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如果认识从前的我,也许你会原谅现在的我。
2、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3、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
4、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 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
5、你问我爱你值不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得不值得。
扩展资料张爱玲(1920930—19959),中国现代女作家,原名张煐,笔名梁京,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7岁开始写小说,12岁开始在校刊和杂志上发表作品。1943至1944年,创作和发表了《沉香屑·第一炉香》《沉香屑·第二炉香》《茉莉香片》《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小说。
1955年,张爱玲赴美国定居,创作英文小说多部,但仅出版一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1995年9月在美国洛杉矶去世,终年75岁。有《张爱玲全集》行世。
张爱玲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个独具魅力的作家,她一生的创作涉及小说、散文、剧本评论,其中以小说成就最高。张爱玲小说超越了她所处的时代。她的小说无论是选材、立意,还是人物塑造、叙事结构和语言技巧无不显现出个人的特色,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
她的小说无论是超越雅俗,还是对边缘化小人物的深入描写,都是20世纪40年代的其他任何作家无法比拟的。因此她的小说不能归于任何一个小说流派,而是个独特的存在,为中国小说史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张爱玲贡献了一批文学精品,创造了写实小说的新高,在中国小说史具有坐标的价值。
参考资料:
按:《封锁》是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写的是电车上的“邂逅”,一种微妙的情感。“封锁”或许是现代的隐喻,揭示某类困境。我在此以爱情的视角切入,试作随性之解。
“封锁”其实就像你在公交车上等红灯的情形,那一段时间里,世界突然停下来,短短的几分钟。逼仄的空间便与外面隔绝,自成一体。你该做点什么呢?从来没想过。普通人就是这样,当眼前的事物逐渐清晰的时候,他却视而不见,更何况是打乱它们的次序呢?但张爱玲不普通,我相信她一定坐过电车,就像小说中描写的那样,并且,她还从中发现了某种“奥秘”。
“开电车的人开电车。在大太阳底下,电车轨道像两条光莹莹的,水里钻出来的曲蟮,抽长了,又缩短了;抽长了,又缩短了,就这么样往前移——柔滑的,老长老长的曲蟮,没有完,没有完……开电车的人眼睛盯住了这两条蠕蠕的车轨,然而他不发疯。”小说以“开电车的人开电车”作为第一句,足以看出张氏眼光的“毒辣”。“开电车的人开电车”,说明开电车的人一心只在开电车上,此外无他,也就是说,他只是一个“开电车的人”,甚至是电车的一部分,他是不用思考的,所以“他不会疯”。这让我想起卓别林的《摩登时代》,个人变成大机器的一个部件,不停地运动,运动。
如果电车一直开下去,那么故事就不会发生了,恰恰碰到“封锁”。封锁意味着停下来,停下来就“麻烦”了。于是乎——
“铁门里的人和铁门外的人眼睁睁对看着,互相惧怕着。”为什么惧怕?因为他们开始思考了。
“这庞大的城市在阳光里盹着了,重重地把头搁在人们的肩上,口涎顺着人们的衣服缓缓流下去,不能想象的巨大的重量压住了每一个人。”为什么会有这样“巨大的重量”?因为人们逐渐意识到自我,想要说点什么来填补眼下的“空虚”。
比如“靠近门口的几个公事房回来的人”开始谈论别人——
“总而言之,他别的毛病没有,就吃亏在不会做人。”
“说他不会做人,他把上头敷衍得挺好的呢!”
真像两个政治家,在商讨合适的人选,这个“他”显然是有可取之处的。
而一个妇人在提醒他的丈夫“别把裤子弄脏了”,随即开始思考:“现在干洗是什么价钱?做一条裤子是什么价钱?”
此时的男主人公吕棕桢也开始了他的“思考”。起因就是看到那个丈夫手里的“熏鱼”,他立马联想起自己的妻子。她居然让他这样体面的一个男人去“弯弯扭扭”的小胡同里买包子!成何体统!这是多么有失身份的事情啊。他转念又想到“封锁”可能会耽误晚饭,包子可以派上用场。包子被包裹在一张报纸里,粘住了几个铅字,他又看起报纸来。他不得不这样做。
“他们不能不填满这可怕的空虚——不然,他们的脑子也许会活动起来。思想是痛苦的一件事。”
女主人公出现了。就在吕棕桢看向那个“头像一个核桃”的老头子的时候,吴翠远映入了他的眼帘。她正在改作业。当然,吕棕桢并不知道她老师的身份。看起来就像个学生。吕棕桢不知道的还有,吴翠远也在“思考”,这种思考正好与吕棕桢的抱怨呼应着。前者想的是“女人”,那个让自己“不堪”的妻子,而后者则在改作业的时候鬼使神差地写了个A(在英语评分里,这是最高等级),并不是因为这位同学写得多好,而是因为他写的东西“打动”了她:他破口大骂,毫无顾忌,什么“红嘴唇的卖*妇……大世界……下等舞场与酒吧间”之类,像个男人,而且是“胆敢这么毫无顾忌地对她说这些话的唯一的一个男子”。同样也“抱怨”,学校里的破事,家中的抑郁氛围等等。“生命像圣经,从希伯莱文译成希腊文,从希腊文译成拉丁文,从拉丁文译成英文,从英文译成国语。翠远读它的时候,国语又在她脑子里译成了上海话。那未免有点隔膜。”这种情况下读圣经解决不了问题。我看到这里,隐隐猜到接下来应该要发生点什么。前面的暗示已经够多了。
这里还需要一个“契机”。对,契机。如果你是男主人公,你会找什么理由去搭讪呢?横冲直撞肯定是危险的。接下来有两件事值得注意:一是一个医学生的写生,引起大家的围观和议论,二是吕棕桢偶遇他的一个亲戚,“是他太太的姨表妹的儿子”,一直在觊觎自己十三岁的女儿。吕棕桢大概对这种热闹不感兴趣,自己一个人呆着,这才会提前发现董培芝,也就是他的那个亲戚。怎么办?他必须躲着他。契机来了!他呢,又恰好看到了吴翠远,不偏不倚。你想啊,此刻要想避开自己的穷酸亲戚,最好的办法就是找一个聊天的对象,女的更佳,吴翠远完全符合。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来得好,不如来得巧。两个“空虚”的人终于相遇了,好戏上场。
搭讪无非就是从“闷”开始,“封锁”时期,正常不过,不失为一个不错的开场白。吴翠远自然领情,她发现了吕棕桢的那双男人的手,他期待的。何况,这双手的其中一只还搭在她的背后,十分暧昧。两人的关系瞬间被拉近。其实吕棕桢早就发现了这位女士,不然他说不出“你知道么?我看见你上车,前头的玻璃上贴的广告,撕破了一块,从这破的地方我看见你的侧面,就只一点下巴”这样的话来。他也知道,这位女士不是他喜欢的类型。有什么关系呢?开口的那一刻,都收不回来了。
不妨推测一下,封锁带来的“闷”是一种可意识到的“空虚”的具体形态,这种“空虚”折磨着电车上的人们,尤其是男女主人公。所以,问题并不是男女主人公如何——男的是否英俊潇洒,女的是否风姿绰约,不是的,这个情景足以改变原先绝无可能的局面。你看,吕棕桢逐渐感受到吴翠远的“风韵”来了,“拆开来一部分一部分地看,她未尝没有她的一种风韵 ”。吴翠远变了么?没有!只是吕棕桢重新审视她罢了。
既然话匣子打开了,那么一时半会儿就停不下来了。两人所聊的话题越来越深入,先是学历,这无可厚非,再是工作,更进一步,接着居然聊到了家庭,吕棕桢一开口就说出了他的太太。这是不是太过草率了?不,他这样说肯定已经憋了太久了,现在好不容易抓到一个说话的,岂能不说个痛快?哦,原来是他的太太不理解他,问题就演变为“婚姻”的不幸了。吴翠远一个劲点头,受过高等教育的她,还受到西方开放思想的影响,理应理解他的。吕棕桢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一个戏剧性的时刻突然降临:“街上一阵乱,轰隆轰隆来了两辆卡车,载满了兵。”他们俩一齐向窗外看去,等回过头来,吕棕桢看到了另一个吴翠远:她的脸像一朵淡淡几笔的白描牡丹花,额角上两三根吹乱的短发便是风中的花蕊。他看着她,她红了脸,她一脸红,让他看见了,他显然是很愉快。她的脸就越发红了。吕棕桢找到了作为男人的久违的快感。当他们俩都意识到自己的身份之后,“空虚”便永远无法填满了。这是可悲的,同样也能带来短暂的欢愉。
你可以想象男主人公吕棕桢侃侃而谈时的眉飞色舞,也可以猜到女主人公安静聆听时的娇羞妩媚。像一对热恋中的男女,他们说啊,不停地说,如同再不说世界末日就要来了。吕棕桢甚至想过要“重新结婚”,对象嘛,不用说。对面的那位心里有数。她一度掩饰内心的雀跃,但当他听到他说“你不是自由的。即使你答应了,你的家里人也不会答应的,是不是?……是不是”时,他不禁怨恨她的家人,然而,晚了。有人在远处喊道:“封锁行将开放!”吕棕桢顷刻间清醒过来:“不行!这不行!我不能让你牺牲了你的前程!你是上等人,你受过这样好的教育……我——我又没有多少钱,我不能坑了你的一生!”有补救的办法吗?吕棕桢想到一个,他向她要了电话号码,可究竟还是于事无补。吴翠远报出电话时,吕棕桢或许已经听不到了。封锁开放,意味着人们要回到“物”的形态了,空虚也随即消逝。一块石头空虚吗?你去问问它吧。小说的结尾处,一只灰壳虫现身,宣告故事的结局。不再停留,也就不再相爱。
张爱玲自己又何尝不是这样。她写《封锁》的时候并不认识胡兰成。某天,胡兰成读到了这篇小说,思忖良久,拍案叫绝,一定要见见张爱玲,托了苏青去联系,这是一种停留。张爱玲见过胡兰成之后,倾心不已,彻夜长谈,她也停留了。他们是否填满了这无尽的“空虚”呢?无人知晓,只是后来胡兰成又上了“电车”,开走了。张爱玲没有去追,根本不用。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封锁》向人们展示了一种“普通人的传奇”——即人对空虚的反抗。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传奇”;而大时代的动荡下普通人的不安与躁动恰恰体现出那种“被抛入性”,爱情也无非如此,瞬时的游离能解决问题吗?不得而知。但无论成功与否,至少是值得一试的。张爱玲因此绝望了吗?也倒未必。
《封锁》原文阅读https://wwwdoubancom/note/579267558/
如何评价张爱玲在香港时期的创作?
