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虽然珍贵,但是在秦昭襄王眼里还远比不上十五座城池。完璧归赵看似是两个国家在争夺和氏璧,但是实际上还有更深层的含义,而秦国在这场交锋中也并没有落得下风。
我认为和氏璧就是秦国放出来的一条小鱼,一条用来破局的一条小鱼。我认为秦国在这场交锋中至少获得了两方面的收获,打探赵国虚实、提升自己的国际形象。和这些东西相比,和氏璧虽然珍贵,但是还是不值一提。
和氏璧出现的时机充满了巧合,和氏璧本是楚国的宝物,后来下落不明了。然后突然就出现在赵国的玉石市场上,然后被赵国奉为至宝。当时赵国是山东六国的执牛耳者,是对秦国威胁最大的国家,也是秦国最摸不清楚底细的一个国家。在这种情况下,消失几十年的和氏璧出现在了赵国,而秦国立马就说想要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这就非常的巧合。
赵国一接到秦国想要用城池交换和氏璧的消息立马就慌了,君主和大臣都慌慌张张,没有一个能站出来拿主意的人。这一举动将赵国这么多年来维持的强国形象完全打破,也让秦国对赵国有了一个基本的认识。
接着就是赵国出使秦国,赵国身为抗击秦国的第一大国,连一个合适的人都找不到,还要现场提拔一个门客来出使秦国。赵国的这些举动,秦国都看在眼里。
然后就是蔺相如完璧归赵,他不仅保全了和氏璧而且还全身而退。蔺相如虽然完璧归赵,但是他付出的代价是赵国的形象。不管是揣测秦国的不轨之心,还是偷偷逃跑损害的都是赵国的形象。而秦国获得提升最大的恰恰就是在国际上的形象,秦国从来没有表现出想要吞掉和氏璧,而且秦王的斋戒五日和蔺相如的偷偷逃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楚国有一件叫做和氏璧的宝玉,为赵惠文王所得,秦昭王听说后,表示愿意用15城换取和氏璧。赵国蔺相如带和氏璧去秦国,秦昭王大喜,却全无将城邑给赵之意。蔺相如以毁玉要挟秦昭王,无奈划出15个城邑给赵。
蔺相如又要秦昭王也应斋戒5日,再郑重其事地交换。秦昭王应允。蔺相如便派随从怀藏和氏璧,偷偷返回赵国。秦昭王斋戒完毕,蔺相如才把送和氏璧回赵之事告诉秦昭王,从而保全了和氏璧。
扩展资料
《史记》载秦灭六国的过程中,“诸侯莫不西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说明了战国时期章台的历史地位。完璧归赵也正是蔺相如来到秦国章台所发生的故事,《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记载“秦王坐章台见相如”。
《三辅黄图》说是“在汉长安故城西,秦宫也。中有章台,因名”。再根据《史记·里子传》及《论衡·实知篇》里有关樳里子葬地的记述确定秦章台宫就在今西安未央宫和建章宫一带。
考古在未央宫西汉早期地层之下还有战国时期的文化层,出土了与秦国的国都咸阳第一号宫殿建筑遗址相同的瓦当、板瓦、筒瓦等遗物。因此一般认为未央宫即是在秦章台上建造而成的。
-完璧归赵
和氏璧是一块美玉,但我认为它并不值得用15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本是楚国人卞和挖到的,为了向楚王献出宝玉,他接连本砍掉了2条腿。最终在楚文王时期,这块巨大的原石被切开,证明了这确实是一块美玉。楚文王为了表彰卞和的忠诚,于是将这块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被当成楚国的宝物流传了400多年,后却不翼而飞。在一个偶然的机会,竟然流转到了赵惠文王的手里。
