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再版邮票

如何鉴别再版邮票,第1张

除了普票,我国发行的邮票,只有在1954年发行过再版邮票,分别是纪1~纪13(其中纪1~纪8包含了东北贴用再版),特1、2、4,共16套。

鉴别原再版邮票方面很多:

1厂铭方面,在16套再版的纪特票中,有10套是由与原版票不同的厂家印刷的。例如纪1和纪3,原版票厂铭为上海商务印书馆,而再版票厂铭则为上海市印刷一厂。

2暗记方面,假若原版票和再版票不是一家印刷厂承印的,再版票则大都增加了暗记;若是同一家印刷厂承印的,个别增加了暗记,而多数未增加暗记。例如,纪2原版与再版票先后分别由两家不同的印刷厂承印,它的暗记在新华门图票中的“念”字第3笔与第1笔,原版票相连,再版票不相连。纪5、纪6、纪8、纪9、特1等几套,原、再版均由同一印刷厂承印,票中就不增加暗记、只在刷色与纸张厚薄上区别。特2“土地改革邮票”也由同一厂家承印,再版邮票图案中耕地农民两腿之间有一个“二”字,而原版为“一”字。

3纸张方面,由于原版与再版相隔两年以上,所用纸张不同,印刷条件也不同,引起纸张伸缩变化而导致二者图幅尺寸有差异。例如,纪9用纸,原版票纸呈横条形状,再版票纸质厚而硬较粗糙,原版票较再版票清晰。

4图案上,由于原版票的母模在再版前可能已经被毁,有些邮票的原版与再版票在图案上是有细微差别的,如纪1再版票图案中灯笼与灯笼穗连接部分的云头花纹右起第一个是完整的,原版邮票为“上海商务印书馆”印制,云头花纹卷的地方中断。

如果需要每套具体的区别,可以购买一本新中国邮票目录,里面有具体的区分方法。

83

问题一:2015年邮票有的怎么找不到防伪码 你所说的估计是羊邮票《乙未年》。假如4 是由小本票里面撕下来的,就没有防伪荧光喷码。

因为小本票里面的邮票不是和其他羊邮票《乙未年》一起印刷的,它本身就不带防伪喷码。

另外,假如是不法奸商制作的假邮票,它们也不带防伪喷码,或者是很模糊的。

问题二:请问大师们集邮网上营业厅邮票防伪码查询是做什么的?怎么查不了?邮票荧光码是不是就是防伪码?能查邮票 荧光码是防伪一种标记。但不能作为鉴别邮票真假的唯一办法,现在造假者也能做出一样的荧光喷码。

问题三:发行的邮票能通过315防伪码查询真假么? 不能。邮票的真假得自己辨别。

问题四:邮票如何防伪 邮票除了作为有价证券的功能外,不少邮票还是很高价值的艺术品和收藏品。随着年代的久远,收藏量的不断减少而不断升值。因此,邮票的印刷不仅要求画面精美,而且要有相当的防伪技术含量。常用的防伪技术有异形齿孔、缩微文字、荧光纤维纸、荧光加密防伪油墨、高精度明暗连续码等一批国际尖端印刷技术。

问题五:邮票的四大防伪措施是怎样防伪的 荧光喷码、荧光纸张、异型齿孔,缩微文字,个个让伪造的难以做出来,这样就可以防伪造了。

问题六:邮票怎么防伪?问题很简洁吧。。。 邮票辩伪要在邮票的纸质,油墨,齿孔,印刷版别,暗记等多方面鉴别。

问题七:丙申年邮票防伪码有几位数 字母加数字共8位

问题八:邮票上的防伪印码是哪一年开始有的? 荧光喷码是制约违纪、违规行为的一种邮政管理手段。从表面上看似乎是一种“防伪”举措,更多的其实是提升邮政科学管理水平的需要。中国邮政在邮票上使用荧光喷码的过程,把它分为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1999年-2000年)

这阶段,只在全套整版邮票中的1枚邮票上使用荧光喷码。

1999年4月8日,第一套带有荧光喷码的《中国瓷器――钧窑瓷器》邮票诞生。《中国瓷器――钧窑瓷器》全套整版的(4-1)邮局全张右起第1枚邮票图案中使用荧光喷码,而其它3枚邮局全张还是边纸上按传统方式印制连续号码。《钧窑瓷器》发行量是37463万枚,每邮局全张是40枚,带荧光喷码只有936,575枚。

二、第二阶段(2000年-2002年)

历经20个月的运作和实践,2000年10月9日发行的“2000-19T 木偶与面具”邮票,在荧光喷码的运用上有了较大的变革和突破。此票一套6枚,每邮局全张中有2枚荧光喷码邮票,喷码总量达到了1642万枚之多,在全张中占10%。到2002年6月29日“2002-14 沙漠植物”邮票发行,其期间又发行46套纪特邮票。这46套邮票的荧光喷码比例有了较大的提升,喷码总量由最初不足100万枚,达到了1000万枚以上。这一谨慎运作、调整、完善的过程,为荧光喷码印制打下了坚实基础。

本阶段的小型张、小全张没有使用荧光喷码。

三、第三阶段(2002年-现在)

2002年9月7日“2002-19T 雁荡山”发行,一改以往的模式,在全套全张每枚邮票上均使用荧光喷码;从2002年10月18日开始在小型张、小全张也使用荧光喷码,“2002-21M 黄河壶口瀑布”就是第一枚使用荧光喷码的小型张,这一模式一直沿用至今。这一重大的转折,使荧光喷码票取得了名副其实的防伪功能。

问题九:普通带邮票信封怎么防伪? 信封无所谓真假的~主要是邮票~~首先要知道真票的印刷方式~拿放大镜看印刷网点布局~如果看不出~在紫外线下看~真票与假票颜色不一样~~~

