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好看的清穿四四文

求好看的清穿四四文,第1张

《换一种方式去爱》:出身书香门第,接受现代精英教育的女性,爱得矜持,爱得被动,难以心动。 出身帝王家,接受大清精英教育的阿哥,不得父喜,难得母爱,被兄弟算计 重生的她,想放开心来爱,千方百计,教他懂爱,只为保全他冰山下掩埋的那一点对爱的渴望。 不能后退的他,只有一往直前,阴谋阳谋,登上权利的巅峰,只为无论何时都站在他身旁的她。 这是辛诺和胤禛的爱情,没有冰山撞火山的轰轰烈烈,没有要容不下沙子得争做彼此的唯一。 换一种方式,在容不得爱情的皇宫的墙里墙外,真正的让心相依相靠,彼此取暖,丝丝与心扣。 《步步惊心》:晋江清宫文三座大山之一,出现的时间大约与梦回同时,在文风上与梦回却迥然不同,作者桐华想要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看这篇文时,我是真心疼里面的若曦,宁可她愚笨点,却偏偏是这么一个灵秀的人,终篇看完之后,我脑子历史中回荡着仓央嘉措的诗:“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桐华姐姐应该也是一个四爷党吧。 《四爷党》:新兴的清穿越文,形式新颖(采取多次穿越法,甚至穿越成过德妃,小狐狸等),文笔清新,实乃清穿文中不可多得的佳作,大家都看到这个题目了,自然,作者悠悠晴天可是一个地道的四爷党。 《清·梦缘》:女主是钮钴禄氏,穿过去的时候就在生小四四。文笔很流畅。而且有一种压抑着的悲伤。本人不才,在看此文时,哭了很多次。里面的四四有些冷漠,也有些不懂得言语表达,以至于和女主误会重重,但是其实双方都是由爱生恨。或者说是因为爱所以恨。Anyway,此文很好,不看会后悔其实有些的悲情嗯,微虐。。番外也很好看。 《勿忘》:作者因爱大人选择了一个正史上并没记载的人物穿越而去,更是直接成为了四四府中的格格,这篇文呢,在阅读的过程中总给人一种悲伤的感觉,这里的四四其实挺不招人喜爱,太冷酷,太薄情,也许这便是那历史上真正的四四,一个心怀天下,而无暇顾及周边一切的男人。因爱大人应该是四爷党吧。 《瑾禛缘》:一看题目,就知道有咱家的四四了。与众不同的清穿文,女主是四四的杀手噢!值得一看!已经更完了。 《情倾天下》(三生三世系列第二部):说过如此沉重的步步过后,再说点轻松的吧,情倾是我看过的清宫文中比较恶搞的,明珠大人几乎在每一章节中都会有些经典的语录,不过,文章自面世以来,也存在的种种非议,不喜欢的人几乎和喜欢的人一样,这样的口水战也是屡屡发生,面对这个,我这个情倾粉也很无奈,只能说,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四四,我们要尊重每一位作者的辛勤劳动。明珠大人,如此厚爱四四,四爷党无疑 有的人说情倾天下有太多H的部分,并把有些角色丑化,但是每个人对这几位阿哥的认识都是不同的,在这本书里就有这样的认识。情倾天下作者的文笔极好,把整段历史和情节联系起来,唯一的败笔就是后面的时候加入了玄幻的部分。白小千和胤禛的爱情是深入骨髓的那种相随,这个在正在连载的第三部里也有提到。总之是清穿文中的佼佼者,值得一看。 《惊情三百年修改版》:作者飞飞粒粒在写文过程中真得很认真,曾把本文推翻重写,而且屡次修改,对于此文ELAINE不是太喜欢,因为,我总觉得这篇文里的四有些琼瑶剧的感觉,像福临,不太符合四在我心中的印象,反而非常同情这里的四福晋,这里的女主是众多清宫文中我最希望GAME OVER 的女主,有点祸水的感觉作者大人是个大大的四爷党,写文的精神更值得众多坑王学习啊 《殇魂》:作者梵天姐姐不仅仅是个死忠四爷党,又是个大女子主义者,将这两者融合在一起,一篇文字俏皮可爱,行文似散文一样清新的佳作便出现了,女主不再是什么福晋,格格,名门闺秀,而是一个抗日小兵,爱国战士与封建帝王的邂逅,又会有怎样一段故事发生呢?相信每一个读过的人都会给出一个很好的答案 《四儿曲》则是一篇影射清文,描写的是清宫文中极少提及的耿氏。步步的同人《回来》已连载完毕,写的是若曦归来的一段生活历程,感觉跟梵天姐姐的那些中篇小说感觉类似。梵天姐姐扎实的历史功底,叙事能力都在前两篇文中展露无疑,如果你已对烂熟的清宫文失去信心,那么不妨再读一读梵天姐姐的文章,一定不虚此“读”。 《清宫歪史》:在这里,我先诚挚的像炫荷未央道歉,其实以前一直追文,后来因为文修改一次,有些情节忘了,就好长时间不读了,曾经答应过荷花姐姐在暑假时好好读一遍,奈何,成天追文太多,歪史字数太多,一直心有畏惧,至今,还未屡诺,我一定找时间再认真读一遍,再次向荷姐姐鞠躬道歉。