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门讲的是什么 老九门大概内容是什么老九门故事

九门讲的是什么 老九门大概内容是什么老九门故事,第1张

《老九门》的大概内容是:1933年秋,一辆神秘鬼车缓缓驶入长沙火车站,九门之首“张大佛爷”张启山身为布防官,奉命调查始末。为破解矿山之谜,张启山求助戏曲名伶二月红,无奈二月红却心系重病的妻子丫头。张启山为请二月红出山,北上去往新月饭店求药,因而邂逅新月饭店的大**尹新月,二人暗生情愫。二月红爱妻病入膏肓,最终故去。二月红悲伤之余却意外发现家族祖辈与矿山亦有重大关联,决定与张启山联手,解开矿山之谜。

奸人的陷害令张启山众叛亲离,被迫逃离长沙。中共截获一份日方正密谋攻占长沙的密电,他们希望张启山能回到长沙集结一切可以集结的力量,共同对抗日军。张启山深感民族大义,他回到长沙重开九门大会,肃清奸人,原本势力错综复杂的老九门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团结。长沙保卫战打响,张启山带着老九门加入到保卫长沙的行列中浴血奋战,我军士气大涨。在党中央的战略部署下,日军逐渐战力不支,败退北撤,长沙城转危为安。

张启山在挚友齐铁嘴与二月红的帮助下深入矿山,发现了一座神秘的古墓。经历无数艰难险阻之后,张启山得知了日本人谋害长沙城百姓的阴谋。张启山与二月红、齐铁嘴并肩作战,阻止了日本人在湘江投毒的恶行,解救了无数长沙百姓的性命。

扩展资料

1、《老九门》是一部民国悬疑电视剧,该剧改编自南派三叔所著的同名小说,由梁胜权、何澍培、黄俊文联合执导,陈伟霆、赵丽颖、张艺兴、袁冰妍主演。

2016年11月,该剧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网生内容榜-网络剧榜top10”。

2、剧集评价

《老九门》是《盗墓笔记》前传,讲述摸金世家探秘起源的故事,揭示了盗墓家族的历史渊源,更暗藏九门之间的神秘过往,也是所有后续盗墓故事的开端。此次推出网剧,既是原著作者又是监制的南派三叔不仅赋予剧中人物更错杂、虐心的情感关系,还着重描写了剧中人物的家国情怀。(网易娱乐评[9])

开播前,《老九门》曝光两组不同主题的片头OP,画面精致、剧情紧凑,可媲美美剧质感。怀旧胶片划痕质感OP中,富有神秘色彩的情节铺叙而来,剧情复杂勾人心绪。另一条OP中,在主题曲《我门》的炫酷背景音乐中,九门众人逐一登场,多层次渲染画面,具有较强立体感,富有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

参考资料:

《老九门》百科

按老九门一到九的顺序:张启山,二月红,半截李,陈皮阿四,吴老狗,黑背老六,霍仙姑,齐铁嘴,解九爷。

《老九门》是由梁胜权、何澍培、黄俊文联合执导,南派三叔担任监制,陈伟霆、张艺兴、赵丽颖(特邀)领衔主演的民国悬疑剧。

该剧改编自南派三叔所著同名小说《老九门》,讲述了1937年7月,日军发动全面侵华战争,长沙城布防官张启山为破解矿山之谜,求助古玩鉴赏大家二月红,并结下深厚的友谊共同对抗日军的故事。

该剧于2016年7月4日在东方卫视周播剧场播出。

2016年11月,该剧荣登2016中国泛娱乐指数盛典“中国网生内容榜-网络剧榜top10” 。

民国年间,九大家族镇守长沙,被称为“九门提督”。这九门势力庞大,外八行的无一不知,无人不晓,几乎所有明器,流出长沙必然经过其中一家。

1933年秋,一辆神秘鬼车缓缓驶入长沙火车站,九门之首“张大佛爷”张启山(陈伟霆饰)身为布防官,奉命调查始末。张启山与八爷齐铁嘴一路探访,发现长沙城外有一座疑点重重的矿山,一直被日本人窥伺。

为破解矿山之谜,张启山求助同为九门上三门的戏曲名伶二月红(张艺兴饰),无奈二月红虽出身考古世家,却心系重病的妻子丫头,早已金盆洗手。张启山为了国家大义和手足之情,北上去往新月饭店为二月红爱妻求药。