问题十:上海迪士尼邮票上的防伪码怎么找? 那是荧光喷码,在暗处,紫光灯下可见。

辨别三类假邮票有技巧 集邮是备受收藏者喜爱的收藏项目。然而有些唯利是图者,为了牟取暴利,便在伪造假邮票上打主意,这样不仅破坏了集邮的名声,而且也给一些初学集邮的收藏爱好者带来了不少的麻烦。下面就将自己收藏邮票多年总结出来的经验介绍给读者,希望能在收藏邮票的过程中提供一点帮助。 仿造票:这种假票是按照真邮票仿造的。仿造票多是仿造较珍贵的邮票,如清代的大龙票,“稿”字四方连票,《梅兰芳舞台艺术》和《关汉卿戏剧创作七百年》小型张、猴票等。其仿造手段,有的是从报刊和集邮纪念品上剪下改造的;有些是用仿造版模印制的;还有的是用彩色复印机复印的。鉴别这种假票的最好办法,那就是要同真票对比一下,也可根据掌握的真票的用纸、齿孔等有关资料来鉴别。 画票:这种假票是从国外流入的,它往往选取一些名画、动植物、体育等图案作画面。鉴别这种假票,需要掌握历史、地理知识,还要查阅邮票年鉴或目录。另外,这种假票的印刷较粗糙,用放大镜看,纹网较粗。 修改票:这种假票是将一般的邮票改为珍贵邮票。当盖销票比新票的价钱高的时候,就将新票伪盖上邮戳。鉴别这种伪盖票,一般要请有经验的集邮家,根据其邮戳(或加盖)的戳记(或字体)的特点来鉴别。相反的修改手段是,当新票比盖销票的价钱贵的时候,就将盖销票的邮戳洗去。鉴别这种假票,只要细心地用放大镜观察,就能发现该票面局部起毛、齿孔不光洁、背胶不匀等修改的痕迹。 总之,要提高鉴别假邮票的能力,就要勤于研究,积累经验甚至还要学点历史、地理知识,掌握些邮票印制知识和邮史知识。 参考网址: http://wwwnews365comcn/wxpd/jc/shjdxcs/200905/t20090525_2332718htm 1999年册(北方册),市场参考价:160元/册 包含1999年国家邮政局发行的全部邮票和小型张。含民族大团结小全张,澳门回归金箔小型张。 目录 1999—1 己卯年(T) 1999—2 汉画像石(T) 1999—3 中国陶瓷—钧窑瓷器(T) 1999—4 1999年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T) 1999—5 马鹿(中俄联合发行)(T) 1999—6 普陀秀色(T) 1999—7 中国·1999世界集邮展览(J)(小型张) 1999—8 方志敏同志诞生一百周年(J) 1999—9 第二十二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J) 第二十二届万国邮政联盟大会(J)(小型张) 1999—10 万国邮政联盟成立一百二十五周年 1999—1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民族大团结(J) 1999—12 国际老人年(J) 1999—13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五十周年(J) 1999—14 庐山和金刚山(T) 1999—15 希望工程实施十周年(J) 1999—16 科技成果(T) 1999—17 李立三同志诞生一百周年(J) 1999—18 澳门回归祖国(J) 澳门回归祖国(J)(小型张) 澳门回归祖国(J)(金箔小型张) 1999—19 聂荣臻同志诞生一百周年(J) 1999—20 世纪交替,千年更始—20世纪回顾(J) 2008年册(总公司中档册-带小本票)市场参考价:220元/册 1997-10 香港回归祖国(J)(金箔小型张)市场参考价:40元/枚 1999-18 澳门回归祖国(J) (金箔小型张)市场参考价:45元/枚

年册由邮局发行的,去那里为真的,

收藏年册要点

一、全年票张是否完整。现在年册里都基本包括全年的邮票、小型张、小全张,甚至还有小本票和评选的纪念张等。购买收藏年册时,一定要查看插册位置上的票张是否齐全,成套的邮票是否有遗漏,小本票中,邮票是否有撕开用过的现象等。

二、邮票品相很重要。很多邮商,会在年册掺杂一些品相不好的邮品,来蒙蔽收藏者的视线。比如说一些邮票不是原胶邮票,而是经过水洗过的,有的即使是原胶邮票,也有可能经过修补。有些邮票有瑕疵、污点,会让价格大打折扣。

三、关键性邮票要辨真伪。收藏年册,一定要仔细查看关键性邮票的真伪。比如说,全品相的“庚申猴”邮票的价格为近五千元,其价格占其该年邮票年册价格的一半,关键性邮票价格决定着邮票年册的核心价值。一些不法商贩,便在这种关键性邮票中打主意,“做文章”,以次充好,以假当真,所以对这些邮票一定要认真地辨别真伪性,以免一时疏忽而遭受巨大损失。

邮票是邮政部门发行的的有价证券,是有收藏价值的文化艺术品,有些邮票由于价值较高,于是就有一些不法邮商伪造邮票谋取暴利。每一位爱好集邮的青少年朋友,应当不断学习和提高鉴别真假邮票的能力,这样才不至上当受骗。鉴别真假邮票要从印刷、齿孔、背胶、纸质等方面认真分辨。在鉴别时,最好要有一本《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其中不仅收录有邮票图样,还有齿孔度数、票幅大小等的介绍,是鉴别真假邮票的权威依据。另外不要贪小便宜,有的人见邮票价钱卖得很低,自以为很便宜买了邮票,结果却上了当。 有比较才有鉴别,这句话用在邮票上再合适不过。邮票造假手段层出不穷、技术不断提高。而真品、赝品的区别往往存在于细枝末节,一眼就能看出问题的赝品只是少数。如果没有将真品研究透,并将两者的细节加以比较,很难让赝品现出原形。 先辨别一下邮票上的国名,常见的“花纸头”上的国家地区名多以阿拉伯地区为主,如AJMAN(阿治曼)、MANAMA(麦纳麦)、SHARJAH(沙迦)、UMU AL QIWAIN(乌姆盖万)等。最好有一套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中华世界邮票目录》,如果这些邮票目录中没有记录的邮票,则极有可能是“花纸头”了。此外,“花纸头”有一些较为明显的特征,如大多数印刷粗糙,套色不准,没有真邮票那样细腻;都是胶版(平版)印刷,没有雕刻版印制的;画面所反映内容与本国的政治文化历史毫无关系;齿孔打得不是很规则;邮票用纸不是专用纸,而是一般的铜版纸或胶版纸等。 一、区分版别 在对邮票真伪鉴定时,正确区分版别至关重要。广义上的版别是指邮票印刷方法、印刷厂地、印刷版次的区别。狭义上的版别,只指邮票印刷方法的类别,即采用什么印版来印刷的。不同的版别具有不同的特征。如雕刻版网纹以线条和点子为主要特征;影写版网点以大小相同和中间空心的圆形或菱角形;胶版网点以大小不一实心的黄、红、蓝、黑网点呈不同角度,组成梅花形。因此,依据版别不同,或相同版别,但网纹或网点特征不同,来辨别邮票的真伪,是比较可靠的。 二、掌握暗记 邮票上设暗记,是为了加强印刷厂责任或防伪能力。集邮者通过对邮票的观赏和研究,应尽力掌握其暗记特征,这对辨别真伪,十分有用。 三、熟悉纸质 邮票常用专用纸来印制,专用纸与普通用纸常存在明显区别,熟悉各种纸质的特征,有助于明辨真伪。 四、分辨印色 透过色相看本质,邮票的印刷工艺不同,其色相也不一样。伪品色相常失真、变色、褪色。 五、确认背胶 邮票上所刷背胶在不同时期有区别。依据胶质、胶面质感,是真胶还是无粘性的假胶,来鉴定邮票的真伪。 六、测量齿孔 根据齿孔特征和测量齿孔度进行鉴定。 七、比较规格  邮票都有严格的规格,伪造的邮票常因生产条件和技术原因,其规格不规范,与真品有差别。 八、观察水印 有的邮票用水印纸来印制,集邮者通过观察和研究,应熟记于心,用于鉴别真伪。 此外,掌握一定集邮知识,熟悉和通晓邮票的生产程序和印刷技术,懂得与鉴别邮资票品真伪有关的物理和化学知识等等,都能为正确判断助力。

