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关于海螺的资料啊!!

谁有关于海螺的资料啊!!,第1张

海螺有好多种海螺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 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流行 于佛教寺院和全国各地,尤以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广东、广西、福建 、辽宁、吉林等省区最为盛行。

历史悠久,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源于印度、东南亚诸国,随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经典多有 记载,鸠摩罗什(343年—413年)译《妙法莲花经》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方便品中有: “若 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求那跋陀 罗(394年—468年)译《大法鼓经》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即 使用 了海螺。南北朝时,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北魏时期(386年—534年)云岗石窟雕 刻中 已有吹螺的伎乐形像。隋唐时期,海螺用于九、十部乐的西凉、龟兹、天竺、扶南、高丽诸 乐中。《旧唐书·音乐志》载:“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唐贞 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骠国(今缅甸)所献乐器有玉螺,所献乐曲大都与佛教有密切关 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骠国乐》诗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之句。宋 代陈�《乐书》“梵贝”条有:“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 。”明代 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盖仿佛于笳而为之者。”海螺除在 佛教寺院用作法器外,还用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据西藏古代文献 记载,当筒钦尚未出现以前,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为主要吹奏乐器的,后来,筒钦便 取代了法螺的地位。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仅用于诵经间歇时演奏和羌姆表演。

别名瓷螺、交螺、海窝窝、海牛牛

来源骨螺科动物红螺Rapana thomasiana Crosse的贝壳。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制酸,化痰,软坚,止痉。用于胃痛,吐酸,淋巴结结核,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 1~3钱,研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现代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长成的大海螺壳制作(图135),螺壳呈螺旋状。大小不一, 一般全长2 5厘米~33厘米。多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海螺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并将吹嘴做成 圆锥 形或直筒形,外径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较细,孔径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两端钻孔、 穿以 细皮绳,平时不吹奏时可斜挂于胸前或腋下。海螺装饰较为精美,一般多镶嵌铜或银片为饰 ,显得分外庄重和美观。不仅制成金属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镶以铜或银片,制成翅形 的装饰物,在翅尾还缀有圆环,系以丝穗或彩绸为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珍藏的一支银翅法 螺,全长577厘米,翅长382厘米、翅宽23厘米,吹嘴长11厘米、直径42厘米、 孔径18厘米,堪称法螺之最。西藏萨迦县萨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 传为元代皇帝钦赐。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海螺多支,螺体多 为白色,带有棕色、 **条纹或斑纹,全长30厘米左右,螺口为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4厘米~16厘米、短径4厘 米~11厘 米。其中有一支极为珍贵的清代贝,全长35厘米,为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 然 生长的清白色海螺,镶嵌以铜制吹嘴,螺身镶嵌翅形铜片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 有“乾隆御制”四字。这些海螺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吹奏时,左手持握螺口,两唇紧贴吹嘴送气,发音作呜呜声。每支海螺可发出一个基本稳定 的长音,因螺身大小不同,发出的音高也各异,一般在小字组至小字一组之间。海螺的音色 与螺纹的粗细和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螺纹细、少者音色较明亮,反之音色较深厚。 除作为法器用于佛教寺院外,在藏区尼姑庵里,要用吹贝祭奠死者。汉族地区也广为流传, 在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 区,民间常以吹奏海螺召集群众聚会。

海螺也是一种乐器,就是叫海螺乐器!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流行于佛教寺院和全国各地,尤以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广东、广西、福建、辽宁、吉林等省区最为盛行。

海螺乐器的历史

  历史悠久,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源于印度、东南亚诸国,随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经典多有记载,鸠摩罗什(343年—413年)译《妙法莲花经》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方便品中有:“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译《大法鼓经》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即使用了海螺。南北朝时,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北魏时期(386年—534年)云岗石窟雕刻中已有吹螺的伎乐形像。隋唐时期,海螺用于九、十部乐的西凉、龟兹、天竺、扶南、高丽诸乐中。《旧唐书·音乐志》载:“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骠国(今缅甸)所献乐器有玉螺,所献乐曲大都与佛教有密切关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骠国乐》诗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之句。宋代陈《乐书》“梵贝”条有:“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盖仿佛于笳而为之者。”海螺除在佛教寺院用作法器外,还用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据西藏古代文献记载,当筒钦尚未出现以前,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为主要吹奏乐器的,后来,筒钦便取代了法螺的地位。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仅用于诵经间歇时演奏和羌姆表演。 

