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豫剧的发展史

关于豫剧的发展史,第1张

豫剧,原名“河南梆子”,俗称“河南讴”、“讴戏”、“土梆戏”,是一个具有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剧种。

自看到有关它的文字记载至今已有200余年历史,清代末年,它已流布了河南全省的腹心地域。建国后更以罕见的速度发展壮大,遍及河南城乡各地,并流布台湾、新疆、甘肃、陕西、湖北、山西、山东、河北、四川、江苏等全国十几个省、市、自治区。至80年代中期,豫剧从演出团体、从业人数、观众数量等诸多方面跃居全国300多个地方剧种之首。

豫剧有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多种地域流派。当代,豫剧的代表人物有常香玉、陈素真、崔兰田、马金凤、阎立品等“豫剧五大名旦”,代表五大风格流派,小生赵义庭、须生唐喜成、黑脸李斯忠也成为各具特色的名演员。建国后的现代戏创作又涌现出高洁、马琳、魏云、王善朴、柳兰芳等“豫剧五大主演”。活跃在当今国内豫剧舞台上的汤玉英、王清芬、虎美玲、李金枝、谷秀荣、陈淑敏、李树建、朱巧云、王红丽等11位豫剧表演艺术家先后摘取中国戏剧“梅花奖”。

豫剧的特点是生活化、平民化,质朴本色,雅俗共赏。

传统剧目有近千出,在今天比较流行的传统剧目有《抬花轿》、《花木兰》、《穆桂英挂帅》、《秦雪梅》、《大祭桩》、《秦香莲》等;现代戏剧目有《朝阳沟》、《李双双》、《小二黑结婚》、《倒霉大叔的婚事》等。《风流才子》、《试夫》、《能人百不成》、《王屋山下》、《红果,红了》、《都市风铃声》、《蚂蜂庄的姑爷》、《老子·儿子·弦子》等现代戏剧目,都分别荣获了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文化部“文华奖”。⑥6(朱华)

●评点

豫剧在清代末年成熟之后,一个世纪内,由几个地域分支到各个分支相互融合,再到艺术家多种风格的形成,正好走过了一个“否定之否定”的过程。在河南戏剧发展道路上留下了一座座丰碑。作为一个地方戏剧种能够在它成熟后的百年之内覆盖全省城镇山乡,流布全国16个省区,拥有其他剧种在数量上无法相比的从业人员和观众。这主要得力于它那自然质朴的风格、生活化乡土化的特点、鲜明强烈的节奏对应了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

今天,豫剧虽然仍被众多民众喜爱,但它的发展也存在着严重问题:观众人数减少,剧团生存困难;包括演员在内的创作队伍青黄不接,文化和艺术素质与时代需要差距太大;对豫剧的特点和发展方向缺乏理论上的把握,继承和改革都比较盲目;虽有《梨园春》和其他业余演出显示的热闹氛围,但缺乏真正受观众欢迎的、代表时代水平的作品。河南戏剧界应尽快加强队伍培养,加强对豫剧的研究,努力创作观众喜闻乐见的作品,让这一河南人引为骄傲的地方戏剧种继续保持旺盛生机。

豫剧诞生之后,除了叫“河南梆子”,还有“河南呕”、“靠山吼”的别名。随着时间的流逝,别名渐渐被人们淡忘了。然而,豫剧早期的个性色彩,却依旧保留在这些名字中。

豫剧早期的演唱,常常在尾音翻高8度,发出“呕”声,所以,豫剧又叫“河南呕”。豫剧的“呕”声,我们今天已经听不到了。不过在其它梆子声腔的戏剧中还保留着。例如怀梆和宛梆中的“呕”声,至今仍为本剧种的观众所喜爱。

豫西山区,豫剧多在山势较平的地方搭台演出,当地称为“靠山吼”。大山做后台,艺人仰天一吼,震人心魄,烦恼、忧愁一扫而光。原来的豫西调也有“呕”声,但是豫剧的“呕”声到民国初期就不再受欢迎了,豫东演员桑殿杰率先把豫剧的“呕”声革除了。

桑建修:桑殿杰是我父亲,出生于鹿邑县一个书香门第,他天生爱戏, 专门离家到商丘白庙集科班学习旦角。 后来我也到那里学习旦角。当时,班主常常安排我与父亲对戏,观众称我父亲是“老白菜心”,称我为“小白菜心”。父亲文化水平较高,经常修改、创作剧本。革除豫剧的“呕”声,是父亲对豫剧的一大贡献。

本来女性扮演女性角色是顺理成章的事。然而,豫剧诞生之初的艺术天空,却是由清一色的男演员开辟的。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现实,导致整个清代豫剧中的女性角色,只能由男演员来扮演。

谭静波:在清朝末年,女性不能公开露面,唱戏的被看作是下九流。女演员登台,是伴随着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想的传播而发生的。当时,女性有了更多与男性平等地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于是,一些思想开放的人士,开始大力主张女性登台。

