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宝石,水晶,钻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红宝石,水晶,钻石的主要成分是什么?,第1张

红宝石是指颜色呈红色的刚玉,它是刚玉的一种,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主要为Cr2O3,含量一般01~3%,最高者达4%。

水晶(rock

crystal),稀有矿物,宝石的一种,石英结晶体,在矿物学上属于石英族,主要化学成份是二氧化硅,化学式为SiO2。

钻石的化学成分是碳,这在宝石中是唯一由单一元素组成的,属等轴晶系。常含有005%-02%的杂质元素,其中最重要的是N和B,他们的存在关系到钻石的类型和性质。晶体形态多呈八面体、菱形十二面体、四面体及它们的聚形。纯净的钻石无色透明,由于微量元素的混入而呈现不同颜色。

有文字记载的宝石开采历史中最早的就是祖母绿,其最早产地红海西岸埃及的一些祖母绿矿山,早在公元前21世纪埃及中王朝已开采。在古希腊,祖母绿被称为Smaragldos(绿色的石头),作为献给女神维纳斯的高贵珍宝。而今仍为世界各地人们喜爱,奉为5月诞生石,象征着幸运或幸福绵长;它也是结婚55 周年的纪念石。其英文名称Emerald(或Smaragd)是古波斯语“Zumurud”的误传拼法,汉语音译为“助木剌”或祖母绿。

祖母绿是绿色宝石之王,也是绿柱石家族的魁首。绿柱石家族中另一个重要宝石成员是海蓝宝石,其英文名称Aquamarine,来自拉丁语,意为“海水”,即海水蓝色的宝石,中世纪已流行,现为3月诞生石,象征着沉着勇敢或勇气。其他颜色的绿柱石还有粉红、金黄、黄、黄褐色品种。绿柱石质的星光宝石或猫眼石多见于海蓝宝石。

一、绿柱石宝石的基本特征

矿物名称:绿柱石

化学成分:理论化学式Be3Al2[Si6O18]。其中Be和Al可以被等价或异价离子替代,如Fe3+、Cr3+、Sc3+、Ti4+、V5+、Fe2+、Mn2+、Mg2+等。当有高价离子替代Be2+时,作为补偿电价的碱金属离子,如Cs+、Li+、Rb+、Na+、K+,充填在硅酸根构成的环状通道内。通道内还可分布有H2O,尤其在含锂、铯的变种中多见。不同产地的绿柱石,主要、次要成分均有一定的变化。

晶系及结晶习性:六方晶系。常见柱状晶体,表现为由六方柱、平行双面和/或六方双锥组成的聚形(图16-2-1)。碱性绿柱石有时会出现平行双面发育的短柱或板柱状形态。双晶少见,可见束状或放射状集合体。柱面上常有平行c轴的纵纹。

图16-2-1 绿柱石常见晶形

光学性质:绿柱石宝石绿、蓝色最常见,黄绿、黄、粉红等色也常见,此外还有其他如褐、及白、灰、黑色的特殊异种。某些绿柱石可有色带。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

一轴晶,负光性。折射率No1566~1602,Ne1562~1594,不同产地和不同品种的绿柱石折射率有一定变化。双折射率0004~0010,常为0005~0007。表16-2-1列出了绿柱石不同品种的折射率和双折射率的一般范围。色散0009~0014。

表16-2-1 不同品种绿柱石的折射率、双折射率与密度

多色性弱到强,一般较清晰,色调变化多样,与着色离子(铁、铬、锰等)含量或色心有关,如绿色的祖母绿多为黄绿—蓝绿;蓝色的海蓝宝石多为无色或淡蓝绿—蓝色。

紫外荧光从无反应到亮(艳)红色。哥伦比亚祖母绿一般荧光较强,可作为判据之一。

不同品种的绿柱石宝石吸收光谱各具特征。祖母绿含铬和铁,683nm和680nm处有窄的双线,并伴有637nm的窄线,同时在430nm和625~580nm有宽的弱吸收带;非常富铬的,有4475nm窄线。钒祖母绿主要含钒和铁,因含铬少,无683nm、680nm及637nm的吸收线,最大的吸收近600nm。海蓝宝石有427nm(宽)、456nm(散)和537nm(强)的吸收线。绿色绿柱石可共存有铬和锰,蓝色绿柱石可共存钒、铬、锰,吸收光谱很复杂。

粉红色和橙色绿柱石大多被认为是锰致色,也有人认为是钴和铯或锂和铯共同呈色。粉色样品在495nm和540nm(常光)或355nm和555nm(非常光)处的吸收证明有Mn2+。橙色样品已证明含锰、钒、铁和铬,吸收在蓝色区。红绿柱石可能是锰致色。吸收线在480nm和550nm。

马西谢(Maxixe)型绿柱石由色心(包括CO3或NO3色心)或铁、锰致色。深蓝色者在685nm和695nm间有强吸收,670~585nm有若干弱线。和正常海蓝宝石最大的区别在于:马西谢(Maxixe)型海蓝宝石无427nm吸收线。

绿柱石宝石可显猫眼效应,但一般较弱,主要见于体色浅、带蓝或带绿色的海蓝宝石中。星光效应在绿柱石宝石罕见。

力学性质:绿柱石具不完全底面解理{0001};断口贝壳状至参差状。硬度75~8。密度一般 ,各品种因类质同象杂质种类和含量不同变化明显(表16-2-1)。熔点1410~1430℃。

绿柱石耐酸,除氟氢酸外,其块体与酸不起反应,极细的粉末溶于热酸、碱,尤其含碱金属者耐酸力较弱。

显微特征:不同产地的祖母绿包裹体特征不同。如哥伦比亚祖母绿具有典型的由气泡、液体和立方体石盐组成的三相包裹体,还可含有黄铁矿、钠长石、氟碳钙铈矿、石英、镍黄铁矿、方解石,甚至祖母绿等客晶。俄罗斯西乌拉尔祖母绿包裹体以单个或成群的竹节状阳起石为特征。奥地利Habachtal、津巴布韦Sandawana的某些样品中,也有这种阳起石或“透闪石”纤维体。印度祖母绿的特征是成群的六方“负晶”空穴,平行c轴排列,在底面或斜交c轴的面上投影呈“逗号”状。巴基斯坦祖母绿经常有“铺路石状”图案的液膜包裹体和被后生底面裂隙横切的负晶、生长管以及云母片、硅铍石小晶体。澳大利亚Poona祖母绿中最重要的包裹体是云母,它们和钛铁矿一起杂乱分布或大致平行于晶轴排列;钛铁矿多已蚀变为白钛石(隐晶质,不透明到半透明,灰白色)。南非德兰士瓦祖母绿含绿色铬云母或带褐色的云母及辉钼矿晶体。巴西祖母绿裂隙多,包裹体相对少,一般是稀薄铺路石状液体膜和黑云母,或有大的半自形负晶,可被多相充填。

