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鉴定墨西哥双柱银元,高手进

帮鉴定墨西哥双柱银元,高手进,第1张

纠正一下美人鱼的,双柱银元鹰洋是不一样的。1821年墨西哥独立,1825年停铸“双柱”,改铸“鹰洋”。早在明朝中期,西班牙就已在它的殖民地墨西哥制造“本洋”银币,因“本洋”背面图案有两条立柱,故俗称“双柱”。西班牙在南美殖民地制造“双柱”银元,流通时间较早,几乎遍布全世界,明万历年间流入中国。据英国东印度公司记录,1681年至1833年,输入中国的白银达6800万两以上,合银元l亿枚,绝大部分是双柱银元。但是,由于清王朝向外赔款等原因,现存无几。“双柱”有“双球”和“人头像’两种。1732年开铸前者,1772年开铸后者。你那个应该是后者。在收藏市场上,“双柱”币一般按品相分,价格在100-1000元之间。

你那个是斐迪南七世银币,铸造期为1808年至1825年,币正面为斐七世国王侧面肖像,左侧为拉丁文FERDIN<FERDI-NANDUS的缩写>VII(意为斐迪南七世)。

  这三种双柱银币正面右侧均为拉丁文DEIGRATLA(意为蒙天主之恩),下部是铸造年度阿拉伯数字。背面环周是拉丁文HISPANETINDREXM8RHJ意为西班牙和西印度国王、M表示墨西哥造、8R示面值为8瑞第纳尔,后两位字母HJ为铸币检验师姓名首写字母。

  最为有趣的是,卡列罗四世1808年驾崩斐迪南七世即位时,由于西班牙和墨西哥相隔路途遥远,当时通讯和传输工具又不发达,墨西哥造币厂接到新国王即位要铸新币以示庆贺时,却不知新国王模样,只好用卡列罗四世头像配新赶制的斐迪南七世模具铸造了一批币,但流用无多,后多有收回溶毁,所以收藏甚为不易,但也给今天的我们带来了一个新的研究收藏趣味版别。在斐迪南七世即位后,老国王卡列罗四世的币模并没有立即销毁,一直铸造到1809年才退出历史舞台。

初涉外国商贸银元收藏圈的人,应该多阅读一些银币收藏和鉴赏类书籍,在鉴别银币真伪时进行比较参考。有条件的话可去结交一些钱币收藏专家,经常向专家讨教,如能有机会亲眼目睹高档银元实物的话,对提高自己鉴赏水平会有很大的帮助。因市场上高档银币赝品实在太多,依笔者经验,较保险的买进渠道有三种:一是朋友介绍,俗话说“朋友的朋友是朋友”,除非虚伪奸诈之辈,绝大部分钱币收藏家是不会用赝品充作精品银币,来欺诈自己朋友的;二是去正宗的文物商店淘货,例如设在一些大城市的国有文物商店,不仅货源多,而且品质有保证,但唯一不足的是售价过高,普通集币爱好者难以承受;三是参加各类钱币拍卖会,在拍卖会上举牌参拍自己喜爱的银币珍品,但在参拍时头脑要清醒,千万不要被当时激烈竞争的气氛所左右,以免高价买进超出其价值的品种。

集币爱好者在收藏外国商贸银元时可由浅渐深、由易到难,先从价格便宜、存世量较多的“鹰洋”、“坐洋”等一些低档银元入门,在收藏时还应掌握以下四个要素:

  1、选品:由于目前“鹰洋”、“坐洋”等低档银元的存世量还较多,价格相对较便宜,集币爱好者在挑选低档银元时一定要掌握这样一个原则:即情愿多花几元钱也要挑品相最好的购进,对量多价低的低档银元而言,品相太差也就失去了收藏意义,除非是存世量极少的稀世珍品可例外,品相的好坏是收藏品能否稳定增值的关键。

  2、防伪:目前许多珍稀外国商贸银元几乎都有赝品,令钱币收藏者防不胜防,而现在已发展到一些低档银元中也有造假现象出现。集币爱好者在挑选时尽可能去固定摊位上购买,不要贪图便宜去流动钱币摊贩那儿购买(流动钱币摊贩手里赝品特别多,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同时还应多看一些钱币参考书籍,向那些有经验的钱币收藏家学习,多揣摩多了解各种真伪银币的特征区别。

