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谁知道这个美女叫什么名字吗?回答正确有奖励!

有谁知道这个美女叫什么名字吗?回答正确有奖励!,第1张

  怎么可能是梦露?????她是英格丽褒曼。。。。。

  档案

  英文姓名:Ingrid Bergman

  中文姓名:英格丽·褒曼

  生日:1915年8月29日

  忌日:1982年8月29日

  星座:处女座

  出生地:瑞典斯德哥尔摩

  身 高:175cm

  学 历:瑞典皇家戏剧学院

  婚姻状况:有三次婚姻,四个子女

  奥斯卡成就:第十七届、第二十九届奥斯卡最佳女演员

  瑞典女演员,是继葛丽泰·嘉宝之后在好莱坞及国际影坛大放光芒的另一位瑞典巨星。孤儿出身,自小由亲戚养大。中学毕业后加入职业剧团演出,不久即成为瑞典的大明星。

  1936年以《寒夜琴挑》一片引起美国大制片家大卫·塞茨尼克的注意,决定将该片重拍成美国版,并请她主演,为她开启了通往好莱坞的大门。到了美国后,佳作迭出,在美国影迷的心目中树立了圣洁的形象。但是褒曼却在1949年抛弃丈夫和女儿,与意大利名导演罗西里尼私奔,此举激怒了当时的影迷,使她有7年之久绝迹好莱坞。直到1956年以《真假公主》获奥斯卡影后,才返回美国,她的浪漫情史也在1958年宣告结束。1974年以《东方快车谋杀案》获奥斯卡最佳女配角,掀起她晚年的另一波小高潮。

  [编辑本段]生平介绍

  英格丽褒曼1915年8月29日出生于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二岁丧母,十二岁亡父,孤寂的童年造就了她对表演的浓厚兴趣,常常一个人沉浸在假想的世界中。十四岁时就在日记中记录下了她的梦想:有朝一日能站在家乡的舞台上,观众们朝自己热烈地鼓掌。1933年高中毕业后入瑞典皇家戏剧学院学习,在校其间便开始了她的表演生涯。不到一年登上影坛担任主角,成为瑞典影坛最有前途的年轻女演员。1936年主演古斯塔夫·莫兰多执导的《间奏曲》,(又译《插曲》)引起好莱坞著名制片人大卫赛尔兹尼克的注意,1939年应戴维·赛尔兹尼克之邀前往好莱坞拍摄同名**的美国版,与莱斯利·霍华德搭档,导演是格利高里·拉托夫。在引好莱坞起轰动。于是塞尔兹尼克和她签订了七年的合同。次年登上百老汇舞台。

  英格丽褒曼来到好莱坞以后,很快成为当时知名度甚高的明星。她的美清新典雅,很长一段时间她都以本色出现在影片中。她的表演自然纯朴,在她表演的角色中,你不太可能找到褒曼本人的影子,那种真实性吸引你去一遍遍地欣赏她的作品。在好莱坞其间,英格丽褒曼拍了众多脍炙人口的影片,包括《卡萨布兰卡》、《美人计》、《煤气灯下》、《圣女贞德》等。这些影片如今已成为**史上的经典之作。

  1948年,英格丽褒曼观看了意大利导演罗伯托·罗塞里尼执导的影片《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和《同胞》,被它们写实主义的风格所折服,主动写信给罗塞里尼要求与之一起拍片,罗塞里尼欣然接受。起先,他们只是合作伙伴,但渐渐萌生爱意成了情侣,她和彼得·林德斯特罗姆仍有婚姻关系,却替罗伯托·罗塞里尼生了个儿子,这使举世哗然。美国人心中所谓的"圣洁偶像"破碎了,媒体和公众对她辱骂唾弃,好莱坞排斥了她。她被逐出了好莱坞。褒曼为她那段没有结果的爱情付出了她7年的黄金时光。与罗塞里尼合作的影片也均告失败。直到1957年,褒曼才终于以《真假公主》中的杰出演技一举成为纽约影评人协会和奥斯卡双料影后。这表明美国人最终原谅了她并不得不接纳这位真正的艺术家。

  六十年代以后,英格丽褒曼仍然活跃在银幕和舞台上,并享有极高的声誉。《轻举妄动》、《六福客栈》、《东方快车谋杀案》是她后期的代表作。晚年的她以顽强的毅力和精湛的演技完成了《秋天奏鸣曲》和《一个叫戈尔达的女人》的拍摄,并得到了影评界和观众的一致褒扬。

  以美丽、圣洁、自然而著称于世的英格丽褒曼,是四十年代以来最受影迷欢迎的女演员之一,她几乎受到观众和评论家的一致首肯,她曾创造了一个又一个令人难忘的银幕形象,尽管她也曾因一场丑闻而几乎毁了她的演艺生涯,但她在世界**史上的独特地位却并未有太大动摇,她那许许多多风格不同的银幕形象活在了数以亿计的影迷心中。

  1982年8月29日,这位伟大的女演员逝世于伦敦寓所,终年六十七岁。但对许多热爱她的影迷来说,英格丽·褒曼永远活着---和贾利·古柏一起在积雪的西班牙山头,或者和加利·格兰特一起在间谍充斥的里约热内卢。不过,也许最让人觉得她音容宛在的还是《卡萨布兰卡》中的伊尔莎。在那部片子里,英格丽坐在钢琴边喃喃地说: “山姆,看在老朋友份上请再弹一遍‘时光流逝’”,在亨弗莱·鲍嘉举杯时盈盈浅笑,在薄雾机场上黯然送别

