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

中东这个名称是怎么来的?,第1张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这个名称的来源是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 东”。

“中东”地区的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特别是“中东”和“近东”没有严格的界限。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7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中东”是欧美人使用的一个地理术语,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尚无定论,但一般泛指西亚、北非地区。

一般来说包括巴林、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叙利亚、阿联酋和也门;巴勒斯坦、马格里布国家(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摩洛哥、突尼斯),以及苏丹、毛里塔尼亚和索马里。

由于阿拉伯世界历史文化原因,一般人们认为属于中东国家;土耳其和塞浦路斯尽管地理上属于中东地区的一部分,但是他们自身认为属于欧洲;北边的阿富汗有时也与中东联系密切。

中东(英语:Middle East,阿拉伯语:الشرق الأوسط‎,希伯来语:המזרח התיכון‎‎)是一个地理区域,和西亚大致重叠,并包含部分北非地区,但不包含外高加索地区,也是非洲与欧亚大陆的亚区。

这个词是以欧洲为参考座标,意指欧洲以东,并介于远东和近东之间的地区。具体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

扩展资料:

自然环境

本区地形错综复杂,个别差异大,有辽阔沙漠、带状高山、大面积的高原及草原,以及冲积平原,但气候上却一致呈现出干燥大陆气候。

宗教信仰

本区域的多数国家以信仰伊斯兰教为主,所以中东地区可说是伊斯兰世界,但也有一些人信奉基督教与犹太教。伊斯兰教穆斯林和犹太人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的原因。

除了一般认为的宗教信仰差异外,主要还是政治因素,双方内部都有激进分子不断加剧对立,进而演变成全面冲突与流血事件,甚至演变成区域性的军事战争。

本区域是除佛教外的世界三大宗教的发源地,基督教(此指基督宗教,包括所有基督教派)及伊斯兰教皆发源与此。亚伯拉罕诸教(即犹太教、基督教及伊斯兰教)皆以耶路撒冷为圣地。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出生地麦加及辞世地麦地那也在这地区中的阿拉伯半岛。

犹太人视巴勒斯坦为耶和华应许之地,而基督教亦起源于巴勒斯坦,后来才向希腊人和罗马人传教,穆斯林亦视古都斯(耶路撒冷)为第三圣地。

除了伊斯兰教、犹太教及基督教(主要是东正教和东仪天主教)外,中东地区的少数派宗教还有以色列和伊朗的巴哈伊教、伊朗的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伊拉克的雅兹迪教和曼达教(拜星教),以及伊拉克亚述人的东方亚述教会、亚美尼亚人的使徒教会等基督教的小派别。

历史文明

历史上的古文明有两个发源于此地,即古埃及文明及美索不达米亚文明。

现代中东开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在奥斯曼帝国被大英帝国和他们的盟友击败,并划分成若干个起初由英国和法国控制的独立国家时。

参考资料:

-中东

中东地区泛指西亚的穆斯林地区。这是以英美人的地理角度而形成的概念。以英美人而言,中国和东亚地区,属于遥远的东方,叫做“远东”。中亚西亚叫做“中东”。东欧叫做“近东”。但第三个词很少用。

“中东”一般是指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主要是亚洲西部一带。这个名称的来源是过去欧洲人以欧洲为中心,按距离远近把东方各地分别称为“近东”、“中东”和“远 东”。

“中东”地区的范围,没有明确的划分,特别是“中东”和“近东”没有严格的界限。现在,一般所说的“中东”包括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伊拉克、约旦、黎巴嫩、也门、沙特阿拉伯、科威特、阿曼、土耳其、伊朗等国家。总面积为7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1亿多。中东地区大多数是以阿拉伯民族为主的、信奉伊斯兰教的阿拉伯国家。以色列也包括在“中东”范围之内。

中东是欧、亚、非三洲的交通枢纽,战略位置非常重要。中东拥有极为丰富的石油资源,石油蕴藏量约占整个西方世界的百分之六十以上。

1、中东又称中东地区,是指地中海东部与南部区域,从地中海东部到波斯湾的大片地区,指西亚和北非的部分地区,包括除阿富汗外的西亚与非洲的埃及,约23个国家(含巴勒斯坦),1500余万平方千米,9亿人口。气候类型主要为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其中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最广。

2、该地区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了大西洋和印度洋,中东自古以来是东西方交通枢纽,为“两洋三洲五海”之地,战略位置极其重要,为争夺宝贵的淡水资源和石油资源,及宗教文化差异,常年局势动荡。

