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神风特攻“军神”是谁?关行男的妻子是谁?

日本神风特攻“军神”是谁?关行男的妻子是谁?,第1张

关行男1921年出生于爱媛县西条市,父母在当地经营一家古物店,中学毕业后关行男响应军方号召,自愿加入海军兵学校(70期)。

因为超出一般日本人的高挑身材,关行男在学校里很引人注目。在上学期间,他的父亲去世,家里只剩下母亲一个人。

关行男1941年毕业后,以少尉候补生的身份先后服役于战列舰“扶桑”号和水上航母“千岁”号,参加了中途岛海战。1943年进入霞ヶ浦海军航空队,开始学习驾驶舰上轰炸机。他进步很快,到了1944年1月,因为技术优秀成为了海军大尉教官。

当年5月,关行男请了婚假,5月31日,他和相恋两年的女友渡边满里子成婚。

说起他的妻子,也有点意思:1942年,一个姑娘登上他服役的“千岁”号,赠送慰问袋(二战时期日本老百姓慰问前线将士的礼物袋),和关行男聊得很投机,约好再见面。这个姑娘是镰仓有名的渡边医生的女儿。

后来,关行男在军舰返航横须贺后赴约了,但却无心插柳,对这个姑娘的姐姐渡边满里子一见钟情,最后结成夫妻。

二、10秒钟的沉默

结婚不久,关行男返回海军,1944年9月被调到菲律宾,服役于第二〇一海军航空队,担任三〇一飞行队长。

1944年10月,美军发动莱特湾登陆战,日军在海空战中损失惨重,只剩下了30架零式战斗机。第一航空舰队的司令官大西泷治郎中将,决定使用从所未有的特别战术:自杀式特别攻击队。

虽说是自杀式攻击,但日军指挥部认为需要找一个有经验的军官当带队的队长,当时有两个符合条件的人选,另一个人选是第三〇六飞行队长菅野,他却正好回日本领器材了,只剩下新婚五个月的关行男。

据第一航空舰队航空参谋猪口力平中佐(“神风”的名称就是他起的)在战后的回忆:1944年10月19日半夜,关行男被叫到第二〇一航空队的士官室,大西中将和指挥官中岛少佐告诉他:“决定实行特别攻击,用零式战斗机挂上二百五十公斤的炸弹去撞击敌舰,选中了你当队长。”

关行男紧闭嘴唇,沉默了10秒钟后抬起头,说:“务请让我来干。”

这段回忆,屡屡见于日本有关神风特攻队的历史文献,很多日本人为这个勇士的“报国之情”所深深感动。

可惜,这不是真相。

三、日本要是败了,老婆可能被美国佬

下地命令的当时,日本同盟通讯社记者、海军报道班员小野田政也在场。

小野在战后同样写了一本战地回忆,名为《神风特攻队诞生秘话》,他记录道:“关行男当时沉默了一会,答应了一声“遵命”,并没有说“务请让我来干”。

图:关行男生前最后一张照片,拍摄于接受任务之后

而此后在室外,小野田政找到关行男采访,却意外看到他面色苍白,大发牢骚:“日本看来是完啦!想不到要杀我这样的优秀飞行员了。就凭我,不用玩命去撞也能让五百公斤炸弹命中敌母舰的飞行甲板。有命令就身不由己。我不是为天皇陛下去,不是为日本帝国去,是为老婆去。日本要是败了,老婆可能被美国佬 。我是为保护她而死,为最爱的人而死……我很出色吧。”

当夜,关行男写了两封遗书分别给母亲和妻子,劝她们“身为武人之母(妻),应该预料有这一天”,并为自己的学员作了一首辞世诗:“弟子哟/凋谢吧/像这山樱花一般。”

这首诗写的很有预见性,二战中,包括他的学员在内,四千多名日本学生兵驾驶者自杀飞机,凋谢在茫茫太平洋上空。

1944年10月22日,莱特湾战争全面爆发,美日双方都投入了大量空中兵力以求最后的胜利。但日军在美方强大的进击面前渐渐支撑不住了。看来,他们就要拿出自己的杀手铜——“神风特攻队”。10月25日清晨,菲律宾莱特湾雾气弥漫,但激烈的大海战不时把天空撕开一道道口子。呼啸的炮弹,巨大的水柱,还有被炮火击中冒着浓烟的军舰,把平静的莱特湾搞得乱七八糟。

上午7时25分,驻守在菲律宾马巴拉卡特飞机场的日本指挥官接到指令,美国航空母舰机动队在菲律宾西方海面上行动,估计是增援莱特湾海战,宜立即对美军航母实施毁灭性打击!

