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幸!写作这些年,有那么几张荣誉证书,足以聊慰!

庆幸!写作这些年,有那么几张荣誉证书,足以聊慰!,第1张

对文字的喜爱,最初不过是为了打发童年一个又一个烦闷的寒暑假。整个童年时光,都在一个小村庄度过的,那里没有太多的娱乐生活,最多的娱乐方式不过是上山爬树、下河捉鱼……一直到小学四年级的暑假,村里有一付姓人家做起了收荒生意,收荒老板总是将收集到的各种儿童读物放置于家中一段时间,以供周边孩子们免费阅读,这便成了我阅读生涯的开始。

后来对文字的喜爱,缘于对初中语文老师“杨美女”的偏爱。那个时候,也爱上了课外阅读,经常跑到校外的旧书店,以一本书一天一元的大洋租来看。

再后来,上了高中,语文老师“段妈妈”每周都会留一节语文课给我们看课外书籍,并要求我们做好读书笔记,毕业之时,摘抄本都有八九本了,也是在这段时间,开始了我萌芽写作的念头,并参加过几次征文比赛:

人生中的第一次作文比赛,是2007年,那一年在一张语文报上看到了一则征文比赛的消息,便顿生了念头,最后,在2007年7月1日,小小说《枫树下》,荣获第二届“语文专页杯”全国中学生作文大赛高中组二等奖。我还记得,为了写这篇小小说,足足花了一个晚自习的时间,故事的内容纯属虚构,是关于两个残疾人邂逅的故事,但是至今回想起来,仍然觉得故事很温暖,;

那个时候,喜欢买一本杂志《课堂内外》,也喜欢其中的许多文章,这本杂志那个时候在我们班级特别火,虽然没有达到人手一本的盛况,但是大家都会争相借阅。看得多了,念想也大胆了,抱着试一试地心态参加了该杂志举办的全国作文大赛,经过初赛,复赛,最终在2007年7月,散文《命语》,荣获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大学语言教育研究所、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社区教育中心、课堂内外杂志社主办的第二届全国中小学生“新课堂”创新作文大赛三等奖。至于文章的内容,实在抱歉,已经不记得了,很可惜,自己也没有留底;

2007年,是我写作的开始,连着参加了好几个征文比赛,也获得了一些鼓励。2007年8月,散文《17,紫罗兰盛开如荼》,荣获北京华夏博学国际文学“世纪金榜杯”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

后来,顺利进入一所川内师范大学,一进校园,就毫不犹豫地进入了文学社,并在20119--20129担任文学社编辑部副部长一职,主要涉及文学社日常文字编辑工作,以及出版校刊《妙语心声》和杂志《青鸟》,并负责了一场周杰伦御用词人——方文山的校园讲座活动。

在校期间,参与了“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石本秀、王朝源主编的《飘扬在青春岁月的旗幡——大学生村官报告文学集》的采编,最终本文采写的报告文学《挥洒青春激情建设美好农村——记车子镇大学生村官徐凯》通过筛选并出版。

这是我第一次写报告文学题材的文章,前前后后,被出版社编辑要求改了好几版,着实有点泄气,幸好最终如愿被收录出版了。如今,回想起来,很感谢当初那位悉心指导的出版社编辑,那个时候,着实给您添麻烦了;。

再后来,就是在2012年11月的时候,书信《To Myself》,在由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指导,国家语委语言文字报刊主办的“世纪金榜杯”全国校园文化系列活动--感恩书信大赛中,获得全国作文比赛一等奖,并被收入在《感恩的心——全国校园感恩书信大赛获奖作品选》一书。

也是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让我认识到,文字不在多,而在精。起初,写了1500多个文字,好些句子自我感觉都挺喜欢的,但是,当过两天再拿出来看的时候,觉得有些文字很美。但不一定适合那个主题,故而,删删减减,最终不到1100个字。

虽然,文字少了很多,但文章更加喜欢了。

紧接着,2012年11月15日,散文《那个角落有味道》在“中华赞美丽四川菁菁校园”校园文学作品正文大赛中,荣获“优秀奖”。

这篇文章,是在图书馆二楼203倒数第二排靠窗那个位置完成的,以一个散文的题材写了一个关于校园的故事,以一个角落为舞台写了两个学生之间的关联,故事很简单,但还蛮有温度。

不知不觉,就毕业了。兜兜转转,进入了一家省级党报工作,每天的工作都是与文字打交道,还蛮不错的,也获得过“好新闻奖”的荣誉。

在此期间,也开通了自己的头条号,粉丝从0增长至如今的14000+,但是在上周,狠下心将其注销了,头条平台是一个资讯平台,其大数据算法很厉害,可我还是想写一些纯文学的东西,哪怕是看一些新闻资讯,社会热点,明星轶事,我也希望能看到的不只是八卦或趁热点,而是背后的故事。

