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与田晓霞古塔山杜梨树下之约(1)

读《平凡的世界》 孙少平与田晓霞古塔山杜梨树下之约(1),第1张

在高中的校园里孙少平与郝红梅的感情,是通过借书开始的,并在以后的日子里不断的升温,他们两个似乎都有着相同的成长经历,都出身于贫穷人家,骨子里透着的穷苦让他们产生了自卑。食堂里的白馍和黄馍他们两个都是吃不起的,因为穷怕别人看不起,所以只有等在没有人的时候诚惶诚恐的去取最下等的黑馍来吃了。

尽管他们两个内心都有自卑感,不过孙少平与郝红梅是不一样的,因为孙少平不会因为自卑而产生虚荣心。郝红梅的虚荣心是很强烈的,由于虚荣心的作宠,她喜欢爱慕虚荣,喜欢高攀家庭条件比较优越的顾养民,不喜欢穷的叮当响的和她一样吃黑馍的孙少平,后来也是虚荣心让郝红梅在供销社偷了手帕,学校知道后使她弄的身败名裂,顾养民因此也就放弃了她。

作者在这里以郝红梅的人物形象来衬托出孙少平的人物性格,虽然穷产生了自卑,但是他是穷的有骨气的。郝红梅出身地主家庭,从小受到家庭被批斗的影响而变得贫穷,但是早前她家还是有钱的,她想用爱慕虚荣来掩盖骨子里的自卑。最终结果还是自食其果。这是作者对《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的灵魂人物孙少平最初的性格的一个体现,自卑但不虚荣,顽强且不卑劣!

如果说孙少平与郝红梅只是学习和生活上彼此扶持和鼓励的情感的话,那么孙少平和田晓霞的感情那就是精神上升华的精华。

孙少平去取润叶给少安的信时,到了润叶二爸的家中,这是第一次见到了最初的田晓霞。原文是这么写的润叶姐进来了,她身后还跟进来一个姑娘,对他笑了笑。润叶姐对他说:“这是晓霞,我二爸的女子,你不认识,她也是才上高中的。”

“你和润生是一个班吧?”田晓霞大方地问他。“嗯……”少平一下子感到脸像炭火一般发烫。

他首先意识到的是他一身烂脏衣服。他站在这个又洋又俊、穿戴漂亮的女同学面前,觉得自己就像一个叫花子到她家门上讨吃来了。晓霞热情的给少平泡了茶。并说咱们是一个村老乡,以后没事就来我们家玩儿。

这是孙少平第一次见到田晓霞时的情景,就这样田晓霞漫不经心的闯入了孙少平的生活。她是县革委会副主任的女儿,而孙少平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出身,这也是初次展现他们两个家庭背景巨大差距的描写。

孙少平和晓霞的第一次见面就这样以少平的笨拙拘束、自卑、无言对答结束。

生活总是让人措手不及,又时常有意外的惊喜出现,让少平没有想到的是有一次学校组织文艺宣传队,到各个公社去演出。而孙少平机缘巧合的与田晓霞成为了演员中哥哥和妹妹的关系。他们有了平等相处的机会,这也使孙少平与田晓霞在演出时有更多互相交流的机会。

在文艺宣传队调研过程中,田晓霞带领孙少平去了黄原,让孙少平大开了眼界,认识了除了农村以外的另一个世界。在与田晓霞的交流中,丰富了他的精神世界,感受到田晓霞是一个知识渊博,开朗,无拘无束追求生活的好姑娘。

取消高考后,孙少平回到家乡双水村,费尽周折的做了一名小学教师,期间和田晓霞以借书和书信来往的方式互相联系着。精神上互相鼓励着。高考恢复后,田晓霞考取了大学,做了一名记者。孙少平得知后,知道他和田晓霞是两个世界的人。慢慢的两个人就没有彼此的消息。而孙少平去了开原开始了他的拦工生涯。