此后,顾锡轩又让五个义女顾爱荣、顾秀清、顾秀梅、顾秀华、顾秀兰登台。当地流传有“顾家戏,顾家厢,还有顾家六姑娘”的说法。

对恩师和大师姐几十年的缅怀,使这位老人感慨万千,就在向我们讲述了这段往事后,第二天上午安详地离开了人世。

女演员的表演多姿多彩,吐字清晰悦耳,韵味悠长,很快得到了观众的欢迎。十几年后,马双枝、王润枝、陈素真、常香玉、马金凤、阎立品等一大批女演员相继登台,使得以阳刚著称的豫剧,增添了不尽的妩媚。

采访马金凤:当时女演员登台演戏阻力很大。马双枝是我的老师。她是开封曲兴集胡毛寨村人,8岁就跟着继父学唱坠子。17岁才改唱豫剧,仅学习14天就在相国寺永安舞台挂牌演出,在《花打朝》中扮演七奶奶,“吃席”这一场戏,她从生活素材中提炼表演动作,把吃鱼演的夸张传神,惟妙惟肖。观众还为此编了一个歇后语:“马老双吃鱼——得手”。我后来演出此剧,从老师那里受到很大启发。

谭静波:原来是以“红脸”挑大梁,直到现在人们还把一个剧团的主要人物称为“唱红脸的”。随着女演员的日益增多,“红脸挑梁”慢慢让位于旦角挑梁,人们常说“吃包子吃馅,看戏看旦”。剧团的剧目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原来是以忠奸戏、公案戏、征战戏为主,逐渐变成以生活戏、情感戏、家庭戏为主。女演员登台的变革,使豫剧更好地满足观众的需求,也产生了一批深受观众喜爱的女演员。

豫剧打开了一扇门,接纳了女性。尽管这使得豫剧表演团体的角色体制发生了转变,但是豫剧的豪放品格,却一直延续下来。

演员由男角向女角转变,是豫剧变革的前奏。随后,在时代的紧锣密鼓声中,人们开始有意识地推进豫剧的改革。

刘景亮:豫剧除了自发的改革,还有整个社会明确倡导的改革。这种改革规模较大。一般来说,这样的艺术改革都是发生在社会生活、社会心理重大变化的时期。在二十世纪,豫剧的这种改革就发生过三次。

伴随着辛亥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号角,开封于1918年和1919年分别成立了“新声社”和“青年学会”,出版了《心声杂志》及《青年》半月刊,提倡“新文化”、“新道德”。这些运动的蓬勃开展,酿成了豫剧史上一场声势浩大的变革。

1914年,豫剧义成班进入羊市街普庆茶园演出,由此拉开了豫剧发展史上,演出舞台由乡村草台向城市剧院扩展的序幕。紧接着,众多班社争相涌入城市戏院演出。1922年,豫梆韩小丹戏班由洛阳来郑州长发戏院演出,女演员王金枝主演《日月图》,观众争相观看,竟将戏院挤塌。

凭借自身的艺术魅力, 豫剧走进了市民的文化生活。从乡村草台到城市戏院的变更,是豫剧文化环境的变更,一时间,交流对象及交流空间都变了。

由于豫剧面对的大都是农民,在表现人物时,常常采用农民家长处理家务事的方式,把帝王将相农民化,早期,某些豫剧中的演唱,就超过了限度,变得相当粗俗。

豫剧进入城市,崭新的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使她开始与原来的粗俗成份脱离,逐渐向戏曲艺术的纯粹性和审美性靠拢。

韩德英:1927年,在冯玉祥主持豫政期间成立了河南游艺训练班,第二年,又颁发了一系列规定。包括豫剧在内的所有戏曲演员,都要在训练班接受培训,结业后才能演出。训练班中,有专人审查剧目,做出能否上演的决定。这次改革,有一批知识分子加入了豫剧队伍,如樊粹庭、王镇南、张介陶、蒋文质等。他们为豫剧的改革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樊粹庭,河南省遂平县人。出生于1905年,14岁就学于河南省留学欧美预备学校,后来这个学校改为中州大学。樊粹庭就读于该校期间,经常出入剧院,拜会著名戏剧演员。他还是学校国剧队队长,曾多次在学校粉墨登场,演出《失空斩》、《捉放曹》等剧目。

1934年底,樊粹庭邀请陈素真、赵义庭、黄儒秀、张子林等,在开封正式成立了豫剧史上第一个正规剧团——豫声剧院。抗战爆发后,改名为“狮吼剧团”,表示对敌斗争的意志。

樊粹庭与陈素真合作创作了一批让观众耳目一新的剧目, 给人以如沐春风之感! 后来,这些剧目被统称为“樊戏”。樊粹庭说,我的观众就是推车的、担担的、箍漏锅的、卖蒜的,这形象地说明了樊戏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直到今天,樊戏剧目仍然具有鲜活的艺术生命力。 漯河市豫剧团整理改编演出的樊戏剧目《麻风女》,是该团的常演剧目,参加映山红艺术节的演出,观众一片喝彩。