荷姐姐最近还新开一坑,《回来的日子》,很特别,一开篇,便是女主在四四身边生活绝望,自杀的场景,后又重返清朝,期待啊,期待。炫荷大人——死忠四爷党。 《清梦无痕》:这部非常经典!穿越回去的是一对好朋友,一个和四,穿过去的时候刚嫁胤禛(熹妃,乾隆娘),和十四有纠缠。一个和十三,佟家的格格,我觉得她和十三有点可怜,爱得太用心了,但有时事事就是不那么容易的。我挺喜欢胤禛和女的说的那句“放不开就不要放。” 《清宫虐爱(恶搞四四十三)》作者是一个炕王,不过文文真的很好笑,很雷人的说。尤其是四四的内心独白啊,恶搞,恶搞,绝对够恶搞。 《书呆子清游记》:KLOYE是四爷党,绝对的,不过,在文中,并没有很花痴四四,而是很理智的描写了四四这一形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清朝的贵族生活画卷,一个理智清醒,又富有人情味的四四出现了,我很喜欢的说。 《清云泪》:是从四四的养母孝懿仁皇后写起,可谓是写尽四四的前世今生,我们有望在此文中破解四四闷骚性格之谜。作者莲真,盖戳,四爷党。 《踏花志》:很老的文了,作者妖龙子疑似四四党,有关复仇的一个故事。 《尘世羁》:作者沧海月明,疑似四爷党,因为作者写文之初就表示以后要把女主给邬思道。看文时感觉作者受二月河影响太深了,而且这个女主,是个典型的万能女主,能政治呢,太强了。 《穿越1703》:作者四党,文好久没看,不好评论 《人生若只如初见》:《时空穿越公司》的一个番外,四爷党妹妹客串穿越,有意思,大家可以看看。作者凝欣大人。 《清清子衿》:新文,更新也可以,内容也不错。 《玉石俱焚》:一个被伤害的女孩回到清朝的故事。刚开始的时候还追,后来弃了,其实,还可以,只不过不合我的口味。 《紫禁心经》:新文,四福晋乌拉那拉写起,作者四四党无疑。 《最禛心》:44的,很搞笑,但也很温情 《熔情旋律》:看过一点,倒是特别,是YY四四的女儿,李氏生的和硕怀恪公主。 《清梦·繁华冢》:生命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坏了,就在另一空间重启一个备用,好去继续那未完的爱恨纠缠。泪阑干绿窗雨洒梨花绽,锦斑斓香闺春老杏花残。 《三世缘》:文里的四四,对女主温柔且专情,偶尔还会有些孩子气;可他的爱,他的温柔,只对女主一人展示。此文不虐,以轻松甜蜜为主,与夺嫡无关。 《当初聚散》:那拉福晋和四爷的故事 《清越瑶音》:中了神秘老和尚的魔咒后,纯真善良、可爱迷糊的高中女生欧阳依依穿越到了清朝康熙年间,灵魂依附在一个身世成迷的女孩身上,在“魔咒”的神奇作用下,发生在她身上的“狗血事件”接二连三的上演。她不过是一个无依无靠,身世成迷的孤女,却因为命运的安排,纠缠在两个卓越非凡的皇子之间… 《与你三生》:血癌晚期的患者希佳钰穿成钮祜禄·玉珈。 《月照雍和宫》:不是伟大的万能女主和万人迷女主,这里的四四爱事业,不是传说中的情种。故事很小白,比较搞笑。 《梦转纱窗晓》:她叫关采薇,采薇是古语里野豌豆花的意思,人如其名。她就像生命力顽强的野花,坚强洒脱。她是21世纪的新女性,在空虚浮躁、物欲横流的年代,倔强的坚持自我。一口古井、一幅油画,因缘际会,她穿越时空,跨越300年,来到清朝。她与他们,有着不同的身份与地位,不同的文化与信念,他们如此殊途,他们能同归么? 《心心相胤》:据说作者定的男主是四四。 《绝恋大清》;穿越康雍乾三朝的故事 很好看 《权倾天下》;很不错,讲女主穿成那个年妃,和44,13,14,都有些牵扯。最后离开皇宫,照顾福沛。女主真的很坚强,睿智!赞! 《书虫在清朝的米虫生活》;女主醒来就是四爷府的格格,身份尴尬,经过一件大事引起四四的注意,和十六那些小孩子们很合得来,也和康熙聊得来,适当的时候会用现代的方法帮帮四四,女主爱书,所以书是主要线索,情爱的描写感觉没多少,不经意的搞笑一下,看着很舒服,结局出人意料但非常不错! 《四爷,我爱宅》;很搞笑,有点小白。里面没有其他清穿文的大量爱情描写,始终以女主的生活为中心,在那个充满争斗的地方她活的潇洒张扬,女主貌似有点脱线,实则大智若愚。 《皇后舒兰》:女主是四爷的嫡福晋乌拉那拉氏,是个灵透精明的女主,起初装作哑巴,后被康熙识破,康熙想把她只给自己儿子,舒兰说谁愿意娶个哑巴她就嫁给谁,八八等人都怯弱了,我们的四四英勇的站出来了(实际上,四四已经知道她不是哑巴了,不过四四是真爱她),故事挺曲折。就是更新太慢了 《爱君如梦》一看女主是年懿君,毫无疑问,必是四四的侧福晋莫属了,作者小小曾经还写过《胤禛,我就是这么拽》和一篇对四四的评论,可以看出,作者死忠四爷党无疑。 《举案齐眉》穿越到侧福晋李氏上,不错的文,最后弘时当了皇帝 《齐人之福》穿越到侧福晋李氏李福雅上,力荐,最后弘昀当了皇帝 《珍妃》在晋江上的文,早已完结 《清·旧梦》力荐,前十后四

