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意中到啡馆喝咖啡,能说邂逅啡吗?

无意中到啡馆喝咖啡,能说邂逅啡吗?,第1张

是的,这就是邂逅咖啡

两个认识的人,没有约定,没有任何共同的目的,无意中到同一家咖啡店喝咖啡,这个就是邂逅咖啡。

邂逅一词本身就是无意相遇或者偶遇的意思。

在咖啡店邂逅,如果把重点放在咖啡上,就是成为邂逅咖啡了。

这是一种很时尚、很快乐的流行风。

如果只是速溶咖啡,三合一之类(糖奶都已经调和好的)就不说了。举雀巢100%纯咖啡为例(我下面要说的可能你会觉得有点烦琐,那是为了能尽量在有限的资源内把普通的速溶咖啡的味道调到最佳,请见谅。

1,一般选择瓷杯,陶杯也可,口感会略高于玻璃等杯子。杯子大小随你意。内壁光滑,白色为佳。

2,放一勺咖啡。开水冲泡,一定要是刚烧开不久的水,纯净水为佳。

3,放一块方糖

4,放奶沫(就是咖啡伴侣),这一道有点讲究,需用勺子离杯口2寸左右高的地方慢慢将奶沫撒下来,像瀑布那样撒进咖啡里,但别太快,为的是让奶沫一点一点自己消融在咖啡中,而不是你一股脑儿把奶沫用勺子放进咖啡把它硬搅拌开。两者的差别对味道的影响的明显的。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撒的过程中不要将奶沫撒在咖啡的同一位置上,就是说勺子要前后左右动一动,让奶沫尽量平均消融在咖啡里。奶沫的量是咖啡量的15到2倍,比如,一勺咖啡,两勺奶沫。(咖啡与奶沫的比率之所以要如此,是因为普通的速溶咖啡本身有很多缺陷,不这样的话会不好喝。有些人爱喝清咖啡,但普通的100%纯速溶咖啡如果不加糖和奶会很难喝。)

5,搅拌。奶沫尽管自己消融进咖啡了,但消融得不彻底,何况还有方糖不会很快融化,需要用勺子将之搅拌平均。最后的咖啡颜色应该比“三合一”之类的冲泡出来稍微深一点点。

空腹喝咖啡的问题:

空腹可以喝少量的咖啡,而且尽量是要加过糖和奶的。空腹多喝清咖啡不好。有些人喜欢早上起来喝咖啡,我给的建议是不要多喝,能不喝就别喝了。如果要喝,最好配早餐一起喝(当然餐后喝更好,清一点的咖啡对助消化是有帮助的),让早餐面包之类和咖啡配一起喝就不会有什么问题了。

