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马是哪个朝代的物品

玉马是哪个朝代的物品,第1张

 引导语:提起玉马,可能很多人都不会陌生,那么你知道玉马是哪个朝代的物品么?接下来是我为你带来收集整理的文章,欢迎阅读!

 玉马始见于商,数量级少,它的特点是:造型多呈扁平状,“臣”字眼。到战国时,玉马出现了圆雕,线条遒劲有力、转折自然,使马的造型开始逐步立体化。秦代未见玉马,但秦兵马俑出土了一件铜马车,马的造型威武,是优良骏马。到了汉代,在造型上,注重整体效果,玉马造型准确、雕琢线条刚劲有力、行刀急速,是典型的“汉八刀”。唐宋时期,以写实为主,雕刻圆润,多以回头卧马常见,元代玉马的造型是长鬃小耳,雕刻线条粗犷有力。明代玉马,雕琢比例失调,线条粗糙,多以民间喜闻乐见见长,代有吉祥的寓意。到了清代,玉马的雕工细腻、线条柔和、刚劲不足、柔和有余,具有清代琢玉的明显特征。

 古人对马的偏爱,可以从很多作品上得到证实。唐代以前的玉马形象都比较抽象,造型以静态为主,不求生动。唐代以后,玉器制作开始向世俗化、生活化转变,马的形象也逐渐活泼生动起来。在传世的玉雕作品中,卧马的造型相对较多,古人巧借这种造型的谐音,表达“马到成功”之意。明清两代,卧马的造型尤其受到文人的喜爱,成为了他们书房几案上的陈设品。明代的玉马传世较多,造型也比较统一。到了清乾隆时期,出现了用和田籽料制作的玉马,马的造型也更加注重写实。

 玉马精变

 先叔母高宜人之父,讳荣祉,官山西陵川令。有一旧玉马,质理不甚白洁,而血浸斑斑。斫紫檀为座承之,恒置几上。其前足本为双跪欲起之形。一日,左足忽伸出于座外。高公大骇,阖署传视,曰:“此物程朱不能格也。”一馆宾曰:“凡物岁久则为妖。得人精气多,亦能为妖。此理易明,无足怪也。”众议碎之,犹豫未决。次日,仍屈还故形。高公曰:“是真有知矣。”投炽炉中,似微有呦呦声。后无他异。然高氏自此渐式微。高宜人云,此马煅三日,裂为二段,尚及见其半身。

 又武清王庆垞曹氏厅柱,忽生牡丹二朵,一紫一碧,瓣中脉络如金丝,花叶葳蕤,越七八日乃萎落。其根从柱而出,纹理相连。近柱二寸许,尚是枯木,以上乃渐青。先太夫人,曹氏甥也,小时亲见之,咸曰瑞也。外祖雪峰先生曰:“物之反常者为妖,何瑞之有!”后曹氏亦式微。

 先叔母高宜人的父亲名叫高荣祉,在山西陵川做县令。他得到一古旧玉马,玉马的质理不很白洁,而且血迹斑斑,冲洗不掉。他用紫檀木为玉马制成一个底座,常放在书案上。玉马的前腿本来是双跪欲起的状态,一天忽然左腿伸出了座外。高公大惊,全衙署传观这一怪物,说:“程朱主张‘格物’,可这个物件他们也不能推知啊。”一个师爷说:“大凡物件,年深日久就可兴妖作怪。得到人的精气过多也能兴妖作怪,这个道理很明白,不足为奇。”众人议论将玉马击碎,一时犹豫未决。第二天,玉马左腿又屈入座内恢复了原形。高公说:“还真成精了。”便将玉马投入火炉中,玉马在火炉中好似有“呦呦”的叫声,从此以后,没有发生任何其他怪异。但是高氏从此渐渐衰败。高宜人说玉马烧了三天,裂成两截,他还见到过烧毁的半个身子。还有,武清王庆垞曹家大厅的柱子,忽然长出两朵牡丹花。一朵紫色,一朵碧绿色,花瓣中的脉络好象金丝,花叶繁茂下垂,过了七八天才枯萎谢落。花的根从柱生出,纹理与柱相连;靠近柱子二寸光景,还是枯木,往上才渐渐发青。先母太夫人是曹氏的外甥女,小时亲眼见过厅柱的牡丹,当时都认为是吉祥征兆。我的外祖雪峰先生说:“反常的物就是妖,哪有什么吉祥征兆?”后来曹氏门庭也衰落了。《阅微草堂笔记》

