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瓦当的诗句

关于瓦当的诗句,第1张

1 关于古代瓦当的资料谁帮我找点

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顶端的盖头瓦,俗称筒瓦头。

瓦当文字中见有自名曰“当”,如“京师庾当”之类;曰“瓦”,如“都司空瓦”,“长水屯瓦”之类;又有曰“裳”,如“长陵东裳”等,曰“甬”,如“庶氏冢甬”等等。前人训当为“底”,谓瓦栉比置于檐际,瓦瓦相值,而带瓦头的筒瓦正当众瓦之底,带有阻挡、遮挡的作用。

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以今瓦当之位置考察,正是位于筒瓦之端,椽头之上,用于蔽饰屋檐口出头之木,故“瓦当”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来。

瓦当一般为泥质灰陶,陶土一般要求土色纯黄,粘性较好,沙石较少的黄壤土烧制而成。瓦及瓦当的发明,是在制陶工艺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为适应较为成熟的土木结构建筑的需要而产生的。

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瓦和瓦当,出现于西周中晚期的宫殿建筑群遗址下。因此,西周瓦当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早熟、发达和独具特色,它是古代中国许多发明创造中又一独创。

瓦当的使用不仅可以起到加固建筑构件、保护屋檐椽头免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它更以其图案、文字的美妙、生动,达到装饰和美化建筑物的艺术效果。它既是一种实用品,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品,而其自身所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在不自觉中成为统治者宣扬其治国之道的宣传品。

在规模宏伟的大型建筑物上,配以造型精巧的瓦当,构成了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模式。 一、汉代瓦当产生与发展的社会背景 每一个时代的创造物和艺术品都是其社会物质文化水平和精神风貌的反应。

汉代施瓦当艺术登峰造极的时代,这是建立在统一的封建大帝国物质和精神所发展的基础上的。 汉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

西汉初年,经过了70余年的休养生息,国力得到逐渐恢复,经济文化有了新的发展。建筑方面也取得了很多重要进展。

西汉时期的宫室台榭之类建筑,在继承秦代基础上,规模更为壮丽宏大,已国都长安为中心的宫殿建筑,如长乐宫、未央宫、明光宫、北宫、桂宫、建章宫以及上林苑,各抱地势,连属成群,华丽豪奢,每处能容“千乘万骑”,可见建筑规模之宏伟。而在这些建筑上必用瓦当以显示皇家的气派与威严。

这就为瓦当在汉代大放异彩奠定了广阔的发展基础。 二、汉代瓦当的特点 汉代的瓦当继承了秦及以前的瓦当的形制有半圆形和圆形两种。

半圆形瓦当流行于汉初,圆瓦当的形制变化是:汉初与秦代瓦当风格近似,武帝以后特点较为明显。制作实现用模子将瓦面印好,再附在瓦筒坯上,因此一般是瓦面变大,被面光平,没有切痕和棱角,瓦当边轮较宽且平整,质地明显较秦瓦好。

陶色为灰色或浅灰色。 西汉素面瓦当较为少见,所见者多为饰纹瓦当和文字瓦当,其饰纹瓦当亦可分为图像画和图案画两类,图像种类繁多,据《陕西金石志》记载有麟凤、狻猊、飞鸿、双鱼、玉兔、蟾蜍等数十种,构图巧妙,独具匠心。

值得注意的事,与秦图像瓦当取材于现实生活不同,汉代瓦当图像多是取材于现实而又经过了高度艺术夸张的超脱于现实生活的珍禽异兽,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构思、细腻而不繁琐的线条勾勒,将汉代质朴浑厚、走有奔放、气势磅礴的艺术风格表现得淋漓尽致,极富浪漫主义色彩。 关于瓦当纹饰的区分,基本上分为三大类:及图像纹瓦当、图案纹瓦当和文字瓦当三种。