  3、比价:外国商贸银元与现代金银纪念币最大的区别在于:现代币由于发行时间很短,一般在各种收藏类报刊上都有统一的参考价;而外国商贸银元由于传世日久,品相参差不齐,价格差异很大。集币爱好者在挑选银元时应多跑几个摊位,多掌握一些银币市价行情,防止盲目被斩一刀,尽可能以较低的价格买进较好的品种。

  4、保存:购进外国商贸银元币后,对币面上的原样(俗称“包浆”)千万不可随意擦去,保留完好的银元包浆将更有价值,对个别污迹锈蚀十分严重的银元可放在醋或明矾水中浸泡一段时间后,再用橡皮擦拭除污,并放在清水中漂洗揩干后,装入硬币册或塑料袋内。这样不仅便于保存和收藏,还便于集币爱好者之间相互交流观赏。

这里面的道道多着呢,强烈建议你在没完全弄懂得情况下不要购入,否则买贵了是小,万一是假的就哭死了

真假银币的鉴别 时下,收藏各种钱币古玩已成风潮,就清朝及民国银币而言,上到几十万元一枚的珍品,下到价值几元的银毫,仿造的假币无所不有,所用材料也各不相同,让人防不胜防。下面列举真银币及几种假银币的不同之处,略供参考。 真银币为白里透亮,质软,有延展性,撞击时声音清脆悦耳,版面平滑,边道匀称,图文自然大方,且有流通磨损的痕迹。存放于家中的银币有坚硬细密的古黑色,埋入地下的会生些不规则的坚硬绿锈。伪造的黑色及绿锈用沸水煮泡即会褪尽,很容易分辨。 20世纪70年代末,两广及福建、湖南山区所铸锰镍合金假银币几乎遍及全国城乡,此币工艺粗糙,砂眼多,含颗粒,厚薄不匀,较轻,时间略长易变黑但又在石灰墙上又画不出黑色,是唯一会摔碎的假银币。到了20世纪80年代初期,铜镍合金镀镉制成的假币工艺有所进展,图文有较模糊和立体感太强两种,边齿基本匀称但不自然,有锉刀痕迹,无使用磨损及旧色包浆,声音尖高,表层电镀磨去后出现淡**,这两种假币已基本退出市场,但仍有些县城小摊把其当真银币卖。 第三种假银币面世于10年前,材料为镍锌合金,颜色黑亮,发铅黑光,在石灰墙上能反复画出黑线,声音同样尖高,略比铜镍合金沉闷,做工往往有一面较逼真,齿边虽匀称但较生硬,肉眼也能看出些砂眼、斑痕及锉刀加工过的痕迹,目前此币在省城钱币摊还能见到。 近期,市面上又有一种制作较为精良的镍镉钒合金假币,除去少许砂眼,版面较平滑,寡白色略有光泽,音尖、质硬、略轻,立体感太强,图文欠神韵,且有锉痕。 真银压制的伪币最难识别,近年产于广东、湖南一带,银质优良,色偏白,重量基本一致,26-27克左右,因压∑蛔悖 瘢 哐烙心: Γ 叱菥 鹊 蛔匀唬 嘉南喽郧逦 獠涣诵┬砩把郏 梅糯缶倒鄄欤 及讣拔淖炙浣媳普妫 瞻状∏婷娌惶 交 拮匀涣魍�ニ鸬暮奂<肮啪缮 另一种改字、加字的普通银币往往使有些老手也会一时忘乎所以,即普通袁像币加英文的签字版;加“甘肃”二字及打瑞金产“苏维埃”三字;孙像开国纪念币六角星改五角星及英文和数字错版币等。其实以上银币两个版面本有图文差异,改制方法为先铲去多余的,后焊上点银再刻字。字迹略欠神韵,有刀痕,且会破坏周围版面,洗后涂上水彩绿色较易发现刀痕破绽。 清朝及民国时的假币又大致分为三种:一是银匠凭空臆造币,如慈禧等部分纪念币。二为清末钱币工人后来制作的伪币,其中极少部分原模后铸的倒还有些价值,至于重新雕模压制币,虽然同为纯银所铸,情况则为两码事。此币经过长期流通,有磨损痕迹及旧色包浆,从材料及新旧方面看无法辨认,容易蒙混过关,只能从图案及文字上下功夫了。