海蓝宝石中的包裹体主要是部分愈合的裂隙、间断的管状体,管可呈六方形负晶,管中可有石英、磷灰石、钛铁矿、白云母等客晶。其他客晶还可有绿帘石、刚玉、磁黄铁矿、石榴子石等。巴西和巴基斯坦的海蓝宝石还有形如六方放射或十字交叉的“雪花状星”,是由在不同方向的张裂隙/愈合裂隙中,被液体薄膜围绕细小的钠长石造成,可引起鲜艳的干涉色。客晶有石英、磷灰石、绿帘石、钛铁矿和刚玉。马西谢(maxixe)型海蓝宝石的包裹体以条纹状和流淌状液体薄膜为特征,一条条的两相包裹体中可含磷灰石。

其他绿柱石包裹体也各具特征,如巴西的透绿柱石含细小的赤铁矿连生在钛铁矿周围;阿富汗透绿柱石中有特征的红褐色八面体烧绿石;**和金黄绿柱石可有平行排列的三相包裹体或水和二氧化碳两相不混溶气液包裹体;美国加州产的粉色绿柱石有独特的桶状、矛头状云母;巴西产的粉色绿柱石有电气石与流体包裹体伴生;澳大利亚产的粉色绿柱石包有萤石;产于美国犹他州的红绿柱石,仅见许多分隔的、细小的流体包裹体残留在部分愈合的裂隙中,反映其火山成因的特殊产状。

二、绿柱石宝石的类型

绿柱石质宝石主要根据颜色分成不同品种,其中颜色不稳定的马西谢(Maxixe)型绿柱石可包括不同色彩的异种。有的文献把猫眼绿柱石、星光绿柱石单分为两个品种。

(1)祖母绿(Emerald):只有中等(中亮到中暗)色调的绿色绿柱石归入祖母绿这个名贵品种。过亮或过暗的绿色者只能归入绿色绿柱石。“祖母绿”的颜色应是一种青翠悦目的、纯绿或稍带黄的绿色或稍带蓝的绿色,并且应该透明、没有严重的瑕疵。猫眼现象可见于半透明祖母绿中,是罕见的珍品。

达碧兹(Trapiche)祖母绿是单晶祖母绿中包有钠长石或碳质的特殊品种。哥伦比亚木佐产的是碳质包在单晶中心和六条星射的臂里,呈暗色的核和放射臂;Penas Blanco产的是带灰色的钠长石分布在绿色核和放射臂之间。它们的琢件呈半透明的云雾状。

(2)海蓝宝石(Aquamarine):指浅蓝色到蓝色或带绿的蓝到带蓝的绿色,色调由很浅到中深的绿柱石。几乎所有海蓝宝石都经热处理以褪去**组分、产生更吸引人的蓝色。猫眼海蓝宝石比其他的绿柱石质猫眼常见。能切出星光的海蓝宝石,则是灰黄或带褐、发黑的暗色品种。

马西谢(Maxixe)型海蓝宝石,应指深蓝色(钴蓝色彩)的。其天然石易退色,市场上的这种宝石多是经γ射线或短波紫外光处理着色的。

(3)铯绿柱石(Morganite):又称粉红绿柱石、摩根石。包括淡粉红、淡橙色的绿柱石。马西谢(Maxixe)型铯绿柱石(热处理后仍为粉红色)也见于市场。

(4)红绿柱石(Bixbite):又称柏比氏石。深玫瑰色。含锰致色。

(5)金色绿柱石(Golden Beryl或Helioder):金黄、带褐的**到褐色;也见猫眼金绿柱石。

(6)黄绿柱石(Yellow Beryl):纯黄或带绿的**的透明绿柱石。

(7)绿色绿柱石(Green Beryl):色调淡的亮绿或色调浓暗、透明到半透明的绿柱石质宝石。因其含铬少,主要由铁致色,所以达不到祖母绿的色彩。

(8)透绿柱石(Goshenite):又称戈申石,是无色透明的品种。

有人也将黄绿柱石、绿色绿柱石、无色绿柱石合并为一个“普通绿柱石”品种。

三、绿柱石宝石的评价

由于不像其他宝石那样色散强、出火强、璀璨多姿,因而祖母绿的颜色色彩及分布是评价主要考虑的因素。高质量者,必须具有强烈的中—浓艳色调的稍带黄或蓝的绿色,能给人一种柔软的绒状感觉;颜色要均匀,最好无色带。裂纹和重量也是评价的重要依据。裂纹要少,但是由于祖母绿较脆,大多有裂纹,无裂纹的成品是罕见的。同样由于性脆,祖母绿一般也较小,2~3ct或者更大的很少,如果色调好,无或少裂纹,价值就可以相当于或超过同等大小的钻石。色调浅的即使无裂纹,价格也较低,这样的材料即使大至5ct也非精品。还有就是要考虑切工(绿柱石质宝石有特有的梯形琢型,也称祖母绿琢型)是否符合规范以及内含包体的多少和位置。

海蓝宝石呈蓝或带绿的蓝到蓝绿者好,最常见带绿的蓝色者;色浅的档次偏低。色调从很浅到中深。几乎所有海蓝宝石都在切磨后经热处理以产生诱人的蓝色。在中档宝石中,色深的海蓝宝石优于电气石,因其裂隙常较少,透明度更高,色彩也较匀净。特殊质量的如:马达加斯加海蓝宝石指中深度蓝色、且属常光呈此色彩的海蓝宝石;巴西海蓝宝指绿中带蓝的海蓝宝石。马西谢(maxixe)型海蓝宝石指似钴蓝的深色调者,市场上这种原料或成品都经辐照处理,颜色未必稳定。

其他色彩的绿柱石质宝石透明度都较好。除透绿柱石之外,都以色深的为好。透绿柱石常有不同程度的蓝、绿或**而过渡为其他品种,价值反而不如透明、无色、纯净的。莓红色绿柱石不如粉红铯绿柱石美,因为罕见,大到1~2克拉的价虽偏高也有人购买。

四、合成绿柱石宝石、优化处理绿柱石宝石及绿柱石宝石的仿制品

绿柱石类宝石的合成主要是祖母绿和海蓝宝石。合成方法主要有水热法和助熔剂法。水热法合成品一般颜色均匀,色调饱和,净度好,包裹体有诱导种晶片、针状或钉状平行排列的硅铍石、容器脱落的金属(如铂)片及气液包裹体。水热法合成的海蓝宝石不含Mg2+。助熔剂法的合成品主要是祖母绿,其特征是不含水,可见种晶片、残余助熔剂包裹体、次生愈合面、铂片、均匀的平行生长层纹等。