命运总是让人琢磨不透,缘分不知道那一天会降临,在**院门口,孙少平与田晓霞再一次不期而遇。此时的孙少平在干苦力的生活中,在开原图书馆办了一个借书证,用读书的方式不断强化着自己的精神世界,他不肯向命运低头,唯有劳动才能创造出美好的生活,书籍指引着他的方向。只有书籍是他在繁重的体力活下得以享受的东西。他不再是读学时期的那个幼稚,畏首畏尾的孙少平了。这次的相遇使田晓霞与孙少平紧紧的握住了双手。

 古塔山之约,爱你的心不绝;

杜梨树下相会,你,合适才能回?

    孙少平和田晓霞一出场就带着与众不同的气息。

    晓霞的父亲田福军是地委书记,官职很大,在父亲的影响下,晓霞热爱学习,关心国家大事,同时又见解犀利独到。孙少平骨子里有着孙家不服输的硬骨气,对学习也是很痴迷。

   中学时,晓霞就带着少平看报纸,并且告诉他,要养成看报纸的习惯。孙少平敬佩于田晓霞的大胆和思维的广阔,还真的在她的影响下不断地读书看报,如饥似渴,二人经常分享讨论书本内容或时事,在学校就当面交流,放假就写信来往,满足又愉悦。也正是从那时开始,两人之间慢慢建立起了深厚的感情,只不过此时还只是简单的情感共鸣者,并未深入。

    二人双双考上了高中,然而,家庭压力迫使孙少平毕业后无法继续深造。略感欣慰的是,回村后他还是个教书先生,先不论挣多挣少,至少精神食粮不会断。晓霞很争气,考上了大学,继续放飞她的理想。

田晓霞过着让人羡慕的大学生活,孙少平却因为村中学校的倒闭不得不另谋职业。

  可能这种差距让少平多多少少收到了些打击,再加上自己哥哥孙少安和润叶姐的感情结果让他不愿再与晓霞通信,他觉得,没必要了,反正他们以后也不会有什么交集了。二人就此断了联系。

那个时代,农民的孩子上了几年学之后也逃离不了回家种地的命运,但这种别人眼中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对于孙少平来说却是十分残忍的。思维的广阔经常折磨得少平夜不能寐,他不想一辈子在山沟沟做井底之蛙,他希望自己可以闯荡一番,可以看看广袤的世界。

孙少平出门了,他发誓,一定要闯出一片天,痛,也要咬牙坚持。

再次相遇便是缘分。

    孙少平在黄原做揽工,趁着下雨休息的时候在街上溜达,想看场**放松一下。今天正好放他很喜欢的《王子复仇记》。顾不得衣着的破烂寒酸,他跑去买票,遗憾的是,票已售罄。失望的他转身欲将离开,眼前的世界却被那个像花儿一样的女子填满——田晓霞正微笑地看着他。

    二人简单交流了一下,主要是孙少平讲述自己后来的经历。田晓霞从他的谈吐中感知到,眼前的这个人已经是一个对生活有了独特理解的人。

此后,二人约定好,每周六,孙少平都来找田晓霞借本书看。他们又恢复了联系。

田晓霞大学毕业后如愿以偿地寻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职业——记者,她很快要去外地了,孙少平为晓霞开心,他知道,这份工作最适合晓霞。

    那天,晓霞主动来找他,二人吃过饭后相约着去了古塔山,   

在古塔山上,晓霞静静地给少平讲了《热尼亚·鲁勉采娃》的故事,最后热泪盈眶。晓霞说:

晓霞的含义不言而喻,聪慧的少平又如何不知,他“先没有接书,立在晓霞面前,浑身微微地抖着”。

    看到晓霞热切而鼓励的目光, 

    两个火热而又坚定的心亲密地靠在了一起。对二人来说,他们的青春出现了云霞般绚丽的光彩。

少平后来也在贵人的帮助下到大牙湾,一个比黄原更大的城市,吃起了公家饭——煤矿工人。晓霞为少平开心,更开心的是他们两个离得近了些。

    可以看出,少平的内心深处对这段感情还是抱着悲剧的态度的。在青春的激情中,恋爱说些罗曼蒂克的话毫无问题,得来的是满满的幸福。但一旦回归到现实,考虑以后结婚、建家立业、生孩子,所谓的幸福就另当别论了。他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决定了他对二人感情的悲观论断,他永远是这样一种人:既不懈地追求生活,又不敢奢望生活过多的酬报和宠爱,理智而清醒地面对着现实。

当然了,所有的悲观都是在晓霞离去后产生的,或许这是空虚使然?我们只知道,当晓霞借着职务出差的机会来矿上找少平时,他所有关于他和她关系的悲观想法,此刻都随着她的到来而烟消云散了。

优秀的晓霞不缺乏追求她的人儿,但被她妥善地解决了,还在信中坚定地表示对少平的感情不会动摇。

    可爱的少平啊,他可能怎么也没有想到,他最亲爱的人儿,不嫌弃不抛弃他的人儿,在抗洪一线为了救水中的小女孩儿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如果给晓霞再一次选择的机会,正直善良的她依然会对洪水中的孩子奋不顾身。只是,她的牺牲,给多少爱她的人带来了沉痛的打击,对少平而言,他的缪斯没有了,他的爱人化为彩霞了,他无法接受。

拿着晓霞写的关于他的三本日记,他痛哭不止。每次翻阅前,都像是举行什么神圣的仪式般,庄重严肃。这三本日记本的分量可想而知。

    到了和晓霞相约的日子了,少平正在进行自己人生中一次最为庄严的仪式。离他们约定好的时间还有一个小时,少平放缓了步子,细细回味他和晓霞之前走过的路,说过的话,见过的景。少平知道,自己到达他们约定的地方实际上用不了半小时,但是他要按照她说的,准时走到那地方。是的,准时。

心脏开始狂跳起来——上了那个小土梁,就能看见那个小山湾了!

    在这一瞬间,他甚至忘记了痛苦,无比的激动使他浑身颤栗不已。他似乎觉得,亲爱的晓霞正在那地方等着他。是啊!不是尤里·纳吉宾式的结局,而应该是欧·亨利式的结局!

······

田晓霞和孙少平的故事到这里就结束了。带给我什么感想呢?

在田晓霞身上,我们看得到她超越世俗的眼光和精神,对她而言,精神的满足远超于物质的贫乏,但这不意味着她是一个虚无的理想主义者,而恰恰因为她强大又坚定的精神,使得这个风一般的女子可以实现自我的人生价值,寿短却精彩至极!

无论是对爱情还是工作,她都热情以待,用新时代女性的视角为所有人传递不一样的世界。这样的女子,即使不罗绮罩身,也光芒万丈。

如果说晓霞还是会给人一种理想的感觉,那么孙少平就是那个将我们的思绪拉回真实的世界的那个人。他理性又浪漫,勇于追求又不盲目自封。我们看得到他为生活做出的种种努力,也敬佩他跨过农民阶层展露的勇敢自信。

二人的感情更像是一场柏拉图式的恋爱,彼此获得的精神上的满足远大于肉体的欢愉。他们可以长时间不联系但彼此在心中挂念,可以在相见时热烈相拥毫无怨言,更可以在了解了彼此的处境和在一起的艰难之后奋勇直前,坚持携手走下去。

    我不知道自己是否有晓霞那般无畏的勇气,但我希望,我可以为自己而活,可以抛世俗于不顾,做自己心中所想,也希望自己可以抽离出繁杂的尘世,活出自己的味道,有一场柏拉图式的感情共鸣。当然了,这毕竟是希望,与现实的碰撞还未可知,走着看吧~