在北平,张启山邂逅了新月饭店的大**尹新月(赵丽颖饰),并为尹新月连点三盏天灯,散尽家财。尹新月帮助张启山等人顺利返回长沙,二人暗生情愫。二月红爱妻病入膏肓,服药后不见好转,最终故去。

二月红悲伤之余却意外发现家族祖辈与矿山亦有重大关联,于是振作精神,决定与张启山联手,解开矿山之谜。

《我的孩子我的家》

李国华 1946年生,四川重庆人。1961年毕业于四川省戏剧学校。四川人民艺术剧院一级演员、演员剧团团长。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40多部话剧及80部集**、电视剧中任主要角色。

个人简介

李国华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四川电视艺术家协会会员。曾在40多部话剧及80部集**、电视剧中任主要角色。其中《长城向南延伸》获1989年飞天奖、金鹰奖。剧组和个人因在南极考察站;建站和拍片中成绩突出获中宣部、广电部、中国电视家协会联合表彰、四川省委省政府表彰,并颁发荣誉证书,个人获得国家南极考察委员会授予三等功。

《我的孩子我的家》原名《今生》, 由导演毛卫宁执导, 周涌 、 慕星编剧,萨日娜、刘佩琦、徐玉琨主演。该剧于2010年10月5日国庆档于上海电视剧频道首播。

该剧通过上世纪70年代末一个普通家庭30年来的变迁折射出整个中国社会在改革开放30年中的巨大变革,围绕着萨日娜饰演的幺婶和她那因酗酒而一事无成的丈夫以及六个性格各不相同的儿女展开,讲述了林家九口人的悲欢离合,以及长达三十年的岁月变迁、命运起伏,由此呈现出了整个中国社会改革开放以来的沧桑巨变

剧情简介

1978年,重庆。挺着大肚子的幺婶带着大大小小五个孩子跪在厂门口,为她因酒醉被厂里开除的丈夫幺叔讨一个公道。幺婶终于让厂长答应了他们家老大长大后接幺叔班的请求,却也在这场风波中厂门口产子,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幺婶和幺叔本来有五个孩子,前四个孩子是用“繁荣昌盛”起名的,除了老二林荣外,老大林繁、老三林昌和老四林盛都是男孩,老五林静是个沉默和倔强的小女孩。孩子太多,家里本已艰难度日,而现在又失去了他们家中最大的经济支柱——幺叔,他因为酒精中毒,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

幺婶必须站起来扛起这个家,刚生下的双胞胎养不起,在送人的途中,双胞胎丢了一个,幺婶忍着巨大的悲伤把剩下的那个抱回了家,她就是林家的老六。带着五个孩子开始劳动,无法躲避供销社老刘的骚扰,却招至了更多的流言。林建设一怒砸碎了街上所有造谣生事人家的玻璃,并去找老刘算帐,但是幺婶拦住了林建设的棍子,因为老刘的确对林家有恩。

林建设在从拘留所出来后,没有再回到林家,而是远走他乡。老二林荣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子,甚至偷窃了同学的新衣服,而遭到同学哥哥的纠缠。老三林昌和老四林盛平时关系最好。林荣被流氓纠缠,老三老四搬来大哥林繁救场,而林繁却一个失手,将该人打死。

幺婶决定,林繁将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和希望,他不能坐牢,于是只有在其他几个孩子之间抽签,谁抽到就去给大哥顶罪。抽签的结果是老四林盛抽到了签,但他在害怕下偷偷把签换给了林昌,林昌去坐牢了,从此,改变了这两个人的一生。

林静热爱上了钢琴,并极具音乐天赋。幺婶狠心给林静买了电子琴,但是却错误怀疑林静偷家里的钱想买琴,而再次给林静造成了侮辱,林静砸碎了电子琴,并成为最恨幺婶的人。就连幺叔,再次酒精中毒送医院抢救后,邂逅了原来的恋人冯玉婷,并在母亲的撺掇下与幺婶离婚,要和冯玉婷一起过。

林建设也又回来了,他这次是衣锦还乡,因为林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厂子的厂长。并要接幺婶一家离开重庆,去他的厂子生活。但是幺婶在最后还是拒绝了,她放不下坐牢的林昌,也期待着丢失的老七能有一天回来,更重要的是,她离不开这里,她生长的故乡,林建设只有黯然离去了。

剧集评价

该剧较好地把握了苦情的尺度分寸,并不是为了苦而苦,以苦情吸引观众,最终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故事结局是饱含着希望的

