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永的作品

柳永的作品,第1张

柳永的作品有:《题中峰寺》、《望海潮·东南形胜》、《雨霖铃·寒蝉凄切》、《煮海歌》等。

一、《题中峰寺》

咸平元年(998年)柳永居家乡,游览名胜中峰寺,作诗《题中峰寺》。柳永读到《眉峰碧》,甚爱此词,将它题写在墙壁上,反复琢磨。

二、《望海潮·东南形胜》

咸平六年(1003年)孙何知杭州,门禁甚严,柳永作《望海潮·东南形胜》,前往拜谒。此词一出,即广为传诵,柳永亦因此名噪一时。

三、《雨霖铃·寒蝉凄切》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

四、《煮海歌》

《煮海歌》歌中主要涉及盐民。描写的是盐民的艰难生活,讽刺了当时官僚的贪腐作风。全诗结构谨严,层次井然,不同的艺术手法恰适应了不同内容的需要,卒章显志则体现了曲终奏雅的讽谏之意,读起似奏章却不失诗味。

柳永作为第一位对宋词进行全面革新的大词人,柳永对后来词人影响甚大。南北宋之交的王灼即说“今少年”“十有八九不学柳耆卿,则学曹元宠”;又说沈唐、李甲、孔夷、孔榘、晁端礼、万俟咏等六人“皆在佳句”,“源流从柳氏来”。即使是苏轼、黄庭坚、秦观、周邦彦等著名词人,也无不受惠于柳永。

雪梅香·景萧索原文: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无憀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

雪梅香·景萧索翻译及注释

翻译 在景色萧索的秋天里,我独自登上高楼遥望万里晴空。俯瞰四野,苍凉的大地深深的触动了我悲秋的情怀,这和当年宋玉因悲秋而写《九辩》的心情应该是一样的吧。秋天的渔市是那样冷落寂寥碧烟袅袅;水村残存的叶子在风霜中猎猎发红。楚天分外辽阔一望无际,江水浸泡著尚未落尽的夕阳,浪打浪波涛翻滚。凭栏临风,我想起来远方的佳人,离别的时日多了,想她亦是愁容满面,久锁双眉了吧。可惜当初,我们突然匆匆别离,有如雨云消散,天各一方。当初种种的美好情态,万般的和睦欢乐如今形同流水落花东飘西散,遥守天涯一方,望眼欲穿。难耐此恨无穷无尽,绵绵的相思萦绕在心间,我愿把这份相思托付给远行的大雁。

注释 1「动悲秋」二句:宋玉《九辩》首句为:「悲哉,秋之为气也。」后人常将悲秋情绪与宋玉相联系。2镇敛眉峰:双眉紧锁的样子。3雨迹云踪:男女欢爱。宋玉《高唐赋》中写楚王与巫山神女欢会,神女称自己「旦为朝云,暮为行雨」。4无聊:又作「无憀」5分付征鸿:托付给征鸿,即凭书信相互问候。

雪梅香·景萧索赏析

 柳永是 北宋 著名词人,其词作以描写旅况乡愁和离情别恨为主要内容。《雪梅香》(景萧索)一词写游子的相思之情,在柳词中虽属雅词,但是感情洋溢,明白如话,风格与其俚词是一致的。词中描写一位客居他乡的游子,正当深秋薄暮时分,登上了江边的水榭楼台,凭栏远眺,触景伤情,追忆过去的幸福时光,无限思念远别的情人。词的上片写词人登楼之所见:高远的晴空,映衬著萧条冷落的秋景,深深触动了词人的悲秋之情。不禁想道:当初宋玉作《九辩》时,心绪大概也是如此吧!「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对仗十分工巧。渔市、水村勾画出一幅江边的萧索秋景:碧色的烟柱孤独地飘忽在寒意渐浓的秋气里,如血的夕阳染红了斑斓的落叶,红色的叶片随着萧瑟的秋风上下飞舞。这里,词人用秾艳的色彩把悲秋的哀愁充分地体现出来。「愁红」在古代诗词中多用来描写被风雨摧残的鲜花。但这首词中的「愁红」,当是指落叶而不是花。首先,既然已见残叶飞舞,当是暮秋时节;而残叶都已飘落,恐怕残花早已化作香尘了吧!再者,这两句词是工整的对句,前一句的「寒碧」是描摹孤烟的色彩,那么,这一句的「愁红」也当是形容残叶的颜色,而不应脱离「残叶」去牵扯落花。然而,这里似乎还有更深一层的含义,即「寒碧」和「愁红」这两个表现色彩的词还能引起人们进一步的联想。「寒碧」,暗示情人紧蹙的双眉;「愁红」,借指情人憔悴的愁容。古代女子以碧色画眉,因此,古诗词中也就常有这样的描写,如唐人张泌《思越人》词:「东风淡荡慵无力,黛眉愁聚春碧」;古人更常用「愁红」比喻女子的愁容,如顾敻《河传》词:「愁红,泪痕衣上重。」碧色是令人伤心的颜色,又是女子画眉的颜色,所以,词人由袅袅上升的一缕碧色炊烟联想到情人的黛眉,由被夕阳染红的落叶想到被风雨摧残的落花,进而联想到分别时情人带泪的愁容,也便是很自然的事情。因此,下片首句就写道:「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别后愁颜」照应「愁红」,「镇敛眉峰」照应「寒碧」。一个是明白描写,直抒深情;一个是暗中达意,景中关情,词人对其情人的真诚眷恋于此可见一斑。词人把视线从岸边移到江上:辽阔的江天,一抹斜阳浸入万顷波涛之中,江水缓缓地流向远方。这几句描绘「秋水共长天一色」的江景,怀人之情尽在不言之中,读者从中不难体会出「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意趣。词人在下片直抒胸臆,回忆昔日与情人欢会的幸福,无限怅惘,相思愈深。词人迎著江风而立,脑海中浮现出情人的音容笑貌,雅态妍姿。或许当日正在相聚小饮,清歌婉转,妙舞翩翩;或许正在花前月下,两情缱绻,欢度春宵,然而,突然到来的别离,使热恋的情人「顿乖雨迹云踪」。过去的幸福已成为美好的回忆,在这肃杀的秋天里,暮色苍茫,客居他乡的词人只能独倚危楼,悲思绵绵,怅憾难言,相思难遣。这复杂的情感在胸中汹涌,犹如面前奔腾的大江。无可奈何的词人只能托付远飞的大雁把这相思之情,悲秋之感,游子之心带过江去,传达给自己的心上人。结语包容了词人的欢乐、忧伤、回忆、希望、幻想,总括全词意蕴,韵味深长。