据记载,和氏璧在黑夜里可以自然的发光,所以又名"夜光之璧"。并且玉质冬暖夏凉,还可以驱逐蝇蚋。"百步之内,蝇蚋不入"。
由此可以看出,这块玉还真的和其他的玉不一样,并且充满了神秘感。古人常用美玉来祭祀祖先,除此之外,美玉还是权力与富贵的象征,因此和氏璧被称之为无价之宝。
秦昭襄王听说和氏璧流转到赵惠文王的手中的消息后,自然想据为己有。可明抢又显得有失风度,于是便提出用十五座城池来交换和氏璧的方案。就当时的市场价来看,十五座城池交换和氏璧是绰绰有余的,因此赵惠文王想要拒绝也没有合适的理由。
不然赵惠文王何须纠结,直接说出价太低就完事了,哪还会有之后完璧归赵的故事呢。秦昭襄王时期,秦国的国力已然成为了七雄中最强的一个,但赵国,此时正恰逢赵武灵王去世,赵惠文王当政期间。
后赵武灵王时期,虽然赵国的军事实力连年都在往下滑,可赵国依旧在担任抗秦先锋的角色。因此秦昭襄王才会想以这种办法来空手套白狼。
蔺相如并没有辜负赵王的嘱托,完美的将和氏璧带了回来,蔺相如一时名声大振。秦昭襄王吃了暗亏,后续便派兵攻打赵国,不单单歼灭了赵国的2万士兵,还占领了不少土地。秦昭襄王找回了点面子,此事才算作罢。
和氏璧的故事说明了智慧的重要性。在面对困难时,不要畏惧艰险,要冷静面对各种突发的意外状态,从容应对,运用自己的才智处理问题。在和氏璧的故事中,蔺相如就是利用了自己的智谋,在与秦昭王的对峙中,不畏强权,随机应变,最终将和氏璧完好地送回赵国。
和氏璧的故事
和氏璧的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主要的故事情节如下:
赵惠文王时,赵国得到楚国的和氏璧。秦昭王知道赵惠王得到了和氏璧,就想要设计骗取和氏璧,于是假称要用十五座城池与赵惠王交换和氏璧。赵王看到这个消息都惊呆了,怕秦王得了和氏璧不给城池,又怕不给他秦兵就会打过来。
最后,赵惠王派蔺相如去秦国和秦昭王交易,秦王拿到和氏璧后而不谈城池交换事宜。蔺相如当廷力争,并以掷璧相要挟,最后蔺相如设计骗回了和氏璧,并派人连夜将和氏璧送回赵国。五天后,秦王得知蔺相如将玉璧送回赵国了,杀了他也得不到和氏璧,反而白白得罪了赵国,所以把他放了回去。
其他称谓
和氏璧是历史上著名的美玉,在它流传的数百年间,被奉为“价值连城”的“天下所共传之宝”,又称和氏之璧、荆玉、荆虹、荆璧、和璧、和璞。
和氏璧简介
关于和氏璧的最早记载,见于《韩非子》、《新序》等书,并且情节大致相向。说是在春秋时期,楚国有一个叫卞和的琢玉能手,在荆山里得到一块璞玉。卞和捧着璞玉去见楚厉王,厉王命玉工查看,玉工说这只不过是一块石头。厉王大怒,以欺君之罪砍下卞和的左脚。厉王死,武王即位,卞和再次捧着理玉去见武王,武王又命玉工查看,玉工仍然说只是一块石头,卞和因此又失去了右脚。武王死,文王即位,卞和抱着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哭干了眼泪后又继续哭血。文王得知后派人询问为何,卞和说:我并不是哭我被砍去了双脚,而是哭宝玉被当成了石头,忠贞之人被当成了欺君之徒,无罪而受刑辱。于是,文王命人剖开这块璞玉,见真是稀世之玉,命名为和氏璧。
和氏璧面世后,成为楚国的国宝,从不轻易尔人。后来.楚国向赵回求婚,使和氏璧到了赵国。公元前283年,秦国听说赵国有和氏璧,提出以15座城相交换,因赵弱秦强,赵国不敢怠慢,但又不情愿,便派智谋双全的蔺相如奉璧使秦。蔺相如知道其中有诈,偷偷将和氏璧送回了赵国。此事在司马迁《史记》中有详细记载。
但后来,和氏璧还是被秦国拥有,至于何时、如何被秦国拥有,史无记载。秦王政十年(公元前237年),李斯在上《谏逐客书》中提到:“今陛下致昆山之玉,有随、和之宝。”“随、和之宝”,即指“随侯之珠”与“和氏之璧”两件当时著名的宝物。很有可能,赵国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畏惧秦国的强大,将和氏璧送给了秦国。
