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一些好的古诗!

找一些好的古诗!,第1张

1 关于成都武侯祠的诗句

关于成都武侯祠的诗句 1 描写“武侯祠”的诗句有哪些

1诸葛丞相庙(《蜀志》一作武侯祠)

唐代:武少仪

执简焚香入庙门,武侯神象俨如存。因机定蜀延衰汉,

以计连吴振弱孙。欲尽智能倾僭盗,善持忠节转庸昏。

宣王请战贻巾帼,始见才吞亦气吞。

2诸葛庙

唐代: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3喻东军

唐代:韦庄

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五运未教移汉鼎, 六韬何必待秦师。

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4咏怀古迹五首·其四

唐代: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堂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5古柏行

唐代:杜甫

孔明庙前有老柏,柯如青铜根如石。

霜皮溜雨四十围,黛色参天二千尺。

君臣已与时际会,树木犹为人爱惜。

云来气接巫峡长,月出寒通雪山白。

忆昨路绕锦亭东,先主武侯同閟宫。

崔嵬枝干郊原古,窈窕丹青户牖空。

落落盘踞虽得地,冥冥孤高多烈风。

扶持自是神明力,正直原因造化工。

大厦如倾要梁栋,万牛回首丘山重。

不露文章世已惊,未辞翦伐谁能送?

苦心岂免容蝼蚁,香叶终经宿鸾凤。

志士幽人莫怨嗟:古来材大难为用。

6武侯庙古柏

唐代:李商隐

蜀相阶前柏,龙蛇捧閟宫。阴成外江畔,老向惠陵东。

大树思冯异,甘棠忆召公。叶凋湘燕雨,枝拆海鹏风。

玉垒经纶远,金刀历数终。谁将出师表,一为问昭融。

2 关于武侯祠的诗有哪些

咏怀古迹五首(4) 杜甫 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

翠华想像空山里,玉殿虚无野寺中。 古庙杉松巢水鹤,岁时伏腊走村翁。

武侯祠屋常邻近,一体君臣祭祀同。 夔州歌十绝句(9) 杜甫 武侯祠堂不可忘,中有松柏参天长。

干戈满地客愁破,云日如火炎天凉。 诸葛庙 杜甫 久游巴子国,屡入武侯祠。

竹日斜虚寝,溪风满薄帷。 君臣当共济,贤圣亦同时。

翊戴归先主,并吞更出师。 虫蛇穿画壁,巫觋醉蛛丝。

欻忆吟梁父,躬耕也未迟。 喻东军 韦庄 四年龙驭守峨嵋,铁马西来步步迟。

五运未教移汉鼎,六韬何必待秦师。 几时鸾凤归丹阙,到处乌鸢从白旗。

独把一樽和泪酒,隔云遥奠武侯祠。 九月十日如汉州小猎於新都弥牟之间投宿民家 陆游 适从邛州归,又作汉州去。

天低惨欲雪,游子悲岁暮。 十年辞京国,疋马厌道路。

野火炎高冈,江云暗空戍。 角弓寒如劲,霜鹘饥更怒。

邂逅成小猎,尺棰聊指呼。 北连武侯祠,南并稚子墓。

合围蹙穷鹿,设伏截狡兔。 壮哉带箭雉,耿介死不顾。

吾宁暴天物,战法因得寓。 黄昏过民家,休马燎裘裤。

割鲜盛燔炙,毛血洒庭户。 老姥亦复奇,汛扫邀我驻。

丈夫傥未死,千金酬此遇。 次韵奉答文少激推官纪赠二首(1) 黄庭坚 文章藻鉴随时去,人物权衡逐势低。

扬子墨池春草遍,武侯祠庙晓莺啼。

3 武侯庙完整诗句

武 侯 庙 杜 甫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题解〕 武侯:指诸葛亮。

诸葛亮于后主建兴元年(223年),封为武乡侯,省称武侯。武侯庙:指祭祀诸葛亮的庙。

其庙有多处,如襄阳、成都、南阳、夔州等地都有武侯庙。这里指夔州武侯庙,在今四川省奉节县白帝城西。

张震《武侯祠堂记》:“唐夔州治白帝,武侯祠在西郊。” 这首诗作于唐大历元年,当时诗人流寓夔州。

这首是诗人瞻拜武侯祠而抒发的感慨,高度赞颂了诸葛亮衷心辅佐蜀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生精神。 〔作者〕杜甫:七一二-七七○年,字子美,生于河南巩县,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故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三十五岁以前主要是读书与游历。天宝年间到长安,仕进无门,困顿了十年,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的小职。