古代达官贵人及皇亲国戚的家属死后大多数都是嘴里含玉,这和中国玉文化密切相关。首先儒家文化认为,君子一定要佩玉,如《礼记·玉藻》中记载:“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君子于玉比德焉。”如《诗经秦风小戎》中说:“言念君子,温其如玉。”这些,都实际上将玉,儒家化了,认为玉有五德,即“仁、义、智、勇、洁”。

这些都是从儒家的角度来分析玉与君子的关系,但从道教的角度来看,人活着的时候食玉、含玉或者人死之后含玉都是对玉能通灵或者协和阴阳的崇拜。因为在道教看来,玉能辟邪。《红楼梦》中宝玉街玉而生,通灵宝玉被视为贾府的命根,也是中国文化玉崇拜的一种体现。道教中的食玉主要是为了长寿,而死后口中含玉则主要是为了辟邪。

蝉与玉的相遇,倒是等不了汉朝人突发奇想,新石器时代的人们就开始雕琢玉蝉了,良渚遗址中就出土了简单朴素的玉蝉。中国人自古好玉,也许“饮而不食”的蝉正好暗合了玉的洁净冰清的特质,先民在玉器创作上理所当然地结合在了一起。

到了两汉时期,玉蝉集千万人的宠爱于一身,数量远远超过以往各代,也超过后来的各个朝代。质量上,汉朝人舍得用新疆的和田白玉来雕蝉,光洁无瑕,晶莹温润。

这块收藏在杭州博物馆的玉蝉,长仅55厘米,宽3厘米,被琢磨成7毫米的薄片。玉蝉头和腹部用粗线条刻划出阴线(即凹下去的线条),雕刻简单到极致,这就是独具特色的“汉八刀”风格。

汉八刀是汉代玉器雕刻对称、相背的走刀技艺,这种刀法如书法般写意,寥寥数笔就钩挑出完整蝉形,刀刀见锋中透露着简洁有力的神韵,毫不逊于二战后才兴起的西方极简主义艺术风格,在简约整洁的感官之外,更传递出畅快淋漓的优雅之美。

汉晋之后玉蝉刀法渐失,到了宋代,由于金石学的发达,玉器雕刻开始盛行仿古之风,仿造汉八刀雕刻了很多玉蝉,虽然能在形体上模仿得很像,但刀法已难达到汉朝的硬朗之力,有形而无神,也许正是缺失了汉朝人特有的精神力量吧。

细看玉蝉的脑袋,并没有穿孔,那怎么佩戴呢?实际上,用来佩戴的汉朝玉蝉会在头部穿孔,没有穿孔的玉蝉则另有用途,称为“琀蝉”。“琀”就是指古人死后口中所含之物,顾名思义,琀蝉就是含在死者口中。

在丧葬中使用口含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史前时期,代表了死者的身份与社会地位。躺在棺椁中,含上一块玉蝉,在汉朝人看来,不只是口腔的充实,或者只是装点身份的小物件。他们期盼,人死后能如蝉的幼体生命的终结,口含玉蝉可以获得玉的高洁之气,又能蝉蜕成仙,游于太清吧

汉代玉器善于运用阴刻线,线条豪放,没有战国时代精细,器物棱角琢磨圆滑,大件器物刻工较粗,小件器物刻工较精细,细线条的刻道有毛道和跳刀的痕迹,线条不甚连贯,穿孔器物的孔洞内壁往往不够光滑,常留有拉丝痕迹汉代的“汉八刀”是指采用简练的线条进行刻划,刀法粗犷有力,刀刀见锋,刚劲挺拔,线条无丝毫崩裂状和刀痕之迹“汉八刀”做工,不是代表整个汉代玉器的做工,而是仅指汉代“葬玉”的做工汉代玉蝉应该是用通体洁白的上等和田玉雕刻的即便是真品价值也高真品大约在200-500万!