  与癌症搏斗的最后两年

  英格丽-褒曼发现自己患有癌症是在1973年11月。到1980年,褒曼已先后两次动了手术,割去了左右乳房。但两次手术并没有根除病灶,癌细胞已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这时,她接受了从影以来最大的挑战:在一部电视系列片中饰演以色列总理梅厄夫人。她演的这个女人已是年逾七旬的老妇,而且患着白血球过多症。这份工作对已经65岁的褒曼来说非常艰难。她的身体十分虚弱。一天紧张的拍摄结束后,回到住处,总是累得精疲力尽。但她仍以惊人的毅力坚持拍完了电视片。

  [编辑本段]生在同月同日

  1982年8月29日,褒曼迎来了自己的第67个生日。这天早上,她感到十分不适,痛楚万分。她虽不知道癌细胞已扩散到了脊髓骨,但明白自己的生命已到尽头了。

  她的前夫拉斯和亲朋好友送来了一束束鲜花,祝贺这位瑞典籍的世界明星的诞辰。她强忍着剧痛,款待宾客,替他们斟满香槟,举杯共饮。不过,她再不能像过去那样一饮而尽了,她只是把酒杯同嘴唇“亲了亲”,便放下了。就在当晚,她离开了人间。

  [编辑本段]巨星的风采

  在英格丽-褒曼的辉煌岁月里,她引领了一代人的风骚。她剪短发,会使短发成为当年流行的发式;她不化妆在银幕上出现,化妆品销售量便降低;她演修女,进修女院的人便增加;工业家侯活晓士有一次买下从纽约飞洛杉矶的全部机票,使她一定要接纳乘坐他私人飞机的邀请;一个影迷亲自把一头羊从瑞典赶到罗马去送给她;还有些信件的地址只写伦敦,英格丽-褒曼收,便能送到她手里。

  [编辑本段]英格丽-褒曼情史

  与摄影师卡帕的故事

  英格丽-褒曼和著名的战地摄影师罗伯特-卡帕之间有一段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二战结束前,他们在巴黎相识。那年褒曼29岁,丈夫是瑞典英俊的牙科医生林德斯特罗姆,膝下有个女儿。

  7月份,褒曼在德国巴伐利亚地区重遇卡帕,很快坠入爱河。

  1945年秋天,褒曼开始公开谈论要跟丈夫分手。

  但卡帕是失业的战地摄影师,需要如愿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但褒曼按照传统观念,期望这场爱情带来婚姻和家庭。卡帕在褒曼的劝说下来到好莱坞,却无法适应这里的生活,也不能容忍褒曼繁忙的工作。他劝褒曼向别处发展。从那时起,褒曼开始对欧洲**发生了兴趣。卡帕告诉她,如果她想成为真正的艺术家,应该同罗塞里尼那样的导演合作。

  褒曼和卡帕终于没能走到一起,但褒曼始终深深地感谢卡帕,因为正是他让她知道了好莱坞之外还有新天地,打开了她的眼界。

  三次婚变

  1937年7月10日,英格丽-褒曼与瑞典医生彼得-林德斯特罗姆结婚。早期,他们相处得很好,从瑞典迁居好莱坞以后,两人的婚姻生活发生裂痕。彼得对褒曼在每部影片中和男主角的接触都产生怀疑,并肯定他们之间有暧昧关系。这使英格丽-褒曼感到很委屈。

  后来,褒曼不顾一切地和意大利导演罗塞里尼在一起促使她与彼得的婚姻走到了终点。

  1950年,法院终于批准彼得与褒曼离婚。同年,褒曼与罗塞里尼在墨西哥由人代理举行了一次离奇的婚礼,他们本人则同一时刻在罗马遥相呼应,完成了这一法律程序。

  1958年,褒曼和罗伯特正式离婚。同年圣诞节前,就与从事戏剧演出事业的瑞典人拉斯-史密斯结婚。婚后,拉斯-史密斯为戏剧演出奔走在世界各地,英格丽-褒曼却要只身去罗马照顾女儿伊莎贝拉做大手术。他们经常是用电话和写信保持联系。两人意识到这毕竟不是真正的婚姻生活方式,12年后终于分手。