安史之乱开始,他流亡颠沛,竟为叛军所俘;脱险后,授官左拾遗。乾元二年(759年),他弃官西行,最后到四川,定居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又有杜工部之称。

晚年举家东迁,途中留滞夔州二年,大历三年出峡。漂泊鄂、湘一带,贫病而卒。

诗人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

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

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被誉为“诗史”。

其人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被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传世,《全唐诗》卷216-234,编诗19卷;《旧唐书》卷190、《新唐书》卷201有传。

〔品析〕杜甫的晚年穷途潦倒,在成都住了几年后,便扶老携幼,举家东迁,到哪儿去,没有明确的目的,“漂泊西南天地间”。途中在夔州滞留。

诗人无所事事,一天来到武侯祠,看到一片破败荒凉的景象,不禁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千古传诵的咏怀五绝诗。 “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这两句写诗人瞻仰武侯庙所看到的一片萧条破败的景象。上句写庙。

诗中“丹青”,指庙中的壁画;“落”,剥落、脱落。从“遗”字和“落”字可想而知,前来祭拜的人很少。

想当年诸葛亮为蜀汉的创建和巩固,倾注了毕生的心血,而诸葛亮的遗庙竟是这样的景象,诗人顿生感慨。再看下句,诗人站在武侯庙放眼四望,周遭环境也是如此的空寂和荒凉。

“空山”,指白帝山。诗人用一个“空”字,似乎是说这山上什么也没有,空空如也,说明人迹稀少;一个“长”字,说明草木无忧无顾地生长,倒很茂盛,进一步反衬出武侯庙位于一片荒山野草之中,是多么的令人感伤! “犹闻辞后主,不复卧南阳。”

这两句由武侯庙写到诸葛亮,对诸葛亮的出山辅佐刘备以及后主,赞叹有加。诗人似乎还能听到诸葛亮作《出师表》辞别后主的声音,可他壮志未酬,病死军中,在也无法功成身退,回到故地南阳啊!上句“犹闻辞后主”,“后主”,指刘禅,刘备之子,小名“阿斗”,刘备去世后接任蜀帝,在位41年(223-263年),诸葛亮死后,他任用宦官黄皓、佞臣谯周而亡国。

“犹闻”二字,写出诗人瞻仰诸葛亮遗庙,思绪万千,诸葛亮的所行所为,在诗人的脑海里翻腾,一下子拉近了诗人与诸葛亮的时空距离。诗人感到,诸葛亮真是伟大,走出南阳,辅佐了先帝,又辅佐后主;一生操劳,最后病死北伐军中。

于是诗人认为诸葛亮衷心辅佐后主,是最值得大树特树的,于是写下了这两句千古名句。“辞后主”,蜀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出兵汉中,实行伐魏,临行上《出师表》,向后主刘禅辞行,告诫后主要亲君子,远小人,表明自己的一片忠贞之心。

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说:“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在《后出师表》中说:“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忠义之心,溢于言表。

下句“不复卧南阳”是上句的继续,由于诸葛亮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在也不能回到他的躬耕之地南阳了。“南阳”,郡名,在今湖北省南阳市,市西有卧龙岗,诸葛亮曾躬耕于此。

“不复”二字,既写出了诸葛亮为报答刘备三顾之情,将一生献给蜀汉事业的伟大功业和奋斗精神;也表达了诗人对诸葛亮的赞叹之情和无法功成身退返故乡的惋惜之情。 这首诗虚实相生,融情于景。

诗的前两句写武侯庙的荒凉破败,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也为后两句的抒怀作铺垫;后两句触景生情,感叹诸葛亮大业未成,而长眠他乡,诚如诗人在《蜀相》诗中所写:“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

神于诗者,妙合无限。巧者则有情中。

4 描写“锦里和武侯祠”的对联或古诗词有哪些

描写“锦里和武侯祠”的对zhidao联或古诗词:1、唐 杜甫《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2、唐 李商隐《筹笔驿》猿鸟犹疑畏简书,风云常为护储胥。

徒令上将挥神笔,终见降王走传车。管乐有才终不忝,关张无命欲何如。

他年锦里经祠庙,梁父吟成恨有版余。3、唐 杜甫《南邻》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粟不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4、宋 孙应时《题筹笔驿武侯祠权》北出当年此运筹,悠然欹卧与神谋。

三军节制驯貔虎,千里餱粮捷马牛。汉业兴亡惟我在,蜀山重复遣人愁。

驿前风景应如旧,江水无情日夜流。5、现代 老舍《沔县谒武侯祠》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三分未竟贤臣志,一表应怜庸主师!大汉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当时;死而后已同肝胆,海内飞传荡寇旗。

