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贝壳工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

海南贝壳工业的发展提出合理建议,第1张

一、海南贝壳产业的发展历程及现状

  1990年以前,我省沿海渔民出海作业,捕捞的大批贝壳类海产品,除用于食用和留作观赏外,余下都充当了建筑材料,其利用价值和经济价值都非常低。从1990年开始,台湾企业家詹德雄发现了潭门丰富的贝壳资源,也利用他在台湾贝壳类加工厂的设备和技术,在潭门墟上投资约20万美元,创办了海南第一家贝壳工艺品加工厂,因其产品价廉物美,很快就打开了省内外市场。因为有了詹德雄的成功,台湾企业家蔡春荣、陈国雄、龙海明等多人也先后来到本地。随后,不少在台资企业打工的当地农民也逐步掌握了贝壳工艺加工流程、技术及市场行情,他们结合自身的优势独资或合伙开起了同类的加工厂。

  九十年代中期,潭门的贝壳加工销售已经初具雏形,当时只是一些小型的简单家庭作坊,以简单的钻孔和手工穿线的小贝壳手链和项链装饰为主。到1998年,在潭门这样的工厂已达到58家,贝壳供应量达到50吨/日,年供应量达到15万吨,年创产值超过5000万元。厦门、大连、青岛、珠海、汕头、湛江等沿海城市客商纷纷在潭门设点收购和销售贝壳。同时,潭门镇政府紧紧抓住发展机遇扩大产业链,在不断的发展壮大中,潭门镇形成了目前中国最大的贝壳集散中心,潭门镇相关产业也得以迅速发展。本人也正是在这个阶段投入到这个行业中的,至今已经是第14个年头了

  在我伴随着这个行业14年的发展过程中,海南贝壳工艺经历了从简单到精致的过程,整个产业已经逐步形成一个完整的产业链。在谭门镇,从谭门港口到九吉坡工业区,该路段有大大小小近300多家经营海南贝壳工艺品店,仅潭门镇就有将近2000多名店铺从业人员。五十多家贝壳业加工厂拥有千余人从事贝壳加工行业。如今,谭门镇已经成为国内乃至亚洲最大的贝类集散地,年产值达到20个亿左右,贝壳产业已成为当地经济的主要支柱产业。

  二、海南贝壳产业发展面临的问题

  海南贝壳产业经历了这些年的高速发展,在带来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发展中凸显的问题。例如;

  1、工厂规模存在参差不齐,规模较小的工厂抗风险能力差,不适应市场激烈竞争,而且许多是家庭作坊经营模式,缺乏有效科学管理,导致整体效益低下;

  2、工厂加工设备落后,生产的贝壳成品工艺粗糙、技术含量低,造成产品积压和滞销;

  3、贝壳行业市场缺乏规范管理,导致市场无序竞争影响整个行业健康良性发展。

  4、贝壳加工产品种类单一、缺乏深度、综合利用率低,导致资源严重浪费;

  5、从业人员和产品研发创意人才短缺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工艺水平的提升,造成整个加工业产品质量、工艺水准、艺术品味整体不高对原材料也是一种极大的浪费。

  而近几年,以砗磲产品为主流的海南贝壳市场再次升温。砗磲工艺品以其精致的雕刻和浓郁的文化特色,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和追捧。而我作为一名在海南贝壳行业的从业者、见证者,在新一轮发展热潮中我也在思考一些面临的问题和潜在的危机。主要体现在如何去实现开发与保护问题上的平衡,怎样避免再次出现一拥而上的现象从而导致行业恶性竞争的不利局面。

  首先是开发问题,危机主要体现在过度采捞、贱卖原材料、产品精细加工不够等方面。目前潭门镇各个贝壳加工厂都有一定原材料储备,少则几十吨多则上百吨。但是按目前的加工消耗速度,估计不出十年,原材料就会耗尽了,因为有很多原材料是不可再生资源。到那时贝壳加工业将难以为继。因此,如何解决日益增涨的原材料需求问题已是摆在我们贝壳加工业面前的最大难题。