海螺

现代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长成的大海螺壳制作(图135),螺壳呈螺旋状。大小不一,一般全长25厘米~33厘米。多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海螺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并将吹嘴做成圆锥形或直筒形,外径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较细,孔径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两端钻孔、穿以细皮绳,平时不吹奏时可斜挂于胸前或腋下。海螺装饰较为精美,一般多镶嵌铜或银片为饰,显得分外庄重和美观。不仅制成金属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镶以铜或银片,制成翅形的装饰物,在翅尾还缀有圆环,系以丝穗或彩绸为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珍藏的一支银翅法螺,全长577厘米,翅长382厘米、翅宽23厘米,吹嘴长11厘米、直径42厘米、孔径18厘米,堪称法螺之最。西藏萨迦县萨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传为元代皇帝钦赐。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海螺多支,螺体多为白色,带有棕色、**条纹或斑纹,全长30厘米左右,螺口为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4厘米~16厘米、短径4厘米~11厘米。其中有一支极为珍贵的清代贝,全长35厘米,为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然生长的清白色海螺,镶嵌以铜制吹嘴,螺身镶嵌翅形铜片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有“乾隆御制”四字。这些海螺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吹奏时,左手持握螺口,两唇紧贴吹嘴送气,发音作呜呜声。每支海螺可发出一个基本稳定的长音,因螺身大小不同,发出的音高也各异,一般在小字组至小字一组之间。海螺的音色与螺纹的粗细和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螺纹细、少者音色较明亮,反之音色较深厚。除作为法器用于佛教寺院外,在藏区尼姑庵里,要用吹贝祭奠死者。汉族地区也广为流传,在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民间常以吹奏海螺召集群众聚会。

要自己去选购适合自己的

海螺仙子是南戴河传说中的主人公。

1传说编辑

很久以前,有一天官井洋的白龙子祭墓,海面上适刮起风暴,海浪冲天而涌,海上的渔船全部被掀翻。小斗帽一家的渔船也被巨浪打翻,父母都被巨浪吞没不知去向。小斗帽死死抱住折断的桅杆,任凭海浪摔打。过了一阵,风平浪静,小斗帽被海浪送到了一座无名岛的海滩上。无名岛荒无人烟,岛上奇峰怪石,花香鸟语,风景秀丽。小斗帽站在海滩上面对大海大声哭喊着爹娘,可怜的爹娘已葬身海底再也听不见儿子的呼唤声了。小斗帽只好只身向海螺姑娘山上走去。夜幕渐渐降临,小斗帽来到一块岩洞下避风,就这样忍饥挨冻地过了一夜。第二天,天刚蒙蒙亮,小斗帽起身来到海边,顺手摘了三根芦苇草,以草为香,插在海滩上,面对大海跪拜爹娘。声泪俱下,感天动地,从此,小斗帽每天都要到海边跪拜爹娘半个时辰,然后才起身去干活。小斗帽砍来山上的树木和芦苇在岩洞前盖了一座小屋,又砍了几棵大松树做了一条渔船。有了船,小斗帽又可以出海打鱼了。话说官井洋中有一位修炼千年的母海螺,她时常在海边看到小斗帽天天都在清晨跪拜父母,不管刮风下雨从不间断。小伙子的孝心深深地感动了千年海螺。她天天在观察小斗帽,先由好奇转为同情,又由同情变成爱慕。常常乘小斗帽出海时,变成一个姑娘上岸,帮小斗帽洗衣烧饭,煮很多好吃的东西放在锅里,然后等小斗帽的船快到岸了才偷偷溜回海里。开始几天,小斗帽感到非常纳闷,是什么人在帮他呢,找遍全岛也不见人影,小伙子百思不得其解。时间长了也就见怪不怪了,只是心里感激着帮他的好心人。三年后的一天,小斗帽跪拜完父母,又整装出海了。傍晚,海螺姑娘帮小伙子煮完饭正准备回去。突然,海面上刮起了狂风暴雨,看不见一条回归的渔船,这可把海螺姑娘担心死了,过了一个时辰,风雨停了,可天黑的伸手不见五指,在这四处漆黑的海面上小斗帽的船怎能找回家呢?海螺姑娘急了,只见她奋不顾身地摸黑爬上山顶,从口中吐出夜明珠,把夜明珠高高托起。顿时,官井洋海面一片光明。此时的小斗帽正因躲避风暴误了时辰,回来的路上天黑的辨不着东西南北,正在喊天叫娘不应的困境下,突然看见无名岛方向一片光明,小伙子眼前一亮,奋力划桨飞去。到了岸边,他系好船绳,快步向山上跑去。小斗帽气喘吁吁地来到山顶,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一个貌似天仙的姑娘,拖着长龙似的秀发,手托夜明珠,含情脉脉地望着他微笑呢!小斗帽太激动了,原来三年来一直在暗中帮他洗衣煮饭的也一定是这位姑娘了。小伙子一激动,也顾不了许多。赶紧飞奔上前一把抱住姑娘,姑娘宽慰地柔靠在小伙子坚实的胸脯上……他们以大海为证,苍天作媒,拜了天地,从此成了恩爱夫妻。海螺姑娘将外壳脱去,穿上村姑的衣服,和小斗帽在半山岩洞小屋建立了美满幸福的家。从此,海螺姑娘的外壳就永远留在无名岛的海边上,每当夜晚时常还能看到无名岛山顶上的亮光。当地渔民如果黑夜在海上辨不着方向,就朝天大喊三声:“海螺姑娘快显灵,驱除黑暗放光明。”无名岛山顶上就会出现亮光,官井洋上的渔船就能朝着光亮的方向回航了。后来,当地人就把无名岛命名为斗帽岛,也有人称为螺壳岛。(注:官井洋位于太平洋西岸,属福建闽东海域,周边有宁德、福安、霞浦三县、市,斗帽岛是宁德市著名风景区。)