 读者不禁感叹:若非亲感身受的真实思想感情,怎能写出如此披肝沥胆,情重意浓的词句!柳永终生落魄,怀才不遇,走马章台,混迹青楼,过著「诗酒风流」的日子,是封建时代的真正的浪子。从其《乐章集》中诸多诗词来看,他与 交好,不似那班轻薄子弟以玩弄女性为目的,而是极重感情,怜之,爱之,思之,念之,情深意笃,感人肺腑。这类作品不仅《雪梅香》一词,它如《雨霖铃》(寒蝉凄切)、《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忆帝京》(薄衾小枕凉天气)等等,不胜枚举。柳永的真情换来了同样的真情。他因写俚词被统治者排挤出上流社会,下层社会的人们,尤其是 们却喜爱他的词。「凡有井水饮处,即能歌柳词」( 南宋 叶梦得语),就是明证。柳永生前家无余财,死后由几个 合资才得以入殓成葬,这当可以看作是对柳永真诚的报答吧!

雪梅香·景萧索鉴赏

 这是一首触景伤感,怀乡恋情之作。作者浪迹楚天,秋风萧瑟之时,登高望远,愁肠百转。

 词的上片写景悲秋,秋愁的气氛渲染强烈。

 「景萧索,危楼独立面晴空。」萧索,萧条冷落。首句景象的萧索衰败,隐含着秋意,为全词奠下了伤悲的基调。江淹《恨赋》:「秋日萧条,浮云无光。」词的第一句脱口而出,直接点出秋景的萧瑟。危楼,高楼,词人独自登上高楼仰望着万里晴空。

 「动悲秋情绪,当时宋玉应同。」次句是全词的立足处,下文均是诗人独立高楼面对晴朗的秋空时所见所感。登楼望远,往往会触动人的愁绪,这是古老中国上人传统的普遍的「情结」;何况,此刻诗人是一个人「独立」著,更添一丝孤独无依的悲凉。宋玉,战国楚辞赋家,后于屈原,或称屈原弟子,曾事顷裹王。《汉书·艺文志》着录宋玉赋十六篇,多亡佚。流传作品为《九辩》。叙述他在政治上不得志的悲伤,流露出他抑郁不满的情绪,多为悲秋之感。这句意思是「当年宋玉悲秋时的思想情感与我现在的悲凉心情相同吧」。

 「渔市孤烟袅寒碧,水村残叶舞愁红。」两句极美的对句,是精炼的词的语言。这两句写秋风中渔市、水村的冷落、凄寒。虽是碧烟红叶也是秋凉的感觉。袅,缭绕的烟雾。碧,烟的颜色。红:秋天树叶经霜而红。诗人举目所见,渔乡村市上面的寒冷碧空中,一股炊烟袅袅上升;临水村边的枫树落叶,在秋风中旋舞著红色。

 「楚天阔,浪浸斜阳,千里溶溶。」末韵三句气像极开阔而壮美。江水托著未落的斜阳。溶溶,水流动的样子。杜牧《阿房宫赋》:「二川溶溶,流入宫墙。」这里说江水一泻千里,波浪浩荡。末韵连上文第三韵展现出一幅带有动态的古老中国水村晚秋画面:远景是兰天孤烟,中景闪著金光的溶溶水波,近景则是水村错落的红叶。