这部作品会让观众从母亲苍老的背影中看到人生的过去、现在与将来,让在生活在幸福中的观众想起母亲的泪与汗。这位母亲的形象、家庭的遭遇正像我们民族走过的曲曲折折的路一样,正是不抛弃、不放弃,永远笑对明天’的态度才使我们有了今天民族复兴的大好局面

剧中林家幺叔幺婶和六个孩子的故事坎坷动人,剧中每一个角色性格都鲜活生动,人物经历都辗转起伏,共同为本剧编织了一副中国家庭最写实的岁月画卷。能够把很多家的男女老少都聚集在电视机前,让一家人享受一次简单的天伦之乐,重温一下亲情对每个人的重要

1、不是,董永七仙女与牛郎织女是两完全不同的传说故事。

2、 明代青阳腔《织锦记》所描写的董永,已经具体到润州府丹阳县董槐村人氏。太白金星将其孝顺事迹上报天庭,天帝发现织女七姑与董永本有良缘,就下令她降落凡尘百日,帮董永偿还债务。七仙女等在槐树下,假装与董永邂逅相遇,以寡妇的名义向董永求婚,董永坚决拒绝,太白金星只好亲自化作老头,在一旁竭力怂恿,又作起法来,让槐树说话,为董永充当媒人,董永看出是天意,这才应允下来。

在傅华家,七仙女做了一场惊人表演,一夜间就织出十匹色泽美丽的锦缎,令主人大惊失色,走时还指点董永把龙凤锦献给朝廷,这才诀别而去。董永依计行事,被皇帝封为“进宝状元”。游街庆贺的时候,仙女再度出现,把一个男婴交给董永,随后又扬长而去。董永给这个天地交配的“杂种”取名为董仲舒,如此云云。其实董仲舒是西汉人氏,而董永是东汉人氏,两人风马牛不相及。让儒学家董仲舒扮演董永的儿子,无非是要让这场“天地配”的成果看起来更加硕大美好。

这则故事后来经过历代戏班的打磨,细节逐渐丰满,而悲剧色彩也变得日益浓烈起来。黄梅戏经典剧目《天仙配》,描述玉帝之第七女同情董永的身世,偷着下凡结亲。百日之后,玉帝派兵威逼七仙女返回天庭,就此拆散了这对天地间的美满姻缘。

2、但牛郎织女故事并未因为董永和七仙女闹出了“双胞”而偃旗息鼓,而是兼并了对方的精华,变得愈发凄楚委婉和曲折动人。它叙述玉帝的孙女织女时常在工作之余到银河洗澡,而牛郎是凡间的贫苦农夫,在老牛的指点下,乘其洗澡之际窃取了天衣,令织女无法离去,这样两人就结为夫妻,生下一对儿女,男耕女织,幸福美满。玉帝发现之后,勃然大怒,派天神捉回织女。军队的出现,使权力对情欲的干涉变得惊心动魄起来。牛郎追上了天堂,王母拔金簪作法,形成波涛滚滚的天河,牛郎织女隔岸相望,只能以泪洗面。玉帝为其悲情所动,准许他们每年在鹊桥上相见一次。一幕民间悲剧推演到这步田地,在叙事的元素和结构上,似乎已是功德圆满,无懈可击。

1、1978年,重庆。挺着大肚子的幺婶带着大大小小五个孩子跪在厂门口,为她因酒醉被厂里开除的丈夫幺叔讨一个公道。幺婶终于让厂长答应了他们家老大长大后接幺叔班的请求,却也在这场风波中厂门口产子,生下了一对双胞胎。

2、幺婶和幺叔本来有五个孩子,前四个孩子是用“繁荣昌盛”起名的,除了老二林荣外,老大林繁、老三林昌和老四林盛都是男孩,老五林静是个沉默和倔强的小女孩。孩子太多,家里本已艰难度日,而现在又失去了他们家中最大的经济支柱——幺叔,他因为酒精中毒,已经丧失了劳动能力。

3、幺婶必须站起来扛起这个家,刚生下的双胞胎养不起,在送人的途中,双胞胎丢了一个,幺婶忍着巨大的悲伤把剩下的那个抱回了家,她就是林家的老六。带着五个孩子开始劳动,无法躲避供销社老刘的骚扰,却招至了更多的流言。林建设一怒砸碎了街上所有造谣生事人家的玻璃,并去找老刘算帐,但是幺婶拦住了林建设的棍子,因为老刘的确对林家有恩。

