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雕刻的工艺手法有哪些

玉石雕刻的工艺手法有哪些,第1张

经过无数玉雕工匠的尝试和磨练,现今的玉石雕刻工艺呈现出十个大的特点。一、因料施艺 每部玉雕作品均需从玉石原料的料性、颜色、形状等出发,在发挥想象力之余要最大限度地利用玉料,尤其在人物、花鸟、花卉、动物等作品的创作中更是因料设计,独辟蹊径。玉雕工艺历史悠久,随着工艺的进步、技艺的提高,工匠们因料施艺的技能也越来越高,作品更丰富多彩。二、剜脏去绺去绺。绺即玉中的自然裂纹,因受到自然力冲击、受冷变化等多种因素而形成,没有一定形状、方向和规律。在选择和雕刻玉石时,首先要注重对纹绺的处理,或顺绺锯玉或躲,之后才能根据料形进行设计。在设计后的玉雕中,也可能再次出现纹绺(“纹线”、“水线”),这更需要玉雕工匠进一步去绺改形。三、化瑕为瑜瑕本来是玉石中的缺陷,但是天然通透的玉料本就十分难得,稍有瑕疵的玉石也须充分利用,于是形成“化瑕为瑜”的雕琢工艺特点。这反而会使作品更加形象生动,达到画龙点睛之效。四、废料巧用废料巧用,目的在于珍惜玉料资源,降低作品成本,从而创造出与成品料等价或价值更高的玉雕工艺品。五、俏色巧用玉色以绿色为主,兼备黄、黑、红、白等色。有的玉为杂色玉,红、黄、墨、绿诸色聚于一体,色彩斑斓。玉料丰富的颜色和玉质为制作中巧用俏色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亦使玉制品更加精美、形象、生动,而使世人更加珍爱。六、浮雕浮雕主要用于素活、炉、瓶熏、器皿之中,是指在雕刻平面的底板上塑造或琢制形象,形体轮廓线近似绘画,凸凹变化不一,不拘泥于形式,主要从正面欣赏。玉雕作品因浮雕各种花样、纹饰,使作品古色古香、典雅华贵。浮雕包括浅浮雕、中浮雕和深浮雕三种。七、透雕浮雕的一步发展,就成为了透雕,又叫镂空雕。它是在浅浮雕或深浮雕的基础上,将某些部位镂空,从而使形象的景象轮廓更加鲜明,使作品体现出玲珑剔透、奇巧的工艺效果。许多透雕作品的花纹图案上下起伏二三层乃至四层,使花纹图案、景物上下交错、远近有别,体现出绝佳的艺术效果。八、圆雕圆雕属于三维立体雕刻,又称“园身雕”。圆雕的玉石作品,在前后左右各面均经过精心雕琢,因此可以任何角度欣赏,器如实物,只是差在比例上而已。圆雕工艺广泛应用于素活类和人物类玉雕作品中。九、内雕内雕,是指在一块玉料上雕刻里外二层或三层景物,工艺更加复杂,行内称之为“绝活”。20世纪70年代后,玉雕艺人尝试探索内雕技艺,并取得了突破性的成果,弥补了这一领域的空白。十、螺纹组合螺纹组合是指将工业螺纹和组装工艺应用于玉雕工艺品中。80年代后玉雕大件制品盛行,将螺纹引进玉制品中,使得大件玉雕的制作更加方便,效果十分理想。以上各类工艺虽分而述之,但是实际上在玉雕作品中很难分出某件作品具体为某种工艺。多数精品之作,往往是集各种工艺于一身,或以某一种工艺为主,其它工艺兼备。这正是精品的精妙所在。

翡翠玉雕一向以含而不露,隐而不发深受人们喜爱,近年来,升值很快的翡翠玉雕作品,并不是使用最好的天然原料,而是玉雕大师创作的艺术品,往往这些雕品的标价很高,也具有很高的升值和收藏价值。

我们先来看一下获得金奖的翡翠玉雕作品吧!

