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史》作者:阿伦·布雷格曼,出版社:中国出版集团东方出版中心,35元卓越价元262元
《以色列的历史和概况 》 《以色列史》~ 张倩红 (作者) “当我站立在橄榄山上鸟瞰耶路撒冷全景的时候,当我攀登上马萨达要塞领略海天相接的死海风光的时候,当我静坐在希伯来大学的露天剧场里遥望犹地亚旷野的时候,当我默哀在赫茨尔的墓前由衷地为他献上一束鲜花的时候,我内心的深处都会涌出一股触动、一种幽思、一番感怀·······”
霍金是谁?他是一个大脑,一个神话,一个当代最杰出的理论物理学家,一个科学名义下的巨人……或许,他只是一个坐着轮椅,挑战命运的勇士。
智慧的大脑诞生了
史蒂芬·霍金,出生于1942年1月8日,这个时候他的家乡伦敦正笼罩在希特勒的狂轰滥炸中。
霍金和他的妹妹在伦敦附近的几个小镇度过了自己的童年。多年以后,他们的邻居回忆说,当霍金躺在摇篮车中时非常引人注目,他的头显得很大,异于常人———这多半是因为霍金现在的名声与成就远远异于常人,邻居不由自主地要在记忆里重新刻画一下天才儿童的形象。
不过霍金一家在古板保守的小镇上的确显得与众不同。霍金的父母都受过正规的大学教育。他的父亲是一位从事热带病研究的医学家,母亲则从事过许多职业。小镇的居民经常会惊异地看到霍金一家人驾驶着一辆破旧的二手车穿过街道奔向郊外——汽车在当时尚未进入英国市民家庭。然而这辆古怪的车子却拓展了霍金一家自由活动的天地。
霍金热衷于搞清楚一切事情的来龙去脉,因此当他看到一件新奇的东西时总喜欢把它拆开,把每个零件的结构都弄个明白——不过他往往很难再把它装回原样,因为他的手脚远不如头脑那样灵活,甚至写出来的字在班上也是有名的潦草。
霍金在17岁时进入牛津大学学习物理。他仍旧不是一个用功的学生,而这种态度与当时其他同学是一致的,这是战后出现的青年人迷惘时期——他们对一切厌倦,觉得没有任何值得努力追求的东西。霍金在学校里与同学们一同游荡、喝酒、参加赛船俱乐部,如果事情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他很可能成为一个庸庸碌碌的职员或教师。然而,病魔出现了。
病魔出现了
从童年时代起,运动从来就不是霍金的长项,几乎所有的球类活动他都不行。
到牛津的第三年,霍金注意到自己变得更笨拙了,有一两回没有任何原因地跌倒。一次,他不知何故从楼梯上突然跌下来,当即昏迷,差一点死去。
直到1962年霍金在剑桥读研究生后,他的母亲才注意到儿子的异常状况。刚过完21岁生日的霍金在医院里住了两个星期,经过各种各样的检查,他被确诊患上了“卢伽雷氏症”,即运动神经细胞萎缩症。
大夫对他说,他的身体会越来越不听使唤,只有心脏、肺和大脑还能运转,到最后,心和肺也会失效。霍金被“宣判”只剩两年的生命。那是在1963年。
起初,这种病恶化得相当迅速。这对霍金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他几乎放弃了一切学习和研究,因为他认为自己不可能活到完成硕士论文的那一天。然而,一个女子出现了。
轮椅出现了
霍金的病情渐渐加重。1970年,在学术上声誉日隆的霍金已无法自己走动,他开始使用轮椅。直到今天,他再也没离开它。
永远坐进轮椅的霍金,极其顽强地工作和生活着。
1991年3月,霍金在一次坐轮椅回柏林公寓,过马路时被小汽车撞倒,左臂骨折,头被划破,缝了13针,但48小时后,他又回到办公室投入工作。
又有一次,他和友人去乡间别墅,上坡时拐弯过急,轮椅向后倾倒,不料这位引力大师却被地球引力翻倒在灌木丛中。
虽然身体的残疾日益严重,霍金却力图像普通人一样生活,完成自己所能做的任何事情。他甚至是活泼好动的——这听来有点好笑,在他已经完全无法移动之后,他仍然坚持用惟一可以活动的手指驱动着轮椅在前往办公室的路上“横冲直撞”;在莫斯科的饭店中,他建议大家来跳舞,他在大厅里转动轮椅的身影真是一大奇景;当他与查尔斯王子会晤时,旋转自己的轮椅来炫耀,结果轧到了查尔斯王子的脚趾头。
当然,霍金也尝到过“自由”行动的恶果,这位量子引力的大师级人物,多次在微弱的地球引力左右下,跌下轮椅,幸运的是,每一次他都顽强地重新“站”起来。
1985年,霍金动了一次穿气管手术,从此完全失去了说话的能力。他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极其艰难地写出了著名的《时间简史》,探索着宇宙的起源。霍金取得巨大成功,但生活的现实取代了爱情的浪漫,他和简的婚姻走到了尽头。
来自直觉的启示:黑洞不黑
霍金的研究对象是宇宙,但他对观测天文从不感兴趣,只有几次用望远镜观测过。与传统的实验、观测等科学方法相比,霍金的方法是靠直觉。