孙少平和田晓霞“两年之约”的地点是在古塔山的杜梨树。

孙少平和田晓霞生活的那个年代,物质生活极其匮乏,西方文学在国内被禁止,因此,苏联文学对国内的青年影响是巨大的。

鲁勉彩娃,这个苏联女英雄的故事深深震撼着田晓霞的内心,故事中,鲁勉彩娃和和他暗恋的男友约定,要在十年以后,那个熟悉的教堂里见上一面,那十年时间里,苏德战争爆发,鲁勉彩娃加入了苏联空军,在战斗中壮烈牺牲,为保卫自己的国家献出了自己年轻的生命,十年以后,鲁勉彩瓦当年暗恋的那个男生,独自一人拿着花束走进了教堂

这个故事充满爱国情怀,充满浪漫色彩,田晓霞非常喜欢,因此,在古塔山下,她和孙少平在一棵杜梨树下约定,两年之后,无论他们在哪儿,无论他们在干啥,都要来到这棵杜梨树下赶赴那场青春之约,这个约定,是爱情,梦想和信念的结晶。

从那以后,他们回到了自己的“战场”,都为那场神圣的约定而不懈努力着,田晓霞考上了大学,她是高干子女,又有不错的学历,事业路上还是比较顺利的,毕业之后成为省城日报的记者,这一切,看上去都没有什么大的波折,然而,前途在孙少平这儿,就变得坎坷丛生,寸步难行了。

孙少平出身贫寒,却有着比天高比地远的志向,为了理想,为了远方,他流过汗,也流过血,其中不乏纵身一跃的勇气,也有着坚持不懈的毅力,他骨子里不甘心做一个农民,然而现实的残酷,又让他不得不做一个庄稼汉,高中毕业之后,家庭的贫困逼迫着他,少平无法继续完成自己的学业,只有回到双水村务农。

因为孙少平和田晓霞有着相同的兴趣和对世界的看法,不畏世俗的眼光,彼此相互吸引,勇敢的追求自己向往的爱情。

孙少平不同于孙少安,他可以大胆追寻自己的梦,因为家里有大哥帮衬着,他可以没有后顾之忧,在年轻的时候可以大胆的拼搏,这造就了他勇敢不屈的性格。他还年轻,也读过书,未来还有大把希望,所以他对田晓霞的爱,不会因为家庭背景的悬殊就轻易退缩。

孙少平即使在黄原揽工的艰苦环境下依然坚持阅读《马克思传》《斯大林传》《居里夫人传》。——阅读名人传记的孙少平,很容易让人联想到《红与黑》中将《圣赫勒拿岛回忆录》视为命根子的于连。于连深深眷恋那个能让底层青年大展身手的拿破仑时代,因而对自己所处的时代充满憎恨。但孙少平没有使书中的世界映照出对现实世界的不满,而是将其视为一种普遍化的“人生哲学”。这种将具体进行“抽象化”的努力,是一种高级的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不止一次出现,孙少平甚至从自己的苦难生活中提炼出了一种“关于苦难的学说”。小说特别点出,正因为这一原因,穿着破衣服的孙少平在穿着风雨衣、旅游鞋的田晓霞面前,并不觉得低人一等。她在灵魂深处被孙少平吸引着。

田晓霞不同于当时一般的青年学生,她有一位在幼年时代就潜移默化地引导她革命进步的父亲,这位父亲心里惦念着百姓,善而不止于善,正而不止于正。在这样的环境成长起来的朝霞向往的是更好的生活,更好的世界,身为青年,她渴望的是飞过天涯海角的自由,和改变世界,改善世界的志气;她也不同于一般的千金,她对穷人的态度是在平等立场上建立的悲悯,她尊重那些不轻视自己的贫苦之人,受当时苏联文学的影响,她更感到,那个有些青年豪气,向往远方,自尊自强的少平内心深处,是一个高尚的灵魂,而这正是深深吸引着她的东西。而孙少平就是这样一个人,她们相互吸引,从而走到一起。

她们的爱情冲破了世俗的禁锢,她们都在追寻本心,因而她们的爱情是极纯粹,也是极美好的。

在《平凡的世界》中,有一对恋人,他们的恋情,被用大量的笔墨描写,他们就是孙少平和田晓霞。

这俩个人,从高中时代就相识、相知,然后成为恋人。

他们不是普通的恋人,一个曾经是桥头的揽工汉,一个是大学生,后来,一个成为了作家,一个成为了报社记者。

如此相差悬殊的人,何以突破了差距,而走在了一起?