金奖:敦煌飞天 作者:徐志雄

翡翠原石的色彩极其浓烈艳丽,于是造型也索性如此跋扈飞扬。数位仙女操持不同乐器,可以想见渺渺仙乐是何等天籁。一场“古典女子天团”的现场版华丽演出如在眼前。

金奖:太平有象 作者:杨光 张晓斌

水头十足的翡翠原料,质地清透均匀,用光照射,视觉效果立刻惊艳。

自古以来,玉雕和中国的书画是分不开的,雕刻师也非常注重发掘翡翠作品的意境之美,概括起来为

动静合一

玉雕比较重视线条的灵动感,追求的是一股生命的清流,静中有动,动静合一。玉雕作品不是静止的,若是一味的静,就没有了任何韵味和活力。静不是艺术追求的最终目标,动静结合,才是玉雕生命的体现。

形神兼备

无论是人物还是动物植物,在玉雕作品之中都表现出的是“不似似之”,既不具象,又不抽象,大师们常斟酌于形神的完美融合。玉雕所展示的是一种生命的力量,更是一种形神具备的意境。

含而不露

含蓄,是东方人特有的品质。言行举止,“含蓄”有致。国人重视内涵、强调涵养、欣赏低调与内敛的美。而我国的玉雕艺术亦曲径通幽,含而不露。

以小见大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在玉雕创作中,设计师普遍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玉雕的世界虽小,却包罗万象。玉雕虽小,却能采撷历史。在狭小的设计空间里,海纳百川,包罗万象。

色彩、种类都异常丰富的玉雕翡翠,较之其他珠宝,更加契合国人的审美情趣和文化心理,为收藏者提供了广阔的收藏前景。

当代翡翠玉雕界以创意及作品的意韵深厚、灵动为主,近年来涌现了大批以张炳光、林超明、张岷光、邓少山等为代表的玉雕大师,但其中也不乏以吴剑光为代表的杰出青年玉雕家。

吴剑光,87年出生,福建莆田人士,广东省雕刻艺术研究会副会长 ,少爱学,攻绘画。擅长雕刻人物。有别于媚俗、功力、商业性很强的流行工艺,吴剑光的创作中倾注了很多的精神性。

作为翡翠玉雕界的后起之秀,他的作品设计素材多是佛教、禅文化。其作品风格独特,形式多变。线条流畅简洁,做工细腻,人物塑造端庄大方,栩栩如生,有很高的艺术品位和深厚的文化内涵。

接下来就是欣赏时间啦!一起来看看你绝对没见过的禅意翡翠吧!

玉不琢不成器,这琢的就是挖掘玉器灵魂层面的东西。只有细细雕琢而出的作品,才是有血有肉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品。

看这些美丽的翡翠玉雕作品是静止的,但静不是艺术追求的目标,艺术形式需要有动的韵味。

因此在吴剑光先生的玉雕创作中,宁静中追求灵动的韵律,变化不已,运转不息,他是在启动自己蛰伏的心灵,活跃自己的创作工具,进而形超神越。

这些翡翠玉雕作品通过婉转的传达,产生优雅的美感,在作品的内部激起一种张力,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展示丰富的艺术内容。

含蓄隐忍的内涵从作品的内在冲荡开来,胜过外在的强力,美从曲径通幽中寻来,胜过直白的美感,在含蓄隐忍之中形成一种独特的美感。

空灵的世界永远在创造者和鉴赏者心里存在的,在设计与鉴赏间,增加人们玩味的空间,若隐若现,似淡若浓,令人流连忘返。

设计雕琢的好,就是在密处也能见出空灵,设计雕琢的不好,就是再清空,也难有高诣。

在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在虚实结合之处,构建一个令人想象的空间,使得景中有景,象外有象。

欣赏优秀的玉雕作品,犹如身临其境,慢慢的融入这个虚实结合的妙境中,你会发现其中有一种勾魂摄魄的美。

其实长期以来,玉雕被主流的艺术边缘化,原因就是很多人都停留于技艺的层面上,没有在思想和概念上进行更多的突破。

但又因为有了像吴剑光这样的后起之秀,使得翡翠玉雕有了创造性,而且这样的创造性并不是无根源的胡乱创新,而是结合传统文化的,不是无源之水,其价值和意义好过那些重复古典的内容太多了!

感谢这些在不断进步和创新的伟大玉雕师们!