5 武侯祠的匾联为什么多出自杜甫诗句

文韵浓厚的成都武侯祠,对联、匾额颇吸引游人注目。

而众多匾联又 出自杜甫咏赞诗篇,尤见杜甫对诸葛亮的评价之高、追怀之深,而且影响 也最大。至今悬挂在成都武侯祠的各种匾额,使用杜甫咏赞诗句的就达12副之 多,成为武侯祠引人瞩目的重要文化特色,其原因何在呢?杜甫咏赞诸葛亮的诗篇众多、脍炙人口,对后世影响深远。

有《蜀 相》《武侯庙》《八阵图》《诸葛庙》《古柏行》《咏怀古迹五首》之五、《上卿翁请修武侯庙》等18首咏孔明的诗篇,在中国诗歌史上,创作 数量如此多,而且广为传颂的咏赞孔明诗,是绝无仅有的现象。千百年来,杜甫咏赞孔明的诗,以不同的文学艺术形式融入纪念诸葛 亮的祠宇中,通过匾额、对联等文化载体,深深地融入并丰富了成都武侯 祠的文化内涵,受到人们的喜爱。

匾额有:“名垂宇宙”(清•果亲王爱新觉罗•允礼书),“开济老 臣”(清•朱怀班题),“先主武侯同闼宫”(清•完颜崇实书),“万 古云霄一羽毛”(今人徐悲鸿书)等。楹联有:“伊吕允堪俦,若定指挥,岂仅三分兴霸业;魏吴偏并 峙,永怀匡复,犹余两表见臣心。”

(清•宋可发题)“惟德与贤,可以服人,三顾频烦天下计;如鱼得水,昭兹来许,一体君臣祭祀同。” (清•蒋攸铦题)“诸葛大名垂宇宙,元戎小队出郊炯。

(佚名)” “伯 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今人冯灌父书〉“三顾频烦天下 计,一番唔对古今情。”

(上联用杜甫诗句,今人董必武书)“诸葛大名 垂宇宙,宗臣遗像肃清高。”(今人沈尹默书)此外,还有以杜甫咏孔明诗句命名的“听鹂馆”“碧草园” “香叶 轩”等庭院。

馆藏文物中还有大量关于这些杜诗的书法作品、诗意画等, 其中不少已被定为国家等级文物。如著名画家陈子庄的大型国画《锦官城 外柏森森》,已是成都武侯祠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杜甫写下咏赞孔明诗篇的同时,给予了他无以复加的高度评价,评价的 高度甚至超过了史学家陈寿,开诸葛亮并列于古代一流人臣伊尹、吕尚之先 河。如“诸葛大名垂宇宙” “万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间见伊吕” “功盖 三分国”等。

这些简要鲜明的赞词、评语,虽不是科学的历史评价,然而又 植根于历史,因此深深影响了后世对诸葛亮的评判感受和认识。

6 赞美锦里的诗句

《南邻》唐代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白话译文

锦里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可以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

他习惯了家里常有宾客来和孩e799bee5baa6e997aee7ad94e59b9ee7ad9431333431366265子们的嬉耍,驯服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

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

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客人们送出柴门,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在锦里的历史上,伟大的诗人杜甫是一个承前启后的关键人物,在锦官城已成为历史的时候,杜甫在锦里定居,写下了许多的不朽诗篇,并在诗中自称为"锦里先生"。

扩展资料:

1、锦里即锦官城。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州夺郡文学为州学,郡更于夷里桥南岸道东边起起文学,有女墙,其道西城,故锦宫也。锦工织锦,濯其中则鲜明,他江则不好,故命曰锦里也。”后即以锦里为成都之代称。

2、传说中锦里曾是西蜀历史上最古老、最具有商业气息的街道之一,早在秦汉、三国时期便闻名全国。今天的锦里依托成都武侯祠,以秦汉、三国精神为灵魂,明、清风貌作外表,川西民风、民俗作内容,扩大了三国文化的外延。

3、在这条街上,浓缩了成都生活的精华:有茶楼、客栈、酒楼、酒吧、戏台、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充分展现了三国文化和四川民风民俗的独特魅力。

-南邻

-锦里

7 赞美锦里的诗句有哪些

1、《双头莲·呈范至能待制》南宋陆游

华鬓星星,惊壮志成虚,此身如寄。萧条病骥。向暗里、消尽当年豪气。梦断故国山川,隔重重烟水。身万里,旧社凋零,青门俊游谁记?