田晓霞和孙少平在高中时,成为了好朋友,那时候,人们的思想非常单纯,他们只是共同语言多一点儿,比别人走得近一点儿。

孙少平性格内向,自尊心强,不苟言笑,与同学们格格不入,而田晓霞性格外向、豪放,像个男孩,她被孙少平淡淡的忧郁气质所吸引,在那个特殊年代,他们成为了有着共同秘密的朋友。

他们之间的差距很大,孙少平是一个穷苦农民的孩子,田晓霞是干部家庭的孩子,在田晓霞的影响下,孙少平渐渐喜欢上了读书和看报,年轻的心里装了些其他的东西。

当他们高中毕业时,田晓霞对孙少平有一种依恋的感觉,但是,很快被俩人的分别所冲淡。

田晓霞目光远大,她的目标在远方,而孙少平也受到她的影响,极力摆脱双水村的束缚,要出去闯天下。

虽然,他不知道远方在哪里,在什么地方等待着他,但他知道,他并不属于双水村。

他们生活的轨迹不同,但思想相同,都是要追求精神世界的东西。

高中毕业后,孙少平回到农村,田晓霞考上大学,几年没见,再见面时,孙少平已经变得成熟稳重,脱去了那份稚气,出落成一个成年人了。

他顶着压力出来,做着最低贱的工作,与田晓霞相遇,他把自己最不堪的一面展现给了她:穿得烂衣破裳,干着最卑微的工作。

这些,都让他无颜以对,但转念一想,自己刚出来,无依无靠,又没基础,而且还年轻,往后的路还长着呢!

现在的他,就这样!没什么可丢脸的。

放下自卑后,就能坦然面对田晓霞,他把阳光、温暖、坚强、乐观留给田晓霞,让她感受到,他的正直、善良、不服输的劲儿。

田晓霞知道,在孙少平身上,有着农民的血脉和文化烙印,这些都深深地扎在他的脑海里。

他挣钱的目的,就是寄回家里,想给父亲箍窑洞,以便让父亲在村里抬起头来,从此活得扬眉吐气,这些,都是农民狭隘的想法。

这些想法,她的内心虽不支持,但没有阻挡,因为她理解,许多的中国人,都以住房以主要目标而奋斗着。

孙少平也不例外,如果父亲有个房子,他的心理负担会小一些,后顾之忧就会少一些。

她尊重和理解孙少平的想法,并答应去双水村见他的父亲,确定俩人的恋爱关系。

她支持孙少平离开家乡,走向一个新的地方,开创属于自己的世界。

孙少平和田晓霞,看到小翠再次从家乡来到黄原,还在胡永合的工地上干活,孙少平非常生气,他不明白,为啥小翠甘愿跳入火坑被人欺负?

但,他却无可奈何。

田晓霞想到一个办法,写一篇报道,揭露胡永合的所作所为。

于是,由田晓霞搜集资料,孙少平执笔,共同合作,完成报道。

不久,报道刊登出来,胡永合被抓,受到了应有的惩罚,俩个人非常高兴,他们为社会做了一件好事。

在与田晓霞的交往中,孙少平学到了很多本事:在大事面前,考虑周全,做事滴水不漏,沉着冷静地处理问题……

他佩服田晓霞的为人和能力,她是有责任心的人,也是有能耐的人,她可以为社会做更多的事。

田晓霞前途无量,而他也应该奋起直追,才能跟上田晓霞的脚步。

孙少平到了大亚湾煤矿后,在上班期间,他用心干活,努力工作,从不缺勤,不矿工,要做,就做好工人。

田晓霞来到矿上,看到环境非常艰苦,要调他出去工作,被他拒绝了,他靠自己的本事找到这份工作,以后,他还是要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田晓霞理解他的想法,正是因为孙少平有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她才喜欢他。