看来,真正的自杀行动就要从这里开始。只见9架“雷”式战斗机跃上云天。机场上的地勤兵看到,其中5架飞机刚离地,着陆轮胎就自行掉了。

这5架飞机就是神风特别攻击队首批特攻机。座舱里,这些一去不复返的亡命徒们头上扎着白色的缠头。在他们身边的空隙里,塞了整整1000余公斤的烈性炸药。抱着为天皇牺牲的必死信念,这些人一旦发现美舰,就连人带机撞下去,以实现对天皇的效忠。

自杀行动的成员都必须履行这样一个规定,飞机必须先绕机场3圈。这一次,只见5架飞机在机场上空绕场3周,表示向送行的人们告别。地面上全体军人肃立在起飞线,目送着他们远去。

10时40分左右,特攻队飞临莱特湾上空。晨雾早已散去,海面上的一切看得清清楚楚。美军护卫航空母舰“姗鲁”号等舰船,刚刚经历了一场恶战,好不容易才摆脱了日本海军栗田舰队。他们做梦也没想到,自己还没有来得及歇一口气,又被神风特攻队盯上了。

对深藏在云端的特攻机,美舰竟毫无防备。尽管舰载雷达天线在转动,但此刻,观察员却趴在荧光屏前睡觉了,他们实在太疲劳了。

10时50分,关行男上尉率领5架特攻飞机到达美舰队上空。说时迟,那时快,5架日机带着毁灭的激情,分头不顾一切地朝舰队俯冲下来。

“敌机!敌机!”一名在甲板上担任观察任务的美军水兵望着直扑下来的日本飞机,惊得大喊起来。

话音未落,关行男上尉的那架装满烈性炸药的飞机已撞上了“姗鲁”号的甲板。随着“轰”地一声巨响,航空母舰上燃起大火。2分钟后,下部汽油引火爆炸,巨大的火柱喷上空中300多米……

与此同时,“姗鲁”号周围也相继响起了巨大的爆炸声。其余特攻队的飞机也以同样的方法,撞向“吉堪贝”号,撞向“卡利宁贝”号,撞向“白王子”号……

5架特攻机,击中4艘美军航空母舰。21分钟后,首先惨遭厄运的“姗鲁”号慢慢沉没,另外3艘受到重创。

当天晚上,东京广播电台向全世界播发了神风特攻队首战告捷的头条新闻。第二天,另一队神风特攻队也想露一手,尝一回当“勇士”的滋味。然而这一回,他们拥抱死神是成功了,但攻击美舰却不像他们的队友那样走运。

这一批也有5架特攻机,分两个批次出击。而当时的美航空母舰正在收容追击栗田舰队后回来的飞机,甲板上,有的飞机刚刚降落,有的正在加油,还有的飞机正准备起飞。

当这一批特攻敢死队的特攻机呼啸而下时,雷达兵立即发现了日机的魔影。也许有了前一天的教训,各舰队马上组织火力封锁空中航线。由于以死相拼,特攻队员们几乎是无所顾虑,飞机冲向炽热的火网,笔直撞向护卫舰“姗帝”号。飞机贯穿了甲板,撞了一个大洞,当即便有43名官兵受重伤,但燃起的大火很快被早有防备的美国海军扑灭了。

另外几架特攻队飞机未能闯进火网,被护卫舰“斯瓦尼”号和“贝多拉贝”号炮火和机枪击落,撞入大海后爆炸。不过仍然有一架特攻机,被枪炮击中后,拖着黑烟栽下来时,该机飞行员居然能把行将爆炸的飞机驾驶到“斯瓦尼”号上空,并击中机库甲板爆炸。

由于前面几次自杀行动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以致日军更加加紧实行这一方案,而神风特攻队这一自杀式的攻击震惊了美军舰队,许多人谈“神”色变。许多官兵一听到空中飞机的轰鸣,就以为神风特攻队又来了,简直是患了“神风”恐惧症。

“神风”敢死队

进入1944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战争局势对日本愈加不利,特别是在太平洋海战场上,日海军更是连连受挫,节节败退。1942年5月的珊瑚海海战,日海军遭受自发动战争以来第一次挫折;6月的中途岛海战,日海军遭到惨败;10月的圣克鲁斯大海战,日海军虽然在战术上取得了一点胜利,但其航空兵却为此元气大伤;在11月的瓜达尔卡纳

尔海战中,日海军大败而归,盟军自此进入战略反攻阶段。在随后的俾斯麦海海战、库拉湾海战、布干维尔海空战、吉尔伯特海空战、马里亚纳海战中,日海军无不以惨败而告终。此时,号称“世界第三海军”的日联合舰队已是日暮途穷,危在旦夕。然而狂热的日军并不甘心其失败,就在马里亚纳失守之后,日海军把战备的重点转到了特攻作战上。