  这是英格丽-褒曼的第3次也是最后一次婚姻。

  [编辑本段]获奖荣誉

  **奖项:

  ■奥斯卡奖 Oscar/Academy Award

  1944 提名 最佳女主角 For Whom the Bell Tolls 战地钟声

  1945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aslight 煤气灯下

  1946 提名 最佳女主角 The Bells of St Mary's 圣玛丽亚的钟声

  1949 提名 最佳女主角 Joan of Arc 圣女贞德

  1957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nastasia 真假公主

  1975 获奖 最佳女配角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东方快车谋杀案

  1979 提名 最佳女主角 Höstsonaten 秋天奏鸣曲

  ■金球奖 Golden Globe Awards

  1945 获奖 最佳女主角 Gaslight 煤气灯下

  1946 获奖 最佳女主角 The Bells of St Mary's 圣玛丽亚的钟声

  1957 获奖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Anastasia 真假公主

  1958 提名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六福客栈

  1958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 Indiscreet 钓金龟

  1970 提名 最佳女主角(音乐喜剧类) Cactus Flower 仙人掌

  1979 提名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Höstsonaten 秋天奏鸣曲

  1983 获奖 最佳女主角(电视短片类) A Woman Called Golda 一个叫戈尔达的女人

  ■纽约影评人协会奖 NYFCC Awards

  1946 获奖 最佳女主角 Spellbound 爱德华大夫

  1956 获奖 最佳女主角 Anastasia 真假公主

  1978 获奖 最佳女主角 Höstsonaten 秋天奏鸣曲

  ■美国影评人协会奖 NSFC Awards

  1979 获奖 最佳女主角(剧情类) Höstsonaten 秋天奏鸣曲

  ■美国国家评论协会奖 NBR Awards

  1958 获奖 最佳女主角 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六福客栈

  1978 获奖 最佳女主角 Höstsonaten 秋天奏鸣曲

  ■英国学院奖 BAFTA Awards

  1959 提名 最佳外国女演员 The Inn of the Sixth Happiness 六福客栈

  1975 获奖 最佳女配角 Murder on the Orient Express 东方快车谋杀案

  ■法国恺撒奖 César Awards

  1976 获奖 荣誉奖(Honorary César)

  ■意大利国家影评人协会银带奖 Italian National Syndicate of Film Journalists Silver Ribbon

  1951 获奖 最佳外国女演员 Stromboli 斯特隆波里岛

  1953 获奖 最佳外国女演员 Europa '51 51年的欧洲

  ■意大利**金像奖 David di Donatello Awards

  1973 获奖 最佳外国女演员 Höstsonaten 秋天奏鸣曲 说明与丽芙·乌曼(Liv Ullmann)同获此奖

  1982 获奖 旅游部长金质奖章(Golden Medal of the Minister of Tourism)

  ■ 金桂冠奖 Golden Laurel Awards

  1958 女明星 第2位

  1959 女明星 第5位

  1960 女明星 第10位

  ■ **故事奖 Photoplay Awards

  1946~1948 最受欢迎女明星

  ■ 德国班比奖 Bambi Awards

  1951~1954 班比奖

  ■ 金苹果奖 Golden Apple Awards

  1946 获奖 酸苹果奖(Sour Apple) 最不合作女演员(Least Cooperative Actress) 说明该奖貌似为讽刺奖,一代影后也有犯糗的时候啊……还是保留做纪念

  其他表演类奖项

  ■戏剧 托尼奖 Tony Awards

  1947 获奖 最佳女主角 Joan of Lorraine 洛林的贞德(后改编为1948年**Joan of Arc 圣女贞德)

  ■电视 艾美奖 Emmy Awards

  1960 获奖 杰出女主角奖(剧情类) Turn of the Screw 施加压力

  1961 提名 杰出女主角奖(剧情类) 24 Hours in a Woman's Life 蒙地卡罗奇恋

  1982 获奖 杰出女主角奖(剧情类) A Woman Called Golda 一个叫戈尔达的女人

  其他荣誉:

  ■ 好莱坞星光大道明星 Star on the Walk of Fame

  好莱坞名人大道6759号(6759 Hollywood Blvd)纪念星

  ■ 美国**协会百年百大明星 American Film Institute's 100 Years 100 Stars

  1999 获选 美国**协会百年最伟大女明星第4名

  ■ 美国邮政总署纪念邮票

  2003 纪念邮票 以褒曼的形象作为邮票图案

  说明获得该项荣誉的少数几个非美国人之一

  [编辑本段]经典名作

  《卡萨布兰卡》(又译《北非谍影》),《煤气灯下》,《爱德华大夫》,《美人计》,《真假公主》,《东方快车谋杀案》,《圣女贞德》等。

  [编辑本段]主要作品年表

  -1978-AutumnSonata(秋天奏鸣曲)

  -1976-MatterofTime,(花开花落)

  -1974-MurderontheOrientExpress(东方快车谋杀案)

  -1973-FromtheMixed-UpFilesofMrsBasilEFrankweiler(巴兹尔弗兰维勒太太的混乱档案)

  -1970-WalkintheSpringRain(春雨中行)

  -1969-CactusFlower(仙人掌花)

  -1967-Stimulantia(刺激)

  -1965-YellowRolls-Royce(**香车)

  -1964-Visit,The(贵妇怨)

  -1961-GoodbyeAgain(何日君再来)

  -1958-InnoftheSixthHappiness(六福客栈)

  -1958-Indiscreet(轻举妄动)

  -1956-Anastasia(真假公主)

  -1956-ElenaandHerMen(多情公主)

  -1954-JoanattheStake(火刑柱上的圣女贞德)

  -1954-Fear(恐惧)

  -1953-We,theWomen(我们女人)

  -1953-ViaggioinItalia(游览意大利)

  -1951-GreatestLove,The(一九五一年的欧洲)

  -1949-Stromboli(斯特隆波里岛)

  -1949-UnderCapricorn(摩羯星光下)

  -1948-JoanofArc(圣女贞德)

  -1948-ArchofTriumph(凯旋门)

  -1946-Notorious(美人计)

  -1945-SaratogaTrunk(风尘双侠)

  -1945-BellsofStMary’s,The(圣玛丽亚的钟声)

  -1945-Spellbound(爱德华大夫)

  -1944-Gaslight(煤气灯下)

  -1943-SwedesinAmerica(瑞典人在美国)