“黑洞不黑”这一伟大成就就来源于一个闪念。在1970年11月的一个夜晚,霍金在慢慢爬上床时开始思考黑洞的问题。他突然意识到,黑洞应该是有温度的,这样它就会释放辐射。也就是说,黑洞其实并不那么黑。
这一闪念在经过3年的思考后形成了完整的理论。1973年11月,霍金正式向世界宣布,黑洞不断地辐射出X光、伽马射线等,这就是有名的“霍金辐射”。而在此之前,人们认为黑洞只吞不吐。
从宇宙大爆炸的奇点到黑洞辐射机制,霍金对量子宇宙论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霍金获得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
畅销书之王:《时间简史》
霍金的科普著作《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在全世界的销量已经高达2500万册,从1988年出版以来一直雄踞畅销书榜,创下了畅销书的一个世界纪录。在这本书里,霍金力图以普通人能理解的方式来讲解黑洞、宇宙的起源和命运、黑洞和时间旅行等。
在《时间简史》一书的开头,霍金指出:“有人告诉我,我在书中每写一个方程式,都将使销量减半。于是我决定不写什么方程。不过在书的末尾,我还是写进一个方程,爱因斯坦的著名方程E=mc2。我希望此举不致吓跑一半我的潜在读者。”现在看来,霍金完全是多虑了。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是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家和宇宙论家。70年代他和彭罗斯一道证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为此他们共同获得了1988年的沃尔夫物理奖。他还证明了黑洞的面积定理,即随着时间的增加黑洞的面积不减。这很自然使人将黑洞的面积和热力学的熵联系在一起。1973年,他考虑黑洞附近的量子效应,发现黑洞会像黑体一样发出辐射,其辐射的温度和黑洞质量成反比,这样黑洞就会因为辐射而慢慢变小,而温度却越变越高,它以最后一刻的爆炸而告终。黑洞辐射的发现具有板其基本的意义,它将引力、量子力学和统计力学统一在一起。
1974年以后,他的研究转向量子引力论。虽然人们还没有得到一个成功的理论,但它的一些特征已被发现。例如,空间——时间在普郎克尺度(10-33厘米)下不是平坦的,而是处于一种泡沫的状态。在量子引力中不存在纯态,因果性受到破坏,因此使不可知性从经典统计物理、量子统计物理提高到了量子引力的第三个层次。
1980年以后,他的兴趣转向量子宇宙论。
霍金认为他一生的贡献是,在经典物理的框架里,证明了黑洞和大爆炸奇点的不可避免性,黑洞越变越大;但在量子物理的框架里,他指出,黑洞因辐射而越变越小,大爆炸的奇点不但被量子效应所抹平,而且整个宇宙正是起始于此。
霍金的生平是非常富有传奇性的,在科学成就上,他是有史以来最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的贡献是在他20年之久被卢伽雷病禁锢在轮椅上的情况下做出的,这真正是空前的。因为他的贡献对于人类的观念有深远的影响,所以媒介早已有许多关于他如何与全身瘫痪作搏斗的描述。尽管如此,译者之一于1979年第一回见到他时的情景至今还历历在目。那是第一次参加剑桥霍金广义相对论小组的讨论班时,门打开后,忽然脑后响起一种非常微弱的电器的声音,回头一看,只见一个骨瘦如柴的人斜躺在电动轮椅上,他自己驱动着电开关。译者尽量保持礼貌而不显出过分吃惊,但是他对首次见到他的人对其残废程度的吃惊早已习惯。他要用很大努力才能举起头来。在失声之前,只能用非常微弱的变形的语言交谈,这种语言只有在陪他工作、生活几个月后才能通晓。他不能写字,看书必须依赖于一种翻书页的机器,读文献时必须让人将每一页摊平在一张大办公桌上,然后他驱动轮椅如蚕吃桑叶般地逐页阅读。人们不得不对人类中居然有以这般坚强意志追求终极真理的灵魂从内心产生深深的敬意。每天他必须驱动轮椅从他的家——剑桥西路5号,经过美丽的剑河、古老的国王学院驶到银街的应用数学和理论物理系的办公室。该系为了他的轮椅行走便利特地修了一段斜坡。
