教学中主要让学生自读,多种形式朗读,解决不认识的字,弄清文章的主要意思。通过理解文字语言去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3

 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劳动与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十二课《曹冲称象》。本课通过折纸、描线、裁剪、粘贴、描绘来制作《曹冲称象》的纸模型,让学生体验如何把一个立体物变成平面图,再由平面图变为立体物的神奇过程,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教学目标

 新课标提出:要以学生获得积极劳动体验,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和技术实践能力,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主的多方面发展为目标。基于以上认识,再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特点,我将《曹冲称象》一课的教学目标预设为:

 知识与技能

 1.在制作过程中学会看一些纸工折粘的符号;

 2.学会画点画线的标记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用对称形折纸、剪纸法来制作纸手工艺品;

 2.巩固折、画、剪、粘等手工技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养成认真、耐心、细致与合作的习惯;

 2.渗透语文学科知识,在学学玩玩说说中体会乐趣,增强动手动脑和创作能力,激发劳动兴趣。

 教学设计

 下面我简要说说如何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教学过程。这也是本课中我将攻克的教学难点。

 定位

 首先发给每位学生一张边长为24厘米的正方形卡纸,然后指导学生将纸对折再对折变成边长为12厘米的小正方形。折好后,让学生检查小正方形的边沿是否都对齐,然后重点提醒学生要将纸的开口朝右朝下地平放在桌面上。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纸的对折和摆放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最后裁剪出的作品能否展开变成曹冲称象模型,所以特别需要指导和提醒学生准确操作。)

 定点

 完成定位后,提示学生拿好铅笔和直尺。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如何在折好的小正方形的每条边沿上标注出两个三等分点。然后再让学生自己回忆标注:将尺跟纸边对齐,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边上的八个三等分点标注出后,还要再标注中间的四个点。我先让学生自己说说该如何标注。然后确定一个方法,如:将尺对齐左右两边的点摆放,每四厘米画一个点。

 最后给这12个点分别用字母标注好。

 (设计意图:四条边上的8个点的确定能为下一步准确快速画线提供帮助;而中间4个点的确定则能使所画线条的长短方位更加精确。)

 定形

 有了纸上的这12个点,下面画线条就能比较容易把握了。我仍旧先让学生一边观看课件演示,一边听我的讲解,即如何利用三等分点将线条标注好。如:表示大象鼻子的两条线就要尤其强调,右边的一条直线在中间左边的两个三等分点之间,但是离上边的点大概还有一厘米。而右边的线则是弧形的。

 之后再让学生讨论说说需要注意的地方,然后看投影实物,将线条标注好。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的点击,让学生直观地看到线条是如何在点之间产生的,从而更方便学生记忆,也更能激发学生的兴趣。)

 指导学生折纸、画点、画线这一环节,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既要观察记忆,专心致志,又强调自主学习,耐心细致,做到眼、口、手、脑并用,真正实现了趣味性、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的统一。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4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会辨析象与像、称与秤的使用,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理解10上新词语的意思。

 2、会仿照课文例句又又和按谁带着什么人一同去干什么写一句话;会按照课文内容,把句子补充完整。

 3、能带着课文后的思考题材边看边想,默读课文;能复述出曹冲设想的称象的好办法,是因为他善于把平时已经知道的一些常识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灵活地加以运用;感受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第四自然段,知道曹冲称象的简单科学道理,知道曹冲能想出好办法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电脑课件生字卡片实验仪器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3个生字,辨析象与像、称与秤的使用,初步学会用部首查字法;理解10个新词语的意思,知道直才在特定的语句中的作用。

 2、能带着课文后的思考题边看边想,默读课文;能复述出曹冲设想的称象的好办法的具体操作步骤;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教学重点:

 学习13个生字,理解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教学难点:

 曹冲称象的具体方法和步骤。

 教学准备:

 卡片电脑课件实验工具一套

 教学过程:

 一、谈话揭题、设计问题、激发学习兴趣。

 1、谈话:同学们你们谁见过秤?它有什么用?

 2、揭题:

 ①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6课《称象》

 ②出示课题《称象》质疑。

 看了这个题目你想知道那些问题?

 3、检查预见情况。

 ①认读生字②完成作业题1

 二、导向自学

 同学们根据预习情况,你能告诉大家画中谁是曹冲、曹操。

 1、出示电脑课件画面

 2、指名学生介绍两个人物

 小结:介绍人物时,我们可以根据人物的衣着、长相、姿态、动作来介绍,

 并把他运用于我们平常的生活和写作。

 三、学习第三、四自然段

 过渡:同学们看了图,想知道官员们想出什么办法称象。曹冲又想出什么办

 法称象呢?请在家一起来看课文的第三、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三、四自然段,划出有关的句子。

 2、选把学习内容,你最想知道谁想出的称象方法?(曹冲的称象办法。)

 3、选学第四自然段。

 ①指名读曹冲说的方法。思考:曹冲一共说了几句话?第一句和后面三句话

 是什么关系?