2传说编辑

很久很久以前,南戴河一户单姓渔民在海里捕捞到一个很大的海螺,回家后把海螺放入盆中,只见盆中海水映得五颜六色,就像开了一片奇异的花,让人心动神怡。

一天,夜暗星稀,细雨蒙蒙,渔民父子俩因操劳体累,都昏昏睡去。盆里的仙螺彩光频闪,随彩光升起一个婷婷玉立的女子,眉清目秀、黛发油亮,十分靓丽。螺女常常幻化人形为苦难的渔民治病、送粮,还冒着风雨搭救遇险的落水者。后来渔民的儿子海蛙和螺女在简陋的房子里结成了夫妻。

从此后,海蛙早出晚归下海捕鱼,勤劳不缀,螺女持家奉母,十分勤快。渤海龙王发现仙螺不在身边,命海龟丞相到处寻找,发现了海螺仙子的踪迹,回龙宫秉报了龙王。龙王大怒,立即召来蟹将,下令捉拿仙螺回宫。

众虾兵来到海螺仙子家一拥而上,抓了螺女便走。

海娃闻听,操起鱼叉,直奔蟹将所去的方向追赶。海娃抡起鱼叉大战虾将,你来我往,叉叉相碰,叮铛作响,直打得昏天黑地。这时,宫门大开,龟丞相告诉海娃,仙螺已经被压在了“仙螺岛”。

南戴河的父老乡亲,为铭记螺女的恩德,在“仙螺岛”上修了一座“海螺仙子”汉白玉雕像,让螺女站在“仙螺岛”上,深情地望着南戴河,直到现在。 诗歌原文

一给纳达丽妲·希美奈思

他们带给我一个海螺。

它里面在讴歌

一幅海图。

我的心儿

涨满了水波,.

暗如影,亮如银,

鱼儿游了许多。

他们带给我一个海螺。

( 作者:费德里科·加西亚·洛尔卡)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流行于佛教寺院和全国各地,尤以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广东、广西、福建、辽宁、吉林等省区最为行盛。

海螺作为乐器的历史悠久,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源于印度、东南亚诸国,随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经典多有记载,鸠摩罗什(343年—413年)译《妙法莲花经》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方便品中有:“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求那跋陀罗(394年—468年)译《大法鼓经》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即使用了海螺。南北朝时,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北魏时期(386年—534年)云岗石窟雕刻中已有吹螺的伎乐形像。隋唐时期,海螺用于九、十部乐的西凉、龟兹、天竺、扶南、高丽诸乐中。《旧唐书·音乐志》载:“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骠国(今缅甸)所献乐器有玉螺,所献乐曲大都与佛教有密切关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骠国乐》诗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之句。宋代陈《乐书》“梵贝”条有:“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明代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盖仿佛于笳而为之者。”海螺除在佛教寺院用作法器外,还用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据西藏古代文献记载,当筒钦尚未出现以前,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为主要吹奏乐器的,后来,筒钦便取代了法螺的地位。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仅用于诵经间歇时演奏和羌姆表演。