第三为民国时期民间常见的镀银铜元,**上常见旧时商人用指尖捏着银元,放在嘴边猛吹一下,即置于耳边听声音以辨真伪,如今所镀一层薄银已褪,露出铸工基本精良的黄铜、红铜币,磕磕碰碰且磨损较严重,往往会使人误认为是试铸为数不多的银模铜样币。 现将几种常见的假银币的主要特征介绍如下: 铜版银币:它的形态、大小、图案完全与真银币相似,但它是以铜为主体,图案粗糙,在石头上磨一下,即出现铜的本质,敲击出来的声音尖亮而有哨声。 铅版银币:以铅充银,是外为银皮内夹铅质之银元。其花纹与正常银元无异,但声音较厚、发闷,阴沉而带嗒音,以火烤之,铅即流出。 夹版银币:它的外层包裹两层银皮,银层较厚,磨擦一下一般不易磨出痕迹。这一种称夹心银元,是假银币最为常见的一种。内夹铜、铁、铅等多种成分,其声音实短、沉闷且无转音。 改小银币:严格说来这一种还不算是假银币,只是重量有所减少。这种银币是将正常银元之齿锉平、改小,然后获取细毫碎银。一般只要对照一枚足重的真银元即可判别。 砂版银币:这种银币表面粗糙,图像模糊不清,重量在20克以下,系翻砂版,用力向地上一砸,即刻碎裂,碎裂面呈浅灰色。目前市场上见到的假“袁大头”银元多数属于这一种类型。 洗版银币:亦称洗澡版,是将正常银元以硝酸蚀去一层银,以此窃去一部分银质,其特点是图案模糊或有浮白色,发音微慢,严格说来这也不算是真正的假银币,但重量有所减少,已不足25克,如作为一枚藏品来说,其品相已不完整,收藏价值也就大打折扣。 私版银币:是私人铸造的银元。袁大头币、孙中山开国纪念币、北洋造龙洋币均有之,这种伪钱主要是从台湾的钱币市场上贩运来的,民国时期在海南岛铸造,因此又称做琼版银币。其共同特点是,声音尖高,质量低劣,银的成色不足80%。 镀银银币:表面光滑,图案清晰,精细,成色也逼真,与真银币一模一样,表面镀银的,从形象上与成色上看是难以鉴别的。其重量一般是20———22克,虽然精工细做,但金属的比重无法与真银平衡,所以只要称一下重量就能原形毕露。真银币虽然在流通过程中有所磨损,但不会低于25克(标准重量是266克)。 改版银币:这种银币一般收藏爱好者无法用肉眼鉴别,无论敲声或测试银币成色,或看包装均是旧制。唯一方法是依靠高倍放大镜鉴别,细看每个字体的迹缝,是否留有刀痕迹,如有刻刀痕迹就是改刻的。这种做伪的方法是把真银币原有的字体用刀刻或挖掉,然后将特制银字粘贴上去冒充传世银币,牟取暴利。

我不支持任何伪造行为。但是,根据专业人士提供的指南,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辨别真假银子的方法:1看颜色:真银子颜色较浅,有白色光泽,且带有微弱的**。假银子颜色较暗,通常呈深紫色或褐色。2评估质感:真银子质感坚硬、有重量感。假银子的质感与真银子相比较轻。3掂量重量:真银子的重量较重,比例如镍和铜都要重。同时,根据银价,银币、条、盘等的价值应该与重量成正比。4使用酸性液体:将一点酸性液体滴在银子上,真银子不会受到影响,而假银子则会因为含有其他金属而产生反应。5借助专业检测:如果您不确定银子的真伪,最好送到正规的检测机构或专业机构进行检测。需要注意的是,以上方法仅供参考,最好是借助专业人士或机构的帮助进行检测。

鉴定银元的主要方法有:

一是看形制。是机器冲压还是翻沙,凡是翻沙版均是假的。

二是看文字是否凹凸,风格与当时韵味是否相符,清朝龙版币上满文是否与原币一致,民国三年签字版是否后来挖的,使用放大镜一看就一目了然。

三是看齿轮。齿轮较易区分,假币齿轮远不如原币规整,两者一对比,特别明显。

四是看颜色。银元应是白色,有包浆、银锈,擦掉即露白,不同的含银量,颜色略有差异,清朝银元含银量最高90%、最低50%,通常在88%。

五是听声音。真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纯正婉转、柔和,感觉沉稳。含铜量高的假银元,敲击后发出的声音尖高,全铜镀银的假银元声音尖锐短促,夹铜或夹铅的假银元声音呆滞而没有转音,挖补的银元声音低哑或成“哑版”。

六是用比重法测试。白银的比重为10.5,低于黄金、白金比重,而高于铜、铅、锌等其它普通金属的比重。由于假银元都掺入了较大比例的铜、铅、锌等其它金属,只要用同等体积的假银元与真银元比较一下,用手指轻轻一掂,就会发现假银元轻,真银元重。

辨别真假银元一定是找专业人士。听音法,两个银元相互敲,声音平,柔和而音长真的,假的声音尖,高到低过短。掂量法,轻一点的真的,如果加铜,铅,锡感觉重假的,称量法,看其重量是否与真的相符,视形法,用肉眼仔细看,颜色,花纹,图案,大小,厚薄,等。还有考证法。

要研究中国古老的货币制度有三十多年了。朝代复杂,演变繁多,一九七一年读过一本中国货币史,乱七八糟,不知是作者差劲还是历史就是这样,于是不敢问津。一九七六年,一位加州大学的朋友说要研究中国古时的货币制度,因为听说中国曾经出现过自由银行制,求教于我。我不懂,只知道中国的货币历史复杂无比,无可奉告。

对自由银行制有兴趣的学者不少。海耶克屡次建议自由银行是最可取的货币制度。但海大师思想多多,实证工作少少,后者近于零。既然大师建议,后学的当然要研究一下。要找实例入手,就想到旧中国那边去。自由银行制是说任何人,不用政府批准可以设立银行,供应货币,正当的争取声誉而图利,走偏门的但求短暂欺骗。中国在明清时代的无数银号、钱庄等就是自由银行的例子,与政府发行的货币并驾齐驱也。

我要从清代的银币入手调查有好些日子了。十年前,在香港的地摊选购了数百枚清代的银币,一位自称是专家的说全部假,赝品也。八年前,在扬州的一个大地摊上见到不少清末民初的纸币,包括一些钱庄发行的钱券,认为大部分是真,于是尽花身上带着的数万元,差不多全部买下来。回家后研究了几个晚上,花多眼乱,只发表过一篇文章,过瘾的,但没有理论可言。

最近豪情顿发,在国内购买了不少从清初到民初的银币,价格每枚二元到百元不等,是真是假当然格外留神。不是那么容易。首先是二元的可能是真,百元的可能是假。拿着十多枚真真假假的到处考问出售的人,竟然没有一个考合格!这怪现象我终于找到答案:不少银币是真银假币!用真银仿制的是真银假币,对收藏者来说是赝品,不可取也,但真银值钱,昔日在市场持久流通可以理解。

怎样鉴别是真银制造还是非银金属镀上银色呢?我不是专家,但认为鉴别不太难。首先是多番考虑,铝太轻,锡或铅太软,皆容易鉴别;镍过硬而价高,也不易铸币,而五十年代时镍币大都被厂家收购作为电镀用途了。余下来以非银镀银仿制得几可乱真的只有铁与铜。铁可用磁石一试而知——试过不少是铁造镀银的。最头痛是铜。但以铜镀银,银面很薄,细看旧币的表面花痕不难看出铜色,再不成就磨掉少许可见铜。(磨而见铁很像银,以磁试之万无一失。)其次是真银必定带黑色,所谓银黑是也。就是以洗银的药物擦得光亮,总有点「黑」的感受。

我怎知道有真银假币的存在呢?首先是一位女人提点。她是卖古物的,我见她在读考古书籍,店里有银币出售,于是向她求教怎样鉴别银币的真真假假。她吞吞吐吐的说了一阵,突然说:有真银假币这回事。一言惊醒梦中人,因为我见过不少摆明是赝品,但银怎样看也是真的。

