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有江淮的诗句

含有江淮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江淮的诗句

关于江淮的诗句 1 有哪些描写江淮地区的诗句

1、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现代·陈毅·《沁园春 和咏雪词》) 2、江淮草木知名(宋·无名氏·《柳梢青》) 3、手整江淮如掌平(宋·李曾伯·《沁园春》) 4、著鞭江淮(宋·李曾伯·《沁园春》) 5、信风景江淮各异殊(宋·刘过·《沁园春》) 6、近传消息到江淮(宋·王庭珪·《临江仙》) 7、极目江淮无际(宋·蔡伸·《念奴娇》) 8、江淮羽檄忙(元·王冕·《漫兴 其二》) 9、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1、江淮草木尽闻风(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2、表里江淮四十州(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3、遍江淮上(宋·陈著·《水龙吟》) 14、四澶漫江淮万里春(近代·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15、江淮踏遍(宋·黄机·《水调歌头》) 16、云隔江淮翔翠凤(宋·陆游·《纵e799bee5baa6e59b9ee7ad9431333335313861笔》) 17、江淮草木(宋·何梦桂·《沁园春》) 18、家似江淮归业户(宋·陆游·《游山》) 19、江淮之茅三脊(南北朝·庾信·《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20、可使江淮间(宋·陆游·《悲秋》) 21、任转江淮粟(唐·杜甫·《复愁十二首》) 22、江淮楚甸(宋·吕胜己·《瑞鹤仙》) 23、浪驱羸马踏江淮(宋·黄机·《木兰花慢》) 24、悼来者之惕惕;浮江淮而入海兮(先秦·屈原·《九章之九 悲回风》) 25、江淮狂生知我者(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2》) 26、奠枕江淮无一事(宋·刘仙伦·《满江红》) 27、仍诏江淮马价缣(唐·白居易·《阴山道》) 28、滔滔万里江淮(元·王旭·《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29、江淮路不通(元·王冕·《对雨 其二》) 30、白沟移向江淮去(元·刘因·《白沟》) 31、浪动江淮战血红(明·刘基·《有感》) 32、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33、江淮尚宿兵(宋·陆游·《北望》) 34、路过江淮万里通(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35、江淮君子水(唐·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36、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7、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8、江淮十日晴(明·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 39、嗟予落魄江淮久(唐·李白·《僧伽歌》) 40、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1、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2、江淮我分地(宋·文天祥·《白沟河》) 43、远控江淮粳稻秋(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次》) 44、上书乞江淮(宋·苏辙·《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45、再饷江淮军(宋·蔡戡·《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46、回首江淮深(唐·高适·《别王彻》) 47、江淮不改古今流(元·王冕·《过扬州》) 48、不谓江淮隔(宋·陈造·《寄严文炳》) 49、如何江淮粟(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50、迟留岁暮江淮上(宋·苏轼·《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 51、(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宋·苏轼·《次韵送徐大正》) 52、置之江淮交(宋·苏轼·《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53、江淮闻战鼙(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 54、江淮几郡疮(宋·严羽·《有感》) 55、弟兄流落隔江淮(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56、江淮我家门(宋·吴泳·《和赵尚书无辩诗》) 57、余亦经江淮(唐·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58、予欲驰江淮(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59、江淮倦客再游(宋·汪元量·《瑶花》) 60、江淮流落岂关天(宋·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61、猖狂乞食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4》) 62、拊心消息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83》) 63、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宋·陆游·《山南行》) 64、江淮控制接荆蛮(宋·曹勋·《宫词三十三首》) 65、江淮水为田(宋·苏轼·《鱼蛮子》) 66、幼度江淮避虏麈(宋·陆游·《对酒示坐中》) 67、崛强又此凭江淮(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68、江淮别业依前处(宋·王安石·《梦张剑州》) 69、江淮号极边(宋·文天祥·《过梁门》) 70、横越江淮七百里(现代·陈毅·《过微山湖》) 71、近者去江淮(宋·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72、江淮略孟诸(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 73、(任江淮尉题厅(唐·陆贽·《句》) 74、--李正封江淮永清晏(唐·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75、梦里江淮道上行(宋·陆游·《记乙丑十月一日夜梦》) 76、半是江淮贩米船(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五》) 77、江淮貔貅始闲暇(宋·梁竑·《题陆贾大夫庙》) 78、再向江淮把一麾(宋·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7。