  -1943-ForWhomtheBellTolls(战地钟声)

  -1942-Casablanca(卡萨布兰卡)

  -1941-AdamHadFourSons(亚当有四个儿子)

  -1941-DrJekyllandMrHyde(化身博士)

  -1941-RageinHeaven(天堂怒火)

  -1940-JuneNight(六月的一夜)

  -1939-Intermezzo(插曲)

  -1939-OnlyOneNight(仅仅一夜)

  -1938-Woman’sFace,A(女人的面孔)

  -1938-FourCompanions,(四个女伴)

  -1938-Dollar(金元)

  -1936-OntheSunnySide(太阳那边)

  -1935-WalpurgisNight(圣约翰之夜)

  -1935-Surf,The(暗礁)

  -1935-CountoftheOldMonk’sBridge,The(门克桥的伯爵)

  [编辑本段]英格丽·褒曼与萧伯纳

  在英格丽·褒曼毕生的演艺生涯中,她演得最多的一个角色,就是法兰西圣女贞德,先是舞台剧,最后拍成**。在欧洲五六个国家和美国各地,褒曼先后用五种语言饰演贞德一角。后来,当她到贞德的故乡多列姆访问并沿着贞德的足迹旅行时,人们不是来看明星,而是把她当作圣女贞德的复生来欢迎,那炽热的民族情感是她从来没有享受过的荣誉。

  为了演好贞德,褒曼翻阅了几乎所有文献资料,遍读了有关贞德的著作和剧本。在美国演出时,萧伯纳曾把自己的剧本《圣女贞德》寄给褒曼,但她没有采纳。

  她认为萧伯纳把贞德写成了一个机警的、好斗的女子,像个政治鼓动家。而她要表现的是历史文献中记载的真实的贞德、那个初涉社会不久因目睹战争惨象而哭泣的小姑娘。

  一天,英格丽·褒曼接到过一个电话,说萧伯纳先生想请她到寓所来吃茶点。

  褒曼开始感到意外,她久仰这位英国剧坛巨匠的英名,却不曾有过来往。后来她想到了《圣女贞德》和《康蒂妲》(萧氏名剧,褒曼亦曾拒演)的事来,便欣然地答应了。

  当她和同伴驱车来到萧伯纳在农村的寓所时,发现这位92岁的老寿星居然站在大门口翘首迎客。褒曼的到来令他十分快慰,可是门还没给客人打开,劈头就问:你为什么不演我的剧本?”褒曼礼貌地先致问候,然后俏皮地说:“能让我先进去吗?

  当然你可以进去,我们要在一起吃茶点。为什么你不演我的剧本?

  多固执的老头儿。褒曼只好回答:“我不演你的剧本是因为我不喜欢它。”

  萧伯纳完全惊呆了,这个世界上还没有人对他这样讲过话。褒曼暗付自己闯了祸。萧伯纳瞪着眼睛看着她,说:“你说什么?难道那不是一部杰作吗?”

  不知道是什么力量支持着褒曼,她既没有语塞,也没有惧怕,直言道:“我肯定它是一部杰作,但这个圣女贞德不是那个真正的法国姑娘。你把她写得太聪明了。你重新写了她的讲话(指贞德在法庭上的答辩——笔者)。你让她说了很多真正圣女贞德怎么也说不出来的话。”

  对话依然在门外,褒曼担心萧伯纳会马上下逐客令,茶点怕是吃不成了。不料,萧伯纳却突然哈哈大笑地把客人让进房间,待之以茶点,并且一起兴致勃勃地讨论起剧作、表演等问题来,其中自然也涉及到了贞德。褒曼丝毫也没有减弱对萧伯纳《圣女贞德》的批评,她说:“据我所知,贞德是一个单纯的农村姑娘。你的文字是了不起的,但是它们是萧伯纳的文字,而不是贞德的语言。”“她没有受过教育,是本性自尊和觉悟给她带来的勇气。她蔑视那些曾经指教过她而后来又把她置于法庭上受审的那些人。”“你让她说,‘我爱和男人们在一起,我不愿穿着裙子坐在家里纺线’而事实上,这正是她所需要的:在家里看守她的羊群,纺她的纱和织她的布。她本不想要到战场上身先士卒……”一场关于生活与艺术关系的讨论认真而热烈地进行着。他们以对艺术的无私和忠诚深深地打动了对方;他们以率真和正直的品格吸引了对方。两个年龄相隔半个世纪的艺术家编织了一曲艺坛轶事。

当兵这件事有的国家是自愿服兵役,有的国家是强制服兵役。今天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女性服兵役。女兵是部队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但是很多国家的女兵大多都是从事文职或者医务、文艺以及后勤工作,而且基本上也都是自愿服兵役。但是中东有一个很有个性的国家,他们的女性服兵役要21个月而且是持枪状态,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小编带你一起去看一看吧。

这个有个性的国家就是中东的以色列。提起以色列相信大家都不陌生,经常在国际新闻中看到他们的身影。以色列虽然是个小国,但是他们的武装力量在一次又一次的硝烟中越来越强大,以至于现在连很多大国对他都望而却步不敢造次。提起以色列的武装力量就必须要提到他们的女兵,据说他们的女兵要持枪服役21个月,难道是他们国家的人少到要让女性上前线吗?