五爷党

1、《月亮》

天上月亮圆又圆,

照在海里像玉盘。

一群鱼儿游过来,

玉盘碎成两三片。

鱼儿吓得快逃开,

一直逃到岩石边。

回过头来看一看,

月亮还是圆又圆。

2、《小童话》

在云彩的南面,

那遥远的地方,

有一群树叶说:

我们想像花一样开放。

有一群花朵说:

我们想像鸟一样飞翔。

有一群孔雀说:

我么想像树一样成长。

3、《渔火》

夜静悄悄的

河水

是一个乖孩子

听月亮妈妈的话

睡觉了

渔夫点亮了渔火

河水

就像睁开了眼睛

在说着梦话

4、《笋》

悄悄地

拱出大地

想来打听

春天里

树绿的秘密

花开的消息

5、《送给盲婆婆的蝈蝈》

乐颠颠地捉回了

一只绿色的蝈蝈,

喜滋滋地送给了

邻居家的盲婆婆

婆婆,婆婆,

这是只会唱歌的蝈蝈,

在我上学时,

好让它替我给你唱歌。

歌声会把您领进山野,

看到小溪里滚动的清波,

闻到山花扑鼻的芳香,

听到百鸟齐呜的欢歌。

婆婆,婆婆,

这是只会唱歌的蝈蝈,

您听,它唱得多好,

蝈蝈,蝈蝈,蝈蝈蝈……

扩展资料:

用高度凝练的语言,形象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

诗歌是一种抒情言志的文学体裁。《毛诗-大序》记载:“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南宋严羽《沧浪诗话》云:“诗者,吟咏性情也”。只有一种用言语表达的艺术就是诗歌

诗歌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与丰富的想象,语言凝练而形象性强,具有鲜明的节奏,和谐的音韵,富于音乐美,语句一般分行排列,注重结构形式的美。

我国现代诗人、文学评论家何其芳曾说:“诗是一种最集中地反映社会生活的文学样式,它饱含着丰富的想象和感情,常常以直接抒情的方式来表现,而且在精炼与和谐的程度上,特别是在节奏的鲜明上,它的语言有别于散文的语言。”

  初学者怎样学习写诗呢?

  一、捕捉和创造诗的形象

  (一)诗用形象思维写作

  别林斯基早就指出:“哲学家用三段论法,诗人则用形象和图画说话,然而他们说的都是同一件事。”(《一八四七年俄国文学一瞥》)这就告诉我们,写诗要用形象思维。所谓用形象思维,首先指的是深入生活时,要对生活进行形象的感受,形象地体验生活、观察生活、分析生活。

  进行形象思维,要在形象感受的基础上,善于进行形象的捕捉。艾青指出:“形象思维的活动,在于使一切难以捕捉的东西,一切飘忽的东西固定起来,鲜明地呈现在读者的面前,象印子打在纸上样地清楚。”因此他说:“写诗的人常常为表达一个观念而寻找形象。” 能捕捉到新颖的形象,也就有了写诗的素材。那么怎样才能捕捉到形象呢?这就要靠灵感。马雅可夫斯基举过一个捕捉形象的例子:大约在1913年,他从萨拉托夫回到莫斯科。

  为了对一个在火车上同路的女人表示他对她完全没有邪念,诗人就说道:“我不是男人,而是穿着裤子的云”。说了这句话之后,他立即考虑到这话可以入诗——但他又担心这句话口头上传出去白白地滥用掉了。那怎么办呢?他十分焦急,差不多有半小时,诗人用许多问题问那少女,直到他相信自己的话已从少女的另一只耳朵飞了出动之后,他才放心。两年之后,他用了“穿裤子的云”作为一首长诗的标题。

  (二)诗是“想象的表现” 亚里士多德说:“诗需要一种特殊的赋予,或其人有疯狂的成分,或者使他容易想象所要求的神态。”雪莱:“一般来说,诗歌可以解作‘想象的表现’。”布莱士列特:“诗歌是想象和激情的语言。”别林斯基:“在诗中想象是主要活动力量。创作过程只有通过想象才能完成。”艾青说:“没有想象就没有诗”,“诗人最重要的才能就是运用想象。” 诗人的想象和科学家的想象不同。培根指出:“诗是一门学问,在文学的韵律方面大部分有限制,但在其他方面极端自由,并且和想象有关系。想象因为不受物质规律的束缚,可以随意把自然分开的东西联合,把联合的东西分开。这就造成了不合法的配偶和离异。”雪莱也说过:“诗使它触及的一切变形。”安徒生在他的童话《创造》中写道:一个爱写诗的青年人,因为写不出好诗来而苦恼,于是去找巫婆。巫婆给他戴上眼镜,安上听筒,他就听到了马铃薯在唱自己家庭的历史,野李树在讲故事,而人群中,一个故事接着一个故事在不停地旋转。这里说的其实是,要做一个诗人光凭常人的听觉还不够,还得有诗人变形的眼镜和听筒。所以,我们写诗,既要对生活特征观察得很精确,而同时又不缺乏把这些特征加以变化的勇气。由于变形,诗的形象往往具有象征的意义。例如臧克家的《老马》:

  总得叫大车装个够, 这刻不知道下刻的命,

  它横竖不说一句话, 它有泪只往心里咽,

  背上的压力往肉里扣, 眼里飘来一道鞭影,

  它把头沉重的垂下! 它抬起头来望望前面。

  这里写的并不仅仅是一匹可怜的老马,而主要是写三十年代北方农民忍辱负重、坚韧不拔的精神素质。“老马”是个有象征意义的形象。

  (三)诗歌形象的创造马雅可夫斯基在《怎样写诗》中对青年作者说:“应该使诗达到最大限度的传神。传神的巨大手段之一是形象。”艾略特认为,创造形象就是“寻找思想的客观对应物。”具体方法很多,例如:虚与实转化;人与物转化;物与物转化;内与外转化;大与小转化;远与近转化;少与多转化;部分与整体转化;历史与现实转化;现实与未来转化等。

  需要强调的是:诗中的诗人形象和景物形象都是为表现情感、情绪、情趣服务的。诗的情感性重于形象性,离开抒情需要去胡乱堆砌形象,只能损害诗歌。

  二、巧妙地进行诗的构思

  (一)诗的灵感

  构思是诗歌创作过程中一个最重要的阶段。构思是什么引起的?简单的回答是:创作的冲动——灵感的爆发。

  艾青说:“所谓‘灵感’,无非是诗人对事物发生新的激动,突然感到的兴奋,瞬即消逝的心灵的闪耀。所谓‘灵感’是诗人的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最愉快的邂逅。”(《诗论》)

  对于一首诗来说,灵感是因;对于客观世界而言,灵感是果。由客观世界获得灵感,由灵感开始创作。这是诗人写诗的过程。在“灵感”爆发之后,创作就进入具体的构思。

  (二)诗的构思诗歌构思十分重要。诗人郭小川在《谈诗》中说:“诗是要有巧妙的构思的。”“你提到了构思,我觉得这是抓住了关键的”。关于诗的构思的内容,黑格尔在《美学》中指出:“首先关于适合于诗的构思的内容,我们可以马上把纯然外在的自然界事物排除在外,至少是在相对的程度上排除。诗所特有的对象或题材不是太阳、森林、山川风景或是人的外表形状如血液、脉络、筋肉之类,而是精神方面的旨趣。诗纵然也诉诸感性观照,也进行生动鲜明的描绘,但是就连在这方面,诗也还是一种精神活动,它只为提供内心观照而工作。” 什么是诗的构思方式呢?诗的构思方式是内心体验。黑格尔说:“诗既然能最深刻地表现全部丰满的精神内在意蕴,我们就应该要求诗人对他所表现的题材也有最深刻最丰富的内心体验。”“诗人必须从内心和外表两方面去认识人类生活,把广袤的世界及其纷纭万象吸收到他的自我里去,对他们起同情共鸣,深入体验,使它们深刻化和明朗化。”(《美学》第三卷下册,第54页)所以,诗人写诗虽然“并不是每首诗都在写自己。但是,每首诗都由自己去写——就是通过自己的心去写”。(艾青)遵循这个构思方法,在写作抒情诗时,由于抒情的真正源泉就是创作主体(诗人自己)的内心生活,诗人应该只表现“单纯的心情和感想之类,而无须就外表形状去描述具体外在情境”。(黑格尔《美学》)

  诗歌构思的过程包括以下的内容:

  (1)提炼诗情。就是从一般感受中寻觅显示一般感受的独特感受,从共同感受中寻觅表现共同感受的具体感受。如艾青的《自由》。

  (2)选取角度。抒发诗情应选择合适的角度。一般地讲,有两个大角度,一是直抒胸臆,诗人直接站出来抒情,如闻一多的《口供》。用这个角度写诗,应忌空泛,要创造出鲜明的个性化的诗人形象,否则容易直露。另一个角度是象征寄托,借物寄情,借人表意,借景写感。如前边提到的臧克家的《老马》。

  (3)布局谋篇。诗的开头、结尾怎么写,各部分之间如何组成有机的整体,需要认真考虑。这就要思索:在这首诗中,我用什么把诗情串连起来?一般抒情诗,“总是以情绪(感情)的变化的层次来贯穿的。”(郭小川《谈诗》)

