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将白起,凭借其卓绝的指挥艺术,在中国军事史上地位非凡,与韩信、李靖、岳飞合称为中国古代“四大名将”;白起平生大小70余战,没有败绩;而且据考证,整个战国期间共战死两百万人,但是死在白起手上的就占据了约二分之一,所以又被尊为“杀神”;但是在白起指挥过的战役中,最有名的有四场,来看看是哪四场吧:
TOP、4 华阳之战
华阳之战是秦国与赵国、魏国所进行的一场战争,秦国的统帅是白起、魏冉和胡阳,而赵国的统帅是贾偃,魏国的统帅是芒卯。当时赵军与魏军联合进攻韩国,韩国向秦国求援。当时魏、赵联军与韩军胶着于华阳,而华阳距秦地较远,魏、赵估计援韩秦军短期内不会赶到而疏于防范。
结果却不料白起采取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方针。大军由咸阳出发,以平均每日百里的急行军进行远途奔袭,仅8天就到达华阳城下。并立即向魏军发起攻击,一举歼灭魏军13万人,生擒3名魏将,魏国宰相芒卯败逃;接着,又进攻赵将贾偃,经激战,大败赵军,并将赵军俘虏两万人沉入黄河中。
秦军随后乘胜攻城略地攻取了魏国的卷县、蔡阳和长社,赵国的观津,并与韩军围攻魏都大梁。魏国被迫献南阳与秦国求和,秦闻知燕、赵联合起兵救魏,便接受魏国南阳地后退兵,华阳之战正式结束。此战之后,魏国元气大伤,无力再战,直到魏国灭国之前,魏国都还没恢复过来,可见此战的重要性。
TOP、3 伊阙之战
话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后,韩国、魏国局势动荡,秦昭襄王乘机派兵攻打韩国,攻下了几个城;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
韩国、魏国和东周联军加起来总计约24万,而白起的兵力还不及联军的一半;战争中,白起针对韩、魏两军互相观望,不愿当先出击的弱点,以少量兵力钳制联军的主力韩军,以主力猛攻较弱的魏军。魏军无备,仓促应战,迅即惨败。韩军震慑,且翼侧暴露,遭秦军夹击,溃败而逃。
之后白起乘胜挥师追击,全歼韩魏联军24万人,攻占伊阙,夺取魏城数座及韩国安邑以东大部分地区。魏、韩两国割地求和。战后,韩国精锐损失殆尽,韩国也因此从一个超级强国沦为了一个二流国家,直到被秦国灭国之前,实力都还没恢复过来。秦国则以不可抗御之势向中原扩展。
TOP、2 鄢郢之战
楚国是一个拥地千里的超级强国,是秦国最为棘手的敌人之一;后来楚襄王想联合其他诸侯国一同围攻秦国,秦国听到这个消息,决定先发制人出兵攻打楚国;先是司马错率领军队从陇西郡出兵,攻取了楚国的黔中郡,并逼迫楚襄王割让上庸和汉江以北的土地给秦国。
而后秦昭襄王又派白起率军大举攻楚,白起率军数万沿汉江东下,攻取沿岸重镇,掠取汉水流域丰饶的粮草补给军需,出敌不意突入楚境。白起还命令秦国的军队在过河之后拆除桥梁,烧毁船只,自断归路,以此表示决一死战的信心,并选择最佳出兵时机和进军路线,取得攻楚的战略主动。
秦军孤军客战楚境,期于死地求生,乘楚王城池不修,边备废弛之机,采取掏心战术攻入楚国,并采用了决水攻城的战术攻克楚国别都鄢城,然后沿长江东下深入楚境,攻陷楚国国都郢,焚毁楚国的宗庙和夷陵,取得最后的胜利。此战,秦国获得了楚国大量国土;楚国被迫迁都,国力受到极大削弱。
TOP、1 长平之战