4、林建设在从拘留所出来后,没有再回到林家,而是远走他乡。老二林荣是一个爱慕虚荣的女孩子,甚至偷窃了同学的新衣服,而遭到同学哥哥的纠缠。老三林昌和老四林盛平时关系最好。林荣被流氓纠缠,老三老四搬来大哥林繁救场,而林繁却一个失手,将该人打死。

5、幺婶决定,林繁将是家里的经济支柱和希望,他不能坐牢,于是只有在其他几个孩子之间抽签,谁抽到就去给大哥顶罪。抽签的结果是老四林盛抽到了签,但他在害怕下偷偷把签换给了林昌,林昌去坐牢了,从此,改变了这两个人的一生。

6、林静热爱上了钢琴,并极具音乐天赋。幺婶狠心给林静买了电子琴,但是却错误怀疑林静偷家里的钱想买琴,而再次给林静造成了侮辱,林静砸碎了电子琴,并成为最恨幺婶的人。就连幺叔,再次酒精中毒送医院抢救后,邂逅了原来的恋人冯玉婷,并在母亲的撺掇下与幺婶离婚,要和冯玉婷一起过。

7、林建设也又回来了,他这次是衣锦还乡,因为林建设已经成为了一个厂子的厂长。并要接幺婶一家离开重庆,去他的厂子生活。但是幺婶在最后还是拒绝了,她放不下坐牢的林昌,也期待着丢失的老七能有一天回来,更重要的是,她离不开这里,她生长的故乡,林建设只有黯然离去了。

古今中外,都讲名人效应。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撒贝宁,是撒氏家族的姓氏名片,也是安徽和县的人文标识。几年前,央视曾推出一档名人真人秀寻根节目《客从何处来》,第二季第二集“撒贝宁篇”收视率攀升,观众纷纷热评,和县撒氏家族因此受到关注。

据《撒氏家谱》载:明朝建文元年(1399),由陕西迁至和州的撒仲谦,家住大西门响水沟,是撒氏家族和州一世祖,距今已600多年。撒姓远祖原居西域为回鹘人,因协助唐王朝平叛有功,被封为懋王,世居关中。撒氏祠堂因此名为“懋颖堂”。撒氏是回民中的大姓,世居和城,枝繁叶茂,以和州为故土,人口渐多,流落外乡,甚至远至西南。各地撒姓人都以和州为根,因为几百年来这里是撒姓的源头。

一、寻遗补憾慰乡邻

《客从何处来·撒贝宁篇》曾在和县实地拍摄三天,节目组广泛收集资料,精心制作图板,还专门采访了多位撒氏耄耋老人。但播出的专题片,却从逃难到达武汉民权路清真寺讲起,向前追述仅用一句话带过:“我的家族原籍在与南京一江之隔的安徽和县”。和县乡亲殷殷期待落空,心中难免有点遗憾。作为热爱文学创作和撒氏家族后人,决定整合多方资料,提笔撰稿,存史寄情,既可抒发对和州故乡的热爱,又弥补了族亲乡邻的遗憾。

走近和州撒氏家族,我们首先要记住八个字:“和、平、应、世,忠、厚、传、家。”这既是撒氏家族的辈分用字,又是血脉传承的祖训族规。撒家人世代铭记“和平忠厚”的朴素理念,每年春节都制成楹联贴在门上,把它当作为人处事、修身齐家的道德标准。

明清以来,撒氏家族在和州多从事与本民族生活习惯相关的手工业和商业。如宰牛、皮坊、烛坊、磨坊、油坊以及篾匠、铁匠、饮食、杂货等行业,经营规模都较小,集中于县城居民区,特别是最繁华的小市口一带。商人常随生意走,为了谋生,家族分支还到含山、南京、苏州、杭州和上海等地开店,撒氏就这样不断向外扩散。

家族历史总是与民族命运紧密相连,日寇侵华战争给撒氏家族带来了深重的灾难。1937年12月,日军占领首都南京,一江之隔的和县经常有日机飞临侦察,次年3月18日,三架日机对和县进行了狂轰滥炸,历史给我们留下这样几幅画面:

从高空投弹的日机,一边执行轰炸任务,一边还航拍照片,鸟瞰和州城区一簇簇浓烟连成一片。这是一张从历史档案中翻出的老照片,穿越岁月的尘封,那一簇簇浓烟使人窒息,唤醒了昨天曾经的伤痛,我仿佛依稀听到从空中传来敌机的轰鸣和魔鬼的狞笑。