工作的这几年,少了真心的文字流于笔下,更多的是,按部就班的套路写作,时间长了,越发觉得乏味无趣。去年9月,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参加了一个由中国农村杂志社、中国作协《诗刊》社、中国诗歌网主办的全国诗歌征文比赛——2019年“礼赞祖国·诗韵乡村”全国乡村诗歌征集活动,最终,散文诗《老屋前的那片田野》荣获全国三等奖,并被收录在中国农村出版社出版的《诗韵乡村聮入家园——2019全国乡村诗歌、楹联征集获奖作品选》。

这个奖励,对于很久未静下心来写作的我来说,意义非凡。我不能说,我只喜欢写作,只热爱文字,无关荣誉,我不过一俗人,这一个个的荣誉,那对我而言,就是对我的肯定,至少有给了我继续前行的动力。今年4月,疫情期间,被困于家,随手写了一首诗歌——《疫情中的一位农村妇女与她的儿子》,不曾料想,在2020年02月《赭麓文学》举办的“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征文大赛中,荣获“最佳人气奖”;

…  …

文字,一直以来,都是我心里的慰藉,虽然,断断续续地,但也写过一些有趣的文字,也庆幸获得的这些荣誉证书,我是一个俗人,这些证书,对我能够继续写下去,是功不可没,且非常重要!

我相信,也有许多和我一样钟爱文字的朋友,也有很多或投稿成功,或投稿失败的写作者,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是一群文字的爱好者,未来的路上,我们一路珍惜,一同努力!

(1)

新浪娱乐讯 2011年春节前夕,一部叫做《租个女友回家过年》的电视剧在四家卫视联合上星后,大受好评,之前在地方频道热播时曾创下收视全国第一的绝佳成绩,网络 荧屏 碟片市场均斩获第一,这次上星更是夺得收视第四的好成绩,而随着《租女友》的火爆,续集拍摄的呼声越来也强。

日前新浪记者独家探班,目前租剧剧组已经正式进驻横店影视城,开始《租女友》续集的拍摄,而令观众大跌眼镜的是《租女友》续集并没有如观众所期待的那样出现孙翌伟和楚笑笑结婚后生活点点滴滴的感动与温馨的情节,而是打破目前广电总局要求穿越剧紧急刹车的潜在禁令,续集大玩穿越风;日前剧组曝光了一组剧照,孙翌伟左拥楚笑笑(薛佳凝)右抱‘佟洁’(原子霏),艳福大赶‘西门淳’(西门淳乃是杜淳饰演的新版西门庆,因其出色的演技,被网友称为西门淳),被网友戏称不如《租女友》续集名字就叫《古代人租个现代女友》。不过《租女友》最终佟洁去世,续集中原子霏会以怎样的身份出现,继续为大家带来《租女友》精彩的点点滴滴呢。

记者遍寻《租女友》的导演,未果。原来续集正在紧张的拍摄之中。导演抽不开身。不过记者找到了《租女友》的编剧,编剧透露,目前剧本的内容不方便向外界透露。不过在续集的剧本中,不会出现已经曝光的剧照中大家所猜测的孙翌伟把前后女友都统统娶回家 享尽齐人之福的桥段,在续集中,孙翌伟将还是一心一意的爱着楚笑笑。只是孙翌伟和楚笑笑分别穿越回来之后,彼此会有一段艰难的互相找寻的过程,在这途中孙翌伟邂逅了原子霏饰演的一个角色,具体角色保密。而楚笑笑则会有另一番奇遇,不过最终笑笑终于找到了孙翌伟

其实《租女友》续集再次刻画了孙翌伟和楚笑笑坚贞不渝的爱情故事,同时告诉观众珍惜眼前人。人总在不断地拥有,又不断地失去,既然不能永恒,就要牢牢握住,哪怕多一刻也好。孙翌伟和楚笑笑的爱情如果非要加一个期限的话,会是一万年,即使是穿越也不褪色

据悉,《租女友》续集的拍摄将会持续大概4个月,剧组不仅将在横店取景拍摄,也会到古代雁门关遗址太原晋祠等地取景拍摄。而多家卫视已经向剧组伸出橄榄枝,希望可以购得该剧的上星首播权《租女友》续集即将于2012年的春节期间播出,敬请期待

(2)

新时空娱乐在线讯 还记得那句 “一生之开一次花,只为你开一次花,然后便死去的那种。”的台词吗?还记得中国JEEP兄弟连全国接力护送新娘回龙门的荧屏一幕吗?没错啦。这些正是出自于《租个女友回家过年》(以下简称《租女友》)中的经典桥段!日前我们的记者在横店偶然邂逅了正在拍摄《租女友》续集《邂逅时空的爱恋》的杜淳,我们的记者有幸采访了这位中国内地第一小生杜淳,也揭开了笼罩在《租女友》续集《邂逅时空的爱恋》身上的神秘面纱。