 ②出示电脑课件,第四自然段。

 ③想想曹冲称象的过程分为几步?用线划出表示序号的词,并用

 。标出称象的动作词。

 ④反馈、填表、完成板书。

 曹冲先赶画

 再赶装

 然后搬称

 ⑤根据板书说称象的办法,并校对表格中的内容。

 曹冲用什么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说说称象的经过。

 人物顺序怎么做

 曹冲先赶象上船画线

 再赶象上岸装石头

 然后搬石头称石头

 ⑥深究讨论,这个办法行吗?为什么?

《曹冲称象》优秀教案设计 篇5

 一、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知道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3、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知道曹冲是一个聪明、爱动脑筋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二、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新词。会认11个字,1个多音字,会写6个字。

 2.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三、教学难点

 1、掌握“秤、称”两个字的读音。

 2、学会6个字的形。

 3、从曹冲称象中感悟到聪明来自于观察和思考。

 四、教学准备

 1.演示称象过程的材料。

 2.识字、词语卡片,投影仪。

 五、教学时数

 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插中心,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看见过秤吗?秤是干什么用的?板书:称。

 2、问:称什么?谁来称?请大家打开课本齐读31课的课题。

 3、板书:曹冲称象

 (二)朗读课文,随文识字。

 1.自由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做上记号,想办法认识它们,记住它们。

 2.听课文的朗读录音。

 通过听读你认识了那些字?学生边说,教师边出示字卡。

 称官柱议论底(得)摇岁牵沿装

 3.谁会读?请你带着大家读一读。

 4.按自然段的顺序读一遍课文。

 5.学习课文一二自然段。

 (1)这头大象是怎么来的?从课文中找到相应的部分读句子。

 (2)投影显示:大象可真大呀!

 (3)你认为老师这样的写法好不好,为什么?

 (4)再次投影:大象又高又大,身子像一堵墙,腿像四根柱子。(意图:通过读句子体会课文语言的具体、形象)

 (5)面对着这样一头又高又大的象,你最想知道什么?

 (6)投影出示:这么大的象,到底有多重呢?

 朗读训练:①读正确。②读出想知道重量的心情。

 (7)面对曹操的提问,官员们想出了几种办法?

 6.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

 (1)说一说官员们想出的办法。

 ①砍树造秤。②宰象割肉。

 (2)讨论:官员们的办法行不行?为什么?

 指导朗读:曹操听了直摇头。

 (3)分角色朗读本段。

 (4)曹冲想出了什么办法呢?

 7.学习课文的第四自然段。

 (1)自读第四自然段:画出曹冲说的话。

 ①齐读曹冲说的话。

 ②说一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2)实验演示,加深理解。(可以用课件或实物进行)

 8.学习最后一个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投影出示:他叫人照曹冲说的方法去做,果然称出了大象的重量。

 你能把“果然”换个词吗?

 (3)用提问指导朗读本段:这一年,曹冲多大?(七岁)

 七岁的曹冲就想出了这样的好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应该怎样读?

 (三)教师小结,点悟启发。

 1、小结:请同学们看看、想想:曹冲从大臣们的谈话里,得到了那些启发?

 (1)从宰象中想到:怎样才能使整体变化为一部分一部分呢?(石头)

 (2)从造大秤中想到:用什么来代替大秤呢?(船)

 (3)从“提不起”中想到:用什么来托起大象呢?(水)

 2、你们喜欢曹冲吗?为什么?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读出会认字的读音。自己借助拼音认读这些字,再把拼音盖上看看自己还会读吗?全班反馈,出示词语认读。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二)写字指导。

 1、复习会写字字音。

 2、出示汉字:和柱谁块岁站

 (1)把生字按难易程度分成二类,分别贴在黑板的两侧,学生进行认字比赛。

 谁块站和柱岁

 (2)学习曹冲我最棒!记字形比赛现在开始!

 (3)第一轮:看谁记得准又快。

 教师每次出示一个生字,学生看清后,教师将字卡放下,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这个字后,同桌两个人互换。教师再次出示字卡,学生进行核对。写对的同学站起来说:嘿!嘿!我最棒。

 (4)第二轮:谁能一次记住三个字。

 余下的三个字,学生自己进行字形记忆。然后教师快速出示字卡,闪现字形后,进行听写。三个字都写对的同学获得“优秀”。

 (三)巩固练习。

 1、在写字本上练习。

 2、读一读“我的词语库”中的词语。

 3.本课中你还喜欢哪些词语?摘录在“我的词语库”中。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上册《雪孩子》第二课时教案

#教案# 导语《曹冲称象》讲的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想出办法称象的故事,表现了曹冲爱动脑筋、善于观察、富于联想的特点,也说明了遇事动脑筋、想办法,就能解决难题曹冲的年纪与学生相仿,且这个故事趣味性强,学生必将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以下是 为大家精心整理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1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说说曹冲称象的办法。

 2学写生字“称”,“秤”,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感受曹冲的聪明才智,学习曹冲善于观察,乐于动脑的品质。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第四段,理解称出大象重量的过程。

 教学难点

 曹冲想出称象办法的原因。

 教学方法引导、交流。

 教具准备

 课件、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第四课《曹冲称象》,看老师板书课题,学生一起书空。

 2齐读课题。

 3复习生字词,生字一边读一边组词。(出示)

 称象  柱子  议论  官员  下沉  微笑  船舷

 一头大象  一杆秤  一艘船  四根柱子  果然

 (1)一起读

 (2)开火车读

 二、学写生字

 1过渡:同学们词语记得清,读的准。下面我们来学写两个生字,看看这两个字,有什么共同特点?