伪品的种类

1、假齿孔邮票

邮票如果同时发行了细齿与粗齿邮票,或者有齿与无齿邮票,或者同图案的邮票与小本票,当两种邮票品的价格差异较大时,变造者就会在齿孔上动脑筋。例如,当无齿邮票价格远高于有齿邮票时,把真邮票的齿孔剪掉,使其成为无齿邮票。有时,某些有齿孔邮票比无齿孔邮票更贵,就会给无齿票或小本票没齿孔的打上齿孔。此外,人为搞出变体品,专门在邮票图案上打齿孔,称作“错齿票”,或者把双连票中间原有的齿孔补好,就成为了“漏齿票”。

2、假刷色邮票

“变色”、“漏色”是收集变体邮品者收集的主要品种。邮票刷色的标准很难用文字精确表述,辨别难度很大,主要凭视觉感。使用化学药品、改变或除去邮票的颜色,人为造成错色票。

3、假水印邮票

水印是在制作邮票纸张时加上去的,它是防伪的重要手段。伪造者采用偷梁换柱的办法,将无水印邮票揭薄,用带水印的邮票纸从背面进行裱贴,成为假的水印邮票。

4、假加盖邮票

加盖邮票是在邮票上重新加印文字、数字、图案,加盖邮票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容易发生印刷上的差错,产生如倒盖(印)、复盖(印)、漏盖(印)、偏盖(印)、错字,、漏字等“变体品”。大多数情况下,加盖票属应急使用,发行量少,使用时间短,往往比原票珍贵。各类“变体”的加盖票更是一些集邮者争购猎奇的宠物。假加盖票是历来伪造票中数量最多,最难识别的一种。

5、假背胶邮票

年代较久的早期邮票,会因为保护不当而发生背胶部分或全部脱落的情况,有的仅遗留着胶痕。此外,在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比如我国南方地区,空气潮湿、气候炎热,许多集邮者为防止有背胶邮票发生粘连就在买了新邮票之后先洗去其背胶。但无论何种原因造成的无背胶邮票,都不大受欢迎。原因是:一则影响其美观,二则影响其身价。为了使背胶受损的邮票变成完美的“新”邮票,变造者会在这些邮票背面重新涂新胶。该种假票一般较难辨认。

6、假纸质的邮票

邮票用纸很讲究。不同国家、地区,不同的历史时期的纸张各异。有些国家还专门特制邮票纸,生产销售均由国家统一控制。因此,伪造邮品(尤其是仿造邮品)极难找到与原票完全一致的纸张。

邮票纸质常常是辨认伪造品的重要依据之一。伪造者常用杂志或书刊上的邮票图案,人工改变纸质颜色、光洁度,造成与真票相似的邮票。

7、假邮戳

伪造假信销票或假实寄封(片),制作各种假邮戳盖在票、封、片上,主要有以下类型:

(1)、用现在的真邮戳盖过去的邮品,邮戳上的时间、地点均不符。另外,使用私藏作废的旧邮戳加盖邮品。

(2)、私刻邮戳,加盖伪邮品。

(3)、用黑色墨水手工描画假邮戳。

8、假实寄封

假实寄封一般有以下几种作伪手段:

(1)用真票(新票)在信封上加盖真邮戳。此法能大量变造赝品。

(2)使用假票,在信封上加盖真邮戳,多以伪造近期实寄封为多。

(3)将信销真票贴到信封上,在封上补画其余的邮戳。这样,假实寄封上的邮戳,票上部分是真的,封上部分是假的。

(4)将一般实寄封上的邮票揭下,换贴上邮戳位置适当的信销票,变造成实寄封“珍贵品”。

9、假邮资封片

国内见到的邮资封片赝品,一般是照相制版用现代化印刷机械大量印刷出来的,图案上很难找出破绽,须从刷色、印刷质量及纸质等方面辨别。此类印刷的封片数量都比较大

10、臆造邮票

完全由伪造者随意制造出来的“邮票”,由于有不同的背景,情况很复杂,较难断定。有下例几种:

(1)国际邮商滥印的各种邮票。

(2)不法分子或团伙臆造的各种邮票。

(3)艺术爱好者绘制的各种邮品。

2》》邮票辩伪的要素

1、纸张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是用半透明的薄纸印刷的,因此被叫作“薄纸大龙”。而1883年第三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使用的纸就厚,不透明,被称为“厚纸大龙”邮票。此后多个国家采用“机制纸”印邮票,使邮票纸张厚度的均匀性大大提高。