  (4)锤炼语言。语言是诗的表现的最重要因素。在构思过程中极为重要。我们将在本章第三节作专门的研究。

  写诗应该重视诗歌构思的技巧。郭小川主张:“没有新的构思,没有新的创造,就不要动笔”。因此,构思必须做到:新、奇、巧。总结前人的经验,有一些技法是可以借鉴的。

  如:象征构思,辐射构思,“道具”构思,借代构思,命题构思,矛盾构思,虚拟构思,反意构思,侧面构思,对比构思,对话构思,等等。

  诗歌的语言

  “诗实际是一种语言”、“作为诗的观念的传达手段,文字这个因素也和用在散文里的表现有所不同,它在诗里本身就是目的,应该显得是精炼的。”“诗也不能停留在内心的诗的观念上,而是要用语言把意造的形象表达出来。在这方面,诗又有两种事要做:第一,诗必须使内在的(心里的)形象适应语言的表达能力,使二者完全契合;第二,诗用语言,不能象日常意识那样运用语言,必须对语言进行诗的处理,无论在词的选择和安排上,还是在语言的音调上,都要有区别于散文的表达方式。”(黑格尔《美学》)

  诗的根本语言是意象语言。意象是具象化了的感觉与情思。意象语言具有直觉性、表现性、超越性等特点,它更应该符合诗人主观的感觉活动与感情活动的规律,而不是客观的语法规律。这是诗性语言与实用语言的本质差别。所以,诗歌这种艺术无法以日常实用语言为媒介。

  诗人只有对实用语言加以“破坏”、“改造”,如艾略特所说那样“扭断语法的脖子”,才能使之成为诗的语言。为此,作诗必须研究诗的语言修辞,也就是要掌握诗的语言的表现手法。诗的语言表现方法主要有:比喻,起兴,借代,反衬,象征,通感,矛盾修饰,虚实组合等。此外还有其他的一些修饰方法,它们都有助于诗情诗意的表现。习作者唯有通过阅读、研究和多写才能掌握诗的语言修辞技巧。写诗,不仅要重视修辞,还要重视词句锤炼。古今的著名诗人都注意诗句的推敲和锤炼。诗句的推敲,决不是单纯的形式技巧问题,它与诗意、诗味,和表现诗的主题密切相关。像 “黑夜过去了就是光明”这样一个意思,如果平白地直说出来,会令人觉得淡然无味,臧克家反复寻思,最后才把它写成:“黑夜的长翼底下,/伏着一个光亮的晨曦。”

  诗歌的语言是最本色的文学语言,有其特殊功能:

  A、抒情,接近于描绘功能小的音乐。

  B、有机信息系统,一个字,能产生神奇效用。如“朱门酒肉臭”中的“朱门”,成了统治阶级的代名词,有很多含义,还有作者和读者的感受。

  C、独立审美价值,可以把玩。小说可以抛开语言,复述故事,而诗歌不能离开语言。

  D、总的要求是表现个性的心理感受,具体要求有四:

  一是多义性,既有表层义,又有深层义。主要用象征手法。如松梅雪竹、长城、百合花等。传统象征过于理性,形成僵化的套路。还有暗示、双关、婉转等。

  二是跳跃性,超过任何文体语言。因为表现心理快速活动。不要任何介词、连词等中介质--关联词。如“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还可以逻辑混乱,任意交错。如时间和空间交错。如《背时的爱情》中诗人与古代的美人谈恋爱。

  三是可感性,要有色彩感、立体感和具体感(化抽象为具象)。诗中有画。

  四是音乐性,既有内在音乐性即情绪的律动,又有外在音乐性即声音的回环(押韵、节奏和声调)。对原始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节奏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一字一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古诗:五言“二、二、一”。新诗自由开放,独特创造,变化中有规律。

  诗歌的音乐性的作用是对原始、粗硬、强烈的感情起一种节制作用,使之转化为一种有规律的运动,加深诗味,唤起读者的审美注意,把一些实用的非诗的想法排开去。

  内在音乐性是内心情绪的律动,即高低起伏、长短快慢等。

  外在音乐性主要表现在声音的回环上,可以说是一种数的比例关系。主要有:

  押韵是使相关诗句末尾一个音节韵母相同或相似。对待押韵应持开放的态度,尊重诗人的艺术追求;只要完美地传达出内在的情感,可有可无。无韵崐诗可以其它手段显示音乐性,如诗行排列。