赵国起初并不强,实力远逊于魏国、韩国等其他列强,但自从赵武灵王进行“胡服骑射”变革后,赵国军事实力直线上升,并成为秦国中后期最大的对手;所以在秦国和赵国在冥冥中终有一战。后来秦国攻打并占领了韩国野王,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韩国本来是想把上党送给秦国平息战火的,没想到上党郡守却把上党郡的十七座城池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当然很开心,并派廉颇去防守秦军;赵国接受上党,引起秦国的不满,秦国决定出兵攻赵。最终双方在长平决战,起初赵国的统帅是廉颇,但由于廉颇对阵秦将王龁的时候,屡屡失利,加上秦国反间计的影响,赵孝成王将廉颇换成了初出茅庐的赵括;而秦国也秘密将王龁换成了白起。
秦国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不仅拥军六十余万,更是召集百万青壮运粮;而赵国一开始并没想到变成持久战,开战不久就粮草匮乏,白起针对赵括急于求胜的弱点(其实也是因为赵国拖不起了),采取了佯败后退、诱敌脱离阵地,进而分割包围、予以歼灭的作战方针,最终获得战争的胜利,此战共斩首坑杀赵军约45万,赵国从此衰弱了下去。
以上四场超大规模的战役,无不展现了白起卓绝的军事才能,就连太史公司马迁都称赞白起为“料敌合变,出奇无穷,声震天下”。华阳之战打残魏国,伊阙之战打残韩国,鄢郢之战打残楚国,长平之战打残赵国;如果不是白起的这四场战役,后世的王翦能如此轻松快速的将这些国家灭国吗?但世人却只记得长平之战,其实另外三场战役也是不能被忽视的。
长平公主名叫朱徽足(有女字旁)(1629或1630——1646),是明末极著名的人物,〈〈帝女花〉〉的主人公。她身为末代公主,并没有过人之处,也没有什么作为,然惟其国破家亡,身世悲惨,为人熟知。顺治二年上书清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要求出家为尼。清帝为笼络人心未许,将其下嫁崇祯生前选好的驸马周显。因公主非男儿身,不会有人拥立她为帝,造成对清廷的威胁,所以对她赏赐有加。但公主身心都受到极大创伤,婚后仅一年多就去世了,死时尚有五个月的身孕。公主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好事,但也没干过什么坏事。如果是在太平盛世,她也许会像明朝绝大多数公主一样,在富足与尊荣中安然度过一生。然而时运不济“生于末世运偏消”,明朝二百多年来列代帝王造的罪孽全部压在了这最后一代帝王之家的头上,除了认命,还能怎样?救得伤,救不了命啊!她有点像〈〈红楼梦〉〉里的巧姐,然而谁又能救赎她呢?
长平公主诔 松江张宸
长平公主者,明崇祯皇帝女,周皇后产也。甲申之岁,淑龄一十有五,皇帝命掌礼之官,诏司仪之监,妙选良家,议将降主。时有太仆公公子周君都尉名世显者,将筑平阳以馆之,开沁水以宅之,行有日矣。夫何蛾贼鸠张,逆臣不诫,天子志殉宗社,国母嫱嫔慷慨死焉。公主时在稚龄,御剑亲挥,伤颊断腕,颓然玉折,损矣兰摧!贼以贵主即殉,授“尸”国戚,覆以锦茵,载归椒里。五宵旦,宛转复生。泉途已宫,龙髯脱而剑远;兰熏罢殿,蕙性折而神枯。
顺治二年,上书今皇帝:“九死臣妾,跼蹐高天,愿髡缁空王,稍申罔极。”上不许,诏求元匹,命吾周君,故剑是合。土田邸第,金钱牛车,赐予有加,称备物焉。嗟夫!乘凰扇引,定情于改朔之朝。金犊车来,降礼于故侯之第。人非鹤市,慨紫玉之重生,镜异鸾台,看乐昌之再合。
金枝秀发,玉质含章,逢德曜于皇家,迓桓君于帝女。然而心恋宫闱,神伤辇路。重云笔墨,何心金榜之门;飞霖毂林,岂意玉萧之馆!弱不胜悲,溘然薨逝。当扶上仙之日,距侬李下嫁之年。星燧初周,芳华未歇,呜呼悲哉!都尉君悼去凤之不留,嗟沈珠之在殡。银台窃药,想奔月以何年;金殿熏香,思返魂而无术。