它们的特点我将在下面分别论述。 一图像纹瓦当 龙纹瓦当 西汉汉长安城遗址出土。

直径195厘米,边轮较宽,当面为一鼓目长髯,张牙舞爪的盘龙形象,龙身饰细密的鳞甲。 蟾蜍玉兔瓦当 淳化董家村采集,直径18厘米,边轮主齿轮状。

当面主纹是蟾蜍和玉兔,蟾蜍圆目鼓腹,身后有短尾,四肢屈张作跳跃状,玉兔鼓目长耳翘尾,作腾空奔跃状,周围衬以蔓草纹,盖取一于民间传说月宫里的蟾蜍、玉兔形象。 四神纹瓦当 由各饰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纹的四种瓦当组成,分施于东、习、南、北不同方位的殿阁之上,汉长安城遗址多有出土。

青龙纹瓦当:直径19厘米左右。当面饰一龙,头有双角,颚下有髯,细颈短足,满身鳞甲,长尾翘起,双翼上扬,矫健如飞。

《史记•高祖本纪》载:“八年······萧丞相作未央宫,里东阙、北阙。”注引《关中记》曰:“东有苍龙阙,北有玄武阙。”

或谓“瓦图龙纹,当是苍龙阙瓦。”按此种瓦应为汉宫内东向殿阁所用。

白虎纹瓦当:直径18厘米左右,当面为一虎纹,虎体态雄健,巨口大张,引颈翘尾做奔驰状,《淮南子》云:“西方金地,其兽为白虎。”此种瓦应为汉宫内西向殿阁所用。

朱雀纹瓦当:直径18厘米左右,当面为一鸟性动物,其状为凤头、鹰喙、鸾颈、鱼尾、头上有冠,羽毛散张,振翅欲飞,习称为朱雀。此种瓦应为汉宫内南向殿阁所用。

玄武纹瓦当:直径185厘米左右。正中为一龟蛇,龟匍匐爬行。

蛇卷曲蟠绕于龟体之上。亦有纹饰作一龟二蛇的。

《史记•••高祖本纪》载:“八年······营作未央宫,立东阙、北阙”。故有人认为:“瓦图龟蛇纹,当是未央宫北阙之瓦”。

此种瓦应为汉宫内北向宫殿所用。 我们不难看出,这些图像纹饰,运用线与。

瓦当一般为泥质灰陶,陶土一般要求土色纯黄,粘性较好,沙石较少的黄壤土烧制而成。

汉代的瓦片(如瓦当)是中国古代建筑屋檐顶端的盖头瓦,俗称筒瓦头。瓦当文字中见有自名曰“当”,如“京师庾当”之类;曰“瓦”,如“都司空瓦”,“长水屯瓦”之类;又有曰“裳”,如“长陵东裳”等,曰“甬”,如“庶氏冢甬”等等。前人训当为“底”,谓瓦栉比置于檐际,瓦瓦相值,而带瓦头的筒瓦正当众瓦之底,带有阻挡、遮挡的作用。

陈直先生引用班固《西都赋》“裁金以饰珰”句,释“珰”为“椽头饰也”。以今瓦当之位置考察,正是位于筒瓦之端,椽头之上,用于蔽饰屋檐口出头之木,故“瓦当”之得名很可能因其位置和作用而来。 瓦当一般为泥质灰陶,陶土一般要求土色纯黄,粘性较好,沙石较少的黄壤土烧制而成。

瓦及瓦当的发明,是在制陶工艺高度发达的基础上,为适应较为成熟的土木结构建筑的需要而产生的。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瓦和瓦当,出现于西周中晚期的宫殿建筑群遗址下。因此,西周瓦当的出现反映了我国古代建筑技术的早熟、发达和独具特色,它是古代中国许多发明创造中又一独创。

瓦当的使用不仅可以起到加固建筑构件、保护屋檐椽头免受风雨侵蚀,延长建筑物寿命的作用,它更以其图案、文字的美妙、生动,达到装饰和美化建筑物的艺术效果。

它既是一种实用品,同时又是一种艺术品,而其自身所包涵的社会意识形态方面的内容,又在不自觉中成为统治者宣扬其治国之道的宣传品。在规模宏伟的大型建筑物上,配以造型精巧的瓦当,构成了极富中华民族特色的建筑模式。