1944年10月17日,刚刚就任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匆匆赶到菲律宾,企图挽救日本帝国日薄西山的命运。大西是日本“铁杆”军国主义分子山本五十六的心腹,也是策划偷袭珍珠港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日本海军航空界素有“瑰宝”之称。然而“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此时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队可投入战斗的飞机还不到100架,而且这些飞机的性能极差,飞行员低劣的驾驶技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面对日本全线崩溃的危局,大西认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们的微薄力量的唯一办法就是组织由‘零式’战斗机编成的敢死攻击部队,每架带上250千克炸药,俯冲撞击敌航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阻止住美军的锐利锋芒以挽救危局,此外,别无他法。”大西的想法得到了许多狂热的日本飞行员的欣赏。10月19日深夜,大西召集第一航空舰队的精华,成立了以寻歼航母为目的“神风”特别攻击队。

“神风”的典故源于公元十五世纪中叶,元世祖忽必烈先后两次派出强大的船队攻打日本九州,每次都是在眼看日本就要被征服时,海上突然刮起强烈的台风,使蒙古人船毁人亡,全军覆没。素来崇尚神灵的日本国民便把这两次葬元军入鱼腹、救日本于转瞬的暴风称之为“神风”。此时正值日本法西斯气息奄奄、危在旦夕之际,他们又幻想得到天助神佑了。

“神风”特攻是一种实施自杀性“肉弹”攻击的作战方法,即在机上装上大量的烈性炸药,置于飞行员座舱之前,一旦发现目标,就连人带机撞下去,其机头触及坚硬之物立即发生剧烈爆炸。这种作战方法在太平洋战争中已频频出现,在美日战争的第一天即偷袭珍珠港战斗中,板田房太郎中尉就曾驾机撞向美军机场机库。首次有组织的自杀性攻击出现在1944年5月的比阿克岛登陆战中,日本为夺回其与南洋交通线上的要地与美军发生了激烈战斗,27日,陆军第5飞行战斗队队长高田胜重少佐断然率4架飞机向驶近的美舰撞去,击沉了美舰。战后,日将此举通报全军,引起了军内外的震动,此次行动成为“神风”特攻战术的先导。

莱特湾:“神风”初露狰狞

1944年10月17日,盟军约18万之众在美第3舰队的16艘航母、6艘战列舰、73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菲律宾群岛南部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莱特岛登陆。

菲律宾是日本本土与南洋海上交通线的必经之地,日本大本营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菲律宾的安全。10月18日,日海军第1机动部队、第2舰队、第5舰队共计4艘航母,9艘战列舰、50余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浩浩荡荡地杀向莱特湾,战云笼罩在菲律宾南北一千海里的洋面,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莱特湾海战即将拉开帷幕,而一场血淋淋的“神风”特别攻击亦将在此战中首开先河。

25日上午10时50分,莱特湾海面一片寂静,突然,美“范肖湾”号护航航母的了望哨发现9架日机直奔美航母编队而来,由于日机飞得很低,雷达没有发现,了望哨赶紧拉响了舰上的警报,就在美战斗机升空实施拦截时,日机一下子爬到好几千英尺。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5架“零式”战斗机从天空你追我赶的混乱中出现,朝着航母编队的方向俯冲下来,这5架日机是由新婚不久的关行夫海军大尉率领的。其中一架“零式”战机扫着机枪朝着“基昆湾”号护航航母冲了下来,此时“基昆湾”号上的舰员们还认为它会再次拉起来,不料它却直冲着航母左舷的狭窄通道撞去,只听一声巨响,飞机炸成碎片,“基昆湾”号甲板上顿时血肉横飞。另外2架则咆哮着冲向“范肖湾”号航母,显然也是要撞击它,庆幸的是“范肖湾”号上的舰面火力将其击中,飞机在临近航母的刹那间解体。最后2架日机则对准了“怀特普莱恩斯”号航母,在“怀特普莱恩斯”号猛烈的舰面火力的打击下,2架日机均被命中,然而其中一架却拖着长长的浓烟,一个右转弯向着“圣洛”号航母冲了过去,似乎是要降落,但在着舰的瞬间,飞行员把飞机一翻,轰隆一声坠毁在“圣洛”号的飞行甲板上,停机甲板上顿时成为一片火海,继而引起舰内一连串剧烈的爆炸,久经海战片甲未损的“圣洛”号航母却因此葬身海底。

24日6时30分,日军还进行了另一次攻击。6架自杀飞机在4架护卫机的掩护下从棉兰老岛向北飞去,一架击中“桑提”号护航航母,另一架击中了“苏旺尼”号护航航母。

大西并不就此善罢甘休,26日、27日他又相继派出了27架“神风”特攻机。“神风”机在升空对敌舰进行攻击时,一般分为战术小队,一个小队通常有特攻机3架,支援机2架。支援机从事领航、掩护与拦截美机作战、观察战果等任务,由老练的飞行员担任,特攻机专事“玉碎”。

