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诗人杜牧的古诗《清明》: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清明时节怀念先人的强烈的思想感情。
诗的大意是,清明时节,阴雨绵绵,看到走在扫墓路上的人失魂落魄的样子,诗人也心情沉重。诗人想找个喝酒的地方喝喝酒、避避雨、暖暖身、解解闷,牧童指着那杏花盛开的地方说,前面有。
清明是扫墓、踏春、插柳活动的好时间。但从“断魂”这两个字来看,踏春,插柳是不至于那么伤心的!所以只能是扫墓。
魂”此指精神、情绪。“断魂”,是极力形容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隐藏很深的感情,此指思念过去世的人像丢了魂似的。
人生不易。“十月怀胎一朝分娩”,千辛万苦才把儿女抚养成人。等到儿女成家立业了,父母却老了,甚至过世了。“子欲养而亲不待”,能不伤心吗?!
所以,许多人只能“借酒消愁愁更愁”!诗人借饮酒避雨避寒,晾晾衣服,歇歇脚,转移一下注意力,那也很正常。但如果以为诗人也只是“愁更愁”这样的人,那是严重误解了诗人!
不用怀疑,暖暖的酒温、甘甜的美酒味和绚烂的杏花有助于诗人走出沉重的心境,但那也都是把诗人当一般人看待了!这位悲天悯人的诗人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那就是佛教!
杜牧是个在家信佛的人,号樊川居士。佛教主要是渡生人的,但也可以渡过去世的人。佛教认为,请出家人做法事超度,或者自己读经,或者念佛菩萨名号,或者拜忏等,都可以使已经过世但还在鬼道、畜生道甚至地狱道的众生得到利益,转而再投胎做人、生到天上甚至到极乐世界去。所以诗人并不只是停留在消极的“愁更愁”上!
古代信佛的人很多,李白号青莲居士,白居易号香山居士,苏轼号东坡居士……虎门销烟的林则徐就亲手抄写、随身携带、天天读诵《佛说阿弥陀经》。
所以,同样是怀念先人,诗人杜牧表现得更加积极——尽管我们不知道它的实际效果怎么样,但在行动上,他是值得肯定的!
幼而无父多磨难,
老而无子空嗟叹。
白头到老徒希盼,
长生久视未一半,
风雨顺国泰民安,
有缘份读经拜忏。
闻道不易得道难,
朝闻夕死亦满贯
习俗就是习俗,传统就是传统
要嘛继承,要嘛摒弃
例如现在中秋就知道吃
你们还知道祭月吗?
既然清明有踏青、郊游、荡秋千等户外活动
那就要继承发扬
二者不相干
越是想精简,就越是想摒弃文化内涵
在我们的观念里,祭祀先祖是清明节的代名词。但近日,重庆专家熊笃教授却疾呼,“这样理解太狭隘了,按照《礼记》的说法,清明节期间,正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要为市民还原清明的“本来面目”。 (4月1日《重庆时报》)
清明节的“本来面目”是什么?熊笃教授给出了一个答案——是谈情说爱的节日
。不能说这是无稽之谈,因为《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而且清明前后,古代男女都会到水边休憩、划船游玩,在野外谈情说爱。
不过,问题的关键是:清明节有必要还原其谈情说爱的“本来面目”吗?古人的礼仪管理较为严厉,男女青年谈恋爱很不容易,他们需要在清明节释放自己的感情,而现代人交往很是自由,想要谈恋爱,什么时候都可以,不必一定要选在清明节。更何况,我们已经不缺乏恋爱的节日,比如中国的“七夕节”和西方的“情人节”。如果更要多个清明节来“爱”,那爱也实在是太多了吧。
清明节随着历史的演绎,已赋予特定意义,即成了回忆亲人、缅怀先烈的日子。清明祭祀,不仅是社会的一种需要,更是个人情感的需求。活着的人需要同死去的人在一个特定的日子进行心灵上的交流, 这种交流也是为了更好地活着。忘记历史意味着背叛。
其实,还原清明节为快乐节或是情人节是不现实的。你想,已经约定俗成的节日,已经变成寄托哀思的节日,又要变成情人节或快乐节,那岂不是乱了套了?人们习惯于清明节与死去的人交流,熊笃教授又何必强求还原清明节的“本来面目 ”呢?仲春不是清明,令会不是情爱 直言了 发布时间: 2008-04-02 16:42 光明网-光明观察 看到几家中央级官方媒体都发表转载了一则消息。为避免断章取义,特把相关文字照录如下:
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教授疾呼,要为市民还原清明的“本来面目”。世易时移,祭祀先祖在大多数人的心中, 俨然成为了清明节的代名词。“这样理解太狭隘 了,按照《礼记》的说法,清明节期间,正是提倡男女谈情说爱的好时节!”昨日,我市著名学者、中国古代韵文专家熊笃教授疾呼,要为市民还原清明的“本来面目”。 熊笃说,按照《礼记·月令》记载:“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仲春之月”是不同部落之间的男男女女谈情说爱的季节,“奔者不禁”也就是不加限制的意思。“仲春之月正好就是清明时节,在古代,原本坚持男女授受不亲,可唯独在这期间,却提倡男女交往!”熊笃称,清明前后,古代的男女都会到水边休憩、划船游玩,甚至在野外谈情说爱。
乖乖!整个弄错!来源弄错了,理解更弄错。首先,“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一说根本不是来自《礼记·月令》,而是来自《周礼》,相关文字全文如下:
《周礼·地官司徒第二·媒氏》:“媒氏掌万民之判。凡男女自成名以上,皆书年月日名焉。令男三十而娶,女二十而嫁。凡娶判妻入子者,皆书之。中春之月,令会男女,於是时也,奔者不禁。若无故而不用令者,罚之。司男女之无夫家者而会之,凡嫁子娶妻,入币纯帛无过五两。禁迁葬者与嫁殇者,男女之阴讼,听之于胜国之社。其附于刑者,归之于士。”
那是十分严格的婚礼规矩,不遵守是要受罚的,没自由可言。相关意思是:通令男三十和女二十必须结婚。仲春二月的时候,通令婚龄男女完成婚姻仪式;这时候,对没条件做全“奔”礼而举办婚礼的,不加禁止。若无缘无故不遵守这规矩的,就予以惩罚。所谓“奔”礼,是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的婚礼六道程序(钱玄等解释)。
可见,“仲春之月,令会男女,奔者不禁”,根本不是说对男女谈情说爱不加限制的意思,而是要婚龄男女必须按照规定完成婚礼,为此可在“奔”礼的六道程序方面给予一定宽限。这反映的是当时人口政策,即强迫性地要求男女履行生儿育女的责任。至于有些人把“奔者不禁”说成是男女私奔或男女而不禁止,则更是离题万里了。
其次,仲春不是清明,“仲春”说的是阴历二月、是一个大约有30天的时间段。在中国传统历法中,用“孟”表示某季节的第一个月、“仲”表示第二个月、“季”表示第三个月,譬如:
孟春:正月; 孟夏:四月; 孟秋:七月; 孟春:十月;
仲春:二月; 仲夏:五月; 仲秋:八月; 仲冬:十一月;
季春:三月; 季夏:六月; 季秋:九月; 季冬:十二月。
附后是相关文字原文。请看看,那里有谈情说爱和踏青旅游的影子?
而“清明”属于阳历,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时刻点,位置表达不是用“月”或“日”,而是用圆周的“度”“分”“刻”,譬如清明时刻点是十五度。
由于阴阳二历轨道不同,一个是月象轨道、一个是日象轨道,所以,清明那一时刻点与阴历日期的对应也不是固定的。譬如,本年清明落在二月二十八和二十九之交,而去年清明落在二月十三,都是落在“仲月”时间段;可是,公元1993年时的清明落在三月初七,公元1995年时的清明落在三月初三,公元1998年时的清明落在三月初六,公元2012年时的清明将落在三月十三,等等,清明时刻根本都不在“仲月”了。
而大致来说,中国传统历法所做的二十四节气于阴历的对应关系是:
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
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
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
十月:立冬、小雪;11月:大雪、冬至;12月:小寒、大寒。
以上的二月为“仲春月”、三月为“季春月”。就是说,清明对应不是“仲月”,而是“季月”。
除了搞错阴阳历法而全搞错清明和清明节之外,还有专家把清明节说成是“上巳节”的。上巳节是阴历三月上旬巳日,周秦汉就流行了,那风俗习惯有踏青春浴,所以也叫“上巳春浴”。至今,云贵民族节日还保留着它的基本原意,譬如“三月三”和泼水节。简单说,阴历“上巳节”跟清明或清明节都是八杆子打不着的。可是,仅因为这一日期跟清明时刻点很近,于是,当今一些专家们就望文生义和浮想连翩,把“上巳节”的踏青说成是清明节搞踏青了。
在这之前,还发生过专家们把“七月流火”说成是夏季大热天;有专家把春节说成是立春;还有专家把七七或八月十五说成是“情人节”的,等等。错误不同,但都是因为不懂中国传统历法——原本是田间农夫和街头小儿都知道的基本知识,如今大专家居然不知道而闹出笑话。
中国文化的历史就是中国传统历法串起来的;中国传统历法的瓦解完结就意味着中国文化历史的瓦解完结。这样的事情,正在你我眼前发生——五百年前,西方传教士到中国,试图推翻中国传统历法,搞了四百来年,失败了。而今天,中国人自己在毁灭自己的传统历法,结果,还不到50年,连专家们都不知道传统历法是什么了。
附件:《礼记·月令第六》关于“仲春”和“季春”的记载:
仲春之月,日在奎,昏弧中,旦建星中。……是月也,耕者少舍,乃修阖扇,寝庙毕备。毋作大事,以妨农之事。是月也,毋竭川泽,毋漉陂池,毋焚山林。天子乃鲜羔开冰,先荐寝庙。上丁,命乐正习舞,释菜。天子乃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仲丁,又命乐正入学习舞。是月也,祀不用牺牲,用圭璧,更皮币。
季春之月,日在胃,昏七星中,旦牵牛中。……是月也,命野虞无伐桑柘。鸣鸠拂其羽,戴胜降于桑,具曲植蘧筐,后妃齐戒,亲东乡躬桑,禁妇女毋观,省妇使,以劝蚕事。蚕事既登,分茧称丝效功,以共郊庙之服,无有敢惰。是月也,命工师,令百工,审五库之量,金、铁、皮、革、筋、角、齿、羽、箭、干、脂、胶、丹、漆,毋或不良。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巧,以荡上心。是月之末,择吉日大合乐,天子乃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亲往视之。是月也,乃合累牛腾马,游牝于牧。牺牲驹犊,举书其数。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
附件:关于“上巳节”:
《风俗通》:按周礼,女巫掌岁时以祓除疾病,禊者洁也,故於水上盥洁之也,巳者祉也,邪疾已去,祈介祉也。 《韩诗》:三月桃花水之时,郑国之俗,三月上巳,於溱洧两水之上,执兰招魂续魄,拂除不祥。 《续汉书礼仪志》:三月上巳,官民皆洁於东流水上,自洗濯,祓除宿垢,为太洁。</SPAN>
清明时节,越发的想念,想念你的笑,想念你的拥抱,你在那个世界过得还好吗?