  可能大多数人认为贝壳来自海洋,要知道海洋并不是贝壳的唯一出处,陆地上也有贝类的踪迹。以砗磲为例,它可以按年代分为活体砗磲和砗磲化石。其中砗磲化石大多分布在海底,少部分砗磲因为沧海桑田的地质运动而分布在陆地和高山上。如今,在喜马拉雅山脉上就有人不断发现砗磲贝化石的踪影,当然这部分砗磲贝因为储量远远比不上海底,而材质却远远超过海底的砗磲贝化石,因此显得极其珍贵。肯尼亚的VOLKER先生经过20年的收集,从肯尼亚各地收集了大约600吨的砗磲化石。但是这部分化石因为开采难度大,有价无市。此外,活体砗磲因为本身的材质问题,并不适合用来加工。因此,市场上可用来做工艺品的98%以上都是沉积海底几千上万甚至几十万年前的砗磲化石。

  第二是保护的问题,海洋为海南乃至全世界未来的发展提供了无穷的潜力。有领导提出建设海洋强省,首要推动海洋经济转型升级,做优做强海洋产业,壮大海洋经济实力。如何在开发海洋产业的同时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对于建设海洋强省也至关重要。中国有个现象:越是受保护的动植物灭绝得越快。众所周知,唐冠螺、鹦鹉螺、白蝶贝和虎斑宝贝等贝类分别属于国家Ⅰ类或Ⅱ类保护野生动物。一些渔民和不法商贩在巨大利益的驱使下大肆捕捞以谋取暴利,造成短短几年里这几类海洋珍稀贝类就濒临灭绝的境地了。

  还是以砗磲为例来说这个问题:《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于1983 年将砗磲贝列为世界稀有海洋生物加以保护,对其国际贸易加以管制。我国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里也将库氏砗磲和鳞砗磲分别列为Ⅰ类、Ⅱ类国家保护海洋生物。也就是说:根据《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砗磲两属九种(注:砗磲的种类分为砗磲属八种,砗蚝属一种。)砗磲都在国际贸易管制名单内;根据我国的《国家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名录》,则只有库氏砗磲和鳞砗磲在受国家保护的野生海洋生物名单内。除此以外,砗磲贝加工成砗磲工艺品后,如何区分原料是库氏砗磲,还是其他品种砗磲这存在一定的难度,显然难以界定。此外,《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将砗磲贝分为天然与人工养殖两大类,规定禁止天然砗磲贝出口贸易,允许人工繁殖砗磲贝商品贸易。如何鉴定贸易中的砗磲贝是天然的还是人工繁殖的,也是一个问题。

  总之,目前对砗磲的开发确实是有争议的。整个潭门的贝壳产业链已经形成,却不得不面临一个尴尬的局面:由于得不到合法的保障,遇到临检,很多店铺都关门做生意,而贝类工艺品加工厂更是如同搞地下工作,大门禁闭,机器轰鸣。

  三、规范贝壳加工经营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如何在法律条文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发展经济之间找到平衡点?个人认为:不应该一刀切完全禁止,一味的禁止只会导致更加无序的捕捞与开发,也会给海南新兴的贝壳产业带来致命的打击;也不能无度的开发利用而不采取保护措施,这更不利于贝壳产业的长远发展。

  为了贝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未雨绸缪,及早加强对整个贝壳产业的监管、规划和引导。综合当前贝壳市场的各方面的因素,试提出以下几条建议:

  (一)建立评估标准,保护性地开发。

  出于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需要,一方面要严格保护珍稀的野生活体贝类。另一方面,在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对已经死去的沉积在海底的贝类可以进行适度的开发。海南的花梨树也是国家Ⅰ类濒危保护树种,但目前市场上是禁伐不禁流通。而我们的贝类也应该在采集和捕捞上采取措施进行有效管制。活体砗磲要加大保护力度,但一些已经在海底沉睡几千年,甚至十几万年以上的砗磲残壳和少量在陆地发掘出的贝壳化石我觉得应该允许拿来加工利用的。虽然砗磲名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之列,但是人工养殖的砗磲和砗磲化石不应该属于“野生”和“动物”的行列,对这一部分理应进行合理的利用和开发。