2 有哪些描写江淮地区的诗句

1、涤瑕荡垢;江淮斤运(现代·陈毅·《沁园春 和咏雪词》) 2、江淮草木知名(宋·无名氏·《柳梢青》) 3、手整江淮如掌平(宋·李曾伯·《沁园春》) 4、著鞭江淮(宋·李曾伯·《沁园春》) 5、信风景江淮各异殊(宋·刘过·《沁园春》) 6、近传消息到江淮(宋·王庭珪·《临江仙》) 7、极目江淮无际(宋·蔡伸·《念奴娇》) 8、江淮羽檄忙(元·王冕·《漫兴 其二》) 9、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0、江淮度寒食(唐·王维·《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11、江淮草木尽闻风(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2、表里江淮四十州(宋·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 13、遍江淮上(宋·陈著·《水龙吟》) 14、四澶漫江淮万里春(近代·王国维·《读史二十首》) 15、江淮踏遍(宋·黄机·《水调歌头》) 16、云隔江淮翔翠凤(宋·陆游·《纵笔》) 17、江淮草木(宋·何梦桂·《沁园春》) 18、家似江淮归业户(宋·陆游·《游山》) 19、江淮之茅三脊(南北朝·庾信·《周五声调曲 羽调曲 四》) 20、可使江淮间(宋·陆游·《悲秋》) 21、任转江淮粟(唐·杜甫·《复愁十二首》) 22、江淮楚甸(宋·吕胜己·《瑞鹤仙》) 23、浪驱羸马踏江淮(宋·黄机·《木兰花慢》) 24、悼来者之惕惕;浮江淮而入海兮(先秦·屈原·《九章之九 悲回风》) 25、江淮狂生知我者(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02》) 26、奠枕江淮无一事(宋·刘仙伦·《满江红》) 27、仍诏江淮马价缣(唐·白居易·《阴山道》) 28、滔滔万里江淮(元·王旭·《木兰花慢 扬州寿纪子周》) 29、江淮路不通(元·王冕·《对雨 其二》) 30、白沟移向江淮去(元·刘因·《白沟》) 31、浪动江淮战血红(明·刘基·《有感》) 32、求识江淮人犹乎比石(唐·李白·《杂言用投丹阳知己兼奉宣慰判官》) 33、江淮尚宿兵(宋·陆游·《北望》) 34、路过江淮万里通(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见荷》) 35、江淮君子水(唐·孟郊·《忽不贫,喜卢仝书船归洛》) 36、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7、白鱼犹喜似江淮(宋·苏轼·《送欧阳主簿赴官韦城四首》) 38、江淮十日晴(明·李流芳·《南归诗十八首》) 39、嗟予落魄江淮久(唐·李白·《僧伽歌》) 40、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1、壮江淮(元·许有壬·《木兰花慢 秦淮,次汤碧山教授韵》) 42、江淮我分地(宋·文天祥·《白沟河》) 43、远控江淮粳稻秋(宋·苏辙·《和李公择赴历下道中杂咏十二首 梁山泊〈次》) 44、上书乞江淮(宋·苏辙·《送陈侗同年知陕府》) 45、再饷江淮军(宋·蔡戡·《新居用韩昌黎诗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为韵》) 46、回首江淮深(唐·高适·《别王彻》) 47、江淮不改古今流(元·王冕·《过扬州》) 48、不谓江淮隔(宋·陈造·《寄严文炳》) 49、如何江淮粟(唐·皮日休·《正乐府十篇·农父谣》) 50、迟留岁暮江淮上(宋·苏轼·《和王斿二首(斿,平父子。)