 下片见景动情,想念佳人,思绪无限。流露出作者怀念风尘女子真挚的情怀。

 「临风。想佳丽,别后愁颜,镇敛眉峰。」镇,长久的意思。敛,收敛。愁眉紧锁。别后,她一定满脸愁颜,深锁眉头,心中痛苦不堪。

 「可惜当年,顿乖雨迹云踪。」顿乖,突然离开。「雨迹云踪」是暗中化用宋玉《高唐畎》典故,「云雨」指男女幽会。雨迹云踪,雨散云消,突然匆匆离别,各奔东西,互不见踪迹。这里柳永是指自己和「佳丽」的欢会。大概他俩情意相投,是客观环境迫使他们不得不分离。

 「雅态妍姿正欢洽,落花流水忽西东。」她是如此美丽动人、温柔体贴,两人相处得十分融洽欢悦,谁知忽然像落花流水那样各自西东了。这两句是七言对句,「正」和「忽」两个虚字,生动地写出了客观环境和主观情意的矛盾。前一句如胶似漆,后一句东分西散无法复回;形成强烈的反差,加重了抒情的力度。

 「无聊恨、相思意,尽分付征鸿。」无聊,烦闷,潦倒失意,心情无所寄托,这就点明了自己无聊的怨恨和对佳丽的情思情意,离别的恨是那样愁闷,无所事事,难忍难耐。征鸿,远飞的鸿雁。「征鸿」为高楼所望见,这与开头「危楼独立」遥遥呼应,「尽分付」三字表示涛人想竭力摆脱悲秋情绪所带来的种种烦闷与苦痛。把这种相思情,分给远去的鸿雁,带给心爱的人,让她知晓我的相思苦。

雪梅香·景萧索创作背景

 天圣二年(1024年),柳永第四次落第,愤而离开京师,与情人(或为虫娘)离别,作著名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由水路南下,填词为生,词名日隆。此词为那一时期所著。 诗词作品: 雪梅香·景萧索 诗词作者: 宋代 柳永

(网络摘取)

名句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

出处

  宋·柳永《集贤宾·小楼深巷狂游遍》

  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几回饮散良宵永,鸳衾暖、凤枕香浓。算得人间天上,惟有两心同。

  近来云雨忽西东。诮恼损情悰。纵然偷期暗会,长是匆匆。争似和鸣偕老,免教敛翠啼红。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

译注

  有画可以画她的样子,却难以描摹出她的美好姿态;没有花能够比得上的她的美丽容颜。

说明

  北宋都城多有教坊妓馆,这些坊曲是绮罗聚集之地。柳永特别属意的一名女子叫虫虫即虫娘,是他落魄无聊的情形下与之相爱的。她是一位温柔俊俏、色艺超群的多情女子。从柳永这首词可以看出,柳永对她的感情是真挚深厚的。整首词委婉曲折,真实地再现了柳永当时的心曲。

赏析

  少年柳永混迹于烟花巷陌中,当时歌妓们的心声是:“不愿君王召,愿得柳七叫;不愿千黄金,愿得柳七心;不愿神仙见,愿识柳七面。”可见柳永当时在歌妓圈子中是一个大明星样的人物,这与她对歌妓们的同情、怜惜分不开的。

  “有画难描雅态,无花可比芳容”是柳永对钟情之人的赞美。烟花柳巷中风流美貌的女子数不胜数,自然有比虫娘更为迷人的,而有“雅态”的却屈指可数。“雅态”是虫娘的特质,源于自身修养与气质,是高雅品格的流露。不仅内在修养了得,“芳容”还无花可比,清新荷花、夭夭桃李都不能与她比拟。这样一位内外兼美的女子沦为风尘中人,无论多么优秀仍是为名门正派所嗤之以鼻的,可柳永不这么认为,他是由衷地同情、怜惜她们。他肯用一阕清词换红颜一笑;肯用一生仕途换取红颜相伴。即使在千年以后的今天,他的一生仍旧是脉脉动人、可歌可泣的。

柳永,原名三变,字景庄,后名永,字耆卿,福建崇安人。行七,因此人称柳七。他的词妩媚处绮丽华美,哀婉处缠绵悱恻,热烈处明朗率性。北宋之前,词体多为小令,自柳永始长调得以发展。他又精通音律,更创新词,堪称北宋词坛第一人。时人多谓其*艳俚俗,“词语尘下”(李清照<<词论>>),今人又言其思想价值不高,我偏偏喜欢柳词情真意切。柳永有<<乐章集>>传世,长短调共二百一十三首,令,引,近,慢俱全,内容最多是歌妓舞姬的感情生活,自身的羁旅伤别和不遇不达。

