邂逅·水蛇腰汪曾祺2015.12

邂逅·水蛇腰汪曾祺2015.12,第1张

我读汪曾祺

汪曾祺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身上士大夫精神的体现,在于儒道互补,水乳交融。富家死那个,在他那里不是治国平天下的轰轰烈烈,而是对有情人间的拥抱。孔子在他眼里,不是圣,而是“很有人情的人”“一个很有性格活生生的人”。他生活在人间烟火之中,对世俗生活保持浓烈的兴趣。

无论环境怎样,他始终不忘品味生活。无论世界怎样变迁,他始终怀着一颗温柔敦厚的慈悲之心,用悲悯的情怀观照着大千世界。

其人,其文,都融入了“士大夫”精神。

一、随遇而安,自得其乐

1920年3月5日,汪曾祺出生于江苏高邮的一个旧式地主家庭。

1958年,他被划成右派,下放到张家口沙岭子农业科学研究所劳动4年。一段时间里,他的任务是画马铃薯图谱,每天一个人独自对着各式各样的马铃薯,画了又画。画完后,他将马铃薯烤熟,吃了。这世界上,恐怕没有谁像他那样,吃了那么多种类的马铃薯。

二、一种调子,一种温度

三、春初新韭,秋末晚菘

汪曾祺的散文于平淡含蓄中流溢着一种雅韵,一种隽永的天真。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他的小说,带有浓浓的散文化特色。不注重情节,不注重故事,注重意境,注重情感和意绪,注重内在的气韵,结构自然得没有丝毫人为的章法与痕迹。有人曾说,他的小说就是一篇篇抻长了的散文,是诗化小说。

复仇

蜜在罐里,他坐在榻上。但他充满了蜜的感觉,浓,稠。他嗓子里并不泛出酸味。他的胃口很好。他一生没有呕吐过几回。一生,一生该是多久呀?我这是一生了么?没有关系,这是个很普通的口头语。

这蜂蜜——他想起来的时候一路听见蜜蜂叫。是的,有蜜蜂。蜜蜂真不少(叫得一座山都浮动了起来)。现在,残余的声音还在他的耳朵里。从这里开始了我今天的晚上,而明天又从这里接连下去。人生真是说不清。他忽然觉得这是秋天,从蜜蜂的声音里。从声音里他感到一身轻爽。不错,普天下此刻写满了一个“秋”。他想象和尚去找蜂蜜。一大片山花。和尚站在一片花的前面,实在是好看极了,和尚摘花。大殿上的铜钵里有花,开得正好,冉冉的,像是从钵里升起一蓬雾。他喜欢这个和尚。

多少日子以来,他向上,又向上;升高,降低一点,又升得更高。他爬的山太多了。山越来越高,山头和山头挤得越来越紧。路越来越小,也越来越模糊。他仿佛看到自己,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一步一步,在苍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低头,又抬头。看看天,又看看路。路像一条长线,无穷无尽地向前面画过去。云过来,他在影子里;云过去,他亮了。他的衣裾上沾了蒲公英的绒絮,他带它们到远方去。有时一开眼,一只鹰掠过他的视野。山把所有的变化都留在身上,于是显得亘古不变。他想:山呀,你们走得越来越快,我可能只是一个劲地这样走。及至走进那个村子,他向上一看,决定上山借宿一宵,明天该折回去了。这是一条线的尽头了,再往前没有路了。

鱼呀,活在多高的水里,你还是不睡?

烛火什么时候灭了。是他吹熄的?

他包在无边的夜的中心,像一枚果仁包在果核里。

老和尚敲着磬。

水上的梦是漂浮的。山里的梦挣扎着飞出去。

他累了,像一根长线似的落在地上。

和尚,你敲磬,谁也不能把你的磬的声音收集起来吧?你的禅房里住过多少客人?我在这里过了我的一夜。我过了各色的夜。我这一夜算在所有的夜的里面,还是把它当作各种夜之外的一个夜呢?好了,太阳一出,就是白天。明天我要走。

太阳晒着港口,把盐味敷到坞边的杨树的叶片上。海是绿的,腥的。

一只不知名的大果子,有头颅那样大,正在腐烂。

贝壳在沙粒里逐渐变成石灰。

浪花的白沫上飞着一只鸟,仅仅一只。太阳落下去了。

黄昏的光映在多少人额头上,在他们的额头上涂了一半金。

人看远处如烟。

自在烟里,看帆篷远去。

你经过了哪里,将去到哪里?你,一个小小的人,向前倾侧着身体,在黄青赭赤之间的一条微微的白道上走着。你是否为自己所感动?

庙与僧

忧郁症

死了

云南一直给我一种神秘又令人向往的感觉,听过太多诗情画意,为苍山俯瞰大地的豪迈,为洱海春暖花开的惬意,为古镇青石小路的悠闲,为蓝月谷涤荡心灵的澈蓝,为玉龙雪山敬畏自然的神圣,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期待,为天边的白云,为路旁的多肉,为门前的小狗,为遇见的每一个可爱的人。

所以,我来了。

这是一场大学时未能实现的迟到的旅行,但还好,身边依然是同一个人。这次旅拍加蜜月前后总共耗时7天,实际游玩五天四夜。

旅拍结束好多小伙伴询问到相关的问题,分类归纳后我做了简单的回答,加上一些小感悟,就单独剥离出来写在了 《幸而遇见,不偏不倚——有关旅拍的碎碎念》 ,不感兴趣的小伙伴请直接下滑看攻略~

后悔没能在丽江写完攻略,回来后心情多少发生了一些变化,许多感受已经无法表达出来,不过这样也好,毕竟文字是苍白的,如果偶然看到这篇攻略,一定要亲自去走走。

大理素来有上关风,下关花,苍山雪,洱海月的“风花雪月”之称,“一水绕苍山,苍山抱古城”是对大理特有布局最好的诠释。

去过很多城市,山和海在同一副画面中出现的地貌却不多见,见不到头的公路像一条清晰的分割线,往左是郁郁葱葱高耸入云的山,往右是一望无际波光粼粼的海,置身其中才懂自身的渺小。

落地大理的时候是晚上7点多,室外气温十几度,大理本身海拔2000多米,虽是四季如春,但高海拔地区天气瞬时多变,忽雨忽晴,且昼夜温差大,有“一雨成秋”之说,才10月已经冷的人瑟瑟发抖。

第一天精力充沛,我们选择了比较困难的苍山,可惜天气不是很友好,山上狂风暴雨,一度阻碍了我们登山的进度。

提前一天在美团上买的双人套票,200元包含大理古城和苍山之间往返的大巴以及上苍山的感通索道(另外还有两条索道分别是上关花索道和洗马潭索道,前者可达天龙洞,后者是最长的全程索道,费用有所差异)。

到达苍山后坐缆车上山,顶端大概有2600多米,下缆车后可以沿着指示牌去玲珑棋局,然后沿溪一路向上到清碧溪,最后到观景平台。当天下着雨,山路十分湿滑,苍山大峡谷也没能看到应有的景观,有些遗憾。