 2出示“称”,“秤”。

 (1)指名说

 (2)师总结:左右结构的字,先看宽窄(出示),再看高矮(出示)。

 3师范写“称”,禾木旁略窄,右边稍宽。

 “秤”,左边禾字旁高于右边“平”,“平”最后一笔悬针竖,长于左边。

 4正姿,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描一个,写一个)

 5检查反馈。

 三、学习课文

 1有人送给曹操一件非同寻常的礼物?(一头大象)

 2是怎样的一头大象?在书中用横线划出来,读一读。

 3用“像”造句。

 4看着又高大又粗壮的象,你会想些什么呢?

 (学生讨论、回答)

 5我们用什么称重量?(介绍秤)

 6同学们,官员们想了什么办法称大象呢?你想从哪个自然段告诉大家。指读,相机正音。

 (1)(出示官员的话)

 (2)问:官员的想法是什么?(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称,砍一棵大树做秤杆。)指读

 (3)这个方法行不行?为什么不行?(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呢?)齐读

 (4)没有人有那么大的力气提的起这杆大称,看来这个办法行不通啊。

 (5)官员们由“大象”(出示)想到“大称”。象大称就大,秤杆就长,但是没有大力士能够提的起大象,这个办法不行。哪位同学,能看图说说官员的想法。

 7没人能称的起它,所以这个办法行不通,官员在议论怎样秤大象时,曹冲在干什么呢?会想些什么呢?(学生回答)哪一个自然段是曹冲称象呢?(第四段)

 (1)这段文字说了曹冲称象的过程,同学们数一数一共有几句话?(5)

 (2)开火车,一人一句。中间询问有称象的方法吗?

 (3)从第几句到第几句是称象的过程。(2-4句)

 (4)我们来合作读一读,师读,女生读,男生读。想想曹冲称象一共几个步骤?

 (5)谁来读第一个步骤,这句话里有几个动作?赶什么?画什么?出示:赶象上船,出示:在船舷上做记号。

 (6)第三句话里有几个动作?把大象往哪赶?装什么呢?出示: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

 第四句话,这句话里主要动作?称什么呢?出示:称石头的重量。

 (7)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出示,齐读

 (8)这四个步骤是有先后顺序的,文中有两个表示先后的词语。(圈出“再”、“然后”)“再”应该放在哪一步?“然后”应该放在哪一步?像这样表示先后的词语,你还能再说吗?(先怎样?接着怎样?)

 (9)谁能按照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语,说一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说一说,交流。

 (10)请你们四位同学上台来说一说称象的步骤。用上表示先后的词,再来说说,称象的步骤。同桌自由说,指名说。

 (11)这三句话,写出了称象的四个步骤,一起再读。

 (12)同学们曹冲是怎么称象的,小朋友们一定很清楚了,这个方法好在哪里呢?(出示)官员们仅仅想到用大称,(出示)而曹冲想到船,(出示)船就是——称,人提不起大称,(出示)但水可以托起大象,水就是——秤杆,大象一次称不出来,曹冲用了什么方法代替(出示:一块块石头)

 (13)当时曹冲几岁?(出示课件)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比较两个句子)

 四、拓展延伸

 1遇到这样的难题,小曹冲比官员们多想了几个步骤,解决了这个问题,如果此时此刻你穿越了,你想不想夸一夸他。

 2在生活中你遇到过哪些难题?你是怎样做的?

 五、作业

 (1)想一想,如果现在让你们去称这头象的重量,你们有什么方法?

 (2)把这个小故事讲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听一听。

2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认读12个生字,能够正确书9个汉字。会简单的看图说话。

 2能正确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曹冲的聪明。

 [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1让学生提前预习课文。

 2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如果你们想知道一个物体的重量,你们会怎么做?(演示第2、3张幻灯片)

 那如果是一个小动物呢?

 真棒!那如果是大象呢?

 思考:可是在古代的时候没有地磅,我想知道大象的重量,该怎么办呢?

 2现在有一个特别聪明的小朋友,用一种特殊的方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吧!(演示第4张幻灯片)

 二、初读感知

 1初读课文,感知课文。(演示第5-8张幻灯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生字。

 (2)说一说这些生字偏旁是什么?