绿柱石类宝石的各个品种,有多种处理和改善方法。

(1)热处理:各种绿柱石类宝石都可热处理,以去除或减弱杂色,如海蓝宝石热处理可去掉**,使绿变蓝,颜色更纯净。这主要是因为在Al3+位置导致**的Fe3+被还原为Fe2+,但过热会使蓝色变得苍白。由于加热可能使宝石产生裂纹,对于价值高者,尤其是祖母绿,轻易不用热处理去改善其颜色。热处理也可去掉某些包裹体。

(2)辐照:高能粒子辐照也被用于处理绿柱石类宝石,改变其中变价离子的价态,或者产生或破坏色心,从而改变颜色。如辐照可以使绿柱石中的Fe2+变为Fe3+,将使绿柱石**调增加;使蓝色变绿、无色变黄、粉色变橙。

(3)注油和染色:绿柱石宝石,常常有裂隙,因此可通过注油(或蜡、塑料)和染色来改善透明度及颜色。染色剂借蒸气或化学反应溶在液体里,而后被吸附于裂隙与原石起反应沉淀于裂隙中。这种不常用却易使人受骗的手法,若无化学反应又叫有色浸渗,绿的染料也可加在油或蜡、塑料里。多用在将无色刻面石或块状原石及浅绿色弧面石变成“祖母绿”;单纯的浸渗不稳定,会退色,但有些染色也可以很稳定。注油的饰品会产生干涉色不匀的斑迹,染色者放大观察会表现为裂隙处色浓的颜色不均匀现象。

(4)覆膜:通常是在无色或淡绿色绿柱石表面包上一层绿色塑料。后者有荧光反应。

仿制品主要是用玻璃、塑料、钇铝榴石和合成尖晶石仿祖母绿和海蓝宝石,通过偏光性,折射率和密度容易区分它们。

五、绿柱石宝石的鉴定

与祖母绿颜色相似的宝石有:萤石、翠榴石、钙铝榴石、铬透辉石、绿电气石、绿玉髓、磷灰石、翡翠、玻璃、钇铝榴石(YAG)、立方氧化锆(CZ)等。区分它们与祖母绿可有针对性地选择光性、密度、折射率、双折射率、硬度等特征,比较容易鉴别。区分要点见表16-2-2。

表16-2-2 祖母绿与相似宝石特征一览表

祖母绿与合成祖母绿的区分比较困难。除了双折射率低到0003~0005(折射率在1560~1565)倾向定为合成石,查尔斯滤色镜及荧光反应很难用为判据;关键的区分在于它们的内部特征,主要是包裹体特征。

不论何种方法的合成石,都会有坩埚或容器脱落的金属成为同生包裹体出现;六边形或方形等外观的铂片是合成石典型包裹体之一。助熔剂的粗大原生包裹体和一缕缕一片片的次生愈合面、铂片、均匀的平行生长层纹是助熔剂法合成石的特征。水热法合成石以棉花一样外观的或排在平行生长线上的、细微的两相包裹体,由锥状两相包裹体管和硅铍石组成的“钉”或“剑”以及金属片或铂片为特征。天然石的包裹体特征与此大不相同,尤其是除了硅铍石之外的矿物包裹体或三相包裹体更是天然石的明确标志。此外,红外光谱也是一个有效区分手段,天然祖母绿有Ⅰ型水和Ⅱ型水的特征吸收峰,水热法合成品只有Ⅰ型水吸收峰,而助熔剂法合成品无上述两类水的吸收峰。

用垫层绿粘胶加色仿祖母绿的三层石或二层石,则需借内部特征(粘合层处的气泡和/或折光性差异)鉴别;覆盖一层塑料膜的也有类似的差异;注油或浸渗染色的祖母绿,在裂隙处有不均匀的绿色、晕彩或残留的染料斑迹;怀疑有油存在时可用热针试验。当在紫外灯下见有异于祖母绿的荧光反应时,也预示着有油或染料或塑料、粘胶。其他绿柱石质宝石的合成石少见或没有,却有一些外观相似的其他品种宝石。如海蓝宝石与蓝黄玉、堇青石、合成尖晶石,黄绿柱石与黄水晶,粉色绿柱石与粉色电气石或方柱石,有的用折射率、双折率即可区分,有的需结合光性、多色性和密度等来鉴别。

猫眼和星光绿柱石中,含赤铁矿和/或钛铁矿包裹体多时,常带褐色或黑色,与星光刚玉或辉石猫眼相似,折射率点测和/或相对密度估测对鉴别有效。浅色绿柱石猫眼,其管状体特征和包裹体组合也不同于金绿宝石和石英。

六、绿柱石宝石矿床产状、产地简介

绿柱石质宝石都是热液成因的,但具体产状有所不同。归纳起来,绿柱石质宝石有如下成因类型:

1岩浆-热液型

主要是花岗质伟晶岩中气液成因的海蓝宝石、铯绿柱石,以及流纹岩后期热液的红绿柱石。晶洞中产出的晶体透明、瑕疵少,伟晶岩脉体里罕见宝石级晶体;而沿裂隙的后期热液脉中则有“云英岩型”蓝海宝石、铯绿柱石、金绿柱石等产出。

海蓝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中或与花岗伟晶岩活动相关的花岗岩体内、外接触带;围岩可为片麻岩、片岩、大理岩或辉长岩、闪长岩。优质海蓝宝石主要产自巴西(占世界海蓝宝石产量70%),其他著名产地有美国、马达加斯加等。我国新疆、内蒙古、云南、湖南、湖北及四川等省区也有产出,尤以新疆阿尔泰地区产量大,质地则因色浅或绺裂受损。其中猫眼石虽多,但颜色太浅,亮线清晰的罕见。

粉色绿柱石的主要产地有马达加斯加、巴西、阿富汗、美国、俄罗斯、莫桑比克。我国新疆、云南仅见有样品。金色绿柱石主要产在巴西、马达加斯加、纳米比亚、美国。我国新疆、内蒙古等地有矿化。红色绿柱石产于美国犹他州、新墨西哥州及东阿富汗。透绿柱石主要产自美国、巴西、加拿大、墨西哥和俄罗斯。其他非祖母绿的绿色品种主要是与上述各色品种共存,主要产地包括在上述产区内。