苍山的磅礴很难描述出来,只有真切得置身其中时才会被深深折服。来大理前,云是可远观不可亵玩的远方,而在苍山上,云触手可及,一朵朵落在身旁。

来大理前听过的许多故事都有关这个城市的云,最出名的莫过于“望夫云”:南诏公主因与猎人私奔,被南诏王派罗荃法师抓回,为了逼猎人现身,苍山大雪覆盖,猎人被打入洱海成为石螺,公主因等不到心上人失望跳崖化为天边云。

从此每逢望夫云出现,洱海就会飓风大作,吹开海水,现出海里的石骡,遥相呼应。苍山山顶的积雪像为了证实传说般,经久不消,山上则常常雨雾缭绕,更显悲凉。

雨越下越大,我们很快就下了山。如果天气好,时间充裕又有体力的话,可以多花点时间沿着玉带路漫步一圈,虚虚实实中走进苍山的心脏,在飘渺的云端中等待风来天开,纵横间胸襟和眼界都会不经意上一个格局。

缆车最迟的下山时间是4:30,在此之前要返回山脚,我们上山的早,所以中午时分便回到山下,躲过一场大雨,稍作休息后往另一侧步行上山,通往“最美寺庙”的寂照庵和“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的感通寺。

沿路会有当地的居民开车到寂照庵,一个人10元钱,建议不用坐,没有非常远,路也比较平坦,可以一路散步爬上去,先往寂照庵去,等下山的时候再路过感通寺。

寂照庵一点也不辜负她的名气,大门看似普普通通,走进去却是另一番天地,用花界来形容也不过分。微雨飘渺间,百花安静绽放,漫山遍野的多肉让进庵的游客都默契的压低了音量,生怕惊扰这里的宁静。

下雨了,嘘,别急,坐下来,偷一束时光,闭上眼听雨滴在叶子上炸开的声响,目之所及都是流连的画卷。

寂照庵上设有20元/位的斋饭,可以免费坐下品茶,也可以一起围坐在炉火旁聊聊彼此的故事,在这里,时间像打碎了漏斗的沙,迅速流逝却悄无声息,晃过神已过了许久。

我和先生在庵门口的木凳上小坐了一会,眼前是顺着屋檐滴落的雨滴,旁边有一只安睡的猫,不想走,不舍走,不愿走。先生凑近耳畔轻声说,他幻想的所有退休后我们的生活,好像都提前看到了。

下山前往感通寺,雨实在有些大,没有其他游客在,我们也没多逗留,进了寺兜了一圈就出来了。相比于寂照庵,感通寺没有太多出彩的地方,很安静,别打扰,路过即可。

苍山下来后乘坐大巴返回大理古城,时间还早,回酒店休息了一会,晚些时候去崇圣寺三塔打了个卡,又折回到大理古城。

进崇圣寺三塔是要额外购买门票的,如果只是想观望一下全景,不用购买门票,远远的看反而可以看到三塔。三塔的另一侧还有一个专门为了看三塔倒影的公园,也是个不错的观景角度。有佛教信仰或想看三塔建筑结构的,可以购买门票,门票约100元/人。

三塔步行到大理古镇很近,沿路还可以看看白族的建筑,和民族的名字呼应,四面都是白墙,大理石头多,也算是就地取材了。白墙上雕着青花瓷的纹饰,但白族建筑的大门是不能直通院子的,必须开在东南角,所以为采光大都设置了落地玻璃窗,简约朴素,和我们印象中汉族建筑的喜庆有着完全迥异的风格。

大理古城内和福州的三坊七巷差不多,青石小路,吃吃喝喝。我们去的时间不晚,酒吧一条街还没开始营业,零星几家酒吧的驻唱歌手已经开嗓吸引来往的路人。

云南一直被戏称为“艳遇之都”,可惜身旁有良人,没能体会一场真正的邂逅,只能寄情于美食。大理古镇内真正地道的小吃其实也不多,大部分是外来品牌的入驻,整个古城不大,主干道来来回回就几条,一会就能走透。

来云南一定要吃正宗的过桥米线,当地的饵丝口感也是不错的,米线圆滑弹爽,饵丝柔韧留香。我点了最特色的粑肉米线,粑肉的口感吃起来很特别,越嚼越香。

最爱吃的莫过于烤乳扇,因形状酷似扇子得名,是种奶制品,干吃、油炸、煎烤都可以,我最喜欢煎烤,咬下去有种吃奶酪的感觉,奶香四溢,让人上瘾。

古城五华楼是可以爬上去的,不过大理古城没有夜景可言,上去也是乌漆墨黑,倒不如远处的古城楼来的惊艳,五华楼的楼下有大理历史资料的介绍,倒是可以多了解一番。

历史上段氏曾在喜洲建立大理国,天龙八部里大名鼎鼎的凌波微步段誉就曾是大理国的国王,但古城却没有太浓的历史气息,原因在于元朝忽必烈攻下大理后改革政权,大力推行汉语,后明朝朱元璋为巩固政权对大理实行烧书举措,导致白族文字近乎覆灭,只留下一些汉译的语言。

以史为鉴,虽过万年,功败垂成的豪杰英雄却仍在被评说,沧海桑田,这座城已渐渐被遗忘的伤疤,至少还有脚下的每一块石头做见证,这就是古城的魅力。

大理古城回去,第一天就算结束了。

美团的双人套票,270元包含游船和停泊的两个小岛。大理声明在外的“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就藏在今天的旅程中。

洱海的神奇在于告诉你,时光值得被虚度。你可以发呆,也可以思考,所有或喜或悲的故事,都会被温柔抚平,忘却柴米油盐,只剩唯美的承诺。

起个大早去洱海公园散步,湖面是天空的倒影,两个人坐在海心亭沉默不语,看时光停止,在这最美好时刻。这其实不是个景点,就是当地居民休闲的小公园,在大理港附近,因为太美被我捕捉到游记里。

游轮整个行程是9:00从大理港码头出发,经停小普陀岛和南诏风情岛,于13:00回到桃花源码头,在桃花源码头买大巴票(15元/人)于15:00回到大理港码头。

虽然大部分的时间都在游船上,但一点也不会觉得难受。洱海实际上是一个高原地貌形成的大湖泊,虽称作海,其实是个湖,所以洱海的风和真正的海风不一样,不黏腻,不肆虐,像个乖巧的小孩,吹多久都很舒服。

游船上会提供白族接待客人最高礼遇的三道茶表演,毕竟只是打发时间的表演,所以内容不要太期待。人多的话可以包个400元的包厢K歌,游船顶层提供天空之镜玻璃球的拍摄,100-300元不等,可以租借红裙子。

白茶的三道茶也是当地的特色之一,分别为为“苦茶”“甜茶”“回味茶”,寓意着人生的三个境界,先苦后甜,最后有所回味,说是品茶,不如说品人生的味道。白族人讲究“酒满敬人,茶满欺人”,每杯茶只有小半杯,以品饮为主,喝茶爱好者可以到喜洲古镇里去找找正宗的三道茶,好好品一品。