从此以后,关于和氏璧的记载屡见不鲜,并大都相信《韩非子》、《新序》等书的记载。如西晋傅咸《玉赋》说:“当其潜光荆野,抱璞未理,众视之以为石、独见知于卞子。”唐代诗文中关于和氏璧的记载更多.大诗人李白《古风》三十六便有“抱玉入楚国,见疑古所闻。良宝终见弃,徒劳三献君”的诗句。
据《史记》记载,秦王政九年,便制造了御玺,刘邦灭秦得天下后,子婴将御玺献给了刘邦,御玺成为“汉传国空”。到汉末董卓之乱,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之手,再传魏、晋。五胡十六国时,一度流于诸强,后被南朝承袭。隋灭陈后,御玺被陈朝的萧太后带到突厥,直到唐太宗贞观四年(公元630年)御玺归唐。五代时,灭下大乱,流传的御玺不知所终。在六朝以后的记载中,大都认为被秦始皇所用的御玺是用和氏璧改造而成的。
清代以后,人们开始对和氏璧的真实性产生怀疑,乾隆皇帝在《卞和献玉说》中,认为这只是韩非子的寓言而已。
和氏璧相关故事-卞和献玉
(以下部分文字译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
春秋时楚人卞和在楚山,一说荆山(今湖北南漳县)看见有凤凰栖落在山中的青石板上,依“凤凰不落无宝之地”之说,他认定山上有宝,经仔细寻找,终于在山中发现一块玉璞。卞和将此璞献给楚厉王。然而经玉工辨认,璞被判定为石头,厉王以为卞和欺君,下令断卞和左脚,逐出国都。武王即位,卞和又将璞玉献上,玉工仍然认为是石头,可怜卞和又因欺君之罪被砍去右足。
楚文王即位后,卞和怀揣璞玉在楚山下痛哭了三天三夜,以致满眼溢血。文王很奇怪,派人问他:“天下被削足的人很多,为什么只有你如此悲伤?”卞和感叹道:“我并不是因为被削足而伤心,而是因为宝石被看作石头,忠贞之士被当作欺君之臣,是非颠倒而痛心啊!”这次文王直接命人剖璞,结果得到了一块无瑕的美玉。为奖励卞和的忠诚,美玉被命名为“和氏之璧”,这就是后世传说的和氏璧。
和氏璧相关故事-完璧归赵
楚王得此美玉,十分爱惜,都舍不得雕琢成器,就奉为宝物珍藏起来。又过了400余年,楚威王为表彰有功忠臣,特将和氏璧赐予相国昭阳。昭阳率宾客游赤山时,出玉璧供人观赏,不料众人散去后,和氏璧不翼而飞。50余年后的公元前283年,赵国人缪贤在集市上用五百金购得一块玉。令人始料未及的是,经玉工鉴别,此玉就是失踪多年的和氏璧。
赵惠文王听说和氏璧在赵国出现,遂据为己有。秦昭王获悉此事后,致信赵王说,愿以秦国十五座城池换取玉璧。赵惠文王得到信后,一下子拿不定主意,十分为难,于是就把大将军廉颇和其他许多大臣召来,商量对策。如果把和氏璧送给秦国,恐怕秦国不会真用十五座城来交换,白白地受到欺骗;如果不给,秦强赵弱,又怕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左右为难,想派个使者到秦国去交涉,又找不到合适的人选。
正在此时,宦官头目缪贤走出来说:“我有个家臣,叫蔺相如,此人智勇双全,不如派他到秦国去。”赵王问:“你怎么知道他可以出使秦国呢?缪贤就告诉赵王说:“我以前曾经冒犯了大王,怕您治罪,打算偷偷逃到燕国去。蔺相如知道后,劝阻我说:‘你怎么知道燕王会接纳你呢?’我告诉他说:‘我曾经跟随大王在边境上与燕王相会。当时燕王曾私下握住我的手表示愿意和我交个朋友。因此,我决定到燕国去投靠燕王。’蔺相如听了说:‘赵强燕弱,而你又是赵王的宠臣,燕王才愿意和你交朋友。现在你得罪了赵王,如果逃到燕国去,燕王害怕赵国,决不敢收留你,只会把你捆绑起来送回赵国。到那时,你的性命就难保了。现在你不如脱掉衣服,赤身伏在腰斩人的斧子上,亲自去大王面前认罪请求处罚,大王宽厚仁慈,或许能得到大王的宽恕,’我听后照着做了,大王您果然宽恕了我。因此我认为蔺相如能够出使秦国并圆满完成任务。”。
