纣王写28字诗侮辱女娲,女娲为何不直接取他小命?

纣王写28字诗侮辱女娲,女娲为何不直接取他小命?,第1张

这是因为当时的商朝气数未尽女娲不能逆天命杀了纣王所以另寻他法。说起纣王相比很多人想到的就是荒*无道和麻不不仁,所以很多小说中也将纣王缺点无限放大。在《封神榜》中更是有关于纣王亵渎女娲的情节,虽然当时女娲非常气愤但却不能直接杀死纣王。

小说中有关纣王亵渎女娲的情节是纣王登基初始还不太了解女娲此时容商向纣王说了女娲的功劳以及她上古之神的身份,劝说纣王去上香。纣王听后欣然同意了,但是到了女娲庙之后一阵风吹来撩开了女娲神像的幔帐。纣王抬头一看女娲神像身姿绰约面容角色,于是纣王起了歪心思在柱子上留下一首诗亵渎女娲。虽然当时很多人劝纣王洗掉字但是纣王所拒绝表示自己只是由衷赞美。

果然在女娲去朝贺伏羲等其他神灵的时候看见了纣王留下的诗,女娲非常生气并且放言一定要给纣王一个报应看看。但当女娲想找纣王麻烦的时候却被两朵红云挡住了,这也在告诉女娲商朝气数未尽不能造次。考虑到不能逆转命数所以女娲只好作罢放弃亲手曲纣王性命的机会。

于是女娲令生一计用招妖幡招来了三只妖怪,也就是我们所知道的妲己三人。女娲命令三只妖怪去迷惑纣王加快商朝的灭亡,所以后来就有了妲己迷惑纣王而纣王被美色迷惑最终商朝灭亡的结果。可以说女娲对于纣王并不是不报复而是在等待时机,所以最终女娲实现了这个目的。

  假的,封神榜大体不符合历史史实,商朝没有产生诗词这种文体。

  而且商人不该拜女娲,女娲是夏人祖先。

  当时所祭祀的都是自己的先祖先妣(女性祖先)。

  而商人所拜的女性应该是先祖简狄。

  因为当时的社会相信一个简单的道理就是“神不歆其非类,民不祀其非族”,不是自己的祖先不会保佑自己的族人。

  直到春秋时期,仍认为祭祀他族的天帝、祖神为非礼,有“神不歆其非类,民不祀其非族”的信条《礼记·曲礼》上说:祭非其所祭,为*祀。*祀没有什么龌龊的意思,就是而是祭祀那些不该由自己祭祀的对象,这种祭祀是非法的,是受到历朝历代的打击的。所以商人绝不可能祭拜女娲。

凡是读过小说《封神演义》的读者们都知道,商朝之所以灭亡,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纣王触怒了天上的女娲娘娘

三月十五这天,纣王到女娲宫进香,但是一股狂风掀开了遮挡女娲圣象的帷幔。来之前纣王是喝了酒的,风一吹酒劲就上头了,看见女娲圣像的绝世之姿后,让纣王忍不住在女娲宫内的粉壁上题诗一首:“芙蓉帐里国色香,闭月羞花神魂荡。但得妖娆能举动,娶回长乐侍君王。”

这首诗其实写的还是不错的,作为君王看见自己喜欢的女子写下一首情诗又算得了什么。从这首诗里可以看出纣王的才情还是挺不错的,就算她是神仙,也只是个女神仙,我还是人间帝王了。按你们天上的说法,也是有仙籍可查的,也是有后台可寻的。玉帝都可以娶王母,天上男女搭配的神仙还少啊,多大个事!所以当旁边的大臣劝纣王将墙上的诗擦掉时,纣王一笑了之,没有搭理。

可惜女娲不这么想,女娲不高兴了。说实话以蛇体修炼成精成仙的,能动凡心的,这么多年来也就只出了个白娘子。蛇毕竟是冷血动物,纣王还是太缺少相关知识了。

当女娲回宫之后看到纣王题诗,可想而知,十分恼怒,当时就要杀死纣王。但因为她来到朝歌之后,被冲天而起的两道红光阻住了云路,只能悻悻而归。

被红光所阻之后,女娲掐指一算,纣王还有二十八年气运,她不能逆天而行,所以不能杀纣王。在说一帮子神仙正协商怎么封神,你要把纣王灭了,怎么利用纣王作恶来覆灭商朝江山,也就无法完成封神。

