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类的宝石和玉石有哪些特点

石英类的宝石和玉石有哪些特点,第1张

石英类宝石特点:

1成分:主要成分为二氧化硅,化学式sio2。当含少量的微量元素时,则形成各种颜色。

2结晶特点:三方晶系,常见单形有六方柱,菱面体,三方双锥及三方偏方面体右形、左形。

3晶体常是棱柱状,柱状与锥的聚形,晶面有横纹。

4物理性质:硬度7

比重265

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晶体纯正者有压电性。

5光学性质:一轴品正光性,折射率

1544-1553,双折射率

0009

有色宝石具有多色性。

石英类玉石特点:

1矿物组成:主要是隐晶质石英矿物集合体,另可有少量云母、绿泥石、粘土矿物、褐铁矿等杂质。

2化学成分:主要是SiO2,另有少量的Ca、Mg、Fe、Ni

等元素存在。

3形态:致密块状、结核状、钟乳状或脉状,

有外皮或无皮壳。

颜色:纯净时无色,当含不同的杂质元素,如Fe、Ni等或混入不同的有色矿物时,可呈现不同的颜色。

4光泽:抛光平面玻璃光泽,断口一般呈油脂光泽。

5透明度:微透明-半透明。

6光性:表现为集合消光,正交偏光镜下全亮。

7折射率:一般仅能用点测法测出一个折射率值,范围为153-154,个别可测到155。

8相对密度:

260-265。

9摩氏硬度:65-7,性脆。

10构造特点:玛瑙具纹带构造。

有层带状、同心圆状、隐现冰凌纹状、有实心的或空心状。产状:隐晶质石英质玉的主要品种为玉髓和玛瑙,为二氧化硅胶体溶液沉淀而成。在火山岩的空洞或裂隙中二氧化硅溶液按层或同心圆状依次沉淀而形成玛瑙。由于每一层所含的微量杂质不同,则呈现不同的颜色,使玛瑙有着极多的颜色种类。玉髓主要产地表的次生氧化带,碧玉产于沉积岩中。隐晶质石英质玉也可以形成砂矿,例如我国著名的南京雨花石。

偏光镜对鉴别均质体、非均质体和多晶质体具有重要的作用。 (1)异常消光

许多均质体宝石在正交偏光下并不出现全暗现象,而是随着宝石的转动,宝石在视域内出现不规则明暗变化,这种现象称之为异常消光,这是由于在均质体宝石中出现异常双折射所造成的。不同的宝石,其异常双折射成因有所不同。玻璃在生产过程中,由于快速冷却,致使内部应力聚集,形成异常双折射,造成常见的“蛇形带状”异常消光现象;焰熔法合成尖晶石由于生产过程中加入了过量的铝,使晶格有一定程度的扭曲,形成异常双折射,从而在正交偏光下出现栅格状或斑纹状异常消光;石榴石则是由于类质同象替换,致使晶格产生了某些不均匀性,从而出现异常消光,甚至出现类似四明四暗的消光现象。

异常消光现象总的来说还是好判断的。因为非均质宝石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时,每转90°会重复以前的明暗变化,有极明显的规律性,而异常消光现象通常无这种规律性。

在鉴定过程中偏光镜常与折射仪、二色镜相互补充使用。折射仪可判断易混淆的异常消光现象,如石榴石有时在偏光镜下呈现假四明四暗现象,而在折射仪测试过程中永远只会出现一条阴影边界,并且无多色性。反之,偏光镜可帮助判断双折率很小的宝石的光性,如磷灰石的双折率只有0.003,在折射仪上很难见到双阴影边界(特别是非单色光作为光源时),然而若置于偏光镜下,很容易就可断定出为非均质宝石。

判断是否为异常消光,可以通过折射仪、二色镜对其光性进行验证,也可以在偏光镜下进行验证。首先将宝石在正交偏光镜下转动至最亮处,然后固定宝石,转动上偏光片90°使其振动方向与下偏光片振动方向平行,若宝石亮度不变或稍暗,则为非均质宝石;若宝石变亮,则为均质宝石。使用此法时要注意,有些红、橙、紫红色石榴石具有极明显的异常双折射,有时仍会表现出非均质体的性质,最好的验证方法是使用二色镜和折射仪观察。

(2)全暗假象

要正确判断宝石的光性,首要条件是必须保证有足够的光线穿过宝石。有些高折射率宝石如钻石、锆石、合成立方氧化锆等,若切工良好,台面向下放置时几乎没有光线能够穿过,那么无论宝石为均质体或非均质体,均会呈现全暗的假象。要排除这种并非由宝石本身的光性所造成的全暗假象,可以变换宝石放置方位,如将亭部刻面直接放在载物台上再次进行观察即可。此时,还可将宝石放人与其折射率相近的浸液中,以减少因散射光所造成的影响,增加透过高折射率宝石的光量。

(3)其他假象

某些透明单晶宝石有较多且较明显的裂隙或含有大量包体,这些裂隙和包体都会影响光在宝石中的传播,从而难以准确判断其光学性质。此外,周围其他光线在宝石上若发生反射,造成反射光偏振化,也会影响判断的正确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7968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