《租女友》在春节前夕在四大卫星联合上星后,大受好评,与《租女友》网络首播时观剧热度从网络迅速蔓延至电视荧屏相反,这次的联合上星播出,使得《租女友》迅速挤占了电视 网络 碟片市场 甚至是手机新媒体的版面,市场份额迅速膨胀,观剧热情从电视延伸至网络 手机新媒体等层面,然而在网络 手机新媒体分流大量观众收视群体的同时,四家卫视的收视率却都挤进前十甲,广西卫视更是一度夺得同时段收视第一的好成绩。让广西卫视第一次尝到了《租女友》的强势魅力。广西卫视更是借着《租女友》打响了美丽天下的招牌。南方卫视更是在大年夜推出《租女友》这道年味大餐以飨观众,成为当晚唯一敢于用电视剧来对抗央视春晚的唯一升级卫视,而先前放话欲拿《宫》来PK央视春晚的芒果TV后来证明也只不过是虚晃一枪。

在收视 以及口碑都大火的前景下,天瑞传媒投资公司终于决定应广大观众的请求,拍摄《租女友》的续集——《邂逅时空的爱恋》,但是剧情却严格保密。不过事有凑巧,我们的记者在横店邂逅了杜淳。而杜淳在我们记者的追问下,也向记者透露了《邂逅时空的爱恋》的部分细节。

据悉,《租女友》续集《邂逅时空的爱恋》将会在近日开拍,而值得租迷欣喜的是《租女友》将会在2012春节前夕再次登录卫视进行三轮热播,之后续集《倾国之恋》将会在卫视接档热映。2012的春节荧屏将会是好戏连台。让我们大家一起拭目以待!

安以轩上海自曝:应杜淳邀请将参演《租女2》

安以轩今晚在上海参加华谊的时尚之夜时,接受记者采访时自曝:应杜淳邀请:将参演《租女2》,给大家重现一个“安淳蛋”合体的机会。

江藤恋一直是观众心心相惜的,而安淳蛋组合也备受大家期待。在杜淳的力邀下,当年饰演敌营系列中的藤玉莲的戴娇倩将加盟《邂逅时空的爱恋》剧组,分饰两角,出演惹人怜爱的杜淳的小师妹萧廷玉和大方 知性的华裔女大学生周飒妍;而杜淳也力邀安以轩客串《邂逅时空的爱恋》。安以轩表示,之前就很喜欢杜淳的《租个女友回家过年》,他把孙翌伟演绎的简直是太棒了,我想没有一个女孩看了该剧后会不喜欢孙翌伟这个男人吧。听网友说,嫁人就嫁孙翌伟,有情有义有担当。希望我以后也可以遇到孙翌伟这样的好男人。其实本来我没想过要客串《租女》第二部的,是杜淳啦,极力让我参与,说安淳蛋组合可以在这部戏中得到另类演绎。那我就说好吧。看在安淳蛋组合的面子上就卖杜淳这个人情吧。其实悄悄的说一声,迄今剧组提供了我几个客串的角色让我考虑,我都还没考虑好,反正就看最后,哪个更可以和杜淳互动多一些,我就选哪个吧。

三对高人气的荧屏情侣组合加盟《租女》第二部,相信将会精彩纷呈!

来源:百度贴吧

我是春夏秋冬·天,我希望能过好自己的每一天。我相信每一次经历都是人生路上的一种历练、一种积累……

“这是你事业的最高峰,也很可能就是你人生的最高峰了。”这句话,我一直未曾忘过。

2000年,还在实习期间,我跟随亲戚到了广东惠州,在一家港资企业找了工作。因为只有高中毕业证,我在流水线上做了一名质检员。

当时,我属于那种有点尴尬的人。部门经理和主管说,有学历,好好干,有前途。班长和组长则都说我学历高,不会长时间在那儿干。其间,我也感受了一些人情冷暧,也懂得了一些人情世故。

由于刚出校门,当时,我最喜欢去两个地方:附近的书店和电脑培训班。我下班一有时间就去练打字,练的老师直接对我说不用再去练了;买了很多英汉对译的名著,带到车间,利用中午休息的时间看;晚上则看成人自考书籍。我相信机遇总是为有准备的人而准备的。

日子一天天过着,直到有一天,外事部招人,我遇到了钱生。钱生于我而言,是有知遇之恩的。他是位资历丰富,和蔼儒雅的上海人。感觉有点像余秋雨。

由于当时总公司要在内地召开一个全国性的有关电子产品的学术研讨会,公司组建了外事部并成立筹备委员会来筹备有关事宜。

进入外事部是要经过考核的。记得那天,钱生拿了一页写满了英文的文件让我翻译,我来回看了两遍,对他说:大致的意思我懂,但您要让我一句一句的翻译,我译不了。并向他讲述了文件的大致内容。我想这下肯定没戏了。谁知钱生却让我第二天就去上班,临走前还问我知道为什么会录用我吗?我说不知道。他笑着说:因为你的诚实。