所以,元始天尊,老子,通天教主,鸿钧道人,昊天上帝这帮子神仙不会眼睁睁看着你女娲耍小性子。

无奈回到行宫的女娲气愤难平,你们不让杀也行,我使盘外招你们能咋样。于是用招妖幡招来了天下群妖,之后派出轩辕坟三妖去迷惑纣王,祸乱朝政,最终让商朝走向了灭亡。

这就是事件的大致起因,大概也就这么个意思。其实女娲之所以不能亲自动手,还有着更为深层次的原因。

世间分人界、仙界、魔界、鬼界(也即冥界)、妖界和神界等六界。皇帝做为人界之主,其地位在天界也是很高的。天地父子,皇帝是天子,天皇管天,人皇管地。天封天神,地封地神,玉皇大帝也得拿正眼瞧他。

什么是天子,就是老天爷的儿子,天命所授进行人间的管理!

由于皇帝在人间掌握着至高无上的权力,又自称是天子,天的儿子,紫微大帝转世临凡,所以皇帝是可以封神的,皇权神授,大大加重了神仙在人间的社会地位,使他们的大名在人间流传得更广。

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神仙也得靠承受人间烟火才能混得油光水滑。

像我们大家知道的关羽和妈祖均是人间皇帝封的神,关羽封了伏魔大帝、伽蓝菩萨和武圣,妈祖封了海神和天后。

开头说过,商纣王因为猥亵女娲娘娘的圣像,娘娘因此大怒,当时就找上门去了。但是被殷郊、殷洪两位皇子头顶的红光挡住了去路,说明人间帝王的气运几乎无敌,最起码人界是这样。

我们在来看纣王帝辛,在《封神演义》之中,他生下来就是天子,注定要统治商朝的天下,而当时的天子代表“人王”,换句话来说,纣王必定是人间之主。也就是说,纣王在天界最直接的后台就是人皇轩辕皇帝。女娲想干掉纣王,轩辕黄帝不点头,女娲是不好收场的,因为女娲的地位在《封神演义》之中并不高。

据《封神演义》原文记载,“女娲三月十五前往火云宫朝贺伏羲、炎帝、轩辕三皇而归。”从这里可见看出女娲的实际地位是要低于“人皇”轩辕的。并且在《封神演义》之中,女娲并没有造人的功能,只是负责使用五彩神石补好了天上的窟窿,你说她是个补锅匠,女娲也只能听着。因此从这一点来说,女娲也并没有任何资本在诸位神仙之前摆谱。

武王伐纣不只是人间战争,还是一场神仙势力的利益再分配角逐,争的就是人皇封神所带来的巨大利益。三清之中的元始天尊、道德天尊为一派,灵宝天尊也即通天教主为一派。在如此复杂的情况下,女娲想私自干掉纣王,两边的神仙都不会答应,轩辕皇帝也不能答应。

涉及如此多的利益,人界的事情也只能人界自己去解决了。所以一帮子神仙们只能默默的看着,你使盘外招也行,你掺沙子也行,就是不能直接参与进去。谁掺合进去谁就是坏了规矩,谁就是意图不轨,那就是人神共愤之,人神共击之。

结束语:所谓天命不可违就是如此了,尽管女娲是神仙,也占着道理了,但是依然不能硬着头皮往上撞,那是要出大问题的。于是女娲心中非常不高兴,只能回到自己的行宫之中想别的办法。

于是轩辕坟墓之中的三个祸国妖民的妖精就被放了出来,危害纣王的统治。而其中尤以妲己最为出名,在红颜祸水的诱惑下,纣王逐渐变得不思朝政,最终被崛起的周朝所取代。

纣王一看女娲娘娘的像就产生了爱意,便提了一首诗:“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色争娇艳,芍药笼烟聘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了侍君王”。纣王走后,女娲来到宫中,发现此事,大怒,便放出了千年狐狸精,也就是妲己。

天上三大教决定共同设立一个封神榜,共有三百六十五路神仙,此话一出,三界为之震动,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对于很多修仙的道人还有很多修炼千年的妖精来说,这可是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就连大名鼎鼎的通天教主也颇为重视,嘱咐座下弟子这段时间要老老实实的,就算遇到什么事情也不要闹大,忍过这一阵儿,收住自己的脾气,等到封神榜上有自己的名字后再计较这些琐事。