游船会停泊两个小岛,第一个小普陀岛建议不用下去,硬核的景点,在游船上看到的就是全貌,下去都是卖东西的,非常拥挤还什么都看不见,不如趁着人潮都涌向小岛的时候,去游船顶层吹吹风拍拍照。

南诏风情岛停留的时间比较长,常见的打卡网红场地都在这上面,只停留50分钟,不过环岛走一圈也很快。因为回船时间有限,想要打卡的女孩子们,一定要让你的摄影师准备好,排队的时候调好光圈和角度,轮到你就快速按下快门,不然一定会被后面数不清的人谴责。

南诏风情岛虽说有八大景,但大部分是雕塑和广场,能耗时玩的地方不多,但游轮时间有限还是有点赶,如果时间允许,感觉住在岛上会更舒服一点。

桃花港回大理港的途中大巴会停下来休息,期间可以买到特色的喜洲粑粑,5元一个。

等回大理港已经是下午3点,特地去吃了永平黄焖鸡,和黄焖鸡米饭有很大的不同,这是用永平土仔鸡制作的一道硬菜,刚上桌的时候有些不知道怎么下筷,鸡肉黑到和辣椒同色,好不容易挑出一块咬下去,骨头竟也是黑色的,完全靠花椒爆炒,名不副实,不过还是要说,味道很不错,值得一吃。

因为第二天拍摄婚纱,傍晚要到店内挑选礼服,所以蝴蝶泉和喜洲古镇我们都没能如愿游玩,留下遗憾等下次再来。

其实如果时间充裕,两个人可以租一辆电动车,一家人则可以租一辆电动汽车,洱海边随处可以找到租车的商铺,相比于游轮上一望无际的蓝,在夕阳的照耀下环游洱海,看火烧云变换出爱你的模样,感受风亲吻脸颊,听洱海耳语未来,也是不错的选择。

至此,苍山洱海都已走过,大理的旅程也落下了句号,收拾行程,前往下一站——丽江。大理到丽江最晚的一班火车是18:15分,票价34元/张,我们到达丽江束河古镇将近10点。丽江都是庭院客栈,价格很便宜,淡季时100元/晚都可以住到很不错的房间。

到过丽江的人,百分之九十都想留在丽江,这是一个让人没有遗憾的地方,失魂落魄是最好的形容。这里是一个人的治愈,两个人的祝福,三五人的放松,一群人的疯狂,这里有你所能想到的生活最美好的模样。

丽江,值得所有文人墨客的泼墨挥毫,经得起艺术家创作的反复雕琢,是爱花人一生离不开的天堂。慢了时光,老了年华,枕着你心里最纯粹的梦想,念着诗和远方。

借着拍微**的契机,偶然来到束河古镇,相比于丽江古镇而言,这里的商业化气息显得没那么浓重,古色古香的环境成为了婚纱照取景的绝佳之地。

丽江居住的少数民族比大理多的多,随处可见各式各样的民族服饰和乐器。一年四季有花,家家户户有狗,这是我对束河古镇最真的感受,怪不得有人称之为“束河狗镇”。在花香四溢中,和不同品种的狗狗打招呼,每个小巷走进去都是一片独有的天地。

我在这里遇到了超多品种的小狗,每一只都不是那种很凶的,他们会和你握手,陪你奔跑,扑倒你身上就不离开,狗狗们的友好让我更加相信当地人的热情。

束河古镇里有许多物美价廉的当地特色美食,主要以纳西族的美食为主,物价不高,走完大街小巷,找一家喜欢的店坐下来,品尝美食,偶尔瞥见玻璃窗外和你一样慕名而来的人来人往。

黄金粑粑:吃起来有点像枣糕,热的好吃

汽锅土鸡:有松茸,喝汤就好,鸡肉没味道

虹鳟鱼:雪山鱼,鱼肉紧实Q弹

水性杨花:一种当地的蔬菜,超好吃

纳西烤肉:独特的烤肉方式,味道很不错

束河凉粉:热了凉吃,凉了热吃

束河古镇是云南大族纳西族最早聚集的居住地之一,随处可见纳西族的文字,古镇里有个茶马博物馆(需要门票),记载着茶马古道一代人孕育出的文明。

四方街是古时候最热闹的街道了,四通八达,正中为市,因逛夜市的人太多而有了“夜市萤火”之说,我们如今人来人往的模样像极了多年前的繁华,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

在束河古镇的时间过的特别快,找一块地方坐下来,嗅嗅花香,发发呆,一个下午就过去了,吃过晚饭我们出发前往另一个古城——丽江古城。

在丽江古城,我们民宿的店家是两个非常可爱的小哥哥,一进古镇就看到他家在欢脱的狗,办好入住后小哥哥和我们坐下来喝了杯茶,聊了聊丽江游玩注意事项和风土人情。

如果你想喝酒,晚些的时候还可以在小哥哥的酒吧里,和天南海北的人们小酌一杯,扯东扯西。第二天一大早要出门,我们便提早回去了。

一大早天还没亮,我们就出发了。美团上报了个8人小团,双人票950元(含蓝月谷,印象丽江,大索道,包来回接送,午餐以及必备的棉服和氧气罐)接团的是一个纳西族的导游,非常热情,全程也很周到,大家都亲切叫她田姐。

玉龙雪山每日进山人流有限制,散票有限,注意事项比较多,建议可以跟小团游,彼此之间还可以有个照应。大索道(可以上到最高峰4680米)每个月20号关闭检修,紫外线非常强,要做好防晒和高反的准备,身体状况不佳的老人和太小的孩子不建议上去(目睹好几个小孩下索道后昏迷无法自主吸氧,非常危险)。

虽然是淡季,人流量还是非常大,进山后我们先去了蓝月谷。蓝月谷因晴天下河水呈现蓝色得名,又因雨天河水呈现白色别称“白水河”。澈蓝的河水像雪山女神掉落人间的一滴蓝眼泪,美轮美奂。

据说在这水里洗过手可以转运,洗一把是官运,洗两把是生意运,洗三把就是桃花运。蓝月谷不远处的云杉坪被喻为殉情谷,古老的纳西族人在这里宣誓对爱情的忠贞,许许多多的伴侣牵手漫步经过,在心底祈求与身旁良人三生三世。

随处挂着纳西祈福的风铃,还可以和牦牛及羊驼拍照,路边也有租借民族服装的小摊,各个民族的都有,当然以上都是额外付费的。

看过张艺谋导演许多的印象系列,印象·丽江属最原生态的方式,以巍峨神圣的雪山为背景,多民族文化为表现形式,少了聚光灯的点缀,真人的情歌对唱响彻山谷。

海拔3100米上,每一句对话都仿佛有天的回应,不同的民族说着属于自己的语言,汇成一句话:“我们,是天的儿子”,十分震撼。最后有一个祈福仪式,所有人起身,面对玉龙雪山,虔诚许下自己心里的愿望,人们敬畏自然,自然也给予人们最好的礼物。