喜欢历史,请点浩然文史

关于中秋节,有很多美丽的传说,比如嫦娥奔月啦,玉兔捣药啦,当然还有今天我们要说的吴刚伐桂了。

一、吴刚是谁

每当抬头仰望月亮时,都忍不住地想问“月亮里有什么呢?”浪漫的汉代人这样回答我们:“月中有桂树。”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到唐代的时候,人们又给月亮添加了新的成员:吴刚。段成式《酉阳杂俎·天咫》:“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赊,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

照这样来说,吴刚原本是个凡人,因为梦想成仙,就拜师修习,不小心犯了错,就被罚去砍树了。类似于今天的熊孩子上课捣乱,被老师罚着抄写作业一样。

只是,吴刚犯的错太大了,他永远在砍一棵不死之树。

二、吴刚犯了什么错

既然吴刚永无休止地砍伐一棵树,那么他到底犯了什么错呢?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1、和嫦娥偷情

在浙江鄞县的传说中,吴刚和嫦娥都住在天上,一个是把守南天门的将军,一个是月宫的美丽仙子。天宫中有规定,神仙不许谈情说爱。可是两人耐不住寂寞,经常偷偷约会。后来他们“恋爱”的事儿被玉皇大帝发现了,吴刚就被罚到嫦娥的家里砍树去了,还告诉他什么时候树砍到了就让他回来继续上班。

《春光灿烂猪八戒》中美丽的嫦娥仙子

吴刚砍啊砍,砍了大半年,眼瞅着就要把树砍光了,玉皇大帝派乌鸦把吴刚挂在树上的一件衣服叼走了。等到吴刚把衣服追回来之后,那些原本已经被砍掉的枝叶全都重新长到树上了。

从此,年复一年,每当吴刚快把树砍光的时候,乌鸦就会飞到桂树上,“哇哇”大叫,只要吴刚停下砍树的动作,抬头看乌鸦一眼,枝叶就全都飞到树上了。

2、贪财不义

这个版本在河南嵩山一带比较流行。吴刚还有一个弟弟叫吴强,等到他们都娶妻后,兄弟两个就分家了。哥哥吴刚很贪心,霸占了全部家产,只分给弟弟一把斧子。

可怜的弟弟为了吃饱饭,就每天和妻子上山打柴。有一天,弟弟和妻子在嵩山顶上遇到一头飞天牛,驮着他们二人到月宫里摘了一些桂树金果,从此就过上了小康生活。

哥哥吴刚听说后,也让飞天牛带着他去月宫摘金果,只不过他非常贪心,想要把桂树也砍掉带走。桂树随砍随合,吴刚就一直砍啊砍,飞天牛等不及就回到人间了,吴刚永远留在月宫砍树了。

宁波地铁站中的吴刚形象

3、撞破了妻子的“罗曼史”

这种说法见于《山海经》。

吴刚娶妻阿女缘妇,两人感情甚好。后来吴刚为了求仙,便诀别爱妻,外出拜师。在这期间,炎帝的孙子伯陵垂涎吴刚妻子的美貌,与之私通,并生下了三个儿子鼓、延、殳。三年后,吴刚学成归家,得知实情,恼怒异常,以极其残忍的手段折磨并处死了伯陵,触怒了神灵。吴刚受到惩罚,去荒无人烟的月宫做苦力,砍伐桂树。

吴刚的妻子非常内疚,自己又无颜去见丈夫,便派儿子去月宫。一个变成蟾蜍,一个变成兔,一个变成了蛇,代母受过,日日陪伴着吴刚伐桂……

汉代的蟾蜍玉兔瓦当

三、吴刚伐桂的演变

不论在民间传说还是历史文献中,吴刚伐桂都是一个很悲情的故事,他的经历都让人很同情。然而到明清时期,吴刚却成了媒人,而他砍伐的那棵月桂树也变成了功名的代名词,这是怎么回事呢?