大概用了半年的时间,学术研讨会在广州成功举办了。由于公司换了高管,外事部也面临解散。

我们部门解散的前几天,钱生对我说:“这是你事业的最高峰,也很可能就是你人生的最高峰了。”我知道钱生是怕我以后不再努力,不再进取。

2003年,非典期间,由于单位让报到,家人一致意见,我回了家。

由于我不太爱说话,站长让我做了电台编辑。当时,由于人员有限,设备受限,站长让我到局里把电视上前一天的新闻稿稍微改动一下,手抄一份到广播站。

那时的电视稿都是手写的,由于没有经验,我就把他们的意思理一遍,基本上都是把“看”改成“听”,这也就是我最初的广播稿了。

多年来,说起我的编辑工作,我对外都不好意思说我是电台编辑。

抄了一段时间的新闻稿,站长又下达了新的任务,让我对市广播电台投稿。这对我来说无疑是一项高难度的工作。投啥呢?不知所措。站长说没事,先把电视上有关民生的、社会的新闻改一改,投过去试一试,慢慢改进。

于是,电视上,报纸上,只要有用的,能抄的抄,能剪的剪。每天都把电视上有关民生的、社会的新闻复印一遍,然后,一遍一遍的改,一遍一遍的删,心里想着:写不好,改不好、还能删不好吗于是,就像小学生写缩写作文那样一句一句的看,一句一句的改,来来回回直到把它们理顺畅,不再绕口才做算完。

那时手机还没有智能功能,所幸我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对电脑还比较熟悉,每天一有时间就修改稿子,满脑子想的都是稿子,感觉什么消息都想把它变成对市台的投稿……

就这样,装着三篇带温度、接地气稿件的信封,每隔一天的对市台寄着。

业精于勤,贵在于专。付出的汗水不会白流。市台寄来的播出通知单也越来越多了。那一年,我们台被评为全市第三名,我也被评为全县优秀新闻工作者。由于有了精神上的鼓励,我的信心更大了,干劲更足了。

几年后的一天,我打电话到市台联系业务,接电话的同行告诉我“你们那里以前有一位叫史君的同志,广播稿写的就很好,她的稿子我们基本上不用咋改动就采用了。”

听完后的几天,心情都是激动着的:几年后,一位素不相识的上级同行还记得我的名字,还这么肯定我的工作。付出,总是有回报。

总想着,希望有一天能通过写作与自己内心对话,表达自己想表达的,什么都不用想,只需要把脑子里的东西写出来就行,天马行空,让思想在纸上飞舞……

随着全媒体的融合,单位人员进行了部分调整。我因为有记者证和编辑证,被要求持证上岗做了电视新闻编辑,对于这种赶鸭子上架式的模式,虽然有些吃力,但更多地是奋起直追。

我每天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查看当天的邮件,认认真真地看,来来回回地读。基层的新闻工作是最接地气,也是最有力量的。虽然每天都做着同样的事情,但一次次的工厂车间、田间地头的采访,一篇篇来自基层、带有温度的消息都让我感受到了作为基层新闻工作者的艰辛与担当,我感觉自己的责任更重了。

我知道自己没有什么写作天赋,虽然,每年也有那么几次想写点什么。

于是,看各种与新闻写作有关的书,不断丰富和淬炼自己的新闻业务知识。有时为了刻意训练自己,经常找一些有意义的稿件来练手,把它们整理成一篇篇短小的口播语,以此来训练自己的写作及思维能力。

新闻工作需要与时俱进,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为了将新闻采编付诸于舆论导向,用镜头和文字书写改革开放新篇章;为了能够创意、策划、选题,把握重大新闻价值,预见新闻的趋势,我感觉自己应该做点什么了。

时光如梭,18年转瞬即逝,我也已人到中年。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在《学习强国》上看到了Peter老师的《终身写作》这本书,是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应该不错,就毫不犹豫地买了回来。一看内容,一下子就触动了我的内心,“终身写作,终身修行的理念”打动了我,于是我尝试着加了老师微信,没想到他居然通过了。

加了老师微信,围观了他的很多朋友圈,其中我看到了一个叫艳菊的农村宝妈,她居然是平台的写作教练,真的可能吗?她学历那么低,都能成为写作高手,那我从事编辑工作这么多年,岂不是游刃有余,我对自己充满了信心。

开营的第一天,我实实在在的感受到了训练营的氛围,特别是Peter老师和阿龙的连线,让我拉进了距离感。主持人都出书了,我还能写不好一篇文章吗?他不就像我身边的大熊主播吗?心定了下来。

入营的第二天,是朝子老师主持的腾讯视频班会,我用搁置了多年的普通话生硬地介绍了自己。第一天的作业,抓耳挠腮,绞尽脑汁,却无从下手。在朝子和七分红茶老师的日日鼓励和指导下,忙碌、紧张、充实的过着,每天都像打了鸡血。相信、照做,下日日功,极积完成当天的作业,几次被评了优的作业让我信心和干劲更足了。