戏曲作家、导演、戏剧活动家王镇南,也是这次豫剧改革的引领者。1937年,他将《西厢记》改编为六部,豫剧界称之为“六部西厢”。此次改编,既保留了原作的精华,又根据豫剧的特点对原作进行了创新。在此剧中,主演常香玉把豫西调与祥符调有机结合,生动传神地塑造了红娘的形象,使此剧常演不衰。特别是《递简》、《拷红》,经过不断修改,至今为观众喜闻乐见,被不少豫剧演员所继承。

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这场豫剧改革没能继续下去。兵荒马乱的岁月,不少剧院毁于炮火,大量豫剧班社解体。但是,在解放区却建立了一些剧团、剧社,开展了一些戏曲改革活动。华北版社论《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旧剧改革工作》的按语指出:“中原梆剧改革已经开始进行,并获得初步成绩。”这预示着豫剧改革的新时代就要到来。

新中国的诞生,使豫剧散发出更加璀璨的艺术光彩!

韩德英:新中国成立后,政府下达文件,确立组织机构,进行了包括“改人、改制和改戏”的三改运动。改人就是要改变戏曲艺人的旧思想,树立新思想。改制就是要废除旧戏班中的一切封建制度,建立民主制度。改戏是三改的落脚点,要使所有的演出剧目具有健康的思想,优美的形式,符合广大人民的审美需求。此次戏剧改革是豫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成效最为显著的戏剧改革。

实施戏曲改革后不久,豫剧的面貌就有了一定程度的改观。河南省人民剧团改编演出的《白蛇传》,在郑州连演了48场。这个剧目一直是许多豫剧团的保留剧目,它芬芳的艺术气息,长久地回荡在大众的心田。

关朋:三改时期对剧目的改革十分注意思想性的传达。这既是当时社会的需要,也是豫剧本身发展的需要。新中国成立之前,豫剧很不景气,有一次,一个剧团在郑州演出,仅卖票7张,只得停演。一些剧团为了吸引观众,努力在表现形式方面狠下功夫,特别在机关布景上绞尽脑汁。那时在《青衣女侠》、《荒江女侠》、《白蛇传》等剧目中,常常根据机关布景的结构情节、设计人物,在舞台上制造腾云驾雾、波浪行舟、活龙吐水、二蛇相搏等奇幻场面。但是,这一切仍改变不了戏曲的困境。所以,三改时期注重思想性,强调表现民主思想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以及传统的优秀道德是正确的

传统的豫剧剧目《香囊记》,是一个表现悲欢离合的情节戏,其主题并不明确。在三改中改编的《香囊记》突出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重点塑造周凤莲的形象,情节也围绕周凤莲转,增加了“议亲”、“坐轿”“探病”、“见公婆”等情节。人物、主题、情节融为一体,好听又好看,颇受欢迎。

通过“三改”,豫剧的艺术地位得到了提高,许多班社得以恢复,这与党和政府对豫剧艺术的呵护和关怀是分不开的。

1951年,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常香玉,发起用义演支援“抗美援朝”的活动,将豫剧艺术家的爱国热忱推向高潮。自1951年8月7日起,她亲率香玉剧社成员,利用半年时间,共演出156场,收入全部捐献国家,圆满完成捐献战斗机的义举,极大地鼓舞了人们的斗志,受到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总会和西北军政委员会文化部、西北文联的嘉奖。

常香玉、赵义庭主演的《破洪州》,经毛主席亲笔写信推荐给周恩来总理进中南海演出,并参加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十周年的献礼演出。一个艺人一出戏,让共和国的领袖惦念并安排演出是极其罕见的,这也是一种艺术的荣誉,这说明,这项艺术与祖国、与人民血脉紧紧相连。

豫剧第三次大规模的改革,发生在二十世纪的80年代和90年代 。这时,改革的春风为神州大地带来了布满阳光的绿色生机。人们禁锢已久的思想获得了应有的解放。社会心理和民众的审美需求,也变得更加开放。“三改”之后,以崭新面目出现的一大批剧目,大大扩大了豫剧的影响,豫剧队伍的文化素养、艺术素养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到了1956年底河南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时,豫剧获一、二等奖的演员就有74名,获一、二等演出奖的剧目有12个。

在思想的禁锢取消之后,人们对戏曲的需求突然极大限度膨胀起来。只要一听说演戏,观众就会蜂拥而至。对观众这种心理的巨大变化缺乏应变准备,致使豫剧由峰顶跌入低谷。一时间城市剧院“门庭冷落车马稀”。尽管豫剧在全国各大剧种中的上座率仍然名列前茅。然而,戏曲危机的寒风,仍然使群众基础深厚的豫剧感到了生存的艰难。

八十年代改革,是由整个戏曲陷于困境的局面决定的。此次改革,政府只在剧团体制方面以文件的方式提出参考意见,而对艺术本身的直接干预较少,改革者自身比较宽松自由,打破传统的探索也日益增多。1985年洛阳市豫剧团演出的《牡丹的传说》,不论编剧、还是表演和音乐,都离传统的豫剧形式较远。