分辨纸质有助于区分邮票的印刷年代或特定环境。如,第一次世界大战前法国的“播种”邮票 是用白纸印刷的,战争期间用的是质量较差的发灰的毛纸。

1918年,拉脱维亚共和国成立之初,没有印刷邮票的纸张,而采用德军遗留下的大量地图印刷邮票。其他的国家,也曾用到卷烟纸、食品配给证等“临时代用纸”印刷邮票。这在经济困难或战争时期比较多。

在中国的解放区邮票中,也曾出现过类似使用代用纸印制的邮票。1942年淮南区交通总站发行无面值“稿”字邮票,是淮南报社发给通讯员用于寄递稿件及通讯的。它多数用使用过的电报纸背面。原电报纸上有铅笔写的电码数字和用钢笔写的中文译文。

1947年东北安东印制的毛泽东、朱德像邮票(安东二版)也是使用代用纸印刷的。长期无法搞清该种邮票用什么纸张。为了弄清此问题,集邮家张文光收集了大量这次印刷的邮票。当这些邮票的背面拼在一起时,显露出一女演员的画像,还有“明星便笺”四个字,从而断定此邮票是印在明星信笺纸的反面。

特殊环境里的特殊邮票用纸,无形中为辨别这些邮票的真实性提供了宝贵的依据。

邮票的使用纸随着社会进步、科学技术发展而向正规化、专门化发展,和钞票一样,也使用特殊的专用纸张。印制邮票的专用纸称为邮票纸,由国家定点生产、定向使用,这种纸的特点是细洁光滑、吸墨性强、有韧性,手感柔软,耐水洗 ,平展性好。各国使用邮票纸大都具备此基本特性。

目前,常见的伪造邮票的用纸大多是铜版纸、有光纸等。这类纸手感硬挺,纸质较脆,光滑而吸墨性差,轻微折叠就产生折痕,受潮或浸水后还会掉色。

新中国1962年至1963年间先后发行的“梅兰芳舞台艺术”、“儿童”、“熊猫”“金丝猴”等4套无齿邮票,使用的纸张与同时发行的同图案的有齿邮票的纸张不同,前者纸质较薄,从而便于区别。只是后来发行的无齿票“麋鹿”,与有齿票图案和纸质完全一样,使伪造者易于变造。

近代,各国为了扩大邮品的材质种类,竞相选用一些非纸质材料印制邮票。如,铝质、银质、丝绸、塑料等。

2、水印

世界各类重要文件、有价证券和纸币大都采用带水印纸张印制,水印已成为防伪的重要手段。早期的邮票也大量使用水印纸印制。邮票的水印可以分三种:

“单式水印”,在每枚邮票上,都有一个位置和图案相同的水印,亦称“一票一水印”。

“复式水印”,水印图案在全张邮票上规则排列,重复出现,而每枚邮票上的水印图案位置却彼此不同。

“全张水印”,在一整邮票上,印一个大水印图案,在每枚邮票上,只有该水印图案的一小局部。

有些邮票目录上详细列出了水印的图案、位置和类型等资料,有的还附有图示。由于一般目录图示上的水印图案是从邮票正面观察的,集邮者多是从邮票背面观察水印。因而邮票目录上的图示水印基本都是反的。

不同国家,不同时期的邮票水印图案各不相同。如,1840年,英国发行的第一套黑便士邮票便开始用有“皇冠图”水印的纸张印制的,一直延用了20多年。1862年瑞士邮票的水印是双层的椭圆形中有一个十字。1923年至1927年捷克邮票使用的是菩提树叶图形水印,到了50年代水印则改为五角星图。苏联邮票的水印,在1921年使用V字形图案。东德邮票上的水印则是用国名缩写“DDR”字母构成

中国最早使用有水印的邮票是1885年清朝海关邮政发行的“海关二次云龙”邮票,俗称“小龙”票。邮票上的水印图案是中国古代的太极图。还有1894年清朝海关邮政为慈禧太后60寿辰发行的“万寿纪念”邮票,邮票的水印仍是太极图

早期有些造纸厂为表明售出的纸是该厂的产品,将纸张都加上厂名水印。有时使用这种带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邮票,就会出现特殊的水印。如,1895年发行的我国“台湾民主国邮票”(“独虎票”)就是印在有造纸厂厂名的水印纸上的。由于水印图不连续,所以只能在部分邮票上见到。

民国初期的邮票一直未用水印纸印刷。后来赝品增多,邮政部门决定改用有水印纸,特在英国定制了大批的水印纸张。此纸坚韧而薄,含有民国邮徽——篆文“邮”字水印。1940年起在香港印制的孙中山像邮票中,中华版有水印票5种,大东版有水印票10种,商务版 有19种。还有1940年发行的香港版长城图航空邮票,有水印票10种,均与无水印邮票混合同时发行,情况较为复杂。

新中国邮票上一直无水印。1992年1月25日,中国邮票总公司发行的“壬申年”(生肖猴)特种邮票首日封,采用水印纸印制,水印图案是中国邮票总公司的徽志。这是新中国邮品首次使用有水印的纸张印制。

3、印版

邮票是邮资凭证,方寸之地,既美观又要防伪,因此世界各国都精心设计,以提高它的水平。

目前我国发行的邮票一般都采用雕刻、影雕、影写三种制版形式进行印制。雕刻版是经过雕刻者在钢板上的艺术加工刻出原版后制版,采用凹版印刷。其特点是墨色厚实,线条清晰,可以显出不同的层次。它的印制效果艺术性强,最能防止伪造,是印制有价证券的理想的工艺手段。

采用雕刻、影雕印刷的邮票,其印刷效果无法用平版印刷表现出来。例如,特57“黄山风景”和T46“庚申年(猴)”这两套邮票都是采用影雕版印刷,图案上的线条非常清晰,用手摸能够感觉得出来。而前几年出现 的这两套票的伪造票,都是用平版印制的,票面一片平滑,有经验的集邮者几乎一望便知是伪造品

1987年至1988年,在南京、九江等地的邮市上,甚至出现了以彩色复印机复印伪造的“黄山风景”、“金鱼”、“梅兰芳舞台艺术”邮票及“牡丹”小型张等高档紧俏邮品。这些假货的欺骗对象,主要是初集邮者。