莱特湾海战,日“神风”特攻队共出动“神风”机55架,击沉美航母1艘,重创4艘,轻伤1艘;击沉巡洋舰1艘,重创1艘,另击沉、击伤其他各种小型舰船若干。莱特湾之战首开有组织的自杀飞机攻击的恶端,此后,“神风”特攻愈演愈烈。

硫磺岛:“神风”日逞凶狂

硫磺岛,位于东京以西1200千米的洋面上,是小笠原群岛的核心岛屿,岛上长年弥漫着硫磺蒸汽,而且常常缺水,但是在它的中部和南部却有日军的机场,它是连接美马里亚纳基地和东京的唯一战略中继站,一旦该岛落入盟军手里,东京及日本东部的重要地区就将暴露在盟军的战机攻击之下,因此,硫磺岛成为日、美必争之地。早在1944年7月14日,美陆军航空兵司令阿诺德上校就建议:“为给B-29‘超级空中堡垒’提供紧急着陆以及给为B-29轰炸东京护航的P— 51提供基地,必须夺取硫磺岛”,同年10月3日,美参谋长联席会议正式下达了进攻硫磺岛的命令。嗅觉灵敏的日本大本营此时也闻到了即将笼罩在硫磺岛上空的火药味,1945年1月20日,日大本营颁发了“陆海军作战大纲”,命令陆海军各部务必死守硫磺岛,并提出了“决一死战!”的口号。

1945年2月10日,美国的16艘航空母舰、8艘战列舰、32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向硫磺岛方向驶去。21日16时28分,在硫磺岛西北35海里处的海面上,“萨拉托加”号航母的了望哨发现6架身份不明的飞机鬼鬼祟祟地向航母编队方向飞来,航母上的舰载机紧急起飞,迎战来机。

这6架飞机是从日本本土出动的第6航空战队的“神风”特攻机。16时59分,日机突破拦截近航母上空,只见6架日机流星赶月般地相继扑向“萨拉托加”号航母。其中,2 架被舰面火力空中击毁;一架击中航母右舷,引起舰内爆炸;1架击中航母锚链绞盘,使“萨拉托加”号航母的飞行甲板严重损伤;另外2架都准确地撞到航母腹部,引起航母冲天大火。18时42分,在“萨拉托加”号航母舰员们的奋力抢救下,大火基本上被控制住,然而美国人万没料到的是,就在这时,又有5架日机神不知鬼不觉地到达了航母上空,其中1架成功地击中了本已伤痕累累的“萨拉托加”号航母,使其彻底失去了战斗力,被迫撤往美国西海岸大修。

在 “萨拉托加”号航母再次受创的同时,美“俾斯麦海”号航母也遭到了日“神风”机的攻击,“神风”机击中了“俾斯麦海”号的机库甲板,引起库内飞机的连续爆炸,20分钟后,美国人眼睁睁地看着“俾斯麦海”号翻滚入海。同时,美“隆加角”号护航航母也遭到了4架自杀飞机的偷袭,舰体严重破损。

莱特湾海战之后,“特攻”成为日军截击战略的核心,硫磺岛一战,日军共出动“神风”机568架,其规模大大超过了莱特湾海战。

冲绳海岛:“神风”登峰造极

冲绳岛位于日本本土的南面,是日本本土可靠的南部屏障,因而冲绳素有日本“国门”之称,大门如破,本土亦将在所难免。因此,冲绳一战对日本而言,可谓关系重大。日本人将此次作战命名为:“天号作战”,实即:冲绳之战。

莱特湾海战之后,日本海军的大型舰船基本上荡然无存,硫磺岛海空战中,“神风”特攻队一跃为日军武器装备中最有效的一种反舰武器。硫磺岛之战结束后,日大本营更是把抵挡美军强大攻势的砝码押在了“神风”特攻上面,为大规模实施这种攻击,他们加紧对“神风”机飞行员的培训,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人应召加入 “神风”特攻队。一场血腥的“死亡游戏”已经准备完毕,只等待美国人的加入。

1945年3月18日,美11艘大型航母、6艘轻型航母、18艘巡洋舰、56艘驱逐舰拔锚启航,矛头直指九州。美舰员们在忐忑不安中度过了难熬的第一天,是日平安无事,然而,灾难却在第二天降临了。

19日7时20分,一架“神风”机冷不防从云缝中钻出,对“黄蜂”号航母实施了第一次“神风”特攻,此次攻击相当成功,“黄峰”号舰母的舰面上顿时烟火冲天,血流满船,舰员死伤无数。20日下午,又有一架“神风”机击中了“鲍威尔”号驱逐舰,使其失去了行动能力。然而这一切都只不过是冲绳“神风”特攻战的一段小插曲而已,更为残酷、恐怖的“神风”特攻还在后头。