一、刚卯

刚卯大约开始出现于西汉后期,王莽时曾一度废止,东汉时又恢复使用,汉以后又废除不用,与另一种印“严卯”合称“双卯”。 汉代,自皇帝、诸侯王至士人莫不佩戴。依等级用玉、犀、象牙、金或桃木制成,长形四方体,中有贯孔,可穿绳,四面皆刻有文字,多为驱鬼愕疫等辞。一般长约2厘米,宽约1厘米。后世有仿品,但于汉代风格迥然不同。一般每面8字,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

刚卯是由商周的方柱形玉管退化而来的,商周的方柱形玉管又是由新石器时代良渚文化的琮形管直接演化,因而刚卯继承了琮形管“外方内圆”的特征,具有长方柱体的外形。所谓八面体、圆柱体的汉刚卯、严卯兼属赝品。汉代刚卯、严卯均作小方柱形,上下穿孔贯通,四面有铭,一般每面8字,共32字,也有第一面10字,余面共8字的。汉好似一笔一笔刻划的感觉

《汉书王莽传》“正月刚卯”颜师古注引服虔曰:“刚卯,以正月卯日作佩之,长三寸,广一寸,四方,或用玉,或用金,或用桃,著革带佩之。”晋灼曰:“刚卯长一寸,广五分,四方。当中央从穿作孔,以采丝葺其底,如冠缨头蕤。刻其上面,作两行书,文曰‘正月刚卯既央,灵异四方,赤青白黄,四色是当。帝令祝融,以教夔龙,庶疫刚阐,莫我敢当。’”严卯四面亦各刻两行字:“疾日严卯,帝令夔化,慎玺固状,化兹灵殳,既正既直,既觚既方,赤疫刚阐,莫我敢当。”刚卯与严卯成双佩带。元方回《五月初三日雨寒痰嗽》诗:“佩符岂有玉刚卯,挑药久无金错刀。”

二、司南

司南玉佩是汉代辟邪玉之一,数量不多却很重要。司南佩形若工字形,扁长方体,分上下两层,为两长方柱相连形,横腰环一凹槽。顶部琢一小勺,下端琢一个小盘,全器光素无纹。在中间凹细处或小勺柄处,有一个横穿或竖穿的孔,可穿系佩挂。

司南本是我国古代发明的利用磁场指南性制成的指南仪器,用于正方向,定南北。古代的司南形如勺,也像瓢或北斗星形,其构造上有勺,下有地盘。无论地盘如何防止,勺如何转动,最后勺的定向始终指向南方。在汉代占卜之风大盛时,又成为测算凶吉的工具。在放置的底盘上刻画天干、地支、八卦等占卦图案,算卦人根据勺的指向,作出测定。以司南卜筮之风尤以新莽时期最盛,赴任之官挟木式以治,身后以木式择茔,以司南定乾坤。玉有辟邪压胜之效,人们遂仿司南之形,将实用器转变为佩饰器,琢成顶部有司南形状的小玉佩,随身佩戴,用于辟邪压胜,为司南佩。从司南佩其主体呈现的独特的凹缺形外轮廓和佩带者的角色上,判断出这可能是后人为达到从良渚玉琮上取得某种宗教意义,而刻意扁化、小化玉琮所得到的衍变形体�

司南佩除了辟邪压胜的意义外,还有指导之意,引申为广闻博学。扬齐宣的《晋书音义序》记载:“由是博考诸传,综览群言,研核异同,撰成《音义》,亦足以畅先皇旨趣,为学者司南”。