 “柱”的偏旁是“木”

 “底”的偏旁是“广”

 “秤”的偏旁是“禾”

 “船”的偏旁是“舟”

 (3)指导生字的笔顺。

 以“底”、“船”为例指导。

 2学习组词。小组内合作学习,扫除生字、词障碍,不能解决的,师生共同解决。

 出示词语:A教师领读B男女生比读C同桌互读。

 曹操 柱子 称象 船舷

 微笑 然后 果然 重量

 三、精读领悟

 1这篇课文主要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演示第9张幻灯片)

 一天,有人送给(曹操)一头(大象)。人们想知道它的(重量),有的说(造一杆大称),有的说(把大象宰了一块块地称),(曹冲)说把(大象)赶到船上沿着水面在船上画一条线,然后再放石头到(那条线)再称(石头),最终知道了(大象的重量)。

 2这篇短文说的是谁和谁之间的发生的故事?(演示第10张幻灯片)

 3同学们读第一段,看一看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演示第11张幻灯片)

 (1)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呢?

 (2)同学们,你们收到礼物后会怎样呢?

 (3)那曹操收到礼物后什么反应呢?

 4课文是怎样描述大象的外形的呢?(演示第12-15张幻灯片)

 (1)这句话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

 把什么比作了什么?

 这样描写大象说明了什么?

 (2)看到这头大象之后,官员们有了什么样的想法?

 议论:对某问题进行评议评论。

 (3)比较句子

 ①大象有多重呢?

 ②大象到底有多重呢?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表示人们对大象重量的好奇。

 5官员们对大象重量是这样的好奇,那曹操怎样呢?(演示第16-21张幻灯片)

 (1)从哪句话可以看出来?

 (2)课文是怎样说众官员的办法的?

 有的说:“得造一杆大秤,砍一棵大树做秤杆。”

 有的说:“有了大秤也不成啊,谁有那么大的力气提得起这杆秤呢?”

 (3)众官员提的办法可行吗?

 从哪可以看出来?

 (4)比较句子:

 ①曹操听了摇摇头。

 ②曹操听了直摇头。

 哪句好?为什么?

 第②句好。明确说明了曹操对众官员提出的办法直接否定。

 (5)这里用“有的……有的……”写句子。

 ①下课了,同学们有的擦黑板,有的做游戏。

 ②音乐课上,有的同学唱歌,有的同学跳舞。

 6大家提出的办法都不可行,这时候谁又提出了一个什么办法呢?(演示第23-29张幻灯片)

 (1)他是怎样说的?

 “我有个办法。先把大象赶到一艘大船上,看船身下沉多少,就沿着水面在船舷上画一条线。再把大象赶上岸,往船上装石头,装到船下沉到画线的地方为止。然后,称一称船上的石头。石头有多重,大象就有多重。”

 (2)用“先……再……然后”写句子。

 ①我回家后,先吃饭,再做作业,然后复习。

 ②早上,我先穿衣服,再洗脸刷牙,然后吃饭上学校。

 (3)曹冲说的办法用了几步?

 分别是哪三步?

 (4)为什么装石头的时候要让船沉到画线的位置?

 (5)同学们,你们知道接下来怎样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

 第②好。强调突出了曹冲的聪明和机智。

 (6)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孩子呢?

 (7)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为什么会想到这么好的办法?你们以后要怎样做呢?

 7曹操听到这个办法后是什么样的反应?说明了什么?(演示第30-32张幻灯片)

 (1)按照曹冲的办法称出了大象的重量了吗?

 (2)课文是怎样说的?

 果然:确实如此,不出所料。

 (3)同学们,你们觉得曹冲的办法为什么好?

 (4)你们还有什么好办法吗?

 脚印法。先让大象踩到松软的土地上,量出踩下去的脚印的深度;再让人也踩到松软的土地上,也踩到和大象一样的深度;最后称这些人的重量。

 把大象赶进一个盛满水的大水池子里,等水不再往外流,再把大象赶出来,然后往水池里填石头,直到水面满了,最后称石头的重量。

 四、归纳总结(演示第33、34张幻灯片)

 1《曹冲称象》这篇短文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事情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方法,只要多动脑筋,勤思考,用心观察,就会有新的解决办法。

 2你们觉得曹冲是个什么样的人呢?

3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2.巩固“认—想—写—用”的识字方法。

 3.学习复述课文,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初步培养学生动脑筋的好习惯。

 难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讲述曹冲称象的过程。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谈话法

 教学策略: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准备:杆秤、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师:小朋友们,你们看看老师在干什么?(称东西)

 这是一杆?(称)你能用称来称东西吗?谁想来试一试?

 2.导入课题——《称象》。

 3.教写“称”字。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朗读课文

 2.认读生词

 3.齐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尝试复述

 1.学习第1、2自然段

 (1)师:你知道大象到底有多大吗?你能不能把描写大象大的句子用“——————”画出来。

 (2)指导朗读。

 (3)师:这头象真的是又高又大。(板书)

 (4)师:这么大的象曹操喜欢吗?你怎么知道他喜欢的?从哪儿看出来的?(第一自然段)

 (5)引入难题——如何称象?

 2.学习第3自然段

 师:现在请同桌互相读一读(第3自然段),看看官员们想出了什么办法。

 (1)第一个办法行吗?为什么不行呀?