入营以来,每天除了上班,剩下的时间都倾注在了写作上。白天,利用做饭等碎片时间一遍遍反复听课;晚上进行封闭式写作,每天都带着第二天的课程内容和作业要求入睡。

写作让我知道了:坐下来,开始写,就能写出文章;知道了:输入了,思考了,就能输出;知道了:不会写,就从一段话开始写,写着,写着,就会写了;知道了:写文章要带有明确的目的去写……

现在,我明白了:写作是为了记录生活和改变;是为了精练表达力;是为了更好的把写作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写作对我来说不再是无话可写了,思想也有了很大的转变:能坐下来写了;思路清晰了;目标也更明确了。

22天的训练突破了写作,也突破了思想。一种从来没有过的充实让我更自信、更专注,不再看抖音,刷视频,更多的是看与写作有关的各种专栏,最近都在看李藩主持的读书会,我相信处处留心皆学。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应该才是一个人最美的时候。

我庆幸在写作的道路上遇到三六五平台,她让我的写作与工作相互补益、相互促进;她让我更专注于写作,更精进于学习;她让我的写作之路更宽更广。写作带给我的不仅是技巧,更是对思维的深度,生命的高度的认知。

写在最后:三六五平台是一个有深度、有高度、有温度的写作组织,我有幸加入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遇到了这么多有爱心,热爱生活、热爱写作的人。

每个人的故事都是独一无二的,把自己的经历写到自己的文章中,创造自己的经历,活出自己的价值,是这辈子最有意义的事。写作三六五平台,让我遇见了最美的自己。

只有深刻经历过、体会过、感受过,才会有深的东西挖掘出来、写出来、传达出来。做为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战线上的一员,我不仅要写出自己的故事,更要写出全县工作在各条战线上的奋斗者的故事。

让写作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让写作成为一种终身修行。

爱情是人类最美丽的创造,因为在地球没有任何一种生物像人类一样能够用感情在一起,而且是一生一世的感情。爱情是美好的,特别是在大学校园里面,经常会出现爱情的故事,这些故事充满年轻人的朝气。爱情的开其实有很多种,有无意识的相遇,有专门的制造气氛,其实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我今天看到一个川大玻璃杯事件,原由是一个女生看到一个小帅哥,正好这个帅哥的玻璃杯在桌子边上,为了认识这个男生,女孩子故意把男生的杯子碰掉,之后两人互留微信,算是成为朋友了。之后女孩子想要给男孩骂一个玻璃杯,但是发现价格不菲,写文章吐槽。没有想到男生也表白出来。

这一段有趣的爱情故事一下子点燃大家的兴趣,其实从我的角度来看,我希望这两个人可以幸福的走到一起,能够恩恩爱爱的一生一世。这个女孩的行动很大胆,男孩子也异常的善解人意,我觉得两人的性格有很强的互补性,如果能够在一起的话,一定是很幸福的事情,所以真心的祝福他们幸福快乐。

川大的爱情故事真的很吸引人,而且是一个实实在在的真实故事,我觉得大学生有这样美丽的爱情,真的是一个很幸福的事情。通过这家事情,现在很多人开始买玻璃杯子。希望可以因此托单,这个玻璃棒摆放在哪里,就能够让大家知道自己希望托单了,玻璃棒的意义也因为川大的爱情故事火爆气来。

我觉得川大玻璃杯事件,说明中国的大学生有着良好的爱情观,也有很调皮的一面。我相信在这个玻璃杯事件以后,两个主人公可以很好的在一起,也能够得到大家的祝福。而且川大未来求偶的新标准也会发生改变,不需要表白和暗示,只要有一个玻璃杯就可以了。我觉得玻璃杯事件,是一个很好的事情,可以活跃川大的学校气氛!

高莽其人

高莽,1926生于哈尔滨。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

他是将剧本《保尔·柯察金》带到中国的人,翻译普希金、莱蒙托夫、阿赫马托娃、叶赛宁、帕斯捷尔纳克、马雅可夫斯基等人的俄文著作30余部。并著有《久违了,莫斯科!》、《妈妈的手》、《画译中的纪念》、《俄罗斯美术随笔》、《心灵的交颤》等随笔集和长篇传记《帕斯捷尔纳克》等。

此外,他还曾为世界许多国家文学家创作过肖像画,为我国作家鲁迅、茅盾、巴金、丁玲、冰心、胡风、艾青、萧乾、萧军、曹靖华、冯至等作家画的肖像为中国现代文学馆所收藏;为普希金、托尔斯泰、高尔基、歌德、巴尔扎克、易卜生、井上靖、博尔赫斯等人画的肖像,为外国文学馆或纪念馆所收藏。

1997年,当时的俄罗斯总统叶利钦因其对中苏中俄文学艺术交流的贡献而授予“友谊”勋章。此外还获得普希金、高尔基、奥斯特洛夫斯基等奖章,俄罗斯作家协会吸收他为荣誉会员、俄罗斯美术研究院聘请他为荣誉院士,俄罗斯远东研究所授予他“名誉博士”称号等。