从目前考古资料看,司南佩有简化型和完整型两种,有一个系列,其中可能存在着时代先后关系。江苏邗江县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白玉司南佩(图一)属典型的完整型司南佩,长2厘米,玉色洁白,莹润光亮,工字形,方柱状,器身以中间宽槽为界一分为二,下面有小柱饰,上面有状如小勺的司南。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学空前兴盛,儒家推崇和阗玉,并且以此阐发他们关于玉德的学说。汉代上流社会佩用白玉在《后汉书·舆服志》中有记载:“至孝明皇帝,乃为大佩,冲牙双王禹璜,皆以白玉”。“佩双印,长寸二分,方二分,乘舆、诸侯王、公、留侯以白玉”。司南佩属于佩的系列,邗江甘泉山出土的这件司南佩以品质极好的和阗白玉琢制而成,符合当时的礼俗规定。

同样以白玉琢成的完整型司南佩还有1969年出土于河北省定县四十三号东汉墓的两件,大小略有不同,一件高3厘米,宽23厘米;另一件高25厘米,宽2厘米,和阗白玉制成,细腻润泽,内孕精光。均为长方体形,腰部内凹切割成工字形,腰际横穿一孔,佩顶端作勺形,下承圆形小盘,系仿汉司南之形。另外,1972年安徽省亳县凤凰台一号东汉墓出土的一件也属完整型,高25厘米,宽19厘米,和阗白玉琢成,形若扁长方体,中间切凹腰。上琢小勺,勺把中间穿一小孔,以便系佩,底出小圆盘。

除了顶端有司南状小勺的完整型司南佩以外,汉代还有一种简化型的司南佩。江苏徐州土山东汉墓出土的一件(图二)就是这种类型的。这件司南佩长19厘米,呈工字状,四面外弧,面与面之间有明显的过渡,上下段均有小圆柱饰。不难发现,简化型和完整型司南佩的区别主要在佩的顶端,简化型的顶端不再有小勺和小圆盘的司南状装饰,而代之以和下端相同的小圆柱状装饰。与上述江苏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完整型白玉司南佩同墓出土的还有一件简化型琥珀司南佩,长25厘米,质地为红色琥珀,由于受沁表面较为粗糙,器型较一般白玉司南佩稍大。

无独有偶,在同一墓中出土两件分别是玉质和琥珀质地司南佩的墓葬还有南京仙鹤观东晋高崧夫妇墓。1998年发掘的东晋名臣高崧家族墓出土了一批极具研究价值的玉器和金银器,其中二号墓即高崧夫妇合葬墓出土了两件司南佩,一件为玉质(图三),外观为灰白色,长22厘米,宽17厘米,高28厘米,器型呈工字形,中部束腰处有一圆形穿孔,顶端琢刻一浅勺,底部则有盘状槽窝;另一件为血红色琥珀制成(图四),半透明,和邗江甘泉山东汉墓出土的那件一样,为简化型司南佩,长3厘米,宽26厘米,两端未饰明显的勺和盘状窝槽,仅有圆形突起,中为两相连的长椭圆体,中部束腰处有一穿孔,可供系佩。这两件司南佩可能是东汉时候流传下来的遗物,也有可能是当时东晋人的作品,是东汉人佩戴司南佩用以辟邪压胜的遗风的表现。

司南佩在东汉最为流行,其后逐渐衰微,宋以后有仿。宋代司南佩大多有桂花沁、牛毛纹等,包浆较好,器各部刻画过渡自然。明代的司南佩,刻画线条较硬,边缘锋利,细部碾琢不甚讲究,呈工字形或圆柱形,抛光技术较好,玻璃光感很强。清代亦有司南佩,主要特点是器型较大,形制有变化与创新,碾琢精细,抛光讲究。一改传统的顶部勺形,有的似鸟形,有的是方形,器腰间的凹槽较深,器体的棱角圆滑,光泽较好。有穿孔的可做佩饰,没有穿孔的则作为陈设品了。古人认为,出门挂司南佩“是为吉祥”。