演出历时一个小时,分六个场景,都是露天的座位,门口会发放帽子,整场表演看下来非常晒,做好防晒带好水,高处中间的位置是最佳的观看视角。

食堂吃过午饭就开始上索道了,大索道全程很长,要坐十几分钟,有高反的人这时候就会开始感受到不舒服,可以提前吸氧做准备并放松心情,包里备点巧克力或士力架等糖分高的零食做后续能量补充。

索道只到4506米的高度,在这里已经感觉到不舒服的人就不要往上爬了,拍拍照就排队下去,身体状况没问题的可以继续往上爬到4680米,期间一旦头晕目眩就迅速下撤。

呆在雪山上的总时长不要超过一个小时,因为排队坐索道下山大概还需要半小时,如果已经产生高反,排队的时间才是最难熬的,进退不得,又不通风。

山顶的风能迅速将你的脸刮红,涂的防晒和粉底被吹的干干净净,脸一碰就疼,建议带口罩上去,忌突然的大口呼吸,一定要慢慢平稳得吸气来适应稀薄的氧气。

玉龙雪山因其十三座雪峰连绵不绝,宛若一条“巨龙”腾越飞舞,故称为“玉龙”,但近几年因全球变暖,雪山的雪都化的只剩下冰块,远处看起来是雪,其实是山上白色的岩石,失去的奇景令人惋惜。

因玉龙雪山在当地人心中被喻为“天山”,当地居民大都抵抗登山者私下登山,加之雪山再往上都是近乎90度的峭壁,虽不及珠穆朗玛峰高,却至今无人登顶。

站在4680的平台上,体会一览众山小的感受,心中充满敬畏之心,与伟大的自然比起,人类依然是渺小如蝼蚁,何以不心存感恩,善待自然。

离开雪山回到古城大概6点,有些高反,我们就回酒店睡了一会,晚上8点左右去丽江古城觅食,吃了当地出名的腊排骨,经过特殊手法腌制的排骨,咸香咸香,味道一绝。

后散步时意外偶遇了木府的灯光秀,以木府的实景为背景,变换出一年四季,整个晚上不间断播放,墙上有开始倒计时,很震撼,值得一看。

古城的夜景比白天来的更加炫目多姿,沿着酒吧一条街走过去,灯红酒绿,纸醉金迷,所有的文字都不足以形容璀璨的繁华。

主干道上是络绎不绝的人群穿梭,但只要拐一条小巷,就会有不一样的感受,避开了嘈杂的人群,每一家门店都像是一个独立的故事,安静的存在,等你去翻阅。

小心,别迷失在这风铃的召唤里~

丽江古城到处都可以买到鲜花饼,100元10盒–30盒不等,民宿的小哥哥给我们的建议是太便宜的千万不要买,喜欢吃可以现买现吃,还有香囊,香水,香薰,花茶,花包等,整条街香气弥漫。

丽江的古城都是有宵禁时间的,为了保护民宿中客人的休息时间,晚上11点后必须停止所有娱乐活动,就算是酒吧也不例外。走到临近宵禁,我们就回民宿了。

丽江的最后一天,原本计划去泸沽湖,但来回七八个小时的路程让我们望而却步,一致达成协议,过一天真正的“漫”生活。

睡到中午才起床,简单吃了东西就开始在古城里漫无目的走走停停,有些咖啡厅的驻唱歌手已经开始哼着午后的轻音乐。我们找了一家狮子山上有观景平台的咖啡厅,喝了杯下午茶,放眼望去尽收眼底的古城,忘了是谁家传来悠扬的歌声。

很多曾经想写却下不去笔的文字,那些藏在心里想做却总是提不起勇气的事,还有以为遗忘想起还是隐隐作痛的人,都释怀了,这就是神奇丽江拥有的魅力。

傍晚十分,我们再次穿过大街小巷,和花花草草诉说,向遇见的人们道别,许多的不舍终究都只能留在这里,留在属于我们最慢最慢的时光里。

为了离开前喝杯奈雪的茶出了古城,意外发现古城旁的文创园,有很多特色的小店和有趣的小东西,因为赶车没能好好走走。

飞机起飞离开丽江机场的时候,我突然很难过,鼻子酸酸的想哭,如果云南是梦的天堂,带着诗和远方,飞机的发动声音就是在告诉我,梦该醒了,生活依然是一地鸡毛的延续。

再见丽江,私心许下和你有生之年的约定。我来过这里,没留下什么,只带走了回忆,和我最爱的人儿。

每次写游记总是越写越多,有好多好多心情想和你们分享,也怕这些热爱生活的念头被我渐渐遗忘,相信文字是最好的记录方式。

最后的最后,特别鸣谢一下每天催更的薄荷**,虽然因为一些特别的原因,原先计划之内的薄荷**没能参与本次行程,但貌美可爱的她仍旧孜孜不倦的督促和助力我的攻略产出,为本篇文章提出了自己的小建议,笔芯❤

邂逅苏轼 知道苏轼是从“大江东去”开始的。曾几何时,被他描绘的磅礴气势所震撼,被他豪放、大气的风格深深吸引。 苏子的一生命运多舛,起起落落。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朝廷昏庸无能,奸臣当权。而饱读经史的苏轼怀着“奋厉当有世志”的人生信念,忧国忧民,对国家政事坚持己见,丝毫不向黑暗势力妥协。不盲从、不徇私、黑白分明,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在污浊的官场中,洁身自好。然而,肮脏的污流里岂能容下这一泓清泉?污流只会侵蚀这一泓清泉。于是,一肚皮不合时宜的苏轼在政治的斗争与权力的倾扎下,被注定了坎坷的一生。 难以想象,在经历了险恶的宦海风波与坎坷的人生挫辱后,苏子还能以宽广的胸怀包容万物,以乐观积极的心发现生活的美丽。这需要怎样的胸襟与气度! 谪贬黄州时,以前的朋友都离他而去,孤独的苏轼过着形影相吊的生活。“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词中苏子以孤鸿自喻,其凄凉境况,不可言说。至今读起这首《卜算子》依然能感受到苏子心中那莫可名状的孤苦寂寞。政治的失意,老友的置之不理,无边的孤独感向他袭来,莫非真应了那句“自古圣贤多寂寞”。苏子心中的苦是可想而知的。 苏轼坎坷的仕途生涯中,几次大起大落,最远的贬到了岭南,食芋饮水,与黎族人民一起过着艰苦的生活。 伟人的伟大之处在于在如何困难的境遇下,都依然保持自身的高贵人格,以坚定乐观的心态面对生活。感到人生无奈的苏轼研读老庄哲学,佛禅玄理来寻求心灵的超脱。“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苏子的词看似简单易理解,其背后却蕴涵着深刻的哲理,给人无穷的思索与启迪。在苏子眼里,世事不过过眼烟云,任得一世清净。 最欣赏的是他那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不过是一次偶然林中遇雨,常人若遇到,会认为倒霉,淋了一场雨,成了落汤鸡。苏子却脚踏芒鞋,吟啸且徐行,以乐观的心面对这风风雨雨,抑或是人生中的风风雨雨。谁又能如苏子这般潇洒的淋呢?一蓑烟雨任平生,这其中带着几分自嘲任性,又有几分豁达洒脱。任他风吹雨打吧,“谁怕?”风风雨雨总有停的时候。一边是料峭的春风,一边却是山头斜照迎面。这其中包含着朴素的两面观哲理。最经典的是最后一句,当风雨逝去,回首一路走来的坎坷道路时,苏子不喜不悲,而是以旷达的心胸淡看风云,这般豁达与洒脱令人敬仰。 苏轼的词以豪放著称,但也不乏婉约杰作。苏子的词风是多元的。最打动人心的是那首《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断肠处,明月夜,短松冈。”这首词宛如心灵深处的话语,用心来书写的不带任何娇柔造作的修饰,自然流畅,如行云流水,情之至深,催人泪下。“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真正的知己是无须太多言语的,因为心有灵犀,因为你在我心,简简单单几句,哪怕只是一个不经意的眼神就足以表达一切,正所谓爱在无语时。想想如今的快餐时代,又有多少人有这般真挚的感情呢? 苏子是才华横溢的诗人,更是深刻的哲人。诗人的气质让他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生活的别样美丽,哲人的思想让他包容万物,在辛酸坎坷的悲剧人生中超度自己。有人说,没有人真正读懂他的内心,他却洞察了人世间最深的奥妙。而如今,我也只是虔诚地拜读苏子的遗墨,用愚钝的心去感受苏子深邃的哲思,在字里行间被他的精神照亮。他的精神如此高尚,而我只能在人间仰望。

