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有多少人口

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有多少人口,第1张

人口:约28万人

人口密度:1018人/km2

东坑镇位于广东省东莞中部, 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 公路网络完善, 北距广州70公里, 南至深圳特区60公里, 距东莞火车站5公里, 距香港90公里。东、南、西、北分别与东莞市寮步、大朗、常平、横沥、茶山5镇接壤, 属半埔田片半丘陵地区。全镇面积275平方公里, 常住人口28万, 流动人口10万多, 镇府驻地距东莞市中心区20公里。

东坑镇基础设施完善,日供水8万立方米,日供电30万千瓦,有11万千伏,22万千伏变电站,现有开通10000多门程控电话,可直拨世界各地,开通了INTERNET国际互连网,拥有现代化一流通讯设备。镇内各类专业银行,银行服务网点遍布全镇。

-

东坑镇各村

东坑镇于南宋孝宗年间 (1163—1187) 始置居, 现分14个村民委员会和1个居民委员会。

东坑村:宋末立村, 从南雄珠矶巷沙井头井坑村迁来, 因村建在一条坑之东而得名。

寮边头村:本传在宋孝宗年间, 有一姓尧人氏放鸭到此, 在水边搭间草寮住下, 不久一批温姓人氏在草寮北面建房住下, 宋末, 从东莞张村迁入卢姓人氏, 逐渐发展成一个村庄, 取名为寮边头。

长安塘村:明末由寮边头村民分出立村, 因村旁有座马安岭, 地形面临水塘、平川, 整个村庄象坐于太师椅上, 因村庄原北门楼 ( 已拆毁 ) 雕刻“长安世居”四字而得现在的村名。

黄麻岭村:清乾隆年间南社人迁来立村, 传说双岗岭有凤凰一对, 因名为凤凰岭, 后大井头与苏坑交界的以种黄麻为生的村民迁来定居, 而得名。

塔岗村:明初立村, 坐落于小山岗上, 因村前有一花塔 ( 己拆毁 ) 而得名。坑美村:明初立村, 据闻是“陇西”传人, 属末尾支流, 住地又在东坑之末, 故称坑尾, 后人因谐音称坑美。

井美村:明嘉靖年间立村, 因村中有眼大泉井, 井水清凉甘美而得名, 有“道长人远须留步,井美泉甘且共尝”之说。

新门楼村:明朝嘉靖年间立村, 取名为新门楼。

初坑村:初坑村又名丁屋新围, 清末立村, 由丁屋分居而来, 因当时附近没有村庄, 故名初坑。

凤大村:由凤鸣岗和大田膛两村合并而成, 取两村头个字而成凤大村。

丁屋村:原名琥珀坑, 明洪武五年五月五日午时立村, 始祖丁雪村, 自居此地后连生五子, 故改村名为丁屋。

彭屋村:宋朝度宗年间迁居于此, 因村向马坑山而名马坑村, 后彭姓多聚居于此, 以姓 东坑镇中心图氏命名, 得今彭屋村名。

黄屋村:南宋度宗年间立村, 因村向马坑山而得名马坑, 始有丁、彭、黄三姓同居于此,后三姓分居,黄姓居多,以姓氏命名为黄屋村。

角社村:宋朝置居, 据传原为荒山野岭, 毒蛇遍地, 初称为“恶蛇村”, 后又因地处偏僻而改称 “角蛇村”, 至清代, 因民间团体多称“社”, 社与蛇近音, 故改称“角社”。

井美村:明嘉靖年间立村, 因村中有眼大泉井, 井水清凉甘美而得名, 有“道长人远须留步,井美泉甘且共尝”之说。

2017年11月17日,中央文明委决定授予东坑镇第五届全国文明村镇称号。

2020年7月29日,全国爱国卫生运动委员会重新确认东坑镇为国家卫生乡镇(县城)。

2020年9月1日,阿里研究院公布2020年淘宝镇,东坑镇榜上有名。

彭屋彭氏大宗祠

彭屋彭氏大宗祠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彭屋村,建于明嘉(1521-1566)年间的家族祠堂建筑,属于家族祭祀祖先和先贤的场所。,有四百余年历史,由彭屋村史上名人彭世潮(御赐进士官拜陕西道监察御详情>>

金溪文化古村

永丰县旅游重点景区。位于陶唐乡境内,距乡政府5公里处。历史可追溯到唐朝咸亨初年,距今已绵延了上千年,成为永丰历史见证。自宋绍兴年间始就官宦商贾辈出。宋、元、明、清历朝以来,该村的进士就达十余详情>>

东莞丁氏祠堂

东莞丁氏祠堂地处广东省东莞市东坑镇丁屋村。始建于明朝景泰(1450~1461)年间,清朝光绪九年(1883)重修,现存良好。在东莞素有“三间祠堂、四间庙”之说,历代传闻,“丁氏祠堂”就是其中详情>>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

初坑村十八烈士纪念碑(又称正坑十八烈士纪念碑)位于东坑镇初坑村独岭,GPS坐标:北纬22°59070,东经113°55313,海拔高程9米。1946年4月上旬,东江纵队第一支队第二大队第详情>>

东坑镇民俗文化东莞东坑二月初二“卖身节”

东坑镇位于东莞市中部,地处穗、深、港经济黄金走廊,交通网络完善,北距广州70公里,南至深圳60公里,往东莞火车站6公里。东、西、南、北分别与东莞市寮步、大朗、常平、横沥、茶山等镇接壤。全镇面积275

东坑镇名人谢阳光

谢阳光(1917—1982),原名谢煦祥,东莞东坑人。1934年8月,谢阳光在上海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曾在法明区任共青团支部书记。后因组织遭到破坏,奉命转移回东莞,与香港“南委”取得联系后,于19

东坑邮编是523000;

东坑镇隶属东莞市,地理位置北纬22°75’,东经113°82’,位于广东省东莞市中部,地处穗、深、港经济走廊,公路网络完善;东临寮步镇,南依大朗镇,北临常平镇,西毗邻横沥镇和茶山镇接壤。

北距广州70公里,南至深圳特区60公里,距东莞火车站5公里,距香港90公里,镇府驻地距东莞市中心区20公里。东坑镇面积238平方千米(2017年),辖14个村和1个社区;东坑镇交通便利,历史悠久,岭南农耕文化源远流长。

扩展资料:

东坑镇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候区,气候温和,夏长冬短,阳光充足,雨水充沛,年平均气温215℃,年均降水1620毫米。 

东坑土壤可分为五种类型:泥质土、沙质土、黄泥土、泥炭土、冲积土,其中以泥质土、沙质土、黄泥士为多。但耕地多为泥沙混合土壤。

东坑镇有寒溪河、东坑河、青鹤湾河等河流过境,青鹤湾河水从东向西流经大部分埔田地区。神山码头的船舶沿青鹤湾经峡口入东江可达省港澳各大港口。

参考资料:

---东坑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anai/991263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10-24
下一篇2023-10-2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