在地面,和城东西大街化成一片火海,烧了三天三夜仍有余火,数百间店铺和民房焚烧殆尽,其中就有撒万成杂货铺及两层楼房。撒万成杂货店店主撒辅卿(正纲),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流着仇恨的眼泪,死死抱着烧焦的房柱不肯离开,他的侄子奋身钻进炽烈的火场,冒着生命危险把老人救出(见王耀恕著《拙夫走笔》104页)。撒辅卿老人悲愤交加,急火攻心,一下子就疯癫了。和州沦陷后,有一小队日军驻扎在他家宅院,天气寒冷,鬼子兵将桌椅门窗拆了烧火取暖。愤恨至极的撒辅卿老人,乘日军不备,把一盆开水泼到小鬼子身上,后仓皇逃出和州,躲到全椒古河在国民党军队任职文书的孙女婿马维义处。

战火毁了家园,老百姓为了躲避战乱,纷纷踏上逃难之路。撒贝宁的曾祖父撒平厚带着一家23口人,加入拥挤混乱的跑反人群。离开和县,沿着县城间简陋的土路,扶老携幼,拖儿带女,起早摸黑,风雨泥泞,一个多月跋涉1000多里,经无为、庐江、桐城、潜山、太湖、黄梅、黄岗等县,最终抵达汉口,三个孩子夭折在途中。(见“撒家逃难路线图(1938)”)一家人一路上受尽磨难,是那个年代我们整个民族灾难的缩影。据老人回忆,当年跑反,有钱的跑武汉、四川、重庆。没钱的就到乡下,在周围山上、农村躲藏。撒家逃难的人很多,不止撒平厚家这一支。撒辅卿家三儿子应昌,带着撒、禹两家亲戚从南京跑到重庆,后来又辗转成都、广元、宝鸡,最后到西安。姑姑曾对我回忆说:“我的奶奶(名禹素珍,撒应昌之妻)带着我的姑姑(名撒木兰,当时5岁)也随着人流向武汉、四川方向跑。木兰姑姑说,当时还请了挑夫帮助挑担,一头挑行李物品,一头坐着5岁的姑姑。他们跑到四川千佛山后,有人说不能跑了,再跑就危险了。于是就又往回走到武汉,清真寺收留他们住了一段时间,一家人最终去了西安,来到爷爷撒应昌身边,爷爷在西北公路局当会计,西北公路局当时归西北军管。”

二、撒氏创业也风光

撒贝宁在接受采访时曾直言:“一个人从哪儿来是终极问题之一,而家族历来在中国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我来做这件事情,家里人认为是最有条件的……家里人曾经说过,你应该花点心思,把家里一些故事了解一下,……否则的话再下一辈的孩子们就更难了。”

“创业漫漫,毁于一旦”,日机轰炸毁掉了撒氏几代人的家业,家族创业的故事很值得回溯。清末民初,是和州历史上最繁华的时期,因为毗邻南京,是州府所在地,下辖好几个县。撒氏老弟兄六人,在小市口合伙开设了“撒万成”商号,经营美国“美孚煤油”、英国“太古食糖”等五洋杂货。商号前店后坊,即前场营业,后场生产加工糖食糕点等。创业开始经受的磨难,今人难以想象。每日两餐,早干晚稀,没菜吃就用盐炒黄豆下饭;男人剃头,六弟兄互相剃,用剃刀刮掉长发就行了;一件衣服,老大、老二、老三挨着穿,补丁摞补丁,一直穿到破烂不堪。真正是艰苦创业,克勤克俭。

俗话说“家有千口,主事一人”,“撒万成”商号由二房撒辅卿主事,三房次子应杰负责内务,五房长子应麟管销售。“撒万成”商号位于和城中心“小市口”偏西。另外在城内还开设分店“撒万新”、“撒万顺”。撒辅卿还以长媳马应玉之名在油坊巷开设了“撒万隆”酱菜店,生产经营酱菜、酱油和米醋。“撒万成”和“撒万隆”的糖坊酱坊,都雇佣了几位大师傅和很多伙计。日机轰炸前,撒辅卿老六房没分家,都在一起吃饭。六房上百口人,聚居在和城小市口偏南一隅的“油坊巷”,南从“大观园”浴室起,北到小市口止,是撒姓开店居住比较集中的区域,人称“撒半街”。