应该说,张爱玲和香港确实是有缘的。她的生活和创作与这座“孤岛”的关联,恰如她和另一座“孤岛”——上海的关联一样,是个耐人寻味,并值得细究的问题。张爱玲在1939年先是考上了伦敦大学,后来因为欧战爆发而改入香港大学。在香港,她独得了港大文科的两个奖学金。
搜狐网
晴 / 6°
张爱玲是“纸上谈兵”的书生吗?看她当年在香港的编剧生涯
捞史倌
2019-12-27 · 历史领域优质创作者
订阅
1957年国际**懋业有限公司(即电懋)出品的《情场如战场》在香港上映,一连数周盛况空前。大明星林黛依然眼波流转,一笑一嗔皆有神采,而林黛扮演的叶纬芳和她的追求者们的故事依然让观众爆出阵阵哄笑。人们意外:这么好莱坞、调皮、梦幻的世界,竟然也是张爱玲?!俊男靓女群集的该片据说突破了当年国语片的票房纪录。这是张爱玲电懋编剧生涯的首部作品。在同年7月给宋淇夫人、好友邝文美的信中,张爱玲说道:“《情场如战场》能够卖座,从各方面着想,我都可以说‘干了一身汗’,因为我也总觉得人家总拿我们这种人当纸上谈兵的书生。”那一年,张爱玲37岁,离港赴美已经两年。
张爱玲终归不是纸上谈兵的书生。从1955年到1963年,她为电懋共写了十个剧本:《情场如战场》(原名《情战》)、《人财两得》(1958)、《桃花运》(1959)、《六月新娘》(1960)、《南北一家亲》(1962)、《小儿女》(1963)、《一曲难忘》 (1964)、《南北喜相逢》(1964)、《红楼梦》(上、下集)与《魂归离恨天》。其中,前八个剧本都被拍成了**。但据香港**资料馆方面介绍,这拍成的八部**中,《人财两得》、《桃花运》的影片拷贝已经损毁,是否能修复至放映标准仍是未知之数;而《一曲难忘》,则连拷贝亦已失传。五部张爱玲电懋时期编剧仅存的硕果一直珍藏于香港**资料馆。
多年前,张爱玲在《借银灯》一文中写道:“‘借银灯’无非是借了水银灯来照一照我们四周的风俗人情罢。水银灯底下的事,固然也有许多不近人情的,发人深省的也未尝没有。”而借着“银灯”,我们也得以一窥银灯背后的张爱玲。
从上海开始“触电”
“**是拍给大众看的,**是虚幻的,她对这一点非常了解。”
“香港编剧的这些**和张爱玲的小说是不能相提并论的,和张爱玲之前编的《不了情》(1947)和《太太万岁》(1947)也不能相提并论。”《张爱玲全集》主编止庵对“电懋时期”的**如此评价道。
林奕华也曾经评价:“纵然他们的话语仍带着‘张爱玲式’的机智、俏皮,但论及戏剧力量,《情场如战场》明显追不上同是出自她手笔的《太太万岁》。”
而在香港**研究学者、曾任香港**资料馆研究主任的黄爱玲看来,要剖析张爱玲电懋时期的**,不能不谈上海时期的《不了情》和《太太万岁》。香港和上海,这是张爱玲**事业的双城记。
张爱玲的编剧生涯始于上海沦陷时期,而“触电”却是更早。太平洋战争爆发,张爱玲以“影评人”身份开启职业生涯,1943年开始便在英文月刊《廿世纪》上发表英文影评,谈及古装巨片《万世流芳》(1943)、《梅娘曲》(1943)、《桃李争春》(1943)、《浮云掩月》(1944)、《渔家女》(1943)等。
抗战胜利后,张爱玲因与胡兰成的关系不见容于文坛,处境尴尬。1946年文华公司成立,桑弧经过柯灵的介绍认识了张爱玲,随后便邀请张爱玲为文华公司创作**剧本。1946年12月26日至1947年1月12日,在短短半个月的时间里张爱玲完成了**“处女作”《不了情》,之后1947年2月6日由桑弧执导开拍。男女主角分别由当时最红的男星刘琼与东山再起的陈燕燕主演。同年4月,《不了情》在上海公映,被誉为“胜利以后国产影片最最适合观众理想之巨片”。张爱玲在**编剧上的才华也在这部文华影片公司“创业巨献”的《不了情》中得到了充分显露。
在黄爱玲看来,《不了情》是我们所能看到张爱玲的剧本中最接近张爱玲文学世界的一个剧本。一个女子独自在大都市谋生,爱上了有妇之夫,还有一个取了姨太太的不争气的父亲,这多少有点张爱玲她自己的影子。这也是她唯一改编成小说的剧本。
《不了情》后,张爱玲与桑弧再度携手合作《太太万岁》,这次娓娓道来的是一出都市生活中里弄主妇的悲喜剧。到了《太太万岁》,张爱玲已经可以娴熟地运用剧本形式来表达**的魅力,那些纸上的“热闹”妥帖地转化成了银幕上观众喜闻乐见的画面。
“《太太万岁》是把《不了情》文艺、肃穆的调子调轻巧,张爱玲刻画的太太是典型的上海人,摩登、贤惠,贤惠里面带着世故、聪明,却又机关算尽。”黄爱玲说,对这样的“太太”,张爱玲有几分冷眼旁观,带有一种超然甚至是嘲讽的味道,但还是带有同情。
在《题记》中,张爱玲这样体己地描绘成千上万个这样的太太:“一个半大不小的家庭里周旋着,处处委屈自己,顾全大局的太太的苦心。她家里上有老,下有小,然而她还得是一个安于寂寞的人。没有可交谈的人,而她也不见得有什么好朋友。她的顾忌太多了,对人难得有一句真心话。不大出去,但是出去的时候也很像样;穿上‘雨衣肩胛’的春大衣,手挽玻璃皮包,粉白脂红地笑着,替丈夫吹嘘,替娘家撑场面,替不及格的小孩子遮羞……”
黄爱玲认为,张爱玲对夫妻关系中女人的角色看得很通透,她自己当然不愿意扮演这样的角色,后来孤冷悲清的道路虽很不容易,却也是她自己选择的道路,“轻喜剧中女人的角色不是喜剧的,《太太万岁》表面喜剧后面是有一丝丝苦,但是**是拍给大众看的,**是虚幻的,她对这一点非常了解。对男女之间虚幻的关系和**的虚幻的娱乐的本质,她看得非常通透。”
“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
在1961年9月12日给邝文美的信中,张爱玲袒露自己想在当年十月只身到香港的计划,“一来因为长途编剧不方便,和Stephen(宋淇)当面讲讲比较省力,二来有两支想写的故事背景在东南亚,没见过没法写,在香港住个一年光景,希望能有机会去看看。”十月,张爱玲赴港,未曾拍摄的《红楼梦》剧本流产也在此期间发生。
据符立中考证,电懋版《红楼梦》拟拍成彩色片上下两集,预先付给张爱玲一万港币的高额编剧费,张爱玲在美国时已编了一部分,决定回香港写完。“当时的航班中途要在台湾停驻,再飞香港,张爱玲想在台湾逗留期间访问张学良,为(英文)小说《少帅》做准备,但不幸的是访问被拒。张爱玲在台湾还遇到了白先勇、陈若曦与王桢和,可到花莲的时候传来赖雅中风的消息,之后得知赖雅被女儿接去照顾,才想继续回香港写完剧本领了稿酬之后回美国。”
11月,电懋宣布明星总动员:尤敏、葛兰、李湄、叶枫、雷震、张扬全员集合,演出豪华古装大戏《红楼梦》。电懋先前已经在全东南亚举行十万票选,“玉女”尤敏是众望所归的林黛玉,“泼辣旦”李湄是浑然天成的王熙凤。
而从电懋之前一连开拍《花好月圆》(1962)、《珍珠泪》(1962)、《萍水奇缘》(1962)皆由雷震担纲来看,他应该是公司属意的贾宝玉。至于编剧,秦羽是清宫文物藏家、宋淇是红学专家,但一致礼让给张爱玲。但未曾预料,编剧《红楼梦》最后却演变成张爱玲挥之不去的梦魇。
张爱玲编剧的《红楼梦》被弃拍的最大原因源自邵氏、电懋竞争的白热化。符立中告诉南都记者,电懋宣布拍《红楼梦》之后,邵氏也宣布拍彩色《红楼梦》。“电懋和邵氏的竞争由来已久,抢拍《红楼梦》不是第一部,也不是最后一部:之前电懋本来要拍《武则天》,邵氏抢拍了李丽华主演的《武则天》(1963),最有名的一部抢拍片子是《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
符立中回忆,当时邵氏手中三个大牌是乐蒂、林黛和李丽华,迎战电懋抢拍《红楼梦》时邵氏集所有片场之力,全力拍《红楼梦》。“邵氏有现成的古装片场,素来也有黄梅调**,只要往里填词就可以。但张爱玲写《红楼梦》弃用黄梅调,改用国语,全部台词是从无到有,我们都知道张爱玲对《红楼梦》一直以来的敬重,从年少创作《摩登红楼梦》,到晚年写出整本考证,你可以想见她态度之慎重。张爱玲当时甚至写到眼睛充血!”