清明时节,压抑在内心的伤痛再次涌了上来,想起你活着的时候,一起笑一起哭的日子,想念你的陪伴。
路边的野草更加旺盛了,一路上都在下雨,祭拜的人很多,可是我总觉得你还活着,我想要给你过其他任何的节日,唯独清明节不愿意帮你过。
想想,你已经走了大半年了,可是总有种感觉你还活着,还在我的身边。今天是清明节,我整理了我们一起的照片,看着曾经的我们,我居然笑着留着泪,想你,也感谢曾经拥有你。
如果不是清明节,我不愿意再去那个你沉睡的地方,虽然你在哪里。一到那个地方,我的心依旧像针扎一样难受,眼泪止不住的留下来。
今天我来看你了,我们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而我也慢慢长满了白头发,你呢?在那个世界的你是不是还是年轻漂亮,到时候我去找你的时候可不要嫌弃我苍老啊。
你的坟头又长满草了,孩子们下午就会回来,然后过来看你。我自己先来了,因为我想和你有一段单独在一起的时光。
总是在盼望,你只是出了一趟远门,不久以后就会回家。可是你走得了无音讯,不留一丝痕迹,每年的清明节都在提醒我,你去的地方是没有回头路的。
你在那个世界过得还好吗?那个世界的你应该依旧美丽吧,你走的时候忘了给你多捎点漂亮衣服给你,今天我们多烧点纸钱,你在那边自己多买点。
没有你的日子,我经常一个人发呆,然后回到我们曾经的记忆里,清明节也成了我盼望的一个假期,因为,我可以过来看你了。
假如你没有走,现在的你是不是还在加班?我想是的,活着的时候你就是一个工作达人,任何一个假期都不会放过。今天是清明节,我过来看看你,你在那个世界也不要忙活了,过来看看我吧。
清明节现在好像被我们过成了情人节,我们唯一能够相聚的时刻,你还好吗?
今天我的这套衣服如何,还算得体吧。没有你帮我打点一切,我慢慢学会自己来照顾自己,你不用担心了,我就想着清明节回来看你,给自己搭配了一套你喜欢的衣服。
清明节的花总是很多,我挑了几种你喜欢的来给你,你记得收走。
亲爱的,又到了我们相聚的时刻了,你过来了吗?我已经来到你沉睡的地方等你了。
我希望草灯和立夏也能过个好情人节嘛,嘿嘿。采纳你!!!2011-02-15满意答案在在啊_7级2011-02-14首先是草灯和清明:草灯把清明当成他的全部,很听他的话。而清明只把草灯当成一个可利用的工具。然后是立夏和清明:他们是兄弟,立夏很爱哥哥清明,清明在立夏面前也是一副好哥哥的样子,很疼爱立夏。这两种关系是我看LOVELESS时研究出来的补充:最后是草灯和立夏:草灯一开始只是按清明的吩咐去立夏身边,那句“我喜欢你”也只是按吩咐说的。但和立夏相处后发现他的可爱之处,逐渐喜欢上了立夏。立夏一开始很抗拒草灯这种随口而出的喜欢,也就讨厌他。但渐渐开始依赖草灯,也就开始喜欢上他啦。追问:最后问下,所以草灯一开始是喜欢清明的?有人跟我说清明喜欢立夏(不是对弟弟的那种喜欢),是么?还是喜欢草灯…清明连个脸都没露…回答:草灯对清明的感情很复杂,不能说是情侣间的喜欢,更多是崇敬吧,对清明是主仆间的那种关系。他把清明看成是天,他的世界就是清明。清明最后出现的,最后一集结束躲在树后的就是他。补充:草灯在和立夏的相处中喜欢上了立夏,是情侣间的喜欢呀。最后一集看出草灯是喜欢立夏而不是清明。他说假设清明要他杀了立夏,那他会先死,没有立夏会活不下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