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渐悟之于
自古以来,凡夫俗子多,以为自己超脱一切看破红尘的人更多。 须知真正的修行不只是生活的清苦,更在于心灵的澄净。 大多数人本质是凡人,就算身在佛门净地,也还是无法改变本性,所以真正意义上修行的人总是寥寥无几的。
但人生在世,不一定非要追逐别人的脚步,不一定非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活, 做一个俗人,快乐而自在,何必思凡,本在人间。
有幸欣赏了《思凡》这部话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奇。之前没有过多地接触过话剧,偶尔看的也只是传统的,这次经历算是我个人对话剧的一种认知改观。
《思凡》是一种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全剧贯穿的是佛教音乐,话剧开始众人也有齐唱“南无阿弥陀佛”,顿时让人一度沉浸于此。小尼姑的一句台词“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让我联想到《霸王别姬》,还有那句“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思凡》确实造诣与难度同在,看到这里就真的让人以为这个只是对《思凡》的一种现代话剧演绎。
然而这部话剧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不按套路出牌,它加入了 荒诞主义手法 。话剧首末是《思凡·双下山》,中间部分却加入了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两个故事,看似荒诞的结合,实则却巧妙无比,无限的想象空间,却仍然有连贯性合理性。
看似一切都是即兴的、轻松的、不确定的,但每个演员都用自己的激情去演绎、去诠释,观众也用自己的理性与情感来理解。这样一种 “先锋话剧” 的方式,更大地发挥了话剧的作用,更大地扩宽了话剧的空间,这是导演心中的《思凡》,也是观众心中的《思凡》,每个人对于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思凡》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人生,而观众也用自己的理解来体会《思凡》的意义。 本来俗人,何不思凡?尼姑与和尚的故事,正体现了人最本质的欲望,哪怕是终日伴着青灯古佛的僧人,也存着贪恋红尘的念想,而这一切被压抑被束缚的欲望的火苗,在和尚与尼姑邂逅间被彻底点燃。
小尼姑开始抱怨自己“削发为尼实可怜”,内心寂寞难耐,偶遇几个游戏在山门外的子弟,内心更是激情如火,盆中的水也无法让她冷静下来;小和尚贪恋红尘,难忍“香醪美酒全无份,红粉佳人不许瞧”,那日见了小尼姑,更是心生杂念,无奈只得诵经念佛来克制。 尼姑与和尚相似之处就在于都是因为种种因素被迫入空门,身在佛门心在凡间。
幸而二者并没有一再压抑自己,在话剧最后一幕里,二人冲破一切清规戒律,冲破种种束缚,双双下山终成眷属。 话剧中人物深刻而形象地演绎了内心的纠结与矛盾 ,一方面有对自己身为佛门弟子却心怀杂念的自责与愧疚,另一方面也有对自己内心渴求的迫切向往。
这一切无不象征着当今的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矛盾, 是该克制自己随波逐流还是该奋起反抗顺应本心? 我想,在这部话剧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或许有克制自己才能到达一定高度的想法,或许有遵从本心自在而活的念头,不管对错,都是自己的追求,这是《思凡》的价值,这也是观众的选择。
话剧中穿插的《十日谈》的两个故事也正延续着《思凡》的意义。
向往爱情的年轻人为了与心爱的人相会,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达到了目的,尽管这中间发生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两个相爱的人最终还是完成了心愿。
幽默的是,里面一些全凭想象的画面,都用生动的“此处删去字”横幅来表示。另一幕故事是马夫爱上王后的故事,这一幕采用类似 “镜像” 般的手法来演绎,一切人物场景都有两个:两个马夫,两个国王,两个王后,同时演绎。马夫对王后热烈的爱让他鼓起勇气假扮国王,最终抱得王后,而马夫的机智也拯救了他,让他在国王的试探下安然存活了下来。
两个故事都有荒诞之处,不符合伦理,但最后“受害人”都不再追究责任,反而听之任之,这也恰巧是高明之处。
真相往往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否如愿,这是讽刺,还是启示? 这两个故事的意义就在于此,当自己的欲望无法压抑,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达成所愿,不计后果。
结局怎样没人在乎,这是一种讽刺,《十日谈》出现时的西方正在进行文艺复兴运动,谴责“禁欲主义”,以这种故事,来讽刺、来希望人们理解这个道理: 不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但对于当下,这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心中有渴求的东西,不要去压抑,去尽自己的努力,哪怕不能达到,就算以生命为代价,也必须一试!谁都不知道结果如何,或生或死,其中的价值只有自己明白。这两个故事也是极大地鼓舞心有渴求的人, 放手追求,也许就能成功。
无论是故事,还是生活,都充满着辩证,充满着矛盾,但最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理解。选择克制自己遵循天理,还是选择顺应本心释放天性,都是个人的追求。