老王论翠老王,云南爱翡爱翠珠宝创始人,用生命去拥抱翡翠的极度痴迷者。

喜欢翡翠,请加公众号:fczbzs(翡翠珠宝知识)

和田玉在新疆的昆仑山腹中孕育了亿万年,直到与人类相遇,人们赋予她灵魂,开始了她的新生。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增长,审美情趣、欣赏品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对和田玉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田玉雕如何在继承历史传统精华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发展已成为新的课题。怎样运用当今先进的技术手段和艺术理念去挖掘和田玉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把更高质量的物质和精神文化产品奉献给人们,现已成为我们玉雕人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两年来,我们的和田玉艺术文化研究院经过研究,在和田玉的创作和雕琢上形成了一些不太成熟的理念,目前正在修改中,在日后将奉献给各位读者。另外,我们的玉雕艺术培训学校将把新的理念运用到教学中,培养更多的玉雕人才。本人希望为和田玉的发展尽微薄之力,如果我的理论能得到大家的认可并对和田玉的发展有所帮助,我将会感到万分欣慰。

一、从和田玉的天然质地和特色出发,树立和田玉雕的创作理念。

和田玉产生于火山喷发,从地质学角度来讲,属透闪石质,呈毛毡状,如人体肌肉的纤维,和田玉是世界上柔韧性和油润性最好的玉种。钻石的韧性是她的1/10,翡翠是她的1/2,岫玉是她的1/4。

和田玉质地细腻油润,光泽滋润柔和,当你用心去“品”时,她已不再是块石头,而是一个有骨、有肉又有脉的生命,石质是她的骨,油脂是她的肌肤,灵气是她的脉。

早在很久以前,行里的老玉人中就流传着和田玉是“长”出来的说法,称其玉料为“肉”。

玉的种类很多,为何古人又偏偏把和田玉称为“真玉”?这是因为那时候,古人就已经发现和田玉是有生命的。

千种玛瑙万种玉,唯有和田玉和其它有色玉种从根本上不同,其他玉种或色彩斑斓,或晶盈剔透,均是以“色”为美,而和田玉没有丰富的色彩,她天然的质地之中透出的油润性、柔韧性和肌肤感是任何有色玉种都不具备的。

所以说,和田玉是以“脂”为美。正因为和田玉具备以上的天然特质,因此,以她来创作艺术品,其表现力就强于其它任何有色玉种。而且有色玉种是赏雕为主,而和田玉是赏玉为主。有色玉种美在形式,而和田玉美在内在。有色玉种是用来观的,而和田玉是用来品的。此外,俄罗斯白玉无凝脂的感觉,活性差;而青海白玉发暗,有脱脂的感觉,她们与和田玉是无法媲美的。

二、运用多种创作手法,赋予和田玉玉雕作品强烈的生命感。

在尊重自然创作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和田玉天然的质美,尽力突出其柔韧性和油润性,通过艺术加工得以有效升华,既不失和田玉天然魅力和神韵,又使其增添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件真正成功的作品应当看不出任何“雕琢”的痕迹,似乎是天然长成之物,这是和田玉艺术的最高境界。和田玉的雕琢手法要遵照因料施艺,挖脏去绺,俏色巧作,化瑕为美的原则,尽量突出和田玉的美,雕物而现意,显示大气而刚劲有力之感,雕形而见神韵,使和田玉雕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创造出传世精品,让古老的和田玉雕得以“苏醒”!

和田玉究竟是重在赏玉脂还是赏雕工?

自古至今,一直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这是直接影响和支配创作理念的根本问题。我认为微雕工艺并不适合用在和田玉体上,而适合用在有色玉种上,并且在玉体上过多的突出形象和复杂、烦琐的刀工也是不太妥当的。这是因为和田玉是单色的,微雕的层次感和线条的错落感无法在玉体表面得以鲜明的体现。如果在玉的身上做微雕,既损坏和田玉的肌肤质感,也无法显示出精湛的微雕工艺,必然会造成既无法赏“雕”,也无法赏“玉”的结果,也更不能很好的展现和田玉的美了。

用和田玉去雕琢富有生命感、动感和力量感的艺术作品是最理想的,也是独一无二的。和田玉体如凝脂,质地坚韧细腻,刚柔并剂。假如用和田玉塑造人物的话,她既能表现男性的阳刚之气,展现出男性坚毅顽强、豪放的精神气质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能淋漓尽致地表现女性的阴柔之美,给人以既高贵、典雅、娓婉细腻之感。

总之,和田玉主要是用来展现内在的和精神方面的东西。和田玉的肉质象青年的肌肤,饱满有光泽,富有弹性,透出油脂,充满青春气息和旺盛的生命活力!