  这一点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来制定相关的行业标准和鉴定标准,即如何鉴定销售的贝壳为人工养殖的还是野生的,如何鉴定该贝壳属于活体还是化石。

  (二)出台相关政策,设立准入门槛。

  1、对贝壳的捕捞、加工、生产以及销售等企业或经营者进行审核,实行生产销售许可制度,设立准入门槛,逐步淘汰低附加值的贝壳加工和经营,充分体现贝壳的艺术、观赏以及收藏价值。

  2、行业主管部门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法规来规范整个行业的行为,优化整个产业的经营水平。这一点可否借鉴“红珊瑚”的管理办法。

  (三)大力发展贝类人工繁育,开辟海底牧场,设立海洋生态保护区,维护海洋生态的平衡,促进海洋产业的转型升级。

  1、采取就地保护与人工繁育等措施,大力发展贝壳人工繁殖。目前泰国、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在发展人工繁育砗磲,海南作为我国海洋大省,国内唯一砗磲贝产区,尚未大规模开展人工繁育和养殖。据我所知,目前砗磲贝的人工养殖技术在国外已经相当成熟,在国内我们应该尽早推广此类项目,开辟更多的海底牧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需求,促进海洋经济的发展。

  2、按照《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应把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优先项目落实至三沙市海域。对南海诸岛贝壳分布海区、数量、种群进行资源调查并建立档案,在南海适当的区域建立贝类国家自然保护区,推进国家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对珍稀贝类进行确实有效的保护。

  (四)加快本地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技术和工艺水平,促进贝壳产业的提升和发展;

  目前海南本地贝壳产业的加工从业人员队伍不太稳定,专业水平良莠不齐并相对落后,而外地技术水平高的大师又不愿意背井离乡来海南发展,因此造成本地贝壳产业加工优秀人才的匮乏,导致有好原材料却很难加工出精美、高端产品的现状。我希望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加快本地专业人才的培养,为贝壳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民社区祥和街。根据查询百度地图得知,在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新民社区祥和街,有大量的首饰加工厂,其中包括:东莞市长安千度首饰加工厂、西美首饰加工厂、和安首饰加工厂等。其中东莞市长安千度首饰加工厂主要加工,不锈钢首饰、手链、项链、耳环、戒指、钥匙扣、领带夹、链条等饰品。

广州市番禺区。

国内珠宝首饰加工生产份额较大,产业链相对成熟和完整的地方当属广东省,并以广州番禺的珠宝首饰镶嵌加工生和深圳水坝的黄金、K金加工生产为代表。

目前番禺区拥有珠宝首饰加工及配套生产企业400多家,8万从业人员,1500家彩色宝石加工厂,超过1000人工厂数十家,一般的中小型工厂也有数百人,2000多家珠宝个体工商户,500多名珠宝设计师。

番禺珠宝首饰形成了沙湾珠宝产业园、西丽工业区、大罗塘工业区、小平工业区、联邦工业区、榄核珠宝工业区、大岗镇明珠工业园及等多个工业区,产品已涵盖珠宝设备制造、珠宝首饰镶嵌、珠宝设计、钻石采购打磨等多个范畴。

主要以来料加工及出口为主,产量约占中国珠宝产量的60%,出口量占港澳转口贸易的70%,2019年1-5月,番禺区珠宝首饰制品进出口总额为190亿元,增长1022%。

几乎包揽了香港所有品牌珠宝的加工业务,国外大部分品牌珠宝均产自番禺,番禺珠宝业已发展为无论是产品设计还是生产技术都是一流水平的产业基地。已成为中国金银珠宝首饰出口量最大的地区之一,是国内最大、亚太地区最具规模最集中的金银珠宝首饰加工基地之一。

番禺珠宝镶嵌量超过世界珠宝业“龙头老大”——意大利维琴察,是全球最重要的珠宝生产地之一 。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022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