在富有学术传统的剑桥大学,他目前担任着也许是有史以来最为崇高的教授职务,那是牛顿和狄拉克担任过的卢卡逊数学教授。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霍金教授毕业于牛津大学的大学学院,并获得了自然科学一等荣誉学位。1963年,霍金教授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全身只有两个手指可以动。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在几个星期内,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讨论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1975—1976年间,在其获得6项大奖中有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的、曾一度为牛顿所任的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果壳中的宇宙》(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令人感兴趣的是,他在科幻系列剧“星舰奇航记”中饰演过自己,并与爱因斯坦及牛顿一起打桥牌。
斯蒂芬•霍金教授(Stephen Hawking)个人资料
斯蒂芬·霍金教授是当代享有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当今的爱因斯坦。他在统一20世纪物理学的两大基础理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和普朗克的量子论方面走出了重要一步。1989年获得英国爵士荣誉称号。他是英国皇家学会学员和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
霍金教授1942年出生于英国牛津,这一天正好是伽利略的300年忌日。1963年,霍金教授被诊断患有肌肉萎缩症,即运动神经病。1965年获得理论物理学博士学位。1974年3月1日,霍金教授在《自然》上发表论文,阐述了自己的新发现—黑洞是有辐射的。在几个星期内,全世界的物理学家都在讨论他的研究工作(霍金所指的辐射被称为霍金辐射)。霍金的新发现,被认为是多年来理论物理学最重要的进展。该论文被称为“物理学史上最深刻的论文之一”。1975—1976年间,在其获得6项大奖中有伦敦皇家天文学会的埃丁顿勋章、梵蒂冈教皇科学学会十一世勋章、霍普金斯奖、美国丹尼欧海涅曼奖、马克斯韦奖和英国皇家学会的休斯勋章。1978年他获得物理界最有威望的大奖—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奖。1979年,被任命为著名的、曾一度为牛顿所任的剑桥大学卢卡逊数学教授。1988年,霍金的惊世之著《时间简史:从大爆炸到黑洞》(A Brief History of Time:from the Big Bang to Black Holes)发行。从研究黑洞出发,探索了宇宙的起源和归宿,解答了人类有史以来一直探索的问题:时间有没有开端,空间有没有边界。这是人类科学史上里程碑式的佳作。该书被译成40余种文字,出版了1000余万册。霍金教授的通俗演讲在国际上也享有盛誉,他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他试图通过自己的书籍和通俗演讲,将自己的思想与整个世界交流。2000年初,霍金在美国白宫做了演讲,这是世界之夜(Millenium Evenings)活动的一部分,克林顿总统亲切会见他并向他表示祝贺。2001年10月又一部力作《The Universe in a Nutshell》出版发行。该书是《时间简史》的姐妹篇。在该书中,霍金揭示了自《时间简史》发表以来,理论物理学的伟大突破。
史蒂芬·威廉姆·霍金於1942年1月8日(伽利略逝世300年忌日)生於英格兰 牛津。他父母原住在伦敦北部,但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牛津被认是一个生 育孩子较安全的地方。他八岁时,他家搬到圣·爱尔本斯,伦敦北面20英里的一 个小镇。十一岁时,史蒂芬到圣·爱尔本斯学校上学,然后上牛津的"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他父亲上过的学院。虽然他父亲想让他学医,但他 却想学数学。而大学学院没开数学专业,所以他选择了学物理。在大学学院学了 三年,没花多大工夫,他被授予自然科学甲等荣誉学位。 然后史蒂芬到康桥做宇宙学研究,那个时候在牛津还没有一个人从事宇宙学研 究。他的导师是丹尼斯·西马,虽然他本希望弗雷德·霍依尔做他的导师的,弗 雷德·霍依尔当时正在康桥工作。获得博士学位后,他在刚维尔·塞斯学院先是 做助研,后来便做职业研究工作。