现代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长成的大海螺壳制作(图135),螺壳呈螺旋状。大小不一,一般全长25厘米~33厘米。多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海螺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并将吹嘴做成圆锥形或直筒形,外径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较细,孔径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两端钻孔、穿以细皮绳,平时不吹奏时可斜挂于胸前或腋下。海螺装饰较为精美,一般多镶嵌铜或银片为饰,显得分外庄重和美观。不仅制成金属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镶以铜或银片,制成翅形的装饰物,在翅尾还缀有圆环,系以丝穗或彩绸为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珍藏的一支银翅法螺,全长577厘米,翅长382厘米、翅宽23厘米,吹嘴长11厘米、直径42厘米、孔径18厘米,堪称法螺之最。西藏萨迦县萨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传为元代皇帝钦赐。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海螺多支,螺体多为白色,带有棕色、**条纹或斑纹,全长30厘米左右,螺口为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4厘米~16厘米、短径4厘米~11厘米。其中有一支极为珍贵的清代贝,全长35厘米,为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然生长的清白色海螺,镶嵌以铜制吹嘴,螺身镶嵌翅形铜片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有“乾隆御制”四字。这些海螺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吹奏时,左手持握螺口,两唇紧贴吹嘴送气,发音作呜呜声。每支海螺可发出一个基本稳定的长音,因螺身大小不同,发出的音高也各异,一般在小字组至小字一组之间。海螺的音色与螺纹的粗细和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螺纹细、少者音色较明亮,反之音色较深厚。除作为法器用于佛教寺院外,在藏区尼姑庵里,要用吹贝祭奠死者。汉族地区也广为流传,在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区,民间常以吹奏海螺召集群众聚会。

用海螺听大海的声音

浪漫的说法。科学的解释是,螺壳里面的形状是弯曲的,里面贮满了空气,所以当你在周围环境很嘈杂的地方,这些嘈杂的声音使螺壳里的空气振动,因此,你把海螺贴进耳边就会听到海潮的声音。当你在一个特别安静的房间里时,周围传来的声音很少,而且音量很微小,不能使螺壳里的空气振动,所以你把螺壳贴在耳边,就不会听到海潮的声音。

另一种说法是,贝壳的结构使它依靠共振放大了环境中某些特定频率的声音,比如人体血液流动的声音。所以把贝壳放在耳边,你听到的多半是来自自己内心深处血液沸腾的声音。 1.采集:以海滩捡寻为上策,避免采集活贝。

2.记录:记录产地,栖息环境之相关资料。

3.清洗:清除贝壳内之残留物及外壳之附生物。

4.鉴定:鉴定采集贝类之学名。

5.收藏:避免长期曝露在光线下,以有系统分类收藏。

现代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长成的大海螺壳制作(图135),螺壳呈螺旋状。大小不一, 一般全长2 5厘米~33厘米。多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海螺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并将吹嘴做成 圆锥 形或直筒形,外径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较细,孔径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两端钻孔、 穿以 细皮绳,平时不吹奏时可斜挂于胸前或腋下。海螺装饰较为精美,一般多镶嵌铜或银片为饰 ,显得分外庄重和美观。不仅制成金属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镶以铜或银片,制成翅形 的装饰物,在翅尾还缀有圆环,系以丝穗或彩绸为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珍藏的一支银翅法 螺,全长577厘米,翅长382厘米、翅宽23厘米,吹嘴长11厘米、直径42厘米、 孔径18厘米,堪称法螺之最。西藏萨迦县萨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 传为元代皇帝钦赐。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海螺多支,螺体多 为白色,带有棕色、 **条纹或斑纹,全长30厘米左右,螺口为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4厘米~16厘米、短径4厘 米~11厘 米。其中有一支极为珍贵的清代贝,全长35厘米,为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 然 生长的清白色海螺,镶嵌以铜制吹嘴,螺身镶嵌翅形铜片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 有“乾隆御制”四字。这些海螺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吹奏时,左手持握螺口,两唇紧贴吹嘴送气,发音作呜呜声。每支海螺可发出一个基本稳定 的长音,因螺身大小不同,发出的音高也各异,一般在小字组至小字一组之间。海螺的音色 与螺纹的粗细和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螺纹细、少者音色较明亮,反之音色较深厚。 除作为法器用于佛教寺院外,在藏区尼姑庵里,要用吹贝祭奠死者。汉族地区也广为流传, 在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 区,民间常以吹奏海螺召集群众聚会。

  海螺

  海螺,古称贝、蠡。是藏、蒙古、满、纳西、傣、京、汉等族唇振气鸣乐器。藏语称董、措 董、董嘎尔。蒙古族称冻思。傣语称海三。汉语称梵贝、法螺、螺号、玉螺、玉蠡等。流行 于佛教寺院和全国各地,尤以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云南、甘肃、广东、广西、福建 、辽宁、吉林等省区最为盛行。