柳永曾沉浸在歌儿舞女的情爱世界中。在《乐章集》中多处可见这位落魄多情人与多位女子之间的情谊,还有歌妓舞女生活的描画和对她们内心世界细腻入微的表现。

柳永词中的女子,大多有花样美丽的容貌,感情真挚而热烈。比较突出的有《木兰花》中柳永对四位他喜爱的女性即“心娘”、“佳娘”、“虫娘”、“酥娘”的精彩铺排,心娘的婀娜楚楚的舞姿;佳娘令人折服的歌声;虫娘温润的举措,举止间千娇百媚;酥娘娇小,纤纤腰肢。 如此这般绝妙女子,也难怪“坐中年少暗消魂,争问青鸾家远近。”了。

摘要:那是一个男尊女卑的时代,歌妓是生活在最底层的女性。男性以狭邪的目光注视着她们,这些歌妓们只能活在这种目光之下,别无他法。柳永的歌妓词在词的内容上获得了新意,他使歌妓的生活呈现在我们眼前,同时也让我们有了机会,可以窥探到当时社会生活中女性的状况。

关键词:柳永;歌妓词;歌妓

柳永是以善写歌妓词而著称,这类作品成就也最高。歌妓作为诗中的主角,在柳永笔下不再被称为“谢娘”、“谢女”,而开始有了自己的名字。薛瑞生曾对柳永《乐章集》中提到的歌妓姓名做过统计,有师师、秀香、瑶卿、安安、虫虫、香香、英英、冬冬、楚楚、宝宝、心娘、佳娘、酥娘等18个。正是柳永使她们从神秘中走出,在众人的眼中成为有血有肉的人物。

柳永的歌妓词总的来说可以划分为两大类,其中一类是以歌妓本身为主体的,或赞美她们的美貌、才艺,或展现她们丰富复杂的内心世界,勾画出个性鲜明、生动逼真的歌妓形象,可统称为咏妓词。另一类是以词人自己为情感的主体表达词人对歌妓的思念、追忆,这一部分可统称为思妓词。暂且不议。

第一类中大量的作品停留在表面,描写的是歌妓们美丽的容貌、卓约的风姿。“身材儿,早是妖娆,算风措,实难描。”描绘的是身材;“一个肌肤浑似玉,更都来,占了千娇。”描绘的是肌肤;“天然俏,自来妍黠,最奇绝,是笑时,媚靥深深,百态千娇。”描绘的是姿态。再如《北宋词史》中所写:《柳腰轻》为咏题之作,整首诗围绕“英英妙舞腰肢软”写舞女的动人舞姿。《木兰花》一组词描绘了心娘、佳娘、酥娘、虫娘的舞姿歌喉,为她们的色艺惊艳而神魂荡漾。“家住桃花径。算神仙、才堪并”的秀香 、“妙舞腰肢软”的英

英 ,“一搦腰肢袅,回雪萦尘皆尽妙”的酥娘、“捧板花钿簇,唱出新声群艳服”的佳娘,一个个色艺兼佳,怎能不令男儿动心呢。

他集中笔墨大量描写了歌妓的色与艺,但也不乏代歌妓言情之作,替这些落入风尘的女子表达出内心的感受。《定风波》最为最著名的一首便是以歌女的口吻写成。描绘了歌女对恋人的思念之情,以及对爱情的追慕。在《昼夜月》中,她追求的不是“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只是想要两个人长相厮守,这与当时的闺中贤妇截然不同。《迷仙引》中,她追求的是能够找到一位知心人,和他携手到老,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对爱情的渴望,对与心爱之人共同经营一个家,也是平常人家的姑娘所期待的,只不过这些风尘女子看过了那么多人来来往往,经历了那么多的花言巧语,深知这些的难能可贵,也便对这些更加渴望。

柳永属于文人士大夫阶层,无论如何落魄,终究不能完全的理解尊重这些歌妓。不得不说,柳永也不曾成为她们所期待的那个人。即便他替歌妓们发声,依旧没有摆脱那个年代那个地位的男性对待歌妓的“狭邪”态度。面对如此多的美人,他未曾伸出援手,即使他曾在《迷仙引》中写到过她们想要脱离“妓籍”的愿望,也没有真正的实行。在他的词中,女性只是男性泄欲、玩弄的对象,他浪迹江湖,处处留情,视歌妓为消愁解闷的玩物。他的词抒发的多是多情爱恋,《西江月》一词中师师香香安安,“四个打成一个”,三位照单全收,多情就是无情,事实上是没有对其中的任何一位投入真感情。结尾“奸字中心著我”尽显沾沾自喜之情。哪里来的真情可言?他也是一个薄情之人。翻开柳永的《乐章集》,着墨最多,他看得最重的歌妓应是虫娘:“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小楼深巷狂游遍,罗绮成丛,就中堪人属意,最是虫虫”他也曾对她许下要相守一生的诺言:“眼前时、暂疏欢宴,盟言在、更莫忡忡。待作真个宅院,方信有初终”,“但愿我、虫虫心下,把人看待,长似初相识。况逢春色,便是有举场消息。待这回好好怜伊,更不轻离拆”。但是柳永真正中举后。却未能实践前约。

试想多多少少可以理解尊重歌妓们的柳永尚且如此,当年的那些文人士大夫们,又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她们这些歌妓也只是当时妇女的一个放大,在那个男尊女卑的时代,不知有多少普通人家的姑娘也经受着同样的痛苦。

高中所写论文

在一千年前的八十年代,武夷山下的一个小县城里,有两个轿夫蜷缩在城墙根下呜呜哭。

他们的哭声引来了一个小学生,

“请问两位老乡有什么难过的事啊?”