赵王派人把蔺相如召来,问道:“现在秦王要用十五座城邑来换和氏璧,可以答应吗?”蔺相如说:“秦强赵弱,我们不能不答应。”赵王又问:“要是秦王得了璧,却不肯把城交给赵国,又该怎么办呢?”蔺相如说:“确实如此,但秦国用十五座城来换和氏璧,如果赵国不答应,那就是我们理亏,秦国也正好有借口攻打赵国;要是赵国把璧送到秦国,而秦国不肯把城交给赵国,那么就是秦国理亏。比较一下,我认为最好是答应秦国,把璧送去,让秦国负不讲道理的责任。”停了一会儿,接着说:“我想大王现在可能没有适当的人选吧,我倒愿意出使秦国,假如秦国真的把城邑交给赵国,我就把宝玉留在秦国;如果秦国不交城邑,我一定把宝玉完完整整地带回来。”
于是,赵惠文王任命蔺相如做使臣,带着和氏璧西使秦国。秦昭王在章台(秦宫名,旧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水)接见蔺相如,蔺相如双手捧璧,献给秦王,秦王接过璧。展开锦袱观看,果然纯白无瑕,宝光闪烁,雕镂之处,天衣无缝,真不愧是稀世之宝,非常高兴,又依次递给妃嫔、文武大臣和侍从们欣赏,众人都啧啧称赞,欢呼“万岁”,向秦王表示祝贺。
过了很久,秦王却绝口不提以城换璧的事,蔺相如知道秦王绝对不会以城换壁,心生一计,对秦王说:“这块宝玉很好,就是有点小毛病,让我指给大王看”,秦王听后,就把璧交给他,蔺相如接过璧,迅速后退几步,身子靠着柱子,愤怒得连头发都快竖起来;义正词严地对秦王大声说道:“大王想要这块美玉。写信给赵王。答应用十五座城来交换,当时赵王召集文武大臣商议,都说秦国贪得无厌,仗着势力强大,想用几句空话骗取赵国的宝玉。大家都不同意把璧送来。可我却认为:即使老百姓交朋友,尚且互不欺骗,何况秦国是个堂堂大国呢?再说也不能因为一块璧的缘故而伤了两国的和气。赵王采纳了我的意见,并且还斋戒了五天,写了国书,然后派我作使臣带着宝玉到秦国来。态度如此恭敬。可大王却在一般的离宫接见我,而且态度又这样傲慢。大王把这么贵重的宝玉,随便递给宫女侍从们观看,分明是在戏弄我,也是对赵国不尊敬。我看大王并没有用城换璧的诚意,所以我把它要了回来,如果大王一定要逼迫我,我情愿把自己的脑袋和这块宝玉在柱子上撞个粉碎”。说罢,举起和氏璧,眼瞅柱子,作势向柱子砸去。
秦王怕蔺相如把璧砸坏,赶忙赔礼道歉,请他不要那样做;一面叫来掌管地图的官员送上地图,秦王摊开地图对蔺相如说,从这里到那里的十五座城,准备划归赵国。蔺相如想到秦王现在不过是装装样子而已,绝对不会把城给赵国,于是又对秦王说;“这块和氏璧,是天下公认的宝贝,赵王非常喜欢,可因为害怕秦国势力强大。不敢不献给秦王,在送走这块璧的时候,赵王斋戒了五天,还在朝廷上举行隆重的仪式。现在大王要接受这块璧,也应该斋戒五天,然后在朝廷上举行九宾之礼,我才能把璧献给大王。”秦王想到璧在蔺相如手里,不好强取硬夺,便答应斋戒五天,然后,又派人送蔺相如到广城宾馆去休息。
到了宾馆,蔺相如想到秦王虽然答应了斋戒五天,但一定不会真把城给赵国,于是就选了一名精干的随从,让他穿上粗布衣服,打扮成普通老百姓,揣着和氏璧,悄悄地从小路连夜赶回赵国去了。”