越明年二月之吉,葬于彰义门之赐庄,礼也。小臣宸薄游京辇,式睹遗容。京兆虽阡,谁披柘馆?祁连象冢,只叩松关,拟伤逝于子荆;朗香空设,代悼亡于潘令。遗挂独存,敢再拜为诔云。
又宸记事曰:甲申春,上议降主时,中选者两周君,其一都尉君也,其一人,内臣纠家教失谨,即掖群内侍,环都尉欢曰:‘贵人!贵人!是无疑矣。’顺治二年,召故选子弟,都尉君应诏起。是时有市人子张姓者,冒选应,诡得之矣。召内廷给笔札,各书所从来。是人子书祖若父皆市侩,则大叱去,曰:‘皇帝女配屠沽儿子?!’命都尉书,则书父太仆公,祖仪部公,高曾以下皆簪缨。遂大喜,曰:‘是矣!’即故武清侯之第,赐金钱牛车,庄一区,田若干顷。具汤沐,成吉礼焉。时乙酉六月上浣事也。公主喜诗文,善针饪,视都尉君加礼。御臧获,阳笑语,隐处则饮泣,呼皇父皇母。泣尽继以血,是以坐羸疾,怀娠五月,于丙辰八月十八日薨。淑龄十有七耳。都尉藏所遗容,右颊三剑痕,即上所击也。老内侍见,辄拜曰‘眉似先帝’云。
孙承泽《春明梦余录》曰公主名徽 足(有女字旁,音“绰”,意为谨慎),甲申年十五,伤后臂肩际。明年九月成婚。丁亥(1647)卒(误,当为丙辰年[1646年]八月十八日薨)公主葬周氏宅旁。今地赐丰盛王,垣之不可入。在广宁门内。周世显,父国辅。
决定长平之战结局的是什么
公元前262年,秦赵之间爆发了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长平之战。经过两年的战争消耗,这场战役最终以赵军的40万降卒被坑杀为结局,可谓惨烈之至。司马迁在《史记》中,也对这场战争进行了十分详细的记载。
也正因为太史公的这段描写,让后人一直以来都留下了赵国因中秦反间之计,用“纸上谈兵”的赵括取代老将廉颇,最终葬送了全军的印象,随之也留下了后世无尽的唏嘘。
于是,很多人便认为,秦国如果不起用战神白起,亦或是赵国没有用赵括代替廉颇,战争的结局也许就会不一样了?但事实是否真的如此偶然?
在排兵点将的战争策略背后,自始至终推动着整个战局发展的,实则是秦国的一项特殊能力——军事后勤保障能力。
一、三军未动粮草先行
古今战争往往都捍不动这么一个硬道理:“兵马未动,粮草先行。”打仗,拼的不光是人马数量、刀剑弓弩或战略技巧,更是一个国家的军事后勤保障能力。特别是在持久消耗战中,后勤保障就成了决定战争走势的根本因素。
从《史记》的记载来看,战国晚期秦国的总人口在500万左右,而秦军规模则达到50万。这就意味着,每十个秦人中就有一个是军人。到秦灭六国时,秦军已然发展到“带甲百万”,几乎是全民皆兵的地步。参照同时期的欧洲,亚历山大军团不过五万人,而罗马军团最盛时也只有几十万。
秦国的人口数量不是各国中最大的,其军员数额也未必是最多的,但军民比例却是最高的。为什么那些人口众多的国家,不组建一支更为庞大的军队呢?不是他们不愿意,而是他们有心无力。
一个国家要长期维持一支高员额的军队,需要巨量的粮草供应。而稳定长久的军粮供应的背后,更隐藏着一个国家在人力、物力、技术、经济、制度、交通等各方面的实力,即强大的军事后勤力量,而此时只有秦国拥有这样的能力。
二、拼不过的粮草
让我们回到长平之战。长平本在赵国境内,距赵都邯郸不过200里,而长途奔袭的秦军此时距离咸阳已经有400多里了。按理说,秦军远道而来,粮草辎重补给困难,赵军只要以逸待劳,便可熬到秦军自行撤退。而赵军守将廉颇正是这样想的,廉颇欲以消耗战的方式先挫其锐气,待有利时机再一举出击。
可没想到,实际的情况却截然相反,秦国方面召集百万青壮民众,疏通渠道,直接从水路运粮,其运粮速度甚至比赵国还要快。这样一来,反而耗到赵国开始粮草匮乏。此外,秦军还包抄赵国后方,不断骚扰其粮道,让赵国陷入内无粮草、外无援军的困境。