2热液交代型

为热液蚀变成因的绿柱石质宝石,以祖母绿为主。产在花岗岩侵入体交代超基性岩的边缘及接触带内,祖母绿晶体中铬、钒来自超基性岩。该类型的祖母绿主要产在俄罗斯、津巴布韦、南非等国,常有绿色绿柱石等与之共存。

最著名的哥伦比亚祖母绿产在伴有碳酸盐化和钠长石化蚀变的低温热液脉内。如木佐的是在黑色页岩中的方解石、白云石脉中;铬被认为来自炭质页岩。

我国目前已在类似的地质条件下找到许多祖母绿矿化点,它们分布在新疆、甘肃、内蒙古、四川等地区。

次生的砂矿床可富集各种成因、各色的绿柱石质宝石。

  绿柱石族宝石2009-01-11 00:12 绿柱石家族中除祖母绿外,还有天蓝色的海蓝宝石(图10-4-1)、粉红的铯绿柱石(图10-4-2)、金色和**绿柱石(图10-4-3)、紫红色的Mu绿柱石(图10-4-4)等等,其中海蓝宝石是另一个著名的品种,呈天蓝色、绿蓝色。海蓝宝石是三月份的生辰石,作为幸福和青春的标志。近十多年来,含锰的红色绿柱石也备受关注,被称为红色的绿柱石。

  图10-4-1 海蓝宝石

  图10-4-2粉红色铯绿柱石 图10-4-3 金色绿柱石 图10-4-4 红色绿柱石

  一、绿柱石的基本性质

  1化学成分

  绿柱石是铍铝硅酸盐Be3Al2(SiO3)6,其中Be和Al可被不同的微量元素所替代, 使绿柱石产生各种颜色。

  2结晶习性

  绿柱石属六方晶系,结晶习性为六方柱状晶体,与祖母绿不同,绿柱石可形成巨大的晶体。1920年在巴西找到了一块透明的海蓝宝石晶体,重达243磅。绿柱石柱面常有明显的平行结晶C轴的纵纹,有时发育有六方双锥。

  3力学性质

  绿柱石解理不发育,一组平行底面不完全解理,断口贝壳状。摩氏硬度7-8,相对密度为268-272,红色绿柱石为27-29。

  4折射率和双折射率

  折射率一般为156-159,粉色和红色的为1580-160,双折射率为0005-0009,粉色和红色双折射率为 0008-0009,一轴晶负光性,色散率0014。

  5光泽和透明度:玻璃光泽,通常为透明,少数半透明。

  6颜色

  绿柱石的颜色多样,和所含的致色元素有关:

  品种 体色 多色性

  海蓝宝石 天蓝色 Fe2+, 或者 Fe2+/Fe3+

  透绿柱石 无色 纯净,不含可致色的元素

  粉色绿柱石 粉色 含Mn2+,或者Cs1+

  红色绿柱石 红色 Mn3+致色

  金绿柱石 黄-金** Fe3+致色

  绿柱石 无 Fe2++ Fe3+

  Maxixe型绿柱石 蓝色 色心致色,不稳定

  7多色性:不同的品种的多色性不同,请见下表:

  品种 体色

  多色性

  海蓝宝石

  天蓝色

  弱至强,蓝/浅蓝(或无色)

  透绿柱石

  无色

  无

  粉色绿柱石

  粉色

  弱至中,紫红/浅红

  红色绿柱石

  红色

  弱至中,红/粉红

  金绿柱石

  黄-金**

  弱,多变

  透绿柱石

  黄绿色

  弱至强,绿/无色

  8发光性:绿柱石一般无紫外荧光,粉色绿柱石可呈弱粉或紫色荧光。

  9吸收光谱

  吸收光谱不典型,海蓝宝石吸收光谱不明显,在蓝区456nm处显示模糊弱带,紫区427nm处显示较强的宽带,偶尔在537nm处显示一吸收带。

  10内含物

  绿柱石常见的包裹体是管状包体,管状包体平行结晶C轴方向延伸,管状包体断续出现呈雨丝状排列,绿柱石中还常见负晶。

  11特殊光学效应:猫眼效应,但是光带往往不明显,效果较差(图10-4-5)

  图10-4-5 绿柱石猫眼

  二、绿柱石的产状和产地

  绿柱石主要产在伟晶岩和云英岩中,主要的商业产地有巴西、俄罗斯、马达加斯加、美国、印度和非洲等地 (图10-4-6)。

  几乎各种颜色的绿柱石在巴西均能找到,蓝色、绿色、**、金**、粉红色等产在米纳斯州的伟晶岩矿体中,和碧玺、托帕石等宝石共生。

  俄罗斯乌拉尔山脉的伟晶岩地带产出过大量的海蓝宝石、金**和粉色绿柱石,它们与蓝黄玉、天河石、以及优质紫晶共生。

  马达加斯加延展数百英里的花岗伟晶岩中产生过许多优质的绿柱石,有各种颜色的绿柱石,但以海蓝宝石和粉红色绿柱石最著名。

  纳米比亚有好向个宝石级绿柱石和碧玺的大型伟晶岩矿区,非洲的津巴布韦、坦桑尼亚、赞比亚等国也有绿柱石产生。

  美国许多地方都产出绿柱石,加里福尼亚州是粉红色绿柱石的著名产地,犹他州和新墨西哥州产有稀 有的红色绿柱石。红色绿柱石产于流纹岩。

  中国的新疆、云南、内蒙、海南、四川等地均发现有绿柱石,其中新疆和云南的质量最佳,新疆阿尔泰出产海蓝宝石、金色绿柱石、无色绿柱石,粉红色绿柱石及海蓝宝石猫眼等品种,但海蓝宝石的颜色较浅,通常需要进行改色处理。

  图10-4-6 巴西绿柱石矿

  三、海蓝宝石与仿制品的鉴别

  与海蓝宝石外观相似的宝石有蓝托帕石、蓝宝石、蓝碧玺、 浅蓝色合成尖晶石等,与它们的鉴别阐述如下:

  (1)蓝色托帕石

  蓝色托帕石是市场上最易与海蓝宝石相混的宝石,但托帕石的折射率高于海蓝宝石,为161-163,而海蓝宝石RI<160,蓝色托帕石的双折射常通常也大于海蓝宝石为0010。在332的重液中托帕石下沉,海蓝宝石迅速上浮。

  (2)蓝宝石

  海蓝宝石比蓝宝石颜色浅,蓝宝石呈强玻璃光泽,其折射率值176-178,相对密度399,硬度9均远远大于海蓝宝石,故仔细检测两 者不易相混。

  (3)碧玺

  蓝色碧玺通常颜色深,多色性强,碧玺的折射率164-166,高于海蓝宝石,双折射率较大为0018-0020,而海蓝宝石仅0006,碧玺 可见刻面棱重影,在305的重液中碧玺悬浮,绿柱石上浮。