把《保尔·柯察金》译介到中国,却自言没什么站得住的作品;为数百计中外名人的画笔所描画,偏“自得”于给上百中外名人画过像;唯恐记错生日的亲友尴尬,半年里有人来时皆“不迟不迟,正好八十”……《我画俄罗斯》、《白银时代》、《乌兰汗译诗集》、《乌兰汗译文集》———短短俩月内,高莽4部著作问世。3月,《高贵的苦难———我与俄罗斯文学》刚出版;文画集《历史之翼》又将诞生。这位年过八旬的翻译家、作家、画家,在接受本报专访时表示:“越老越不敢翻译了。”

几十部译著,高莽感觉站得住脚的没几部,“我文字上不行”

高莽曾慨叹,当他稍稍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高深意义时,人已年近半百。在他的记忆中,孩提时代的哈尔滨,是一座有异国情调、充满诗情画意、又“畸形”的城市。1933年,他就读一所教会学校,那里的十年,成了他人生所有的学校教育。老师主要是俄侨,用俄语授课。这位中国人的艺术启蒙,是俄罗斯小说、俄罗斯诗歌以及俄罗斯绘画。

小时,高莽没有专门学过汉语。在“高莽版”《保尔·柯察金》剧本台词里,好些都是东北话。“全国演出时作了一些改动。那会儿我才明白,不是全国人民都说东北话……不是每句普通话都能搬上舞台……要经过艺术加工。”

几十部译著,高莽感觉站得住脚的没几部,“我文字上不行”。1946年,他在哈尔滨已小有名气,“大伙儿都知道我是搞翻译的”,但延安一位老作家,看他翻译的照片说明时说他语言不纯。“说我语言不纯,我吓一跳。后来想想是日本帝国主义奴化教育的恶果。”那以后,他开始“认认真真学汉语”。“文革”结束时,他出版一本集子,里面有他上世纪四十年代翻译的作品,编辑说他“三十年文字上没有进步”。这让他觉得“五雷轰顶”:“当时我已做编辑了,还是文字编辑。”此后,他找来老作家们翻译的作品,比照学习。“巴金、瞿秋白、蒋光慈、曹靖华、戈宝权等怎么翻译,怎么用词儿,我用心思考与琢磨。”

若干年过去了,有一次巴老给他写信,提及他外语、中文都不错,让他甚感欣慰。“我慢慢悟出来,语言是非常需要下功夫的一门学问。同一个词儿,它可以有很多种说法。翻译哪儿那么简单?!戈宝权曾跟我讲过,他说自己越到

老年越不敢翻译,乍听我还觉着他是客气,现在我也越来越不敢翻译了。只不过还有股顽强劲儿,想碰碰那些带棱的硬石头,看看怎么能把它滚圆了。学会一件事很简单,会中文、会俄文……真正掌握语言艺术、语言特征,就太难了。什么事都很难。”第页跟帖匿名发表笔名: 密码: 注册主题:内容:精彩专题

麦当劳肯德基违法用工

财富课堂 教您理财

2007年两会专题报道青年论坛新闻速递

娱乐资讯

体育资讯

科技资讯

北京青年周刊北京青年报信息产业报北青网法制晚报竞报第一财经日报

中学时事报北京科技报北京少年报休闲时尚千龙网时事魔镜三十九度二志愿者青年周末河北青年报

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 010639号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

1989年离休,高莽离而未休,开始了自由创作,先后出版了《枯立木》、《心灵的交颤》、《俄罗斯大师故居》等十几部随笔,很多都是回忆文章。“我现在写点回忆文章,是向朋友还情,向社会还债。”

学画于列宾的学生,却不敢说自己在绘画上和列宾有什么“瓜葛”

年过八旬,至今难忘孩提时代的三位俄罗斯籍美术老师:第一位叶·斯捷潘诺夫,在当地颇有名气的油画家,他只给高莽上过大课,但教会了他“色彩也会说话”的道理———五十年后,高莽在俄罗斯驻华使馆的门厅里“邂逅”了老师的作品。第二位奥西波夫,在哈尔滨以临摹油画出名,教会了他临摹,此外还教会了他怎么做画布。第三位阿·克列缅捷夫———这位老师对高莽绘画产生过决定性的影响,是大画家列宾的学生。1943年,克列缅捷夫为自己的学生举办了一次画展,高莽的《自画像》参展———这是他最早被报章评论的作品。这幅画一直被珍藏着,只是高莽不敢说自己在绘画上和列宾有什么“瓜葛”:“怕给列宾丢人。列宾的徒子徒孙画得如此这般,太惭愧了。”

17岁,是他生命中重要的一年。除了第一次展出了画作,还在中文报纸《大北新报》上发表了第一篇译作———屠格涅夫的散文诗《曾是多么美多么鲜的一些玫瑰》。“虽然是个豆腐块儿,我还是高兴地蹦了起来,手都摸着天花板了———当然,哈尔滨那房子矮。”他曾想过写自己的传记———《从17岁到71岁》。“17和71,都是除不开的数字。可是71岁过了,就再也找不到合适的数字了。再说,写的时候,毕竟有些事