此时赵王开始坐不住了,多次下诏谴责廉颇的防御策略。但廉颇知道,赵军已然地利尽失。秦军屯兵于西南山谷,地势险要,而赵军驻扎在长平以北的平原地带,无险可凭。赵军若贸然进入山谷,便会成为瓮中之鳖。在君臣僵持一触即发的境况下,秦国只小小地使了一下反间计,便让赵王立即用赵括换下了廉颇。
实际上,赵括接手的不是40万大军,而是一个烂摊子。廉颇因为坚持防守被赵王撤下阵来,因此赵括无论如何都要开始谋划主动出击。更重要的是,此时的赵军已经陷入了饥饿状态,如果再耗下去,不止是军队,就连国内都可能会面临粮食短缺的危机。
而进攻的结果正如廉颇所料,赵军中了秦军的埋伏,被围困在山谷之中。早在两军主力交战之时,白起就派了一支偏师去切断赵军粮道。白起知道赵括是有能力的,遂此后选择围而不打,继续消耗这40万大军有限的粮草。
赵军在连续的拼死突围中勉力维持着,粮草殆尽,将士们只能挖野菜、杀战马,最后甚至出现士兵相食的惨状。就在全体赵军濒临绝望之时,赵括决定进行最后一次全力突围,最终在突围时中箭而亡,赵军皆降。
纵观整个长平之战,廉颇的防御之法,同时也是在消耗整个国家的资源,即使不被撤换,赵国也坚持不了多久。而赵括也并非纸上谈兵之辈,而是面对后勤力量如此强劲的秦国,他实在是回天乏术。
三、强大的军事后勤
《孙子兵法》曾说,“凡兴师十万,出征千里,百姓之费,公家之奉,日费千金”。战场上的粮草只是军事后勤的一部分,能支撑起长期稳定的粮草供应的,是其背后强大的军事后勤保障链。
秦国的军事后勤保障能力到底有多强大?我们可以从秦灭楚之战中来看看。
据历史学家的估算,为了供应远在江淮地区的60万秦军,按一车可运25石(约750公斤)的运输规格来看,每天需要2660多辆车来运送粮草辎重。如果运程在4天以上,那么路上运输的车辆就在一万辆以上。一个士兵每月的口粮按40斤来算,秦灭楚之战打了两年,所需的粮食就在50万吨以上。
可以想象,倘若没有足够的人力物力、雄厚的经济实力、完备的交通网络和系统的管理制度等作支撑,如此大规模的后勤运输是不可想象的。
自商鞅变法开始,秦国就开始实行长达135年的耕战政策,耕战之“耕”是为战而耕。秦国很早就确立了土地私有制,当时秦人的人均耕地面积高出各国一倍。国家大力支持耕织,积极推广铁制农具、修建灌溉工程,极大地提高了生产率。相应的,还制定了《田律》、《厩苑律》、《仓律》等多种律令来规范生产与管理。
兵马俑坑中出土的四万多枚箭镞,在尺寸上仅存在平均083毫米的误差。这意味着在武器生产领域,秦国已经开始了标准化、大规模的流水线作业。而秦剑在长度、硬度以及韧性方面,也已经达到了青铜铸剑的完美水平。
与此相应的,是“物勒工名”的管理责任制。《吕氏春秋》记载:“物勒工名……工有不当,必行其罪。”每一位工匠都要将自己的名字刻在所铸造的器物上,以备日后出现质量问题时追责之用。
秦国修建道路的水平也是一流的。当时秦国以都城咸阳为中心,修建起了交通全国的驰道。也就是这个四通八达的道路网,支撑起了整个秦军的后勤运输通道。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秦车先进的系驾方式。与同时代欧洲系马喉的方式相比,秦车的系带是裹在马的胸肌和肩胛处的,这样的方式避免了皮带勒住喉部使马窒息的情况,使马跑起来更为轻快,载重也就更大。
无论是长平之战,还是灭楚之战,秦国强大的军事后勤保障力,都是其战争获胜的至要关键。正是因为有了如此强大的后勤保障系统,才使得秦国最终能够灭六国而一统天下。
1、晓色千樯去,长江八月时。贯休《秋末入匡山船行八首》
2、黄叶乱随秋雨落,长江空带楚天流。王冕《别金陵》
3、门前长江水,一去终不回。司马札《古思》
4、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李白《渡荆门送别》