可就在这时,香港很多**公司也群起拍《红楼梦》,潮语片、粤语片,上海也传来消息要拍王文娟和徐玉兰主演的越剧《红楼梦》(1962)。在这种形势下,电懋决定放弃拍《红楼梦》,已有的剧本胎死腹中。
回美国之前张爱玲还是赶出了《小儿女》和《南北一家亲》两个剧本,在邝文美记录的张爱玲语录中,有一句描述大致也能反映她当时的状态:“楼下公鸡啼,我便睡。像陈白露,像鬼———鬼还舒服,白天不用做事。”
1962年年底,张爱玲终于回到美国,赶剧本使她健康透支。1963年5月开始,张爱玲着手《魂归离恨天》的编剧,由《呼啸山庄》改编的这一剧本是她的最后剧本,符立中说,“仅仅只有26场,和《小儿女》、《太太万岁》的五六十场相比,粗糙自不待言。”
而就在一年之后的6月,第11届亚洲影展在台湾举行,陆运涛和邵逸夫应邀出席影展之后的观光活动,邵逸夫有事没能成行,而陆运涛及新婚妻子、行政人员等共57人在回程的飞机上全部遇难。这次空难事件对电懋公司是致命的一击,电懋的黄金时代宣告结束,张爱玲的“银灯”生涯也就此画上了一个不圆满的句号。《魂归离恨天》最终没有拍成**,张爱玲卖给电懋著作版权的《一炉香》最后也未能拍摄。
对写作怀有抱负的张爱玲究竟如何看待自己的银幕作品,并没有文字记述。但宋淇之子宋以朗记得的是,1957年《情场如战场》公映后,邝文美以“章丽”为笔名在电懋旗下的《国际**》撰文《我所认识的张爱玲》,张爱玲很喜欢,甚至在得知母亲手术失败不久人世时,也把这篇文章连同夏志清的《张爱玲的短篇小说》寄去,希望她能为女儿的成就感到宽慰。这或多或少是一个侧面的说明。
张爱玲唯一亲手改编成**的作品是《金锁记》,那本来是与桑弧的另一个合作,却在时代的大破坏来临之前被淹没了。可她留下的那些凄冷孤绝、迥异于银幕上的文学,多少年来一直是华语**的富矿,惹得多少最优秀的导演频频注目:1984年,《倾城之恋》由许鞍华执导;198年,台湾导演但汉章拍摄了《怨女》;1994年,关锦鹏导演《红玫瑰与白玫瑰》;1997年,许鞍华再次导演《半生缘》;据说杨德昌也曾经想改编《色·戒》,但最后《色·戒》由李安导演,在2007年公映。常被人们提起的还有一部侯孝贤虽非改编但张味十足的《海上花》。不过所有这些银幕上的影像,都和张爱玲自己的银灯世界无关了。
小儿女们的结婚之旅
“张爱玲也有好玩、轻松的另一面,这在这些剧本里表现得很充分。”
张爱玲给电懋写的首部剧本是神经喜剧《情场如战场》,当中林黛扮演叶家美艳而擅交际的二**叶纬芳。纬芳先抢姐姐的心上人陶文炳,再勾引36岁的教授何启华,只为吸引表哥榕生的注意,而陶何二人却为纬芳大打出手、笑料迭出。林黛周旋在三个男人之间,娇媚中带着任性和淘气,享受着青春和胜利者的欢愉,张爱玲为林黛量身打造的这一形象深入人心。
《六月新娘》则是张爱玲为待嫁的女星葛兰编写。从日本坐邮轮来港结婚的准新娘汪丹林对未来充满期盼,同时也有点忐忑。菲律宾华侨田青抱着吉他狂热追求丹林,而美国华侨海员又误将丹林认作介绍相亲的女朋友,误会重重构成多角关系。丹林不满父亲利用她钓金龟,又以为未婚夫偷腥,于是结婚前夜不辞而别,怎料未婚夫也找来后备……差点断送女儿的幸福。充阔佬向未来女婿“打秋风”的父亲似曾相识,始自《不了情》的自私父亲,在张爱玲笔下始终挥之不去。
“南北”系列的《南北一家亲》与《南北喜相逢》衍生自宋淇1961年编剧的《南北和》,该片叫好叫座,发展出鸡同鸭讲的“南北”系列。“南北”系列喜剧很能代表1960年代港人的情结,将南人、北人的文化冲突,演为笑料百出的喜剧。谐星梁醒波扮演的南人,和刘恩甲代表的北人,毗邻为业,一开广东茶楼、一营北方馆子,生意场上斗个你死我活,甚至大打出手。最后在儿女婚事上由冤家结成亲家。
到了《南北喜相逢》,南北的分歧作为引子,戏剧的发展和冲突,主要来自梁醒波易弁而钗的“姑妈”身上。故事桥段脱胎自英国话剧《真假姑母》,刘恩甲反对女儿与广东人田青交往,被公司指派巴结来港投资地产的华侨女富商,没想到却是田青的姑妈。姑妈临时改期来港,田只好找来友人扮女人顶替,于是反串、误会、错摸、博懵(粤语,意为揩油)、谎言……
及至文艺片《小儿女》,则更像早年与桑弧合作的《哀乐中年》(桑弧构思,未挂张爱玲名字)之变奏。妻子早逝的王鸿琛与同事王莱相知相恋,但为了三个儿女,对再婚的事忐忑不安。饰演其中女儿一角的是电懋第一红星尤敏,尤敏和其母打官司,为了挽回形象,宋淇请张爱玲为其量身打造《小儿女》。
“怎样把好莱坞**本地化,张爱玲花了很多心思,”黄爱玲说,有时候只是借用一个大概的框架,差不多需要重写才能把它变成一个中国人信服的故事。黄爱玲认为,“虽然写剧本也是商业行为,但选择什么样的剧本,对什么题材感兴趣,也能看出一些蛛丝马迹。”张爱玲偏爱“女结婚员”的故事,里面的女孩子没有事业,她的事业就是结婚。这五部**中最后都喜结良缘,皆大欢喜。
但在止庵看来,这些剧本在价值观上跟张爱玲的小说有着巨大的差异。“举个例子,我们看张爱玲的小说基本上都是悲剧,只有一部夏志清称之为喜剧,其实这个‘喜剧’是非常勉强的,就是《倾城之恋》。在结尾,白流苏找了范柳原。可是这个小说结尾说什么呢,说白流苏在历史上的地位没那么重要。因为不是白流苏自己通过努力而找了范柳原,而是这个地方发生了一场战争,《倾城之恋》不是你这个‘恋’倾城,而是倾了城了你这‘恋’才成。这个价值观和她在这些**里的价值观正好相反。”
止庵觉得,**和小说如此截然不同的价值观最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市场,“张爱玲这些剧本完全是商业运作的东西,肯定要受到观众口味的限制,不这样拍观众就不看,那么就得写这样的东西”。
但止庵也强调,**剧本里的同时又是另一面的张爱玲。止庵举例说,张爱玲在散文曾经写过这样一个细节:她看见一个穿绿衣服的邮差,骑车过去了,车的后座上坐着一个小老太太,她说那大概是他的母亲吧,她的眼泪一下就掉下来了。“一个邮差拉着他自己的母亲骑车过去,为什么张爱玲感动呢?因为她觉得这个里面有一个特别朴素基本的人际关系,这个关系张爱玲是能够接受的。所以她那么高傲那么不迁就的一个人为什么为稻粱谋去给电懋编剧本呢,因为在这里表现了她的另外一面,或者她的世界拓展的一部分。这部分是什么?就是普通人的喜怒哀乐”。
止庵认为,张爱玲在编电懋这些剧本的时候未必没有快感,“我们想象中张爱玲好像是一个悲悲戚戚的人,整天愁眉苦脸地想人生如何艰险。但她也有好玩、轻松的另一面,这在这些剧本里表现得很充分。”
“张爱玲其实是非常专业的编剧,并非纯粹为了糊口而勉强粗制滥造。”
“可是这是张爱玲吗?这么好莱坞、这么调皮的、活泼的、梦幻的世界?”黄爱玲说,这是人们看到张爱玲电懋时期编剧的**时常常会有的一个感受。“张爱玲的文学创作和**创作是两回事,我们看她的小说,像《金锁记》中描写曹七巧一样,好像通入没有光的所在,有一种幽暗的味道。但是我们看她的**,特别是香港时期的**,却是窗明几净的,一不小心就会让人忘了那是张爱玲。”
但现实生活中,那几年张爱玲的处境却并非窗明几净可以形容。
1955年秋,张爱玲搭乘“克利夫兰总统号”邮轮离港赴美,在此之前,她已在香港住了三年。
1952年,张爱玲以返回香港大学复学为名义离开了内地,但最终她并没有完成学业。这年11月,张爱玲又匆匆赶去日本谋职,未成,无奈返回港大,不仅没有了助学金,还要补缴一学年的学费。
南来香港,张爱玲初期暂居女青年会。时值香港的美国新闻处向社会征集译者,张爱玲报名了,也结识了当时就在美新处工作的宋淇、邝文美夫妇,偶然间成就了他们长达数十年的友谊。
“在香港她干什么呢?”止庵说,一个是翻译谋生,张爱玲替美新处翻译了《老人与海》、《鹿苑长春》、《爱默生文选》等作品,“同时她也在写小说。先是用英文写了《秧歌》,后来张爱玲自己把它翻译成中文。”《秧歌》是张爱玲写的第一本英文小说。
在宋淇的《私语张爱玲》一文中,如此描述这一时期的张爱玲:“在寄到美国经理人和为出版商接受中间,有一段令人焦急的等待时期。那情形犹如产妇难产进入产房,在外面的亲友焦急万状而爱莫能助。我们大家都不敢多提这事,好像一公开谈论就会破坏了成功的机会似的。”焦虑中,宋淇夫妇拿出上海带来的一本牙牌签书为张爱玲求卦,求来求去,总是一副“中下中平”之签。
