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剧《思凡》:本来俗人,何不思凡?

话剧《思凡》:本来俗人,何不思凡?,第1张

文/渐悟之于

自古以来,凡夫俗子多,以为自己超脱一切看破红尘的人更多。 须知真正的修行不只是生活的清苦,更在于心灵的澄净。 大多数人本质是凡人,就算身在佛门净地,也还是无法改变本性,所以真正意义上修行的人总是寥寥无几的。

但人生在世,不一定非要追逐别人的脚步,不一定非要按照别人的想法来活, 做一个俗人,快乐而自在,何必思凡,本在人间。

有幸欣赏了《思凡》这部话剧,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新奇。之前没有过多地接触过话剧,偶尔看的也只是传统的,这次经历算是我个人对话剧的一种认知改观。

《思凡》是一种 传统与现代的完美融合 ,全剧贯穿的是佛教音乐,话剧开始众人也有齐唱“南无阿弥陀佛”,顿时让人一度沉浸于此。小尼姑的一句台词“小尼姑年方二八,正青春被师父削去了头发,我本是女娇娥,又不是男儿郎”,让我联想到《霸王别姬》,还有那句“男怕夜奔,女怕思凡”。

中国传统戏曲中的《思凡》确实造诣与难度同在,看到这里就真的让人以为这个只是对《思凡》的一种现代话剧演绎。

然而这部话剧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不按套路出牌,它加入了 荒诞主义手法 。话剧首末是《思凡·双下山》,中间部分却加入了薄伽丘《十日谈》中的两个故事,看似荒诞的结合,实则却巧妙无比,无限的想象空间,却仍然有连贯性合理性。

看似一切都是即兴的、轻松的、不确定的,但每个演员都用自己的激情去演绎、去诠释,观众也用自己的理性与情感来理解。这样一种 “先锋话剧” 的方式,更大地发挥了话剧的作用,更大地扩宽了话剧的空间,这是导演心中的《思凡》,也是观众心中的《思凡》,每个人对于它的理解,都是不一样的。

《思凡》用自己的方式来表现人生,而观众也用自己的理解来体会《思凡》的意义。 本来俗人,何不思凡?尼姑与和尚的故事,正体现了人最本质的欲望,哪怕是终日伴着青灯古佛的僧人,也存着贪恋红尘的念想,而这一切被压抑被束缚的欲望的火苗,在和尚与尼姑邂逅间被彻底点燃。

小尼姑开始抱怨自己“削发为尼实可怜”,内心寂寞难耐,偶遇几个游戏在山门外的子弟,内心更是激情如火,盆中的水也无法让她冷静下来;小和尚贪恋红尘,难忍“香醪美酒全无份,红粉佳人不许瞧”,那日见了小尼姑,更是心生杂念,无奈只得诵经念佛来克制。 尼姑与和尚相似之处就在于都是因为种种因素被迫入空门,身在佛门心在凡间。

幸而二者并没有一再压抑自己,在话剧最后一幕里,二人冲破一切清规戒律,冲破种种束缚,双双下山终成眷属。 话剧中人物深刻而形象地演绎了内心的纠结与矛盾 ,一方面有对自己身为佛门弟子却心怀杂念的自责与愧疚,另一方面也有对自己内心渴求的迫切向往。

这一切无不象征着当今的人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矛盾, 是该克制自己随波逐流还是该奋起反抗顺应本心? 我想,在这部话剧里,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答案。或许有克制自己才能到达一定高度的想法,或许有遵从本心自在而活的念头,不管对错,都是自己的追求,这是《思凡》的价值,这也是观众的选择。

话剧中穿插的《十日谈》的两个故事也正延续着《思凡》的意义。

向往爱情的年轻人为了与心爱的人相会,想尽一切办法终于达到了目的,尽管这中间发生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两个相爱的人最终还是完成了心愿。

幽默的是,里面一些全凭想象的画面,都用生动的“此处删去字”横幅来表示。另一幕故事是马夫爱上王后的故事,这一幕采用类似 “镜像” 般的手法来演绎,一切人物场景都有两个:两个马夫,两个国王,两个王后,同时演绎。马夫对王后热烈的爱让他鼓起勇气假扮国王,最终抱得王后,而马夫的机智也拯救了他,让他在国王的试探下安然存活了下来。

两个故事都有荒诞之处,不符合伦理,但最后“受害人”都不再追究责任,反而听之任之,这也恰巧是高明之处。

真相往往不重要,重要的是结果是否如愿,这是讽刺,还是启示? 这两个故事的意义就在于此,当自己的欲望无法压抑,只能是想尽一切办法来达成所愿,不计后果。

结局怎样没人在乎,这是一种讽刺,《十日谈》出现时的西方正在进行文艺复兴运动,谴责“禁欲主义”,以这种故事,来讽刺、来希望人们理解这个道理: 不要克制自己的欲望。

但对于当下,这何尝不是一种启示,心中有渴求的东西,不要去压抑,去尽自己的努力,哪怕不能达到,就算以生命为代价,也必须一试!谁都不知道结果如何,或生或死,其中的价值只有自己明白。这两个故事也是极大地鼓舞心有渴求的人, 放手追求,也许就能成功。