这里要注意,只要雕的是活物,就要让她动起来,有生命感。再者,即便是雕无生命的东西,也要刻划出动感。作品并非一定达到惟妙惟肖之程度,但一定是传神之物,要有灵魂,在和田玉的雕琢方法上要突出一个“美”字和“灵”字,不能过多的表现象形的东西,正所谓“不像没有意,太像没有艺”。

和田玉籽玉的各种皮色是从河床里面互相撞击磨出来的,是亿年中地质运动的化学反应中形成的,他们都是和田玉的保护层。玉是体,皮是衣,先有体后有衣,皮可以作为鉴别和田玉是籽料还是山料的凭证,其中红皮是美化和田玉的装饰品。

一件玉雕作品完成以后,往往要对她进行“抛光”,不少的作品被“抛光”后,显得光滑铮亮,有那种“玻璃亮”之感。其实,这种“抛光”破坏了和田玉本身柔和温润的油脂感,使和田玉的美感大为逊色!

“抛光”要本着玉质的天然“肤色”不受损害的原则进行,要突出和田玉本身未加修饰和“化妆”的自然光泽。

三、用什么方法可以更好的展现和田玉的美

我认为和田玉在雕琢手法上要“讲究”而不能“将就”。“琢”其灵魂,“雕”其玉体,“雕”是手段,是物质的表象,而“琢”是挖掘精神层面的东西。“玉不琢不成器”,只有细细“琢”出来的玉雕作品,才有灵魂,才有生命力,才能称其为艺术品。

我将和田玉的创作思维上归纳成三种理念:(1)继承发扬化(2)形象艺术化(3)生命动感化

四、玉雕作品的寓意要有时代感。

生活是艺术的源泉,艺术是生活的提炼和升华,任何时代的艺术作品无不打上那一时代的烙印,无不承载那一时代的文化。

我们知道,传统的玉雕作品的寓意有不少:“年年有余”、“马上封候”等等,这些寓意反映的是那个时代的生活和文化。

如今,时间的老人已把我们带入了21世纪,人们的物质文化水平较之古代已不知提升了多少倍。因此,玉雕创作思维和观念也应与日俱进,在继承传统中开拓创新、不断发展。玉雕作品的寓意也应有新意,有强烈时代气息。玉雕作品表现形式与包含的精神文化内容要相得益彰。

璞玉在艺术家眼里,尤其是玉雕大师眼里,是鲜活的。他们从中看出了生命,看到了中国文化的大智慧,于尺山寸水之间感受宇宙天地的广阔,体会中国传承千年的文化精髓。究其因果,玉为石之美者,而美如何体现,需要意境,便引出玉雕作品意境内蕴之谈。

关于中国玉雕所展现的意境内蕴,将从八个方面来简单阐述:形神兼备、灵动之趣、含蓄隐忍、小中见大、大巧若拙、虚实结合、和谐之美、以艺载道。这些特点的交融,才能形成一个完美的意境,给人带来美的享受。

01形神兼备

玉雕艺术属中国艺术门类之一,在表现形式上追求超越形似之外的神韵。在玉雕作品之中表现出“不似似之”,既不具象,又不抽象,徘徊于有无之间,斟酌于形神之际。以神统形,以意融形,形神结合乃至神超形越,这是当代玉雕人在艺术创作中应该做的。

一件形神兼备的玉雕作品,才有巨大的穿透力,才有打动人心的力量。玉雕艺术要重视形似之外的神韵,这不仅仅是雕琢技巧的问题,更重要的是玉雕人的心灵境界。在创作的过程中,不是简单的运用原料的特色或是精湛的工艺,而是表现出一种生命的境界,一种形神兼备的意境。

02灵动之趣

在玉雕的创作中,展现灵动之趣,在原石上刻画出有意味的线条,玉雕艺术将此化为具体的艺术创造形式。在静穆中求灵动,从常态中超然溢出,纵肆狂舞,追求一脉生命的清流。总之,静处就是动起,动处就是静思;动静变化,达到最畅然的生命呈现。