再说秦王假装斋戒了五天,就在朝廷上设下隆重的九宾之礼。两边文武大臣排立,传下命令,要蔺相如来献璧。蔺相如走上朝廷,对秦王行了礼说:“秦国从秦穆公以来,已经有二十一位国君了,没有一个是讲信用的。我怕受大王的欺骗而对不起赵国,所以早派人带壁离开秦国,恐怕现在早已到赵国了。”秦王听了,十分恼怒。蔺相如仍旧从容不迫地说:“今日之势;秦强赵弱,因此大王一派使者到赵国要璧,赵国不敢违抗。马上就派我把璧送来,现在要是秦国真把十五座城割让给赵国以换取和氏璧,赵国哪敢要秦国的城邑而得罪大王?欺骗大王,罪当万死,我已不存生还赵国之望,现在就请大王把我放在油锅里烹死吧,这样也能使诸侯知道秦国为了一块璧的缘故而诛杀赵国的使者,大王的威名也能传播四方了”。
秦王的阴谋被彻底揭穿,又狡辩不得,只好苦笑一番。而秦王左右的大臣卫士,有的建议把蔺相如杀掉,但被秦王喝住了。秦王说:“现在即使把蔺相如杀了,也得不到璧,反而损害了秦赵两国的友谊,也有损秦国的名声,倒不如趁机好好招待他,让他回赵国去。”
于是秦王依旧按九宾之礼在朝廷上隆重地招待了蔺相如;然后客气地送他回国。以后秦国一直不肯把十五座城割给赵国,赵国自然也就没有把璧送给秦国。
和氏璧相关故事-将相和
廉颇是战国后期赵国的名将。赵惠文王时封为上卿,屡次战胜齐、魏等国,为赵国立了大功。长平之战时,坚壁固守三年。后来赵孝成王中了秦国的反间计,用赵括代替廉颇为将,遭致惨败。燕国乘机攻赵。赵孝成王重新起用廉颇,战胜燕军。赵王封廉颇为信平君,任相国。赵悼襄王时,廉颇不得志,投奔魏国。魏国不太信任,一直不重用。又奔楚,任楚将。最后老死在楚国。
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的大臣。赵惠文王时得到世上稀有的宝玉——楚国和氏璧,秦国强以15座城换取“和氏璧”,蔺相如奉命带璧出使秦国,与秦王当庭力争,完璧归赵。赵王封相如为上大夫。公元前279年,他又随赵惠文王到渑池(今河南渑池西)与秦王相会,使赵王未受辱于秦,归国后因功封为上卿,地位在廉颇之上,廉颇愤愤不平,蔺相如以国家安危为重,对廉颇容忍谦让。使廉颇愧悟,负荆请罪,二人成为至交。将相和的故事传为美谈。
和氏璧与传国玉玺
公元前228年,秦灭赵,和氏璧最终还是落入秦国手中,不幸的是,和氏璧从此从历史记载中消失了。传说中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将和氏璧制成了传国玉玺。
姑且不论传国玉玺是否是用和氏璧琢制的,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确实曾令玉工雕琢过一枚皇帝玉玺,称之为“天子玺”。据史书记载,此玺用陕西蓝田白玉雕琢而成,螭虎钮,一说龙鱼凤鸟钮玉玺上刻文是丞相李斯以大篆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字。
传国玺自问世后,就开始了富有传奇色彩的经历。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传国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秦始皇代称)。”言毕不见踪影。传国玉玺复归于秦。
秦末战乱,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天子玺”献给刘邦。刘邦建汉登基,佩此传国玉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篡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中掷玉玺于地时,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