无论是故事,还是生活,都充满着辩证,充满着矛盾,但最最重要的,还在于自身的理解。选择克制自己遵循天理,还是选择顺应本心释放天性,都是个人的追求。

在我看来,《思凡》的意义其实 在于对人性深入的刻画与选择 ,尼姑和小和尚渴望凡尘生活却又被佛门清规束缚,因而表现出种种心理矛盾,越是刻意掩饰、压抑,冲破束缚的欲望就越强烈,最终才有了“和尚尼姑,逃之夭夭”的结局。

这时, 佛门仿佛成为一种界限 ,耐得住寂寞方能成佛,耐不住寂寞只能成人。谁也不知道自己的选择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所以才有了《十日谈》里的故事,不管如何,我将其理解为启示,“得之,我幸;失之,我命”,故事的主人公都是抱着这样的信念去完成自己的欲望。

这种信念,促使他们毫无畏惧,用尽一切方法,幸运的是,他们都达成所想,这就是启示人们,不要刻意压抑自己,心中有所想法,尽力去尝试,说不定就能成功。

话剧的结局都是圆满的,这也无不启示人们, 只有尝试,才有可能实现自己心中所想。 我们本就是俗人,何必为追求一些本就不适合自己的东西而强迫自己呢,物极必反,压抑到一定程度势必会有某方面的毁损。

生命来来往往,没有来日方长, 有自己的想法,做自己想要做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一篇好的文章,需要我们把它记录下来,然后慢慢的反复品味,才能悟得其中的信息,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俗人与脱俗的人,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

 俗人与脱俗的人

 作者/魏涛源

 世界只有两种人——俗人与脱俗的人。

 俗人,就是失去了灵魂的人。他们有着高度统一的爱好,如蜂后产出的成群的工蜂,没有思想只是个工作的奴役。他们喜欢一样风格的服饰,一样风格的言论,甚至连思维都是一样的。他们的存在是以自我为中心,对于社会,家庭(这里指的是大家)豪无概念。他们的工作只有一个,生产,用皮带,齿轮转动这个物质的世界。他们死后烟飞灰灭,因为他们只有肉身。

 脱俗的人,一定是具有高尚的灵魂的人。他们有自己独立的人格,独立的价值观,世界观,独立的伟大的爱,既爱人又爱物。他们不逐波随流,只是寻找自己的小舟去漂泊。他们有傲骨而不桀骜不驯,有个性而不唯我。他们的存在以社会,家为中心,也把自我真正融入到伟大的社会与家中。他们的工作是生产和升华,他们生产出提供物质世界运转的能量,又将这些物质升华为精神,或把精神升华为更高贵的精神,提供伟大的精神世界的运转,他们不死,这是从精神意义上而言,因为他们拥有高尚的灵魂和肉身,肉身可以毁灭、精神永不死。

 一个文明的发达程度,看的就是精神社会和物质社会的比值,也就是看脱俗的人占人口的比。别一层意思便是,我们要更强大、中国要崛起,就要社会出现更多的脱俗的人。

 为此,我们必须成为一个脱俗的人。

 我们生来就是俗人或者说我们生下来就是一个没有灵魂的人,在父母、教师、朋友、社会的熏陶下、渲染下,或脱去俗或染上更大的俗。然,以这种“自然状态下”的俗是无法全部脱去的、必须靠自已去脱掉它。

 脱俗很简单。有自己的想法,有自己的价值、有个性、有爱、有国、有家(心中有国有家)便是一个脱俗的人。不因同学穿了一件萌而美的服饰便争着去买,不因物表面的美而强烈以为这是内在精神的美,不因地位财产而贬低自己或他人,不因别人的想法撼动自己的想法,不因某种个人念头而影响对大家的态度,不因物质因素改变精神因素,不因任何理由而改变心中的爱,这便是一个完完整整脱俗的人,一个有着高尚灵魂的人。

 世上有许多脱俗的人,但脱俗是没有榜样的,若有便是自己,自己才是自己的真主,人活着,就不能平凡的死去,应当以一个脱俗的人的身份而死去。

 脱俗,是我们一生的使命。

人世间所有的美好 情感 ,都是因为遇见的喜悦,和离别时候的悲苦,还有最初的那一份邂逅

李商隐因为身体不舒服,邂逅了乐游原,才有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慨,给后人带来了千年的朦胧的美感

弘一法师因为邂逅了好友离别,写下了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这样凄美的诗句,至今为后人所传唱

前几天我回老家,坐公交的时候,我这个人一向是喜欢坐最后面一排靠窗户的位置,也许是因为窗外有风景,也许是因为那里比较安静,那次也不例外

我这个人非常见不得人沉迷手机,当然我自己也玩,毕竟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红利,我们有权享受,但它的弊端我们也不可以忽略

当人们真正放下手机,开始有了一点自己独立思考的时间,我想世界会变得更好

也许是走的太久了,我靠一靠

车到了一站,一个女生引起了我的注意

为什么呢?