“撒半街”大概有四五十米门面,但进深很深,共有五大进,一大进有三小进,中间还有庭院。它不是一支一时刻意建设的,是撒姓族人相互聚拢自然形成的。撒贝宁曾祖父开的“在城内要算是一等的大酒馆”,在小市口西门,不在“撒半街”。“聚族而居”是家族制的起源和特征,也是家族沿袭的生活方式。各支各房相聚而居,店舍墙连瓦接,房屋彼此相挨,延长成为街巷,而后被和城人以“撒半街”称之,由此可见家族当年的兴旺,也显示撒氏对和城发展的贡献。

能够反映当年撒氏经营状态的是进货。当时“撒万成”商号除去糖食糕点等由作坊自制外,其他大宗商品如“美孚洋油”、“太古白糖”都是从南京进货。据老人回忆:一般两个月要进一次货,进货大船从南京下关码头直抵和州金河口码头,在码头卸完货用独轮车分装好,运到城内“撒万成”商号库房。从金河口码头到和州县城的十里长堤上,独轮车从头看不到尾,沿途农民驻足观看,相互转告说:“撒万成又进货了!”

最难忘的是撒、禹两家儿女嫁娶,当时两家是换亲,即撒家长女(撒应玉)嫁到禹家,禹家女儿(禹素珍)嫁给撒家(三儿撒应昌)。“撒万成”和“禹广源”在当时是两家有名的商号,堪称和州商界翘楚。撒禹两家,娶媳妇,嫁女儿,亲上加亲,双喜双庆,真是“门当当,户对对,天作之合良缘配”。洋鼓敲,洋号吹,鞭炮鸣,人声沸,震耳欲聋,盛况空前,那个场景,那个气派,为和州城前所未有,多年后老人们回忆旧事也还津津乐道。

三、拒侮抗日添荣耀

和州撒氏家族与日本侵略者有着不共戴天的国恨家仇, 在民族危亡的历史关头,整个家族都投入到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中去。有的浴血前线,有的挥汗后方,有的声名远播,有的无声反抗,这方面的事例比比皆是。

撒贝宁的四爷爷(四叔公)撒应水,19岁在武汉参加战时干部服务团(简称“战干团”),22岁在战争中英勇牺牲,献出了年轻的生命。《客从何处来·撒贝宁篇》提到他的英名,从而使后人铭记。

撒家参加“战干团”的还有个女子叫撒慧(惠)英,论辈分是撒应水的侄女,当年不在武汉而在宜昌。撒慧英生在和州,因反抗封建包办婚姻逃婚离家,在进步青年买德钧影响下,1936年投身抗日队伍,两人在湖北宜昌参加战地干部服务团,每天与全国各地爱国流亡青年一起宣传抗日。1937年与买德钧结婚,辗转到重庆、西安等地,因参加革命,1945年丈夫被国民党杀害。不到30岁的撒慧英,带着三个未成年的孩子回到和州。她重整娘家衰落的生意,协助夫君买家搞船运,在南京到和县金河口码头间运输货物。后来她又搞公路运输,1947年创办和含汽车运输公司,自任董事长,为纪念夫君对外一直用夫姓,名为“买英”。紧接着又卖地投资修筑和含公路,1949年解放后公路被国家收管。这段修筑和含公路的历史,曾录入巢湖地区交通志。撒慧英无愧为撒氏家族的女中豪杰。

“撒万成”老掌柜撒辅卿的二儿子撒应瑞,早年曾在含山开设撒万成分号,并兼任和含两县商会会长。和县沦陷后,日本人要在和县成立维持会,有意挑选撒应瑞担任会长,几代人创下的家业毁於日机轰炸,国恨家仇压在心头,撒应瑞愤然拒绝。他带着家人逃出和城,躲到南京水西门外,靠其子(世良、世勋、世光)在外打工或做小贩维持生活。

撒辅卿的小女儿撒应珍,冒着生命危险为新四军购买抗生素等药品。

特别是撒应瑞的长子撒世良(撒辅卿之孙),不堪忍受日寇凌辱,离开故土,远走他乡,成为一名中国远征军的士兵。撒世良参加中国远征军的史实,是前几年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前后被发掘出来的,一时间竟成“网红”,他的故事曲折感人。