在我看来,《思凡》的意义其实 在于对人性深入的刻画与选择 ,尼姑和小和尚渴望凡尘生活却又被佛门清规束缚,因而表现出种种心理矛盾,越是刻意掩饰、压抑,冲破束缚的欲望就越强烈,最终才有了“和尚尼姑,逃之夭夭”的结局。
这时, 佛门仿佛成为一种界限 ,耐得住寂寞方能成佛,耐不住寂寞只能成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才有了《十日谈》里的故事,不管如何,我将其理解为启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去完成自己的欲望。
这种信念,促使他们毫无畏惧,用尽一切方法,幸运的是,他们都达成所想,这就是启示人们,不要刻意压抑自己,心中有所想法,尽力去尝试,说不定就能成功。
话剧的结局都是圆满的,这也无不启示人们, 只有尝试,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心中所想。 我们本就是俗人,何必为追求一些本就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强迫自己呢,物极必反,压抑到一定程度势必会有某方面的毁损。
生命来来往往,没有来日方长, 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慢慢的反复品味,才能悟得其中的信息,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俗人与脱俗的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俗人与脱俗的人
作者/魏涛源
世界只有两种人——俗人与脱俗的人。
俗人,就是失去了灵魂的人。他们有着高度统一的爱好,如蜂后产出的成群的工蜂,没有思想只是个工作的奴役。他们喜欢一样风格的服饰,一样风格的言论,甚至连思维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存在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社会,家庭(这里指的是大家)豪无概念。他们的工作只有一个,生产,用皮带,齿轮转动这个物质的世界。他们死后烟飞灰灭,因为他们只有肉身。
脱俗的人,一定是具有高尚的灵魂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观,世界观,独立的伟大的爱,既爱人又爱物。他们不逐波随流,只是寻找自己的小舟去漂泊。他们有傲骨而不桀骜不驯,有个性而不唯我。他们的存在以社会,家为中心,也把自我真正融入到伟大的社会与家中。他们的工作是生产和升华,他们生产出提供物质世界运转的能量,又将这些物质升华为精神,或把精神升华为更高贵的精神,提供伟大的精神世界的运转,他们不死,这是从精神意义上而言,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灵魂和肉身,肉身可以毁灭、精神永不死。
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看的就是精神社会和物质社会的比值,也就是看脱俗的人占人口的比。别一层意思便是,我们要更强大、中国要崛起,就要社会出现更多的脱俗的人。
为此,我们必须成为一个脱俗的人。
我们生来就是俗人或者说我们生下来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在父母、教师、朋友、社会的熏陶下、渲染下,或脱去俗或染上更大的俗。然,以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俗是无法全部脱去的、必须靠自已去脱掉它。
脱俗很简单。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价值、有个性、有爱、有国、有家(心中有国有家)便是一个脱俗的人。不因同学穿了一件萌而美的服饰便争着去买,不因物表面的美而强烈以为这是内在精神的美,不因地位财产而贬低自己或他人,不因别人的想法撼动自己的想法,不因某种个人念头而影响对大家的态度,不因物质因素改变精神因素,不因任何理由而改变心中的爱,这便是一个完完整整脱俗的人,一个有着高尚灵魂的人。
世上有许多脱俗的人,但脱俗是没有榜样的,若有便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真主,人活着,就不能平凡的死去,应当以一个脱俗的人的身份而死去。
脱俗,是我们一生的使命。
人世间所有的美好 情感 ,都是因为遇见的喜悦,和离别时候的悲苦,还有最初的那一份邂逅
李商隐因为身体不舒服,邂逅了乐游原,才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给后人带来了千年的朦胧的美感
弘一法师因为邂逅了好友离别,写下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样凄美的诗句,至今为后人所传唱
前几天我回老家,坐公交的时候,我这个人一向是喜欢坐最后面一排靠窗户的位置,也许是因为窗外有风景,也许是因为那里比较安静,那次也不例外
我这个人非常见不得人沉迷手机,当然我自己也玩,毕竟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有权享受,但它的弊端我们也不可以忽略
当人们真正放下手机,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我想世界会变得更好
也许是走的太久了,我靠一靠
车到了一站,一个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为什么呢?