就这样,孙少平凭着自己的才干,干到了班长的位置。

这时候,田晓霞成为了一名记者,她与孙少平相恋、相知,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

他们生活在不同的领域,心灵却是相通的。

田晓霞欣赏孙少平的同时,孙少平也在成长,虽然他还是干着最不起眼的工作,但他的将来,绝对不是现在这样的。

他在自我要求进步,并且尽全力改变现状,虽然他很累,在很艰难地前行,但他绝不后退。

孙少平在一个坚实的起点上,开始踏实地工作,并不是不切实际的幻想。

他的目标也不是一成不变,而是在夯实根基的基础上,会一点一点地走向自己的理想,走进他的精神世界。

这些,冲破世俗观念的勇气,都是田晓霞给予的,他毫不在意思别人的看法,而活着自己的世界里,凭着自己内心所想,寻找一个和他默契同行的人。

田晓霞也一样,在那么多的人当中,她没有选择别人,而是选择了一穷二白的孙少平,在最平凡的岗位上,做着微不足道工作。

孙少平原来单薄而苍白的精神世界,渐渐变得丰富而丰满,这个过程,田晓霞都看到了,并历经了它的改变。

他是田晓霞塑造的一个作品,她苦心经营,一个与众不同的作品。

所以,她欣赏他,爱惜他,尊重他。

稳定的工作,美满的爱情,是许多人所追求的幸福,如果生活也安定的话,那就应该追求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

我们都是由幼稚的小鸟成长起来的,成长为雄鹰还是麻雀,是由自己决定的,只要有一片天空,鸟儿都会在天空下自由飞翔。

孙少平盼望着,他和田晓霞约定的时间,快快到来,却没料到,等来的,却是田晓霞去世的噩耗。

孙少平的思念无从寄托,他还是去了约定的地方,去凭吊田晓霞,这生与死,阴与阳的相隔,任谁也无法解决。

失去田晓霞,痛苦是深重的,他无法接受一个鲜活的生命,就这样离开了世界。

他只有用繁重的体力劳动,来麻痹自己,这样,在劳累之后,就可以安睡一会儿,忘记自己独自生活在这人世间……

他仍然要为生存奋斗,要劳动、吃饭、睡觉,该哭的时候哭,该笑就时候笑。

他要面对生活的考验,生命是美好的,又是短促的,他要精神十足地活着,即使是痛苦的,也要认真地活着。

神仙也挡不住人想人,孙少平从一个从未涉足爱情的青年,逐步走进了田晓霞的感情生活,他们在巨大的反差面前,尽力缩短差距,找到俩人的共同点,追求另一个世界——精神世界。