喝咖啡与用点心有时饮咖啡可以吃一些点心,但不要一手端着咖啡杯,一手拿着点心,吃一口喝一口地交替进行。饮咖啡时应当放下点心,吃点心时则放下咖啡杯。在餐后饮用的咖啡,一般都是用袖珍型的杯子盛出。这种杯子的杯耳较小,手指无法穿出去。但即使用较大的杯子,也不要用手指穿过杯耳端杯子。正确的拿法应是拇指和食指捏住杯把儿再将杯子端起。给咖啡加糖时,砂糖可用咖啡匙舀取,直接加入杯内;也可先用糖夹子把方糖夹在咖啡碟的近身一侧,再用咖啡匙把方糖加在杯子里。如果直接用糖夹子或手把方糖放入杯内,有时可能会使咖啡溅出,从而弄脏衣服或台布。咖啡匙是专门用来搅咖啡的,饮用咖啡时应当把它取出来。不要用咖啡匙舀着咖啡一匙一匙地慢慢喝,也不要用咖啡匙来捣碎杯中的方糖。刚刚煮好的咖啡太热,可以用咖啡匙在杯中轻轻搅拌使之冷却,或者等自然冷却后再饮用。用嘴试图去把咖啡吹凉,是很不文雅的动作。杯碟的使用盛放咖啡的杯碟都是特制的。它们应当放在饮用者的正面或右侧,杯耳应指向右方。喝咖啡时,可以用右手拿着咖啡的杯耳,左手轻轻托着咖啡碟,慢慢地移向嘴边轻啜。不要满把握杯、大口吞咽,也不要俯首去就咖啡杯。喝咖啡时,不要发出声响。添加咖啡时,不要把咖啡杯从咖啡碟中拿起来。既然喝咖啡在目前的中国是一件很有品位、很“低调的走在时尚前沿”的事情,我们就不妨更认真一些,讲究讲究喝咖啡的程序,让咖啡喝起来起来更文化、更小资。严谨一些的话,喝咖啡还是比较有层次的(我们首先排除那种把咖啡当可乐喝的人),是需要按部就班的,对人的耐心是有一些特殊要求的。我们慢慢来。按照大多数老咖啡客的规矩,喝咖啡的程序也是由三部分组成的。这三步骤之于咖啡客就如读书之于天才少年韩寒。天才少年韩寒是这样总结的,在读书成才的道路上是烟雾笼罩、关卡重重的,人们必须得拿出关羽过五关、斩六将那样的精神去面对,从小学、初中到高中这“三重门”是必定躲不过的,所谓“必由之路”是也,谁也不能置身事外。“葫芦”没有依照原样画好,关羽就见不着他的义兄刘备,成就不了蜀国大业;我们这等小民也吃不了兜着走,副教授转不了正,如夫人即便心头上其他的“千言万语”也只有等正室寿终正寝才可能有机会接班,想和咖啡一起“如今迈步重头越”的豪言壮语自然也只能憋着。喝咖啡的“三重门”大致如下:先是把咖啡端过来闻香,并喝一口水漱口;然后,用舌尖去品尝黑咖啡。这水主要是为了清除口腔内存储的异味,跟古人闻香识玉人的方法差不多的意思;都是要沐浴静思,将情绪一直调整到神宁气闲才能罢休的,说白了也就是表示尊敬、虔诚,向咖啡、美女致意;而且,好象也唯有这样,才能忘却身外之物,免受干扰全心全意的感受咖啡、美女的诗韵优雅。我还要强调一点的是,这个动作严格起来的还要象古人所说的那样要席地而坐,连膝盖也是要盘起来的。作到了这一点,你才可以说你喝咖啡“形似”了。但是,要“神似”而登堂入室的话,则还要再下一番工夫的。用舌头品尝就不能那么没见过世面的张牙舞爪的去舔,而是要用舌尖顶住门牙,慢慢吞下,这样才会有咖啡的感觉,才是喝咖啡入门的长远打算。我记得《笑傲江湖》里面华山派的剑宗和气宗争论不休的话题就是到底哪一边的修炼会更有成就一些,虽然后来风清扬老前辈为剑宗赢了一口气,但那是孤证,而孤证素来是难鸣的。我们不能一叶障目,看不到金字塔底层的劳苦大众,还是要相信群众雪亮的眼睛。在岳不群们那样没落而大众化成规模成建制的一代的手上,还是由气宗胜了。根据小说里面的说法,气宗的尚方宝剑就是他们的练的是浩然正气,不是吃速溶奶粉长大的。我们的这些出身良好的咖啡客显然是受了气宗的指点,真正作到了“从娃娃抓起”。品尝黑咖啡以后,再漱口一次,放糖,并搅拌两圈,再次品尝其感觉。这次是加了糖的咖啡了,是递进了一层的品尝。这个没什么好说的,主要是提醒你咖啡里面别有洞天,咖啡的味道也是象三文治那样里里外外三层的,除了黑咖啡那样单纯而天然的风味(咖啡味道三文治内层)和奶粒、糖以及其他掺和物(咖啡味道三文治外层)以外,还有仅仅加糖的这一夹层,让你在喝咖啡的整个过程里面能够全方位的感受咖啡。漏掉了就不是用“可惜”就能够担当得起的。这样你喝咖啡那种残缺不全的感觉可就一言难尽了,所谓喝咖啡“最痛苦之事莫过于此”罢。体会到我们第二次品尝的良苦用心后,我们可以良性循环的进入品咖啡的第三阶段了。这一次我们依然要不畏烦难的漱第三次口,驱除前两次对你继续品尝所带来的滞后影响;并加入奶粒,奶粒可以沿着杯边慢慢倒入,不需搅拌,与此同时可以欣赏奶粒在杯中的变化和形成的精美图案。这个思想准备一定要有的,否则你的损失可就大了,咖啡本来“色、香、味”三足鼎立的局面就有可能被你打破,这个可跟咱们咖啡客追求“自然均衡”哲学不是那么匹配。而这个阶段咖啡的味道自是妙不可言,个中冷暖咖啡客们自知,我就不罗嗦了。有必要强调一下的是,喝咖啡一定要把它们喝的一滴不剩,这个是礼节,必须是天地良心,来不得半点蒙混的。当然,上面所列的“三重门”是入门阶段的必修课,针对的对象是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人们,韩寒那样的顶尖人物自然不在此限。不过,那毕竟是可遇不可求的幸运,咱们草根大众没修来那福分,还是老实一些的好,循序渐进、脚踏实地的来,作到掷地有声。也唯有如此,咖啡喝起来才能有一个美好的未来,才有希望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一口一口的从一个高潮喝向另一个高潮。这样坚持下去,到最后,我就可以恭喜你的咖啡是一杯文化的咖啡、一杯小资的咖啡、一杯后“三重门”时代的咖啡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8870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3
下一篇2023-10-2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