  (4)合成尖晶石

  浅蓝色合成尖晶石在色彩上与海蓝宝石有一定的相似性,其折射率值(1727)和相对密度(363)都大于海蓝宝石 ;合成尖晶石无二色性,偏光镜下显示斑状消光,其内部常见气泡,与绿柱石不同。

  四、合成绿柱石及其鉴别特征

  绿柱石族的各种宝石除了xxx外,还有合成的红色绿柱石 (图10-4-5)和蓝绿色绿柱石(图10-4-6),合成的红色绿柱石得颜色与天然的红色绿柱石相识,可作为天然红色绿柱石的仿制品。合成蓝绿色绿柱石的颜色和含铜的蓝绿碧玺相似,但是没有相似外观的天然绿柱石。这两种合成绿柱石都由Tairuss公司生产和销售。目前还没有其他有商业意义的合成绿柱石。

  1合成红色绿柱石的鉴定特征

  (1)基本性质

  合成红色绿柱石为板状的晶体(图10-4-7),致色元素为Mn、Co 和 Fe。折射率No1568,Ne1579,双折率0006,相对密度269-270,与天然的红色绿柱石相近(折射率No1568-1572,Ne1567-1568,双折率0004-0008,相对密度266-270)。合成红色绿柱石多色性为紫红色和橙红色,天然红色绿柱石的多色性弱,为不同的红色调。

  (2)内含物特征

  合成红色绿柱具有明显的水波纹状纹理(scotch and water effect,图10-4-8),由于近于平行的生长带造成的,天然的没有这种特征。此外还有籽晶残余、流体包裹体等。

  图10-4-7 板状的晶体

  图10-4-8 水波纹状纹理

  2合成蓝绿色绿柱石的鉴定特征

  这种绿柱石是俄罗斯Novosibirsk Tairus公司新近开发的产品,在泰国经Tairuss销售。

  (1)基本性质 基本一样。

  (2)颜色特征:合成蓝绿色绿柱石品鲜艳的蓝绿色(图10-4-9),天然绿柱石尚未发现这种蓝绿色的颜色。由Cu和V致色,几乎不含Cr。

  (3)吸收光谱:合成蓝绿色绿柱石主要由Cu致色,波长大于610nm的红光都被吸受,可见光谱成为红区被截短的模式,也是重要的鉴定依据。

  (4)内含物特征

  合成蓝绿色绿柱和合成的红色绿柱石一样具有水波纹状纹理(图10-4-10),但没有红色绿柱石密集和明显,流体包裹体等其他内含物不多见。

  图10-4-9 蓝绿色合成绿柱石

  图10-4-10 波纹状生长纹理

  五、优化处理绿柱石的鉴别

  绿柱石常见有两种优化处理方法:热处理和辐照处理

绿宝石(Green gem)是铍-铝矽酸盐矿物。它的几个变种颜色不一,有淡蓝色的(叫海蓝宝石)、有深绿色的(叫祖母绿)、有金**的(叫金绿柱石)、有粉红色的(叫铯绿柱石)等多个品种。蜜**的比较常见。绿宝石一般为六方柱形晶体,呈现的颜色一般多为各种绿色。

基本介绍 中文名 :绿宝石 外文名 :Beryl 化学成分 :Be3Al2Si6O18 晶系 :六方晶系 光学特征 :一轴晶负光性 折射率 :156~160 摩氏硬度 :75~8 双折射率 :0004~0009 吸收光谱 :祖母绿Cr,海蓝宝石Fe 比重 :266~290 产地 :变质岩水热矿床/伟晶岩 简介,品种,祖母绿,海蓝宝石,金绿宝石,铯绿柱石,总结,产地,特征, 简介 绿宝石(Green gem)是除祖母绿、海蓝宝石外,其它颜色宝石级的绿柱石统称。绿宝石主要产于伟晶岩型、气成热液形、热液型、砂矿型矿床内。 绿宝石 绿宝石多为浅绿色,成分中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宝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含二价铁时,呈淡蓝色,称为海蓝宝石。含三价铁时,呈**,称为黄绿宝石。 绿宝石是绿色透明石中的代表,人们说到鲜艳色彩时,就会用“绿宝石的绿”这种词句。绿宝石比重较低,因此即使颗粒小,但还是比相同克拉数的钻石或红宝石看起来大,这是它的特征。 在绿宝石里面,常常会有很多肉眼即看得见的“墨西”这种内含物。因此,常会被误认为是瑕疵,实际上这种物质跟会损害宝石价值的瑕疵完全不同。它是结晶形成过程中所必然会产生的内含物,也可以算是天然宝石的一项证据。更是令绿宝石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的要素。可是这也跟程度问题有关,若多到有损宝石美丽的程度时亦不佳。绿宝石切割法通常呈长方形,偶尔也有正方形。这是因为,绿宝石和蓝晶本身为六角柱形结晶的缘故,以上述的方式切割,最能发挥效益,显现出最美的一面。 绿宝石 对绿宝石的加热温度,视其含水量而定,如果存在的水较多,在低于550℃是就会出现乳白状态,使晶体破坏。但也有可加热较高温度的,如印度和巴西产的一些绿宝石,加热到700℃也无变化,人们常用这种方法消除一些极细微的包裹体和裂隙。另外美国犹他州的一种含水很少的红色绿宝石和熔融法生长的合成绿宝石,被加热到1000℃也无变化。我国湖南和新疆产的绿宝石耐热较好,加热达700℃时无变化。经热处理的绿宝石不易鉴别,其产生的颜色一般是稳定的,可被人们接受。 在绿宝石中铁离子引起的颜色范围很宽,有**、绿色、黄绿色、蓝色等,铁有两种价态,且常以两种形式存在于绿宝石的内部。第一种形式是铁取代绿宝石分子中铝的位置。若Fe3+取代Al3+,则宝石出现**。随含量的多少可以从金黄降至无色,含少量的Fe3+是无色。若Fe2+取代Al3+,宝石不呈颜色。所以在还原气氛中加热含Fe3+离子的**绿柱石,可以使Fe3+转变成Fe2+,宝石的颜色从**转变为无色。 第二种形式是铁离子存在于绿宝石的孔道内,这里的铁离子被认为与宝石呈蓝色有关,一般热处理对这种离子呈现的颜色影响不大,其呈色机理还有待于深入研究。在绿宝石内部,当铁以这两种形式同时存在时,宝石常呈现绿色或黄绿色,这种宝石经热处理常可得到优质的海蓝宝石,颜色最为理想的为海蓝色。含铁和锰的橘**绿宝石经热处理可以的到漂亮的粉红色的绿宝石。还有一种深红色的含锰绿宝石加热到500℃可以退色。 绿宝石结构 绿宝石化学式为Be3Al2(SiO3)6,其中含有氧化铍(BeO)141%,氧化铝(Al2O3)19%,氧化矽(SiO2)669%。六方晶系,晶体呈六方柱形,柱面有纵纹,晶体可能非常小,集合体有时呈晶簇或针状,有时可形成伟晶,长可达5米,重达18吨。硬度为75-8,比重为263-280。 品种 绿宝石(Green gem)是铍-铝矽酸盐矿物。它的几个变种颜色不一,有淡蓝色的(叫海蓝宝石),有深绿色的(叫祖母绿),有金**的(叫金绿宝石),有粉红色的(叫铯绿柱石)等多个品种,蜜**的比较常见。绿宝石一般为六方柱形晶体,呈现的颜色一般多为各种绿色。折射率156—160;双折射率0004-0009;摩氏硬度75-8;密度266-290。 绿宝石是绿色透明石中的代表,人们说到鲜艳色彩时,就会用“绿宝石的绿”这种词句。绿宝石比重较低,因此即使颗粒小,但还是比相同克拉数的钻石或红宝石看起来大,这是它的特征。在绿宝石里面,常常会有很多肉眼即看得见的“墨西”这种内含物,因此,常会被误认为是瑕疵,实际上这种物质跟会损害宝石价值的瑕疵完全不同。它是结晶形成过程中所必然会产生的内含物,也可以算是天然宝石的一项证据,更是令绿宝石蒙上一层神秘面纱的要素。可是这也跟程度问题有关,若多到有损宝石美丽的程度时亦不佳。