他们之间的爱情,平凡而又伟大,他们是幸福的,爱情虽然短暂,仍像一片绚丽的花火,即使消失了,也永远留在了我们的记忆中。

在平凡的世界中,从相遇,到相识,再到相知,最后到相恋,这节节相扣的环节,缺一不可,在层层深入的感情中,他们能找到如此伟大的爱情,是非常庆幸和幸福的。

他们俩的奋斗,从改变自身能力开始,到改变命运结束,自始至终,齐心协力,共同进步,这样的爱情,我们羡慕之,并赞美之。

————————————————————————

如果喜欢,请关注《》中的“爱读书的benyouyou”和“精耕细作静待花开”,这俩个都是本人的号。

《平凡的世界》

至于我推荐的理由,我还是跟你说说这本书的故事情节你就了解了。这本书是路遥写的,获得了茅盾文学奖

《平凡的世界》故事梗概

故事发生在1975年贫瘠的黄土高原。

黄原地区原西县高一(1)班的农村学生孙少平,常常咀嚼着贫困带给自己的自卑和痛苦。由于同病相怜,他和班上最贫穷的女生郝红梅关系密切。但不久,红梅疏远了少平,原来她被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的班长顾养民吸引住了。为此,少平的好友金波带人狠狠揍了顾养民一顿。两年的高中生活转瞬即逝,少平最重要的收获是认识了县革委副主任田福军的女儿田晓霞。田晓霞读书很多,思想活跃。她还经常借《参考消息)等报刊给少乎阅读,使少平能用比较广阔的目光去审视自己和周围的事物。高中毕业后,少平和村大队书记田福堂的儿子润生一起成为了双水村学校的民力教师。

孙少平的大哥孙少安6岁那年,就跟着父亲孙玉厚进山砍柴。在参加全县升初中考试的几千名考生中,少安名列第三。但他的学习生涯随着录取通知的到来,也结束了。父亲在他面前痛哭失声,但他对父亲说他可以凭着劳动,供养弟弟少平和妹妹兰香念书。少安的爱情生活痛苦而又幸运。他与田福堂的女儿润叶青梅竹马,感情很好。但自己辍学务农,润叶却在县城教书,地位的悬殊使少安最终选择了山西农村姑娘贺秀莲。润叶听到少安结婚的消息,伤心欲绝,嫁给了她并不喜欢的李向前。

时间大踏步地迈进80年代,广大的国土之上,到处都能听见冰层的断裂声。省委书记乔伯年将改革开放的精神传达给各级干部,随即生产责任制的浪潮大规模地席卷了整个黄土高原。在这个中国社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时候,孙少平3年的教师生涯结束了,受外面世界的强烈诱惑,他来到黄原城闯天下,成为一名很能吃苦的、地道的揽工汉子。但少平稍有空闲,仍会拿起书来读几页。通过不断读书,少平认识到,一个人只有对世界了解得更广大,他才有可能对自己所处的艰难困苦有更高意义的理解。

一天下午,少平在**院门口邂逅了田晓霞。晓霞的父亲已升任黄原地委书记,晓霞也正在黄原师专读书。尽管地位悬殊,晓霞还是被少平那种对生活的独特理解征服了。他们约定每周六见面一次,爱情的绿苗在两人心中逐渐生长。晓霞毕业后分配到了省报当记者。在离开黄原城前,她与少平共同游玩了古塔山。聪明的晓霞借一个故事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在树荫深处,少平紧紧地抱住了晓霞。

为了谋生和结束流浪生活,少平决定去大牙湾煤矿当工人。在这里,他和师傅王世才一家的关系相处得很好,王世才妻子惠英的善良和儿子明明的淘气总让少平有到家的感觉。晓霞来过几封信,信里对少平依然一往情深。后来,晓霞借采访的机会来看望少平,少平说他准备献身煤矿事业,并打算报烤煤炭技术学校。晓霞觉得自己更深地热爱这个掏煤的汉子了。但不幸的是,不久,田晓霞在抗洪第一线为抢救群众的生命英勇牺牲了。师傅王世才为救徒弟安锁子,也被钢梁夺去了生命。孙少平几乎被巨大的悲痛压垮了。这时惠英给了他无尽的关怀和照顾。两个苦命人的心悄悄贴近了。不久,少平为救工友,被大石砸成重伤,矿上把他送进省城医院。性命保住了,但少平脸上却留下了可怕的疤痕。之后,他婉言拒绝了女大学生金秀的求爱,回到了大牙湾煤矿。他远远地看见,头上包着红纱巾的惠英、胸前飘着红领巾的明明以及脖项里响着铜铃铛的小狗,正向他飞奔而来……,少安的同学刘根民介绍少安帮工地拉砖。在拉砖的过程中,少安看到了砖瓦的紧缺,于是用拉砖赚来韵钱开了一个砖窑,赚了不少钱,被公社选为冒尖户,参加了原西县“夸富会”。孙少安被气派更大的冒尖户胡永合深深刺激了,他觉得自己不能满足于现状,应该放开手脚发展自己的事业。“夸富会”结束后,他设法贷款买了制砖机,扩大了砖窑规模。随着少安生意的红火,村里不少亲戚邻居央求到他砖窑上打零工。少安不忍看乡亲们的困境,他的内心升起一种庄严的责任感来。于是又贷款—万元扩建砖场,雇佣了村中三十几号人物做劳力。不幸的是他这次高薪聘来的烧砖师傅是个骗子,孙少安的砖全部烧砸。他无力归还贷款,也开不起给村中帮忙劳力的工资。大家马上又用另一种眼光看待他了。