因为她手上拿着两部手机

我想这又是个网瘾少女了

然后她的位置就在我前面不远

因为好奇,我看了一眼她的手机

结果看到的出乎我的意料

她在看教学视频

那时我觉得她真的很美

生命因为偶遇,所以美好

我们每个人都知道手机可以学习

也知道电子书里面也有文学名著

人最可悲的事情就是知道很多道理,但都没有去做

我们放不下,我们是俗人,你也放不下,我也放不下

但有的时候真的可以试着用手机去学习

不要成为手机的奴隶

这句话我是不太同意的

但是这就是很多人的现状

《山中答俗人》古诗全文

问余何意栖碧山,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

《山中答俗人》古诗赏析

这首绝句,与《山中与幽人对酌》一起,被人称为“ 太白绝调 ”(黄叔灿《唐诗笺注》)。它的“ ”在何处?

一是以闲淡之笔自写栖隐之乐。

唐人栖隐,动机多多,或视为“ 终南捷径 ”,此中大有真意,要追求名利,则先示淡于名利,造成巨大社会声誉,然后皇帝征召,一朝青云,位抵卿相;或入仕无门,觅官不得,故找一清静处为潜渊之龙,以待云雨,趁时而起,此无可奈何耳;或官场失意,公鸡斗败,看破红尘,因仕而隐,养其病体,消其锐气,度其馀年;或官瘾正盛,圣主优宠,然公务繁忙,不免劳瘁,则觅一近郊,亦隐亦仕,既可享前呼后拥之荣,亦可得山水之趣,等等,可谓不一而足。诗人亦曾隐于数处,如匡山、白兆山、终南山、徂徕山、嵩山、剡中、庐山等,心情也不完全相同。

本诗作年有以为在开元十五年,即在安陆寿山时;有以为在开元十八年,在安陆白兆山桃花岩时;有以为在淮南泾县时,因此地有“ 碧山 ”,据年谱为天宝十三载。然编定于天宝十二载的《河岳英灵集》已录此诗,可见后说不确,大体为前期作品。有文说本诗“ 隐含了诗人多少伤和恨 ”,内含“ 不幸遭遇 ”,恐未必如是。

作者的心情确是真闲适,而非忸怩作态。王闿运《湘绮楼说诗》批评此诗“ 有意作态,不免村气 ”,乃错会其旨,屈怪古人。碧山亦不应过分指实,影响诗境。所谓“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诗人正因为入世未深,未谙社会之昏暗龌龊,所以才有此真乐。

二是寓庄于谐,故作狡狯之笔,巧于问答,构思奇妙。

起句设问,问者何人?当然是“ ”人。“ 俗人 ”非指庸俗之辈,而是指不知隐居之乐的一般人。

二句妙在笑而不答。闲者,非无所事事,为悠闲之“ ”,以隐为暂时行为者不能得之。

三句推出桃花流水窅(yao咬)然远去之景,化用《桃花源记》典故,似**一空镜头摇来,美不胜收。

四句轻轻点明,此中别有天地,非寻常人间之景,实对“ 何意栖碧山 ”作出回答,然而不答之答,“ 可与知者道,难与俗人言 ”(李东阳《麓堂诗话》)),这才真叫“ ”呢。

诗人自己热爱山林之心和幽默风趣的个性,也活脱脱、鲜灵灵地写出来了。

孔乙己和俗人有很多区别。首先,孔乙己所读书的内容与俗人大相径庭,他不仅读古典诗词,而且还读古书籍,比如《诗经、春秋、礼记、论语、庄子、老子、孟子、墨子等。而俗人可能只读一些流行小说。其次,孔乙己的言行举止更加文雅,谈吐有礼貌,不像俗人那样言辞粗鲁或者缺乏礼貌的语气。此外,孔乙己的思考也比俗人深刻得多,他思考的深度更深,他善于总结,辨析,综合考虑,把所学知识和社会现实结合到一起,对事物有更深刻的认识。最后,孔乙己有着一种更高层次的文学素养,他可以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而俗人则可能更多的只能简单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而不能用文字来表达。

望采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10752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04
下一篇2023-10-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