但《秧歌》后来终于在美国获得了出版,且获得很大好评。止庵表示,“《秧歌》被认为是反映中国历史某一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作品。张爱玲就动了一个念头,她本来早就用英文写作,她想到美国去用英文写作。于是1955年,她就到美国去了。”
在美国的张爱玲同时在做三件事。第一件是她的主业,写作,而且是用英文写作。“写的是什么呢,就是《雷峰塔》和《易经》,这两本书前后用了七八年时间。但是很不幸她写完之后没能出版。”
为什么没能出版,张爱玲在1965年给《世界作家》写的一段自述里大致说明了理由:我写的两本书送到出版社去,没有一个人给我出版。人家说,假如1949年以前的中国真的像你写的这么糟糕的话,那么1949年中国发生的变化不就是必然的了吗?“当时美国的主流意识认为中国1949年发生的变化是一个灾难,是一个错误,1949年以前很好,1949年之后很糟,而张爱玲写的是1949年以前的事———那你把1949年以前写的这么暗无天日,这是主流观念无法接受的。还有另一个原因是,这两本书的写法像《红楼梦》一样都是细节,这跟美国读者想看中国一些个稀奇古怪的故事的期待完全不一样,他们受不了这个。”止庵说。
小说没法出版,只能通过其他方式求存,止庵说,于是张爱玲另外做两件事,一个是将台湾作家陈纪滢的小说《荻村传》翻译成英文,再有就是给电懋**公司写剧本。
“1955年张爱玲赴美之前其实是预支了一部分的剧本费,《情场如战场》和《人财两得》是到美国之后写完寄回香港的”,对张爱玲这一时期**创作有过深入研究的台湾学者符立中透露,电懋的老板陆运涛富于文化理想,当时成立了剧本审查委员会,戏剧大师姚克、哈佛文学博士孙晋三及宋淇、张爱玲都厕身其中。姚克毕业于耶鲁,南来香港之前曾在上海复旦、圣约翰都教过戏剧,写出过赫赫有名的《清宫秘史》;孙晋三是中央大学戏剧系教授;宋淇是戏剧名宿宋春舫之子,曾和同样出身燕京的好友黄宗江、黄宗英、孙道临、黄佐临等成立“同茂剧团”,自己也是燕京大学讲师。一时间戏剧翘楚云集。
宋淇在电懋担任监制,张爱玲加入剧本审查委员会包括日后编剧也是得自宋淇力荐。“就我所知,张爱玲在电懋拿的应该是编剧中第一等级的报酬”。符立中说。
宋淇的儿子宋以朗回忆当时张爱玲写剧本的流程,“遇到好的题材会先写大纲,一页纸左右,先问**公司,你要不要?如果要的,就谈好价格、给稿的时间,最后完成作品后,就领钱。”宋以朗说,与写小说不同,小说有时候写了很久,但如果不符合出版社的出版计划,最后什么都得不到。
剧本大多是在美国写的,宋淇和张爱玲书信往来花相当多的时间讨论,巨细靡遗。宋淇会给她建议,张爱玲也可以提出异议。她编的剧本的故事有很多来自西方的舞台剧或小说,当细节上出现文化差异时,也会在信里询问宋淇,如何将之变成本地观众能明白的东西。此外,书信里也透露了张爱玲对票房非常紧张,担心自己编剧的**观众不喜欢。“从这些点滴之中,可以看出张爱玲其实是非常专业的编剧,并非纯粹为了糊口而勉强粗制滥造。”符立中强调。
“如果不是从文学角度,而是从商业剧本的角度来看,张爱玲是蛮成功的剧作家。”黄爱玲如此评价张爱玲的剧作,“写**剧本虽然不是她的归宿,但她并不马虎了事,可以说张爱玲写的剧本帮助确立、巩固了电懋的很中产阶级、摩登现代的风格。她对好莱坞**、英美舞台剧很熟悉,对西方古典、现代流行都很熟悉,类型上从爱情轻喜剧到疯狂谐趣片到言情文艺,都写,而且手到擒来。
三年搬家180次,平均每周都在搬家,你能想象这样的独居生活吗?
18岁的张爱玲曾在她的文学处女作《天才梦》中写道:“我一天也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在当时,所有人都不会想到,这位民国时期的天才女作家,竟然“一语成谶”。
晚年的张爱玲深陷“蚤患”,为了逃避蚤子的咬噬,她不得不以搬家的方式,踏上了离奇的“逃亡”之路。
有学者认为,“避蚤”是张爱玲借以避世的借口,而避世则是她得以自我心理疗伤的途径。
但熟知张爱玲的人更愿意相信,“逃亡”是她深藏在血液中的基因。
毕竟年幼时最亲近的母亲,在每次遇到人生变故时,第一个想法便是“逃离”,给幼小的张爱玲留下了不可平复的心理创伤。
1957年1月,美国小城康科德覆盖在一片雪白之中,呼啸的寒风将雪花重重拍打在窗玻璃上,却没有一丝声响。
“我已重病缠身,自知时日无多,不久于世,唯一希望的,便是再看你一眼,我亲爱的女儿。”
母亲的信静静地躺在窗台上,张爱玲倚靠在窗棂边,默默地点了一支烟,望着窗外的冰天雪地,总也想不起母亲那“似曾相识”的脸。
这一年张爱玲36岁,她信手写了一封更加简短的回信:“我的境况并不好,无力支付去往伦敦的机票,祝安好。”
房间里的烟圈逐渐浓郁起来,似乎在努力拼凑一些关于亲情的蛛丝马迹,若隐若现的氤氲中,仿佛真的回到了幼时的北方。
同样的一天,大雪纷飞,记忆中似乎只有争吵和摔东西的声音,她与弟弟躲在房间里不敢出声,那一年张爱玲4岁。
一年前,因父亲张廷重在津浦铁路局谋得职位,这个有着显赫背景的没落贵族之家,从上海搬到了天津。
父亲张廷重是晚清名臣李鸿章的外孙,母亲黄逸梵亦出身于南京的权贵之家,按说这样的家世即便没落,也足以过上美满的生活。
然而,自从来到北方,在张爱玲的印象中,父亲与母亲每日除了争吵,似乎再无其他。
说来也怪,张廷重自小接受西式教育,却是一个思想守旧,推崇男尊女卑的封建遗少,吃喝嫖赌抽一样不落,是一个典型的纨绔子弟。
而作为大家闺秀的黄逸梵,虽然自小裹脚,学习女红,却一生追求自由平等的生活和忠贞浪漫的爱情,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新时代女性。
二人婚后的生活格格不入,最让黄逸梵无法忍受的是,丈夫每日流连花街柳巷不说,竟还要将姨太太娶进家门。
每每父母吵架后,张爱玲都不敢出现在母亲身边,这时在母亲的眼中,她和弟弟就是“相夫教子”得“从犯”,是女人追求自由的羁绊。
是的,在张爱玲看来,她从来就不是父母爱情的结晶,而是婚姻“后遗症”的产物,除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和专属的佣人,她一无所有。
而对于黄逸梵来说,长期的争吵让她心力交瘁,这个家中的每一个人,每一样物件,都像牢笼的铁栅栏一般将她团团围住,让她喘不过气来。
逃离,只有逃离这压抑的婚姻,才能让自己快乐地活下去,她缺少的只是一个机会。
1924年,张廷重的妹妹张茂渊申请到了欧洲留学的名额,黄逸梵借此机会,联合小姑子,以学校需要监护人为由,随其一同赴欧。
对于已婚已育的黄逸梵来说,尽管家族上下极力反对,尽管一双儿女年纪尚小,但是同追求自由的渴望比起来,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自此,母亲对于张爱玲而言,近乎“缺席”了她的整个童年。
而父亲更是一个“名义”上的存在,张爱玲姐弟俩从小便由佣人带大,除了物质上的给予,他们和父亲几乎没有任何 情感 上的交流。
姐弟俩更像是这个豪宅中豢养的两只名贵的宠物,因为“名贵”,即便失了宠,主人也不会将他们丢掉。
没有人知道,母亲离开家的那天,张爱玲的内心到底有多么惶恐,一个4岁的孩子,眼睁睁地看着母亲离去,不知道她什么时候会回来。
一转眼便是4年,张茂渊学业结束,黄逸梵不得不跟随小姑子一起回国,在张爱玲的记忆里,母亲回家那天是她童年中最快乐的一天。
不得不说,时间是一剂良药,再次回到家中,夫妻感情似乎好了许多,甚至因黄逸梵对北方的不适,全家又搬回了上海。
此后的一年时间,是处于成长期的张爱玲记忆中最幸福的一段时光,曾经有一度,张爱玲以为终于将母亲抓住了,在亲情上抓住了她。
令她始料不及的是,一年后,黄逸梵与张廷重办理了离婚手续。
对有些人来说,性格是一辈子都不会改变的,一个继续花天酒地,一个继续渴望自由。