答案当然是否定的,以色列的女性要持枪服役21个月是他们国家的一项法律规定,在以色列不论男女,只要年龄到18岁不管从事什么职业或者什么读书阶段都要去参军服兵役,而且不是走走形式和过场,是要持枪参加与男兵一样的训练,服役21个月后才可退伍。所以也常常有人说以色列的女兵最“漂亮”,简直是铿锵玫瑰美女如云,想一想也不奇怪,既然是强制性的法律规定,那么不管是演员还是明星各行各业的女性都要来参军,自然美女少不了。

小编觉得以色列之所以武装力量如此强大,与他们的全民参军、全民武装是离不开的,可以说在以色列女性的战斗力不输男性,真可谓是一个战斗的民族。所以这个国度有这样一项强制性的法律要求也并不奇怪,相反,小编觉得这是在时时刻刻“保护”自己不受侵害,对于战争更是“时刻准备着”。

据英国《星期日邮报》、《星期日泰晤士报》21日报道,雇佣「美女刺客」搞暗杀是摩萨德的一贯伎俩,这些「美女刺客」会通过美人计和「糖衣陷阱」诱使暗杀目标上钩,她们在暗杀行动中经常扮演着至关紧要的角色,有时甚至会亲自引爆炸弹,将暗杀目标炸上西天。

据摩萨德内幕人士称,早在1972年的慕尼黑奥运会惨案导致11名以色列运动员遇害后,摩萨德的「美女特工」就开始频频出动,协助摩萨德男特工暗杀了一个又一个「以色列的仇人」。

1972年9月5日凌晨,5名巴勒斯坦「黑九月」恐怖组织成员突袭奥运村,杀死了两名以色列运动员,并绑架了另外9名以色列运动员和教练充当人质。在21小时的谈判后,「黑九月」武装分子将所有以色列人质全部杀死。在这一震惊世界的惨案发生后,以色列摩萨德立即发起了「上帝之怒行动」,对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幕后策划者展开了一系列暗杀报复行动。在41天之内,摩萨德就在罗马市暗杀了他们的第一个复仇目标——「黑九月」组织***威尔·泽瓦伊特。当年12月,巴解组织的法国分部***马哈茂德·哈姆什里也在巴黎被摩萨德特工暗杀。

在这些暗杀行动中,频频出现摩萨特「女刺客」的身影,譬如一名摩萨德「美女刺客」就在塞普勒斯施展「美人计」,将一名暗杀目标引诱上了床,然后她假装离床前往卫生间,但却随后按下遥控按钮,引爆了事先藏在床垫中的炸弹,将那名堕入「美人计」的暗杀目标当场炸死在了床上。

英国美女奉命

暗杀以色列「仇敌」

然而,摩萨德特工在暗杀「法塔赫」安全域性长阿里·哈森·萨拉马的行动中却遇到了麻烦,以色列以为萨拉马是慕尼黑奥运会惨案的首席策划师,可是,绰号「 警察」和「红王子」的萨拉马不仅5次逃过了摩萨德特工的暗杀行动,并且摩萨德特工还在挪威利勒哈默尔市的一次暗杀行动中搞错身份,误杀了一名无辜的摩洛哥裔服务员。这一失误导致5名摩萨德特工在异国锒铛入狱,并被控以谋杀罪,来自国际上的压力导致以色列被迫取消了「上帝之怒行动」。

可是,摩萨德并没有忘掉萨拉马,他在摩萨德的暗杀名单上是一条排名第二的「大鱼」。虽然「上帝之怒行动」已被迫取消,但摩萨德仍然决定一天不杀萨拉马,一天绝不罢休。为了不让暗杀萨拉马的行动再惹众怒,摩萨德决定让并非以色列国籍的异国特工实施这项暗杀计划,来自英国、住在德国的摩萨德「睡眠杀手」佩妮洛普终于被派上用场,奉命接受了暗杀萨拉马的重任。

生于英国的以色列女特工佩妮洛普,她被人们形容成是「以色列的玛塔·哈莉」(玛塔·哈莉是一战时期的著名女间谍)。佩妮洛普生于英国伦敦一个富有的英国和犹太人混血家庭,在前往以色列一家希伯莱语大学深造时,被「摩萨德」情报机构相中,成了一名摩萨德女特工。

佩妮洛普接受了几年的特工训练后,先是在1975年被派往德国,当了3年的「睡眠杀手」,直到1978年,佩妮洛普才终于脱离「睡眠状态」,接到了她一生中的第一次、也是惟一一次的暗杀任务。

1978年底,当时30岁的佩妮洛普从德国来到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市,并在上流社会区「鲁维登区」租下了一座房子,她的暗杀目标萨拉马就居住在附近。在邻居们眼中,佩妮洛普是一个脾气有点古怪的外国画家,她除了有时在屋中画一会儿画和照顾流浪猫外,几乎整天无所事事。

「美人计」接近暗杀目标

亲手引爆「汽车炸弹」

据摩萨德内幕人士披露,佩妮洛普将自个伪装成了一个巴解组织支持者,并成功接近了萨拉马,和他成了朋友,他们甚至还在同一个游泳池中游泳。日前不清楚佩妮洛普是否利用「美人计」和萨拉马上过床,但当她显然掌握了他的每天行程后,另一名摩萨德特工用彼得·斯克里维的假名飞抵贝鲁特市,住进了一家旅馆,接着他从当地的汽车租赁公司租赁了一辆大众轿车,斯克里维将大众轿车开到一个秘密车库,在车中安装了45公斤重的炸药。当斯克里维完成自个的任务后,就立即飞离了黎巴嫩,第3名摩萨德特工随后将这辆装着炸药的大众轿车开到了距萨拉马公寓100米远的马路边上,佩妮洛普从自个的公寓视窗就能看到这辆汽车。