5、中有万里之长江,回风滔日孤光动。杜甫《王兵马使二角鹰》
6、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7、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
8、长江靡迤山坡陀,旅竹荒松蒙茑萝。贺铸《三鸟咏之三子规行》
9、阑干三面倚晴晖,竹外长江一线微。苏泂《金陵杂兴二百首阑干三面倚晴晖》
10、长江险可逾,蜀道难可陟。朱诚泳《杂诗十首其四》
11、送尔长江万里心,他年来访南山老。李白《金陵歌送别范宣》
12、好去长江千万里,不须辛苦上龙门。窦巩《放鱼》
13、孤戍带寒日,长江流大荒。贺铸《登乌江泊子冈怀潘景仁》
14、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王安石《南乡子自古帝王州》
15、冰柱雪车元有声,五言早已号长城。李处权《醉后赠道夫》
16、长江我之愁,倒岳推不去。苏泂《送邢刍父赴漕试盖予以牒逊之》
17、势压长江空八阵,吴都仙客此修真。杜光庭《题平盖沼》
18、大堤花月夜,长江春水流。张祜《襄阳乐》
19、万里长城君自毁,明年饮马长江水。洪亮吉《檀江州》
20、三峡长江动地回,摇波转汐送林隈。郑关《题方用方林塘幽趣图》
21、处处歌来暮,长江建业人。皇甫冉《独孤中丞筵陪饯韦君赴升州》
22、长江千里天堑,讵能踏一枝芦。刘克庄《释老六言十首应真渡揭厉水》
23、一辞金华殿,蹭蹬长江边。李白《送杨燕之东鲁》
24、楼下长江百丈清,山头落日半轮明。杜甫《越王楼歌》
25、惆怅南朝事,长江独至今。刘长卿《秋日登吴公台上寺远眺》
26、六朝空据长江险,一统今归圣代尊。殷尧藩《金陵上李公垂侍郎》
27、日暮长江里,相邀归渡头。储光羲《江南曲四首》
28、长江频雨后,明月众星中。贾岛《题长江》
29、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30、浮云遮月不分明,谁挽长江一洗放天青?董士锡《虞美人韶华争肯偎人住》
31、吟尽长江一江月,更无人似谢将军。吴融《松江晚泊》
32、且归来,谈笑护长江,波澄碧。辛弃疾《满江红建康史帅致道席上赋》
33、万里长江飘玉带,一轮明月滚金球。朱元璋《庐山诗》
34、悲歌曲尽故人去,笛响长江月正明。汪元量《临川水驿》
35、长江天阔不知处,夏口青山人夜归。苏泂《泊头陀寺》
36、坐对青山闲白日,付长江、流送千年恨。何梦桂《贺新郎世事浑无定》
37、沃野收红稻,长江钓白鱼。韦应物《送张侍御秘书江左觐省》
38、六代迭倾亡,长江亦平地。贺铸《历阳十咏之三濡须坞》
39、长江绝岛风涛里,千古常令墨色新。张元干《跋东坡木》
40、金蕉叶,银萼花,卷长江酒杯低亚。卢挚《双调寿阳曲银台烛金》
41、碧云迢递长江远,向夕苦吟归思难。刘沧《经无可旧居兼伤贾岛》
42、火速的驱军校戈矛,驻马向长江雪浪流。关汉卿《杂剧关张双赴西蜀梦》
43、长江一曲年年水,应为先生万古清。崔涂《过长江贾岛主簿旧厅》
44、闲居九日意何穷,落木长江感旧同。方回《九日即事》
45、画鹢四来合,大竞长江流。元稹《竞舟》
46、长江午日酤春酒,高高酒旗悬江口。张籍《相和歌辞江南曲》
47、万里长江边,邂逅一相遇。杜甫《送高司直寻封阆州》
48、黄鹤西楼月,长江万里情。李白《送储邕之武昌》
49、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天河挂绿水,秀出九芙蓉。李白《望九华赠青阳韦仲堪》
50、僧敲作手势,吾可贾长江。方回《诗思十首素甚鄙南岳》