1973年史蒂芬离开天文学院来到应用数学和理 论物理系。自1979年,史蒂芬做"路克斯"数学教授。这个职位是1663年根据莱 佛仁德·亨利·路克斯的遗嘱以路克斯留下的钱作基金创建的。路克斯曾经是 该大学的英国议员。第一个获得"路克斯"数学教授职位的是依扎克·巴罗, 然后是依扎克·牛顿。 史蒂芬·霍金一直从事宇宙的基本定律的研究工作。与罗杰·彭罗斯一起,他 发现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暗示了空间和时间是从大爆炸奇点处开始而至黑洞结 束。这些结果显示把广义相对论与量子理论结合起来是必要的,这是二十世纪前 半世纪的另一个科学发展。他发现的这样一个结合的一个后果是黑洞不应该是完 全黑的,黑洞向外辐射,最终蒸发,消失。另一个推测是宇宙在想象的时间裏没 有边缘,它是无限的。这将意味著宇宙形成的方式完全是由科学定律决定的。 他发表的著作包括:与GFR艾利斯合著的《时空的大规模结构》,与W以色 列合著的《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世纪眺望》和与W以色列合著的《重力300年》 。史蒂芬·霍金有两部畅销书:他的最畅销书--《时间简史》,和后来的《黑 洞、婴儿宇宙及其他》。 霍金教授有十二个荣誉学位。1982年他被授予CBE,1989年获荣誉夥伴称号。 他获得过许多奖励,奖金,奖牌。他是英国皇家学会会员和美国国家科学学会会员。 史蒂芬·霍金继续把他的家庭生活(他有三个子女和一个孙子女),他的理论 物理研究与广泛的旅行和演讲结合起来。
《地下室里的黑豹》([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电子书网盘下载免费在线阅读
资源链接:
链接:https://panbaiducom/s/1bJiRlMm6ZNWsgGupv3oRAw
提取码:2y0l书名:地下室里的黑豹
作者:[以色列] 阿摩司·奥兹
译者:钟志清
豆瓣评分:82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2-6
页数:199
内容简介:
《地下室里的黑豹》是一部记忆小说,据奥兹本人称,它像一座仓库,囊括了自己所有的作品主题。该书以作家的童年经历为基础,融进了丰富的文学想象,用形象的笔法展现了作家对于理智与情感、理想与现实、使命与道义、民族情感与人道主义准则等充满悖论色彩的问题的睿智思考。
故事发生在1947年夏天英国托管巴勒斯坦的最后阶段,以色列建国前夕。12岁的普罗菲是个敏感的男孩,总希望驻扎在以色列的英国军队能早点撤离,常和小伙伴们想办法把英军吓走。一天,普罗菲因为违反宵禁而被英国士兵邓洛普抓到,他没有处罚这个男孩,只是将他护送回家。军士和小男孩之间就此建立了友谊。邓洛普军士教普罗菲学习英文,并念他最爱的圣经诗篇给他听,而普罗菲则教邓洛普一些希伯来文。但是英军和地下犹太反抗军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紧张,让两人的友谊有了越来越多的变数。普罗菲更因此被小伙伴们冠以“叛徒”的罪名。这段友谊究竟会如何改变普罗菲的一生?
作者简介:
阿摩司·奥兹是以色列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当今希伯来语作家中诺贝尔文学奖呼声最高的一位。1939年出生于耶路撒冷,12岁那年母亲自杀,直接把他推向了写作道路。父亲懂十几种语言,却只教他希伯来文。奥兹只用希伯来文写作,主要作品有《一样的海》、《我的米海尔》、《爱与黑暗的故事》、《地下室里的黑豹》等。他擅长破解家庭生活之谜,家庭悲剧和夫妻情感其作品常见的主题。他的作品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共鸣,多次获大奖,其中包括1998年以色列建国50周年之际颁发的以色列国家奖、法国的“费米娜奖”、欧洲颇负盛名的“歌德文化奖”、西语界最有影响力的“阿斯图里亚斯亲王奖”等。此外,奥兹还是一位受人敬重的政治评论家,热情呼吁阿以和平。
以色列历史
作者:佚名
圣经时代 犹太人历史始于公元前第二个一千年的头五百年,始祖是亚伯拉罕、其子以撒和其孙雅各。一场遍及全国的饥荒迫使雅各和他的儿子们,即以色列十二个部落的祖先移居埃及,在那里他们的后代沦为奴隶。几个世纪之后,摩西率众人出埃及,摆脱奴役,奔向自由,最终返回以色列故土。他们在西奈沙漠上流浪了40年,在那里形成了一个民族,并接受了包括十诫在内的摩西律法,他们的始祖们所创立的一神教从此初具规模。