“天底下没见过这么黑心的财主,坐了整整一个月轿子连一文钱都不给,还说是按照合同办事。”

小学生接过皱皱巴巴的合同,展开来,只见上面写道:

本老爷宋铁的房子距离店铺有二里路,两个轿夫每日抬轿二里,月付二两银子,

若是不足二里,就不收钱。

轿夫委屈地说:

“这个宋铁,每天都在离店铺还有几步路的时候下轿,

我们还以为他是可怜我们抬轿辛苦,原来是想赖我们的工钱。”

听罢,小学生双眉紧锁,“宋铁富甲一方,为富不仁,实在可恶!”

他拿起合同直奔县长办公室

不久,恰逢财主宋铁五十大寿,送礼贺寿的络绎不绝。

只听管家来报,“县长派人送寿礼来了。”

宋铁既感受宠若惊,又觉蓬荜生辉,恭恭敬敬地接过使者的礼物,而使者不是别人,正是那位小学生。

“宋老爷,何不把县长的礼物当众打开,也让我这个小弟弟也开开眼!”

“好好好好,快打开。”

管家小心翼翼的解开包装纸,掀开精美的礼盒,众人也赶紧围上去欣赏“宝物”。

原来是“铁公鸡一只!”来客失声惊呼,不由面面相觑。

“宋老爷是聪明人,应该知道此礼的道理吧。”小学生泰然的语气,完全不像这个年龄的孩子。

唰得一下,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早已木讷的宋财主身上。

宋财主当然心知肚明,现在的他就像被扒光了衣服站在T型台上,只剩脸色变换,

一会儿红,一会儿白,一会儿青,一会儿紫

后来,可怜的轿夫拿到了二两辛苦钱,而县城里所有的人都在打听,那个小学生是谁?

01

柳三变

你可以称他“柳小七”,因为家族里算上叔伯家的孩子,他排行第七。

但要是论亲兄弟,上面只有两个哥哥,于是老爸给他取了个让人过耳难忘的名字——柳三变。

乍一看,这个名字起得有点没文化,就像刘邦他爸管他叫刘季(刘老三)一样。

其实这个名字大有来头。

《论语》里,子夏曰:

君子有三变:望之俨然,即之也温,听其言也厉。

君子有三种变相:看起来很威严、不可侵犯,实际上跟他一处,又感觉很随和,但听他讲话,言语又显得很庄重。

怎么样?就凭此名,这个老爸绝非等闲之辈。

柳三变的爸爸柳宜在北宋也算得上是部级干部,早在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前,他就担任过后唐的监察御史,相当于今天的中央纪检委委员。

在赵家王朝,他摇身一变,干过一省的副省长。

然后又从封疆大吏任上调到中央建设部做副部长,那时候好像叫工部侍郎。

但要论名气,柳宜与他这个三儿子相比,怕是要黯然神伤了。

一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千百年来,只要是中国人,上过几天学,就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正是著名的《蝶恋花 ·伫倚危楼风细细》。

只不过那时柳永还叫柳三变,至于他为什么将“三变”为“永”,有点伤感,我们后面再讲。

如果要在北宋仁宗年代,找一个牛气冲天的人物,找一个从皇亲贵胄到歌姬草莽都家喻户晓的人物,恐怕非柳三变莫属了。

他这个人,才高八斗,连大宋皇帝和宰相也嫉妒,以至屡试不第;

他这个人,出身官宦,却不爱科举爱青楼,以至把无数青春少女迷得神魂颠倒,

大喊“不愿穿绫罗,愿依柳七哥”;

他这个人,善良纯真,却一生潦倒落魄,以至死后都没钱买棺材。

02

绝不错过

人们都说柳三变是“神童”,有点过奖。

唐代的骆宾王,在七岁的时候就写出了“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南宋的岳飞,七岁的时候就已“胸中浩气凌霄汉,腰下清平射斗牛”;

北宋的司马光,七岁的时候开始煞有介事地读《左氏春秋》,据说他还能读懂。

但柳三变直到十五岁才有了自己的成名作《题中峰寺》,

僧向半天为世界,眼有平地起风雷。

说起柳三变的婚姻,在全民正为建设封建主义强国而努力的北宋年间,绝对令人侧目。

因为他是自由恋爱。

青春期荷尔蒙爆炸的柳三变也爱编着瞎话逃学,一次在街市东张西望闲逛时,不小心撞到一位卖花姑娘。

他定睛一看,怎么形容这个姑娘呢?