20世纪80年代以来的豫剧改革,基本上还是在传统形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为了适应观众日益变化的审美心理,豫剧创作者努力强化戏剧节奏,争取使豫剧和时代合拍。郑州市豫剧团演出的《春秋出个姜小白》,表现齐桓公姜小白重用三次谋杀他的管仲,情节大起大落,曲折跌宕,具有很强的节奏感。

这次改革,进一步深化了人物性格、人物情感的准确表达。这一时期创作的豫剧《包青天》中的包拯的性格塑造,就更加符合人物身份,情感传达也更为准确细腻。

由于欣赏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欣赏戏曲的时候就更加讲究舞台的观赏性。豫剧舞台在这一方面进行了改进,大胆使用一些现代科技的手段和现代物质材料美化舞台。河南省豫剧二团演出的《司文郎》,周口地区豫剧团演出的《西湖公主》,堪称典范。

豫剧在这场改革中,特别注意借鉴其他剧种的艺术表现手法,让观众感到耳目一新。王清芬演出的《大祭桩》,借用了一些现代舞蹈的表现手法。郑州市豫剧团王希玲演出的《风流才子》,在整体风格上就吸收了南方戏曲的抒情委婉风格。

加强心理刻画,也是这场豫剧改革的一个课题。这一时期的豫剧创作,尽量简略事件过程,大量刻画人物心理。河南省豫剧一团演出的《金沙滩》很好的体现了这一特点。

与时代同步的改革,使豫剧的艺术水平有了质的提高。但是,由于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的戏曲危机的存在,尽管豫剧界的有识之士做出了巨大的努力,豫剧仍然未能摆脱目前的困境!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人们有理由相信, 紧随时代步伐、聆听人民呼声的豫剧奇葩,必将永葆旺盛的生命力,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艺术光彩。

一个剧种的繁荣兴旺,离不开具有深厚艺术功力、卓越创造才能、在观众中享有崇高的威望艺术家的贡献。在两个多世纪的发展进程中,早期豫剧艺术家的创造已经作为艺术手段、剧种神韵被继承下来。现在,我们虽然已经无法亲眼看到他们那天才的表演和聆听他们优美的唱段,但是,我们从昔日珍贵的资料里,依然可以领略各流派掌门人的绰约风采和他们的辉煌业绩。

说到当代豫剧艺术,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可以称得上是流派纷呈,群星灿烂!

专家周虹:清代末年,豫剧有了祥符调、豫东调、沙河调、豫西调等地域流派。她们在新的社会背景和艺术背景下产生了融合,这是一大进步。在流派的相互融合中,一些具有艺术天才的演员努力追求个人独特的风格,成为广大观众关注的豫剧明星,而一旦这位明星的艺术风格被众多豫剧演唱者追随、模仿,便形成为一个豫剧流派。豫剧流派的区分,更多的是群众意志,并没有十分严格的科学界定。有时会把具有独特风格、较高威望,但并没有形成稳定的模仿群体的艺术家也称为一个流派。有的艺术家风格极为独特,很难学习,就不大容易形成流派。

解放前,豫剧并没有形成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豫剧的繁荣发展,演员间相互交流学习的机会增多,一些豫剧明星的演唱风格为众多演员模仿,就有了以演员个人风格为代表的豫剧流派。这些流派和具有成熟风格的艺术家们,以特有的独创性唱腔和塑造的光辉艺术形象,使豫剧艺术的影响力不断扩大。从此,豫剧进入到一个百花争艳、众声合鸣的季节。

专家荆桦:人们在谈论豫剧流派的时候,总是首先说到“常、陈、崔、马、阎”,指的就是“常派”、“陈派”、“崔派”、“马派”、“阎派”。

在豫剧史上,常香玉这个名字恒久地散发着的艺术芬芳。她是一位卓越的表演家和演唱家,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是对豫剧有着深远影响的一代宗师。常香玉是“常派”的创始人,9岁学戏,开始学唱豫西调,曾拜豫西的豫剧名家翟燕身、周海水为师。初学花旦、小生、武生,后来专习旦角,并以韵味醇厚、声腔优美而著名。成名后,又学了 “豫东调”、“祥符调”和“沙河调”,并吸收曲剧、京剧、山西梆子、河北梆子的音乐语汇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她演出的《花木兰》可以说是誉满全国,《红娘》、《断桥》、《大祭桩》广受豫剧观众的喜爱,不少常派弟子亦因演出这些剧目成名或获奖。

专家朱超伦:常派艺术的特点表现在声腔上,也表现在她的所有演出剧目和塑造的艺术形象上。其唱腔更具特色,朴实、新颖、自然、独特,既激昂慷慨又细腻委婉,具有极其强烈的时代感和节奏感。

与常派艺术相比,陈素真所创立的陈派好像缺乏阶段性的轰动效应,但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豫剧界,陈素真却一直享有“豫剧皇后”,“豫剧梅兰芳”的美誉,她是一位唱腔和表演均达到一种极至的豫剧大师。