父亲很快续了弦,一个在中华大地上演了无数次的故事,真的没有什么新鲜,继母对张爱玲姐弟俩终日冷眼相对,恨不得将二人扫地出门。
每每弟弟因“做错事”被惩罚,倔强的张爱玲总是去找继母理论,但换来的往往是对长辈的不敬之罪,和父亲的大打出手。
而此时,弟弟对继母的唯唯诺诺、唯命是从,更是让张爱玲倍感凄凉,她对这个家失望透了。
自从离婚后,黄逸梵又回到了欧洲,继续着她追逐自由的梦想。
可以说,16岁之前,张爱玲就不知道“母爱”为何物,母亲总是走啊,走啊,不停地走,她对“母爱”的幻想永远在路上,从未抵达。
当母亲再次回国时,张爱玲已经16岁,她渴望读大学,渴望离开这个家,但是遭到了父亲的反对,在父亲看来,女子读书就是浪费金钱。
不得已,张爱玲只得来到母亲的住处求助,思想西化的黄逸梵自然是坚决支持女儿,不仅让女儿与自己住在一起,并愿意供女儿读书。
张爱玲似乎终于等到了心心念念的“母爱”,但是迟到的母爱,似乎来得也不那么“痛快”。
常年在欧洲的奢华生活,几乎花光了黄逸梵所有的财产,本就家道中落的她,随着战争爆发,物价飞涨,生活更是捉襟见肘。
那时,张爱玲听到母亲最多的抱怨就是:“都是因为你”,每一次都像针扎一样刺痛。
母亲在“培养费”上的斤斤计较,使张爱玲备感人世苍凉,血浓于水又如何?母爱伟大又如何?还不是活在这惘惘的威胁中。
于张爱玲而言,母亲对自己的“资助”是一笔必须要偿还的债,它就像一把枷锁压在肩膀上,只要一天没还清,就压得她抬不起头来。
直到多年后,她遇见胡兰成,向其借了钱,还清了母亲的“养育之恩”,自此天各一方,两不相欠。
也许,彼时的张爱玲不会想到,卸掉了“枷锁”,却仍旧不能安稳。
是的,爱上胡兰成,这是张爱玲的劫难。
1944年春天,23岁的张爱玲因小说《封锁》与胡兰成相识、相知、相恋,这一切的发生,快到令人不可思议。
张爱玲曾说:“人生最大的悲哀莫过于一个有天才的女子突然结婚了,”其实,更大的悲哀是,你对这一切无能为力。
如果胡兰成没有收到好友苏青寄来的杂志,如果他没有看到张爱玲的小说,如果苏青没有告诉他张爱玲的住址,如果……
太多的如果,早一步或晚一步,也许都会错过一辈子,但有些事,人们更愿意相信是宿命。
遇到了,爱上了,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就这样硬闯进你的心,哪有什么道理可讲?
她还记得,他向她提起《天地》杂志上的一张照片,他说好看,她便洗了一张送给他。
照片背后,还不忘附上几句话:“见了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但她心里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来。”
他38岁,早已是有妇之夫,彼时在文坛风头正劲的张爱玲又怎甘心做一个第三者,但一切“理所应当”在爱情面前都变成了纸老虎。
她心甘情愿,她无能为力,她将自己变得很低很低,低到尘埃里,情愿做一个插足者,也无法对他置若罔闻。
诚然,胡兰成是懂张爱玲的,懂得她血液中流淌的桀骜与优雅,懂得她自小缺失关爱的卑微和氐惆,懂得她及时行乐背后的满目荒凉。
所以,即便他是汪伪政府的汉奸,即便他家中已有妻室,即便他的年纪几乎可以成为自己的父亲,她依旧义无反顾。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她孤注一掷地将自己交了出去,倾尽自己的全部热情去爱他,哪怕遭人白眼,哪怕做“汉奸妻”,她仍爱得那般超凡脱俗。
几个月后,胡兰成和第二任妻子离婚,与张爱玲走到了一起。
因担心战后自己的“特殊身份”会拖累她,他们并没有在法律上登记结婚,只是自行写了一张婚书,证婚人是张爱玲的同学炎樱。
很多人认为,这是胡兰成没有诚意的表现,但对于张爱玲来说,她又怎么会看重这一纸婚约呢?
名分于她而言,不过是华美旗袍上的蚤子,她的父母有名有份,不照样一别两宽?
“我想过,你将来就是在我这里来来去去亦可以。”这就是张爱玲对婚姻的洒脱,也是对爱情的笃定。
该来的终究要来,1944年秋,日军俨然气数已尽,当所有人都为之振奋时,一种莫名的“危机感”却萦绕在这对“夫妇”的心头。
上海的暮色很短暂,一切都在若隐若现之中,只有用心的人,才能体会到那迷人的凄美,他们站在阳台上,贪恋着转瞬即逝的黄昏。
“也许我会逃过这一劫,不过这一两年我们不好在一起了,我必须离开。”胡兰成提起手中的香烟,深深地吸了一口。
她对政治向来是不愿过问的,如果可以,她甚至希望战事可以一直持续打下去,她不过是想要和他在一起而已。
是的,她不觉得“良心”上会过意不去,自从成年后,她就生活在战争中,战争像一个固定的东西,顽山恶水,也仍旧构成了她的地平线。
自从父母离婚,战争打响,她就明白,世界是会崩坏的,文明是会衰退的,人心是会变化的,她只是想在能够爱的时候,用力去爱。
在张爱玲的眼中,国家兴亡匹夫未必有责,但是这次国家的动荡,却真真地“连累”了她,1944年底,胡兰成独自前往武汉。
不得不说,胡兰成确实是一个“多情”的种子,他的生命中从不缺少女人,如果说他和其他男人有什么不同,应该就是对女人的“坦诚”。
来到武汉不久,胡兰成便和汉阳医院17岁的护士周训德走到了一起,他想娶她为妾,他从不隐瞒自己已有“妻室”的事实。
周训德不肯做妾,执意要有一个像样的婚礼,于是,胡兰成在武汉再次成为了新郎,而这一切张爱玲无从知晓。
直到1945年3月,回到上海的胡兰成才对张爱玲提起“小周”,他是那么泰然自若,那么轻描淡写,那么坦诚相见。
事情发生得太快了,一时无法吸收,连说出的话都是过了好一会儿才听出来,就像闪电一样隔了一阵默然才听见雷声。
她不是想象不到,只是不愿相信,她已经爱到了尘土里,她的爱如此卑微。
受伤么?哪个深陷爱情的女人不曾受伤?但只要在上海,他就是她的丈夫,她愿意承受这一切,谁叫她爱他,活该她爱他。
只是,留不住男人的心,又怎能留住他的人呢?两个月后,胡兰成又回到了武汉的“家”,回到了另一个女人的怀抱。
日本投降后,胡兰成隐姓埋名逃到浙江,住在高中同学的家里,谁能想到,时间不长,他竟又与同学的继母有染。
半年多未曾见到“丈夫”的张爱玲,只身来到温州看他,不想却发现了丈夫与另一个女人的“秘密”。
也许此时的张爱玲才明白,“多情”和“滥情”也只是区别于出轨的次数,本质上没有什么不同。
离开温州的那天,雨疏风骤,胡兰成送了她一程,后来的她怎么也想不起那一天他们说了些什么,仿佛刚一开口,声音就被撕碎在风中。
诚然,“婚姻”没有抛弃她,“丈夫”也没有抛弃她,但她的心里是清楚的,她已经被“爱情”抛弃,再无挽回的余地。
此后的张爱玲一心扑在写作上,尽管她的文字背后是无尽的荒凉,但也恰是在这种荒凉中,总能让她找到一丝对过往亲情和爱情的慰藉。
是的,对于张爱玲来说,亲情与爱情,远不如友情来得安稳,虽然她的朋友寥若晨星,却构成了她生命中少有的温存。
1952年,张爱玲在香港美新处工作时,结识了她一生最重要的朋友——宋淇、邝文美夫妇,自此开启了他们长达几十年的患难真情。
“我绝对没有那样的妄想,还以为会结交到像你这样的朋友,无论走到天涯海角也再没有这样的人。”
这是在开往美国的游轮上,张爱玲写给邝文美充满感伤惜别的信。
1955年,因受胡兰成“政治成分”的牵连,张爱玲不得不几经辗转,移民美国,她的“丈夫”最终还是拖累了她。
没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和家中断绝往来的张爱玲,仅靠着零星的稿费艰难度日。
此时,远在大洋彼岸的宋淇夫妇,向飘零异乡的张爱玲伸出了援手。
身为香港电懋公司制片主任的宋淇,不仅为张爱玲安排了给公司撰写剧本的工作,更是说服了公司按照最高标准给张爱玲支付稿酬。
为了帮她推广作品,宋淇夫妇还将张爱玲推荐给海外学术大家夏志清。
必须承认,正是有了夏志清的评论和赞赏,才有了今天张爱玲在文学史上的地位。
在夏志清看来,张爱玲是当时中国最优秀的作家,这一评价也直接撕掉了张爱玲身上“鸳鸯蝴蝶派”的艳俗标签,令她步入了大雅之堂。
不仅如此,夏志清还常常帮张爱玲介绍工作,更是在她的作品遭受非议时,挺身而出,这一切都让张爱玲心怀感激。