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东汉末,十常侍作乱,少帝仓皇出逃,来不及带走玉玺,返宫后发现玉玺失踪。旋“十八路诸侯讨董卓”,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传国玉玺”,孙坚视为吉祥之兆,于是做起了当皇帝的美梦。不料孙坚军中有人将此事告知袁绍,袁绍闻之,立即扣押孙坚之妻,逼孙坚交出玉玺。后来袁绍兄弟败死,“传国玉玺”复归汉献帝。
三国鼎立时,玉玺属魏,三国一统,玉玺归晋。西晋末年,北方陷入朝代更迭频繁、动荡不安的时代。“传国玉玺”被不停地争来夺去。晋怀帝永嘉五年(公元311年),玉玺归前赵刘聪。东晋咸和四年(公元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玉玺;后赵大将冉闵杀石鉴自立,复夺玉玺。此阶段还出现了几方“私刻”的玉玺,包括东晋朝廷自刻印、西燕慕容永刻玺、姚秦玉玺等。到南朝梁武帝时,降将侯景反叛,劫得传国玉玺。不久侯景败死,玉玺被投入栖霞寺井中,经寺僧将玺捞出收存,后献给陈武帝。
隋唐时,“传国玉玺”仍为统治者至宝。五代朱温篡唐后,玉玺又遭厄运,后唐废帝李从珂被契丹击败,持玉玺登楼自焚,玉玺至此下落不明。
由于历代统治者极力宣扬获得传国玺是“天命所归”、“祥瑞之兆”,自宋代起,真假传国玺屡经发现。如宋绍圣三年(公元1096年),咸阳人段义称修房舍时从地下掘得的“色绿如蓝,温润而泽”、“背螭钮五盘”的玉印,经翰林学士蔡京等13名官员“考证”,认定是“真秦制传国玺”的玉印。然而,据后世人考证,这是蔡京等人为欺骗皇帝而玩的把戏。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户县毛志学在泥河里得玉玺,由陕西巡抚熊羽中呈献孝宗皇帝。相传元末由元顺帝带入沙漠的传国玺,曾被后金太宗皇太极访得,皇太极因而改国号“金”为“清”。但清初故宫藏玉玺39方,其中被称为传国玺者,却被乾隆皇帝看作赝品,可见传国玺的真真假假实难确定。据说真正的传国玺是明灭元时,被元将带到漠北了。真正的传国玺是否和氏璧所为?又流向哪里?至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明清两朝人士对“传国玉玺”的态度,已经与以往时代有所不同。据《明史•舆服志•皇帝宝玺》载,礼部尚书傅瀚谈及地方送来的传国玺时评论道:“自秦始皇得蓝田玉以为玺,汉以后传用之。自是巧争力取,谓得此乃足已受命,而不知受命以德,不以玺也。故求之不得,则伪造以欺人;得之则君臣色喜,以夸示于天下。是皆贻笑千载。”清高宗御制《国朝传宝记》也说:“会典所不载者,复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一玺,不知何时附藏殿内,反置之正中。按其词虽类古所传秦玺,而篆文拙俗,非李斯虫鸟之旧明甚……若论宝,无非秦玺,既真秦玺,亦何足贵!乾隆三年,高斌督河时奏进属员浚宝应河所得玉玺,古泽可爱,又与《辍耕录》载蔡仲平本颇合。朕谓此好事者仿刻所为,贮之别殿,视为玩好旧器而已。夫秦玺煨烬,古人论之详矣。即使尚存,政、斯之物,何得与本朝传宝同贮?于义未当。”
和氏璧为月光石
月光石属长石类矿物。和璧之谜在20世纪80年代被一位地矿学家破译,他就是中国宝玉石协会会员,地质考古学家郝用威。1986年,他在全国地学史学术会上以《和氏璧探源》为题宣布了这一发现:“和氏璧为月光石,产于神农架南漳西部沮水之源的板仓坪、阴峪河一带,那里是当年卞和抱璞之处……”这一发现不仅获得了我国地质、考古、宝石界学者专家的肯定和好评,而且在海内外引起很大轰动。在1998年《中国宝玉石》上也有专文介绍。