1979年1月22日下午3点半左右,萨拉马在4名保镖的陪护下,乘着一辆雪佛兰旅行车离开了自个的公寓,当他们的汽车驶过那辆停在路边的大众轿车时,大众轿车突然发生了惊天动地的爆炸,萨拉马和他的保镖当场被炸身亡,这场爆炸还「殃及池鱼」炸死了4名路人——包括一名德国修女和一名英国学生,此外另外18名路人也被炸伤。尽管一些报道称大众轿车中的炸弹是由定时装置引爆的,但据摩萨德内幕人士称,这枚炸弹本来是由佩妮洛普在自个的公寓中遥控引爆的。

这场炸死萨拉马的暗杀行动震惊了整个世界,在爆炸的青烟还没有散尽时,没人注意到佩妮洛普已悄悄离开了她的公寓。从那以后,佩妮洛普的下落一直都是一个谜。

导读:可能是最完整、最有趣的以色列简史,几分钟帮你成为以色列 历史 专家。

先来看一则3000多年前的新闻简报:近来我们这地方出现一群人,他们是从大河的对岸过来的的,这伙人四处流浪,难以对付,极具破坏力,听说耶利哥等城市已经被他们攻占,就连一向善于跟流浪民族打交道的埃及人,也对他们感到非常的困惑和恼火。

这则简报是从考古出土的美索不达米亚泥板,和青铜时代晚期的埃及资料中提取的。(青铜时代:公元前4000年~公元初年)

文中说道的,从大河对岸过来的人,意思就是“希伯来人”(以色列人的祖先)。

希伯来人的始祖,叫亚伯拉罕,他本是美索不达米亚平原(现今伊拉克一带)的一个苏美尔人,在当时有体面的职业,家里边是祭司,绝对的上流 社会 。

按说亚伯拉罕衣食无忧,本应岁月静好,但是某一日,突然一阵惊雷闪电,神灵向他显现,呼召他离开本地,前往迦南,即现今的巴勒斯坦地区。

于是,亚伯拉罕家族越过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也因此,他们被称为大河那边过来的人。

《创世纪》当中,详细记载了亚伯拉罕到了当地之后,从赫人土著那里买房置地,安家落户的过程。

用现在话讲,这是合法产权证明啊。

移民异国的亚伯拉罕非常勤恳,他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很快成了远近闻名的农民企业家,而且受到了当地各政府部门的热情接待。

但是要明白,这亚伯拉罕可不仅仅是个老好人,他还是个武装集团的首脑,书中代言,某次强人犯境,掠夺了大批人口牲畜,亚伯拉罕勃然大怒,他召集手下死士318人,人不卸甲,马不离鞍,连夜追杀敌军,最终大胜而归,就连当地的国王也给吓得面如土色。

百岁那年,亚伯拉罕生子以撒,(参考齐白石老人83岁生子),及至以撒长到了十几二十岁的年纪,亚伯拉罕从神那里接到一个奇怪的命令。

这个命令,让后世的犹太人以及各种信徒一直纠结到了如今。

且说那一日,神下达命令,要亚伯拉罕带着独子以撒去往摩利亚山,在这山上,把以撒献为燔祭。

什么意思?

就是把以撒杀掉,而后纵火焚烧,作为祭物献给神。

这不异于晴天一个炸雷啊,然而,亚伯拉罕没有丝毫犹豫,他左手挽着以撒,右手提着刀,直奔摩利亚山。

唯物主义者看到此处,无不愤然拍案,而信徒们则信誓旦旦,认为这是神在考较亚伯拉罕的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这座摩利亚山,后来成为了建造耶路撒冷圣殿(敬拜以色列神的地方)的所在,而神也给这个故事安排了一个有惊无险的大团圆结局,就在亚伯拉罕举刀欲刺之时,天使及时赶到,阻止了亚伯拉罕,同时还在周围的树丛里预备了一只羊,用羊代替了以撒。

这种献祭的仪式,古今中外都差不多,是古人用来立约的一种方法,话说那桃园三结义,不也斩鸡头,烧黄纸,敬拜天地鬼神来立约吗?

书归正文,根据某些神秘的传说,亚伯拉罕之所以未献以撒,只因时机未到,故而代之以羊羔。但是,定期一到,必要有人以身献祭,那么此后,羊羔就会彻底退出 历史 舞台。

再说以撒,后来生子雅各,雅各生子十二,这12人成为了以色列十二支派的先祖,从这点来看,雅各可谓是以色列人的正牌鼻祖。

也因此,神给雅各赐了个新名,叫“以色列”,后来的事你们都知道了,雅各借此成功取得了以色列这个国家的冠名权。

雅各十二子之中,独有一位,生来俊秀倜傥,聪慧过人,名唤约瑟,雅各对他非常偏爱。

这其他弟兄们一看,心生懊恼,大家伙儿一商量,直接把约瑟给卖到了埃及,在埃及一大臣家做了奴隶。

大臣的老婆见约瑟长得眉清目秀,有意勾搭,约瑟目不斜视,坚决不从。这段故事后来被写入了埃及文学《两兄弟的故事》之中。

要说约瑟的事业,真可谓是筚路蓝缕,九死一生,他从一个奴隶,最终爬到了帝国人臣的巅峰,坐到了埃及宰相的位上。

雅各闻讯,带着全家老小,赶来埃及投奔,自此,这一大家族在埃及繁衍430年。

大约是到了埃及最著名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年间,这位法老好大喜功,热爱土木工程,在埃及大肆兴建各种神庙和陵墓,以色列人自然而然沦为了法老的奴隶,他们在皮鞭下每日哀呼,声闻于天。