 (2)还有其他的办法吗?第二个办法可以吗?为什么呀?所以曹操怎么样?

 (3)师:又有人说,把大象宰掉,割成一块一块的再称。你说没办法一起称,咱们就一块一块称。可是曹操却反对了,他可能会说什么?

 (4)师:两个办法都被否定了,要想称象真是——太难了!(板书)

 3.学习第4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做到正确、流利。

 (2)同桌互相检查,看看对方读得是否既正确又流利。

 (3)指名读,齐读

 (4)再读课文,寻找步骤

 (5)质疑

 (6)步骤解答

 (7)解析,帮助理解

 (8)利用关联词,练习复述

 4.总结学习

 师:曹冲的办法真的称出大象的重量了吗?来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看看结果如何。曹操的态度和之前一样吗?

 (四)总结升华

 1.师:同学们,今天学习了称象这篇课文,你觉得曹冲是个怎么样的孩子?

 (聪明,爱动脑筋。)

 2.师:爱动脑筋的你们能想出更好的办法称出大象的重量吗?

 (五)作业布置

4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的13个生字,学写8个生字。

 2.了解曹冲称象的办法,并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培养学生做事有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

 4.遇事动脑筋想办法的良好习惯,做事时注意采纳合理的意见,借鉴合理的部分。

 教学重点:

 学习生字;复述称象的过程。

 教学难点:

 了解曹冲是怎样动脑筋想办法称象的。

 教具: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你觉得怎样才能成功地做好一件事?

 师:只要有信心,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成功的。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有信心和老师一起完成这节课的学习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称象”。(板书)

 3.齐读课题;

 看到这个题目,你最想知道什么?

 二、新授:

 1.相信你们一定会从课文中找到答案的。

 赶快打开书P35,自己读一读课文,想办法解决生字;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学得那么认真,愿意接受老师的挑战吗?我们一起挑战第一关。

 出示课件,自己读一读词语,红色的生字多读几遍,也可以读给同桌听听。(指名读词语)

 考考你们记住没有?如果你认识就站起来大声读。

 那么快就认识这些生字了,相信你们也一定能写好。看田字格里的字,你认为哪个最难写,描一描体会字的结构。你认为哪个字你能写好;直接写在田格里,写完后让同桌检查检查是否正确。

 愿意向大家展示你的朗读吗?愿意怎么读?(学生自己选读法)

 3.第一关我们顺利通过,想到第二关看一看吗?

 (激发学生的兴趣)

 好,下面我们挑战第二关。

 用你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边读边体会,怎样把这几句话读好?(出示问句)指名读,评读。

 4.刚才一上课时,有的同学就想了解是怎样称象的,现在就默读课文,哪一段是写称象的?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5.和同桌说说曹冲是怎样称象的。

 6.出示课件,看一看曹冲是怎样称的。

 7.用上这些词语,在小组内说说曹冲是怎样称的,推荐一名的给大家说说。(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同伴交流的能力)

 8.到了第三关就更难了,还闯吗?为自己鼓劲,我们的口号是:“我自信,我能行!”

 9.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曹冲的好办法是怎样想出来的?(指名说)引导学生说出曹冲受到了哪些启发。

 师小结:我们动脑筋想办法的同时,也要注意听取别人的意见,借鉴其中合理的部分。

 10.如果你当时在场,你会有哪些好办法称这头大象?

 11.通过今天学习这个小故事,你有什么收获?

5部编版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四课《曹冲称象》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曹冲称象的故事,使学生了解曹冲是个怎样的孩子,懂得遇到问题要善于动脑筋。

 2、继续学习预习课文,边读边电教,并练学生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边读边思考,提出不懂问题。

 教学难点:理解曹冲想出的称象办法及官员们想出的称象办法和曹冲的办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要称一头活着的大象的重量是不成问题的,可在古

 时候,这却是件很难的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9课:称象,让我们看看曹冲想出一个什么好办法称得大象的重量的。

 二、范读课文

 思考:围绕着称象,课文却写了什么?

 你们有什么不懂的'问题试着提出来。

 三、出示目标

 通过学生的质疑导入目标。

 四、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自由读第一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些什么?

 A:称象这件事的时间:古时候。

 B:大象的来历:人家送给曹操的。

 C:人物:曹操,曹冲,官员们。

 2、当时曹操什么心情?谁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

 过渡:曹操看到的那头象是什么样子呢?

 五、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思考:这头大象是什么样子的?(用––––画出来)

 默读画–––––句,这句话是个什么句?

 把什么比作什么?说明什么?

 2、课文写的是称象的事,可为什么介绍这头大象的样子呢?

 3、谁能试着读出大象的高大?

 4、官员们看着这头象,发出了议论,议论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

 5、官员们议论什么问题?

 6、谁能把议论的语气读出来?

 过渡:大家都在认真地看,都在不停地议论,曹操却提出了问题,官员们是怎样回答的呢?

 六、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默读第三自然段

 思考:官员们想出哪几种称象方法?用(–––––)画出来。

 2、曹操听了他们的话怎么样子,为什么会这样?