在唐代人眼中,吴刚虽然是一个长生不老的仙人,却永远“月中伐桂”,年年不衰,“月中伐桂人是谁?翻使年年不衰老”。

即使永葆容颜又有什么用,寂寞的月宫中吴刚在砍伐一颗不死神树,被迫以这种徒劳无功的工作来为自己“赎罪”,不仅身体饱受折磨,精神也备受煎熬,周而复始、永无止境。

原本“与天地同寿,与日月同光”的浪漫理想,就变成了莫大的讽刺,意味着无穷无尽的苦难。

到宋元时期,因为狼烟四起、烽火连年,吴刚伐桂被赋予了强烈的现实意义,代表了一种反抗、不甘心被人驱使奴役的精神。

陆游《楼上醉歌》:“划却君山湘水平,斫却桂树月更明。”辛弃疾《太常引·建康中秋为吕叔潜赋》:“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在宋人心中,吴刚伐桂是在与昏暗、腐朽的投降派和卖国贼作斗争,人人都应该学习他的这种英勇无畏的精神,争取早日收复大好河山。

也是在这个时期,吴刚伐桂所用的“玉斧”开始走进了中秋节赏月的作品中。叶梦得《水调歌头·癸丑中秋》词:“揽清影,君试与,问天公。遥知玉斧初斫,重到广寒宫”。汪莘《水调歌头》词:“明月不再盛,玉斧亦何为”。其主题仍然是人们对吴刚年年手执玉斧砍桂树,却始终徒劳无功的行为深感同情。

吴刚伐桂很忙,很无奈

不过,不要着急,在科举的海洋中遨游的广大文人怎么会让吴刚一直杯具下去呢?毕竟他们要腹有诗书、靠文章吃饭呐。所以,吴刚的“玉斧”就被赋予了新的意义,用来代指个人秀丽典雅之文章。

杨公远《诗匠》:“吴刚运惟修月,轮扁挥斤妙斲轮。好句何须劳斧凿,无痕无迹自天真。”那读书仕进的举子们,特别希望自己能够像吴刚一样,挥洒手中的“玉斧”写出浑然天成、不事雕琢的好文章来。

到明清时期,吴刚伐桂的故事完全脱离了最初的悲剧色彩,吴刚也成为人人都喜欢的神仙了。他在“月里砍桂树”,就如人间的隐士樵夫一样,高洁风流,潇洒不羁。

天上的樵夫,人间的隐士

又因为“桂”与“贵”谐音,乐意讨口彩的古人还把他附会成了财神爷。据说每年八月十六,桂树上会飘落下来一片叶子,谁家得到了这片叶子,谁家就会有无尽的财富了。

常言道:“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婚姻是人生四大喜事之一,早在《诗经》时代,人们用“伐柯斧”比喻媒人。明清时期,“月下老人——吴刚——吴刚斧——伐柯斧”就被混用了,吴刚也就成为“月下老人”了,“吴刚修月者,合结仙姻娅”。

晋人郤诜曾用“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来形容自己是人间俊杰,由此衍生出“蟾宫折桂”的典故。自唐代后,“蟾宫折桂”便被广泛地用来代指考中功名了。到清代时,这种风俗仍然存在。赵翼《月中桂树·壬午顺天乡试题得香字》词:“蕊珠宫阙朗,攀折许吴刚”,吴刚变成了文昌帝君,掌管士子的功名利禄。

吴刚伐桂,最初是一个关于惩罚的故事,据说专门用来警告那些不好好修习的仙道中人。随着历史的发展,诗人们将他演变成了颇受人喜爱的隐士、财神、文昌君和媒人的形象,完全脱离了当初的悲情色彩,还在中秋节中还占据了一席之地,大概这就是传说中的“因祸得福”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3976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