“采天地之灵气,受日月之精华”,美女,大美女。

可惜看傻了的柳三变却忘了加姑娘个微信,这下辗转反侧睡不着了。

不过,柳三变可不是那些年少单相思,年老肠悔青的羞涩少年,

“不信遇不到你!”

第二天、第三天第N天,他就在街市里等,直到那个婀娜多姿的身影再次出现。

我们不知道这姑娘叫啥,反正家境贫寒。

直到一天,怒气冲冲的柳妈妈捉到这个不争气的儿子在大街上帮着一个小美女卖花。

虽然门不当,户不对,但17岁的柳三变还是顶着街坊的吐沫星子,忍着老妈的板子,把卖花姑娘娶进家门。

机会不会自己送上门来,只有人自己去找。

至少,柳三变日后不会说那句矫情的话:

“很多人,一旦错过了,就是陌路。”

03

杭州

美人也抱了,家也齐了,

到了实现儒家更高理想——“治国、平天下”的阶段,

到了“读好圣贤书,货与帝王家”的年岁。

公元1002年,19岁,

风华正茂、意气风发的柳三变整好行囊,向媳妇和老妈挥了挥手,雄赳赳气昂昂地奔赴东京汴梁(今河南开封)赶考。

谁知,他这一挥手,却似一句“难得不见”,终其一生,没再回来。

柳三变的第一站就是湖光山色,灯红酒绿的杭州城,这位胸怀大志奋发图强的大才子却被这座城市彻底融化了。

考试,早被这位仁兄抛到九霄云外,他每天的功课就是在花街柳巷里看舞、听歌、喝酒,雷打不动。

最了不起的是柳三变的毅力,这种生活他居然能坚持一年,直到自己兜比脸干净,才意识到吃饭其实也很重要。

这时,他想起了正在杭州做官,老爸的好朋友孙何。

至少可以向他借点钱或者谋个活命的差事。可惜人家门槛高,他连保安那一关也过不去。

于是,他就去找杭州青楼第一头牌歌姬——楚楚姐,谱写一曲著名的《望海潮》,让她在孙何举办的舞会上唱: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孙何一听,不同凡响,便问楚楚,才知道自己老朋友的宝贝三儿子正在杭州。

自然,柳三变成了孙家的座上宾,又过起了悠哉悠哉的逍遥日子。

但令柳三变万万没想到的是,他这首原本是拍孙何马屁的词,经楚楚姐一唱,火了!

一时间全国各地的歌姬都唱《望海潮》,竟然传到了国外。

六十年之后,“靖康之耻”令北宋灭国,徽、钦二帝一家子被掳到黑龙江酷寒之地,客死异乡。

而发动这场南侵的金国大佬完颜亮,当初就是听了歌姬唱“三秋桂子,十里荷花”,才对大宋的繁华垂涎三尺。

所以,后人谢处厚写诗大骂柳三变:

谁把杭州曲子讴,荷花十里桂三秋。

哪知卉木无情物,牵动长江万里愁。

可叹这位风流倜傥,手无缚鸡之力的柳三变,死后还背了一个“误国”的黑锅。

04

苏州、扬州

后来,孙何被皇帝调到东京做官,柳三变也丢了饭票,但他还是留恋江南烟雨,自己溜达到了苏州。

看到吴王夫差的故国宫阙,今天只剩下一堆堆荒芜土丘,他有感而发一曲《双声子》:

斜阳暮草茫茫,尽成万古遗愁。

苏州让人太感伤,这不符合潇洒大才子的调性。那就去扬州,听说那里美女多多。

扬州瘦西湖

很快,柳三变就联系上了扬州城第一歌姬——谢玉英,美女,大美女。

才子就是才子,他逛花街柳巷就是不用怎么花钱,见到谢玉英,他先奉上一首《玉蝴蝶》。

词前面先给带高帽,什么“选得芳容瑞丽,冠绝吴姬。”

然后赞美英英姐的红唇、莲步、腰肢,

最后一句升华主题,变俗为雅,“美人才子,合是相知。”

英英姐一看,人都碎了,魂儿都飞了。

厉害,生生把“晚上,我想和你上床”,说成“清晨,我想和你一起起来”,古今中外也没谁了。

05

歌姬

公元1008年,柳三变到东京的时候已经25岁了。

离家六年,这时间足够现在的年轻人上完大学,读过研究生。

但柳三变却用这六年游山玩水,围着左一个右一个姐姐妹妹的石榴裙转,丝毫不觉得虚度光阴。

说他是“渣男”,有点不准确。

他更像是金庸笔下的大理镇南王段正淳,人虽多情,却又痴情,见一个爱一个,而且是真爱。

不过,这里要为北宋的歌姬,说几句人话。

那时的歌姬,绝非今天的“**”,她们虽社会地位卑贱,却值得我们尊敬和怜爱。

她们是最优秀的舞蹈家,最动人的歌唱家,二胡、琵琶、古筝无一不精。

她们识文断字,能咏诗,会写词。

她们是达官贵人眼中的尤物和商品,却身世飘零、无依无靠。

所以,她们视歌曲为自己安身立命的珍宝,视爱情为可望不可及的梦想。

而柳三变虽是官宦公子,却能以平等心待之,给她们爱情,为她们写歌,听她们哭诉衷肠。

这比那些道貌岸然、满口孔孟,满心财色的士大夫之流不知要强上多少倍。

06

红了

其实,柳三变是一个被矛盾了的人。

一方面,家族的荣光要求他必须出将入相来延续,在东京做大官的父亲整天逼他上进考科举;