由于影写版、印刷技术操作简便、印刷质量效率高,生产成本较低,因此我国的邮票以影写版居多,但是这种邮票以及用胶版印刷的邮票容易被伪造团伙仿造出极逼真的赝品。再加上彩色复印机的出现,又多了一个仿造的途径。尽管邮电部门为防止仿造,在设计印制邮票时加了暗记,但这些暗记是保密的,广大集邮者仍无法用它来维护自己的利益,因此,集邮者们曾不断呼吁,多采用雕刻版印刷邮票才是防伪的上策。

一种新发行的邮票,一旦印完规定的发行量,即停止印制,并且从此不再印刷。这是邮票区别于其他有价证券最显著的特点之一。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有些国家的邮政当局也会把当年发行的邮票印版取出来翻印新邮票。例如,1864年英国邮政当局就曾再版过1840年发行的黑便士邮票。发行“再版”邮票在国际上不常见,由于受到国际集邮界的强烈反对,因此,一般情况下现在很少有哪个国家敢冒此种风险。

1955年1月10日,邮电部决定将1949至1952年发行的24套纪念和特种邮票重新制版印刷发行。这些再版邮票每枚印量多达250万枚,是原版票印量的六七倍。由于引起国内外集邮界的种种猜测和误解,我国以后再也没有再版纪特邮票。必须指出,新中国所以要再版大批的纪念和特种邮票,完全是为了促进集邮活动的发展。解放初期,国内邮政业务不是很多,后来集邮活动也渐渐地发展起来,到了1955年1月筹备成立集邮公司时,已没有多少可供出售的储备邮品,正是为了解决新出现的集邮者收集新中国邮票的困难,邮电部作出了再版邮票的决定。为了便于邮政业务人员及集邮者区别原版和再版票的种种差异,邮电部还发布了有关文件。

再版邮票,对缺乏经验的集邮者是很大的危险,如果辨别不出原版 、再版,就会遭受经济损失。以再版票冒充原版票也是一种赝品欺诈的行为。因此,掌握再版票的特征,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辨伪研究。

4、背胶

邮票背面涂刷胶层的目的为了使用时便于粘贴。背胶的有无与胶质的特征,也是鉴别邮票年代和真伪的重要依据。例如,新中国初期发行的邮票,大多数是无背胶邮票。60年代初采用的多为糊精胶,胶层较厚,颜色发黄、发亮,对湿度敏感 ,胶面受潮容易发生粘连,60年代中期开始采用PVA合成胶,胶质浅白,很薄,光亮度比糊精胶差。这种化学胶抗潮性强,不易发生自粘。

邮票的背胶并不都是白色的,一些国家曾使用过特殊的背胶。这些比较特殊的背胶,成为辨别真伪的重要特征之一。

有些国家的邮票背胶上带有纵向或横向条纹,有的还有水印花纹图案,以防止伪造。1923年捷克斯洛伐克发行的一套共和国五周年纪念邮票,**的背胶上有方格条纹。中心部位都有一个由捷克斯洛伐克邮政的缩写字母“CSP”组成的图案。因此,有的邮票,可以从背胶上鉴别出版别和发行年代。

辨别背胶真伪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

(1)观察胶层是否厚薄均匀,色泽正常。尤其是背胶有水印图案或条纹图形的,要仔细观察辨认。

(2)注意观察齿孔。正常的邮票印制过程是先刷胶后打孔。由于伪造品是在邮票打孔后补刷背胶的,胶水会渗入邮票齿孔,甚至渗流到邮票表面。如果发现邮票的齿孔尖 端被胶水包住了,没有撕断时造成的纸纤维露出,即可肯定是撕开后刷的胶。

(3)对于那些伪造得非常高超的假背胶邮票,必须采取化验胶水成份的办法,进行严格检验分析,方能辨明真伪。

并不是所有国家的邮票都刷有背胶。一些处于热带地区的国家,气候高温,空气潮湿,只能发行无背胶邮票。集邮票者必须了解这些情况。不能见到近代的外国无背胶邮票就武断地认为是伪造邮票。另外,一些居住在热带地区的集邮者,为了妥善保存邮品,防止邮品发生粘连,往往将国外新邮票上的背胶全部洗掉。这种邮票也会引起其他集邮者的怀疑和误解,但应该区别于无背胶的伪票。

邮票图案印在刷了背胶的一面,就会产生“糊上刷变体”。例如,我国普23“民居”中的20分邮票,就出现过这种变体。有的集邮者不知此事,亦未加以辨别,在泡洗这种信销票时,也将邮票上的图案全部褪洗掉了。

5、票幅与票边

票幅是指单枚邮票的外廓尺寸,用横×直(mm)表示,单位是毫米。邮票目录一般都注明邮票的尺寸规格,多数是指票幅,也有一些特殊的邮票(如无齿邮票或齿孔有差异的邮票)则是指图幅(即图案尺寸)。这一点应在查阅邮票目录时注意。

1988年发行的T132“麋鹿”有齿邮票变造成单枚无齿邮票很难区别。唯一的办法就是认真测量标幅。该有齿邮票的规格为30×40(毫米),齿孔孔径为1毫米。因此凡横对边长大于29毫米或竖对边长大于39毫米的无齿邮票一般情况下是真品。而周边均等于或小于29×39毫米的,基本都是利用有齿票变造成的假无齿票。购买收藏无齿邮票,最好是带边或双连邮票。

1989年初,在广州、上海、北京、青岛、南京等一些城市出现了几种台湾邮票小全张和小型张的赝品。辩认这些赝品可以从纸张、印刷、背胶等方面进行分析。例如:真票纸张厚实挺括,印刷精细,背胶微呈**,而赝品纸张发白、薄软。由于是复印加工的,画面颜色不纯,字迹有些模糊,假背胶见水后不粘。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区别法,这些赝品的外形尺寸均小于真票1-2毫米。

邮品辩伪通过测量票幅发觉差异,显得比较直观、准确、方便。因此,了解掌握邮票的票幅数据,显得十分重要。

票边,即全张邮票四周的边纸,上面通常印有一些特殊标记、图案、数字或符号。如:厂铭、发行当局名、邮票名称、图案名称、全张枚数、印刷或检验编号,以及对色标记、套色对位线、裁切控制线等等。各国在各时期这方面的内容不尽相同。