》) 51、(尝与余约卜邻于江淮间将赴登州同舟至山阳以诗见送留别)别时酒盏照灯花(宋·苏轼·《次韵送徐大正》) 52、置之江淮交(宋·苏轼·《昨见韩丞相言王定国今日玉堂独坐有怀其人》) 53、江淮闻战鼙(宋·陆游·《汪茂南提举挽词》) 54、江淮几郡疮(宋·严羽·《有感》) 55、弟兄流落隔江淮(宋·苏轼·《泛舟城南,会者五人,分韵赋诗,得「人皆苦》) 56、江淮我家门(宋·吴泳·《和赵尚书无辩诗》) 57、余亦经江淮(唐·孟浩然·《奉先张明府休沐还乡海亭宴集探得阶字》) 58、予欲驰江淮(唐·高适·《酬裴员外以诗代书》) 59、江淮倦客再游(宋·汪元量·《瑶花》) 60、江淮流落岂关天(宋·苏轼·《和子由除夜元日省宿致斋三首》) 61、猖狂乞食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94》) 62、拊心消息过江淮(清·龚自珍·《已亥杂诗 183》) 63、师出江淮未易吞;会看金鼓从天下(宋·陆游·《山南行》) 64、江淮控制接荆蛮(宋·曹勋·《宫词三十三首》) 65、江淮水为田(宋·苏轼·《鱼蛮子》) 66、幼度江淮避虏麈(宋·陆游·《对酒示坐中》) 67、崛强又此凭江淮(宋·王安石·《和王微之登高斋三首》) 68、江淮别业依前处(宋·王安石·《梦张剑州》) 69、江淮号极边(宋·文天祥·《过梁门》) 70、横越江淮七百里(现代·陈毅·《过微山湖》) 71、近者去江淮(宋·欧阳修·《答苏子美离京见寄》) 72、江淮略孟诸(唐·杜甫·《秋日荆南送石首薛明府辞满告别奉寄薛尚书颂》) 73、(任江淮尉题厅(唐·陆贽·《句》) 74、--李正封江淮永清晏(唐·韩愈·《晚秋郾城夜会联句》) 75、梦里江淮道上行(宋·陆游·《记乙丑十月一日夜梦》) 76、半是江淮贩米船(清·朱彝尊·《鸳鸯湖棹歌 之九十五》) 77、江淮貔貅始闲暇(宋·梁竑·《题陆贾大夫庙》) 78、再向江淮把一麾(宋·刘宰·《挽京口使君丰郎中十首》) 79、下带江淮据岸平(宋·石圭·《句》) 80、。

3 关于赞美安徽的诗句

送温处士归黄山白鹅峰旧居

(唐 李白)

黄山四千仞,三十二莲峰。

丹崔夹石柱,菡萏金芙蓉。

伊昔升绝顶,俯窥天目松。

仙人炼玉处,羽化留遗踪。

亦闻温伯雪,独往今相逢。

采秀辞五岳,攀岩历万重。

归休白鹅岭,渴饮丹砂井。

风吹我时来,云车尔当整。

去去陵阳东,行行芳桂丛。

回溪十六渡,碧嶂尽睛空。

他日还相访,乘桥蹑彩虹。

赠黄山胡公晖求白鹇并序

(唐 李白)

请以双白璧,买君双白鹇。

白鹇白如锦,白雪耻容颜。

照影玉潭里,刷毛琪树间。

夜栖寒月静,朝步落花闲。

我愿得此鸟,玩之坐碧山。

胡公能辄赠,笼寄野人还。

山中问答

(唐 李白)

问余何意栖碧山,

笑而不答心自闲。

桃花流水窅然去,

别有天地非人间。

汤泉

(唐 杜荀鹤)

闻有灵汤独去寻,一瓶一钵一兼金。

不愁乱世兵相害,却喜寒山路入深。

野老祭坛鸦噪庙,猎人冲雪鹿惊林。

幻身若是逢僧者,水洗皮肤语洗心。

题小华山

(唐 李敬方)

峰簇莲花小,分明似华山。

鱼符何入罢?深处掩松关。

4 有关转运的诗句有哪些

有关转运的诗句如下:

1、《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西江月》 (姬翼)

巨细洪纤在在,飞潜动植芸芸。

乾坤升降不停轮,借问谁为转运。

妙理周行独立,真君莫测冥存。

一针一草尽浑沦,拈出虚空有。

3、《满江红 送理伯雍同知改除转运判官 》 (陆文圭 )

双桧堂深,想前日、清风犹在。

才半载、政声传播,与人称快。

鞠草园扉无滞讼,憩棠田舍留遗爱。

问方今、循吏几何人,公为最。明

而恕,廉而介。官易进,身难退。

苦簿书业委,米盐繁碎。

雁鹜自怜群里聚,龙猪不计儿时会。

望美人、又向碧云西,徒增慨。

4、《送元中丞江淮转运》 (钱起)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

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

5、《奉送刘相公江淮催转运》 (钱起)

