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分享一下我的山东济宁南阳古镇之行,可能有人不太熟悉,这是一个微山湖与古运河形成的古镇,始建于战国时期,距今已有2200年 历史 。
南阳古镇位于南阳湖中,元朝至顺二年(1331年),这里建起南阳闸,明代隆庆元年(1567年)漕运新渠竣工,南阳成了运送货物的码头。其后明清两代,南阳“渔船、酒船、商船、米面船、往来相接、群聚檐樯林立如街市”。
繁盛之时,南阳镇有皇宫所(现存)、皇粮殿、二爷庙、古运河闸、魁星楼、文公祠、大禹庙、杨家牌坊等十多处名胜古迹。清政府曾在此设守备及管河主薄。乾隆皇帝下江南也曾慕名在镇上逗留。
南阳古镇里有一条不长的老街,老街上有处胡记钱庄。据载,胡家历代以镖船押粮和典当生意为生。清朝中期,随着漕运的兴盛,南阳镇成为运河的四大名镇和繁荣的商埠码头,南来北往的商贾经常会把贵重物品和银两存到胡记当铺,后来当铺逐渐的发展成了钱庄,同时也经营与票号相同的业务。因胡家在京杭大运河沿线的夏镇、济宁、徐州、镇江、扬州及其江苏、河北等各地设立了30多家分号,所以称为“运河第一钱庄”。
南阳古镇算是一个比较小众的景点,而像我这样在古镇里留宿的游人可能更少,当天只有我一位入内参观的游人,门票十元。胡记钱庄显然经过了翻修,新建的感觉十分明显,但也值得一看。
胡记钱庄为典型的四合院格局,整个院落保存完好。钱庄由前厅、账房、银窖、银库、正房等几部分组成。前厅是办理业务的地方,是与客户谈业务和办公的主要接待区。这柜台怎么看都像高高在上的当铺呢?
前厅墙上钱匾上写着“承诺守信”,四个大铜钱上的字分别是“一本万利”、“日进斗金”、“汇通天下”、“通财惠民”。侧门通往账房。
账房位于中部,是记账和算账的地方。每天账房都要把日进日出的银两详细统计记账。墙上挂着租与袋,将客户与钱庄往来的账目和信件搁在里面。到了年底,还要把总庄和各地分号的全年经济情况进行汇总,汇报给主人。图中这张罗汉床,俗称“大烟榻”,是账房接待各分号掌柜往来对账小憩的地方。
账房内供奉着财神,以求庇佑和财源广进。
账房的二楼是银库,力求展现原貌,墙上是钱库库规,箱子里满是大元宝,当然是复制品无疑了。
后院保存完好,两侧厢房里有中国古代钱币展,可以慢慢看一下。
正厅是主人会客起居的地方。南阳古镇以钱庄出名,兴旺昌盛达600余年,被称为明清时期运河“四大名镇”之一。
去南阳古镇稍有不便,我从曲阜坐大巴出发到鱼台,再花15元打车去码头。南阳古镇是没有门票的,游客往返船票是40元,本地居民往返是10元,这也算是变相的门票了。南阳古镇里可以划船赏湖、可以品尝湖鲜,沿着运河两岸逛一逛,而我此行的目的却是要找一家传承三代的中医诊所,在热心的古镇居民指引下,我还有了段奇遇。济宁南阳古镇的奇遇,邂逅名医后人,传奇色彩的百年药铺
水乡项桥依钱库,柴房别院落河畔。
梦里觅寻心安处,何及古宅爱吾庐。
柴房不大,别院别样。柴房即别院,别院是柴房。这里,是一片自然本真娉婷诗意的江南水乡;这里,是一座古朴娴致书蕴香茗的精神家园,这里,是一方温婉淡雅灵性静心的生命桃源。
不知是第几次遇见这座古宅,这方别院,这间柴房了。每一次心灵都被电般触动,每次都强烈地想写点什么的,但每一次都怅惘地搁笔。究其原因:其一,是柴房太雅别院太美了,美的不可方物;其二,是别院的主人写得《柴房别院的今生今世》一文太温情了,温暖的不可言喻,让我有种李白当年有黄鹤楼“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那种感觉。