边纸被称为“邮票的原始档案”。它上面真实记录的各种标记和数据,既是研究邮票的版式、印次、刷色等内容的重要资料,也是辨别邮票真伪的参考依据

6、齿孔

邮票带齿孔,目的在于使邮票容易分开,使用方便。齿孔已成为邮票区别于其它有价凭证重要的标志之一。

邮票的齿孔种类很多,时有变化,一些集邮票者专门收集研究图案和面值相同,但齿孔不同的邮票,这是一种重要的变体。齿孔的变异,能够帮助我们辨别出一些邮票的真伪。

早期邮票是用落后的齿孔机打孔的,所以每次只能打出水平方向的单线齿(一排齿孔),以后经过改良的齿孔机,在水平方向的齿孔针长行上,增加了垂直方向的齿孔针短行。这样一次可打出一排邮票上边和左右两边齿孔,然后再往下移动一枚邮票的位置,打出下一排齿孔。这种打孔机械被称为梳式齿孔机。这两种齿孔机由于操作者的疏忽,都有可能造成一张邮票上的局部漏齿或错齿。

随着技术的不断改进,全张齿孔机,卷筒邮票齿孔机和小型张、小本票齿孔机相继问世。这些打孔机上不会出现一张邮票(或一枚小型张)局部漏齿的现象

同时期的打孔机械,在邮票上打出的齿孔有各自不同的特点。

单线齿孔机在邮票四角打出的齿孔几乎都不一致,左右两边每枚邮票的齿孔位置也不完全相同。因此,邮票四角齿孔不规则,图案有时偏离,是单线齿的主要特征。梳式齿孔机打出的邮票齿孔四角和左右齿孔形状规则。根据齿孔特征可以断定邮票是采用哪一种齿孔机打的孔。分析邮票的产生年代。

专用的打孔机配有自动套准调节设备,打出的齿孔位置很准确,孔一般都很光洁,无毛齿现象。而伪造邮票使用的齿孔机非常简陋,由于钢针大小不一,控制精度不高,往往造成齿孔错位、孔眼大小不一以及毛齿现象。有些“花纸头”、仿印票甚至使用改装的缝纫机打齿孔,打出的齿孔间距、位置、孔径等有明显的漏洞。

齿孔的度数不仅能辨别邮票的版别、真伪,从其齿孔的光洁程度也能辨认不同的版别。例如,1885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小龙邮票,齿孔度数为125,被称为“细齿小龙”,因用旧式打孔机打孔,所以齿孔有毛糙的,也有光洁的。1888年第二期发行的海关二次小龙邮票,开始使用新式打孔机打孔,齿孔光洁程度好,齿孔度数为115,又被称为“粗齿小龙”。

在解放区邮票和新中国早期的邮票中,有许多邮票因为打孔技术不过关而出现了“毛齿”现象。这些特殊现象,亦是邮票辨伪的依据之一。

7、刷色

万国邮政联盟曾对邮票的印色作出规定,要求各国根据邮票的不同用途,采用统一的刷色。例如,国内平信邮票采用绿色,国外平信邮票采用蓝色,国外明信片邮票采用红色等。对其他一些用途的邮票则没有具体规定。当时这样规定的目的是为了颜色醒目,使用方便,便邮局和寄信者都易于区别。

随着各国邮票发行种类的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多色印刷邮票的大量出现,原来的规定逐渐被废除。

中国从30年代初开始,由于物价不稳,国内外邮资费变更频繁,中华邮政发行的孙中山像邮票和烈士邮票先后多次被印刷,出现了许多刷色雷同、面值不同、或面值相同、刷色不同等混乱情况。

例如,孙中山像邮票4分与5分票,2角与2角5分票均同印一色。1角5分票,同一面值有红蓝两种刷色,2角面值票也有类似情况。而烈士像邮票1角3分与5角票,两种刷色基本相似,有深浅之分,这样,不仅使用时容易混淆,而且在辨认版别时亦颇费功夫。

解放区邮票的版别往往不能单纯靠颜色深浅来识别。同一版的邮票也可能出现颜色差异。

许多使用时间较长,或需用量较大的邮票(尤其是各种普通邮票),由于多次加印或由不同的厂家承印,刷色会有明显差异。有时甚至根本不是原来的刷色了。这类由印刷技术原因造成的较大的刷色差异亦是研究鉴别邮票不同版别和印次的参考依据。

邮票刷色受各种因素影响会产生变化。除了自然褪色外,人为的化学变色是最常见的作伪手段。

8、暗记

为了便于鉴别邮票的真伪和版别,不少国家都在邮票上暗藏了记号。这种暗记是由设计者、雕刻者或印刷者有意制作的识别标记。由于暗记一般是邮票某处的图案或文字很细微的变化,普通集邮者较难察觉出来。

暗记应该是保密的,邮政当局一般不对外公布暗记特征。新中国仅对建国初期发行过的24套再版纪特邮票公布了各套原版和再版邮票的不同暗记。

邮票暗记对辨别邮票真伪、版别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集邮者对暗记的研究很感兴趣,也就能够发现一些邮票上隐藏的暗记,经邮刊宣传介绍,使邮票暗记公诸于世,例如,我国的T78“九星会聚”邮票,图案左边线中附近有一阴文“九”字,每枚皆有。

邮票上的暗记虽然是集邮者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但应该指出,暗记的成因及对辨伪的参考作用是比较复杂的。对此应有清醒的认识。

在集邮者发现的暗记中,有些是印刷厂方或有关部门特意制作的;还有一些暗记可能是邮票印制过程中,因修版等原因,造成了与原图案的细微差异,集邮界称这种细微差异为版暗记。

9、文字

邮票上面的文字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面值,邮票上显示出的邮资金额及其货币单位。一些特殊的“无面值邮票”、“单位邮票”、“免费邮票”等,均有各自的特定涵义和表示方式。

国名,邮票上用文字(或图案,如英国发行的邮票以英国王头像或王冠为标志)表示发行该邮票的国家的名称(或地区)。另外,还有邮政标记。新中国邮票国名标记与邮政标记连在一起,一直延用“中国人民邮政”,1991年12月起改为“中国邮政”。一些国家(包括联合国)发行的邮票上印有多种语言文字。

