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高画作背后的故事 -- First Steps, after Millet《第一步(临摹米勒)》

梵高画作背后的故事 -- First Steps, after Millet《第一步(临摹米勒)》,第1张

梵高的《第一步》(临摹米勒):布面油画,724 x 911 cm,藏于美国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作于1890年1月。

作品简介:1889年到1990年的秋冬,梵高自愿来到圣雷米的精神病院接受治疗。期间,他临摹了米勒的21幅画作。米勒是梵高最欣赏的画家。梵高认为他的“重新演绎”类似于音乐家对作曲家作品的诠释。他把这幅弟弟提奥寄给他的米勒画作《第一步》的黑白照片“视为一个题材”摆在面前,然后“即兴地绘上油彩”…

《第一步》描绘了在一片耕地边,农夫和他的妻子正在教小女儿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慈爱的父母和蹒跚学步的小女孩构成一幅亲情满溢的场景。乡村怡人的田野村舍,劳动者的敦厚朴实,这温馨与和谐的画面令观者动容。

梵高的这幅《第一步》虽是临摹米勒的作品,但是在对偶像致敬的同时也展现出自己独特的画风。与米勒原作相比,梵高的画色更加鲜明,多用蓝,黄和绿色这些高明度及属于自然界的颜色,让人感受到活跃的生命力。他将画中的人和物勾勒上厚实的黑线条,这明显是受到日本浮世绘的影响,亦让画面增加了立体感。除此之外,以弯曲旋转的笔触绘画树、灌木和农作物也是他晚期成熟画作中常用的笔法。整幅田园景象让人感到农民的实在生命,平凡跃动中充满温情。 

       

毫无疑问,米勒是对梵高影响至深的画家之一,早在1873年写给提奥的信中,梵高就已经表达了他对米勒作品的欣赏之情。1889年10月,梵高写信给提奥还特意提及对米勒的这幅《第一步》的喜爱。

让-弗朗索瓦·米勒(Jean-François Millet,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是法国近代绘画史上最受人们爱戴的画家。刚开始绘画创作之时,为了维持生计,米勒画过一批洛可可风格的香艳之作。后来他移居枫丹白露的巴比松村,开始创作写实的乡村风景画,开启法国著名的巴比松画派。他的这幅《第一步》正是这一时期的作品。

米勒总共画了三个版本的《第一步》:

第一版完成于1858年,是为他的客户Alfred Feydeau而创作的,32x43厘米,现收藏于美国密西西比州的劳伦罗杰斯美术馆。1889年10月,提奥正是把这一版《第一步》的照片寄给了在精神病院疗养的梵高。三个月后,梵高开始着手对这幅画进行临摹。

第二版是米勒受到Alfred Sensier委托而画,这幅画比第一版大些,63 x 75 cm。在Sensier的建议下,米勒运用了粉彩,使得画面更生动有趣。这个版本目前被德国收藏家私人收藏。

第三版在大约1859年被Émile Gavet购得。梵高在1875年巴黎Gavet出售画展上应该亲眼见到了这幅真迹。现在这个版本藏于美国俄亥俄州的克利夫兰艺术馆(the Cleveland Museum of Art)。

尽管梵高临摹了米勒的一系列作品,但是这幅《第一步》无疑是其中最特别及重要的一幅。因为当时他的弟弟提奥和妻子乔安娜的孩子即将诞生。在给弟弟的信中梵高写道,“啊,现在的你一定是最自然的你自己,因为你说乔安娜已经能感觉到腹中孩子的活动。这可比风景有趣多了,对于你人生的大变化,我替你感到开心。”“米勒的那幅画太美了,'孩子人生第一步'”。

正如梵高极大程度上受到米勒的影响,米勒同样受到之前画家的影响。幼儿学习走路的画面,伦勃朗和他的学生也曾画过。米勒也受15世纪画家所作的幼年耶稣学步时走向玛丽的画作启发。米勒在写给他传记作者Alfred Sensier的信中写道,“我必须尽量画,这是暂时的解决方案。我将尽我所能,让作画成为我亲密的生命伙伴。”米勒将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对日常生活的描绘创作中,这也无疑是米勒作品深深打动梵高的原因。

梵高约在1890年1月到2月间完成了他的《第一步》。1890年4月29日,他把这幅画连同其他临摹米勒的作品一起寄给了巴黎的提奥。提奥非常热情地接收了这些画。在1890年5月3日寄给梵高的信中,他激动地说,“这些临摹米勒的画作是你迄今为止最好的作品。这令我相信,当你开始进行人物的肖像创作时,一定会有我们期待的惊喜出现。”

《第一步》是梵高最受欣赏的作品之一。亲密的家庭场景具有普遍的吸引力,和谐的配色方案是梵高最终典型的风格。这幅《第一步》充满了他对大师米勒的景仰,对弟弟孩子的即将诞生由衷的高兴,也流露出他长期以来对温馨的家庭生活的向往,遗憾的是这从未实现。

