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古代珠宝首饰的资料和书籍还有网站~最好是元明清时代的~又最好是元代的!!急!重金悬赏!!!!

有关古代珠宝首饰的资料和书籍还有网站~最好是元明清时代的~又最好是元代的!!急!重金悬赏!!!!,第1张

中国珠宝首饰设计网:

http://bbs001gemcom/

宋元金银首饰给现代设计哪些启示

http://artpeoplecomcn/GB/41067/41121/9306690html

中国艺术品收藏门户

http://wwwcangdiancom/

其他:元代于两宋颇有继承,如竹节钗、如意簪,连二连三式花头簪钗、桥梁式簪钗等。当然也很有新创,如螭虎钗、荔枝簪、瓜头簪、满池娇荷叶簪、牌环等。在制作工艺上,最突出的一点,是由唐代的以“镂鍱”为主,演变为以“鎚鍱”为主,即以“打”的功夫之精细而把平面图案做成很有浮雕效果的立体图案,再辅以“镂花”亦即錾刻,使浮雕式的图案既有灵动的生意,又有着仿佛工笔写生的微至。

  中国是世界上重要的产玉国,不仅开采历史悠久,而且分布地域极广,蕴藏量极广。据《山海经》记载,中国的产玉地点有200多处,一些著名的玉矿至今仍在开采,为中国玉雕艺术的向前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料,中国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它和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和湖北的绿松石,称为中国的四大玉石。

  [和田玉]和田玉分布于新疆莎东——塔什库尔干,和田——玉阗,且末县绵延1500公里的昆仑山脉北坡。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微量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矿等。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等不同色泽。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质状光泽,硬度55——65度。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5000米高的山岩中。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为山料。和田玉的经济价值评定依据是颜色与质地之纯净度。

  其主要品种有:羊脂白玉、白玉、青白玉、青玉、黄玉、糖玉、墨玉。

  [独玉]独玉的矿区地处南阳市北郊的“独山”,又称“南阳玉”。独玉为斜长石类玉石,质地细腻纯净,具有油脂或玻璃光泽,抛光性能好,透明及三种以上的色调组成多色玉,颜色艳,硬度大于65。品种主要有:白玉,绿玉、绿白玉、紫玉、黄玉、芙蓉红玉、墨玉及杂色玉等。独玉开采历史悠久,陕西神木石茆出土的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玉斧及现陈列于北京市北海公园团城内的元代“渎山大玉海”都是独玉琢成的。独玉的开采在汉代已有相当的规模,至今南阳独山还有一千多个古代采玉的矿坑,可见独玉的开采历史悠久,规模之盛,品类之丰,至今仍可形成规模生产。

  [岫玉] 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县而得名。岫玉形成于镁质碳酸岩的变质大理石中,我国这种玉种的矿床很多。岫玉外观呈青绿、黄绿、和淡白色,半透明,抛光后呈蜡状光泽,硬度为35-5度。新石器时期红山文化所用的玉材产于岫岩县境内的细玉沟,俗称老玉,为透闪石软玉。商代妇好墓种出土玉器多数玉材与岫岩瓦沟矿产岫玉相似。瓦沟矿岫玉开采历史悠久,储量丰富。为我国当前主要的产玉矿区,岫玉产量占全国60%左右。

  [绿松石] 绿松石是古老的玉石之一,早在古埃及已被人所知,把它视为神秘之物。甘肃永靖出土有距今3800年前的绿松石珠子20枚。古有“荆州石”或“襄阳甸子”之称绿松石为铜的氧化物隐晶质块体。或结核体,深浅不同的蓝、绿等颜色,常含有铁线,硬度为5-6,蜡状光泽。湖北产优质绿松石,中外著名,其工艺品甚的人民喜爱,畅销世界各国。

  中国其它著名玉石

  [水晶] 成分:SiO2;晶体:晶体状,硬度7,品种:水晶、紫晶、蔷薇水晶、发晶、水胆水晶等;主要产地。江苏东海

  [玛瑙] 成分:SiO2;形态:纹带状块体;硬度65-7;颜色:红、蓝、绿、灰、褐、黑等;另有玉髓、水胆玛瑙等品种。主要产地: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新疆等地。

  [孔雀石]为铜的氧化物,通常呈块状,结核状,带状构造,孔雀绿色,硬度35-45。主要产地广东,湖北,赣西北等。

  [木变石]为硅化青石棉,因外观极似木质,并且能产生猫眼效应,,硬度7,颜色主要有黄、蓝等,并分别称虎睛石、鹰睛石,产地为河南淅川。

  [东陵石]为石英集合体,硬度7,致密块状,蓝色为主,产地为河南。

  [密玉]为石英集合体硬度7,致密块状,绿色,因产河南密县而故名。

  [芙蓉石]为石英集合体,硬度7结晶块状,粉红色,主要产地,内蒙古、河北。

  [梅花玉]为火山岩类,硬度7,杏仁状构造,呈红绿白等色“干枝梅”花型,故名。产地:河南汝阳。

古代女子的传统首饰中,耳饰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古代女子耳饰:

1 银耳环:银耳环是古代女子最常戴的耳饰之一,通常由银制成。有些银耳环会镶嵌一些宝石或珍珠,增加其美观程度。

2 翡翠耳坠:翡翠是一种珍贵的玉石,被认为具有辟邪和保护的作用。翡翠耳坠通常由翡翠和黄金制成,形状各异,有的还镶嵌有宝石或珍珠。

3 珊瑚耳环:珊瑚是一种色彩鲜艳的海底生物,被用来制作各种装饰品,包括耳环。珊瑚耳环通常由珊瑚和黄金制成,有时也会镶嵌一些宝石或珍珠。

4 珍珠耳坠:珍珠是一种珍贵的珠宝,通常由蚌类养殖而成。珍珠耳坠通常由一颗或多颗珍珠制成,有时也会镶嵌在金或银的耳环上。

5 宝石耳环:宝石耳环通常由各种珍贵的宝石制成,如钻石、红宝石、蓝宝石等。这些宝石通常会被切割和镶嵌在金或银的耳环上,以增加其美观程度。

这些是古代女子传统首饰中常见的几种耳饰,每种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历史背景。这些耳饰不仅具有装饰作用,还有象征意义和文化内涵。

以当时比较稀少的材质就是古代比较珍贵的了,象珐琅,当时流入中国的时候,我们的制作工艺做不出来就觉得很名贵,现在就不是这样了

象玛瑙,现在东北那边发现了大量的矿以后,感觉玛瑙都不怎么值钱了,古代还是珍贵的

参考资料里有些,楼主可以看下

古代珍贵的珠宝首饰的话象好的翡翠和和田玉、珍珠、象牙、玳瑁、红珊瑚、红蓝宝这些都是

因为在古代乃至现代,珠宝是稀少的东西,物以稀为贵,当然这些珠宝在那时象征着身份和地位,一般的平民是买不起的。其次,佩戴珠宝首饰也祈祷了装饰作用,要想在古代没没有什么整容、美容院,首饰的佩戴能很大基础上增加气质等。

古代首饰 要鉴别一颗钻石的质量,通常是看它的颜色、重量、洁净程度及割面能否表达光亮的特性。 考虑一颗钻石是否值得购买。首要条件看看这颗钻石没有被镶嵌过。

真假翡翠识别

翡翠盛产于亚洲,其娇艳美丽的绿色,优良的质地,深受东南亚、港澳地区、日本及中国大陆消费者的喜爱,被视为珠宝中的上品。其实翡翠也有好几种杂色,如白色、红色、黑色等,当然绿色翡翠为正品。优质翡翠呈鲜艳明亮的碧绿色恰似一泓秋水。翡翠呈半透明或不透明状,光润明亮,绿色中有天然形成的不规则色块,称色源。内部有细小晶粒,或呈纤维状、或呈片状、或呈星点状,闪光发亮,这就是翡翠的翠性,是许多仿制品所不具备的,是判断真假的标志。宝石中绿色者不少,但翠性是翡翠独具的特色,整块翡翠浓郁中显翠性,风韵别致。

翡翠比重为33,硬度为65~7。 假翡翠有两类,一是绿色的低值宝石,如澳洲玉、河南玉、绿玛瑙、东陵石等;另一类是玻璃制品。低值宝石中,澳洲玉绿中闪黄,整块玉石颜色均匀,无色形,无翠性。河南玉绿中带灰色,颜色均匀,无明显的色源和色形,比重为265,小于翡翠。东陵石的绿色发暗,其色形是点状,绿色中有鱼鳞片似的闪光。绿玛瑙是人工染色玛瑙,绿色中闪蓝色,颜色均匀一致,无翠性,质地油光细腻,比重为265,小于翡翠。绿色玻璃绿无光,硬度为55~6。不能在玻璃板上划出印痕,而翡翠则可以。

钻石质量的鉴别

要鉴别一颗钻石的质量,通常是看它的颜色、重量、洁净程度及割面能否表达光亮的特性。 考虑一颗钻石是否值得购买。首要条件是这颗钻石没有被镶嵌过。因为经过镶嵌的宝石就不能精确鉴定它的品级。不同形式的镶嵌,可以令钻石看起来比它本身更白亮些或黄暗些;而且镶托上的爪痕,更能隐藏钻石上的瑕疵。钻石本来是天然最硬的宝石,但是在镶嵌或拆卸时,如果所用的力量不准确,也足以使钻石边缘受损,影响价值。如果购买时钻石已被镶嵌,鉴定时要记着把钻石拆卸下来,以利更准确鉴定它的完好程度、质地和价值。 弄脏了的钻石会发黄无光。一般情况,半年一次将钻饰放在特别清洁液中,在超音速洗涤机上清洗,使它保持光泽。鉴定的钻石起码要是清洁的。 拆卸和清洁后,便要鉴别钻石的品级和颜色。