世界上出产绿宝石的国家有马达加斯加、巴西、阿富汗、美国等国。最著名的祖母绿产地为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是存在于石灰岩基中。 祖母绿 祖母绿自古就是珍贵宝石之一。相传距今6000年前,古巴比伦就有人将之献于女神像前。在波斯湾的古迦勒底国,女人特别喜爱祖母绿饰品。几千年前的古埃及和古希腊人也喜用祖母绿做首饰。中国人对祖母绿也十分喜爱。明、清两代帝王尤喜祖母绿。明朝皇帝把它视为同金绿猫眼一样珍贵,有“礼冠需猫睛、祖母绿”之说。明万历帝的玉带上镶有一特大祖母绿,现藏于明十三陵定陵博物馆。慈禧太后死后所盖的金丝锦被上除镶有大量珍珠和其它宝石外,也有两块各重约5钱的祖母绿。祖母绿是5月生辰石,它象征著幸运、幸福,佩戴它会给人带来一生的平安。它也是结婚55周年的纪念石。祖母绿是很古老的宝石,在古埃及时代就已用做珠宝。祖母绿被人们称为绿宝石之王,是相当贵重的宝石之一(五月的诞生石)。当时的著名矿场-克利奥帕特拉(埃及艳后之名),现已因大量开采而耗竭。

祖母绿是很难找得到无瑕的宝石。实际上,可以说祖母绿宝石中一定多少有裂缝及内含物,其裂缝内含物种类之多之复杂,甚至被研究者称为“花园”。内含物太多自然会影响宝石的价值,但对于宝石研究者来说,祖母绿的内含物是不可多得的样本,借由观察到不同的内含物,可分辨出宝石产地的不同,及其生长环境。 祖母绿 海蓝宝石 海蓝宝石在矿物学中属于绿柱石族矿物,硬度75;矿物密度268-280g/cm^3。传说中海蓝宝石产于海底,是海水是精华。所以航海家用它祈祷海神保佑航海安全,称其为“福神石”。它又被作为“三月诞生石”,象征“沉着与勇敢”、“幸福和长寿”。无论是东方还是西方,都把水看做生命之源,而三月正是地球上一切生灵开始活跃起来的时间,所以具有“水”属性的海蓝宝石就被界定为三月的诞生石,象征著沉着、勇敢和聪明。西方人普遍认为,佩戴海蓝宝石能够使人具有先见之明。由于海蓝宝石与水的亲密联系,因此长期以来它都被当做护身符,尤其是那些常年在海上生活的人们,更是认为海蓝宝石可以捕捉海洋的灵魂。几个世纪以来,漂泊在波涛之上的水手们习惯用它祈祷海神保佑航海的安全,故海蓝宝石也被称之为“福海石”(Mascot Stone)。在**《加勒比海盗》中,如果你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佩戴着许多花哨玩意的水手们,脖子上大多戴着一块蓝色的宝石,那便是海蓝宝。