出土的拉美西斯时期的莎草纸,记录了埃及人向以色列奴隶发放粮草的文字。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危难关头,一位传说中的英雄诞生了,他的名字叫摩西。

希腊人认为,摩西是一位伟大的哲人,他们甚至把摩西供奉在自己的神庙中,跟宙斯等神同列。

摩西也不负众望,他率领以色列人奋起反抗,最终迫使埃及法老妥协,于是,以色列人百万之众,浩浩荡荡开入旷野,进入了40年的旷野流浪。

后世有一位古埃及祭司兼 历史 学家,叫曼涅托,他在自己的书中,愤愤不平地写到:摩西其实是埃及的一个祭司,但是他最终叛国变节,沦落成了一个埃奸,带着犹太人、黑人以及各种传染病患者,叛逃了埃及。

这一指责,看似无凭无据,却成为了后世反犹主义的起源。

出埃及后的摩西,为以色列人制定了律法,其中有几项堪称意义重大,影响深远,比如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许多世俗国家的法律可以花钱买命,以色列人中则绝不可以。

再比如,当时许多国家的肉刑非常残忍,诸如阉割、穿刺、毁容、火烧等等不一而足,但是以色列中,肉刑只有鞭打,而且最多40次,此外就是死刑。

要说堪称人类之光的,大概就是安息日制度了,安息日就是休息日,非但人要休息,就连骡马牲畜等也要休息,这应该是最早的休息日的起源,简直是对人类舒适做出的最大贡献。

(这段 历史 在前文中有详细记录,戳此链接:一文读懂多年搞不清的宗教派系,附邪教教主修炼手册)

说回正文,以色列人在旷野征战前行40年,最终重返迦南,割据城池。

但是,此时的以色列可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而是分散的部落制,各部落还经常彼此内斗,常常杀得血流成河。

在此举一知名案例,有一以色列女子独自前往便雅悯支派,结果被便雅悯支派中的恶徒奸杀。

女子的丈夫闻听噩耗,悲痛欲绝之下,他将女子尸身解为数段,分开送往各个支派,号召各支派联合起来,讨伐便雅悯人。

这一战,险些将便雅悯人灭绝,直杀的男子尽灭,城中仅存女性。

同时,外部敌对势力也是虎视眈眈,时不时来劫掠一番。

形势,正逼迫着以色列人逐步走向大一统。

先知,又称之为先见,这一群体贯穿以色列的始终,传说中,他们是神亲自拣选,用以传达神谕,上可骂君王不忠(对神不忠),下可责百姓不明(不明神的律法)。

这个群体的权力,甚至要超越于王国时期的国王本人,某种意义上,他们便代表着神权。

而士师,是以色列人为了对抗外敌,临时推举(或由神拣选)的军事领袖。这个群体,往往不能剃头发,衣不遮体,外表不羁,看上去非常犀利。

在这里,单说一位士师,名叫耶弗他。本月初,以色列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了记录耶弗他这位军事领袖名字的陶器。

旧约时代中的以色列英雄,几乎都是发于畎亩之中,普遍出身寒微。

耶弗他也是如此,他是一个妓女的儿子,自小还被赶出家门,因缘际会却成了一方的山大王,是伸手五支令,拳手就要命。

就是这样一个人,在外敌入侵之际, 临危受命,被推举为士师。

为了获得神的庇护,一战而胜,耶弗他献上了他这一生最为痛悔的祈祷,他祈求说,只要能战胜归来,愿意把他碰到的第一个人,给神献为燔祭。

这就要了命了,你如何能拿别人的生命当儿戏呢?这又岂是以色列的神所喜悦的呢?

果然,耶弗他一战克敌,大捷而归。

他怀着喜悦的心情,率军回城,当他推开城门的一刹那,他看到他最喜爱的女儿,正满面笑容,蹦蹦跳跳来迎接他。

耶弗他的心都要熟了,他撕裂衣服,向女儿哭着忏悔:女儿啊,我已向神许愿,要

女儿说:父啊,既已许愿,那就照你的愿行吧。只是我尚未成亲,请允许我去山上哀哭两月,悲伤我终身未亲近男子。

后来,以色列的女子,每年要为耶弗他的女儿哀哭四日。

可见,东西可以乱吃,话可千万不能乱说啊。

而后随着战事吃紧,以色列人开始呼吁,要求给他们立一个像外邦国家那样的国王。

于是首任国王扫罗登场,可惜扫罗此人能力有限,统战工作严重不到位,未能统一分散的各部族,而且试图挑战神权,结果没几年功夫,便战死沙场。

终于,以色列最著名的国王,大卫王出世了。(我们玩的扑克牌黑桃K,便是大卫王)

要说大卫此人,堪称是惊才绝艳,《圣经》中对他的外貌有个描述:“ 面色光红,双目清秀,容貌俊美。小伙子那叫一个漂亮,更难得的是,年轻的大卫武艺精通,罕有敌手。

大卫的成名之战,是对决非利士人歌利亚。

歌利亚,是以色列人的宿敌非利士人的一员大将,好家伙,此人生的是上杵天,下杵地,膀大腰圆,肚大腰憨,两臂一晃,千斤之力,隔老远乍一看,跟那磨盘成精差不多少。

试问如此猛将,谁堪匹敌?