欧文.斯通在他的《梵高传》里虚构了一个叫玛雅的美女,让梵高在阿尔与她相遇。

玛雅在梵高的生命世界里纯属子虚乌有,这是欧文.斯通自做主张给安排的一个假想的人物。也许,这是作者出于对梵高处境的同情。梵高与高更的冲突,后来又与妓女拉舍尔发生纠葛,以至于他把自己的耳朵割下来送给她……

下面是依据:

、《梵高传》中译本的导言和附记

导 言

1927年春,我在巴黎偶然地接触到温森特·梵高的绘画。当时索尔邦大学有个年轻学生,怂恿我去参观卢森堡画廊。“……去看看温森特的画展吧,这是自从1890年他的小型画展以来第一次较大的展览。1890年那次画展,是他的弟弟提奥在他去世数月之后举办的,后来没有几个月,提奥也与世长辞了。”

画廊的墙上,并排悬挂了大约70到80幅光辉灿烂的油画,都是温森特在阿尔、圣雷米和瓦兹河边的奥维尔画的。这间稍微小了一点的沙龙,在色彩的辉映下,就像阳光透过彩绘玻璃照进大教堂一样,光波流泻,色彩斑斓。对于受过意大利宗教画和巴黎寓意画过多熏陶的我来讲,绘画已经成了一种不能令人激动的艺术。然而,此刻,突然间面对着温森特的这个由色彩、阳光和运动组成的骚动不安的世界,我的确被惊呆了。当我惊诧不已地徘徊于一幅又一幅壮丽辉煌的油画面前时,我进入了一个新的境界,整个世界豁然开朗:在人、植物、动物从那富有生命感的大地升向富有生命感的天空和太阳,然后又向下汇聚到同一中心的运动中,一切生命的有机成分都融合在一起,成为一个伟大崇高的统一体。

这个如此深切、如此感人地打动了我的心,为我拨开了眼中的迷雾,使我能够把生命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的人是个什么人呢?

详述温森特的生活经历是困难的,因为关于他的文字记载寥寥无几。资料的主要来源就是他写给他弟弟提奥,又由提奥的遗孀乔安娜翻译出版的那些信件。

为温森特的一生找到史实依据的惟一途径,就是追随他的踪迹遍访英国、比利时、荷兰和法国。这是一段值得纪念而又有益的经历,因为当时距温森特37岁早逝才过去40年,他的绝大多数亲友和曾与他有过交往的人依然健在。我肩背旅行袋,走遍了欧洲,住在温森特曾经居住和作画的每一处房屋,跋涉在布拉邦特和法国南部的田野上,寻觅温森特曾经在那里安插画架,把大自然变成不朽艺术的确切地点。

回到纽约,回到格林威治村我的单身公寓,我意识到这样两个实际情况,其一,温森特的一生,是人所经历过的最为悲惨然而成就辉煌的一生;其二,年仅26岁、毫无写作经验的我,对于胜任写作温森特的故事来说,是太年轻了。

但是……没人愿意做这件事,我不能拒绝这个艰巨的工作。我已经被温森特的生活经历迷住了,尽管能力有限,我知道,我将会忠实地表现他那非凡的才能,并且设身处地地去写,那就能使读者读来如历其境,深入到温森特的心灵、思想和灵魂之中。

我是用六个月的时间四易其稿写成《对生活的渴求》的。不知怎么,就在几近发狂的状态下,我居然完成了写作,并尚能写得让人看懂。在此后三年中,这部手稿被美国的17家大出版社一一拒绝,其理由则总是如出一辙:

“您怎么可以要求我们,让正处于萧条时期的美国公众,接受这个关于一位默默无闻的荷兰画家(在1930年至1933年期间美国人尚不知有温森特其人)的故事呢?”

1934年1月1日,手稿终于在删减了十分之一,并由我当时的未婚妻、现在的妻子琼重新打字之后,为英国一家老出版社的小分社——朗曼格林分社所接受。在出版的即日,我曾试向该社负责人表示谢意。他神情阴郁地回答:

“我们印了五千册,我们还在求神保佑。”

他求的那个神算是求对了。据最近的统计,《对生活的渴求》已经翻译成80种文字,现已销出大约2 500万册,想必也有这么多的书被人读过吧。

不过,永远要记住,是温森特的身世打动了读者。我只不过是以小说的形式再现了它。

附 记

读者也许会暗自发问:“这个故事在多大程度上是真实的呢?”

对话不得不是虚构的,必要时也有纯小说的夸张,例如玛雅一场,那是读者可以毫不费力地辨认出来的;

有一两个地方,我也描写过一段尽管无据可查,然而我相信有可能发生的小插曲,例如,塞尚和梵高在巴黎的短暂邂逅;为方便起见,我采取了一些办法,诸如在温森特跋涉于欧洲期间使用的货币,均以法郎代替;还省略了整个故事中几处不重要的零碎片断。除去上述在技术上大胆采取的措施以外,本书的内容完全是真实的。

本书主要的原始资料是温森特·梵高致其弟提奥的三卷书信集。而更多的材料是我在追随温森特·梵高在荷兰、比利时和法国的踪迹,实地考察时发现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4178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30
下一篇2023-09-3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