三、翁仲

亦是一种避邪的玉佩。翁仲本是人名,姓阮,安南答。相传秦始皇时来到中国,始皇看他身材高大,武艺高强,派他守卫临洮,威震匈奴。翁仲死后,用铜铸了他的像,放在咸阳宫司马门外。后人因其有神威之力,又用石雕成翁仲象,守护坟墓,所谓“稼间石人曰翁仲”。今天我们看到的陵墓前的石人石马,其石人就叫翁仲。翁仲既有神力守护宫门坟墓,自然也可以随身佩带,驱除邪魔,于是就有了饰佩的玉翁仲。

玉翁仲在汉代比较流行,是一种使用配饰,用于辟邪。常雕刻为一老者持立状,老者长须大袍,头戴平冠有孔穿绳便于佩带。翁仲在汉代一般雕成。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其色苍古,面部只琢眼和口,仅用三至五刀短阴线雕成,呈倒“品”字形,有的就是素面脸,连眼、口都不刻划,睑为长圆形,睑过于圆的多是后仿的,尤其民国时期有大量仿翁仲,仿品阴线较粗,刀口边沿有崩裂现象。 “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头上一横,显示戴帽,面部3刀,显示眼鼻。胸肩2刀,显示三角形的大胡子双肩腹下二刀,显示古人宽衣大袖 一共八刀;汉代玉翁仲的颈部和腰下都用撤刀法,使颈部和腰下部出现平塌,呈三角形斜平面,这样使头部更为明显,腰部有轮廓感,服装下摆呈鸡笼状,这是汉代翁仲的风格特征,后仿的则把整个身体做成直筒状。汉代玉翁仲多数无胡须,目前所见的有胡须的翁仲均为后仿,且胡须用阴线表示,阴线较粗,做工没有汉代的味道。汉玉翁仲采用汉代风格“汉八刀”的雕琢方法。头上一横,显示戴帽,面部3刀,显示眼鼻。胸肩2刀,显示三角形的大胡子双肩腹下二刀,显示古人宽衣大袖 一共八刀;

汉代翁仲穿孔为“人”字形,从头顶直到腹部,再分两路由腰部两侧出来,呈“人”字状的绳子也是从头部而下至腰的两侧系一结,这样翁仲人悬挂时就可以立着。后仿的穿孔有的从上至下呈直孔状,为通天孔;也有的为倒“丁”字孔,是从头顶至腰部两侧,不是“人”字孔。

(真古的汉代雕琢的玉翁仲,距今约二千年,以几何图形的简明线条组成,脸部及胡须为一个等腰三角形,长圆筒形躯体,配合曲线特佳的弧形双臂,具象中半带抽象,流露我国艺术家自古以来的「内敛幽默感」,风格古拙凝练。真古的汉代玉翁仲不但特有一种慑人的神采及韵味;而且琢磨疏简,富於想像,五官仅用三条短阴刻线刻划出来,乃仿效著名「汉八刀」的雕刻法,刀法简练,粗犷有力,刚劲挺拔,简单俐落。笔者最欣赏的一件汉代玉翁仲,乃出土自东汉广陵王刘荆之墓,属青年人脸相,头顶发髻微凸;其包浆滋润,玉光内蕴;洞眼则在腰间横打,为外大内小的「马蹄眼」。)

从整个中国玉器发展史来看,汉代,是中国玉器发展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究其原因主要与张骞通西域和汉代儒学的兴盛有着莫大的关联。