自1945年4月6日黄昏,日本人全面展开“天号作战”的同时,一场日本人蓄谋已久的残酷恐怖的航空兵与水面舰艇之战的“菊水特攻”开始了。日军企图以大批自杀机首先摧毁美舰队及登陆舰群,然后再由守岛日军大举反击,将美军赶下大海。

6日15时,50架日机近美航母编队,雷达哨舰“布希”号驱逐舰首先遭难,一架低空飞来的“神风”机一头撞在其两烟囱之间的甲板上,引起前轮机舱的爆炸,舰上死伤一片,“布希”号则瘫痪在海面上动弹不得。同为雷达哨舰的“科尔杭”号驱逐舰收到“布希”号的呼救信号后,加速赶来营救,然而还没等它接近, 8架“神风”机又对“科尔杭”号发动了攻击,其中3架撞中了“科尔杭”号驱逐舰,“科尔杭”号的右舷炸开了一个大洞,海水滚滚而入。3个小时后,“布希” 号和“科尔杭”号先后葬身海底。

18时,灾难又降临到驱逐舰“纽康姆”号上,“纽康姆”号遭到了“神风”机的猛烈攻击。其中,1架撞到了它的后烟囱;1架撞到了它的前烟囱,另外一架则击中了它的腹部。短短几分钟的时间之内,“纽康姆”号驱逐舰上烈火熊熊,火苗高达数百米,唯一值得庆幸的是, “纽康姆”号虽遭重创,却幸免沉没的命运,1艘前来救援的舰船将它拖回锚地。

历时25天的“菊水特攻”作战中,冲绳海空残骸飞扬,血肉横飞,日“神风”机成群结队地冲向美舰,最多一次竟达数百架,蝗虫般的日“神风”机面对美密集的舰面火力前赴后继,疯狂至极。曾亲眼目睹过这一场面的美国人在几十年后每每谈起此事,仍是心有余悸,为之色变。

冲绳之战,日本投入的“神风”机共2000架,其中陆军飞机约900架,海军飞机约1100架。据日本方面报道,美舰船(1500艘)约有1/4即 260艘被击沉,368艘被击伤,其中100艘需要大修。冲绳之战,日“神风”特攻作战规模之大,来势之猛,攻击之疯狂,损失之惨烈,在整个二战中绝无仅有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

“神风”特攻作战后来一直持续到战争结束,日本大本营曾准备在本土决战时发动更大规模的“神风特攻”,与盟军登陆部队同归于尽,到1945年8月15日战败那天,日陆、海军航空兵部队拥有飞机6150架,其中特攻飞机2800架,接近总数的一半,这些“神风”机分散隐匿在九州附近。然而,在世界反法西斯国家和人民的沉重打击下,1945年8月15日,日本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神风特攻”也随之寿终正寝。当晚,“神风特攻”之父大西中将在绝望中以传统方式切腹自杀。至此,“神风特攻队”的血腥历史宣告结束,而先后参加特攻的4615余名年轻飞行员却可悲地成为法西斯战争政策的殉葬品。

大凤级的性能是数一数二的二战顶尖航母没的说,在单舰性能上除了雷达和防空等均超埃塞克斯级。别说什么舰载机是硬伤,大凤机库面积接近5000埃塞克斯才3900,原因就是日本不玩甲板系留,美航玩甲板系留。如果大凤玩甲板系留舰载机能在80+以上,两者基本不相上下。

“神风特工队"是日军在二战后期空军自杀攻击组织的名称。“神风”是起源于一段历史事实,当年元代大军准备大举进攻日本,日本上下举国慌乱不堪,当元军战船浩浩荡荡驶向日本的时候,突然在海峡上刮起狂风大浪,瞬间将元军舰队大部击沉,元军水军元气大伤,再也无力进攻日本了。小日本才幸免于难,所以在二战后期日军无力回天的时候,就想起那场风暴,妄想借助“神风特工队"挽回自己的命运

1944年,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的前一年,太平洋战场上盟军势如破竹,节节胜利,人们即将迎来战胜法西斯的最终胜利,就在这时,一种迄今为止人类战争史上规模最大、最残酷的自杀性攻击-------“神风”特攻开始了,狂热的日本法西斯不甘心其彻底地失败,决意将日本的民众绑在其战车上与之同归于尽-----所谓“举国玉碎”,并组织了大量日本青年以保卫国家,孝忠天皇为名,进行特攻式自杀性攻击,这种无视生命反人类反和平的残忍战争手段,将永远是人类千年文明史上最刻骨铭心地一笔,为善良和爱好和平的人们所铭记。一切非正义战争注定要遭到失败,那些组织和策划“神风”特攻队的军国主义者将永远被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