国用资戎事,臣劳为主忧。

将征任土贡,更发济川舟。

拥传星还去,过池凤不留。

唯高饮水节,稍浅别家愁。

落叶淮边雨,孤山海上秋。

遥知谢公兴,微月上江楼。

6、《和公辟转运江西 》 (王安石)

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

余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

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

7、《送元中丞江淮转运》 (钱起)

薄税归天府,轻徭赖使臣。

欢沾赐帛老,恩及卷绡人。

去问殊官俗,来经几劫春。

东南御亭上,莫问有风尘。

8、《和公辟转运江西》 (王安石)

江西一节铸黄金,最慰章滨父老心。

长孺向来真强予,次公今不异重临。

余风尚有欢谣在,陈迹非无胜事寻。

豫想新诗能寄我,十年华省故情深。

5 关于“笔墨”的诗句有哪些

1《浣溪沙》 宋 辛弃疾

妙手都无斧凿瘢。饱参佳处却成颦。恰如春入浣花村。笔墨今宵光有艳,管弦从此悄无言。主人席次两眉轩。

2《水调歌头·此日足可惜》 宋 黄机

此日足可惜,心事正崔嵬。江淮踏遍,经岁相识定谁来。每向酒边长叹,更向花边长笑,意虑叵能猜。邂逅忽相遇,有客在尘埃。

脱儒冠,著武弁,太多才。笔墨争似,钩戟容易到云台。余子何须转手,便把平生胸臆,勇去莫徘徊。事业上金石,人世自欢哀。

3《鹧鸪天·消息枝头梅子黄》宋 张抡

消息枝头梅子黄。两宫恩意酿湖光。长庚自是文章瑞,好伴前星烛万方。金鸭暖,玉杯香。换鹅笔墨醉淋浪。只将名字为公祝,便合千秋佐玉皇。

4《秋中寄崔道士》 唐 姚合

贫居雀喧噪,况乃静巷陌。夜眠睡不成,空庭闻露滴。

旁有一杯酒,欢然如对客。月光久逾明,照得笔墨白。

平生志舒豁,难可似兹夕。四肢得自便,虽劳不为役。

故人山中住,善治活身策。五谷口不尝,比僧更闲寂。

我今暂得安,自谓脱幽戚。君身长逍遥,日月争老得。

5《次韵子瞻书黄庭经尾付蹇道士》 宋 黄庭坚

琅函绛简蕊珠篇,寸田尺宅可蕲仙。

高真接手玉宸前,女丁来谒粲六妍。

金龠闭欲形完坚,万物荡尽正秋天。

使形如是何尘缘,苏李笔墨妙自然。

万灵拱手书已传,传非其人恐飞骞。

当付骊龙藏九渊,蹇侯奉告请周旋,纬萧探手我不眠。

6 推荐几首关于“依依惜别”的诗句

1、渭城曲唐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2、送梓州李使君

唐王维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汉女输幢布,巴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不敢倚先贤。

3、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唐王维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

遂令东山客,不得顾采薇。

既至金门远,孰云吾道非。

江淮度寒食,京洛缝春衣。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

行当浮桂棹,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勿谓知音稀。

4、送友人

唐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5、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7 关于友情的诗句

1 嘤嘤鸣矣,求其友声------<&lt;诗经小雅伐木>>

2投我以桃,报之以李------<&lt;诗经大雅抑>>

3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lt;诗经卫风木瓜>>

4结交在相知,骨肉何必亲------汉乐府民歌<&lt;箜篌谣>>

5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三国魏曹植<&lt;赠白马王彪>>

6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唐王勃<&lt;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7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唐张九龄<&lt;送韦城李少府>>

8少年乐新知,衰暮思故友------唐韩愈<&lt;除官赴阙至江州寄鄂岳李大夫>>

9以文常会友,唯德自成邻------唐祖咏<&lt;清明宴司勋刘郎中别业>>

10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唐白居易<&lt;琵琶行>>

11人生结交在终结,莫为升沉中路分------唐贺兰进明<&lt;行路难五首>>

12人生交契无老少,论交何必先同调------唐杜甫<&lt;徒步归行>>

13友如作画须求淡,山似论文不喜平------清翁照<&lt;与友人寻山>>

8 关于象征的诗句

王昌龄的“白花垣上望京师,黄河水流无尽时穷秋旷野行人绝,马首东来知是谁”、“黄河渡头归问津,离家几日茱萸新”