专家石磊:她演出的大量樊粹庭先生创作的剧目,如《麻风女》、《洗涤血》、《义烈火》等,她演出的《三上轿》、《宇宙锋》、《春秋配》、《洛阳桥》等影响深远,至今被一些陈派弟子和陈派爱好者保留演出,广为传唱。

石磊:陈素真在唱腔上宗祥符调,但又不拘泥于祥符调。30年代她就吸收了一些豫西调的音乐素材丰富充实祥符调的音乐唱腔。她的唱腔雅致、俏丽、清新,有意蕴、耐品味。陈派艺术在表演方面对豫剧的贡献尤为突出。陈素真精心学习研究了做功戏、武打戏,她身段动作优美规范,能够准确传达人物的内心世界,其水袖功夫堪称一绝。

豫剧崔派艺术的创始者崔兰田,是著名的豫剧“十八兰”之首,有“豫剧兰花”、“豫剧程派”之称。在豫剧观众中享有很高的荣誉。她11岁就进入周海水的太乙班学戏,宗豫西调,演过须生,小生,擅长老旦,精于青衣,是豫剧唱腔艺术中委婉、含蓄、凄美风格的典型代表。

专家耿玉卿:她演出的《桃花庵》、《秦香莲》、《三上轿》、《卖苗郎》被豫剧界称为崔派艺术的“四大悲剧”。崔兰田的唱腔低沉委婉,细腻抒情,具有很强的感染力。擅长于塑造悲剧形象,是崔派艺术的突出特点,也是崔兰田对豫剧艺术的最突出的贡献。

热闹红火、激昂慷慨的豫剧,是以演出正剧、喜剧为优势的。但自从有了崔派艺术,使豫剧在演出悲剧方面亦有了自己的独到之处。那种愁肠百结、悲悯情深的曲调,寄托了无数人的爱恨情仇。

专家范立方:崔兰田的唱腔间区跳度大,对比鲜明,节奏强烈,具有感染力,又让人回味无穷;归韵多入鼻腔和胸腔,显得内在、凄婉、深沉;多以下滑间、和上下二度回区倚间作为唱腔结尾,能够准确强烈的表现人物凄婉缠绵、悲哀痛苦的情感情绪。

听到这高亢、嘹远的嗓音,看到这千军竞发的场面,国人很少有不知道这出戏的,这就是马派名剧《穆桂英挂帅》。观众把马金凤的演唱艺术称之为豫剧“马派”。在《穆桂英挂帅》这出戏中,豫剧艺术家马金凤塑造了一个既是贤妻良母、又是英勇威武的元帅穆桂英形象。这个形象在戏曲行当上称为“帅旦”。而帅旦这个行当也是马金凤的创造,她融青衣、刀马旦、武生的行当为一体,刚柔相济,威武豪迈。

耿玉卿: 除了《穆桂英挂帅》,大家都知道“一挂两花”是马派的代表作。“一挂”当然是《穆桂英挂帅》,“两 花”指的是《花打朝》和《对花枪》。这些剧目都是观众喜闻乐见的剧目。

马金凤被著名作家老舍先生誉为“洛阳牡丹”。 从这一美誉中,可以看出人们对马派艺术的喜爱,也可以看出马派艺术雍容华贵、典雅靓丽的艺术特色。1953年,马金凤在上海演出时,曾受到梅兰芳先生的悉心指点,根据梅先生的意见,马金凤对《穆桂英挂帅》做了认真的修改。所以,我们可以从中看出一些京剧的神韵。

耿玉卿:马金凤的唱腔属于豫东调。在豫剧演唱中独树一帜。音质圆润纯净,清脆悦耳,吐字清晰真切,干净利落,行腔自然松弛,舒展娴熟。以小嗓为主,多在中间区运行。旋律很少做大的跳跃,很少甩腔,字多腔少,节奏平称。很符合河南人干脆、利落、爽朗的性格特点。这是马派唱腔为群众喜爱的重要原因。

马金凤今年82岁了,她是“五大名旦”中惟一仍然活跃在舞台上的艺术家,对自己豫剧事业的热爱,对观众的热爱,使她依然保持着艺术创作的活力。

方可杰:豫剧一向以粗犷豪放、大气磅礴为其突出特征。但是任何粗犷的艺术都有其细腻的一面。这样才能刚柔相济,符合艺术的辩证法。豫剧艺术家阎立品创立的豫剧“阎派”艺术,突出地表现了一种细腻委婉的风格。“阎派”在闺门旦这一行当上做出了卓越贡献。阎立品在《游龟山》、《碧玉簪》、《西厢记》等剧中塑造的胡凤莲、李秀英、崔莺莺等形象,给观众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特别是经她修改和演出的《秦雪梅吊孝》至今盛演不衰,不仅是阎派弟子的保留剧目,还是在演员比赛、戏剧晚会中常常看到的演出节目。1954年,梅兰芳大师破例收阎立品为徒。在梅先生的点化下,阎立品的艺术更增强了典雅品格和都市气息。阎派艺术的含蓄委婉、典雅细腻,正是不少豫剧剧目中所欠缺的。一种粗犷豪放的艺术,只有融入这种含蓄细腻的艺术成份,才更有助于她的发展和进步,达到和谐完美的至境。