以色列各部落在约书亚的指挥下,征服了以色列故土,并定居下来,但它们往往只是在受到外来威胁时,才在被称为“士师”的领袖的统领下联合起来。公元前1028年,扫罗建立了君主国;他的继承者大卫于公元前1000年统一了各部落并建都于耶路撒冷。大卫的儿子所罗门把王国发展成为繁荣的商业强国并在耶路撒冷兴建了以色列一神教圣殿。考古发掘证实,在所罗门统治时期,曾在一些设防城镇,如夏琐、美吉多和基色设立了重要的城市贸易中心。所罗门去逝后,国家分裂成两个王国:一个是以色列王国,首都设在撒马利亚;一个是犹太王国,首都设在耶路撒冷。两个王国并存两个世纪之久,由犹太诸王统治,并由先知告诫人们主持社会正义和遵守律法。
公元前722年,以色列王国遭亚述人侵占,它的人民被迫流亡(史称“失掉的十个部落”)。公元前586年,犹太王国被巴比伦人征服,入侵者捣毁了耶路撒冷的圣殿,并将大部分犹太人放逐到巴比伦。
犹太人自治时期(公元前538—60年) 公元前539年,巴比伦帝国被波斯人征服,之后,许多犹太人返回犹大(以色列故土),并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犹太人在故土上的生活方式也得以恢复。此后四个世纪,犹太人在波斯人和古希腊人的统治下,享有很大程度的自治权。由于叙利亚塞琉孤王朝强制实行一系列措施,禁止犹太人的宗教信仰,导致爆发了公元前168年由马加比家族(哈斯蒙尼人)领导的起义,随后建立了由哈斯蒙尼王朝犹太诸王统治、历时约80年的独立犹太王国。
异族统治(公元前60年一公元1948年) 从公元前60年起,国家因内乱而削弱,日益为罗马所控制。为了摆脱罗马统治,犹太人发动了一次又一次的起义,其中最大的一次爆发于公元66年。经过4年的战斗,罗马人于公元70年征服了犹地亚(犹大),焚毁丁第二圣殿,并将国内的众多犹太人放逐。犹太人对罗马进行的最后一次反抗是千余人固守在马撒达山顶城堡中。这次反抗于公元73年以守卫者集体自杀而告终。它成为犹太人在自己的土地上争取自由的象征。
在罗马(公元70-313年)和拜占庭(公元313-636年)的统治下,犹太人社会在故土上继续保持和发展自己的法律、教育及文化制度。公元2世纪,涉及生活方方面面的犹太律法被编集成口传律法《密西拿经》,后于公元3-5世纪,又扩编成《塔木德经》。这些律法有些后来根据情况而变化作了修改,至今仍为恪守教规的犹太人所遵守。
犹太人重获国家主权的另一次尝试是公元132年的巴尔·科赫巴起义,其结果是在犹地亚建立了一个独立的犹太飞地,以耶路撒冷为都城。但是,三年之后,罗马人打败了了巴尔·科赫巴,并且为了断绝犹太人与故土的联系,把耶路撒冷改名为埃利亚卡皮托利纳,把国家更名为巴勒斯梯那。
从公元7世纪始,国家先后被阿拉伯人(613—1091)、塞尔柱克人(1091—1099)、十字军(1099—1291)、马穆鲁克人(1291-1516)、奥斯曼帝国的土耳其人(1517一1917)和英国人(1918—1948)所统治。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任意变动疆界,更改国名。
有《死海古卷》和《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死海古卷》和《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被以色列列为重要国宝书籍,《如果我忘了你,耶路撒冷》作者阿米亥也是以色列国宝级诗人。以色列国宝书籍,指在以色列国家重要的国家级文物书籍或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书籍,这些国宝受到所在国家的特别保护,他们大都作为无价之宝。
圣经有个最大的预言 他体现在一个民族身上 那就是 犹太人
中国世界知识出版社最近出版了一本专门介绍“以色列”的书,副题称它为《谜一般的国家》。因为以色列人的经历以一般历史的眼光看来,实在太奇特,太不可思议。为什么以色列这么一个又弱又小的民族,亡国已经二千五百多年,被驱离本土,并分散到世界各地也已经近二千年,却不被同化消灭?为什么连绵不断的苦难和浩劫总是紧紧伴随着这个弱小却又表现非凡的民族?为什么这么一个被卑视、迫害的弱小民族却在亡国失土两千多年以后居然又能重建他们的国家?为什么这么一个小国在强敌围攻、战祸不断的情况下,却不被摧毁,反而越战越强,在短短几十年中,把一块荒凉不毛之地改造为沃土良田,并建立起现代化的工农业国家?所有这些,在人看来都是难以置信的奇迹,但从圣经看来却是事所必至,理所当然。因为早在两、三千年以前,圣经已经预先将以色列人日后的这些情景写得清清楚楚。这当然不是人所能够做到的,这是神的作为,所以在人眼中看为希奇。“以色列”一书的作者们虽然承认圣经对人类文明有重大贡献,但却囿于成见,不相信圣经是神的启示,只把它看作犹太人的传说,因此他们始终不能找到正确的答案,该书也就只能以“谜”开始,也以“谜”结束。以色列人在圣经中有独特的地位,被称为“神的选民”,他们之所以与众不同,原因在此。如果不明白这一点,便不可能理解以色列人。因此,我们有必要简单回顾一下以色列人的历史和选民的来由。