柴房别院静静地坐落于百里江南水乡瀛州状元故里项东村,在爱吾庐古柴行一角。据说,这里曾是江南垟最大的柴行交易集散地,当年这里水道逶迤,商船往来,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如今水乡依旧,只是不再有当年的喧嚣繁华,只有“爱吾庐”的一排老围墙和“柴房别院”这座砖墙斑驳的古宅不改当年的风骨,见证着人世的沧桑,却无意中却给别院主人留下一片心灵的净土,一方世外的桃源。
许是缘份,更许是上天的安排。两年前的一个华灯初上的黄昏,徜徉在项桥老家的她,无意间邂逅了一幢古宅。一如绝世的恋人,就是那一刻轻轻的对望,让她深深地恋上这座老宅,仿佛找到了自己永世的精神家园。而后,她与古宅主人的一番协商,许是都有共同的念想,协商很是顺利。此后她用自己那颗灵慧的心,那双灵巧的手,开始了对古宅的精心设计构建整修和打造,特意请了当地老木匠、老水泥匠、老油漆匠、老文化人参与整个工程的实施,试图打造出最具有江南垟风情,最具有项东村风味,最具有自己思想风韵的民宿。整饰一新后的柴房别院依然保存着老房古宅的原汁原味,一如项桥河畔温婉的江南女子,既有让人流连顾盼的姿身姿影,又有婉约典雅的古姿古韵,给人以醇厚的乡愁乡韵。
名之为“柴房别院”,这样一个富有意境和禅韵的名字,流露了她对一种诗意温情田园生活的向往。院庭里植有石榴、葡萄、凌霄、桃树、玉兰等一年四季各类花木,月季、三角梅等爬满斑驳的老砖墙,庭院虽小,却葱茏馥郁,尤其在这样一个炎热的处暑天,给人颇有“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之感。
别院深深夜静清,柴房炉火透帘明。清风满院月朦胧,浮世人生又一年。别院是由“归心”“静心”“清心”三间各具特色的居室和一间叫“舒心”的榻榻米构成,客人可以“牧心”其间,“虔心”煮茗,“交心”畅谈,“驰心”骋怀。我想,在这样一个星月交辉的夏夜,约二三知己,闲坐小院,别有有一番的惬意和情致。别院最美的时刻,是夜深人静的时候,此时喧嚣褪去醉意的朦胧,一杯清茶,沐浴着凉爽的和风和如水的月光,感受那久违的沉淀、苍凉和孤独,静静的品,慢慢的想,便有一种恍如隔世之感。此时一个人尽可托腮发呆,亦尽可思接千载,对话苍穹圣哲,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此时,便有这样的心灵微颤:“柴房的惆怅是美的惆怅,别院的忧伤是美的忧伤。静静地伫立在别院柴门,有恍如隔世的岁月失忆。当星星在柴房亮起之时,会升起一段说故事的愿。此刻一个人灵魂与肉体,都融在如此静美之别院。”
夕阳映柴房,清风拂别院。今晚我坐在小院的窗台上,看书品茗听歌聊天,窗外石榴初红,竹影婆娑,凌霄披拂,月季香飘。小院显得如此的雅致宁静,少有烟尘的世俗气。我在想,她该是怎样一位清雅素洁的女子,才能把尘间生活过的如此禅韵缭绕,温热而又清绝?是什么力量和信念,让她从世俗中毅然决然地转身,回归故里,守一方庭院,读书喝茶,种菜植花,悠闲时光,婉约成诗。在这个生命高于信仰,世俗超越真情,唯利胜过唯美,人情猥亵情怀的年代,她用一颗灵素平朴的心,寻一方院落,一杯清茶,一本闲书,一柱清香,过自己一个人的世界,其灵魂深处肯定有一种强大的期许;在她那方圣洁纯净的心田里,定然沉淀着一个彩虹似的梦。
寻梦,撑一只长篙,向心灵的青草更青处漫溯。人生不过是云水一梦,我们不止是做梦的人,更是寻梦的人,寻梦的旅程,就是回归自我的历程。人会老,梦会尽,旅卷一生,有梦终伴,是最幸福的。梦是我们心灵的故乡,有梦是最美的。那么就让我们以梦为马,为依稀的过往,灵魂的别院,心灵的原野,莹亮的诗意,还有触不可及的远方,为未至而我们终将抵达的明日。
遇见柴房,邂逅别院,安然静守,淡了生活,慢了时光,一起慢慢变老。
