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多色性观察:紫水晶二色性为弱—明显,方柱石二色性明显—强。堇青石具很强的三色性:为浅紫/暗紫/黄—褐色,肉眼能明显观察到不同方向颜色的变化。尖晶石、萤石和翡翠无多色性。
(2)正交偏光镜下翡翠显示晶质集合体的特征,不消光。正交偏光镜下加干涉球测定宝石的干涉图,紫晶显示牛眼状或螺旋桨状干涉图;方柱石为标准一轴晶干涉图;堇青石为二轴晶干涉图。
(3)折射仪观察:紫水晶为一轴晶正光性,转动宝石,高值阴影边界上下移动;方柱石为一轴晶负光性,转动宝石,低值阴影边界上下移动。紫水晶的双折射率值为0009,方柱石的双折射率值变化较大,为0004~0037。
(4)相对密度:尖晶石、翡翠、磷灰石和萤石具有较大的相对密度值,紫晶、堇青石和方柱石的相对密度值较小(表4-7),在三溴甲烷重液中上浮。
(5)放大检查:紫晶内部常见气液二相包裹体,个别品种还能见到“虎斑纹”包裹体;方柱石的典型包裹体是平行排列的平直的细管,常出现猫眼效应,并且其眼线细长。萤石中色带发育,具有两相或三相包裹体。尖晶石中常有细小的八面体负晶。翡翠为变斑晶交织结构,具有解理面闪光现象。
(6)紫外荧光观察:紫色萤石在长波紫外光下多数有荧光,而紫水晶因含铁无荧光。
(7)分光镜检测:磷灰石和萤石具有580 nm的吸收线,翡翠在蓝紫区具有特征的437 nm的吸收线。
折射率测定是鉴定宝石品种的关键。除锆石和少数**宝石外,大多数宝石的折射率值均低于181,通过测定宝石的折射率值及双折射率值,就可准确地鉴定宝石的品种(表4-6)。
**宝石中相对密度大于金绿宝石的只有高型锆石和蓝宝石。相对密度与金绿宝石接近的有钻石、托帕石、钙铝榴石,其他大多数品种的相对密度均小于金绿宝石,因而可用静水力学法或重液法测定相对密度鉴别。
可见吸收光谱:金绿宝石、蓝宝石、锆石、橄榄石、磷灰石均可见特征的吸收光谱。金绿宝石444 nm、蓝宝石440 nm、橄榄石453 nm、477 nm、497 nm的吸收线,以及磷灰石580 nm的双线均可成为这些宝石的鉴定性特征。
放大观察:锆石、橄榄石宝石由于具有较大的双折射率值,放大观察均可见小面棱重影。利用宝石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可较容易地区别相似宝石。由于锆石的折射率值超出了折射仪的观察范围,因而小面棱重影的观测鉴定就十分关键。长石两组正交的完全解理可作为和其他相似宝石区别的鉴定特征。岫玉中常见白色絮状的蛇纹石内含物。
表4-6 金绿宝石与其他**宝石的鉴定特征
偏光性观测:用偏光镜加干涉球观察宝石的干涉图。蓝宝石为一轴晶负光性,具典型的黑十字干涉图;金绿宝石、长石为二轴晶矿物,具有二轴晶干涉图,只见一条黑臂;黄晶具有特征的牛眼干涉图;岫玉不消光,显示非均质集合体的消光特征。
一:放大镜
锆石与钻石极为相似,是钻石最佳代用品。鉴定方法是,锆石由于具有偏光性和很大双折射率,当用10倍放大镜观察加工后的锆石棱面时,由其顶面向下看,可以看出底部的棱线有明显的双影,而钻石绝无双影现象。 二:便携式显微镜
艾尼提便携式扫描仪鉴别珠宝图现在随着科技的进步,玻璃制品仿冒是最多的,常常以假乱真,很多老专家用肉眼也很难辨别,借助便携式显微镜(比如艾尼提,迪光等)很容易辨别玻璃制品。由于玻璃制品在生产过程中有气泡,用便携式显微镜观看玻璃制品,放大到200倍率,可以很清晰的看到玻璃里面夹杂的气泡。由此可辨别是否为玻璃制品。
三:光谱仪
用于珠宝鉴定的光谱仪目前有很多,复享科技的Opal3000 Pro珠宝鉴定光谱仪改良了原有珠宝鉴定设备的样品测试方式,具有开阔的样品操作平台,能够更方便、更快速地测量各种珠宝样品,非常适合于实验室使用。
四:笔式聚光手电:
用来观察浓色宝石的透明度。聚光手电的电珠应凹于笔头面,不能凸出笔头面,否则不便于观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