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犯罪堕落之初,神就预定了对人类的救赎计划。为了实现这一计划,神必须先得着一些忠于神并与神合作的人,然后以此为基点将神的救恩普及全世界。为此,神拣了一个家族。约在公元前十几世纪,神首先拣选了亚伯拉罕,他的长处是对神的话深信不疑,坚决奉行,因此被称为信心之父。亚伯拉罕原籍在迦勒底的吾珥(今伊拉克境内),那是一个充满偶像崇拜的地区,所以神呼召他离开本土,前往迦南地(现今巴勒斯坦一带,神立约应许将该地赐给他的后裔为业,并说,“万国都必因你的后裔得福。”可见神的目的是藉此使万民得救。以后亚伯拉罕生以实玛利(阿拉伯人的祖先)和以撒,神拣选了以撒。以撒生以扫和雅各,神拣选取了雅各。神先后向以撒和雅各重申了与亚伯拉罕所立的约。雅各又名以色列,所以雅各的后代就称为以色列人。雅各晚年全家因饥荒从迦南下到埃及,在埃及寄居了四百三十年,成为二百万人口的大族。埃及人因忌恨而残酷地奴役他们。到公元前约十四世纪,神差遣摩西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带出来,前往迦南地,途经西乃旷野时,神藉摩西与以色列人立约,使以色列人作神的子民(选民),并给他们制定了以“十诫”为核心的全备律例和典章。十诫的第一条便是“我耶和华是你的神,除我以外,你不可有别的神。”第二条便是“不可拜偶像”。(此外还有“要孝敬父母”,“不可杀人”,“不可奸*”,“不可偷盗”等等。)那时全世界的人都信奉多神,拜偶像,或祭拜祖先及其它死人,神要以色列人远离偶像和各种邪神,专一敬拜耶和华,以便引导万国万民归向这位独一的真神而得蒙救恩。然而作为神的选民,以色列人的表现并不成功。除了世世代代有少数忠心于神的人维持选民的传统以外,以色列人就整体而言可说完全失败。他们常常悖逆神,行神看为恶的事惹动神的忿怒。当以色列人遵守神的道时,神对他们确有厚爱,多方恩待他们。但神爱之深,责之也切,所以当他们背离神转去行恶时,神给他们的惩罚也特别严厉。摩西晚年时因预见到以色列人日后将面临的这一严重后果时的而忧心如焚,所以他最后在《申命记》中语重心长地反复告诫他们,务必要世世代代谨守神的诫命,否则,神必将严惩不贷。他说,“看哪,我今日将祸福与诅咒的话都陈明在你们面前,你们若听从耶和华你们神的诫命,就必蒙福;你们若不听从神的诫命就必受祸。”“我今日呼天唤地向你们作见证,你们在得为业的地上必不能长久,耶和华必使你们分散在万民中,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在各国中令人惊骇,笑谈,讥诮。在那些国中你必不得安逸,你的性命必悬悬无定,昼夜惊恐,性命难保。外头有刀剑,内室有惊恐,使人丧亡。你们剩下的人数稀少。”不幸以色列人并没有听从摩西的警告,他们日后的遭遇也果然完全像摩西所预先警告的一样。
摩西死后,他的继承人约书亚率领以色列人进入迦南,取得该地为业。至公元前十一世纪建立了以色列王国。在最初的君王中,只有大卫王较正直,到第三代所罗门王晚年就犯罪堕落了,以致国家一分为二。北朝仍名为以色列,南朝则称为犹大。犹大国的君王中好的少,坏的多;以色列国的君王中则一个好的也没有。这些君王全不把摩西的告诫放在心上。他们非但不听从神的诫命,反倒去拜偶像,供奉外邦的邪神,把百姓陷在罪中,无恶不作。神屡次差遣先知警告他们,要他改邪归正。但他们仍是充耳不闻,甚至反将先知杀害。他们真个是明知故犯,屡教不改。于是神的惩罚终于来临;公元前722年北朝以色列首先被亚述吞灭,大批人民被掳往外邦。而南朝犹大国并不悔悟,仍然继续作恶,所以也于公元前582年为巴比伦所灭,京城耶路撒冷和圣殿被毁,人民除被杀者外,大多数被掳往巴比伦为奴,以色列人至此彻底亡国。五十年后巴比伦被波斯和玛代所攻取,以色列人也转为波斯的奴隶。七十年后波斯王亚达薜西准许剩余的以色列人归回本土,重建耶路撒冷和圣殿。但重建的犹大只是波斯的一个省,不现是独立的国家。从这时起,以色列人被称为犹太人。公元前三百年,希腊将波斯打败,犹太地也被希腊占领。不久希腊因亚历山大猝死而崩溃,犹太再转受埃及等国统治。以后罗马帝国兴起,公元前63年,罗马大将庞培征服犹太,屠杀犹太人一万二千,从此犹太受罗马统治。就在罗马皇帝奥古斯督年间(公元前四年)耶稣降生于犹太,成长于一个木匠的家庭。