  首先要选韵。同类的韵形成韵部。现在通行的是十三辙,即十三类:中东、人辰、江阳、言前、发花、怀来、灰堆、遥条、油求、梭波、一七、姑苏、乜斜等。每个韵部发音部位、开口程度不同,音调音域也不一样。有的响度高,昂扬、亢奋,如江阳、发花等。有的响度低,苦闷、沉重,如灰堆、一七等。要因情选韵,因情变韵。

  其次是转韵。较长的诗,情绪流动变化,这就要在语音形式上体现出来。如果一韵到底,易于给人单调、疲劳之感。转韵可以使文气一振。如《春江花月夜》,四句一韵,流丽婉转,委婉缠绵。

  再次是押韵方式。主要有连句韵--每行都押、隔句韵--古代就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要求、随韵--两句一换如信天游、交韵--第一行和第三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等。其它还有抱韵,第一行与第四行押韵,第二行和第三行押韵。这是西方十四行诗的正宗韵格。

  声调 发音过程中音高和音长的变化。沈约《四声谱》最早研究这个问题。新诗只能注意而已。特别是在朗诵诗歌需要时。

  节奏 本是音乐术语,是诗歌外在音乐性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在大自然和生活中,任何事物都有节奏。诗歌的节奏是事物的节奏和人的生理节奏--呼吸的调节及运动感觉的反映。

  诗歌节奏是音组和停顿的有规律的安排。在汉语中,一个字一般是一个音节,有独立意义的单音节、双音节或多音节构成一个音组,每组后面有或长或短的停顿。

  古诗的节奏:五言“二、二、一”;七言“二、二、二、一”。

  新诗的节奏:自由开放,独特创造;每行大致相当,变化中有规律。

  诗歌的分行

  新诗没有古诗词的固定音乐规定,引进西方分行,加强节奏感和旋律感以达到音乐性的效果。

  A、分行适应诗情而长短、疏密、参差。诗行遵从诗歌内在律--情绪节奏,其外形是将内心情绪视觉化展示出来的结构形式。惠特曼表现开国时开拓豪放、自由浪漫的情感,诗行很长,犹如新大陆疆界的广阔苍茫。马雅可夫斯基表现了十月革命的剧变,诗行呈现楼梯形,起伏大,参差不齐。

  B、诗行运用省略、跳跃,随意性较大,产生新的结构意义。如上下诗行并置产生新意:“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C、分行把视觉间隔化为听觉间隔,显示节奏。这是在阅读中产生的效果。连在一起读就无法显示节奏。

  D、分行引起审美注意,让人用诗的心理来欣赏。

  要求:

  A、注意行与行有机组合。关键是跨行--一句话占两行以上。这是为了让人停顿,集中注意力去欣赏下一行--强调最有价值、最光彩的语言。

  B、分行是发展变化的,应有独创性。如传统的情绪图案,变为象形图案和会意图案。

  C、分行更重视诗的视觉效果,从“听觉艺术”变为“视觉艺术”。这是因为新诗内在的复杂性和多层性,难以直接通过朗诵来表达,只能用文字排列来保持诗意。卡勒(美)认为,一段文字是否是诗,未必取决于语言本身,而是取决于文字排列即视觉形式。

  诗歌的模式

  象征模式

  这一模式可以说是诗歌的传家宝,又称多层式:在文字符号的视觉层面上给人以形像,同时在联想的深层给人以意义(某一实体事物或精神内容) 尽可能无限的概括和包涵。象征体是表层的、明晰的,甚至可能是被传统理性所规定的,如梅兰松竹、长城等。而被象征的本体却是隐蔽的、模糊的。两者关系要有任意性,便于发挥创造性。天才诗人把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内外意象通过类似联想起来,形成令人称奇的构思。关键是抓住两者之间共同点,而其它属性相距越远越好。