因为她手上拿着两部手机
我想这又是个网瘾少女了
然后她的位置就在我前面不远
因为好奇,我看了一眼她的手机
结果看到的出乎我的意料
她在看教学视频
那时我觉得她真的很美
生命因为偶遇,所以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手机可以学习
也知道电子书里面也有文学名著
人最可悲的事情就是知道很多道理,但都没有去做
我们放不下,我们是俗人,你也放不下,我也放不下
但有的时候真的可以试着用手机去学习
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
这句话我是不太同意的
但是这就是很多人的现状
《山中答俗人》古诗全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答俗人》古诗赏析
这首绝句,与《山中与幽人对酌》一起,被人称为“ 太白绝调 ”(黄叔灿《唐诗笺注》)。它的“ 绝 ”在何处?
一是以闲淡之笔自写栖隐之乐。
唐人栖隐,动机多多,或视为“ 终南捷径 ”,此中大有真意,要追求名利,则先示淡于名利,造成巨大社会声誉,然后皇帝征召,一朝青云,位抵卿相;或入仕无门,觅官不得,故找一清静处为潜渊之龙,以待云雨,趁时而起,此无可奈何耳;或官场失意,公鸡斗败,看破红尘,因仕而隐,养其病体,消其锐气,度其馀年;或官瘾正盛,圣主优宠,然公务繁忙,不免劳瘁,则觅一近郊,亦隐亦仕,既可享前呼后拥之荣,亦可得山水之趣,等等,可谓不一而足。诗人亦曾隐于数处,如匡山、白兆山、终南山、徂徕山、嵩山、剡中、庐山等,心情也不完全相同。
本诗作年有以为在开元十五年,即在安陆寿山时;有以为在开元十八年,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时;有以为在淮南泾县时,因此地有“ 碧山 ”,据年谱为天宝十三载。然编定于天宝十二载的《河岳英灵集》已录此诗,可见后说不确,大体为前期作品。有文说本诗“ 隐含了诗人多少伤和恨 ”,内含“ 不幸遭遇 ”,恐未必如是。
作者的心情确是真闲适,而非忸怩作态。王闿运《湘绮楼说诗》批评此诗“ 有意作态,不免村气 ”,乃错会其旨,屈怪古人。碧山亦不应过分指实,影响诗境。所谓“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诗人正因为入世未深,未谙社会之昏暗龌龊,所以才有此真乐。
二是寓庄于谐,故作狡狯之笔,巧于问答,构思奇妙。
起句设问,问者何人?当然是“ 俗 ”人。“ 俗人 ”非指庸俗之辈,而是指不知隐居之乐的一般人。
二句妙在笑而不答。闲者,非无所事事,为悠闲之“ 闲 ”,以隐为暂时行为者不能得之。
三句推出桃花流水窅(yao咬)然远去之景,化用《桃花源记》典故,似**一空镜头摇来,美不胜收。
四句轻轻点明,此中别有天地,非寻常人间之景,实对“ 何意栖碧山 ”作出回答,然而不答之答,“ 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李东阳《麓堂诗话》)),这才真叫“ 绝 ”呢。
诗人自己热爱山林之心和幽默风趣的个性,也活脱脱、鲜灵灵地写出来了。
孔乙己和俗人有很多区别。首先,孔乙己所读书的内容与俗人大相径庭,他不仅读古典诗词,而且还读古书籍,比如《诗经、春秋、礼记、论语、庄子、老子、孟子、墨子等。而俗人可能只读一些流行小说。其次,孔乙己的言行举止更加文雅,谈吐有礼貌,不像俗人那样言辞粗鲁或者缺乏礼貌的语气。此外,孔乙己的思考也比俗人深刻得多,他思考的深度更深,他善于总结,辨析,综合考虑,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到一起,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孔乙己有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学素养,他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俗人则可能更多的只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能用文字来表达。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