方可杰:阎立品扮演的闺门旦常常是举目半转轮,出语半张唇,抬袖半掩面,举步半提裙。表演质朴,不失俊雅,表演妩媚,不失端庄。特别注意在“内在情感”上下功夫,常常是“为求一新声,苦咏千百遍。”她在《蝴蝶杯·藏舟》中的表演,堪为细腻、委婉的楷模。为众多弟子所继承。

豫剧的“五大名旦”及众多风格流派,都是豫剧繁荣的重要标志,在六、七十年的历史长河中,五大流派唱腔深入观众心中,飘荡在中原大地,它们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景,更是戏曲艺术不朽的乐章。

豫剧观众把五大名旦称之为豫剧的五大流派。很多人认为,桑振君是与五大名旦齐名的豫剧艺术家,桑振君长期从事豫剧的教育工作,培养了不少弟子,有不少追随者,应该称之为“桑派”。

桑振君6岁跟随母亲学习演唱河南坠子,9岁学唱豫剧。坠子的板式比较单纯,在演唱时特别重视嘴皮工夫。她的坠子功底实际上对她的艺术风格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她的唱腔属于祥符调,口齿伶俐,字乖音巧,她所创造的偷、闪、滑、抢和离调唱法被认为是豫剧演唱技巧的一绝。其演唱的《对绣鞋》、《桃花庵 》、《秦雪梅观文》等剧目在观众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

在豫剧光彩夺目的历史进程中,旦角所呈现的艺术魅力显著而弥远,与此同时,男生角的唱腔在观众心目中也树起了猎猎大旗。豫剧表演艺术家唐喜成创立的豫剧唐派艺术,是一个艺术特色非常突出的派别。很多豫剧观众都能从那独特的二本腔中听出“唐派”的韵味儿来。

在20世纪30年代,唐喜成学艺于长葛的万乐剧社,先后在许昌、开封、郑州、襄县等地演出。他属于融合了祥符调和沙河调的一位豫剧艺术家,演出的代表剧目有《三哭殿》、《辕门斩子》、《南阳关》等 。

唐喜成虽然是二本腔演唱,但不同于旦角的“假嗓”。没有脂粉气,充分表现了阳刚之美,而且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在《南阳关》中扮演伍云召,根据人物性格需要,其唱腔呈现出激越悲凉的味道。在《三哭殿》中,他扮演李世民,既要有威严,又要有情有理,苦口婆心,要像一位家长一样处理难以摆平的家务事。其唱腔刚柔相济,洒脱飘逸。多年来,唐派艺术在观众中非常流行。不管在专业演员中,还是在戏迷群体中,人们可以随时听到豫剧唐派高亢明亮的唱腔。

刘忠河是成长在豫东地区的表演艺术家,其唱腔以本嗓为基础,行腔酣畅,自成一派,深为农民群众欢迎。

在80年代中期,有一出独具特色的豫剧剧目,让千百万观众为之倾倒,许多人在茶余饭后谈论剧中情节,交往中常常引用剧中词汇,该剧还成为人们看待官场与民间事理的尺度,这就是《七品芝麻官》,剧中县官艺术形象的扮演者是牛得草,牛得草扩大了豫剧丑角艺术在全国的影响。

牛得草自幼以乞讨为生,10岁学习豫剧,勤奋好学,功力深厚,曾受京剧名丑萧长华指教,其表演丑而不俗

邂逅西湖作者对西湖的赞美之情。

杭州素有“人间天堂”的美称。西湖,就是镶嵌在这天堂里的一颗明珠。

站在柳丝轻拂的西湖边放眼远眺,只见湖的南北西三面是层层叠叠、连绵起伏的山峦,一山绿,一山青,一山浓,一山淡,真像一幅优美的山水画。平静的湖面,犹如一面硕大的银镜。一群群白鸥掠过湖面,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好看极了。

围绕着西湖的是一圈树木织成的绿色镶边。十里明湖中,葱绿的孤山显得格外秀美典雅。孤山东边的白堤和西南的苏堤,就像两条绿色的绸带,轻柔地飘浮在碧水之上。湖心的三个小岛——小瀛洲、湖心亭、阮公墩,掩映在绿树丛中。明净的湖水晃动着绿岛和白云的倒影,仿佛仙境一般。在这如画的西湖边走一走,看一看,怎能不令人心旷神怡呢!