人,常常是脆弱的,但人又是最顽强的。少安在秀莲的鼓励下,又一次挣扎着迈进脚步,重新踏上创业的征程。他从胡永合那里借到了一部分钱款,父亲孙玉厚也把养老钱拿了出来,少安的砖窑又开始点火了。第—批成砖出窑后,三天内就销售一空。欠村中所有人的钱马上还清了。不到两年,盈利滚滚流入少安的腰包。少安的胆也逐渐大起来了。当他听说公社那个快要倒闭的乡办砖瓦厂要承包给个人经营时,马上赶去签订了合同。这时胡永合又找到少安,怂恿少安和他一起去赞助电视台拍电视,少平知道后马上阻止了他,劝他不如拿这点钱为村里人办点实事。少安出资重修了双水村小学。学校修建竣工那天,县乡领导亲自赶来参加了“落成典礼”。少安的妻子秀莲这时却患上了肺癌,生活中还有无尽的酸甜苦辣等着这位农民企业家去品尝。

少安、少平两兄弟以不同的方式对人生进行着探索,在这个平凡世界中,他们是真正的大地之子。

田晓霞出身于一个干部家庭,殷实的家境使她不必像男主人公孙少平那样为温饱所困,更重要的是,在这样一个家庭的熏陶下,她的思想境界和内在品质都远胜于同龄人。孙田两人初次见面时的田晓霞自信、热情、主动,而孙少平在这样一个“又洋又俊、穿戴漂亮的女同学”面前,变得像“农民一样笨拙”。孙少平此时的智力和眼界均未完全开发,而使这块未经雕琢的璞玉绽放夺目光芒的,正是田晓霞。 田晓霞在高中时期已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看问题往往和社会一般的看法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孙少平“每次和她交谈,都能使自己的头脑多开一扇窗户”,孙少平已开始自觉接受田晓霞的指教,而田晓霞则慧眼独具地发现孙少平与众不同的“气质”,并有意识地加以引导。

  大学后的一段时间田晓霞与孙少平联系间断,当再次在黄原的**院见到孙少平后她为孙少平的改变而深深吸引,自此两人关系更加亲近。“后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就加深了。但她(晓霞)和他(少平)在黄原相见之前,这种关系仅仅在同学之外另多了一种友谊的成份。在他们的年龄,这种关系是正常的,只是稍稍有些不平常罢了。”最后两人相爱,并在黄原的古塔山上模仿《热尼亚·鲁勉采娃》定下了“两年之约”,大学毕业后晓霞去了省报工作(与去大牙湾煤矿做矿工的孙少平分隔两地),2年的异地之恋并没有减弱她对少平的爱。然而“这个姑娘的冒险精神闻名全报社”,在陕南的洪灾中为了救一个落水小女孩“她几乎什么也没想就跳进水中”……在“两年之约”的前夕戏剧性的发生了如《热尼亚·鲁勉采娃》一样的结局。

  可怜可爱拥有无限活力、超脱现实的梦想与爱情,并为之拼搏奋斗了一生的田晓霞,最终没能得到自己企盼的幸福(尽管幸福已经近在咫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8995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