可以说,前半生对“爱”极度缺失的张爱玲,在仅有的两三好友身上,找到了为数不多的温情。
来到美国后,张爱玲遇到了新的爱情,与相识仅八个月的剧作家赖雅结婚,那一年张爱玲35岁,赖雅64岁,两人整整有29年的年龄差。
诚然,相较于张爱玲,赖雅不仅没有名气、没有存款、甚至连最基本的 健康 都没有,但是张爱玲依然嫁给了他。
很多人认为,嫁给赖雅,是张爱玲对胡兰成的报复,更是对自己的作践,但不可否认的是,张爱玲与赖雅婚后的感情始终很好。
巨大的年龄差,显然为这场婚姻埋下了巨大的隐患,婚后不久,赖雅就因中风而两次入院,更是在生命的最后几年瘫痪在床。
这段维持了11年的婚姻,最后以赖雅的辞世而告终,与其说张爱玲嫁给了赖雅11年,不如说张爱玲伺候了赖雅11年。
母亲和丈夫相继离世,让身处异乡的张爱玲备感孤独。
尽管多年来与母亲鲜有往来,但是未能给母亲送终,仍像一块巨石死死地压在她的心底。
而丈夫的离去,更是对张爱玲人生巨大的打击,为了给丈夫治病,她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但最终换来的却是“人财两空”。
此后的张爱玲,在精神上一蹶不振,生活也渐渐变得穷困潦倒。
上世纪八十年代,正是张爱玲名声大噪之时,但是晚年的她,日子过得并不安稳,很难想象,一个知名女作家竟为了“避蚤”而频繁搬家。
张爱玲曾在写给宋淇夫妇的信中,描述过那段不堪的岁月:
“天天上午忙搬家,下午远道上城看医生,有时候回来已经是午夜,最后一段公车停驶,要叫 汽车 ,剩下的时间只够吃和睡。”
最频繁时,张爱玲每天都要换一家 汽车 旅馆,几乎没有人知道她具体的住址,真正过上了“离群索居”的生活。
唯一采访过晚年张爱玲的台湾学者水晶认为:“张爱玲的避世生活,更可能是一种心理疾病。”
因为“避世”,没有人了解张爱玲晚年的生活,为数不多的朋友也失去了她的消息。
不过,世人更愿意在她的作品中,找出一些蛛丝马迹。
如果一定要用一个词定义张爱玲的作品,那一定是“苍凉”,亲情的冷漠、爱情的背叛,生活的残酷,在她心里留下了巨大的创伤。
就像她在书中所言:“时代是仓促的,已经在破坏中,还有更大的破坏要来。”
是的,她很清楚,哪怕是及时行乐,背后仍旧是无尽的苍凉,这个世界上,所有人都是如此,每个人都很可怜,唯一能做的,只有遗忘。
那些曾出现在她生命中又离去的人,终究是谁也不会干涉谁,不过是静静地躺在她的血液里,在她死的时候再死一次。
1张爱玲描写的上海
在上海我们家隔壁就是战时天津新搬来的起士林咖啡馆,每天黎明制面包,拉起嗅觉的警报,一股喷香的浩然之气破空而来,。。只有他家有一种方角德国面包,外皮相当厚而脆,中心微湿,是普通面包中的极品,与美国加了防腐剂的软绵绵的枕头面包不可同日而语。我姑姑说可以不抹黄油,白吃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结果
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然
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
2张爱玲有写过关于上海人的文章吗你指的是小说还是散文呢。
额。
张爱玲文集第一卷的序 就叫《到底是上海人》。小说的话,那就很多啦~著名的《倾城之恋》啊《半生缘》啊《传奇》啊《金锁记》啊~~~~很多都是以上海为背景描写的故事。
下面附上《到底是上海人》的全文: 到 底 是 上 海 人 一年前回上海来,对于久违了的上海人的第一个印象是白与胖。在香港,广东人十 有八九是黝黑瘦小的,印度人还要黑,马来人还要瘦。
看惯了他们,上海人显得个个肥白如 瓠,像代乳粉的广告。 第二个印象是上海人之“通”。
香港的大众文学可以用脍炙人口的公共汽车站牌“如 要停车,乃可在此”为代表。上海就不然了。
初到上海,我时常由心里惊叹出来:“到底是 上海人!”我去买肥皂,听见一个小学徒向他的同伴解释:“喏,就是‘张勋’的‘勋’,‘功 勋’的‘勋’,不是‘薰风’的‘薰’。”《新闻报》上登过一家百货公司的开幕广告,用骈散 并行的阳湖派(1)体裁写出切实动人的文字,关于选择礼品不当的危险,结论是:“友情所 系,讵不大哉!”似乎是讽刺,然而完全是真话,并没有夸大性。
上海人之“通”并不限于文理清顺,世故练达。到处我们可以找到真正的性灵文字。
去年的小报上有一首打油诗,作者是谁我已经忘了,可是那首诗我永远忘不了。两个女伶请 作者吃了饭,于是他就做诗了:“樽前相对两头牌,张女云姑一样佳。
塞饱肚皮连赞道:难 觅任使踏穿鞋!”多么可爱的、曲折的自我讽嘲!这里面有无可奈何,有容忍与放任──由 疲乏而产生的放任,看不起人,也不大看得起自己,然而对于人与己依旧保留着亲切感。更 明显地表示那种态度的有一副对联,是我在电车上看见的,用指 甲在车窗的黑漆上刮出字来:“公婆有理,男女平权。”
一向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由他们去吧!各有各的理。“男女平等”,闹了这些年,平等就平等吧!──又是由疲乏而起 的放任。
那种满脸油汗的笑,是标准中国幽默的特征。 上海人是传统的中国人加上近代高压生活的磨练。
新旧文化种种畸形产物的交流, 结果也许是不甚健康的,但是这里有一种奇异的智慧。 谁都说上海人坏,可是坏得有分寸。
上海人会奉承,会趋炎附势,会混水里摸鱼, 然而,因为他们有处世艺术,他们演得不过火。关于“坏”,别的我不知道,只知道一切的 小说都离不了坏人。
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因此我写 的故事里没有一个主角是个“完人”。
只有一个女孩子可以说是合乎理想的,善良、慈悲、正大,但是,如果她不是长得美的话,只怕她有三分讨人厌。美虽美,也许读者们还是要向 她叱道:“回到童话里去!”在《白雪公主》与《玻璃鞋》里,她有她的地盘。
上海人不那么 幼稚。 我为上海人写了一本香港传奇,包括《泥香屑》、《一炉香》、《二炉香》、《茉莉香片》、《心经》、《琉璃瓦》、《封锁》、《倾城之恋》七篇。
写它的时候,无时无刻不想到上海人,因 为我是试着用上海人的观点来看香港的。只有上海人能够懂得我的文不达意的地方。
我喜欢上海人,我希望上海人喜欢我的书。 (原刊1943年8月《杂志》月刊第11卷第5期)。
3关于上海的诗歌东方明珠 文 / 泉志 ——上海行记咏叹调 清晰的能见度 舒展了眉稍 外滩的夜色 通天广告 赤橙黄绿青蓝紫 直入星光灿烂 与宇宙奇妙的相交融汇 东方明珠象美丽的新娘 那动人的爱情故事 缠绵在滔滔不绝的黄浦江畔 金茂大厦的雄伟与高强 就象英雄的脊梁 为浦东保驾护航 我爱你黄埔江上的月亮 外滩的繁华与灯火辉煌 却孕育着古老沧桑的流光 七彩碧波下的明月 醉爱在夜色下的江心 上海滩那古老的奇传 仿佛把我们拉到1930年 旧世主统治下的外滩 洋房伴着茶馆 一幕幕风离破散的游子情歌 被凄凉打散 火车冒出的黑烟 拉出丝绸的点点残斑 老码头的冷风吹不去旧中国的苦难 我又置身于另一个悲愤的苦圈 时下的风云并不是那么简单 所见所闻观念改变 汤臣地产每平方米八万 黄埔江的豪华游轮 昼夜抚摸着你的脸 却不知道其中金碧辉煌的风景为谁展现 看来房价与豪华与我们慢慢绝缘 时尚与活力的外滩 喜怒与变迁 让眼球充满营养与光环 城市、人、环境、发展 显而易见的主题融入了万紫千红 知识、趣味、艺术 古老与现代接吻 展示、旅游、商务、休闲 连环的竞争亮点 大上海的波澜壮阔是一幅动人美丽的画卷 明月当空 外滩划破天体流星飞旋 我顺江水去寻找黎明的彼岸 黄浦江的天空 金霞醉开繁华的外滩 穿流不息的人流与车辆 倒映在滔滔的江面 高楼林立的世界建筑大观 引领着古老与现代的航船 散文诗:上海印象 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在新世纪的东海之滨流光溢彩…… 在这个靠海的时髦都市, 繁华的景象浸*在潮湿的空气里。