另一方面,他抵不过东京的繁华与热闹,耐不住青楼上摄人心魄的歌声,更忍不住不为那些梨花带泪的姐妹写歌填词。

这不,一边和老爸玩捉迷藏,一边照样上青楼。

居然,写一首,火一首,柳三变红了。

那些东京里的儒雅君子虽然在一旁暗骂柳三变是薄于操行的文学败类,*邪放荡的市井小人,

但他们也不得不承认,他的词“极其工致”,甚至听后久久难忘。

有这么一个故事,有一天宋仁宗来了兴致,找一票亲近的大臣喝酒吟诗,玩一个类似今天成语接力赛的游戏。

接到古板的王安石那里,王安石憋了半天,挤出一句:

披香殿上留朱辇,太液池边送玉杯。

可是到了第二天,街头巷尾开始盛传王大人的诗是剽窃柳三变的“太液波翻,披香帘卷”,

搞得王大人郁闷得在家好几天不出门。

可见,柳三变有多红,就连今天的林夕也望尘莫及。

其实,不只王安石,就连宋仁宗都是柳三变的粉丝。

据说仁宗吃饭的时候,总要让宫女唱柳三变的词,而且一遍还不过瘾,要唱好几遍。

可惜的是,柳三变的词征服了宋仁宗,也惹恼了宋仁宗。

在他前两次考进士落榜之后,头脑发热,写了一首屌屌的《鹤冲天》: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

简单地解释:

老子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得失无所谓,反正老子有大才,只是还没发迹。

泡在烟花柳巷也没什么不好,足令我平生舒畅。青春短暂,金榜题名算啥?还不如及时行乐,小饮清唱。

宋仁宗看了,心说好小子,够嚣张,拿我们赵家王朝不当回事,你等着

所以后来柳三变的第三次和第四次科考,即便有很多大臣举荐,宋仁宗只要听到“柳三变”这个名字,

就一句话:

“不是不求富贵吗?那就做他的白衣卿相,风前月下填词去吧!”

可没想到,人家柳三变脸皮足够厚,不怒不恼,还给自己印了张名片:

奉旨填词柳三变。

宋朝的大词人不少,欧阳修、范仲淹、王安石、苏家父子、李清照、辛弃疾

但能靠写词赚稿费养活自己的也只有柳三变了。

尽管父亲把这个“不学无术”的败家子赶出家门,柳三变也没饿着,他的词在青楼歌姬眼中比黄金还贵重,谁唱谁火。

他的新情人,东京名妓虫娘唱到:

“坐中年少暗销魂,争问青鸾家远近。”

他为歌姬师师、香香、安安写《西江月》:

“师师生得艳冶,香香于我情多。安安那更久比和。四个打成一个。”

歌姬瑶卿吟唱:

“似频见,千娇面。”

善舞的酥娘边跳边唱:

“罗袖迎风身段小,而今长大懒婆娑。”

就这样,柳三变笙歌燕舞得在东京过了十几年。

虽然他的名气在东京已是如日中天,但始终无法得到主流文学界的礼遇。

尽管士大夫们还是在歌舞升平时,和着他的词曲狎笑,依然在庙堂之上骂他下流。

偌大的东京,除了地位卑贱的歌姬乐工,没人看得起他。这块土地虽有欢笑,又是那么冷漠。

可能是在四十岁,柳三变萌生了离开东京的念头,也正是这次离别,给我们今天的语文课本增加了一首必背的千古名篇——《雨霖铃》:

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

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07

物是人非

柳三变这一游走,十年。

当初,那个年轻有力的青年一心往前冲,却从未回头思量。

而今,虽四十,却迷惑。

他越想拾起往昔的欢颜,却越嗅不到从前的味道。

那个“采天地之灵气”的卖花女,他的初恋发妻,已经作古,家不必再回。

扬州英英姐的秀场,早已改建了新门面。

杭州呢?虽然仍是红男绿女,活力四射,但却见不到楚楚姐的婀娜身影。

也许只有在歌楼酒肆,疯狂喝酒,放荡大笑,才能些许安慰他的那份凄冷孤寂。

只是旁边陪酒的姑娘不明白,为什么这个男人吟出一句“想别来,好景良时,也应相忆”后,却放声大哭。

回东京,当他兴冲冲地跑向虫娘和瑶卿的家,房门已残缺不堪,墙角已长满绿苔。

真是:人面桃花,未知何处,但掩朱扉悄悄。

没有一座城市属于他,也没有一座城市值得被他拥有,那就继续这么走吧。

后来,柳三变的脚步一路向西,跨过了渭水,踏上关中大地,然后向南,去过成都,再折向湖南、湖北。

在横渡长江的扁舟之上,他一改往日风花雪月的词风,写出一首旷世名篇——《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长江水,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栏杆处,正恁凝愁。