  中心方法是选择形象,形成象征意象。意象,又称艺术形象,可以说是构成文学艺术大系统的细胞。意——人的意识(包括情感。从根本上来说是人的审美需要和认识需要),最终在文学艺术上表现为作者个体生命的投射和表现。象——客观事物,外在于作者,但最终为作者生命本质所对象化。两者结合为意象,而两者成分的多少及关系的隐显疏密等造成了两种基本上的文艺创作方法,即重意的浪漫主义和重象的现实主义,也成为表现论和反映论的渊源。象征意象比一般意象来说,有特定的要求:成为全诗的中心形象。最佳象征意象,其涵义是无限的,尽可能表现作者内心世界,成为一个艺术个性的宇宙。

  一般来说,这类诗歌标题就写出了象征体(甚至是人物)。但是,内层的本体即作者个体生命的感受才是诗歌真正要写的。

  横断模式

  这类诗歌截取一个生活片断或者意识片断,描写一系列形像,或者使用一系列比喻,以抒发作者感情,表现作者的意识。许多写景诗正是这样。要尽可能创造意境。如杜甫的《春望》。

  纵贯模式

  这类诗歌以作者观察点的推进为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者空间的展开,把所见所闻所感触融成一体。如贺敬之的《回延安》。这类诗歌一般较长,多是叙事诗。

  升华模式

  这类诗歌一般分为两部分,前边是较平缓的铺垫,后边翻出新意,造成引人注目的突进,使情思与意境升华到一个新的高度。 “言志”的旧体诗词大都采用这种模式,前边写景,情景交融,后边写“志”,志中有情。如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串珠模式

  这类诗歌由几个并列的相同结构并有部分相同诗句的部分组成。反复咏叹。《诗经》较多这类诗歌。

  自白模式

  直接抒发感情,使用论断式的议论,又称议论模式。渊源流长,浪漫主义大都采用抒情化议论,即自白。政治诗、哲理诗许多属于这种“传统自白”。这种自白不容易写好,首先作者必须达到一个时代最高层次的认识及体验的水平。在西方现代派中,惠特曼的《草叶集》承前启后,大量使用自白,以至于美国诗歌自50年代后以艾伦·金斯堡的《嚎叫》为代表,形成了自白派,占据主流地位。我国80年代“第三代”诗歌大部分都属于“自白”诗。与前期浪漫主义自白不一样,当代诗歌中的自白可以称为“反传统的自白”:有意摆出反传统——反对文化、审美、个性、理性乃至诗歌自身的架式,其实不过将题材限定在个人生活体验主要是本我感受的圈子里。多用第一人称,不拘格律,以日常口语袒陈自己对生活的感受甚至隐私,有时触及社会,进行某种程度的批判。“自白”诗歌对语言、形式和意味更加强调,甚至写娱乐性的记录性的诗歌,自称为“玩”诗歌。作为诗歌整体的一种探索,“自白诗”可以说有从社会批判意义转为个体生命肯定意义的历史作用。

  象形模式

  诗行排列成中心形象的形状,成为象形图案。如法国诗人阿波利奈尔的《被刺杀的和平鸽》。又如台湾诗人白荻的诗歌,犹如一幅山水画(诗行从右到左,字词从上到下),比喻流浪者如远离山林湖水的一株丝杉。

  现代模式

  从西方现代派诗歌移植而来的。在内容和形式上与传统诗歌明显不同,而且认为内容即形式、形式即内容,因此更加重视形式创新。写的是个人与社会、自然、他人甚至自我的分裂和荒诞,反映了资本主义社会高度发展所带来的精神危机、变态心理、悲观绝望和虚无主义。强调表现内心——实际上只是变幻多端,高深莫测的本能(欲望,尤其是性欲) 和下意识。采用的方法主要有:①思想知觉化,即抽象的肉感。把抽象观念和具体形象直接结合, “象你闻到玫瑰香味那样地感知思想(艾略特)”。如诗中的“力之舞”、“意志昏眩”、 “潮湿的灵魂在发芽”。②自由联想。这种联想不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为大家所公认的,而是凭个人的直觉和幻觉写出来的联想。如“阳光是从太阳里踢出的足球”。③语言形式随心所欲地变化,用于暗示某一瞬间的感觉、想象和精神状态。

  会意模式

  这类诗歌的一些诗行排列成抽象的图形,显示某种意义趋向。如《太阳下山》后半首的诗行排列,暗示钟声在大风中高低起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1682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2
下一篇2023-10-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