  塞下曲

  结束浮云骏,翩翩出从戎。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万鼓雷殷地,千旗火生风。日轮驻霜戈,月魄悬雕弓。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战酣太白高,战罢旄头空。万里不惜死,一朝得成功。画图麒麟阁,入朝明光宫。大笑向文士,一经何足穷。古人昧此道,往往成老翁。

  高适(702~765),字达夫,渤海蓚县(今河北景县)人。晚年曾任左散骑常侍,后世因称为高常侍。二十岁左右游长安求仕不果,此后长期客居宋州宋城(今河南商丘)。开元十八年左右,北游燕赵,且于燕地从军。开元二十三年曾赴长安应试不中。天宝八载因睢阳太守张九皋荐,登有道科,授封丘尉。天宝十三载入陇右节度使哥舒翰幕府充掌书记。安史乱起,先后任左拾遗、淮南节度使、太子少詹事、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等职。广德二年被召还长安,任刑部侍郎,转左散骑常侍,进封渤海县侯。次年正月卒于长安,赠礼部尚书,谥忠。

  汉乐府有《出塞曲》、《入塞曲》,唐人《塞上曲》、《塞下曲》本此。高适此诗虽为乐府旧题,却通过对浴血沙场的勇士形象的塑造,表现出强烈的时代精神。开篇四句写跨马从戎,次八句写战阵的壮阔,后八句写安边定远的壮志,人物的生动形象与精神状态跃然纸上。特别是结尾处以“古人昧此道”表现出对皓首穷一经的腐儒的嘲笑,一语道破唐代文人由边功求进取的崭新的时代风气。而这显然正是高适本人的心声,这首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也就可以看作高适本人人生理想的写照。

  效古赠崔二

  十月河洲时,一看有归思。风飙生惨烈,雨雪暗天地。我辈今胡为,浩哉迷所至。缅怀当途者,济济居声位。邈然在云霄,宁肯更沦踬。周旋多燕乐,门馆列车骑。美人芙蓉姿,狭室兰麝气。金炉陈兽炭,谈笑正得意。岂论草泽中,有此枯槁士。我惭经济策,久欲甘弃置。君负纵横才,如何尚憔悴。长歌增郁怏,对酒不能醉。穷达自有时,夫子莫下泪。

  此诗作于两次求仕不成之后,故借与崔二赠答之际,深刻揭露当时统治阶级的骄奢*逸,尽情抒发沉沦不遇的满腔悲慨。开篇六句,以景托情,渲染出充塞天地的悲愁氛围。次十二句以“缅怀”引出“当途者”,详细描绘权贵们骄矜生活,并以草泽枯槁之士与之作强烈对比,促生愤慨。后八句倾诉胸中不平,并以“我”与“君”的对比扣合诗题。诗写悲愁,却毫不消沉,而是峰峦迭起、波澜层生,充满激昂顿挫之势与强烈的情感力度,构成贤人失志主题在开元盛世中的典型表现。

  淇上酬薛三据兼寄郭少府微

  自从别京华,我心乃萧索。十年守章句,万事空寥落。北上登蓟门,茫茫见沙漠。倚剑对风尘,慨然思卫霍。拂衣去燕赵,驱马怅不乐。天长沧洲路,日暮邯郸郭。酒肆或淹留,渔潭屡栖泊。独行备艰险,所见穷善恶。永愿拯刍荛,孰云干鼎镬。皇情念淳古,时俗何浮薄。理道资任贤,安人在求瘼。故交负灵奇,逸气抱謇谔。隐轸经济具,纵横建安作。才望忽先鸣,风期无宿诺。飘飖劳州县,迢递限言谑。东驰眇贝丘,西顾弥虢略。淇水徒自流,浮云不堪托。吾谋适可用,天路岂寥廓。不然买山田,一身与耕凿。且欲同鹪鹩,焉能志鸿鹄。

  此诗借与薛据、郭微酬赠之机,叙述了自身的经历、情操及创作趣尚,可以视为高适前半生人生的自我总结,后半生行为的思想基础。开篇至“安人在求瘼”为第一部分,自述早年经历、思想及政治主张。卫霍,指汉代名将卫青、霍去病,用以表明自己建功立业的理想。鼎镬,是古代施行烹煮酷刑的容器,这里代指酷政。“故交负灵奇”以下为第二部分,由己及人,既扣合酬赠之题,又通过对薛、郭二人“飘飖”州县的叹惜,抒发出自身强烈的不平之鸣。贝丘、虢略,都是地名,分别在今山东博兴南、河南嵩县西北,这里代指东、西飘飖之地。全诗既有大笔勾勒,又有细致描述,语言质朴自然,却具有震撼人心的情感力度。

  登百丈峰

  朝登百丈峰,遥望燕支道。汉垒青冥间,胡天白如扫。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匈奴终不灭,寒山徒草草。唯见鸿雁飞,令人伤怀抱。

  此诗作于赴陇历哥舒翰幕府途中。在此之前,高适曾两度求仕未果,因而此诗仍带有较强的忧伤意绪。前四句写登高望远,目光直指河西边塞,并以“汉垒”置“胡天”之间,见边防之紧。燕支,即燕支山,又作焉支山,在今甘肃永昌西。中四句联想自汉代以来连年征战而匈奴不灭的绵长历史,见社稷之忧。末二句顺势而出,抒发怀抱。此诗虽写忧虑之意,但却将一己之怀抱与边塞安危联系起来,从而表现出一种忧天下之忧的阔大襟怀气度。