在中世纪,人们认为海蓝宝石不仅有催眠能力,而且只要含海蓝宝石在嘴里,就能从地狱中召唤魔鬼,并能得到要问的任何问题的答复,并且还可以压邪,随着科学的发展,关于诞生石拥有避邪护身的魔力、能带来好运之类的说法,人们已经不再深信不疑,但是,作为一种文化沉淀和美好期许,佩戴诞生石的习俗会继续流传下去。 海蓝宝 金绿宝石 金绿宝石也称金绿玉,知道的人可能不多。透明,玻璃光泽,呈或深或浅的绿色或黄至棕色。它之所以位列名贵宝石是由于它的两个具有特殊光学效应的变种:几乎无人不晓的猫眼和变石,尤其是猫眼。金绿宝石本身就是较稀少的矿物,能形成猫眼和变色效应者就更少,因而十分珍贵。金绿宝石的透明晶体,因硬度大也是名贵宝石。工艺上要求颜色像浅茶水一样明亮的褐**和绿**,透明,少瑕,晶体直径大于3毫米。经过琢磨,常是收藏家的珍品。金绿宝石具良好的柱面解理。摩斯硬度85,比重 363~383。透明,玻璃光泽,呈或深或浅的绿色或黄至棕色。一种含微量 Cr而在日光下呈绿色,在透射光和在烛光等人造光下呈红色的变种,称为变石,在中国宝石业中称翠绿宝石;另一种呈浅绿色并因含许多显微空洞和平行分布的针状包裹体而具蛋白光和活光(见石英族矿物)的变种,则称为金绿宝石猫眼,因主要产于斯里兰卡而又称东方猫眼和锡兰猫眼。普通的金绿宝石是制作廉价宝石的原料,但变石和金绿猫眼石则是极为珍贵的宝石材料。金绿宝石主要产于花岗伟晶岩、细晶岩和云母片岩中,也作为碎屑矿物见于砂砾层中。世界上最主要的金绿宝石产地是巴西的米纳斯吉拉斯,而俄罗斯的乌拉尔和斯里兰卡分别是变石和金绿猫眼石的著名产地。金绿宝石亦可由焰熔法人工合成,但作为宝石材料,其质量远逊于天然晶体。 金绿宝石 铯绿柱石 铯绿柱石其实就是绿柱石,因为含有铯所以称铯绿柱石。铯绿柱石呈粉红、淡紫色,而绿柱石也会有类似的颜色,如红、**调,并且铯绿柱石也常跟绿柱石产在一起。铯绿柱石一般为短粗的板状晶体,是一种宝石级矿物。 铯绿柱石 总结 彩色宝石当中绿色也是最为常见的一种颜色,其中以祖母绿,翡翠等最为常见。绿宝石的种类都有哪些如何区分这些绿色的宝石呢 在大自然当中绿色的宝石有很多,如祖母绿、翡翠、绿松石、孔雀石、橄榄石、绿色的石榴石(钙铝榴石,区别于绿碧榴)、绿碧玺、绿镰石(又称红绿宝石)、葡萄石、绿碧榴、锆石、托帕石、石英(其中有绿水晶,但该类物质出产稀少,且极少可用于首饰加工)、长石(天河石、拉长石)、坦桑石等,我们介绍几种常见名贵的宝石,翡翠、绿色电气石、沙佛莱石、绿色碧玺、橄榄石。 翡翠:硬度65级,油脂至玻璃光泽,半透明至不透明,纤维交织结构,颜色与宝石主体混为一体,没有三相包裹体。 绿色电气石:硬度7级,颜色偏黄灰且暗,内部没有三相包裹体。 沙佛莱石:沙佛莱石是一种绿色的石榴石,除了有着翠绿的颜色以外,还有着较好的火彩。一颗晶莹剔透、颜色浓艳的沙佛莱石的美丽不输给祖母绿的没,但是由于产量高于祖母绿,所以价值上还是略低与祖母绿。 绿色碧玺:以颜色多样著称的碧玺当然也有绿 调,但是绿色碧玺的绿 调偏暗,不够亮丽。 橄榄石:橄榄石也是叫为常见的绿色宝石,它有着较高的双折射率,绿 典整体偏黄,且硬度不高。 祖母绿与其他宝石一样,有的也有缺陷,为使其天然美质得到提升,增加它的价值,于是对一些色泽淡、浅、裂隙较多的祖母绿用植物油、雪松油浸注,使其完-美。此外,还有用树脂类透明胶充填缺陷的祖母绿,但放大镜下,能发现充填物较厚处会残留气泡,光泽灰暗。还有为了使祖母绿颜色加深,用化学颜料浸染,但高倍放大镜下,也能见到被浸染的祖母绿内部绿色沿裂隙蜘蛛网状分布。 产地 世界上出产绿宝石的国家有马达加斯加、巴西、阿富汗、美国等国。绿柱石主要产于花岗岩伟晶岩中,但是也见于砂岩、云母片岩中,经常和锡、钨共生,主要矿产在欧洲的奥地利、德国、爱尔兰。非洲的马达加斯加,亚洲的乌拉尔山和中国的西北。绿宝石是炼铍的主要矿物原料,色泽美丽者是珍贵的宝石,如祖母绿、海蓝宝石。 最著名的祖母绿产地为南美洲的哥伦比亚,是存在于石灰岩基中。此外巴西,南非,乌拉尔山,美国也出产。在美国的新英格兰曾发现一个55米×12米,将近18吨重的巨大绿宝石晶体。绿宝石作为矿物主要套用于提取金属铍,在欧洲古代用透明的绿柱石作成球来占卜,后来才改成水晶做的球。品相好的绿宝石是珍贵的宝石,用做饰物。 特征 纯净的绿宝石是无色的,甚至是透明的。当绿宝石富含铯时,呈粉红色,称为玫瑰绿宝石,又叫摩根石;含三价铁时,呈**,称为**绿宝石。含铬时,呈鲜艳的翠绿色,称为祖母绿,含二价铁时,呈现浅天蓝色,称为海蓝宝石。英语绿宝石一词来源于希腊语“海水般的蓝绿色”(beryllos)。玻璃光泽,解理不完全。绿宝石在上个世纪20年代以前只被人们当作一种宝石,后来人们发现绿宝石中含有稀有元素铍,它便成为一种具有工业用途的矿物。绿宝石是铍-铝矽酸盐组成的矿物,是铍的工业来源。 绿宝石由于有几个变种被当作宝石,所以长期受人注意。这些变种是海蓝宝石(淡绿色)、祖母绿(深绿色)、金绿柱石(金**)和铯绿宝石(粉红色)。绿宝石是许多花岗岩质岩石及与其伴生的伟晶岩脉的次要组分,见于片麻岩和云母片岩。绿柱石的宝石变种(除祖母绿外)一般见于伟晶岩的晶洞中,而祖母绿产于云母片岩和沥青质石灰岩中。非宝石级的普通绿宝石出了许多伟晶岩中,往往成浸染状小晶体,但也发现过200吨的晶体。20世纪20年代前,绿宝石只用作宝石,后来发现了铍的许多重要用途,普通绿宝石便成为铍这种稀有元素的矿石。许多绿宝石是开采长石和云母的副产品,还没有发现绿宝石的大矿床。金**的金绿柱石和粉红色的铯绿宝石由于产量很少,加上颜色也不够绚丽,作为商业宝石的出现不多,大多数只是收藏者的目标,同级产品价钱高过海蓝宝石。无色祖母绿产量较大又无色而最不值钱。

紫锂辉石是一种含锂元素的矿物宝石。

紫锂辉石Spodumene是一种含锂元素的矿物,颜色有紫、红、黄、绿等多种颜色。由透明无色至紫色的,称为“紫锂辉石”、绿色的“绿锂辉石”,而红色、紫红色和**的,则没有特别的名称,是锂辉石的变种。全球最大的紫锂辉石原石重5500克拉,尺寸210mm×110mm×48mm。

一,简介:

紫锂辉,因为含有锰而呈现有如薰衣草的淡紫色,在1902年由孔赛博士所发现才成为宝石的一种。紫锂辉石——一种性价比非常高的流行宝石,它是一种含锂元素的铝硅酸盐矿物,颜色分布较广,从无色到**,从粉色到紫罗兰色,从淡黄绿色到中度深绿色,还有非常稀有的淡蓝色。而对于珠宝爱好者来说,粉紫色的锂辉石最为常见,也最受欢迎,也最适合作为首饰佩戴。佩戴紫锂辉石的戒指或手串,应戴在左手,可随时发放那股吸引人的魅力。在戴之前必须输入正面的爱情讯息,配合呼吸法,观想晶石的紫色光芒包围着整个人。紫锂辉石手串的淡紫红色很美,而且能够让人增添爱情魅力,可是因为非常稀少,价格却相对昂贵。