穷人孩子早当家,商人儿孙爱闯荡。在经商环境下长大的撒世良。12岁就只身一人到上海当学徒,“淞沪抗战”他跟随逃难人群返回和州。为了当兵吃饭,也为了抗日复仇,他跑到安徽六安参加了国民党军队。在西安当勤务兵,挨饿受累遭歧视,找个机会开溜当了逃兵。从终南山到陕西武功,再到宝鸡,流浪飘泊。在宝鸡找到三叔撒应昌,经介绍跟师傅学驾驶,随后在西北公路局五中队当上了汽车司机。

当时从宝鸡到成都遇到搭便车的旅客,要付给15两黄金。一次他开车到重庆,去看望堂姐撒惠英。惠英姐无论在和州开店时,还是跑反到异乡,都为家族做了很多事。撒世良跟堂姐很亲近,为感恩就接济她一点金子买米,因此招来厄运。军统局以走私罪将他抓起来,车和执照全部没收。关押数月,转到渣滓洞,继续关押,后来虽被释放,但汽车没收了,再次走上流浪之路。

能够成为中国远征军的一员,很大程度出于偶然。撒世良在重庆时,有位安徽老乡在国民党营造司当司长,他帮司长修好了一辆年久失修的进口汽车,司长留他当了司机。后来日本偷袭珍珠港,太平洋战争暴发,中、美、英结为同盟国,中国派遣远征军出国作战。为了补充兵源,国民政府广泛动员学生参军,他怀着满腔抗日爱国热情报名参加了学生军。

学生军集训后选择去向,撒世良选择去印度。1943年春,经过乘船,转汽车,再乘美军运输机,沿着著名的驼峰航线,飞到印度汀江。中国远征军士兵五六十人,在美军基地清洗换装,乘火车到加尔各答,换船到兰姆伽。兰姆伽在印度东北部比哈尔邦,是一个远离城市的偏僻小镇。著名的盟军大本营就在这里,中国驻印军队的驻地和训练基地也在这里,撒世良在兰姆伽待了一年多。

凭着开车技能,撒世良被分配到中国驻印军战车四营。1943年10月,中国远征军战车学校在兰姆伽正式成立,撒世良当上了教官助理。在中美官兵共同努力下,培养出一批又一批坦克、装甲车驾驶员,送往缅甸抗日前线。1944年1月,第一支中国装甲部队出现在胡康河谷,大大提高了战斗力。中国军人的英勇善战,美国先进的武器装备,中国驻印军所向披靡,解放了缅甸,恢复了滇缅公路运输线,为抗战转入全面反攻取得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

1944年冬,日军侵犯贵州独山,贵阳告急,国民党急调学生军回国。他们从印度飞回云南,奉命奔赴贵阳。但由于坦克吨位过重无法过桥,最终两辆15吨重的坦克掉进河里。失去坦克的士兵,自寻生计就散伙了。撒世良跟随国民党军炮兵五团来到贵阳,在这里结婚成了家。1945年8月,日本投降,抗战胜利。此时,老婆怀孕,为了挣钱养家糊口,去广东湛江接车,后辗转柳州、香港、海南岛,发现上当受骗,鬼使神差竟然又当上国民党兵。在海南岛撒世良遭受诬陷关进牢房,后被转到广州番禺监狱。

1949年春,人民解放军打到广东,撒世良被从监狱救出。他作出了人生最重要的一次选择,没有领路费回家,而是留在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兵团,司令员是邓华。撒世良还是干老本行开汽车,最初执行的任务是运送武器弹药到花县,他最终成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员。

回顾撒世良的一生,可谓“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最后却“劫波渡尽,迎来光明”。无论投身中国远征军,还是加入人民解放军,他都是普通一兵。没有浴血疆场,未立显赫战功,但有着真实的人生,同千千万万普通士兵一样,为民族解放事业作过贡献。撒世良转业到衡阳铁路局,后来在广西柳州定居,他的很多亲戚都在和县,亲侄子就住在马鞍山市。

四、和州撒氏一家亲

撒贝宁曾感慨说:“我发现背井离乡的过程从未停止,并且可能越走越远。我们永远会在路上,永远也回不了头,但是你别忘了根在那儿。”这不是撒贝宁个人的感慨,是与他有相同际遇游子的共同感怀,也是这次在进行家族调查时我们深深的感悟。

撒贝宁到和县是来寻根的。往事过去已七八十年,孙辈来寻找祖父、曾祖父的生活痕迹,人去物非,时过境迁,中断太久,续之岂易?徒劳也属难免。撒氏系非农村聚居型家族,经商之人对地域依存度较低,他们将本取利,寻找财路,家随生意走,撒氏家族就这样一支又一支走四方,奔远方。