尽道锦里繁华,叹官闲昼永,柴荆添睡。清愁自醉。念此际、付与何人心事。纵有楚柁吴樯,知何时东逝?空怅望,鲙美菰香,秋风又起。

白话译文

双鬓白发,星星斑斑。报国壮志落空,止不住伤心惊叹,一生里漂泊不定,流离不安。我像一匹寂寞有病的千里马倚着槽栏,独向暗处,默默地把当年冲天的豪气消磨完。如今梦中也难见祖国的锦绣河山,它让重重的烟霭、层层的云水隔断!

身离着关山万里远,旧日的集社早已人消星散,谁还记得当年在都城同良师益友们活跃的笑谈?人人都说成都繁华如锦璀璨,我却感叹官闲无事白天像永过不完,无聊得躺着昏昏欲睡,把柴门紧关,浇愁酒醉,把美酒一杯一杯痛饮喝干!

想起这些呵,我内心的苦闷向谁诉说得完?纵然有驰向故乡的南去船帆,可乘船归去的日期谁能预先估算?我只能白白地、惆怅地遥看,那鲈鱼鲜嫩、菰莱喷香的美味佳肴,在一阵一阵的秋风里隐隐出现!

2、《南邻》唐代杜甫

锦里先生乌角巾,园收芋栗未全贫。

惯看宾客儿童喜,得食阶除鸟雀驯。

秋水才深四五尺,野航恰受两三人。

白沙翠竹江村暮,相对柴门月色新。

白话译文

锦江有一位先生头戴黑色方巾,他的园子里,每年可收许多的芋头和板栗,不能算是穷人。他家常有宾客来,孩子们都习惯了,总是乐呵呵的,鸟雀也常常在台阶上觅食,它们已被驯服了。秋天锦江里的水深不过四五尺,野渡的船只能容下两三个人。天色已晚,江边的白沙滩,翠绿的竹林渐渐笼罩在夜色中,锦里先生把我们送出柴门,此时一轮明月刚刚升起。

3、《十五夜观灯》唐代卢照邻

锦里开芳宴,兰缸艳早年。

缛彩遥分地,繁光远缀天。

接汉疑星落,依楼似月悬。

别有千金笑,来映九枝前。

白话译文

新正元旦之后,人们忙着拜节、贺年,虽然新衣美食,娱乐游赏的活动却比较少;元宵节则将这种沉闷的气氛打破,把新正的欢庆活动推向了高潮。绚丽多彩的元宵灯火将大地点缀得五彩缤纷,甚至一直绵延不绝地与昊昊天穹连成一片,远处的( 灯光)恍若点点繁星坠地,靠楼的(灯光)似明月高悬。为这节日增光添彩的,当然还少不了美丽姑娘的欢声笑语。

4、《一寸金·井络天开》北宋柳永

井络天开,剑岭云横控西夏。地胜异、锦里风流,蚕市繁华,簇簇歌台舞榭。雅俗多游赏,轻裘俊、靓妆艳冶。当春昼,摸石江边,浣花溪畔景如画。

梦应三刀,桥名万里,中和政多暇。仗汉节、揽辔澄清。高掩武侯勋业,文翁风化。台鼎须贤久,方镇静、又思命驾。空遗爱,两蜀三川,异日成嘉话。

白话译文

益州地处井宿之分野,其地有大、小剑山,似与云接,势险要,为控制西夏国的一道天然屏障。成都地势优越独特,锦官城内风物奇异美妙,城内蚕市正是繁荣时,到处都有歌台舞榭,歌曲声和喧闹声不绝于耳。

城内游赏的人很多,或雅或俗,大街上来来往往的一些富家子弟,衣着华丽;而那些打扮得漂漂亮亮的女子们,更显得艳丽娇媚。成都三月时有海云边摸石之游,浣花溪畔的景色如画一样。

成都有著名的万里桥,自从益州太守赴任以来,政治清明,四境无事,人民安居乐业,使万物都处于和谐状态。自从太守走马上任以来,不多久便使蜀地局面稳定,政通人和,其功勋之高胜过诸葛武侯,而且还像文翁一样,教育感化民众。

太守您在这里刚刚使四方安定,但宰辅等待贤才已久,你又被另授重任。离开蜀地回到朝廷,他日会成为一段佳话。

5、《柳梢青·锦里繁华》宋代陆游

锦里繁华。环宫故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勒,齐驻香车。

何须幕障帏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歌声里,休恨天涯。

白话译文

锦里繁华。环绕宫旧邸,叠萼奇花。俊客妖姬,争飞金率,齐国驻扎香车。为什么需要幕遮幕遮。宝杯浸、红云瑞霞。银烛光中,清唱声音里,休恨天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1464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