二,紫锂辉石的特征:

1)晚会上佩戴大颗粒紫锂辉石吊坠、戒指时,光线能在上面自由流动,使紫锂辉石的火彩充分展现,发出梦幻般的粉紫色。紫锂辉石浪漫的薰衣草紫色,被认为是浪漫爱情的象征,因此紫锂辉石也是爱情纪念石。

2)天然紫锂辉大部分颜色很浅,但如果有一定经验的话,还是能分辨出其三色性的。珠宝为女性量身打造的居多,她们有更多的选择空间,可以结合自己的喜好选取珠宝首饰。

3)首饰要根据周围的不同环境进行搭配。戴薄纱手套时戴戒指,应戴于其内,只有新娘不受此限制。戒指的精细,宜与手指的粗细成正比。秋冬的衣物臃肿厚实中带着些许乏味,但会戴首饰的女人总能在穿搭中画龙点睛。

1、钻石

金刚石是无色正八面体晶体,其成分为纯碳,由碳原子以四价键链接,为目前已知自然存在最硬物质。

由于金刚石中的C-C键很强,所有的价电子都参与了共价键的形成,没有自由电子,所以金刚石硬度非常大,熔点在华氏6900度,金刚石在纯氧中燃点为720~800℃,在空气中为850~1000℃,而且不导电。

澳大利亚、刚果、俄罗斯、博茨瓦纳和南非是著名的五大金刚石产地。

2、水晶

水晶(英语:quartz)是大陆地壳数量第二多的矿石,仅次于长石,其晶体结构是SiO4硅-氧四面体的连续框架,其中每个氧在两个四面体之间共享,得到SiO2的总化学式,石英的种类有很多,无色全透明的石英称为水晶。

宝石级的水晶主要产于晶洞或伟晶岩脉中,几乎世球各地均有水晶产出。如马达加斯加、赞比亚、巴西、德国、俄罗斯、缅甸、阿富汗等

3、红宝石

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红色来自铬(Cr)。自然没有铬的宝石是蓝色的蓝宝石。

天然红宝石大多来自亚洲(缅甸、泰国、斯里兰卡、中国新疆、中国云南等),非洲,大洋洲(澳大利亚),以及美洲(美国的蒙大拿州和南卡罗来纳州)。

4、蓝宝石

主要成分是氧化铝(Al2O3)。

产地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澳大利亚、中国等,但就宝石质量而言,以缅甸、斯里兰卡质量最佳。依据地质成因不同,可分两类:一类是缅甸、斯里兰卡和印度克什米尔产的蓝宝石。另一类是澳大利亚、泰国、中国产的蓝宝石。

5、玛瑙

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由于与水化二氧化硅(硅酸)交替而常重复成层。因其夹杂氧化金属,颜色可从极淡色以至暗色。用铁、钴、镍等盐类,任它们自然渗透于硅酸凝胶中,能人工制成"玛瑙",天然玛瑙可能亦是在相似情形下生成的。

世界上玛瑙著名产地有:中国、印度、巴西、马达加斯加、美国、埃及、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墨西哥、美国和纳米比亚还产有花边状纹带的玛瑙,称为“花边玛瑙”。美国黄石公园、怀俄明州及蒙大拿州还产有“风景玛瑙”。我国玛瑙产地分布也很广泛,几乎各省都有,著名产地有:云南、黑龙江逊克、辽宁、河北、新疆、宁夏、内蒙古等。

-钻石

-水晶

--蓝宝石

--玛瑙

--红宝石

舒俱来石(Sugilite),学名钠锂大隅石,主要成分为苏纪石。为1960年代一位日本地质学家发现的新种类矿石,产地仅有中国、南非、日本、主要成份舒俱来石由很多种矿物元素组成,包括有钾、钠、铁、锂等;但它的基本元素组合,乃是氧化硅。化学式:(K’Na)(Na”Fe)2(Li,Fe)Si12O30,属六方晶系,硬度:55-65,密度2.74(+0.05)g/cm3性质介绍外观呈各种不透明的深浅紫与紫红色交织,有时甚至深至黑色,其颜色容易因为长久佩戴而加深光彩。层次不同的美丽紫色,加上深浅不同变化,让舒俱徕石蒙上一层神秘冷艳的色彩,纯银镶框的波浪造型,有粗犷的味道,纹路颜色会跟着温度影有变化!舒俱来石,在南非发现了大规模的苏纪石。20世纪70年代成为商业品种。苏纪石的颜色呈特有的深蓝色、红紫色和蓝紫色,有时在色带和色斑上呈现几种不同色调。苏纪石也常呈黄褐色、浅粉红色和黑色,但是这些很少用于珠宝首饰。苏纪石一般呈半透明到不透明,宝石级苏纪石呈明亮的半透明,与优质玉髓相似,但是很难获得。苏纪石呈玻璃到树脂光泽(蜡状光泽),宝石中常点缀着黑色、褐色和蓝色线状的含锰包裹体。苏纪石(英文名称:sugilite),亦被誉为「千禧之石」,也是公历二月份的生辰幸运石。苏纪石为稀有宝石,被誉为『南非国宝石』,产于霓石正长岩的小岩珠中,主要成份是氧化硅,并内含钾、钠、铁、锂等多种金属元素。1944年被日本一位石油探勘家MrKenichiSugi发现,因此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但直到1979年,由于部份伟塞尔锰矿的崩塌,南非才发现达到宝石级的苏纪石。当时发现的数量共约5吨,其中360公斤可用作宝石。外观呈各种不透明的深浅紫与紫红色交织,甚或深至黑色,皇家紫为最优质的颜色,长久佩带能令颜色的光彩更亮丽。层次不同的美丽紫色,加上深浅不同变化,让苏纪石蒙上一层神秘冷艳的色彩,它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宝石。作为珠宝市场上一种新兴宝玉石材料,其宝石矿物学在研究领域上还属于空白,通过宝石常规测试可知苏纪石样品为集合体玉石,大多为蓝色、紫色及褐色,结构细腻。通过电子探针、X-射线粉晶衍射分析得出,苏纪石样品的主要矿物成分为苏纪石,并含有针钠钙石、霓石、石英等杂质矿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7834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