犹太人深受亡国之苦,他们根据摩西和众先知的预言,一直盼望“弥赛亚”(译为希腊文即“基督”)降临、解救他们。但现在耶稣基督来了,他们却不接受他。犹太人的上层人物,即长老、祭司长和文士等因为耶稣出身低微,就藐视他、厌弃他。更因耶稣深受百姓爱戴,就满心嫉妒,要将他置于死地。他们先买通叛徒犹大,用诡计捉拿耶稣,再聚众要挟罗马巡抚彼拉多,要求以当时罗马最残酷的刑罚,将耶稣钉十字架(犹太人自己最重的刑是用石头打死,不像钉十字架那么残酷。所以犹太人的这一要求既无理,又恶毒)。彼拉多反复查验,不能发现耶稣有任何过失,所指控他的罪名全无实据。彼拉多不愿草菅人命,有意按照每逢节日就释放一个刑犯的常例将耶稣释放,但犹太人宁愿释放一个杀人强盗也不肯放过耶稣,必欲除之而后快。彼拉多无奈,就当众洗手说:“流这义人的血,罪不在我,你们承当吧!”犹太人喊着说:“他的血归到我们和我们的子孙身上!”于是犹太人在他们一贯的恶行之外,又加上一条恶到极处的罪行,就是将神的儿子,义者耶稣基督毫无理由地钉死在十字架上。因此,他们和他们的子孙必须为自己的恶行承担全部责任。当耶稣受难前最后一次进耶路撒冷时,因预见到日后的灾祸就哭了。并预言说:“耶路撒冷啊,你常常杀害先知,……日子将到,你的仇敌必四面固住你,并要扫灭你和你的儿女,……他们要倒在刀下,又被掳到各国去……看哪,你们的家要成为荒场留给你们。”耶稣死后四十年,即公元七十年,犹太人终于大祸临头。那时罗马太子提多率大军镇压犹太人的反抗,经过激烈的争战,终将耶路撒冷攻破,城池和圣殿再次被毁。犹太人被杀者多达两百万,饿死及被掳者不计其数。公元132年,罗马再次镇压犹太人的反抗,杀死并掳掠犹太人五十万,其余犹太人则全部被逐出犹太地,分散到各国,颠沛流离,“在天下万国中抛来抛去”以至于今,正如摩西和众先知所预言。这就是历史上犹太人的“大流散”。
犹太人流散到列国之后,到处受排斥、嘲讽、鄙视。犹太人有卓越的才能,英才辈出,产生过弗洛伊德、歌德、黑格尔、爱因斯坦和马克斯等杰出人物。犹太人只占世界总人口的不足百分之三,但在诺贝尔奖得主中却占百分之十五。犹太人头脑精明,长于经商,在很多国家中犹太人在经济界都有决定性影响,在学术界、文化思想界他们也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但犹太人并不受人尊重。他们卓有才能而工于心计,长于理财而吝婪、刻薄、吝啬和为富不仁的象征,人们提起“犹太人”,虽不得不佩服,但总有憎恶卑薄之意。在莎士比亚的名剧“威尼斯商人”中,那个放高利贷,又要从债户身上割掉一磅肉的商人就是“犹太人”。正如摩西和众先知所预言,犹太人“在各国中令人惊骇,笑谈,讥诮。”
最令人惊心动魄的是犹太人所遭受的迫害和杀戮。似乎从古至今,刀剑血光之灾总不离开他们,他们所经历的苦难和浩劫没有任何其他民族可与之比拟。除亚述、巴比伦和罗马帝国所加给他们的战祸之外,欧洲国家所加给犹太人的迫害几乎连绵不断。中世纪十字军东征时,也曾因宗教偏见对犹太人滥行杀戮。公元1881年俄国沙皇被刺,犹太人因此被杀者达百万之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沙皇又威逼犹太人出境,不从者即用机枪和手榴弹残杀。第二次大战时,德国希特勒更对犹太人进行了空前的大屠杀。在德国势力范围内九百万犹太人中竟有六百万惨遭集体灭绝,只有少数仓皇出逃,方得幸免。当初犹太人在埃及为奴四百多年,人口由七十人增加到二百万,增加两万多倍,足见以色列人的自然增殖率之高。但自亡国以后,他们的人口却几乎没有增长,因为世世代代有太多人死于天灾人祸。两千五百年后的今天,全世界的犹太人只有一千多万。正如摩西所预言:“你们剩下的人数稀少。”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历经浩劫的民族,人数稀少又被分散于万国之中,没有祖国,没有自己的土地,但却没有被消化或同化,仍然作为独特的民族生存下来,继续保持其固有的民族传统。这一奇迹在人类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历史表明,一个民族在亡国之后,不出五百年继之而来的就是灭种,整个民族将被消灭或同化而消失。历史上强大的民族如巴比伦,埃及和罗马,都不能逃脱这一命运,而唯独弱小的犹太是个例外。为什么?历史学家们无法解释,但圣经却清楚地告诉我们:这事出于神的命定。早在三千多年以前神就藉摩西警告以色列人,如果他们背离神而转去行恶,就必受祸,他们将亡国,亡国之后神所给他们的则是一个非常特别的惩罚,即将他们“分散在万民中”,让他们饱受患难。但神却没有说要将他们灭绝。因为以色列人虽然背信弃义,作恶多端,但神仍是信实的。所以摩西同时又说,“耶和华神是有怜悯的神,他总不灭绝你,也不忘记他与你列祖所立的约。”这就是以色列人之所以能九死一生,历万劫而仍能顽强存在的根本理由。