对于这首词,即使是豪放派词人的领袖苏轼,也不无感慨的称赞道:

“人皆言柳耆卿词俗,非也。此句此语不减唐人。”

08

曲终人散

公元1032年,也许因为西夏人抢夺甘州与他那首《八声甘州》暗合,柳三变身上的爱国细胞被再次激活。

第二年,已经五十一岁的柳三变,在他人生的第五次科考中,终于高中进士。

但这次考试前,柳三变将那个给他带来恢宏声名和无尽羞辱的名字改成了“柳永”。

仿佛在说:

“以前种种譬如昨日死,以后种种譬如今日生。”

尽管已经五十一岁,但按照大宋的吏制,还是要从基层干起。

柳永的第一份公务员工作是:睦州团练使推官。就是负责睦州军训和防御的副官。

即便如此,柳永仍很开心,“归去来,一曲仲宣吟,从军乐”,一扫之前的多愁善感。

睦州的领导和同事,对柳永的声名早已如雷贯耳,不过他给人的印象却是桀骜不驯,狂妄自大,都敢和皇帝抬杠,大家怕不好相处。

没想到,柳永却是一个温和可爱的小老头,上班从不迟到早退,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上上下下都很喜欢他。

三年以后,柳永被升调到余杭县当县长。他是喝儒家墨水长大的,但骨子里却有着墨家的侠气,和道家的圆融。

在县长任上,他坚决奉行老子的“无为而治”,取消了大大小小的会议,即使有事,也让属下写好意见给他就行。

他也闲不住,收税时节,不是让官兵去厉声催缴,而是去各家走访,扯扯大天,吃吃粗茶淡饭,

老百姓看县长这么随和,也就尽量交税。

所以,三年后,他离开时,吏部给他的评价实至名归:

抚民清净,安于无事,百姓爱之。

他在定海盐场,看到盐工们在炎炎烈日下,围着煮盐的大锅,来去奔忙,汗流浃背,便让大家休息休息,给他们放放假。

不料,上级主管部门知道了,对他一顿臭骂,指责他影响任务指标达成。

终究还是个芝麻绿豆官儿,柳永无语,只好写一首《煮海歌》反应盐工生活的凄苦。

清人朱绪曾读过这首《煮海歌》,深为感动,赞叹道:“洞悉民瘼,实仁人之言。”

柳永六十大寿时,虽然他已为官九年,兢兢业业,百姓爱之,但还是没怎么升迁,被调到江苏泗州做个通判。

柳永六十九岁时,升到了他有生之年的最高官职——屯田员外郎,六品芝麻官,其实是个虚职。

不论官职大小,这个公务员到底干得怎么样,有史为证。

元代的冯福京有一本《昌国州图志》,其中列举了现舟山地区历代名宦,其中宋代三百年,他仅录入寥寥四人,其中一位就是柳永。

公元1054年,柳永七十岁,按照北宋吏治,这个年龄必须退休。

其实,柳永并不是贪恋头上的乌纱帽,他不想退休,只是因为他没有家,不当官,他去哪里呢?

走吧,走吧!孤零零的老人,拖着疲惫的身躯,独自穿行在红尘古道中,不知魂归何处。

人生最悲哀的事情不是无路可走,而是每走一条路都看不清远方。

柳永死在了润州的路上,身上没有一分钱,身边没有一个朋友,更没有一个亲人。

当听说死者是柳永柳三变时,满城的歌姬都纷纷赶来,

凑钱把这位当年风流倜傥的大才子,这位写词让她们谋生计的慈悲人风风光光地安葬了。

卡夫卡曾说:

“无论什么人,只要你在活着的时候应付不了生活,就应该用一只手挡开点笼罩着你的命运的绝望……

但同时,你可以用另一只手草草记下你在废墟中看到的一切,因为你和别人看到的不同,而且更多。”

柳永不是奇才,

他只是一个记录废墟中看到一切的凡人。

他既狂放不羁,又真挚纯真,

他既能在天上飞,也能在地上爬。

即使年轻时遭遇不解、冷遇和谩骂,

他依然尊重人世间最低贱的歌姬,为她们写词,帮她们谋生。

即使仕路坎坷,屡试不第,久困选调,

他那仁爱慈悲之心却从未泯灭。

人最可贵之处,是在历经人世沧桑,

尝遍人间冷暖之后,还能初心不改。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2557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