玉雕作品是静止的,一味静,则呆滞,呆滞则无生气,无生气则无韵味。静不是艺术追求的目标,艺术形式需要有动的感觉。在玉雕创作中,宁静中追求灵动的韵律,变化不已,运转不息。玉雕人在启动自己蛰伏的心灵,活跃自己的创作工具,进而形超神越。

03含蓄隐忍

东方民族注重含蓄隐忍的审美观念。在我们民族的特性中有这样的特征,说话委婉,强调涵养,形象之外的内涵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美的表现应该是一种表面上并不声张的创作。纵观我国的玉雕艺术之美,总有曲径通幽之感。

中国的玉雕艺术,通过婉转的传达,产生优雅的美感,让作品本身激起一种张力,创造一个回荡的空间,展示丰富的艺术内容。含蓄隐忍的内涵从作品中体现出来,胜过外在的强力;美从曲径通幽中寻来,胜过直白的美感。

04小中见大

中国人有这样的观点:一花一世界,一草一天国。它道明了国人以小见大的智慧,体现了东方美学的一个观点,而历来被称之为“尺山寸水”的玉雕更是如此。大到几米高的山子,小到几厘米的玉牌,都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在玉雕创作中普遍遵循以小见大的原则,在狭小的设计空间里,海纳百川,容天下之大。尤其是玉雕山子,通过独特的设计,使鉴赏者能够在其景致的引导下,感受一个生机盎然的世界,从而表现出山子的灵魂。玉雕山子可以说是自然天地的微缩版,它是一个小世界,在于顺乎自然,表现场景,没有这种场景的表现,也就没有由小至大的转化机制。

05大巧若拙

玉雕的设计由于在多方面借鉴了中国书画的元素,受书画文化内涵的影响,在一些题材内容上追求“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浓”的原则。如枯树、怪石这类枯朽的形象,用以展现深刻的道理——在丑中求美,在怪中求理,在荒诞中求平常的道理。也隐含着深刻的哲学道理:稚拙才是巧妙,巧妙反成稚拙,平淡才是真实,生命的低点孕育着希望。

在玉雕艺术家眼里,吸纳传统文化的精髓,以枯木见春,以怪石见美,于迷离中闻清香;以巧追巧,并不能见巧,拙中见巧,方是大巧。

06虚实结合

欣赏玉雕艺术品时,我们往往会用虚实结合来形容,而虚实结合是中国美学中的一个重要范畴。虚实结合,虚中有实,实中有虚。在虚实二者之间,中国艺术对虚更为重视,因为实从虚中传出,想象空灵,固有实际,空灵清澈,方有实在之美。

玉雕作品的空灵,并不是设计简洁,画面空空,而是有灵气往来的空灵,其关键不在于雕琢的画面多少,而是艺术家的灵心独运。在动中求动,不如静中求动,实中求景,不如空中求景,在虚实结合之处,构建一个令人想象的空间,使得景中有景,象外有象。欣赏此类玉雕作品,犹如身临其境,慢慢的融入这个虚实结合的妙境中,你会发现其中有一种勾魂摄魄的美。

07和谐之美

和谐之美主要体现在构图上。合理的布局,匠心独具的设计,将会呈现一件具有和谐之美的作品。而真正的和谐之美是由表象的形式落入到创作者深入心中的和谐。玉雕作品通过艺术的形式,将和谐之美展现,即情景交融。中国传统美学认为,情景的统一便是和谐。

在玉雕创作中完成人与自然的亲和,利用自然界一切可利用的元素,展现于玉雕作品之中,忘掉利益,挣脱束缚,使自身进入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中,产生强烈的灵魂震撼,感觉到未有过的经验,一种深及心脾的愉悦。这样的一种状态,方能出现上佳的作品,并非一味的模仿、重复。

08以艺载道

中国古代有以艺载道的说法,技艺只是一种媒介,一种手段,是达到“道”的工具,一切艺术形式都必须超越“技”而走向“道”。玉雕艺术传承千载,因其有内在的含蕴,有特殊的寄托,栖息着创作者的灵魂,蕴含着几千年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才能够源远流长,延绵不绝。