  蓟中作

  策马自沙漠,长驱登塞垣。边城何萧条,白日黄云昏。一到征战处,每愁胡虏翻。岂无安边书,诸将已承恩。惆怅孙吴事,归来独闭门。

  此诗是高适第二次出塞到蓟北时所作。由边塞的荒凉生发出对边患的忧虑,并抨击统治者用非其人,抒发自身难酬之壮志。开篇以“沙漠”、“塞垣”构定塞外特定环境,三、四句写登上塞垣所见一片萧条荒漠景象,五、六句以“征战”与“胡虏”对举,既见对胡虏反叛之忧患,更显对边将黩武邀功的批判。后四句直抒怀才不遇之愤懑。孙吴,指战国时军事家孙膑、吴起。全诗语言质朴平淡,但由于纪录了当时边塞实况,且写景壮阔,情怀激烈,仍具极强的艺术感染力。

  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其九)

  朝从北岸来,泊船南河浒。试共野人言,深觉农夫苦。去秋虽薄熟,今夏犹未雨。耕耘日勤劳,租税兼舄卤。园蔬空寥落,产业不足数。尚有献芹心,无因见明主。

  此题为途中纪实之作,本诗原列该组诗的第九首。前四句写行程路线及最突出感受,自北而南,满目情形大体相似,可见“农夫苦”已成普遍现象。中六句具体描述农夫之苦况,除日日劬劳之外,再加天旱、租税之双重灾难,无所收获也就是必然的了。末二句自抒怀抱,虽有良策拯民,却无由上达,于无奈中显出强烈的民胞精神与失志之愤。高适此诗作于开元年间,却能于盛世背后发现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题材,在盛唐诗人中大约以此篇为最早。

  登陇

  陇头远行客,陇上分流水。流水无尽期,行人未云已。浅才登一命,孤剑通万里。岂不思故乡,从来感知己。

  此诗是高适赴河西节度使哥舒翰幕府途中登陇山有感而作。前四句以陇上流水意象表达独身远行的心理感受。流水、行人,既是写实,又构成象征性的互喻关系。后四句抒发此行意欲有所作为、建立功业之壮志。“浅才一命”、“孤剑万里”,活画出慷慨任侠的形象;只身远游,固生乡思,然更感知己,足见报效国家之豪情。此诗语言简洁,但却包容着丰富内容,既思故乡,又感知遇,既叹身世飘泊,又表报国壮志,所谓“感知忘家,语简意足”(《唐诗别裁集》),写足孤身远游、求取功业之意。

  古大梁行

  古城莽苍饶荆榛,驱马荒城愁杀人。魏王宫观尽禾黍,信陵宾客随灰尘。忆昨雄都旧朝市,轩车照耀歌钟起。军容带甲三十万,国步连营一千里。全盛须臾哪可论,高台曲池无复存。遗墟但见狐狸迹,古地空余草木根。暮天摇落伤怀抱,抚剑悲歌对秋草。侠客犹传朱亥名,行人尚识夷门道。白璧黄金万户侯,宝刀骏马填山丘。年代凄凉不可问,往来唯有水东流。

  此诗作于与李白、杜甫同游大梁之时。其时高适隐居宋中,求仕无门,即于这首咏怀古迹之作中,透露出悲凉的身世之感。全诗四句一转韵,分为五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驱马荒城所见景象,第二段引出对往昔的遥想,第三段回到眼前,回应首段,第四段紧接,写出当年风云人物的遗迹,第五段感叹当时受赏的朱亥、侯嬴荣耀一时,终成过客,如今只有汴水东流而已,既生兴亡之慨,又将古今一脉贯穿,从而使兴亡之叹融入自己身世之感。此诗情感浓烈,思绪曲折,章法整饬,表现自然。

  邯郸少年行

  邯郸城南游侠子,自矜生长邯郸里。千场纵博家仍富,几度报仇身不死。宅中歌笑日纷纷,门外车马常如云。未知肝胆向谁是,令人却忆平原君。君不见即今交态薄,黄金用尽还疏索。以兹感叹辞旧游,更于时事无所求。且与少年饮美酒,往来射猎西山头。

  此诗是高适青年时代作品,诗中描述的“邯郸少年”可以视为诗人之自况,借以表达内心的愤世之慨与任侠豪情。邯郸,是战国时赵国都城,即今河北邯郸。诗的前六句写“游侠子”生长之地与侠义轻财之举,其豪爽英姿与狂放气派跃然纸上。七、八句陡然转折,写侠肝义胆无人理解,报国宏图无从实现,只有空空怀念古代“倾以待士”的平原君。后六句即直写当今世俗人情之菲薄,表现出睥睨尘世、刚直耿介的性情节操。此诗章法齐整,意态飞动,当时即被“朝野通赏”(《河岳英灵集》),极亨盛誉。

  燕歌行

  汉家烟尘在东北,汉将辞家破残贼。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摐金伐鼓下榆关,旌旆逶迤碣石间。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山川萧条极边土,胡骑凭陵杂风雨。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大漠穷秋塞草腓,孤城落日斗兵稀。身当恩遇恒轻敌,力尽关山未解围。铁衣远戍辛勤久,玉箸应啼别离后。**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边庭飘飖那可度,绝域苍茫更何有。杀气三时作阵云,寒声一夜传刁斗。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君不见沙场征战苦,至今犹忆李将军。

  据此诗前原有小序可知作于开元二十六年。高适从军燕地在开元十八年至二十一年间,此诗是离开边塞之后“感征戍之事”并回顾自身边塞经历之作。诗中充分展示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表达立功边塞的豪情壮志,又对边塞局势与用兵情状提出见解,因此,一方面对战士忠勇报国精神热情颂扬,另一方面又对将领奢靡生活强烈不满,并由此发出对蒙受战争痛苦的家庭的深切同情,乃至于对边将用非其人的讥讽嘲弄。全诗内容丰富,包含着对边塞情势较长时期的见闻感受,具有相当的思想深度与概括力度。此诗不仅是高适的名篇,而且堪称整个唐代边塞诗之杰作。

  人日寄杜二拾遗

  人日题诗寄草堂,遥怜故人思故乡。柳条弄色不忍见,梅花满枝空断肠。身在远藩无所预,心怀百忧复千虑。今年人日空相忆,明年人日知何处。一卧东山三十春,岂知书剑老风尘。龙钟还忝二千石,愧尔东西南北人。

  此诗是高适在蜀州刺史任上寄怀杜甫之作。人日,是农历正月初七日。杜二,即杜甫。杜甫居成都时,高适与之过从甚密,此诗慰故人思乡之情,发世事难料之叹,抒无所作为之憾。全诗四句一层。首四句寄慰杜甫,“思故乡”既是言杜,亦是自谓,二人故乡同为当时正在战乱的中原,这一“思”便将二人情感更加紧密地联结起来。次四句写自身,既“无所预”又“复千虑”,表白忧国情怀,“空相忆”、“知何处”,则添一层无奈与落寞之感。末四句进而将自己庸碌自适与友人飘泊四方比照,逗出“愧”意,回应篇首,写足题意。