  历史悠久,自古为佛教法器之一。源于印度、东南亚诸国,随佛教传入我国。佛教经典多有 记载,鸠摩罗什(343年—413年)译《妙法莲花经》卷一中提到“吹大法螺”,方便品中有: “若 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尽持以供养”。求那跋陀 罗(394年—468年)译《大法鼓经》上卷也有:“吹大法蠡。”佛教传入西藏后,在寺院中即 使用 了海螺。南北朝时,海螺已在我国北方民间广泛流传,北魏时期(386年—534年)云岗石窟雕 刻中 已有吹螺的伎乐形像。隋唐时期,海螺用于九、十部乐的西凉、龟兹、天竺、扶南、高丽诸 乐中。《旧唐书·音乐志》载:“贝,蠡也,容可数升,并吹之以节乐,亦出南蛮。”唐贞 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南方骠国(今缅甸)所献乐器有玉螺,所献乐曲大都与佛教有密切关 系。唐代大诗人白居易《骠国乐》诗中有:“玉螺一吹椎髻耸,铜鼓一击文身踊”之句。宋 代陈�《乐书》“梵贝”条有:“贝,蠡之大者也。今之梵乐用之以和铜钹,释氏所谓法螺 。”明代 王圻《三才图会》:“即以螺之大者,吹作波�之音,盖仿佛于笳而为之者。”海螺除在 佛教寺院用作法器外,还用于古代北方少数民族军事、劳动和娱乐生活中。据西藏古代文献 记载,当筒钦尚未出现以前,在藏传佛教寺院中是以法螺为主要吹奏乐器的,后来,筒钦便 取代了法螺的地位。近代,海螺在佛教寺院中,仅用于诵经间歇时演奏和羌姆表演。

  别名瓷螺、交螺、海窝窝、海牛牛

  来源骨螺科动物红螺Rapana thomasiana Crosse的贝壳。洗净晒干。

  性味归经甘,寒。

  功能主治制酸,化痰,软坚,止痉。用于胃痛,吐酸,淋巴结结核,手足拘挛。

  用法用量 1~3钱,研粉服。

  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现代海螺采用海水中天然长成的大海螺壳制作(图135),螺壳呈螺旋状。大小不一, 一般全长2 5厘米~33厘米。多选用颜色清白或有花条纹的海螺为佳,磨穿螺尖作吹嘴,并将吹嘴做成 圆锥 形或直筒形,外径2厘米~3厘米,中心吹孔较细,孔径只有1厘米,有的在螺的两端钻孔、 穿以 细皮绳,平时不吹奏时可斜挂于胸前或腋下。海螺装饰较为精美,一般多镶嵌铜或银片为饰 ,显得分外庄重和美观。不仅制成金属吹嘴,在螺身中部至螺口也镶以铜或银片,制成翅形 的装饰物,在翅尾还缀有圆环,系以丝穗或彩绸为饰。西藏拉萨布达拉宫珍藏的一支银翅法 螺,全长577厘米,翅长382厘米、翅宽23厘米,吹嘴长11厘米、直径42厘米、 孔径18厘米,堪称法螺之最。西藏萨迦县萨迦寺珍藏有一支完好的元代海螺,相 传为元代皇帝钦赐。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中国乐器博物馆收藏海螺多支,螺体多 为白色,带有棕色、 **条纹或斑纹,全长30厘米左右,螺口为不规则椭圆形,长径14厘米~16厘米、短径4厘 米~11厘 米。其中有一支极为珍贵的清代贝,全长35厘米,为乾隆年间(1736年—1795年)所制,取天 然 生长的清白色海螺,镶嵌以铜制吹嘴,螺身镶嵌翅形铜片为饰,一面镂刻精美花纹,一面刻 有“乾隆御制”四字。这些海螺已被载入《中国乐器图鉴》大型画册中。

  吹奏时,左手持握螺口,两唇紧贴吹嘴送气,发音作呜呜声。每支海螺可发出一个基本稳定 的长音,因螺身大小不同,发出的音高也各异,一般在小字组至小字一组之间。海螺的音色 与螺纹的粗细和多少有直接关系,一般说来,螺纹细、少者音色较明亮,反之音色较深厚。 除作为法器用于佛教寺院外,在藏区尼姑庵里,要用吹贝祭奠死者。汉族地区也广为流传, 在浙东民间器乐合奏舟山锣鼓中,海螺作为色彩性乐器使用。在广东、广西、福建等沿海地 区,民间常以吹奏海螺召集群众聚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26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