从前的记忆弥漫整个城市, 像雨点一样淋湿广厦街角。 这里成就英雄和骄傲, 这里酝酿成功和希望…… 儿歌咿呀、乡音袅袅, 舞步轻曼、风笛悠扬, 穿越世纪的钟声回响在都市的角落。
似曾相识的声音和街景似乎把整个百年轻轻略去, 而上海的风情仍然清晰可见, 散落在各个街道和弄堂里, 也散落在上海人的心情里。 让我们循着这回响领略去她的美丽…… 这个曾经给人感觉璀璨奢华的城市, 有着最优雅精致的生活, 流行着最时髦的享受。
灯红酒绿、莺歌燕舞, 风花雪月、似梦似幻, 都已淹没在红尘往事中。 或许…… 当我们收拾起散漫的心情, 又满怀着梦想的时候, 蓦然回首—— 一个新的上海就在灯火阑珊处, 而你我就在上海的城市记忆中相逢…… 那些熟悉的名字和模糊的影像, 述说着岁月的传奇, 演绎着上海的人生百相。
那些在当初生存着而今已逝去的人影, 现在与我们的呼吸同在。 因为有人打开了这扇通向过去和未来的门, 穿越历史俯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为上海的旧貌新颜而悸动…… 上海的石库门、上海的百乐门, 上海的月份牌、上海的滑稽戏, 上海的阮玲玉、上海的张爱玲, 还有形形色色的在这个城市中存在过或者仍旧存在着的人和物。
当怀旧的气息染满街道和窗棱的时候, 那些沾满尘埃的泛黄的老照片, 又重现了从前的繁华和梦想…… 我们爱那晨光熹微中黄浦江上刺破宁静的一声汽笛; 我们爱那夜雨凄迷时浦江两岸流丽的灯光和江上苍老动人的月亮; 我们爱那夏日黄昏夕阳西下时的外白渡桥和桥头卖茶叶蛋的老太; 我们爱那冬日午后阳光满满的汾阳路和路上深情款款的梧桐温柔出尘的音乐; 我们爱人民广场的点点白鸽和喂着鸽子兴奋如斯的孩子; 我们爱清晨公园里合唱的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们唱着:当我年轻的时候……。
4关于上海的朗诵诗东方明珠 文 / 泉志——上海行记咏叹调??清晰的能见度??舒展了眉稍??外滩的夜色??通天广告??赤橙黄绿青蓝紫??直入星光灿烂??与宇宙奇妙的相交融汇??东方明珠象美丽的新娘??那动人的爱情故事??缠绵在滔滔不绝的黄浦江畔??金茂大厦的雄伟与高强??就象英雄的脊梁??为浦东保驾护航????我爱你黄埔江上的月亮??外滩的繁华与灯火辉煌??却孕育着古老沧桑的流光??七彩碧波下的明月??醉爱在夜色下的江心??上海滩那古老的奇传??仿佛把我们拉到1930年??旧世主统治下的外滩??洋房伴着茶馆??一幕幕风离破散的游子情歌??被凄凉打散??火车冒出的黑烟??拉出丝绸的点点残斑??老码头的冷风吹不去旧中国的苦难??我又置身于另一个悲愤的苦圈????时下的风云并不是那么简单??所见所闻观念改变??汤臣地产每平方米八万??黄埔江的豪华游轮??昼夜抚摸着你的脸??却不知道其中金碧辉煌的风景为谁展现??看来房价与豪华与我们慢慢绝缘????时尚与活力的外滩??喜怒与变迁??让眼球充满营养与光环??城市、人、环境、发展??显而易见的主题融入了万紫千红??知识、趣味、艺术??古老与现代接吻??展示、旅游、商务、休闲??连环的竞争亮点??大上海的波澜壮阔是一幅动人美丽的画卷????明月当空??外滩划破天体流星飞旋??我顺江水去寻找黎明的彼岸????黄浦江的天空??金霞醉开繁华的外滩??穿流不息的人流与车辆??倒映在滔滔的江面??高楼林立的世界建筑大观??引领着古老与现代的航船散文诗:上海印象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在新世纪的东海之滨流光溢彩……在这个靠海的时髦都市,繁华的景象浸*在潮湿的空气里。
从前的记忆弥漫整个城市,像雨点一样淋湿广厦街角。这里成就英雄和骄傲,这里酝酿成功和希望……儿歌咿呀、乡音袅袅,舞步轻曼、风笛悠扬,穿越世纪的钟声回响在都市的角落。
似曾相识的声音和街景似乎把整个百年轻轻略去,而上海的风情仍然清晰可见,散落在各个街道和弄堂里,也散落在上海人的心情里。让我们循着这回响领略去她的美丽……这个曾经给人感觉璀璨奢华的城市,有着最优雅精致的生活,流行着最时髦的享受。
灯红酒绿、莺歌燕舞,风花雪月、似梦似幻,都已淹没在红尘往事中。或许……当我们收拾起散漫的心情,又满怀着梦想的时候,蓦然回首——一个新的上海就在灯火阑珊处,而你我就在上海的城市记忆中相逢……那些熟悉的名字和模糊的影像,述说着岁月的传奇,演绎着上海的人生百相。
那些在当初生存着而今已逝去的人影,现在与我们的呼吸同在。因为有人打开了这扇通向过去和未来的门,穿越历史俯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为上海的旧貌新颜而悸动……上海的石库门、上海的百乐门,上海的月份牌、上海的滑稽戏,上海的阮玲玉、上海的张爱玲,还有形形色色的在这个城市中存在过或者仍旧存在着的人和物。
当怀旧的气息染满街道和窗棱的时候,那些沾满尘埃的泛黄的老照片,又重现了从前的繁华和梦想……我们爱那晨光熹微中黄浦江上刺破宁静的一声汽笛;我们爱那夜雨凄迷时浦江两岸流丽的灯光和江上苍老动人的月亮;我们爱那夏日黄昏夕阳西下时的外白渡桥和桥头卖茶叶蛋的老太;我们爱那冬日午后阳光满满的汾阳路和路上深情款款的梧桐温柔出尘的音乐;我们爱人民广场的点点白鸽和喂着鸽子兴奋如斯的孩子;我们爱清晨公园里合唱的白发苍苍的老人,他们唱着:当我年轻的时候……。
5跟上海有关的诗东方明珠 文 / 泉志 ——上海行记咏叹调 清晰的能见度 舒展了眉稍 外滩的夜色 通天广告 赤橙黄绿青蓝紫 直入星光灿烂 与宇宙奇妙的相交融汇 东方明珠象美丽的新娘 那动人的爱情故事 缠绵在滔滔不绝的黄浦江畔 金茂大厦的雄伟与高强 就象英雄的脊梁 为浦东保驾护航 我爱你黄埔江上的月亮 外滩的繁华与灯火辉煌 却孕育着古老沧桑的流光 七彩碧波下的明月 醉爱在夜色下的江心 上海滩那古老的奇传 仿佛把我们拉到1930年 旧世主统治下的外滩 洋房伴着茶馆 一幕幕风离破散的游子情歌 被凄凉打散 火车冒出的黑烟 拉出丝绸的点点残斑 老码头的冷风吹不去旧中国的苦难 我又置身于另一个悲愤的苦圈 时下的风云并不是那么简单 所见所闻观念改变 汤臣地产每平方米八万 黄埔江的豪华游轮 昼夜抚摸着你的脸 却不知道其中金碧辉煌的风景为谁展现 看来房价与豪华与我们慢慢绝缘 时尚与活力的外滩 喜怒与变迁 让眼球充满营养与光环 城市、人、环境、发展 显而易见的主题融入了万紫千红 知识、趣味、艺术 古老与现代接吻 展示、旅游、商务、休闲 连环的竞争亮点 大上海的波澜壮阔是一幅动人美丽的画卷 明月当空 外滩划破天体流星飞旋 我顺江水去寻找黎明的彼岸 黄浦江的天空 金霞醉开繁华的外滩 穿流不息的人流与车辆 倒映在滔滔的江面 高楼林立的世界建筑大观 引领着古老与现代的航船散文诗:上海印象这颗璀璨的“东方明珠”在新世纪的东海之滨流光溢彩…… 在这个靠海的时髦都市, 繁华的景象浸*在潮湿的空气里。
从前的记忆弥漫整个城市, 像雨点一样淋湿广厦街角。 这里成就英雄和骄傲, 这里酝酿成功和希望…… 儿歌咿呀、乡音袅袅, 舞步轻曼、风笛悠扬, 穿越世纪的钟声回响在都市的角落。
似曾相识的声音和街景似乎把整个百年轻轻略去, 而上海的风情仍然清晰可见, 散落在各个街道和弄堂里, 也散落在上海人的心情里。 让我们循着这回响领略去她的美丽…… 这个曾经给人感觉璀璨奢华的城市, 有着最优雅精致的生活, 流行着最时髦的享受。
灯红酒绿、莺歌燕舞, 风花雪月、似梦似幻, 都已淹没在红尘往事中。 或许…… 当我们收拾起散漫的心情, 又满怀着梦想的时候, 蓦然回首—— 一个新的上海就在灯火阑珊处, 而你我就在上海的城市记忆中相逢…… 那些熟悉的名字和模糊的影像, 述说着岁月的传奇, 演绎着上海的人生百相。
那些在当初生存着而今已逝去的人影, 现在与我们的呼吸同在。 因为有人打开了这扇通向过去和未来的门, 穿越历史俯仰在过去与未来之间, 为上海的旧貌新颜而悸动…… 上海的石库门、上海的百乐门, 上海的月份牌、上海的滑稽戏, 上海的阮玲玉、上海的张爱玲, 还有形形色色的在这个城市中存在过或者仍旧存在着的人和物。