  送浑将军出塞

  将军族贵兵且强,汉家已是浑邪王。子孙相继在朝野,至今部曲燕支下。控弦尽用阴山儿,登阵常骑大宛马。银鞍玉勒绣蝥弧,每逐嫖姚破骨都。李广从来先将士,卫青未肯学孙吴。传有沙场千万骑,昨日边庭羽书至。城头画角三四声,匣里宝刀昼夜鸣。意气能甘万里去,辛勤动作一年行。黄云白草无前后,朝建旌旄夕刁斗。塞上应多侠少年,关西不见春杨柳。从军借问所从谁,击剑酣歌当此时。远别无轻绕朝策,平戎早寄仲宣诗。

  此诗作于已入哥舒翰幕府之时。浑将军即哥舒翰麾下之云麾将军浑惟明,其祖先乃汉代匈奴浑邪王。此诗通过送浑将军出塞,塑造出一个勇猛爱国、光彩夺目的将军形象,成为边塞诗中写人物的代表作。开篇十句写浑将军的祖先、部曲传统及其身先士卒的品质、威名赫赫的战功。蝥弧,指军旗。嫖姚,指汉代嫖姚校尉霍去病,这里喻指主将哥舒翰。骨都,指匈奴左右骨都使。次十句进而写浑将军在边境形势危急时奋不顾身、转战南北的具体行态,使其形象更加神充气足。最后四句点明“送”之题,并寄托自己的殷切期望,预祝其早奏凯歌。绕朝策,指秦大夫绕朝曾赠人马鞭,这里比喻破敌之计策谋略。仲宣诗,指王粲《从军诗》,这里比喻捷报。此诗铺绘壮美,极见盛唐气象,同时也表现出诗人自身壮伟的精神面貌与豪放的艺术风格。

  封丘作

  我本渔樵孟诸野,一生自是悠悠者。乍可狂歌草泽中,宁堪作吏风尘下。只言小邑无所为,公门百事皆有期。拜迎官长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归来向家问妻子,举家尽笑今如此。生事应须南亩田,世情付与东流水。梦想旧山安在哉,为衔君命且迟回。乃知梅福徒为尔,转忆陶潜归去来。

  高适近五十岁时才因张九皋的推荐而中有道科,然却仅得封丘尉之低职,此诗即作于封丘尉任上,抒发了失望与矛盾的心态。首四句以超脱世俗的姿态自表品格,见不堪作吏的原因。孟诸,是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这里泛指梁宋一带。次四句进而写不堪吏务的实情。复四句语意转折,由家人之不解见自身与世俗之龃龉之深。末四句明揭归隐之念,与篇首遥相照应。梅福,是汉代南昌尉,曾屡次上书,皆不被采纳。全篇四句一转韵,且皆前二句散行,后二句骈俪,经纬成文,回环往复,结构颇见匠心。而情感强烈,奔泻而出,既见跌宕之势,更显雄强伟力。

  别韦参军

  二十解书剑,西游长安城。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国风冲融迈三五,朝廷礼乐弥寰宇。白璧皆言赐近臣,布衣不得干明主。归来洛阳无负郭,东过梁宋非吾土。兔苑为农岁不登,雁池垂钓心长苦。世人遇我同众人,唯君于我最相亲。且喜百年见交态,未尝一日辞家贫。弹棋击筑白日晚,纵酒高歌杨柳春。欢娱未尽分散去,使我惆怅惊心神。丈夫不作儿女别,临歧涕泪沾衣巾。

  此诗作于求仕未得之时,诗借赠别之机抒失意怀抱。前十二句自叙入京求仕、落拓失意、客游梁宋的经历,先写壮伟襟抱,次讽朝政昏聩,再写客游梁宋,失意之情充溢字里行间。三五,指三皇五帝,这里喻指理想的政治。负郭,指近郊良田。后十句写与韦参军友谊及惜别之情,于众人中拈出“唯君”,见知己之感,欢娱交密,却又不得不离别,尤增惆怅,而临别之时,又以劝慰作结,足见诗人虽怨尤却不消沉,充满对前程的期待与希望。诗中暗用姜太公“垂钓”故事,可见非凡抱负。

  部落曲

  蕃军傍塞游,代马喷风秋。老将垂金甲,阏支着锦裘。雕戈蒙豹尾,红旆插狼头。日暮天山下,鸣笳汉使愁。

  此诗作于初至哥舒翰幕府之时,表现出对边事的关切与忧虑。首联概写“蕃军”兵强马壮、意气骄横情势。颔联以“垂金甲”与“着锦裘”之具体形象写出蕃军将帅略无顾忌、首领安闲自得神情。颈联以“雕戈”、“红旆”写出蕃军兵器之锐利与军阵之齐整。尾联直点汉使之愁,并以“日暮”、“鸣笳”渲染出塞外苍凉氛围,诗之主旨至此毕现,而前六句的铺述亦至此而见其作意所在。

  送李侍御赴安西

  行子对飞蓬,金鞭指铁骢。功名万里外,心事一杯中。虏障燕支北,秦城太白东。离魂莫惆怅,看取宝刀雄。

  此诗为送人出塞从军之作,充满亟欲立功异域的慷慨豪情,且气势纵横,音韵铿锵,曾被后人誉为“盛唐五言律第一”(许学夷《诗源辩体》)。开篇以“飞蓬”喻“行子”,虽为传统习惯,但其将之与“铁骢”、“金鞭”联结起来,即造成一种异乎寻常的力度。颔联写送别,但在“一杯”之中却涵纳“功名万里”之“心事”,这就使功业之志超越了惜别之情。颈联荡开,写出离别之地及友人将去之地,既是写实,亦是托情。尾联先以“莫惆怅”相劝慰,复以“宝刀雄”相激励,塑就一幅壮士别离的英伟形象,以人物回应篇首,以气势贯穿全篇。

  使青夷军入居庸三首(其一)

  匹马行将久,征途去转难。不知边地别,只讶客衣单。溪冷泉声苦,山空木叶干。莫言关塞极,云雪尚漫漫。

  高适于天宝九载秋以封丘尉送兵往青夷军,此诗是返回途中入居庸关时所作。诗写行役之艰难与边地之苦寒。首联概写行役时久,去、返皆难,以下皆承“难”而出。颔联以惊讶衣单写出“边地别”的最突出感受,将“难”具体集中于此,不言寒而已觉寒气逼人。颈联写水冷、木落,从听觉、视觉两方面进而渲染寒的环境氛围,暗言其范围之广大。尾联即明言虽关塞已尽,然寒冷征途仍甚迢遥,回应开篇之征途。作为边塞之作,此诗不写战争,亦不写异域风光,而是撷取“寒”这一独特角度,透现边塞苍凉意味。

  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

  嗟君此别意何如,驻马衔杯问谪居。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青枫江上秋天远,白帝城边古木疏。圣代即今多雨露,暂时分手莫踌躇。