杜甫《黄河二首》黄河北岸海西军,椎鼓鸣钟天下闻铁马长鸣不知数,胡人高鼻动成群黄河南岸是吾蜀,欲须供给家无粟愿驱众庶戴君王,混一车书弃金玉

贺敬之《三门峡--梳妆台》:“望三门,三门开,黄河东去不回来”、“责令李白改诗句,黄河之水手中来!”

元代诗人萨都剌《过古黄河堤》:“古来黄河流,而今作耕地都道变通津,沧海化为尘”

唐代刘禹锡写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李白“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黄河落天走东海,万里写入胸怀间”、“黄河捧土尚可塞,北风雨雪恨难裁”、“黄河西来决昆仑,咆吼万里触龙门”、“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暗天”“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且探虎穴向沙漠,鸣鞭走马凌黄河”

王维的“独树临关门,黄河向天外”

李商隐的“土花漠碧云茫茫,黄河欲尽天苍黄”

白居易的“黄河水白黄云秋,行人河边相对愁”

宋代丘崈《黄河清》鼓角清雄占云祲喜边尘、今度还静一线乍添,长觉皇州日永楼外崇牙影转,拥千骑、欢声万井太平官府人初见,梦熊三占佳景皇恩夜出天闱,云章粲、凤鸾飞动相映宝带万钉,与作今朝佳庆勋业如斯得也,况整顿、江淮大定这回恰好,归朝去、共调金鼎

柳中庸《征人怨》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一般放在灵堂的遗照尺寸是12寸、14寸。放在墓碑上面的可以用1寸或2寸。

一般遗像有 8x12英寸,10x12英寸,10x14英寸,12x16英寸,12x18英寸。

换成厘米分别如下: 2032x3048厘米,254x3048厘米,254x3556厘米,3048x4064厘米 ,3048x4572厘米。

扩展资料:

基本解释

1、谓遗漏未遍照。 唐 孟郊 《答韩愈李观别因献张徐州》诗:“高情无遗照,朗抱开晓月。” 

明 张居正 《答应天巡抚孙小溪书》:“愿公虚心秉公,密加体访,毋使覆盆之下,致有遗照。” 明 袁宏道 《乞改稿三》:“然日月之明,理无遗照。”

2、指未发现的景物。 唐 王昌龄 《观江淮名胜图》诗:“而我高其风,披图得遗照。援毫无逃境,遂展千里眺。”

3、谓舍弃众生相,进入忘我的精神境界。 唐玄宗 《答皇帝上尊号诰》:“予志每集虚,心尝遗炤,方契真宗之旨,岂云称号之荣。”

唐 李鼎祚 《<周易集解>序》:“圣人以此洗心,退藏於密,自然虚室生白,吉祥至止,坐忘遗照,精义入神。”

宋 王禹偁 《复其见天地之心赋》:“是知运行者,天地之时;寂静者,天地之基,心亦在其中也,物莫得而见之。坐忘遗照之人,於兹得矣。” 宋 楼钥 《谢湖山居士示和陶诗》:“堕体黜聪明,坐忘乐遗照。”

4、遗像。 清 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二》:“故题其遗照有曰:‘几分相似几分非,可是香魂月下归。’

”《花月痕》第五一回:“傍晚 秃头 将 痴珠 、 秋痕 两幅遗照,检奉 小珠 。” 周立波 《苏联红军博物馆》:“大家在这位被俘之后忠贞不屈的英雄的遗照之前肃静地凝望了一会。”

参考资料:

 

遗照

结局的那个骑士是凤知微,在梅花树下的是宁弈,在山上的是顾南衣,意思就是,宁弈诈死,而凤知微并没死,一直在长宁潘王那里,听到这个消息,以为是真的,就赶了过来,而顾南衣也赶了过来,一眼就看到骑士装凤知微,因回忆在死之前,凤知微还看向宁弈,所以他决定放手,成全知微,而宁弈则是放弃了天下,随她过日子,其实还蛮想看到番外的,很优秀的小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73321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0
下一篇2023-10-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