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带的玉佛坠,哪个佛是如来佛吗?感觉不是,那么是哪个佛?来历是怎样的?

人们带的玉佛坠,哪个佛是如来佛吗?感觉不是,那么是哪个佛?来历是怎样的?,第1张

弥勒菩萨(梵文Maitreya),意译为慈氏,音译为梅呾利耶、梅怛俪药,佛教八大菩萨之一,大乘佛教经典中又常被称为阿逸多菩萨,是释迦牟尼佛的继任者,常被尊称为弥勒佛。被唯识学派奉为鼻祖,其庞大思想体系由无著、世亲菩萨阐释弘扬,深受中国佛教大师道安和玄奘的推崇。

随着佛教东传,佛教传入藏地,藏传佛教艺术同样闪烁着褶褶光辉。包括西藏神秘的宗教仪式和以慈悲心为基础的宗教智慧,关乎西藏广阔的天与地,也关乎雪域高原上天性纯净、忠贞和虔诚的心灵。

从每一尊佛、菩萨,到明王、度母,到护法;从佛眼到手印,再到每一件法器、饰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特色。藏传佛像艺术以愤怒形象居多,特别是本尊、空行护法等造像,大多是多面多臂或异类身,有坐、立、飞、舞等各种姿态,形象怪异奇特,在整体上较多地沿袭了印度、尼泊尔艺术成分,并融合了藏民族的审美情趣和艺术表现形式,因此形成了不同于汉传佛教的形象特征

上海穆宇静老师介绍说,佛陀的造像突出“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这些“相”与“好”,与其说是佛陀的特征,不如说是佛理中的“真如本性”。佛陀造像二千余年,从西向东流传数万里,形态变化万端,却始终不离其宗,佛教题材在玉雕艺术中的应用和表现依然离不开这个范畴。佛教题材的玉雕艺术,以玉石为依托,通过平面的线条和立体的空间组合变化,体现佛法智慧。

佛教玉雕中,最常见的莫如观音。观音心性柔和,仪态端庄,世事洞明,永保平安,消灾解难,远离祸害,大慈大悲普渡众生,是救苦救难的化身。在《大佛顶首楞严经妙心疏》中说,世间观音相皆是观世音的应身而非本相。观世音的应身有三十二数及三十三数之说。贴近民间的说法为三十三观音化身,玉雕观音也多以此三十三应身为造像基准。

擅长罗汉玉雕的海派玉雕大师陈梓英说,玉雕罗汉的形象通常都是身披袈裟,头无毛发,身上没有任何的装饰品,有的为坐姿有的为站姿,面部的表情刻画神韵非凡,尽显尊者气质。玉雕罗汉的题材主题以及表现是手法的确定要根据具体的情况而定。罗汉佛像的雕刻要突出人物稳重、端庄的特点,从而又能够表现出罗汉佛像中看到肃穆、庄严的气质。

玉映佛光,下面小编带大家体味玉雕艺术中的佛教题材。

白玉籽料-罗汉手链

看到这件作品的玉友不免要问,说是十八罗汉手串,怎么我数来数去,也只有九颗白玉籽,就算再加上一大二小两颗三颗牛角珠,也才只有十二颗珠子吧。其实这正是这串手链的别致之处。

此籽料手串选材可谓精良,每颗玉珠两面各雕一张罗汉脸孔,九珠十八罗汉,喜怒哀乐忧惧神情不一,却都栩栩如生。

此外要说的是,在中国,十八是一个是一个吉数,中国文化中的许多数量表达都用“十八”,如“十八世”、“十八侯”、“十八般武艺”、“十八学士”等。

白玉子料挂件-弥勒佛

作品玉质细腻温润,无瑕疵。设计随形就势,造型圆滑,弥勒嘻嘻而笑,容貌勾勒细致,憨态可掬,背面光素留皮,略带皮色。

看过了罗汉与佛,我们再来看看观音:

(翠青)白玉挂件-清修

佛祖于菩提树下,证见大道,菩提树从此成为了佛教圣物。此作品雕一叶菩提,叶内观音静坐,碧莲滴露,不着一字而清静自来,禅韵生幽。

新疆淘玉人:yu15099

最后请佛祖镇楼:

(黑)青玉籽料-佛祖牌

精选黑青玉籽料雕琢而成,整器色正匀洁,常光下色呈纯黑,手感亦细腻油润。牌身浮雕佛头,丰颐广额,垂眉敛目。整器线条流畅、雕工精细,佛祖形象栩栩如生。背面阴刻翠竹潇潇,自具意境之美。

佛教造型在玉雕创作中尤以重视美感。然这美感,乃超脱俗尘之美;这欢悦,乃庄严、慈悲、心安之欢悦。

2073578120

二楼说的有一定道理 但是不全对 原因有三个

第一 弥勒佛其实并未成佛 他是掌管前生今世的教主 目前还在修行阶段 但是早已排定仙班 为他虚席以待 翡翠题材也有自己的讲究 楼主你观察的很仔细 其实佛教文化在中国源远流长 中国人也是最尊敬佛祖 为了表达敬意而又不失礼节 于是选定了这位未成佛的尊者来雕刻 在几百年前 除了佛以外 也没有真正的龙 以“龙”为主题雕刻的其实都是龙的九子 并没有真正意义的龙 因为我们是龙的子孙 为什么呢?因为 龙女娲 虎伏羲 对女娲尊崇 对龙敬畏

第二 弥勒佛的肚子很大 笑口常开 这两点就满足了翡翠的'种'与工的结合 突出翡翠的特点 翡翠弥勒佛在雕刻的时候工分两种 ‘坐佛’‘站佛’坐佛彰显翡翠通灵欲滴的美丽 在对弥勒佛开脸的时候 工艺要求尽善尽美 完美的表达出‘弥勒真弥勒 化身千百亿 ’的境界 人人戴弥勒 弥勒佑人人 站佛体现弥勒的衣领 袖节 小衫 耳垂 等精湛的细工 时常配有念珠 小履 阴刻阳雕 浮墨勒线 让弥勒佛栩栩如生 活灵活现的佩戴在人们的胸前

第三 五代时期弥勒佛曾托化布袋和尚来世间广施恩德 将世人提点教化 救济贫苦百姓 教训恶霸惩治贪官 直至圆寂才留下一口偈子惊醒世人 相比天宫众座更深得世世代代百姓之心 百姓们为了纪念布袋便将他的形象雕刻为玉石金木 竹木牙角等题材 子孙接力 传承有序 他为民生为民死 而众生却不识得他正是弥勒佛 于布袋和尚相似的还有 降龙罗汉——济公 也是千百年来百姓手中雕刻的题材之一

另外提及一点 传说上古缅甸雾露河有仙人在此歇脚 仙人走后大河受神灵感召孕育了翡翠 而这位仙人正是弥勒 从此翡翠题材注定要赞扬歌颂弥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111525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7-13
下一篇2023-07-13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