就在这天上地下的修仙者都十分紧张的时候,就有这么一个人,整天吃饱了就去下届捣乱,玩玩乐乐,每次闯祸都闹得很大,有一次还差点得罪了女娲娘娘,这个人如此调皮,不得不让人怀疑他到底是不是一个修道者了。他就是元始天尊座下的十二金仙之一,也是雷震子的师父,云中子,那么他究竟干了什么事会惹到女娲娘娘呢?这件事情还得听小编慢慢道来。

得从那年的女娲的诞辰说起,大家都知道那个时候还是商朝纣王当政,那天是三月十五,他被当时的宰相劝去女娲娘娘庙上香,宰相本是好意,让他去祈求好运,对于国家的百姓也是一件好事,但是纣王的荒唐可不是说着玩的,竟然在这样的地方干了件荒唐事儿。

那天也是真的很巧,不知道哪来的一阵大风,于是纣王就机缘巧合的看见了女娲的本尊,这一眼就坏事了,纣王竟然看上了女娲娘娘,不过他并不知道那是女娲本尊,一见钟情,不能忘记,回宫之后他就作了一首诗,里面尽是对娘娘的不敬之词,还口出狂言想让娘娘进宫侍奉他。

这件事很快传进了女娲的耳朵,她顿时怒火上了心头,说纣王这个狂徒侮辱她,必须得惩罚他,然后就招来天下万妖,发了一顿火之后就留下了轩辕坟三妖,下令让她们进宫,祸乱商朝,断送整个皇室的生路。

后来,九尾狐狸精就进了宫,化名妲己,她一直都很听话,一步步按照指示行事,所以女娲的计划开局还算是不错的,按照这样的进度进行,不久商朝就会被灭掉。但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这位主人公,他那天刚吃完饭,准备下届去捉个小妖,消化一下,就看见一道很强的妖气直冲云霄,很是猖狂,他就已经知道了殷商的国运已到头了,于是他就来到了纣王宫。

化身为一名云游四海的高道,告诉纣王身边有很重的妖气,纣王也很害怕,就听了他的话把他亲手做的一把桃木剑挂在分宫楼前,刚挂上去,就见了效果,身旁的妲己就出了一身冷汗,面色苍白,眼看要晕了。

怜香惜玉的纣王急了,说这道士满口胡言,立马叫人把剑给烧掉了,烧完之后,妲己立马就清醒了过来,但此时他已经乘云离去,虽然知道女娲娘娘要灭了朝歌,自己捣乱归捣乱,却改变不了结局,可是他还是想找点乐子。

于是飞到司天台的墙壁上留下了一首预言诗,说妖精祸乱朝廷,朝歌不久就会国破,这司天台就是古代观察星象的一个机构,第二天这司天监就拿着这首诗去面见了纣王,于是朝廷上又乱成了一锅粥,说什么的都有。

这位金仙离开之后,女娲也很快就知道了,并告诉了他的师父元始天尊,不过他的脑子转的也快,赶紧向师父认错,见好就收,不过也因为他的头脑灵活,最后还成功成为了十二位金仙中唯一的一个神仙,名为“福德神仙”,真是人如其名,十分有福气啊。

我无法评判是对还是不对,只能说是很符合逻辑。从殷商的命运看,这是女娲灭殷商的导火线,纣王轻薄女娲的行为,让女娲觉得殷商气数已尽,必须要除去殷商,是非常合理的;同时这是女娲身为神灵的骄傲,也是一种藐视生灵的表现。她无法容忍被人间的帝王侮辱,因此便要毁掉纣王的一切。

1纣王的行为代表的是殷商的气数已尽。

纣王对女娲不敬,这原本就是他的错误。在殷商时期,对神灵是很崇拜的。纣王如果是看女娲的雕像就起了色心,还写诗轻薄女娲,这在当时确实是一件大不敬的行为。女娲因此动怒,古人觉得是合理的。(现代人没有那种敬畏之心,自然会觉得很奇怪。)而女娲更是由此事推算出殷商的气数已尽。因为纣王这样好色、行为轻薄,自然是管理不了国家了。

2女娲身为神灵的自尊和高傲。

另外,女娲为什么一定要灭掉殷商呢?因为女娲是神灵,纣王虽然是人间的帝王,也只不过是神灵指定的人,他对女娲不敬就是一种亵渎神灵的行为。女娲身为创造人类的母神,被自己创作的人类轻薄了,她当然会动怒。而这种情况下,她的做法是毁掉纣王拥有的一切。灭掉了殷商,导致生灵涂炭。