情不能回避。别人回避那是别人的事儿,我不敢回避,那样觉得对不起读者、对不起自己、也对不起良心。活着的时候还是不写为好。”

50岁,他放弃油画,改习国画。

今年是俄罗斯“中国年”,高莽原本接到俄中友协邀请,于今年10月赴俄举办个人画展。现在,他说没准就不去了:“看我的外表像是不错,其实内部零件儿都不行了。到那儿以后,万一出点什么事儿,给人家添麻烦”。此外,“作品你看着好,人家行家一看,都什么呀?!我画的国画,都不敢称之国画,笔墨掌握得不行。展览,头一天热热闹闹,大家都来了,下午就没人看了。”

现在,高莽自得其乐,走到哪儿,写到哪儿,走到哪儿,画到哪儿,“画坏了也没有关系,我又不是专业画家。这好处就是能不断向别人学习。看别人画画,看别人怎么用色运笔。”

母亲走时忘了给剪脚指甲,高莽心里一直放不下

1947年,高莽把俄文剧本《保尔·柯察金》翻译成中文,中国舞台上第一位冬妮娅的扮演者

孙杰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两人同属虎,所以家里到处可见布的、泥的、毛绒的玩具老虎。杨绛等几位前辈和好友为这个家题写了“老虎洞”三字;而且“我俩‘同一天生’,她阴历,我阳历。相差一个月多一点。”去年二老八十寿辰,许多中外朋友惦记,高老说:“这个生日过了几个月。过了阳历过阴历。有一天,俄罗斯作协打来电话,问我生日按照阴历过了没有。那时按阴历生日已过了两天。我说没过,免得让别人不好意思、扫兴。他们那边挺高兴,说那还来得及,第二天我就收到了俄罗斯作协以主席加尼切夫为首等四十多人签名的贺词。后来,就不管哪天了,谁来咱们就索性默认那天生日了。”

比他大一个月的妻子眼睛失明已十余年,高老一直悉心照顾。家里挂着一幅华君武的漫画,画上两只老虎亲热地依偎在一起,一只用双爪蒙着眼睛,旁题曰:“不是害羞,是点眼药的恩爱。”据女儿介绍,母亲有事情总是叫“高莽、高莽”,“很少叫我,我看着急了就帮他做了;父亲好使唤,因为无论她动作有多慢,父亲当时有多忙,他都会应声,并在一旁候着”。高莽说:“希望每个人老的时候能够有一个好的家庭。‘文革’时,自己没垮掉就是因为家庭。在我被‘否定’的时候,妻子对我说,她跟我那么长时间,觉得我不错,叫我别自杀。”第页跟帖匿名发表笔名: 密码:注册主题:内容:精彩专题麦当劳肯德基违法用工财富课堂教您理财2007年两会专题报道青年论坛新闻速递娱乐资讯体育资讯科技资讯北京青年周刊北京青年报信息产业报北青网法制晚报竞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学时事报北京科技报北京少年报休闲时尚千龙网时事魔镜三十九度二志愿者青年周末河北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10639号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

现在,高莽最懊恼的事是———102岁的母亲走时,他没有给她修脚。“我一直觉得对不住母亲。她是裹脚的,指甲长到肉里。她一般能自己动手修脚时,坚决不让别人插手。平常都是自己修剪,弄得血淋淋的。她走的时候,我就应该给她修剪。这个事儿老在我脑子里转,为什么当时我就没有剪呢?”最近高莽发现一幅当年侄儿参加工作时,给他画的画:《雄鹰展翅》。他把画要了回来,找人重新装裱一下,因为“上面有我妈写的字”。

中国知识分子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有时做事有被迫或违心的时候

能走到今天,在高莽看来,是个“惊喜”。50岁时,他不知得了个什么病,医生给他开的假条,都是一周一周的休息。“意思是你必须休养,但假条我都没有上交。不好意思。大家都在工作,你老请假。那些假条都保留着,留作纪念!”

1945年起,他先后在哈尔滨、沈阳、北京中苏友好协会任口语翻译。当他在中苏友好协会总会工作时,中苏关系有一阵“并不友好”。“现在看来,那真的是一个不小的波澜。”高莽说,但即便在那种时刻,他也没有失落与沮丧。“德国,并不因为出了个希特勒,我就不喜欢贝多芬了。俄罗斯民族在艺术上的巨大成就给了我信心。俄罗斯出现了那么多顶级的人物,我所爱的普希金、屠格涅夫、托尔斯泰等文学家,还有好多画家、音乐家。我相信这些文学艺术的深刻思想和美会是持久的。”

1962年,高莽调到《世界文学》做编辑。“我主张文化的多元化。我当主编时,发表过我并不喜欢的作品。这些作品既然在它们本国有很大影响,得到肯定,我们必须了解。”