月光下的西湖,又是一番景象。夜幕初垂,明月东升,轻风徐来,湖水荡漾。岸边的华灯倒映在湖中,宛如无数的银蛇在游动。远处,不时飘来悠扬的琴声。人们泛舟湖上,会觉得天上人间全都溶化在月色里了。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全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2、学习本课1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会用“犹如”、“像”、“仿佛”,“宛如”等词语口头造句。

4、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西湖的清奇秀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西湖在我们脑海除了美,依旧是美!它有它固有的气质在杭州这片土地上,由古至今绽放着只属于它的美与优雅。 都说江南的女子温柔如水,我却想说西湖美景温婉如我们江南女子。 自古以来,就有无数文人雅士用绝美的诗句在赞美着它,喜爱着它。

西湖自古以来便流传着许多民间传说和神话故事。其中最为著名的就是《白蛇传》、《梁山伯与祝英台》和《苏小小》。绝大多数人都只听说过,西湖断桥白素贞与许仙相遇的故事。却鲜少有人知道还有很多传奇故事陪伴着陪伴着西湖,陪伴着我们去感受那只属于西湖的情怀。

相传很久很久以前,天上的玉龙和金凤在银河边仙岛上找到一块白玉,他们一起琢磨许多年,白玉变成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宝珠的珠光照到哪里,哪里的树木就常青,百花就盛开。

但后来宝珠被王母娘娘发现,王母娘娘派天兵天将把宝珠抢走,玉龙和金凤赶去索珠,王母不肯,于是就发生争抢,王母手一松,明珠降落到人间,变成波光粼粼的西湖,玉龙和金凤也随之下凡,变成玉龙山(即玉皇山)和凤凰山,永远守护着西湖。

白素贞是千年修炼的蛇妖,为报书生许仙前世的救命之恩,化为人形欲报恩,后遇青蛇小青,两人结为姐妹。白素贞施展法力,巧设妙计与许仙相识。婚后金山寺法海与许仙讲了白素贞的原形。劝说许仙在端午节让白素现喝下带有雄黄的酒。白素贞显出原将许仙吓的魂飞破散。

白素贞为救许仙上天庭**仙草灵芝将许仙救活。法海将许仙骗至金山寺软禁,白素贞与小青与法海斗法,结果水漫金山寺,因此伤了其他生灵。白素贞因触犯天条,生下孩子后被法海收入钵内,镇压于雷峰塔下。白素贞儿子长大得中状元,到塔前祭母,继而将母亲救出,全家团聚,功德圆满。

相传苏小小于西湖边邂逅了年轻英俊的公子阮郁,其父为当朝宰相,两人一见钟情坠入爱河,从此出双入对,山盟海誓结为夫妻。苏小小为此写下了一首“同心歌”。但不久,阮郁写家信告知此事,其父大怒,堂堂宰相之子焉能娶歌伎为妻。

但阮父深知儿子的秉性,可谓知子莫如父,立即送来丰厚的聘礼表示祝贺。年底阮郁收到家信说阮父病危,望阮郁能回家见父亲最后一面。苏小小当晚为阮郁打点行装。第二天一早送阮郁上路。临别两人依依不舍,阮郁信誓旦旦,许诺料理完家事就尽快返回。阮郁这一走再也没回到苏小小身边。苏小小对于爱情却无比的专一执着,苦苦守护在西陵相约处,等候她的阮郎。随着时间推移,终日思念哀怨,苏小小病倒两年后咯血而亡。

临终乳娘问小小有何遗愿,小小回答说死后将她葬在西陵,要在那等候阮郎。继而苏小小就安葬在离西冷桥不远的山水极佳处,墓前立碑,上刻“钱塘苏小小之墓”。

越州上虞县有一女子祝英台,喜欢吟读诗书,一心想外出求学,当时女子不能在外抛头露面,于是和丫头银心乔装成男子,前往越州城读书。二人半途遇见要前往越州念书的鄞县书生梁山伯及书僮士久,梁山伯和祝英台二人一见如故,结伴同行前往越州。

越州三年,梁山伯和祝英台形影不离,白天一同读书、晚上同床共枕,祝英台暗暗爱慕梁山伯,但梁山伯个性憨直,始终不知祝英台是的子,更不知她心意。有次清明节二人去镜湖游玩,祝英台借景多次向梁山伯暗示,梁山伯完全无法明白,还取笑祝英台把自己比喻成女子,祝英台只得直接地向梁山伯表示,梁山伯恍然大悟。可这事被在一旁偷看的马文才得知,马文才也知道祝英台原来是个女子。

后来家人写信催祝英台回家,临行前祝英台写了一封信告知梁山伯「二八、三七、四六定」,意思是要梁山伯十天后去祝府提亲,但梁山伯却以为是三个十天加在一起,故一个月后才去提亲,等到梁山伯欢欢喜喜赶到祝家时,才知马文才已抢先一步提亲、并下了聘礼,梁山伯只得心碎离开,祝英台沿路相送、难舍难分。

梁山伯回家后,相思病重,写信向祝英台要一些找不到、拿不到的药方,表示病情绝望,同时希望祝英台能前来探望,祝英台则回信告诉梁山伯,今生无缘,只希望二人死后可以一起安葬在南山。梁山伯病逝,祝英台假意应允马家婚事,但要求迎亲队伍必须从南山经过,并让她下轿祭拜梁山伯。当祝英台下轿拜墓,一时之间风雨大作,梁山伯的坟墓裂开,祝英台见状,奋不顾身跳进去,坟墓即刻合拢。不久,便从坟墓里飞出一对形影相随的蝴蝶。