 3、比较下面两个句子的意思有什么不同?(体会直的意思)

 曹操听了摇头

 曹操听了直摇头

 4、谁能试着读读这段,看谁体会得?

 指名读–––评议––––分角色读

 过渡:曹操听了官员们的话都不满意,这时七岁的曹冲站出来说”我有个办法”?曹冲的称象的办法是怎样的呢?

 七、学习课文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说一说:曹冲所说的办法,要先干什么,再干什么,最后还干什么?

 2、做实验突破难点

 让学生一边说称象的步骤,老师一边演示。

 然后对学生提出的不懂问题展开讨论。

 (1)大象上船后,船为什么下沉?

 (2)象上船后,为什么沿着水面在,船舷耻面一条线。

 (3)象上岸后,往船上装石头,为什么要装到画线的地方。

 (4)再读这一段,说说曹冲想出的办法比官员们提办法好在哪儿?(通过比较,体会曹冲正是从官员人的办法中得到启发)。

 3、指名朗读课文,其他民学看插图。

 过渡:曹冲这样做对吗?他到底称出大象的重量没有?

 八、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

 1、齐读第五自然段

 思考:从这一自然段中,你从哪儿可以看出曹冲称象的办法好?

 你还从哪个词当中得知他的办法好?谁能读出来?

 2、称象这件事发生在曹冲几岁时?试比较下列句子的意思

 曹操的儿子曹冲七岁

 曹操的儿子曹冲才七岁

 九、总结全文

 1、我们应该向曹冲学习什么?

 2、有语气地朗读课文。

曹冲称象这个故事想必大家都有听过,讲述了聪明的曹冲如何为大象称体重的故事,下面是我收集整理的关于曹冲称象的故事,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故事

有一次,吴国孙权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 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都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的秤来称。”

而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有人说:“你这个办法可不行啊,为了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可真叫人为难呀。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父亲,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趴在曹操耳边,轻声地讲了起来。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条道道。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船身沉到刚才刻的那条道道和水面一样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原文

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

译文

曹冲年龄五六岁的时候,知识和判断能力如一个成年人。有一次,孙权送来了一头巨象,曹操想知道这象的重量,询问他的属下这件事,但他们都不能说出称象的办法。曹冲说:“把象放到大船上,在水面所达到的地方做上记号,再让船装载其它东西,称一下这些东西,那么比较下就能知道了。”曹操听了很高兴,马上照这个办法做了。

注释

1生:长到。

2智意:智慧。

3及:比得上。

4若:相比。

5致:送。

6太祖:曹操,即曹冲之父。

7欲:想要。

8访:询问。

9群下:手下群臣。

10咸:都。

11理:办法。

12置:安放。

13物:物品。

14校:同“较”,比较。

15悦:高兴,开心。

16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

曹冲称象原理

实际上,聪明的曹冲所用的方法是“等量替换法”。用许多石头代替大象,在船舷上刻划记号,让大象与石头产生等量的效果,再一次一次称出石头的重量,使“大”转化为“小”,分而治之,这一难题就得到圆满的解决。

等量替换法是一种常用到的科学思维方法。这里再讲一个爱迪生的小故事。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有一位数学基础相当好的助手叫阿普顿。有一次,爱迪生把一只电灯泡的玻璃壳交给阿普顿,要他计算一下灯泡的容积。阿普顿看着梨形的灯泡壳,思索了好久之后,画出了灯泡壳的剖视图、立体图,画出了一条条复杂的曲线,测量了一个个数据,列出了一道道算式。经过几个小时的紧张计算,还未得出结果。爱迪生看后很不满意。只见爱迪生在灯泡壳里装满水,再把水倒进量杯,不到一分钟,就把灯泡的容积“算”出来了。这里,爱迪生用倒入量杯里的水的体积代替了灯泡壳的容积,用的也是等量替换法。

出处

取自《三国志》:冲少聪察,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之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大悦,即施行焉。

作者简介

陈寿(233-297),字承祚,巴西安汉(今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他小时候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入晋以后,历任著作郎、长平太守、治书待御史等职。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

陈寅恪《三国志曹冲华佗传与佛教故事》里指出,《三国志》的曹冲、华佗传中,都有佛教故事辗转因袭杂糅附会其间。《魏志》所记载"曹冲称象",乃附会北魏《杂宝藏经》里的佛经故事,因为象在当日并非中原的动物,《杂宝藏经》的汉译虽在此后,但这故事却早已传入中土。

曹冲简介

曹冲曹冲 (196—208),字仓舒,谥号邓哀王,东汉末年沛(pèi)国谯(qiáo)(今安徽亳(bó)州市)人。是曹操的儿子,由曹操的小妾环夫人所生。

曹冲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建安十三年,曹冲病重不治而去世,年仅十二岁。与甄氏亡女合葬,追赠骑都尉印绶,黄初二年追赠谥「邓哀侯」,追加号为「公」,太和五年,加冲号曰邓哀王。对于曹冲的母亲,是一位只在历史上留下一笔的所谓“环夫人”,但却为曹操生有冲,据,宇,三子,有这点可以看出,曹操对于这位环夫人还是喜欢的,但环夫人的身世,生死都是谜,有待考证。