在他的翻译生涯中,有一页是高莽的“痛”。阿赫马托娃是二十世纪俄罗斯最杰出的女诗人,也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诗人之一。1946年,苏联大肆批判阿赫马托娃和左琴科。那时,我国非常重视苏共的文件。他翻译了这个批判的决议,但此前他并没有读过这两位作家的作品。这个决议和报告把阿赫马托娃骂得一无是处,说她是“混合着*声和祷告的荡妇和尼姑”云云。“文革”后,他想了解阿赫马托娃为何挨骂。当他在图书馆借到她的原著时,他醒悟了。她的长诗《安魂曲》,让高莽深切地感受到阿赫马托娃的爱国爱人民的胸怀和正义感。现在,他还常常想,“那个时候脑子怎么那么简单?”后来,他专程去瞻仰她和左琴科的墓,凭吊这两位作家,也写过文章悼念他们。

言及此,高莽感慨:“中国的文化历史太悠久了。中国知识分子什么事都经历过。大风大浪,升腾降落。中国知识分子有刚强的一面,也有软弱的一面。有时做事有被迫或违心的时候。能不能设一专门的学科,深入地研究中国知识分子在不同情况下的心态与表现?”

记者手记

“你知不知道丁香花有几瓣?”

“几十年的岁月,像松花江的水一样浩浩荡荡地流过去了。”从爷爷讲到母亲,再讲到妻子、女儿,高莽言辞间总是满足。

他本姓宋,小时候叫宋毓槐,爷爷见他老生病,说槐树上好长虫子,这名字得改。后来他改成了今天的名字。 第页跟帖匿名发表 笔名:密码:注册主题:内容:精彩专题麦当劳肯德基违法用工财富课堂教您理财2007年两会专题报道青年论坛新闻速递娱乐资讯体育资讯科技资讯北京青年周刊北京青年报信息产业报北青网法制晚报竞报第一财经日报中学时事报北京科技报北京少年报休闲时尚千龙网时事魔镜三十九度二志愿者青年周末河北青年报北京青年报网际传播技术有限公司 京ICP证010639号关于我们广告服务招聘人才联系我们用户注册法律事务

他讲了1996年,老母亲庆祝百岁生日。高老取出漫画家华君武送给老寿星的人参酒,母亲一边抚摸儿子的手,一边回忆第一次在哈尔滨见到华君武的情形,问儿子:“华君武也老了吗?”母亲已仙逝,高老没见多老几分。瞅着电视机里的自己,他说:“不像80岁的人。”自得片刻,随即感慨:“人虽然不能预算自己出生的日子,但可以估计自己将离去的时间。”

这时,高老突然问我:“你知不知道丁香花有几瓣?”我遗憾地摇摇头。高老说:“四瓣。如果你能发现五个瓣儿的花朵时,你就发现幸福了。这是俄国人的迷信。小时候,家里种了多株。跟俄国孩子在一块儿,看着五个瓣儿的,就赶紧吃掉。只是生活一直没见好。”丁香喜阳光,耐寒也耐旱,对土壤几乎没什么要求。他说自己特别喜欢丁香,搬来北京后,在自家门口种了一排,有紫红的、有白的。“一看到丁香花就想到小时候,想起哈尔滨。”

他很早就对女儿说过,用他的骨灰种一株丁香花,留个纪念。女儿原本在巴西工作,十几年前孙杰眼睛失明后就回国了,一直陪伴双亲左右。现在父女俩天天“贫”。高老说不愿躺在床上,与其那样,不如安乐死;还说愿意先把夫人送走,哪怕就早一分钟。“她眼睛不好使,我先走,撂下她一步都对她不住。”

这时,女儿抢过话茬:“别总说走啊走的,别走,走了退休工资没了”。对女儿问起父亲,她说“他讲不好,我也讲不好”,然后说父亲“有时多愁善感,有时很有童心”。母亲眼睛看不见了,父亲让母亲写下“珍惜光明”。还说父亲是个“阳光男孩儿,对什么都很热爱,包括新事物,特有追求”。这时,高莽来了句:“我还以为你会讲我怎么砢碜,怎么吝啬,怎么是科盲……你怎么讲这些啊。”女儿反诘道:“你还有什么可表扬的啊?!”

接着女儿也说了丁香花,那一刻,女儿哭了,说她很小时父亲就跟她说过,但身为独女的她不敢想。“丁香花对我而言是很沉重的符号。他经常拿死开玩笑。妈不愿意听,他还老是拿这个开玩笑。”曾有媒体把高老名字错印成“高葬”,他一点儿也不生气,还把这个名字纳为“笔名”之一。“用这个名字写了篇散文,还获了奖呢!”

采访快结束的时候,他说起自己还会有本书,叫《绿梦》,将要出版。书名缘于一种叫“绿萝”的花。

“我不知道花名,问女儿;女儿也不知道,就问一位搞植物研究的朋友。他回信了,但把‘萝’写得像‘梦’字,很长时间我一直以为这花叫‘绿梦’。”

“生活中有很多偶然。我从事文学翻译、作画、写文章,都是出于偶然。不知命运是在怎么安排我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0554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