我怎知道是「假」币呢?找到几枚应该是真银的,币的一面说菲律宾,另一面说美国一九○三年。好些银币一面英文说云南省,另一面中文说湖北或江南或黑龙江等。类似的说不通的用真银制造的屡见不鲜。

中国用银本位制起码有几百年是可以肯定的。我找到的银锭,库房的,最早说明是康熙——更早的银锭可能存在。另一方面,在扬州购得的清代钱庄钱券,很多说明凭券取银。

中国早就有银锭,但银币的铸造是一八八九年(光绪)才开始,很迟。光绪之前中国流通的银币,全部进口,始于明代,清代进口量大,极盛于干隆。丝与茶的出口引进不少银币,但干隆之后鸦片进口急升,跟着银币外流,鸦片战争之后变本加厉,导致十多年后的太平天国之乱。

清代大量进口银币,百鸟归巢,起码数十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日本明治,英国,西班牙,墨西哥,美国,也有香港的。

看官须知,神州大地当年没有电镀技术,而「先进」如香港,电镀行业只是八十年前由我的父亲张文来搞起来的。不懂得电镀银面,赝造银币只能以真银从事。既然一样是银,为什么还要赝造呢?有几方面。一方面是进口的真银真币造得较为精致,但这些进口的成本较高。另一方面,我把多枚看似一样的真银真币与真银假币以电子仪器量度,规律是后者较轻大约三公克。那是意图欺骗百分之十三左右。然而,当年的银币很值钱(市面一般用铜钱),欺骗谈何容易。于是,真银真币与真银假币一起流通,正如二十年前人民币与外汇券在国内一起流通,面值一样,价值不同,懂得议价的用外汇券,购物有较大折头,不懂的就中了价格分歧之计。真银假币是劣币,真银真币是良币,二者一起流通,劣币没有把良币逐出市场,证明那大名鼎鼎的葛森定律(Gresham’sLaw)是错了的。早就分析过这定律蠢得可怜,这里只是多补一项证据。

真银假币的存在(我认为曾经相当盛行)还有另一个更重要的原因。那是进口的银币不够用,而光绪起的政府自铸也不够用。真银假币于是有真实的需求。中国有银矿,不多,但中国早与西班牙贸易,而后者占领盛产银矿的墨西哥,中国大可进口而以真银赝制。

墨西哥鹰洋,是指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它是从1823年开始铸造的。鹰洋大体分为两种,1897年以前的花边鹰洋和 1898年以后的直边鹰洋。晚清民国年间,外国银元输入中国者,属墨西哥鹰洋最多。据清朝宣统二年(1910)度支部调查统计,当时中国所流通的外国银元约有十一亿枚,其中有三分之一是墨西哥鹰洋。墨西哥鹰洋是指1821年墨西哥独立后使用的新铸币,它是从1823年开始铸造的。两者规格相同:直径39毫米,重量2707克,成色9530%。鹰洋大体分为两种,1897年以前的花边鹰洋和1898年以后的直边鹰洋。两者规格相同:直径39毫米,重量2707克,成色9530%。花边鹰洋面值为8瑞尔(Real),直边鹰洋面值为1比索(Peso)。银元正面是一展翅雄鹰,嘴叼长蛇(花边鹰洋蛇尾与鹰翅相连,直边鹰洋蛇尾与鹰翅不相连),单腿立在仙人掌(国花)上,边缘上方书西班牙文“REPUBLIKAMEXIKANA(墨西哥共和国)。背面中央为一顶自由软帽。帽檐书有西班牙文“LIBERTAD(自由)”字样。帽周围放射长短不一的光柱(花边鹰洋与直边鹰洋光柱数也不相同,花边鹰洋自由帽顶部的3支光柱中间一支较短,直边鹰洋中间一支较长。图案象征着力量、忠诚、和平和自由。