51、凿山疏水出长江,王气如何可厌禳。仇远《秣陵凿山疏水出长江》
52、长江那可到,行客替生愁。贾岛《寄令狐相公》
53、晚泊长江口,寒沙白似霜。殷尧藩《江行二首》
54、长江,今经几战场,却正是后浪催前浪。关汉卿《关大王独赴单刀会》
55、明主恩深非岁久,长江还共五溪滨。王昌龄《至南陵答皇甫岳》
56、高殿呀然压苍巘,俯瞰长江疑欲吞。刘禹锡《唐侍御寄游道林岳麓二寺诗并沈中丞姚员外所和见征继作》
57、长江为杯斗为杓,一饮天地生春红,苏泂《予既赋金貂亭诗巽伯求益不已偶得名酒连饮辄》
58、矧今领方面,岂称长城倚。范仲淹《访陕郊魏疏处士》
59、长江无六月,大地绝纤埃。苏泂《长江二首其二》
60、长江春水绿堪染,莲叶出水大如钱。张籍《春别曲》
61、莫说雁不到,长江鱼尽来。张祜《走笔赠许玖赴桂州命》
62、长江有尽愁无尽,空目断楚天云。钟嗣成《南吕骂玉郎过感皇恩采茶歌四时佳兴春》
63、扬子江头几问津,风波如旧客愁新。张弼《渡江》
64、昔人不可见,长江无尽时。张嵲《过云安县》
65、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杜甫《旅夜书怀》
66、水悠悠。长江望断无归舟。无归舟。欲携斗酒,怕上高楼。汪元量《忆秦娥水悠悠》
67、事往岁月积,长江依旧清。张嵲《游独孤城下作》
68、云帆望远不相见,日暮长江空自流。李白《送别》
长江流经城市分别是:
四川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万州、宜昌、荆州、武汉、黄石、鄂州、九江、安庆、铜陵、芜湖、南京、上海 。
长江发源于"世界屋脊"--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西南侧。干流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重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上海1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于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比黄河(5464㎞)长800余公里。在世界大河中长度仅次于非洲的尼罗河和南美洲的亚马逊河,居世界第三位,是亚洲第一长河。但尼罗河流域跨非洲9国,亚马逊河流域跨南美洲7国,长江则为中国所独有,流域面积180多万平方千米,占全国面积的1/5。
源头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原特有的种类,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断源,最后流入长江上游的通天河。
流域分段
1沱沱河,长江发源地,山高岸险,终年集雪数十米深,全长374公里。
2曲口以下至青海玉树县境内的巴圹河口,称通天河,全长815公里。水势平缓,河谷宽阔,而多沼泽,日照充足,草滩密茂,两岸峰高雪深,景色壮丽、宜人,是长江流域重要畜牧区。
3巴圹河口至四川宜宾的岷江口,称金沙江,全长2308公里,因产黄金而得名。明末宋应星著《天工开物》一书中记载:金沙江(古名丽水),回环五百余公里,出金有数载,金沙江河段山高谷深,水流湍急,水面比降大,总落约三千米。险峻的虎跳峡,河段只有16公里长,而水面落差达200米,平均落差为125‰,可见蕴藏的水利资源十分丰富。