奔远方,难回乡,血脉乡情化愁肠。在采访中,对于撒氏谱系和辈分能说清的已经很少,很多事都搞不清。第一因为没有家谱,家族人太分散,也没有人来续家谱;第二是家族大,分支多,走动少,联系松散;第三有的起名不带辈分字,有的不用名而用号,后人已无从咨询查考;第四由于旧社会回民必须娶回民,不许娶汉民,通婚限制造成择偶面狭窄,辈分常常搞乱,形成拐弯抹角都连得上,反正都是亲戚,到最后就互相都喊老表。被采访的耄耋老人言之凿凿:“和州姓撒的规规矩矩就是一家。”这种笼统之言,虽属无奈,但也确实。撒氏家族的这种尴尬,在很多家族中都存在。

追根溯源,连线忆旧,凡联系到的家族后人都非常热心。我们运用电话、视频现代通讯手段,辗转寻找散落各地的族亲,了解往事和现状。这个几百年来生活在和州的家族,已扩散到祖国的四面八方;这个姓氏独特的少数民族家族,已融入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他们其中出了很多杰出人物,如:南京东南大学教授、著名锅炉专家撒应禄,上海市医药工业研究院高级工程师、电渗析水处理专家撒应福,乐队指挥家、作曲家撒世斌,以及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撒贝宁等。无疑为这个家族争光添彩。“撒”姓宗亲在异地他乡有缘相聚,依然亲情如故。例如:上世纪七十年代,撒辅卿的小孙女撒惠文从柳州去武汉参加物资交流会,与撒贝宁伯父撒世富邂逅。四十年前跑反失散,四十年后意外重逢,两家惊喜万分。撒世富的胞弟撒世贵,有子撒贝宁和女撒贝娜。他乡遇族人,喜极的世富将惠文携带的女儿取名为:撒贝妮。撒贝娜和撒贝妮,一族两支并蒂花,延续亲情传佳话。武汉和柳州两支保持着密切的交往。另外,撒贝宁前往广西柳州考察乡村小学教育状况,撒世良之子撒忠民也大力协助;撒贝宁来安徽和县寻根调查,由晚两辈的撒曼丽全程陪同。天高地远隔不断,血脉亲情能跨越。

追根溯源,实地觅踪,撒忠铭先生为我们带路寻找岁月的遗痕。当年的石板街巷已经不见踪影,闹市口再也找不到祖辈生活的印迹,我们在拥挤不堪、布局零乱的楼房巷道中穿行,询问这儿那儿曾经的面貌。在狭窄巷道的最深处,忠铭老人打开一座老屋,饱含岁月沧桑感的青砖小瓦,整块青条石门槛,黝黑积尘的屋内隔板,杂草丛生的荒芜院落,这是撒氏家族唯一幸存的旧居,已被定为危房,等待拆迁。走出老屋是“篾匠街”,一条街仅存两三户篾匠,基本已名存实亡。人们一边拿着手机拍照,一边感叹时代发展太快。

这趟和县撒家寻根,我们不止一次来到镇淮楼,登临这座地标建筑,凭楼远眺,思絮飘渺。镇淮楼,像一位饱经沧桑、爱心依旧的老祖母,以其博大的胸怀将子孙后辈尽揽身边。镇淮楼,记住了背井离乡之人难舍难分的泪眼,珍藏起久别重逢儿女笑容绽放的照片。面对镇淮楼,撒氏家族掏心倾诉。今后不管走向何方,都不会忘记和县故土;不管在哪里扎根,都一定守住“和、平、应、世,忠、厚、传、家”这八个字,把家族这份正知正念永远牢记心上。

备注:

本文在调查和写作中,得到撒木兰、撒惠文、撒惠玲、撒忠铭、撒忠泉、撒文瑾、和撒曼丽等家族宗亲提供资料和帮助,在此统一予以答谢。另外还使用了《和县志》和其他资料。初稿完成后,制作“美篇”在家族微信群中征求意见,网上多个公众号转发,反响较为强烈,撒氏族人提出的补充修改意见,基本上都采纳了。

家族如同百年老树,盘根错节,枝叶繁茂。虽已尽心竭力,并征求意见作了修改,但错讹缺失仍再所难免,恳请撒氏宗亲指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3486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0
下一篇2023-10-1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