有人会说,中国人在历史上也曾亡国两次,不也至今安然无恙吗?但中国人之所以两次亡国而仍然存在,有几个条件是以色列人无法比拟的:(一)中国是个大国,广土众民,而入侵的都是少数民族,无法动摇中国的根本。(二)这些少数民族虽因民性强悍,可以在军事上暂时胜过汉人,但在经济、政治、文化上却远比汉人落后,所以入侵后很快就被同化而成为中国人的新血。(三)外族对中国的统治相对短暂,而且中国人一向在原地聚居,从未脱离固有土地。然而以色列人的处境则完全和中国相反。如果中国人也处在以色列人的处境下,其后果将十分可虞。例如中国人之移居海外者,如在人口、经济、文化上长期处于弱势地位,则二、三代之后便很难保持固有传统。在这方面实远不及犹太人。
神不但命定以色列人不被灭绝,而且还预定以色列人日后必将重归故土,再建一个新的国家。所以摩西更进一步说,“那时,耶和华你的神必怜恤你,救回你这被掳的子民,从分散你到的万民中将你招聚回来,就是天涯的,你的神也必将从那里将你招聚回来。”先知以西结则预言说,“主耶和华如此说,我要将以色列人从他们所到的列国收取,又从回围聚集他们,引导他们归回本地。我要使他们在那地,在以色列山上成为一国,……他们决不再分为二国。”这些预言写在圣经里已经几千年,但以色列人不被灭绝已是奇迹,谁能相信他们还要重归故土、重新建国?直到上世纪,仍然无人相信。因为在人看来,此事根本无实现的可能。首先,犹太人离开本土之后,该地早已为波斯人、阿拉伯人等所占据。这些人世代居住该地已经一千多年之久,早已视该地为他们的故乡。特别是七世纪回教兴起以后,很快便成为中东北非一带最强大的宗教政治力量,犹太地区也早已成为他们的势力范围。在耶路撒冷犹太圣殿原址上已经建起了两座回教的清真寺。回教徒同样也把耶路撒冷视为他们的圣地,回教徒与犹太人势同水火,断不会容许犹太人归回。其次,人数稀少的犹太人散居世界各地,一无共同居住的土地,二无共同的组织,更无政府,甚至没有共同的语言,三无军队,四无国际政治支持,立国的基本条件一项也不具备,谈复国岂非痴人说梦?但神所命定的事终必成就。以色列的复国建国过程有如一篇情节曲折变幻、扣人心弦的传奇故事。自上世纪末,若干犹太人的有识之士,鉴于犹太人在世界各地生存权利毫无保障,唯一的出路是建立犹太人自己的国家,于是他们发起了一个叫做“锡安运动”的组织(锡安是耶咱撒冷的一座山),以推动犹太人重返故土、复国自立。唯因时机尚未成熟,绩效不彰。但至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势忽然急转直下,有了重大转机。因当时英法两国企图以优势海军联合进攻达达尼尔海峡,以便切断德国与土耳其的联系,进而控制整个战局。但德制之岸防炮火力强大,再配合潜艇的鱼雷攻势,使英法舰队受到严重损失。英国开始意识到发展优质炸药的迫切需要,否则无以挽回颓势。当时曼彻斯特大学恰巧有一犹太裔化学家魏兹曼博士(Dr Chaim Weizmann),此人生于俄国,长于波兰,学成于德国,执教于英伦,系“锡安运动”的主要成员之一。他被英国海军部聘为炸药专家,不久即研制成功质优价廉的无烟炸药,英国海军因此立即转败为胜。魏兹曼从此成为英国政界高层的上宾。英国政府为酬谢他的不世功勋,决定支持他的犹太复国主张,当然也因为此事符合英国的利益。英国海军部长贝尔福转任外交部长后,于1917年发表著名的贝尔福宣言,支持犹太人返回巴勒斯坦乡土。同年12月英国自土耳其手中攻取耶路撒冷,随后魏兹曼也率领“锡安运动”委员会到达,他们终于返回犹太本土。三十年代德国法西斯的排犹行动,迫使犹太人大量返回巴勒斯坦。第二次大战期间,因魏氏的努力,犹太复国运动获得英美两国的支持。数万犹太青年也加入英军对德作战,为日后以色列建国准备了军事人才。二次大战结束后奇迹开始出现。联合国决议在巴勒斯坦实行分治,分别建立以色列和阿拉伯两个国家。1948年5月14日英军撤出,新的以色列国于同日宣告成立,成为联合国第59个会员国。二千五百年前圣经所预示的图景,终于成为现实。
科技公司创业书籍确实是种细分的行业书籍类型,很难找到合适的书。我最近只有读到的一本《势不可挡:以色列“虎刺怕”创业法则》比较适合。它是一本以色列书籍,作者从以色列一些成功的科技公司入手,详细分析了科技公司在创业的每一阶段会遇到什么问题,以及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对科技公司来说是一本很实用的创业指南。还有不明白去问百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