是为记,公元二零一八年八月八日。
大藤峡之战造就了哪两个人物?一个成为帝王的生母,一个成为有名的大太监
明朝的统治在中后期出现了严重的政治腐败,阶级制度森严,人民群众受到的剥削也日趋严重,导致的农民起义在全国各地频发,包括一些偏远地区的少数民族,如广西的大藤峡地区瑶、壮族人民的起义。
先来说说大藤峡之战是如何引起的。何为大藤峡:大藤峡在广西桂平县西北六十里,因“峡中大藤如斗,延亘两岸”,所以被称为大藤峡。明代时,在大藤峡地区居住着瑶、壮族人民,他们靠山吃山,以山为食,勤劳的开发着这一片山区。
那么如此勤劳诚恳有远离斗争的劳动人民为何会走上起义的道路呢要怪就怪明朝的统治者太荒唐,他们把这些少数民族说成是无所不做的盗贼,不光是对他们精神上的骚扰,更是在生活上的压迫。
明朝的官员总是向瑶、壮族人民加倍征收钱粮,并让他们向官吏们进贡一些鸡、鸭、鱼、酒,这还不算,这些少数民族人民还经常受到一些小吏们的敲诈勒索,投诉无门的劳动人民被逼到卖妻卖子来维持生活。明朝的统治者更是以血腥的屠杀手段来加强对统治对少数民族的统治。
在强烈的压迫下,景泰七年(1456年),瑶、壮族人民终于发生了大规模的暴动起义,起义军迅速聚集几万余人,各地的各族人民也纷纷响应,加入起义军,他们一路攻城略地,势力发展到广东等地。
七百余人的大藤峡起义军更是血洗了梧州城的兵器库,起义军势力不断的增大让明政府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压力。成化元年(1465年),明政府派出了右佥都御史韩雍率军十六万,前往广西镇压瑶、壮族起义军。
韩雍兵分五路,逐步将起义军各个击破,将抓获的起义群众全部杀死,并抓捕了一批无辜的劳动人民,但是韩雍不曾想到的是:在这些俘虏当中,一人日后竟成为了一代明君的生母,一个竟成为了权倾朝野的大太监。
李唐妹,原本是广西平乐府贺县蛮族土官的女儿,自幼父母双亡,由亲戚抚养长大,并接受了良好的教育,聪明伶俐,颇有才华。
在大藤峡之战中,由于受到起义军的影响而成了韩雍的俘虏,但是韩雍并没有杀掉她,而是看到她颇有才貌将她献进了皇宫,成为了一名“银行从业人员”,专管国家钱库。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李唐妹邂逅了明宪宗,在谈话中明宪宗不仅痴于她的容貌,更是惊于她的才华,遂将他纳入自己的后宫,封为淑妃,称为“纪淑妃”。
纪淑妃在宪宗的宠幸下有了身孕,后宫万贵妃专权,对怀有身孕的妃子一律加以迫害,纪淑妃以不例外,但是在太监张敏的掩护和保护下成功的保住了肚子中的孩子,孩子生下来后,太监张敏为了掩人耳目偷偷的将孩子带到自己的住处抚养,这个孩子就是后来开启明朝“弘治中兴”的明孝宗朱祐樘,在朱祐樘成为皇帝后,纪淑妃被追封为孝穆纪皇后。
汪直是大藤峡的瑶族人,有人说汪直是明朝的英雄,他征辽东,攻女真,出师河套,奇袭蒙古,为明朝在地区的稳固统治做出了贡献;也有人说汪直是明朝的大奸臣,作为西厂的总管,屡兴大狱,为害一方。那么集权式于一身的汪直又是如何成为明宪宗身边的最宠幸的宦官呢
要说汪直能进入皇宫也和韩雍脱不了干系,当年的大藤峡之战,韩雍杀掉了所有的起义群众,唯独对一些年纪尚小的孩子手下留了情,不过这些孩子的命运同样也很悲惨,他们虽然没有被杀死,但同样被定为罪人,俗称“小罪人”,而等待他们的是被阉割的极刑,之后送进宫中做太监。
汪直在众多的太监当中命运应该是最好的,从小被安排在万贵妃的身边,因照顾万贵妃得体,深得万贵妃的喜爱,不久就被升为御马太监,更是在之后统领整个西厂。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