战国玉鸟

首先,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战国以来冶铁技术出现并快速发展,使得铁器发展演进为更加坚硬的钢,这一技术进步对制玉工具而言是一个非常大改进,使得切割玉石原料相比于以前效率有了很大的进步;再者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即使汉代制玉工具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果没有源源不断的玉料输送的话,也很难去实现玉器的大量制作,而玉料问题的解决就与张骞通西域有着莫大的关联。所以在此我们需要明确古人所说的“西土出美玉”中的“西土”就是”西域“即今天的甘肃省阳关以西的地方(这个地方的玉料包括现在所说的马衔山料、青海料、和田地区的极品和田玉等其他地方玉料)。在历史上早在张骞“西域凿通”之前,就有一位地位比张骞高好多倍的人物前往西土寻找美玉,这位就是周穆王,关于周穆王西行寻玉的故事最后被演化为周穆王与西王母的爱情故事。但是不管怎么说,周穆王的西行寻玉和张骞的凿通西域都使得充足的优质透闪石玉材,得以通过商业贸易和政府专门的采玉机构输送的方式大量流入汉地,为治玉业提供了充足的高质量的物质保证。

汉代玉蝉

其次,我们要明确汉代玉器之所以成为玉器的黄金时代的原因就是文化。在政治经济文化三者联系上有这样一个论述,即: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而文化这个因素则会的这两者都产生影响。文化这个无形而有力的推手在任何时代都会对经济产生影响,而经济则主要表现为商品。从先秦到现代玉器一直属于高档的商品,当然在一些比较特殊的时期玉器是专属于封建统治者的,但这丝毫不影响玉器的商品性质。言归正传,汉代玉器的大爆发是综合先秦玉器的成果和儒家学说(玉比君子的文化学说)的指导下,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国策的大力支持下,建立了以礼器、佩饰为主体的儒家玉器体系。

汉代玉猪握

最后,在这三大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加之汉代强盛的国力将汉代玉器推到了一个自原始社会至今的玉器历史上黄金时期的高度。

在讲完汉代玉器为何成为玉器史上黄金时期的原因之后,我们接下来就主要来讲解一下,汉代制玉最具代表性的技法——“汉八刀”!

汉八刀 玉蝉

“汉八刀”技法,响彻古玉收藏界,有多少收藏者以有“汉八刀”技法制成的玉蝉为收藏的荣耀。首先,古语爱好者肯定知道“汉八刀”技法是汉代最典型的雕琢技法之一。而这所谓的“汉八刀”技法,应该有两层含义:第一,“汉八刀”这一名字是用来形容刀工简练、粗放,宛若八刀而就,切记是宛若八刀而就,而实际制玉过程中肯定不止用了八刀,据后来实践者证明如果运用现代电动工具制作一件“汉八刀”玉蝉也至少需要150多刀,所以这里的八刀是泛指,收藏者莫要死磕八这个数字。

汉代玉龙

第二,这个解释“汉八刀”技法笔者认为更加科学,这一观点认为:用“汉八刀”技法制作的玉蝉也好,玉猪握也罢,从刀法来看,“汉八刀”技法讲求工痕左右对称,所制成的玉蝉、玉猪握之类的成品,其工痕左右两道线槽形成了“八”字的撇捺效果,故而称之为“汉八刀”!

汉八刀 青白玉猪

究“汉八刀”技法的实质,我们通过放大镜观察发现“汉八刀”技法实质为一种推磨工艺。其制作大致工序为:先设计所雕刻物品的图纸,然后再按照预先的图纸设计,在玉器表面以浅细阴线起稿,再沿草稿以推磨工具直刃带动解玉砂在反复加水推磨的过程中进行精细研磨,很多规格比较高的“汉八刀”玉蝉、玉猪握还会在制作完成之后,用砂岩类磨具进行抛磨处理。

汉八刀 玉蝉

从现有的出土文物来看,“汉八刀”技法制成的玉器的线槽痕迹多为深峻的弧形大坡面,也就是说“汉八刀”技法制成的玉器其刀工比较凌厉,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大量的“汉八刀”技法制成的玉蝉身上看到。也正是因为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所在平面之间起伏较大的缘故,使得汉八刀玉蝉的表面出现了较为丰富的光线反射情况,这一做法使得原本较透明的玉器在刀工处各自呈现的光亮度各异,进一步凸显了较强的层次感与立体感。大大的增强了玉蝉的美感。其次“汉八刀”技法因在制作时,采用推磨制作手法致使刀工重入而轻出,因此造成了每道线纹中间粗重,端部尖浅锋利,虽然这样的制作技法可能比较粗略,但正是这一粗略的制作技法使得汉八刀在表现形式上更加的张弛有度,体现出了汉代文化中文武强盛的一面。