4宜宾的岷江至长江的吴淞口全长2803公里,其中宜宾至湖北的宜昌,全长1030公里,又称川江,湖北的枝江至湖南的城陵矶全长340公里,又称荆江,荆江又有上、下荆江之分。上荆江:枝江至藕池口全长160公里。下荆江:藕池口到湖南的城陵矶全长180公里。
5江苏以下江段又称扬子江。江阴以下河段江面逐步开阔,向入海口呈喇形状开展,江阴附近水面宽仅一公里,而到入海口附近时江面宽达80公里。有些学者认为,距今六千年以前,长江大致是在杨州、镇江一带入海,由于江面宽阔,坡度平缓,江流海潮交会,大量泥砂因流速缓慢和海水盐分凝聚而成集,江口内外悬移质日日向下沉垫,河底推移质年年向外推动,以致发育成了长江三角洲。江口的崇明岛,就是由长江泥砂堆集而成。这个岛的出现,距今只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崇明岛的南端的黄浦江,是长江的最后一条支流。
流域人口规模
长江流域有人口约4亿人,占全国1/3,其中农业人口约32亿人。在流域总人口中,约94%为汉族;还有50多个少数民族,2000余万人,其中超过100万人的有土家、苗、彝、侗、藏、回等6个民族,各少数民族主要居住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川西、湘西和鄂西一带。
长江流域人口稠密,平均人口密度超过220人/k㎡,特别是长江三角洲、成都平原和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口密度达600~900人/k㎡,上海达4600人/k㎡以上,是中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参考资料
360百科:https://baikesocom/doc/4581631-4793029html
长江源头位于青藏高原腹部,在上海崇明岛以东注入东海,所以尽头是东海。长江流经城市分别是:四川宜宾、泸州、重庆、涪陵、万州、宜昌、荆州、武汉、黄石、鄂州、九江、安庆、铜陵、芜湖、南京、上海。
长江干流自西而东横贯中国中部。数百条支流辐辏南北,延伸至贵州、甘肃、陕西、河南、广西、广东、浙江、福建8个省、自治区的部分地区。流域面积达180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陆地总面积的1/5。淮河大部分水量也通过大运河汇入长江。
扩展资料:
一、长江源头
长江正源是一个宽阔的地理单元,它包括昆仑山至唐古拉山间的广阔地域,东西长约400公里,南北宽约300公里,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公里。
区内地形起伏和缓,平均海拔4400-4700米,年均气温-4℃以下,气温低,植被稀疏,常年冻土广泛分布,动物种类简单,多为高原特有的种类,包括野驴,白唇鹿、野耗牛、雪豹、藏羚羊、棕熊、狼、岩羊等。
长江源由北源楚玛尔河,南河当曲和正源沱沱河组成,楚玛尔河发源于可可西里自然保护区深处的可可西里湖,藏语意为“红水河”,全长约515公里,流量小,夏季经常断源,最后流入长江上游的通天河。
二、支流
长江水系发育,由数以千计的大小支流组成,其中流域面积在1000km²以上的支流有437条,1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49条,8万平方千米以上的有8条。
其中雅砻江、岷江、嘉陵江和汉江4条支流的流域面积都超过了10万平方千米。支流流域面积以嘉陵江最大,年径流量、年平均流量以岷江最大,长度以汉江最长。
-长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