  此诗送李、王二少府分赴两地,皆为谪贬,且高适时任封丘尉,亦正失意,所以这首送别诗就显得内容较为丰富,情谊尤感挚厚。首联先以询问领起,牵出谪贬送别的特殊情境。中二联针对李、王二人贬谪之地,想象僻地荒寒环境,既写景,又寄情。七、八句以劝慰作结,同时揭示出积极进取的抱负与信心。此诗中连用四地名,本为律诗之忌,但由于情意真挚,气势健举,所以并不感到窒碍。

  同李员外贺哥舒大夫破九曲之作

  遥传副丞相,昨日破西蕃。作气群山动,扬军大旆翻。奇兵邀转战,连弩绝归奔。泉喷诸戎血,风驱死虏魂。头飞攒万戟,面缚聚辕门。鬼哭黄埃暮,天愁白日昏。石城与岩险,铁骑皆云屯。长策一言决,高踪百代存。威棱慑沙漠,忠义感乾坤。老将黯无色,儒生安敢论。解围凭庙算,止杀报君恩。唯有关河渺,苍茫空树墩。

  高适任职哥舒翰幕府期间,随着边塞形势的转变,其对边事的忧虑情绪亦逐渐淡褪,而代之以胜利的喜悦与热烈的颂扬,此诗即作于哥舒翰大破九曲之后。此诗以排律的形式,对哥舒翰军威、破敌、谋略、忠心尽力铺排,热烈颂扬其雄武英姿与安边功业。对于破九曲之事,高适还有《九曲词三首》等作,同样展示了安边定国的光明前景与个人博取功名的饱满信心,可见这一事件对高适人生、思想实具重要影响。

  送兵到蓟北

  积雪与天迥,屯军连塞愁。谁知此行迈,不为觅封侯。

  此诗作于送兵至青夷军之时,高适时任封丘尉之卑职,诗中发抒的是郁郁不得志之情怀。前二句写积雪铺天、军阵连云的景象,塞外特征由此得到集中概括。一个“愁”字又奠定全诗基调。后二句即写自身远行边塞军中,却并不为建功业、觅封侯,显然是以反语抒激愤之情。这首小诗虽意在抒发愁怨意绪,但却充满情感力量,表达简洁明练,读来动人心魄。

  营州歌

  营州少年厌原野,狐裘蒙茸猎城下。虏酒千钟不醉人,胡儿十岁能骑马。

  此诗作于高适首次出塞从军燕赵期间,写边地少年生活习惯与豪爽性格。首句将营州少年与原野联系起来,点明其特定生活环境。营州,在今辽宁朝阳。厌,同餍,饱意,这里引申为饱经、习惯意。二句写其出猎情景,“狐裘蒙茸”活画出营州少年生动形象。三句“千钟不醉”,见其豪放之习,四句“十岁骑马”,见其勇悍之性。全诗充满对营州少年的赞美之情。作此诗时,高适首次出塞,所以一见粗犷豪迈的边地少年,即引起本身就“不拘小节”、“隐迹博徒”的诗人的强烈钦羡。全诗笔墨粗放,充溢着浓郁的边塞情调。

  塞上听吹笛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此诗写塞上闻笛而生乡关之思,但首先却展现出冰雪铺凝的广袤胡天,然后再在明月与戍楼之间托出羌笛之声,而笛声乃《梅花落》之曲,这样就在荒漠塞外与故乡春色的鲜明反差之中透露出缕缕乡思。但这乡思却略无哀怨,而是随着一夜风吹渗满整个关山,以可见的壮伟景观的实态体现出巨大的内在显现力与艺术包容力。

  别董大二首(其一)

  千里黄云白日昏,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是一首送别之作,但从景物描写看,却无异于一首边塞诗。诗写惜别之情,首先展现的却是一幅苍莽壮阔的塞外风光画卷。在这样的壮伟景观氛围中托出心绪,表面上是以怀才挟技无往不适相劝慰,内质中则是一种豪壮气势伟力的体现,在艺术表现上以“妙在粗豪”(徐增《而庵说唐诗》)的特点而成为千古名篇。

  听张立本女吟

  危冠广袖楚宫妆,独步闲庭逐夜凉。自把玉钗敲砌竹,清歌一曲月如霜。

  此诗通过对歌女情态的生动描绘,创造出一种清雅空灵的意境,在高适诗中别具一格。首句写妆束,显其高贵,次句写行态,见其脱俗,三句写动作,以敲竹击节逗出下文。四句“清歌一曲”点题,并以“月如霜”渲染环境氛围,既回应“逐夜凉”,更构成对清歌一曲内涵的体味,使环境、歌境、心境融通一体,在描写与感受的妙合中生成诗境整体。

  除夜作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故乡今夜思千里,霜鬓明朝又一年。

  此诗作于除夜旅途之中,抒发思乡之情。开篇即点明身在“旅馆”,以“寒灯”与“独”构定凄冷孤寂氛围,次句转入自身,直白凄然的内心世界,同时以“何事”二字为诗意的深入提供悬念与契机。三句写乡思,却言“故乡思千里”,包含有自己思念故乡亲人,而同时遥想故乡亲人思念千里之外的自己两重意蕴,是客心凄然的第一层原因。末句“明朝又一年”点除夜之题,而自顾已是霜鬓,明朝将又添白发,乡思之中更增岁月流驶、人生苦短之叹,是为凄然的第二层原因

 一

 邂逅在一场冬雪中,落入眉眼的笑,

 徐徐 从心界中点开尘封的缘,

 江城本无雪,是孤竹 清婉了洞庭的韵,

 叶语沙沙,倩影绰绰, 与轻风和鸣

 月光下咏颂密咒,掘藏百草屋下掩埋的 预言,

 分解冬云写在清霜上的迷惑……

 二

 还是跌伽在一朵墨香中 ,看花开次第,

 分割善良和邪恶的弯刀,不在空行母的手里 ,

 炽烈的火焰焚烧了,积郁魂灵上的染污,

 木棉袈裟,是转轮娑婆世界的另一个道场,

 无明的心在心内求法,五毒的业在心外鼎沸,

 颅器中煮着的血肉,被一种叫相应的力量转趋为乳白色的甘露。

 三

 执念是一柄双仞的莫邪,刺伤了思欲的'同时,也轻毁了自己的快乐,

 心上,筑建了海市蜃楼,我在虚幻的影像中做着不肯醒来的南柯一梦,

 别用薄凉的音声,呼唤我的名字 ,好吗?

 在风中,有我折叠的纸风车,旋转着我对生活的一腔热望,

 蛰伏的寂寞,夜夜吹奏空了(liao) 的曲子 ,

 我却做不到觉醒中的一目了然 ……

 四

 晦涩的眼眸,望穿秋水,求一段真诚的永驻 ,

 让无奈的命运,在心无力的时候 ,刮起月上千风,

 或许对着星子该许下一个夙愿,

 为陌。离的哀伤,存封一缕风的记忆 ,

 拈起情感的丝线 ,绕指柔,

 在一个人的时光中看花开,听雨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42642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2
下一篇2023-10-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