票名,邮票上表示邮票(图案)名称或邮票发行目的的文字。

志号,邮票上表示票种、套号、图号、年份的标记。有的国家在邮票上还印有邮票设计者、雕刻者的姓名。

宣传性文字,一些国家在邮票背面或附票上印有说明文字、口号、广告或邮票编组号码等。例如,尼加拉瓜1976年发行的一套票中票,每枚邮票背面均印有一大段西班牙文字,详细介绍正面珍邮的历史掌故。1952年,在朝鲜前线的志愿军,将纪15“抗日战争十五周年纪念”邮票背面印上英文“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我们共同打击过日本”,作为对美军宣传战的用段之一。

邮票上的各种文字和数字,是了解邮票国别、图案意义和邮资的主要依据,同时,也为辨别真伪提供了重要条件。当一些伪造票在面值、票名、宣传文字等方面出现常识性错误时,这些常识性错误就成为自我暴露的疑点。

鉴别邮票是每个集邮者都应具有的知识,而断定一枚邮票的真伪,我们至少要掌握以下“六要素”:

邮票的版别、纸张、刷色、票幅、齿孔、背胶

1版别邮票的印刷方法有雕刻版、胶版、凸版、影写版和影雕套版。现在市场上流行的假票基本上是用胶版仿印雕刻版、影雕套印版或影写版印出的邮票。最大的区别是,雕刻版邮票,真票有立体感,邮票图案及铭文的墨层凸起,手感明显。另外,在放大镜下,影写版邮票的网纹线数每英寸在250线以上,而假票的网纹线数一般在每英寸120-210线。真票图案清晰,图纹坚实,色彩柔和和均匀,而假标网点粗大,字体变形,图案模糊,有叠色、露色等现象,透过20倍放大镜看得更清楚

2纸张真邮票用邮政部门定点生产厂家专用的邮票纸,这些“涂料邮票纸”与一般的胶版纸、铜版纸在色泽上有明显差异。从纸张表面进行仔细观察,就能辨别真伪

刷色即邮票印刷产生的票面色彩效果。

3刷色是印刷工艺、纸张、油墨等诸因素的综合产物,主要是由油墨决定的。真邮票色相正,色泽浓艳,而假票由于用普通油墨胶印,难免颜色发暗淡,色相不正。而且又会因套色不准而产生叠色、露红(图案和文字伴有彩色暗影),在灯光下还会显现出与真票差异甚大的刷色,透过20倍放大镜观察,图纹往往显示彩色网点

4票幅票幅的规格,是以毫米计算的,知道了每套邮票的确切票幅,也就知道了每套邮票的图案四周应有多宽的边。识别票幅真伪,如果有放大镜观察,加上尺子就更准确了,经验丰富的集邮者甚至凭目测,就可以识破被剪去齿孔的冒牌无齿假票。鉴别有齿孔的邮票时,留意票幅也会查出假票

5齿孔包括齿形、打孔方式与齿孔度数。齿形真正邮票的齿形大有文章。邮票印刷厂的打孔设备有严格的工艺标准,并定时定点维修、更新,所打齿孔形状规则,光洁圆滑。而造假者不可能具有同等技术条件,只能将就凑合,目测即可看出一些假票是类三角形齿孔,在放大镜下呈现出槽形,多边形齿孔。打孔方式邮票的齿孔是由打孔器打出的,有线式、平式、梳式、滚洞式等。当你发现邮票发行时间并非很早,而四过齿孔不规则时,就应多加注意了。打孔器上孔针的粗细与打列间距千差万别,由此衍变出纷杂的齿孔数。国际集邮界以20毫米的长度为单位,在这一长度内的齿孔数就是齿孔度数,其测量精确到四分之一孔。伪造拙劣的邮票,甚至四个边的齿度都不相同。当然真票偶尔也会出现齿度误差,而与目录上的齿度数据一致,但这种误差是有规律可循的。

6背胶邮票背胶也是研究和辨别邮票真伪的要素之一。伪造票所用的胶质与刷段都与真票的制作有差别。一般来说,我国的邮票在50年代是以马铃薯淀粉做原料的糊精胶涂刷背胶。这种背胶的特点是胶质光亮、发黄、胶层较厚。60年代采用PVA合成胶,光泽较糊胶差,颜色发白,胶层较薄。目前发现的假票一般无背胶,有的是在票背涂上一种半透明的白色涂料,以冒充背胶,但常有粘性。也有的是涂刷胶水,因手法拙劣,连齿孔纸毛也沾上了胶水。对一般造假者来说,要不走样地均匀涂刷背胶并非易事,而要调制出配比正确、胶色逼真的胶料就难度更大,故假邮票往往无背胶,应有背胶而没有背胶的邮票尤要注意。

早期邮票用纸比较混乱。古典邮票大部分用质量最好的“手抄纸”印刷,此种纸特点是韧性好,不会发黄发脆,缺点是厚度不匀,因而造成古典邮票纸质薄厚有差异。如,中国的第一套邮票就存在这种明显差别。1878年第一期发行的海关大龙邮票/td>

最简单的

邮票说明

1973年底对邮票的印刷编号做了重大改革, 是恢复在邮票上印刷志号,编号和年号 是把原来文字纪 ,特,改为汉语拼音,纪(J)特(T) 同时取消原来,纪 特邮票中的累积枚数, 新纪特邮票从1974年1月起开始发行。

邮票志号,邮票种类为(志)邮票套号为(号)

邮票编号是(全套枚数+排列顺序)

邮票说明

1974年5月至1991年11月共发行

J字头纪念邮票185套 邮票种类套号全套枚数

排列顺序 发行年份J 1 (3-1) 1974 J1-51纪念邮票目录

套号-邮票名称-年号-全套售价(元)