即便女娲是母神的形象,她并不像人类的母亲,可以无比包容孩子的错误。女娲的身份不止是创造人类的母亲,而且还是高高在上的神灵,她有自己的尊严,而且是藐视这些弱小的人类。

总的来说,女娲的行为是很合理的,因为在当时崇拜神灵的文化背景下,纣王侮辱神灵就要付出代价,而他背负的是殷商的命运,殷商自然会因此而受难。并且女娲也无法忍受被人类侮辱,于是便迁怒于其他的生灵。

相传纣王到女娲娘娘庙里面看到女娲娘娘的金身之后,诗兴大发,写了一首七律。诗中文采飞扬,但却引得女娲娘娘大怒,派了九尾灵狐妲己化为人身,来勾引纣王,把好好的一个商朝,弄的国破家亡。

而另外一个书生,刘彦昌在圣母庙看到圣母娘娘,也做了一首七绝,表达自己对圣母娘娘的爱慕之情,最终引得圣母娘娘,凡心大动,二人仙凡结合成就一段佳话

同样是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同样是才华横溢的两位男子,对心仪的女性做出的诗歌撩动,为何一个慷慨悲歌一个皆大欢喜呢?

研究清楚了这个问题,对于当代男性追求女孩子也有的极为重要的借鉴意义。(七绝七律两种诗歌格式是在唐朝时期才兴盛发展的,而上述的两个神话故事都是在上古时期发生的,所以无论是纣王题诗还是刘彦昌题诗,都是民间演绎,我们不追求这些细节,只就事论事)

下面听今古细细道来。

1男追女隔座山的借鉴意义。

都说爱情是平等的,但在追求的过程中,男人一定要放下自己的身段。因为孔老夫子早就说过,天下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我们先看看纣王和刘彦昌写得诗的不同之处。

纣王的诗:

凤鸾宝帐景非常, 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 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 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 取回长乐侍君王。

刘彦昌的诗:

歧路莲灯倍可亲,蛾眉应为乱离颦。莫愁玉女峰头冷,犹有天台采药人。

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从这两首诗的意境和用词可以看出两个男人心境的不一样。

你们先看纣王的七律:

这其中有两句引起了女娲娘娘的极大愤怒:尽是泥金巧样装。取回长乐侍君王。

这两句的意思就是打扮的再漂亮也是金玉其外,如果本人长得很漂亮,那我就把你娶回家来侍奉我。

我们在看刘彦昌的七绝:

莫愁玉女峰头冷,犹有天台采药人。这两句的意思就是说你一个人孤零零的在这儿,就算是神仙也会感到很冷清,请不要忘了还有我这样一个采药人在暗恋着你。

这么一对比,高下立判。一个专横霸道,见到美女便据为己有;一个放下身段,言辞之中尽显相思。如果你是女人,你会选哪一个男人?

2再论好马在腿上,好汉在嘴上的重要性。

男人都是理性动物,女人都是感性动物。男人考虑问题一般会从现实意义和将来打算出发。女人考虑问题一般只从身心愉悦和两情相悦出发(这里特指的是爱情方面)。

甜言蜜语对女性更有杀伤力。这个杀伤力甚至不低于物质基础。

那是不是说纣王就不会说甜言蜜语呢?从纣王写的诗里面可以看出,除了那两句引起女娲娘娘愤怒的诗之外,剩下的6句应该说他的赞美之意并不少,而且是真心实意的。我们在联想到纣王与妲己,两个人也是相亲相爱。最后为了妲己做了很多亡国的事情都在所不惜。可以判断出皱纹,其实也是一个专情的种。

但纣王的另外一个身份是人皇,那是与天帝平级的存在,所以说纣王的心中是男权占主导地位。在他心中女娲娘娘就算是个神,也只是一个女子,没有仰视。

而刘彦昌的身份只是一个书生,一贫如洗和社会地位低下,见到一个神仙般的高高在上的女子产生仰慕之情。所以他所写的诗歌身段极低。

而正是这两种地位的悬殊以及心态的不同,导致的对女子态度的不同。每一个女子都希望自己被男人捧在手心,就算女子是神也不例外。

这也是纣王和刘彦昌二人将来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

找到了问题的结症,下面我们来说解决办法。

3门当户对的重要性。

我们津津乐道的永远是穷书生爱上了富家女,官家女或者说女神仙,最终得出的一个结论就是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以及爱情是可以超越一切阶级种族甚至性别的。

但为什么如此相信祖宗的中国人,强调的永远是门当户对呢?