这些名词最早来源于西方,是欧洲人的习惯称呼,后来流传世界其它地区,沿用至今。但所指范围和界限往往说法不一。当十四、十五世纪时,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首先在欧洲萌芽,欧洲大西洋至北海沿岸的一些国家,如葡萄牙、西班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迫切要求向外扩张殖民地,掠夺财富,富庶的东方是他们的首要目标。十六、十七世纪时,他们以自己所在的西欧为中心,根据当时所掌握的地理知识和本身的习惯,按照距离西欧的远近,把笼统的“东方”的各个部分,分别称为“远东”、“中东”、“近东”和“中近东”。但是这几个地区的划分都没有明确的范围和界限。“远东”一词,一般指远离西欧的亚洲东部地区,主要包括我国、日本、朝鲜以及苏联的太平洋沿岸地区,有时也把东南亚各国列入远东范围之内。“中东”一称,使用最广泛,但其范围和界限也很不确定。过去有的仅指伊朗和阿富汗,现在通常泛指以西亚为主的(但一般不包括阿富汗在内)、地处欧、亚、非三洲连接的地区。对中东的地理范围,目前大致有两种说法。狭义的中东包括除阿富汗以外的所有西亚国家和地

区,即伊朗、土耳其、塞浦路斯、叙利亚、伊拉克、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沙特阿拉伯、阿拉伯也门、民主也门、阿曼、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科威特、卡塔尔、巴林以及非洲的埃及,共18 个国家和地区;广义的中

东,除上述国家和地区外,再加上北非的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和苏丹等国,甚至有的把东非的埃塞俄比业和索马里也列入广义的中东之内。因此,中东的地理范围,同历史上原有的概念相比,已大大地扩展了。

“近东”一词,过去主要指欧洲的巴尔干国家(南斯拉夫、阿尔巴尼亚、希腊、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亚洲的地中海沿岸国家和地区(土耳其、叙利亚、黎巴嫩、巴勒斯坦、以色列、约旦等)和东地中海岛国塞浦路斯,还包

括北非的埃及和利比亚。它们距离西欧较近,同西欧联系密切。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一般又不把巴尔干国家称为近东国家,而列入“东南欧”或“南欧”范围内。目前在国际上“近东”一词已不常用,而由于近东与中东在世界政

治、经济斗争中具有共同特点,同时,它们之间并无严格界限,人们常将二者合称为“中近东”,其地理范围大致相当于前述狭义的中东,再加上巴尔干国家和利比亚。实际上,使用最为广泛的还是“中东”一词。由于中东地

区大多数国家的居民属于阿拉伯民族,信奉伊斯兰教,因此,“中东”又常同“阿拉伯国家”、“伊斯兰国家”紧紧相联。

一、在一战前,中东指南亚和中亚的西北地区,而远东则是指环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国家和地区。

二、中东远东名称的由来,是欧洲人使用的一个地理术语,是西方国家开始向东方扩张时对东方地区的通称。他们以欧洲为中心,把东南欧、非洲东北称为“近东”,把西亚附近称为“中东”,把更远的东方称为“远东”。

三、具体包含的国家:

1、中东,概念究竟包括哪些国家和地区,国内外尚无定论,但一般泛指西亚,北非地区,约23个国家,1500余万平方公里,49亿人口。

西亚国家(地区)包括沙特、伊朗、伊拉克、科威特、阿联酋、阿曼、卡塔尔、巴林、土耳其、以色列、巴勒斯坦、叙利亚、黎巴嫩、约旦、也门和塞浦路斯。(16个)

北非国家(地区)包括:埃及、利比亚、突尼斯、阿尔及利亚、摩洛哥、马德拉群岛、亚速尔群岛。(7个)

2、“远东”这一名称,与东亚相关。在不列颠帝国时期这个词作为不列颠印度以东的统称而流行于英语中。是指环西太平洋和东印度洋国家和地区,包括中国、日本、朝鲜、韩国、越南、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俄罗斯太平洋沿岸地区也就是帕米尔高原以东的所有地区。

四、远东作为单独的名称,也是原苏联远东经济区的简称。北起北冰洋,南同中国、朝鲜相邻,东临太平洋。包括哈巴罗夫斯克(伯力)、滨海边疆区、雅库特自治共和国、阿穆尔、马加丹、堪察加及萨哈林州。面积6216万平方公里。人口 7532万(1985年),有乌克兰人、雅库特人等。

扩展资料:

1、中东大部分为西亚,但与西亚的区别在于:中东不包括阿富汗,包括北非国家埃及。

2、中东是一湾两洋三洲五海之地,其处在联系亚欧非三大洲,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的枢纽地位。

其三洲具体指亚欧非三大洲,五海具体指里海,黑海,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其中里海是世界上最大的湖泊且为最大的内陆咸水湖。交通便利,海陆空的路线,可顺利运送石油到各国。

3、位于“五海三洲两洋”之地的中东,是沟通大西洋和印度洋、连接西方和东方的要道,也是欧洲经北非到西亚的枢纽和咽喉。中东在世界政治、经济和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使其成为世界历史上资本主义列强逐鹿、兵家必争之地。

——中东

——远东 (地理名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09167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2
下一篇2023-07-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