相传有一年,巧匠鲁班带妹妹来杭州务工,他们在钱塘门边租了两间铺面,又收了一百八十个心灵手巧的年轻后生做徒弟。有一天鲁班兄妹正细心教徒弟,忽然一阵黑风刮过,天上乌云滚滚,原来是一个黑鱼精钻到西湖里作祟搞得全城乌烟瘴气。

老百姓都逃到西湖四周的山头上,鲁班兄妹也带着徒弟爬上了宝石山。他们看见湖中央转着一个很大的漩涡,漩涡当中翘起一只很阔的鱼嘴巴,露出整个大鱼头,随着一朵乌云,飘到宝石山顶落下来,从里面钻出个又黑又丑的后生。

黑鱼精想强娶鲁小妹做妻子,鲁班将宝石山的一座悬崖凿成香炉做嫁妆,巨型香炉把黑鱼精稳稳压在西湖底,只剩下三座葫芦状的炉脚留在西湖湖面。

西湖边的传奇故事还有众多,但在夜深人静的此刻就分享到这里吧。我会陆续与大家分享西湖边的感人传奇与故事。

几句话说的我热泪涌起,

白素贞嫁许仙此生足矣,

雷峰塔千吨石专为我砌,

金刚珈千年锁专为我披。

乱天轨触天法无人可替

救儿命换人生只有蛇妻。

眼看看日正午我就要去。

好留恋断桥边风光旖旎。

好留恋西湖岸热土热地,

好留好留恋清明节那场细雨,

好留恋那把伞遮住了我遮不住你,

遮住了你又淋为妻,

淋的高兴淋的欢喜,

淋出了却原来雨水不打情人衣。

低头来两行热泪泪水把儿洗,

洗儿的可怜洗儿的孤独洗儿的委屈。

最伤心小儿生下未喊霎时间娘要离儿儿要离娘一别无期。

怀抱着小娇儿舍不得离去,听着儿哭看着儿笑万苦变甜蜜。

机灵灵乖巧巧活脱脱一个一半是人一半是仙合起来是胞裔。

进塔去千难万灾娘不在意,

只盼着我的儿有出息。

善名远扬千百里,

正气撼/等得个天理真理人理天理情理,

万类之理归一体

自有那万钧雷霆把塔劈。

  在汉族民间传说《白蛇传》里讲过,一条白色修炼成人形即白素贞,在西湖与温文尔雅的书生许仙邂逅,从此开始了甜美的生活。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此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此后便有了水漫金山寺的故事。一起到 民族文化 看看吧!

  水漫金山寺(江苏镇江市金山5A风景区)是汉族民间故事《白蛇传》里最为精彩的情节之一。修炼千年的白蛇精所化,名白素贞。心地善良,追求美满爱情。在杭州西湖与许仙相遇,倾心爱慕,结为夫妻。端午节误饮药酒现白蛇原形,将许仙惊吓而死,她盗仙草将他救活。法海和尚骗许仙至镇江金山寺,她水漫金山救许仙,被法海镇在雷峰塔下。后其子祭塔,雷峰塔倒塌,终遇救。

 水漫金山又名《降香水斗》。见《雷峰塔》传奇及《义妖传》弹词。弋腔有《兴波》,昆腔、高腔均有《水斗》,湘剧、汉剧、川剧、徽剧、滇剧、豫剧、越剧、粤剧、评剧、河北梆子、秦腔、清平剧均有此剧目。

 在一般人心中之所以知道金山寺是因为汉族民间传说《白蛇传》。说是有一条白蛇修炼成人,即美丽善良的白娘子,嫁给青年许仙,日子过得很甜美。金山寺法海和尚知道了这事,就游说许仙出家,并把许仙诓藏寺中。

 白娘子来寻夫与法海打斗起来。白娘子施法术,霎时大水滚滚,虾兵蟹将成群一齐漫上金山去。法海慌忙以袈裟化为长堤拦水,水涨堤也长。白娘子不能获胜,只得与侍女青蛇收兵回去修炼,等待报仇机会。后许仙逃出寺来,法海又使法术将白娘子镇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来,青蛇击倒雷峰塔,与白娘子一道打得法海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与许仙又恩爱地生活在一起。

 相传,许仙被法海骗上镇江金山寺,白娘子、小青脱绣花鞋抛江为舟,引东海之水,以水漫金山寺与法海斗法,法海急忙脱下袈裟化成一条长堤,把波涛万顷的海水拦在堤外。白娘子斗法失败,只得收兵,退回杭州西子湖畔,侍机报仇。

 结束语白蛇传相信大家也都有看过,在白蛇传中的水漫金山寺,就是位于我国现在的江苏。如果你觉得怀念,那么那里一定是一个你值得去的地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08315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