1、笄是古人用来簪发和连冠的饰物,是簪、钗的鼻祖。 古代男女均留长发,笄为古代男女用来插定绾起的头发或弁冕的。

从周代起,女子年满十五岁便算成人,可以许嫁,谓之及笄。如果没有许嫁,到二十岁时也要举行笄礼,由一个妇人给及龄女子梳一个发髻,插上一支笄,礼后再取下。

2、簪是笄的发展,同样起固定发髻之用,在前端加以纹饰,雕刻成植物(花草)、动物(凤凰孔雀)、吉祥器物(如意)等形,并可用金、玉、象牙、玳瑁等贵重材料制作,工艺也愈发丰富,有錾花、镂花及盘花等。

3、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钗用来绾住头发,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发钗的安插有多种方法,有的横插,有的竖插,有的斜插,也有自下而上倒插的。所插数量也不尽一致,既可安插两支,左右各一支;也可插上数支,视发髻需要而定,最多的在两鬓各插六支,合为十二支。

4、步摇是在顶部挂珠玉垂饰的簪或钗,是古代妇女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一般形式为凤凰、蝴蝶、带有翅膀类的,或垂有旒苏或坠子,走路的时候,金饰会随走路的摆动而动,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则动摇,故名。

5、钿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1、把金属宝石等镶嵌在器物上作装饰。2、古代一种嵌金花的首饰。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的作用。

6、扁方是满族妇女梳旗头时所插饰的特殊大簪,形制与作用与汉人妇女髻上的扁簪类似。清代贵族妇女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都使用扁方,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装饰的同时更重要的是控制发髻使其不散落下来。

7、古代简称“栉”,与簪、髻、钗、步摇等并称为中国古代八大发饰之一,昔为宫廷御用珍品 , 故有“宫梳名篦”之誉。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8、华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为华丽的首饰,华丽的头饰。

9、抹额,也称额带、头箍、发箍、眉勒、脑包,汉族服饰,明代较盛行。妇女包于头额,束在额前的巾饰,一般多饰以刺绣或珠玉。

扩展资料:

首饰的来源:

在古代,有一个与现代意义上的首饰含义接近的词,这就是“头面”。这大概是人们认为首饰如同脸面一样,能给人的外貌增添光彩的缘故。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三记载:汴梁相国寺“两廊,皆诸寺师姑卖绣作、领抹、花朵、珠翠头面、生色销金花样幞头帽子、特髻冠子、条线之类。”

这里的“珠翠头面”按今天的话说,就是用珍珠玉石制成的首饰。宋代都城汴梁有专门经营珠宝、金银首饰的店铺,叫“头面铺”。宋代吴自牧《梦梁录》卷十三载:杭州小市里有一家“舒家体真头面铺”即指首饰店。以后的元、明、清几代,也称首饰为“头面。

到了现代,“头面”(在传统戏曲中,头面是旦行角色头上化妆饰物的总称,包括发髻、发辫、珠花、耳环、簪了等一整套用品)一词已被“首饰”取而代之,而“首饰”已成为从头到脚全身各部位所佩戴的各种饰品的总称。

人类佩戴首饰究竟始于何时,恐怕很难精确地考证。但是我们不难推想,从人类开始意识到装饰与美化自身的时候起,人类也就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最原始的首饰,大概可以追溯到遥远的石器时代。

-首饰

中国古代珠宝首饰

双鬓隔香红,玉钇头上风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中国古代首饰的历史悠久,各朝代风格早期遗存,以骨贝玉石为主;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金银首饰出现越来越多;两汉后金银簪钇越来越常见,唐宋元时代继续发展,明代得以辉煌,数量品类都是最多;到了清代,珠宝串珠点翠与金银交织,另呈一番色彩。

骨笄 掩鬓 小插 牡丹钗

竹节钗 桥梁钗 步摇 珠花钗 点翠钗

分心 叠胜 五凤花钿 扁方

胜 金珰 金梳 金丝鬏髻 点翠凤冠 金宝髻

唐-宋

唐代―敦煌莫高窟壁画 花钿

南宋―女史箴图 发钗

五代至北宋 女子戴冠

唐代绘画

北宋-金花筒桥梁钗

宋―送子夫王图 步摇

宋钦宗皇后像―龙凤花 钗冠

宋―杜秋娘图 梳篦

明―吴氏先祖容像 分心→华鬓钗倒插

明人容像 头箍

宋-明

明人容像 头箍 顶簪 头箍

围绕鬓折戴的一幅头面

五凤钿子

清―皇后冬朝冠

春闺卷读图 清―完颜氏像

清―美人绢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 https://hunlipic.com/liwu/104230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 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