三圣母嫁给了刘彦昌,最终给压到了华山之下。

修炼千年的白娘子,最终被法海压到了雷峰塔之下。

嫁给董永的七仙女,最终夫离子散只能每年鹊桥相会。

而那些嫁入豪门的女子呢,得到快乐结局的又有几人?

总结:作为有女儿的父亲,我相信所有的父亲心中态度永远只有一个,不求大富大贵,只求门当户对。

在小说《封神演义》中,本来人间在殷商王朝的统治下挺安详和谐的,这商纣王也算是一位雄才伟略的帝王,内有贤臣外有良将,将士开疆拓土,百姓安居乐业。就在一切都挺好的时候,突然天降大祸,这圣人女娲娘娘因商纣王在女娲宫的柱子上题了一首爱慕诗,便觉得商纣王侮辱了她,便摇动招妖幡,令轩辕坟三妖去败坏殷商气运。

话说一日,商纣王去女娲宫,结果看到女娲娘娘的雕像后,觉得美轮美奂,便题了一首诗,全诗是这样的“凤鸾宝帐景非常,尽是泥金巧样妆,曲曲远山飞翠色,翩翩舞袖映霞裳。梨花带雨争娇艳,芍药笼烟骋媚妆,但得妖娆能举动,取回长乐侍君王。”其实,真不觉得这首诗哪里有侮辱女娲娘娘的意思,充其量也就是称赞女娲娘娘美丽而已。

但女娲娘娘就是认为商纣王侮辱了她,甚至还因此认为商纣王是一个荒*昏庸的君王;在欲直接杀掉商纣王以泄愤的时候,见殷商气运正浓,便让轩辕坟三妖去败坏殷商国运,这其中的操作真的让人很费解,一般只有国泰民安,王朝的国运才会昌浓,但女娲娘娘此举,不是让一个繁荣强盛的王朝提前衰败吗?没错,女娲娘娘如此操作的目的,本质上的确是如此。

因为当时仙界大劫将至,但仙人们并不想在仙界爆发大战,或者屈从于天道的安排,于是就想在凡间开辟战场。但以当时凡间的情况,肯定是打不起来的,如果凡间打不起来,那最后十二仙首及一干实力高强的仙人们就要成为昊天上帝的属下,这是他们万万不肯的。所以只有搅乱凡间,凡间乱起来后,将一批凡人和实力普通的仙人们录入封神榜,而他们自然就躲过一劫。

很多人觉得商纣王荒*无道、昏庸暴戾;说实在的,这可就有点冤枉商纣王了,这冀州侯苏护本来就不是什么忠臣,在古代,帝王让诸侯献上自己女儿入宫,这根本就是很正常的事,一是测试这诸侯的忠诚之心,二是手上有筹码,三是联姻;东伯侯姜桓楚作为天下诸侯之首,还不是将女儿送入了宫中?黄飞虎家族七世忠良,手握重兵,还不是将妹妹送入宫中?

为何偏偏苏护就不能呢?苏护为此还起兵反商,这是何意?苏妲己在入宫途中,被轩辕坟三妖中的千年九尾狐狸精吞了魂魄,占了肉身,入宫服侍商纣王。这商纣王纵然是人间帝王,又如何受得了千年九尾狐狸精的魅惑?要知道当年的大禹都被涂山氏迷的一塌糊涂。总之,在女娲娘娘的策划下,殷商国运日益衰弱,最终导致商周之战的爆发。

虽然女娲娘娘明面上并没有和元始天尊达成同盟关系,但在封神之战时,却多次帮助姜子牙一方,比如擒拿袁洪时,比如擒拿轩辕坟三妖时。其实真的搞不懂,在巫妖大战之后,女娲娘娘就已经超脱三界,与凡间再无瓜葛,为何如此不遗余力的帮西岐,是因为和通天教主有仇?还是因为殷商的祖上曾伤害过女娲娘娘?

但不管如何,应该都和商纣王没什么关系。虽然商纣王是人间帝王,但终究不过是一介凡人,而女娲娘娘已经是天道圣人,双方的差距实在是太大,就算是商纣王真的是题的什么侮辱性诗词,难道以天道圣人的胸襟就无法容忍?非要弄得天下生灵涂炭?说到底,商纣王题诗,只不过是一个借口而已,按照封神大劫的发展,不管商纣王做什么,最终都还是会被女娲娘娘针对,因为挑起凡间战争,是女娲娘娘的任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68810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19
下一篇2023-10-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