特攻构想的形成

战场上战士牺牲自我的事比比皆是,驾驶无法返航的受伤飞机撞向敌舰并非日本的专利,各国飞行员都有这种例子。但像日本这样大规模有组织的自杀攻击活动实在少见,从士兵到最高军衔中将,包括海陆全军(空军隶属海陆军),自杀武器从飞机潜艇到世界最大的战列舰"大和"。神风特攻队是日本落后的军事技术与其疯狂的军国主义思想结合的产物,企图以士兵的生命为代价换取战果,但终究未能改变日本帝国主义失败的命运。

在太平洋战争的第一天即偷袭珍珠港战斗中,板田房太郎中尉就曾驾机撞向美军机场机库。首次有组织的自杀性攻击出现在1944年5月的比阿克岛登陆战中,日本为夺回其与南洋交通线上的要地与美军发生了激烈战斗,27日,陆军第5飞行战斗队队长高田胜重少佐断然率4架飞机向驶近的美舰撞去,击沉了美舰。日将此举通报全军,引起了军内外的震动,此次行动成为“神风”特攻战术的先导。

海军少将有马正文

1944年8月,美军攻占塞班、提尼安和关岛。在优势的美国海空力量的打击面前,日军的一些陆军和海军飞行员自发产生了自杀攻击的想法。9月12日,驻内格罗岛的陆军第31战斗机中队的陆军飞行员自行决定次日发动自杀攻击。次日凌晨,小齐猛中尉和一名曹长驾驶两架装100KG炸弹的战斗机起飞,准备撞击美国航空母舰,但在飞抵目标前就被击落。10月在美国第三舰队对台湾的日军基地袭击战中,日本500余架飞机被美军飞机击落,美军仅损失79架飞机。绝望中的日军飞行员再次发动自杀攻击。10月15日,49岁的原航空本部教育部长第26航空战队司令海军少将有马正文从菲律宾克拉克基地搭乘一式陆攻起飞,企图用他的轰炸机撞击美国航空母舰,但还未飞到美舰上空即被击落

而真正全面特攻的思想是由大西泷治郎中将提倡的,大西泷治郎是前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的心腹,也是策化偷袭珍珠港的核心人物之一,在日本海军航空界素有“瑰宝”之称。1945年8月16日,日本无条件投降后,他在涉谷南平台官邸切腹自杀,根据军医回忆其遗言和其遗书可以断定他就是这次史无前例的自杀性攻击的主要罪恶策划者其侍从官城英一郎大佐回忆在1943年6月29日任航空本部长官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初次提出了组织自愿者进行自杀性攻击的方法,并说是采用由飞行员百分百的死亡来有效攻击敌人的时候了1944年3月日军军令部专门秘密制订了陆海空共9种用于特攻的代号"金物"的自杀性武器。1944年10月8日大西泷治郎向军令部上呈特攻计划,19日神风敷岛队在关行男大尉带领下开始出击,25日该队自杀攻击成功,全面的特攻由此开始,1945年1月18日,日本最高军事会议决定全军开始自杀特攻

直接参加特攻自杀攻击死亡人数

兵种 战死人数

海军

航空兵 2523

水下 544

水面部队 1081

合计 4098

陆军

航空兵 1411

水面部队 263

合计 1674

合计 5822

日本把神风特攻这一战术运用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除战斗机,轰炸机,甚至教练机。还大量生产专用的神风特攻机,即MXY—樱花式。这种飞机容易操纵,燃料消耗极少,与其说是飞机,还不如说是从远处发射的载人火箭弹,装有一吨烈性炸弹,由三台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推进,时速高达800公里,威力很大,。樱花式悬挂在作为母机的轰炸机下面,由母机将其运送到战区。发现目标后,在空中脱离母机,滑翔一段距离后,飞行员启动固体火箭发动机,高速俯冲向敌舰撞击,美国人给樱花式起的绰号是“笨弹”,1944年5月1081空分队长太田正一少尉首先提出樱花式自杀飞机的构想,8月即开始风洞试验,10月23日便试飞成功,首先装备的是第721海军航空队称神雷部队。另外,日本人还拥有樱弹机、橘花机、藤花机等自杀飞机。樱弹机是把炸药装在重型轰炸机的前半部机身里,该机可装3吨炸药,威力很大;橘花机由地面发射,内设两个喷射推进器,最高速度为每小时335海里,在6000米高度的飞行距离是300海里,装一枚重800公斤或1200公斤炸弹。藤花机是一种低翼、单发动机的单座特攻机。在4230米高度的时速为280海里,续航距离为600海里,载一枚500公斤炸弹。