已故国际著名地质学家、宝玉石和观赏石专家袁奎荣教授经多年研究以变彩拉长石为原料复制了一个和氏璧,重现了千年古玺的本来面目。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楚国的宝玉“和氏璧”。
还没来得及开心,秦昭王就知道了,派使者来赵国谈条件。
秦昭王的意思是用自己的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
用十五座城池换取一块宝玉,谁都知道这是一件不现实的事情,强大的秦国又怎会吃亏呢。
赵惠文王担心有诈,不想给秦国。可是,自己这么弱,不给,免不了要被攻打。
赵惠文王便询问蔺相如有什么办法。
蔺相如说:“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宝玉,大王不答应,就是我们的不是了。把宝玉给秦国,他不给我们城池,那么就是他的不对了。照此情况看,还是把宝玉给秦国,宁可秦国负我们啊。我愿意带着“和氏璧”前往秦国,如果秦国不给城池,我会完整无缺地带着“和氏璧”回来。”
赵惠文王便派蔺相如前往秦国。
蔺相如到了秦国,秦昭王看到“和氏璧”爱不释手,只字不提十五座城池的事情。
看秦昭王毫无诚意,蔺相如便说:“大王,和氏璧有一处有瑕疵,请允许我指给您看。”
于是秦昭王将“和氏璧”交给蔺相如,拿到“和氏璧”的蔺相如立马退到柱子边,说:“大王,您说要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取“和氏璧”,可现在您只字不提城池,如果,没有十五座城池,那我只能抱着“和氏璧”把他砸碎。”
秦昭王拿出地图安抚道:“我怎么会欺瞒你呢,你看,这十五座城池,就是你们赵国的了。”
蔺相如说:“既然大王您如此的有诚意,那么能否请您用盛大的仪式来迎取“和氏璧”呢?”
秦昭王一口答应。
回到住所,蔺相如命人偷偷带着“和氏璧”离开秦国,潜回到赵国,而自己留下来任由秦昭王的处置。
秦昭王并没有因此事而怪罪蔺相如,反倒称赞他贤能,并以礼相待,送他回到赵国。
赵惠文王也因蔺相如出色地完成任务封他上大夫。
因为“和氏璧”,差点引起两国外交,足以见得它的珍贵与举世无双,然而,“和氏璧”的出现并不那么顺利,这是怎么回事呢?
楚人卞和在荆山砍柴,无意间发现一块璞玉。
看到此玉珍贵无比,于是献给当时的楚厉王,楚厉王找到鉴宝人,得到的结果是,此物不过是一块再普通不过的石头了。
楚厉王很生气,胆敢戏弄皇帝,下令削去卞和的左边膝盖骨。
等到楚武王登基,卞和再次带着宝玉要献给楚武王,楚武王再次找人鉴宝,得出之前一模一样的结论,普通的石头无疑。
楚武王心想,好你个刁民,糊弄不了先王,又来忽悠我了,立马命人削去卞和的右边膝盖骨。
时间一下子来到楚文王的时代,卞和抱着他的宝玉在荆山脚下,痛哭流涕,整整三天三夜不停歇,眼泪流干以血代之。
楚文王得知,派人询问,卞和就说:“我不是因为自己受到酷刑而流泪,我是因为宝玉无人识而伤心。忠贞的人被当成欺君之人,受到严厉的酷刑。”
楚文王打开宝玉,才发现,果然是价值连城的宝玉,取名“和氏璧”。
“和氏璧”的出世整整历经了三代君主,从此,“和氏璧”一直被当成传国之宝。
可惜的是,时至今日,它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
秦昭王时,秦国欲以十五城交换和氏璧,蔺相如送和氏璧到秦国。
秦王得到和氏璧后不交城,相如使用计谋使和氏璧还赵,史称完璧归赵。
秦王得到和氏璧大喜的愿因,
1终于得到梦寐以求的珍宝而大喜。
2为赵国不敢违逆秦国而大喜。
3即使得到和氏璧,也不用交出十五座城,为计谋得逞而大喜。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