当怀旧的气息染满街道和窗棱的时候, 那些沾满尘埃的泛黄的老照片, 又重现了从前的繁华和梦想…… 我们爱那晨光熹微中黄浦江上刺破宁静的一声汽笛; 我们爱那夜雨凄迷时浦江两岸流丽的灯光和江上苍老动人的月亮; 我们爱那夏日黄昏夕阳西下时的外白渡桥和桥头卖茶叶蛋的老太; 我们爱那冬日午后阳光满满的汾阳路和路上深情款款的梧桐温柔出尘的音乐; 我们爱人民广场的点点白鸽和喂着鸽子兴奋如斯的孩子; 我们爱清晨公园里合唱的白发苍苍的老人, 他们唱着:当我年轻的时候……。
6张爱玲著名的诗句 简介《与 你 同 行》
席慕容
我一直想要,和你一起,
走上那条美丽的山路。
有柔风,有白云,有你在我身旁,
倾听我快乐和感激的心
我的要求其实很微小,只要有过那样的一个夏日
只 要走过那样的一次。
而朝我迎来的,日复以夜,却都是一些不被料到的安排
还有那么多琐碎的错误,将我们慢慢地慢慢地隔开,
让今夜的我,终于明白。
所有的悲欢都已成灰烬,任世间哪一条路我都不能
与出生於一九二零年八月十九日
原名张煐
出生於一九二零年八月十九日 出生地点上海 九岁前入读黄氏小学,改名张爱玲
十岁后就读圣玛利亚女校,母亲赴法国 在十六岁那年、从初秋至春节前,被父亲软禁
春节前逃出父亲家,与母亲同住
十八岁考取伦敦大学,但因战争转入香港大学文学专业
一九四一年香港沦陷,停战曾当临时看护
卌二年回上海,进圣约翰大学,不久退学
廿三岁认识胡兰成
廿六岁诀别胡兰成
卅一岁时曾任美国驻香港新闻处翻译
一九五五年远赴美国
五六年夏,和浦德南‧赖雅结婚
一九九五年卒於洛杉矶,享年七十五岁处女作:17岁时创作的短篇小说《霸王别姬》 中短篇小说集《传奇》(内中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 长篇小说《半生缘》《赤地之恋》《小团圆》 诗歌《雨》 学术著作《红楼梦魇》
四十年代的上海,低调奢华,自由开放,骨子里透露着文艺的气息;
她,簪缨世族,惊世之才,生命里镌刻下的都是传奇;
她是,张爱玲。
穿越这场民国烟雨,着一袭素锦旗袍,撑一把油纸伞,和这位民国时期的临水照花人,来一次心灵的邂逅,不求懂得,但求遇见。
1920年9月30日张爱玲出生在上海公共租界西区一幢没落贵族府邸,父亲是张廷重,母亲是黄素琼,两位算是家世上的门当户对,精神层面,可谓差之千里。
父亲沉迷黄赌毒不可自拔,母亲深受西方文化和五四精神的影响,不像一个传统的中国妇女,对于这样的婚姻生活,母亲毅然选择的是说服自己的小姑子,两个人一起远渡重洋,出国留学,这一年,
张爱玲只有四岁!
这样没有爱的家庭,和童年痛苦孤独的生活,让张爱玲过早的尝到了世态炎凉,人情冷暖,也造就了她孤傲、倔强的个性。在她后来的每一篇小说里,我们都可以从字里行间,感受到那一笔一划对人性的层层解剖,对情感的极端矛盾和冲突,她把她丰富而敏感的内心世界,完美的跃然纸上。
深入骨髓的孤独感,注定让张爱玲,缺少爱,注重爱,直到等到那个解开她心灵密码的人,那个她认为懂她的人!这个人就是,胡兰成,一个文艺而走心的汉奸,比那时候23岁的张爱玲大了14岁,已经是一个妥妥的情场老手。有才,也有手段,作为一个才子政客,他在当时左右逢源,春风得意。
对张爱玲而言这是:“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要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迟一步,遇上了也只能轻轻地说一句:“哦,你也在这里吗?”
她在送给胡兰成的照片背后写到:“遇见他,她变得很低很低,一直低到尘埃里去,但她的心是欢喜的,从尘埃里开出花儿来。”
1944年的8月,她与这个她爱的人,结为夫妇,签订终身。没有婚礼,也没有结婚证,只有一纸简单至极的婚书:“胡兰成与张爱玲签订终身,结为夫妇。愿岁月静好,现世安稳。”
前两句出自张爱玲,后两句出自胡兰成。一纸婚书,永结为好,可见张爱玲对胡兰成的信任和痴爱。
可终究世事难料,在抗日战争结束后,胡兰成,逃亡一路,也风流一路,即使张爱玲在千辛万苦的奔波中寻觅他。“听到一些事,明明不相干的,也会在心中拐好几个弯想到你。”
张爱玲的深情,并没有唤回那个风流成性的胡兰成,在确定胡兰成无法在她与小周之间,做出选择时,第二天,乘船离开温州,那天温州城下着大雨,可想而知,张爱玲离开时的心情和委屈!
原本以为张爱玲可以决绝的离开胡兰成,结果她一直邮寄生活费给胡兰成,直到胡兰成脱离危险,有了安稳的工作,再一封诀别书信,“这次的决心,是我经过一年半长的时间考虑的。你不要来寻我,即或写信来,我亦是不看的了。”附上三十万的稿费,那是她写《不了情》和《太太万岁》全部的稿费!
她以这样的方式,跟自己的爱情告别!对自己曾经的勇敢无畏做个了结,虽然她说“你问我爱你值比值得,其实你应该知道,爱就是不问值不值得。”“因为懂得,所以慈悲!“可是我从字里行间读到了失望,感到了心疼。只有短短三年,却是张爱玲一生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直到1956年,张爱玲在美国遇到赖雅,一个大她三十岁的不知名的作家,一个每月靠52美元社会福利金过日子的老男人,但是张爱玲和他结婚了,理由我们应该猜得到:因为赖雅懂她,比胡兰成还多了一份痴情!
这两条对于,忠于内心的张爱玲来说,无疑是没有抵抗力的!可悲的是赖雅身体年老多病,但是张爱玲为了两人的生计,奔波于美国和香港,没日没夜的翻译挣取稿费,给赖雅治病,那期间,很多人会觉得张爱玲有无数次可以摆脱这个“年老多病”拖累自己的男人,可是她负责赖雅到老,直到1967年赖雅去世。
之后三十年的时光里,张爱玲以赖雅夫人自居,多年以来每每谈到此处,我想很多人都会不解,张爱玲就是找虐的,甚至一度揣测是否这样虐,才可以刺激写作的细胞!
我一点也不这么认为!
张爱玲的两段主要情感里,她对爱情对婚姻的态度很明显,不管命运如何安排,我始终等待那个懂我的人!认真而努力的对待自己的感情!
我要你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个人是等着你的,不管在什么时候,不管在什么地方,反正你知道,总有这么个人。
失望,有时候也是一种幸福,因为有所期待所以才会失望。因为有爱,才会有期待,所以纵使失望,也是一种幸福,虽然这种幸福有点痛。
廖一梅,在《柔软》里说过:“这个世界上遇见爱、遇见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见了解!“
在社会越发进步的今天,物质自然是越来越丰富,试问我们还有多少人,有这样的初心不改,愿得那一心人!更多是找了个合适的人,过着看似合适的生活!
这样能“岁月静好,现世安稳”倒也不排除一种幸福的人生,可悲的是人总是在得到物质后渴望精神,在一次次的“自我开脱”中追寻“纸醉金迷”的放纵,还大喊这是要活出真我。
只有黑夜中面对空虚落寞的自己时才知道,不是每一个人都像张爱玲那样有能力和勇气活出真我,更多的时候是随波逐流而已!
每个人的归宿,终归都只能是自己!
张爱玲的每一个选择,看似不合常理,但是不得不说她的选择都是完全的忠于自己,我能感受到她最后的时光里,虽然暮年,离群索居,但是内心是富足而美好的,绝非那种凄凉。
因为一切的世间纷扰,红尘俗事,都打扰不了她,或者说她都不稀罕了,因为她都经历过了,更看透了!
看完或者了解张爱玲的一生,有的人觉得是孤独凄凉的,有的人觉得压抑,可我不得不说,内心有一种明亮而洒脱的喜悦。
我们很多人都习惯或者被习惯了为别人而活,快乐着别人的快乐,痛苦着别人的痛苦,临死也很少考虑过自己内心的感受,真正的问过自己如果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什么样的人生!
我羡慕,张爱玲有能力有毅力,忠于自己!
可世间,再无张爱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