日本人除了用飞机进行神风特攻外,还将舰艇和鱼雷实行特攻化。各种特攻舰艇都有不同的特攻性能。蛟龙潜艇,长26.15米。直径2.04米,排水量60.2吨,水中速度每小时16海里,续航时间最长可达125小时,可发射鱼雷,可装炸药撞击敌舰。海龙潜艇,长7.28米,直径1.3米,排水量19.2吨,有两个鱼雷发射管,头部装炸药,既可发射鱼雷,亦可撞击敌舰,航速7.5海里时,可续航12小时。

水下另一种灭绝人性的自杀武器是:回天载人鱼雷,利用鱼雷结构,里面填进大量炸药,用人操纵潜航,冲撞敌舰,“回天”鱼雷,艇长约 34米,形状与正常鱼雷基本相似,只是体积稍大一些,构造十分简单。整个雷体分为前中后三部分:前部是炸药舱,装满了烈性炸药,外加一套接触引爆装置,与中部驾驶舱相连;后部是机器舱,一般配有一主一副二台柴油发动机;中部是驾驶员座舱,由于前舱装药太多,以致驾驶舱非常狭窄,仅能容一人蜷曲而坐。舱内安装了:可用于操纵鱼雷艇的驾驶盘、一部捕捉攻击目标的潜望镜,此外还有少数必备仪表。回天队员进入驾驶舱后,舱门立即水密关上,此后便不能打开。因此“回天”鱼雷一经发射,只能一往直前,发现目标后即与目标同归于尽。鱼雷实际上是一枚装人的鱼雷肉弹。1944年9月6日试验时即告失败,试验设计员黑木大尉樋口大尉沉入大海活活闷死,但日军任丧心病狂地使用了这种自杀武器。

另外还有还有震洋快艇,即冲撞爆炸快艇,伏龙自杀蛙人等,日军军令部专门在1944年3月秘密制订了陆海空共9种用于特攻的自杀性武器,除此之外,日军还组织了它最后的联合舰队主力包括世界最大的战列舰"大和"进行自杀性攻击。

神风特攻队员大都盛装出战,神风飞行特攻队穿着特有的战斗服头戴皮制飞行帽,上面绑了条白色“防汗带”。几世纪来武士双手持刀奋力劈砍作战,为避免汗水流入眼睛影响作战,武士都会在额头上绑上一条防汗带;现在作战的形式虽然改变,神风特攻队飞行员仍然绑上防汗带代表武士那一股作战至死的精神。除此,他们还彷效武士在颈上扎着围巾,身上洒了香水,腰间插着短武士刀,这些都意味着他们忠于天皇,誓死为天皇效命的决心。许多人的身上还携带神庙祈来的护身符,或是腰上绑了条特别腰带枣由他们母亲或姊妹站在家乡街角乞求过往陌生路人,一人一针缝制而成。每一位陌生路人在缝针的时候都会说一句祈福话,所以,这腰带上的每一针都代表一个陌生人的祝福。腰带总是缝得又密又实,针线虽参差不齐,不过,祝福的话却鲜有二致:“希望能为天皇效命”。日军之所以将执行这种自杀攻击的称之为“神风特攻队”,据说典故是出自十三世纪末,中国元朝皇帝忽必烈两次派遣远征军出征日本,都在航行途中遭遇强台风而全军覆没,日本就将这两次挽救了日本的强台风称为“神风”。

1944年10月17日,盟军约18万之众在美第3舰队的16艘航母、6艘战列舰、73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的掩护下,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于菲律宾群岛南部一个本来默默无闻的莱特岛登陆。

菲律宾是日本本土与南洋海上交通线的必经之地,日本大本营决心不惜一切代价确保菲律宾的安全。10月18日,日海军第1机动部队、第2舰队、第5舰队共计4艘航母,9艘战列舰、50余艘轻重巡洋舰及驱逐舰,浩浩荡荡地杀向莱特湾,战云笼罩在菲律宾南北一千海里的洋面,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海战莱特湾海战即将拉开帷幕,而一场血淋淋的“神风”特别攻击亦将在此战中首开先河。

1944年10月17日,刚刚就任日本第一航空舰队司令的大西泷治郎中将匆匆赶到菲律宾,企图挽救日本帝国日薄西山的命运。此时的第五基地航空部队可投入战斗的飞机还不到100架,而且这些飞机的性能极差,飞行员低劣的驾驶技术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面对日本全线崩溃的危局,大西认为“最大效率地使用我们的微薄力量的唯一办法就是组织由‘零式’战斗机编成的敢死攻击部队,每架带上250千克炸药,俯冲撞击敌航母,只有这样,才有可能阻止住美军的锐利锋芒以挽救危局,此外,别无他法。”