玉雕艺术家寄意云水,寄意山林,寄意艺术,以艺载道,完成了心灵的远游。以物言志,游于艺,在其中得到一种德的满足。这一观点,在玉文化中正是迎合了古语“谦谦君子,温润如玉”之谈,玉雕艺术之道,是德的体现。

第1句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玉雕是中国最古老的雕刻品种之一。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华民族就有了玉制工具。商周时期,制玉成为一种专业,玉器成了礼仪用具和装饰佩件。玉石历来被人们当作珍宝,在中国古代,玉被当作美好品物的标志和君子风范的象征。

第2句作为中国翡翠玉牌的代表作,他们采用俏色巧雕、高低浮雕等表现手法,将国画、工笔画的绘图特点融合到玉雕技艺中来,利用天然翡翠飘花的纹理,在无拘无束的线条变化中,渐隐渐现,或浓或淡,犹如一幅幅水墨国画,尽显淡雅秀美、韵味十足的美态。一位来自天津的采购商将《山水牌》握在手心中,夸奖道:“手心大的一块翡翠牌子,描绘着山水景象,线条刻画竟可以如此流畅自然,方寸之间,形神交融,尽显诗情画意。这哪里是一块玉牌,这就是一幅山清水秀的国画。”

第3句玉雕的品种很多,主要有人物、器具、鸟兽、花卉等大件作品,也有别针、戒指、印章、饰物等小件作品。北京的故宫博物院中收藏的大型玉雕"大禹治水",就显示了中国玉雕的高超技艺。中国玉器的主要产地有北京、上海、广州、辽宁、江苏、新疆等地。中国的玉雕作品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第4句无人不爱的玉石之王翡翠是大自然一种神奇的存在,她葱郁艳丽的颜色代表了旺盛及向上的生命力,独特的美使它一直备受亲来,如果说大自然赋予了她灵气和神韵,那么玉雕大师则以精湛技艺,灵慧巧思赋予它文化与艺术内涵。

第5句镇平玉雕博采南北之长,既有京津气派的雄浑豪放,也兼苏杨派的细腻婉约。这些作品造型生动逼真,雕刻精细,从而形成了自己的中部风格。”“牧童盼回归”、“银球传友情”曾送往北京展出,并获国际金奖。国家级珍品“翠玉闹春”、“九龙转动花薰”再陈列在人民大会堂……。目前,镇平玉雕集中了浮雕、透雕、悬雕、线雕等手法和工艺,各种雕刻配合协调、层次分明、立体感强、题材丰富、新颖别致。

这个大师的作品我只想用一句诗来评价:妙手都无斧凿瘢。大师不亏被称为大师,作品也是巧夺天工,放在古代,也是属于御用匠人。大师做出来的青铜器,和古代的青铜器相差无几,如果不是专业人士,都分辨不出到底是真是假。这位大师就是马洪伟老师,从19岁开始,便一直在从事青铜器制造,一路走过来,还原了很多精美绝伦的古代青铜器。

1从外形上说:

马洪伟老师的青铜器。第一眼看去,心中不免自觉的想到一个词,那就是透彻!如果放在阳光底下看,青铜器表现的玉石反射着人脸,这光滑度,和镜子没什么区别。这透彻的感觉,除了让人觉得惊艳,还带有一种青铜器特有的气质,仿佛是经历过古代残酷的战争一样,无时无刻不透露出肃杀之气。这就是大师,作品能雕刻出气质。

2从造型上说:

马洪伟老师青铜器的造型,如果和真正的古代青铜器比起来,甚至比古代青铜器更加的精细。每一处都处理的很好,如果给我,不拿着显微镜慢慢的雕刻,是绝对雕刻不出这样的品质的。马洪伟老师的青铜器要不是因为没有时间的沉淀,我想绝对可以比得过古代青铜器。这也就不能叫做是还原古代青铜器了,这是在精益求精,除了还原,更多的是在古代青铜器的基础上改进 ,把古代的青铜器做的更好。这就是大师,目标永远都是更进一步。

马老师还原的青铜器和古代青铜器唯一的区别就是少了时间的沧桑。其它方面,一点也不必古代青铜器差,如果可以,我一定要买几个马老师的青铜器当作收藏品。因为这样精美的青铜器,除了博物馆,我基本上在其它地方都见不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402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7
下一篇2023-08-17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