发生地

曹冲称象发生地——河北临漳史料记载,曹冲称象在毛象坡,黄浩和有关专家学者研究考证史料,又经实地考察,毛象坡就在河北省临漳县岗村一带。

黄浩介绍,岗村在临漳县是一个古老的地方,河北省临漳县地处太行山东麓山前平原与漳河冲积平原的交汇处,其地势开阔平缓,一马平川,临漳城西的岗村名字的出现,说明岗村当时是建立在高于一般地方的土坡或土岗上的,推测是因毛象坡而得名。

另据临漳县旧县志记载:“毛象坡在县城东北二十里,周围五里,古畜象于坡。”春秋齐桓公筑邺城,战国西门豹为邺令,汉高祖始置邺县,县城治所在邺城长达1000余年,直到北周建德六年,临漳县治所才从邺城迁出。上世纪八十年代经国家考古专家实地发掘考测的临漳邺城遗址城廓的东北角——洪善村往东北方向二十里,正好是岗村一带。这与文献记载也完全相符。

清朝道光年间临漳县令姚柬之,经过十六年翻阅古籍,实地考察写出了《临漳县·漳水图经》,仍存,其中《曹魏五都图第九》图中展现漳河流向由西向东在今临漳县城北,途径岗村村北。上世纪90年代末,村民们修房盖屋,经常在紧临村北处淘沙,直至淘到五六米以下,沙质良好,这说明那里当年是漳河河床故道,又一次证明那是曹冲称象的地方。

历史评价

在三国神童之中,名气最大的无疑就是曹冲了——当然,这是近几十年来的事,原先是孔融的,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结果是所有识字的就都知道这个人。可惜孔融没有早夭,结果这个位置就得让给曹冲了。因为有“曹冲称象”的故事流传,使我辈还搞不清曹操的姓名是怎么回事时,就已经把曹冲作为偶像来崇拜了。

其实曹冲不仅有称象这类“小聪明”,而且“辨察仁爱,与性俱生,容貌姿美,有殊于众,故特见宠异。”经常利用他的智慧和地位来办一些救人性命的大事,据史书记载:“时军国多事,用刑严重。……凡应罪戮,而为冲微所辨理,赖以济宥者,前后数十”。大概正因如此,才得到了曹操的喜爱,年纪很小,就被曹操选为继承人。可惜他仅仅活了十三岁就患急病死去了。

很多人以为曹冲宅心宽厚,曹操喜欢他只是因为其智力超群,如果他不早夭而亡,以他的仁慈,在与曹丕等人不可避免的争斗中会是一个什么结局,很难预料。但我觉得大家可能忽视了另一方面,就是他和另一个神童周不疑的关系。周不疑也得到了曹操非比寻常的宠爱,但曹冲一死,曹操立刻 “欲除之”。虽然曹丕劝谏以为不可,可曹操却认为:“此人非汝所能驾御也。”,终于派人将其暗杀。看来,曹操对曹冲的政治能力也是非常看重的。我认为史书中所记载的曹冲宽仁宅厚的性格品质可能仅仅是一方面,他的性格中很可能还隐藏着极为果断勇武的另一方面,就如同刘备,虽然宽厚仁义,爱民如子,但杀起人来,可是一点也不拖泥带水的。所以曹操才如此喜爱他。如果不是早死,他很有可能是一个汉武帝或者康熙一样的'英明之主。

那么使一代英雄为之气短的曹冲究竟是如何一个天才呢?据《魏书邓哀王冲传》说,曹冲从小就表现出惊人的天赋,理解能力很强,到5,6岁其才智便达到成人水平。他无疑是个天才,在今天就该受到特殊照顾的吧。可是他其实是曹操小妾环夫人所生,按理在继位问题上不应该有任何优势的(也曾经看到过些中外文章对当时长子的继位正统性的不可动摇性表示怀疑。而且当时卞夫人深得曹操本人和其他人的尊重,曹冲不大可能是因为环夫人受宠而让曹操爱如掌上明珠。顺便说一句,刘禅的母亲也是小妾,连升位正宫的机会都没有就归天了。所以那时候废立之事看来还有商量的余地。这里暂且不谈)。曹操在他死了以后,曾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了。这段记载的真实性应该比较大,因为为了这件事,有个官儿(叫荀彧)曾经很严肃的批评了曹操。的确那样的话对其他王位继承人来说是具有很强打击性质的。言归正传,《魏书邓哀王冲传》还记载了一件事,说当时曹操以大军征天下,令行禁止,刑律非常严厉,这导致经常有冤案发生。有一次,放在仓库里的一副马鞍被老鼠咬坏了,恰好那是曹操的。仓库管理员吓坏了,认为自己一定在劫难逃,死定了。曹冲知道以后,就用刀把衣服弄了小洞,装成是老鼠咬破的,一脸愁容。曹操见到以后,就问他怎么了。他回答说:“大家都说,衣服被老鼠咬了,衣服的主人要遭遇不幸”。曹操笑了笑说:“那都是瞎胡扯,根本不会有什么幸与不幸的”。不知道曹操是否是个唯物论者,但是从这里我们可见曹操是个很现实的人,后来他为曹冲祷告,可见其心之忧。那个仓库管理员还是如实地上报了老鼠咬破马鞍的事,曹操一下明白了曹冲的用意,笑了笑,也没有追究这件事了。