他此次来访的目的是要鼓励人们发动自杀性攻击。这时,值勤指挥官玉井中佐要求允许他同空军中队的领导进行协商,因为这种事情实在非同小可。他深信,他的大多数飞行员听到此项计划后,是会把自己献出来的。后来,他向上级报告说:“他们没说什么。但是,他们的眼神雄辩地告诉人们,他们是愿意为帝国牺牲的。”

10月20日,日出后不久,大西召见24名神风特攻队员,向他们发表了讲话:“日本面临着可怕的危机,拯救我们国家已经不是那些部长的力量所能做到的,也不是总参谋部和其下属单位指挥官及像我这样的人所能做到的。现在,这样的责任将由像你们这样的有为青年担当起来。”他最后说:“我请求你们尽最大力量,并祝你们成功。”招募特别攻击队飞行员的工作也同时在其它军事基地进行着。10月20日傍晚6时,所有飞行员都集合起来开会。指挥官说:“每个志愿参加‘特别攻击队’的人都要在一张纸上写上自己的名字和职衔,然后放在一个信封里封起来;如果你不愿当志愿人员,你就在信封里放一张白纸。你们现在有3个小时的考虑时间。”9时许,一个年长的海军中士驾驶员把信封收集起来交给指挥部。在26名飞行员中只有2个交了白纸。深夜,成立了以寻歼航母为目的第一“神风”特别攻击队,由新婚不久的关行男大尉指挥。

10月21日“神风”特别攻击队开始出击,连续4天未能找到美军,10月25日再次出击, 由关行男大尉带领敷岛队、大和队、朝日队、山樱队四队,同行的有部下队员一等飞行兵曹中野磐雄、一等飞行兵曹谷畅夫、飞行兵长永峰启、上等飞行兵大黑繁男等,另有菊水队,彗星队,若桜队共7支“神风”特别攻击队

关行男,大正10年8月29日爱媛县西条市出生,,1941年(昭和16年)11月15日,毕业于海军学校(70期),1941年11月15日服役于战舰「扶桑」号,1942年(昭和17年)4月服役于军舰「千岁」,1943年(昭和18年)1月毕业于第39期飞行科,1943年8月开始进行舰载轰炸机训练,1944年(昭和19年)1月霞浦海军航空队任教练,1944年5月结婚,19449月驻防台湾基地,1944年10月19日参加“神风”特别攻击队任队长

25日上午10时50分,莱特湾海面一片寂静,突然,美“范肖湾”号护航航母的望哨发现9架日机直奔美航母编队而来,由于日机飞得很低,雷达没有发现,�望哨赶紧拉响了舰上的警报,就在美战斗机升空实施拦截时,日机一下子爬到好几千英尺。不一会儿的功夫,只见5架“零式”战斗机从天空出现,朝着航母编队的方向俯冲下来,这5架日机就是由关行男海军大尉率领的“神风”特别攻击队。其中一架“零式”战机扫着机枪朝着“基昆湾”号护航航母冲了下来,此时“基昆湾”号上的舰员们还认为它会再次拉起来,不料它却直冲着航母左舷的狭窄通道撞去,只听一声巨响,飞机炸成碎片,“基昆湾”号甲板上顿时血肉横飞。另外2架则咆哮着冲向“范肖湾”号航母,显然也是要撞击它,庆幸的是“范肖湾”号上的舰面火力将其击中,飞机在临近航母的刹那间解体。最后2架日机则对准了“怀特普莱恩斯”号航母,在“怀特普莱恩斯”号猛烈的舰面火力的打击下,2架日机均被命中,然而其中一架却拖着长长的浓烟,一个右转弯向着“圣洛”号航母冲了过去,似乎是要降落,但在着舰的瞬间,飞行员把飞机一翻,轰隆一声坠毁在“圣洛”号的飞行甲板上,停机甲板上顿时成为一片火海,继而引起舰内一连串剧烈的爆炸,久经海战片甲未损的“圣洛”号航母却因此葬身海底。

24日6时30分,日军还进行了另一次攻击。6架自杀飞机在4架护卫机的掩护下从棉兰老岛向北飞去,一架击中“桑提”号护航航母,另一架击中了“苏旺尼”号护航航母。

神风特攻队成功撞击的消息传遍日本海军。那一天,尽管有93架战斗机和57架轰炸机进行了常规进攻,可是没给盟军造成多大损失。然而,自杀攻击的效果却是显而易见的。大西深信,进一步使用这种非人道的战术是不可避免的。他还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第二海军航空兵司令、海军中将福留,对他施加压力说:“除了竭尽全力进行这种特殊攻击外,别无其它方法可以挽救我们。现在已是你的航空兵也采取这种战术的时候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823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2
下一篇2023-10-2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