汉八刀 玉蝉

在讲解完“汉八刀”技法之后,我们就着重来讲一下“汉八刀”技法制作的玉蝉。首先,蝉这一题材,是中国古代玉器中最常见的题材之一。从现有的考古资料看,玉制蝉,最早出现于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6000至4000年之间的红山文化遗存、良渚文化遗存和石家河文化遗存,但总体而言前两种文化遗存可能是处于玉蝉题材出现初期的原因,出土的玉蝉数量比较少,到石家河文化遗存的晚期,制作精美的玉蝉开始激增,属于史前玉蝉制作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期。在玉蝉经历了石家河文化的大发展之后,在商周时期也有较大的发展演进,但不太明显,直至两汉时期玉蝉进入了发展的鼎峰阶段,在这一时期制作的玉蝉数量之多、造型之丰富、雕琢之精美、用料之考究为历代玉蝉制作之冠。

石家河文化出土玉人

就汉代玉蝉而言,汉代工匠会根据玉蝉不同的功用制作不同的形状,它们通常被分为三类:其一,唅蝉,即含在死者口中的葬玉,多无穿孔;将玉唅取形于蝉,与蝉蜕壳变化之习性有关,幼虫脱壳羽化成蝉,很像是人的复活再生,唅蝉被赋予了时人祈求羽化升仙的观念。其二,冠蝉,亦称貂蝉,是嵌在帽子中间用来正冠的玉饰,在腹部有象鼻穿;其三,佩蝉,即佩戴在腰间或胸前的饰品,一般在蝉头顶有象鼻穿。以玉蝉作装饰品,则因其居高饮露特征,给人高尚纯洁之感,被视作君子的象征。从考古发现看,汉墓所见玉蝉多位于墓主人口中或嘴附近,无穿孔,通常一墓仅出一件,这些玉蝉显系唅敛之用。然功用可以明确的冠蝉、佩蝉则较为少见。鉴于玉蝉数量和特点的考量,接下来我们主要来讲一下那些制作精美古朴大气的“八刀蝉”!

汉八刀 玉蝉

“八刀蝉”,即“汉八刀”工艺雕琢的玉蝉。就其形象而言,整体为扁平舌形,中部微隆。首端略弧,两侧角各有一外斜的不规则椭圆形目,明显凸出轮廓外;颈部有两道弧线。蝉翼轮廓以粗阴线雕出,两翅端与尾尖呈三叉歧出,尖峰扎手。蝉的腹部较平整,上部碾琢两道斜“十字”交叉线,最下段有数道平行横线表示腹皮纹。“八刀蝉”流行于西汉晚期和东汉。

汉八刀 玉蝉

这类玉蝉表面的阴线主要由“汉八刀”技法琢出,其如同写意,虽寥寥数笔,但形神兼具,简洁利落。线条刚劲有力,笔笔见锋;多为直线,偶有弧线亦为直线交锋汇聚。线条痕迹为较粗深的弧形坡面,因下砣时重入轻出,故每道线纹中间粗重,端部尖浅锋利。此外初砣之后常加以精细打磨,所以线槽内砣痕尽化,光洁锃亮;细观之,则略有平行划痕的细磨砂状态。由于阴线沟槽的底部、斜坡以及器表对光线的反射情况不同,使其各自呈现的光亮程度也各异,从而凸显了较强质感。

汉八刀 玉蝉

总之,就玉器而言,战国玉器于汉代玉器有着很大的关联,汉八刀与战国的蒲纹璧的制作有着很大的关联,收藏文化方面来讲将战国玉器和汉代玉器统称为“战汉”。但不管怎么讲,汉八刀所制作的玉器绝对是我国玉器史上的一朵奇葩,很是值得我们去深度的研究!

汉八刀 玉猪握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7831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