第一、看银元首先要看包浆

首先要弄明白什么是包浆,包浆就是岁月的流通痕迹,薄薄的一层,不容易去掉。真品的银元包浆一般很均匀,不容易去掉。如果有的银元用手使劲擦就能擦去,肯定是假的。包浆一般不容易去除,真品银元包浆非常均匀也很平均,反之有些假银元或高仿银元的包浆,征集崔**《()》送拍《(0634)》只在局部或者在一些字口或者花纹的凸处,分布很不均匀,这边包浆很厚而那边或许还有贼光。另外老银元的光透出一种润度,虽然有包浆覆盖但还是有耀眼的亮度,如果你看到一种灰黑的烟怠色,不论是多么透亮,基本都是假的,这个一下否定。虽然有些人说鉴定银元光看包浆不行了,现在的高仿包浆是做的如何好之类,但我仍然认为看包浆是鉴别新老银元的一种重要方法。

第二、从整体上看

1、首先说从神韵上看,也就是字口要有神,端正大方。

现在很多高仿字口看上去不好,老银元字一般比较有神,下笔如流水不会出现字别扭的现象。而高仿这个地方到位了而那个地方却不到位,也就是说经不起推敲总有漏洞。如看龙洋我主要看龙鳞,是否凹凸分明,看龙眼睛是否炯炯有神,特别要注意,龙牙,龙须,龙鳞,一定要看细节。

现在有本书叫细节决定成与败,征集崔**《()》送拍《(0634)》同样看银元也一定要看细节。因为高仿大的方面一定做得很到位,但往往忽略了细节,我认为这与现代人的浮躁有很大关系。呵呵又扯远了,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了,总之我感觉老银元龙鳞清晰,英文字母干净利索。反之高仿币龙眼无神,龙须或者龙牙飘浮,或者模糊一片,文字感觉生涩。

2、从机械压力来看。

机械压力也就是凹凸分明。字口有拔地之感。地章与字口几乎垂直的。让人一看很有力度,很有气势。而高仿币字绵软无力,有的芊细让人一看没有气势。有经验的老行家从字口和机械压力上就能鉴定银元的真假,当然这个得需要时间才能学会,但是新人一定要多上手老东西,多总结经验,肯定错不了。

第三、看珠圈与马齿

珠圈与马齿也是鉴别银元的一个重要方法,真品珠圈呈椭圆形颗粒饱满,距离相等。而高仿的珠圈一般大小不一,间距不近相等,有的疏有的密而马齿也是同样如此,马齿的机械压力都差不多。但是这个也不能太绝对了,有的马齿或珠圈磨损了,你就说假的。当然具体情况还要具体对待。

第四、看银元的边齿

看边齿是鉴别银元的重中之重,征集崔**《()》送拍《(0634)》如果一个银元哪里都合格但边齿不过关,那就直接枪毙。还有的人说现在高仿哪里都突破了,但唯独突破不了边齿这道关,如果造假的把银元边齿在突破了,银元将没有新老之分,够可怕的,可见看银元的边齿重要性。

很多有经验的行家一看边齿就知道新老,老银币的边齿由机械压制而成,清代民国造币机械虽然落后,但平均的冲压力达到5到6吨,所以边齿一定是很深而且很均匀的,一般是中间较深而两边较浅,呈橄榄形。高仿或假币边齿一般比较浅,当然磨损除外,有些老银元磨损厉害,边齿也是比较浅,但这种一般都有比较明显的流通痕迹,很容易辨别。有些高仿的机械压力不足,会造成边齿发毛,为征集崔**《()》送拍《(0634)》了解决这个破绽很多人用锉刀,在边齿打磨但这样边齿留下了锉痕,用40倍的放大镜会看到细小的锉痕,绝大多数有锉痕的肯定是假的,另外拿银元边齿往手上拉拉,感觉比较光滑感的一般真的多,如果感觉拉皮肤,几乎肯定是假的。

第五、再看整体

老银元一般都光泽,润洁,白亮,如果用放大镜看到有砂眼或凹凸不平一般假的多,另外老银元还有一种润度,象上了一层油一样,而高仿一般没有润度,白擦擦的,有发皱发硬的感觉。

银元打假任重而道远,征集崔**《()》送拍《(0634)》有人说:等你看银元看到想吐的时候,你看仿品你怎么看怎么不舒服。那个时候就完全是一种感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多看了真的,自然就能分辨假的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1744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