比起才高八斗的曹植和玩弄权术的曹丕,曹冲的智慧可以说是惊人的。那两个家伙成天靠着几个玩小聪明的家伙出谋划策,实在让人厌恶。而曹冲那么小就会因势利导,给他父亲讲道理,把握人的心理之准确,实在可以称得上是个天才。而且智慧用在救护弱小人物身上,他的心灵一定是非常善良而富有同情心的。这也许是他母亲是个一般的小妾,懂得下层人的凄苦,所以耳闻目染的曹冲从小就比较正直吧。

在另外一本日文资料里曾经看到过对当时另一个天才的记述,是引用《魏书刘表传付“先贤传”》里的文字。当时有个叫周不疑的人,也是个天才,非常聪明。和曹冲有一比,本来没什么的,可是曹冲夭亡,曹操坐不住了,他要杀了周不疑以绝后患。曹丕不以为然,还跑去上谏。结果曹操把他训斥了一通:“如果是曹冲到还罢了,周不疑不是你这样的人玩得转的”。于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杀了。这里我们可以推测,曹操当时很可能把周不疑作为曹冲的辅佐来关注的,所以曹冲死了,曹操要急不可待的杀掉他,而不愿意留给曹丕等人。据说《魏略》里也有一段记载说曹丕曾感慨道:“要是我弟弟曹冲在,我很难说是否有今天这样,可以支配天下”。从此咱们也可见一斑。

我想曹冲要在,他应该是个很好的君主。而且以他的智慧是不会上演“七步诗”这样的家庭悲剧的,后人一直为曹植那诗表现出来的灵气而感怀,甚至忽略了那背后的残酷和丑陋,诗文的文学价值不应该掩盖成诗背景后面人类自私的丑恶。

值得一提的事,曹冲夭亡似乎应该是在建安十三年,那年冬天恰好就是赤壁之战。大家可以做个年表看看,那十年曹操的戎马生涯是如何度过的,大小战争不断。估计他刚从北方回来,还没来得及认真考察曹冲,他的宝贝儿子就病倒了,忧郁的他估计也对战事有些厌倦,居然为曹冲日夜祷告。可惜天才总要回到天上,曹操估计还没来得及咽下悲痛就匆匆南征荆州,才有了他人生最大的失败。所以他对曹丕说曹冲之死对自己来说是不幸,但对曹丕等人来说就是大幸这段话应该不是空穴来风。

惜哉,仓舒!悲哉,孟德!

故事解说

曹冲的父亲曹操是个大官,孙权送给他一只大象,他很想知道这只大象有多重,就叫 他手下的官员想办法把大象称一称。 这可是一件难事。大象是陆地上最大的动物。怎么称法呢?那时候没有那么大的秤,人也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把大象抬起来。官员们都围着大象发愁,谁也想不出秤象的办法。

正在这个时候,跑出来一个小孩子,站到大人面前说:“我有办法,我有办法!”官员们一看,原来是曹操的小儿子曹冲,嘴里不说,心里却在想:哼!大人都想不出办法来,一个五岁的小孩子,会有什么办法!

可是千万别瞧不起小孩子,这小小的曹冲可就是有办法。他想的办法,就连大人一时也想不出来。他父亲就说:“你有办法快说出来让大家听听。”

曹冲说:“我称给你们看,你们就明白了。”

他叫人牵了大象,跟着他到河边去。他的父亲,还有那些官员们都想看看他到怎么个称法,一起跟着来到河边。河边正好有只空着的大船,曹冲说:“把大象牵到船上去。”

大象上了船,船就往下沉了一些。曹冲说:“齐水面在船帮上划一道记号。”记号划好了以后,曹冲又叫人把大象牵上岸来。这时候大船空着,大船就往上浮起一些来。

大家看着,一会儿把大象牵上船,一会儿又把大象牵下船,心里说:“这孩子在玩什么把戏呀?”

接下来曹冲叫人挑了石块,装到大船上去,挑了一担又一担,大船又慢慢地往下沉了。

“行了,行了!”曹冲看见船帮上的记号齐了水面,就叫人把石块又一担一担地挑下船来。这时候,大家明白了:石头装上船和大象装上船,那船下沉到同一记号上,可见,石头和大象是同样的重量;再把这些石块称一称,把所有石块的重量加起来,得到的总和不就是大象的重量了吗?

大家都说,这办法看起来简单,可是要不是曹冲做给大家看,大人还真想不出来呢。曹冲真聪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084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