果然,以色列中,人皆惴惴,唯有年少的大卫身着布衣,手持弹弓,拈弓发弹,一弹正中歌利亚眉心,巨人噗通到底,大卫纵身向前,手起刀落,人头砍下。

自此,一战而名扬天下。

应该说大卫王开创了以色列的首个繁荣盛世,而且他自始至终臣服于神权之下,且临终遗命,要太子所罗门要谨守律法,敬畏神灵,不可有丝毫越矩。

初登大位的所罗门,确实堪称明主,他对内关心三农问题,大搞房地产开发,对外改革开放,发展对外贸易,一时之间,诸国来朝,称臣纳贡,其中最知名的一位,叫示巴女王。

(据神秘人士称,这位示巴女王,便是同一时期周朝的周穆王西巡之时,所邂逅的西王母。参考《穆天子传》)

而所罗门最为知名,遗泽后世的作为,大概当属建造“耶路撒冷圣殿”,用以敬拜神。史称“第一圣殿”。

圣殿中存放了犹太教最最神秘的“约柜”,而约柜中,存放着神亲自雕刻的“十诫命”。

可惜到了后来,雄主垂暮,昏招迭出,所罗门王非但娶了埃及公主(按照律法, 以色列人禁止与异族通婚),而且大兴土木,诛杀功臣,终于惹得神灵震怒。

及至所罗门王一朝崩逝,以色列旋即一分为二,分裂为北以色列和南犹大,就跟今天的北朝鲜跟南韩似的。

随着以色列进入《列王纪》时代,神权和王权开始出现裂痕,王权总是天然倾向于不断强化集权,而神权又天然是最大,那么如何保持平衡,可以说到了今天的以色列,这个问题仍然悬而未决。

斗转星移,倏忽百年,一个强大的外邦帝国兴起,是为亚述帝国。

亚述人,武德充沛,极其能打,一朝崛起,便即发兵征讨北以色列,围城三年,最终将其夷为平地,拆毁净尽。

北以色列,容纳了以色列十二支派中的十个支派,经此灭国之战,这十个支派死伤惨重,余者散入外邦国家,被逐步同化,就此消失于 历史 长河,被称为“失踪的以色列十支派”。

大胜之后的亚述人舔舔嘴唇,犹不满足,心说一不做,二不休,搬不倒葫芦洒不了油,何不将南犹大也一鼓而下?

当此之时,南犹大国王名叫希西家,希西家虽知犹大国兵微将寡,断然无法抵敌亚述人,但是仍然厉兵秣马,挖掘水渠,准备决一死战。

公元前701年,亚述国王西拿基立,亲率大军十八万,兵发南犹大,围困首都耶路撒冷。

可想而知,此战极为惨烈,眼见得城池陷落,以色列人就要成为一个消失的古代人种。

然而,正在这紧关节要之时,亚述人遭遇了最为强大的对手,也不知从何处,突然杀出一支大军,它们吱吱乱叫,用的是生化武器,让人防不胜防。

据希腊 历史 学家记载,由老鼠带来的鼠疫,类似黑死病,在亚述大军中突然爆发,几乎就在一夜之间,亚述军兵死伤殆尽,西拿基立仓皇逃走,旋即被儿子所杀。

《圣经》对此记录为,因为希西家严守神谕,故而得蒙庇护。

几乎同一时间,以色列兴起一大批先知,其中一位名叫以赛亚,在他书写的书籍之中,有这么一句预言性质的记录:

此话堪称石破天惊,它直接预示了以色列人的未来,直接影响了未来数千年,上百亿的人类命运。

基督教世界认为,传说中童女怀孕所生的,正是自打以赛亚700年后到来的耶稣,但是,以色列人不以为然,他们非常开心地把耶稣给钉在了十字架上,呼叫着说,把流人血的罪,归到我们和我们子孙身上。

怎料,一语成谶。

这一血案,成为了以色列人世世代代的罪过,激起了后世基督徒对犹太人(即以色列人)一次又一次的大屠杀。

当然这都是后话,暂且不表。

再说回希西家王所在的南犹大,虽然一时避过灭国之灾,但是后来终究被巴比伦所灭,耶路撒冷被一火焚之,所罗门王多年兴建的圣殿被夷为平地,同时,圣殿之内以色列的镇国神器,放置神亲自所写的十诫命的黄金约柜,自此消失不见。

两百多年之后的东方王朝,传承千年之久的华夏至尊神器,大禹九鼎,也神秘消失,此后芳踪难觅。

注意,是消失,不是遗失,此诚为人类文明之最大憾事之二。

再说南犹大国破家亡,民众被掳掠而走,去国离乡,以色列人开始了史上第一次大流散,史称“巴比伦之囚”。

这次大离散,也直接造成了数百年后,以色列人的第二次千年大流散,那么是哪些原因造成了欧洲普遍性的反犹主义,以及犹太人面对屠杀,为什么几乎从不反抗呢?

咱们下回再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104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