1974年~1979年

J01 万国邮联1974024

J02 建国25周年(1) 1974 008

J03 建国25周年(2) 1974 024

J04 阿尔巴尼亚 1974 016

J05 四届全国人大 1975024

J06第三届全运会1975 083

J07农业学大寨1975 024

J08第四个五年计划1976 128

J09 “五七”干校1976024

J10 到大江大海锻炼 1976 024

J11 纪念鲁迅 1976 024

J12 纪念刘胡兰1977024

J13周恩来逝世1周年 1977 032

J14 二·二八起义 1977 018

J15工业学大庆1977 032

J16内蒙古成立30年 1977 038

J17罗马尼亚1977 038

J18 延安讲话35周年 1977 016

J19朱德逝世1周年 1977032

J20 解放军建军50年 1977 040

J21 毛主席逝世1周年 1977 048

J22毛主席纪念堂1977 016

J23 ***第十一大 1977 024

J24 五届全国人大会1978024

J25全国科学大会1978 024

科学大会(小全张) 1978 024

J26 向雷锋学习 1978 024

J27 中国妇女的榜样 1978 016

J28 财贸学大庆大寨 1978 016

J29 宁夏自治区20年 1978 026

J30 妇女四大 1978 008

J31 工会九大 1978 008

J32 共青团十大 1978 008

J33广西自治区20年 1978 026

J34 中日友好条约 1978 063

J35 五一劳动节90年1979008

J36爱因斯坦100周年 1979 008

J37 五四运动60周年 1979 016

J38 国际儿童年 1979 068

J39 文艺工作者四大 1979 012

J40 青少年科技展 1979 008

J41M 里乔内邮博会 1979 200

J42M 香港邮展 1979 200

J43 第四届全运会 1979 032

第四届全运会(小型张)1979 200

J44 共和国30周年(1) 国旗1979 016

J45 共和国30周年(2) 国徽1979 008

建国30周年 国徽小型张1979 100

J46 共和国30周年(3) 国歌(1978年修改版)1979 008

J47 共和国30周年(4)1979 032

J48 共和国30周年(5)(农、工、军、科、)四个现代化1979 032

J49 斯大林诞生百周年 1979 016

J50白求恩逝世40周年 1979 078

J51 国际档案周 1979 076

J52-99 纪念邮票目录

套号-邮票名称-年号-全套售价(元)

1980年~1983年

J52 科协二次全代会1980008

J53 妇女节70周年 1980 084

J54 十三届冬季奥运 1980 032

J55鉴真像回国巡展 1980 076

J56 提倡戒烟 1980 068

J57 列宁诞辰110年 1980 008

J58 古代科学家(3) 1980 084

J59 共和国展览会 1980 008

展览会小版张1980 936

J60 中国绘画艺术展1980 024

J61 罗马尼亚 1980 008

J62 重返奥委会周年 1980 090

J63 中国邮展·日本1981068

J64 建党六十周年 1981 008

J65 全国安全月 1981 032

J66 质量月 1981 016

J67 鲁讯诞辰百周年 1981 028

J68 辛亥革命70年 1981 024

J69 世界电信日 1981 008

J70 传邮万里 1981 008

J71 乒乓世界冠军 1981 080

J72 国际残废人年 1981 008

J73 亚洲人口发展 1981 078

J74 结核杆菌百年1982008

J75 音乐家聂耳1982 008

J76 女排世界杯冠军 1982 026

J77 饮水和环境卫生 1982 008

J78 人口普查 1982 008

J79 地质学会60年 1982 008

J80 世界粮食日 1982 008

J81 和平利用外空 1982 008

J82宋庆龄逝世1周年 1982 028

J83柯棣华逝世40年 1982 078

J84中日邦交正常化1982 078

J85M第一次全国集邮联合会(小型张) 1982 100

J86 十二次党代会 1982 008

J87郭沫若诞生90年 1982 028

J88 共青团十一大 1982 008

J89 二七大罢工60年1983016

J90 马克思逝世百年 1983 028

J91 世界通信年 1983 008

J92 古代文学家1983 094

J93第五届全运会1983 118

J94 六届全国人大 1983 028

J95 全国妇女第五届大会 1983 008

J96刘少奇诞生85年 1983 032

J97 毛泽东诞生90年 1983 046

J98 工会十大 1983 008

J99 全国邮展北京 1983 028

纪念邮票

套号-邮票名称-年号-全套售价(元)

1984年~1987年

J100任弼时诞生80年(1)1984 008

J101 任弼时诞生80年(2)1984 038

J102 红十字会80年1984 008

J103 23届奥运会 1984 130

23届奥运会(小型张) 1984 200

J104 中日青年联欢 1984 108

J105 建国35周年1984052

J106陈嘉庚诞生110年1984088

J107 遵义会议50周年1985028

J108 联合国妇女 1985 020

J109 总工会成立60年 1985 008

J110 国际青年年 1985 020

J111冼星海诞生80年 1985 008

J112 中国人民之友 1985 108

J113郑和下西洋580年 1985 116

J114徐悲鸿诞生90年 1985 028

J115林则徐诞生200年 1985 088

J116西藏自治区20年 1985 038

J117 抗日战争40周年 1985 088

J118 二届全国工运会 1985 028

J119 新疆自治区30年 1985 038

J120故宫建院60年 1985 116

J121 青少年运动会 1985 028

J122邹韬奋诞生90年 1985 028

J123董必武诞生百年1986028

J124林伯渠诞生百年 1986 028

J125 一二·九运动 1985 008

J126贺龙诞生90周年 1986 028

J127李维汉诞生90年 1986 028

J128 国际和平年 1986 008

J129茅盾诞生90周年 1986 028

J130王稼祥诞生80年 1986 028

J131 教师节 1986 008

J132 辛亥革命***1986 058

J133M 孙中山小型张 1986 200

J134 朱德诞生百年 1986 028

J135第二次全国集邮联合会(小型张) 1986 200

J134徐霞客诞生400年1987068

J137廖仲恺诞生110年 1987 028

J138叶剑英诞生90年 1987 048

J139 世界语诞生百年 1987 008

J140 建军60周年 1987 056

J141 国际住房年 1987 008

J142 中国艺术节 1987 008

J143 十三次党代会 1987 008

J144第六届全运会1987 096

纪念邮票

套号-邮票名称-年号-全套售价(元)

1988年~1991年

J145蔡元培诞生120年1988028

J146陶铸诞生80年 1988 028

J147 七届全国人大 1988 008

J148海南建省 1988 158

J149 现代科学家(1) 1988 068

J150M 大龙邮票 1988 300

J151 十一届亚运(1) 1988 038

J152 中日和平友好 1988 168

J153廖承志诞生80年 1988 028

J154 第一届农运会1988 028

J155彭德怀诞生90年 1988 028

J156国际志愿人员日1988 020

J157瞿秋白诞生90年1989028

J158 五四运动70年 1989 008

J159各国议会联盟1989 020

J160亚太电信组织1989 008

J161 政协会议四十周年 1989 008

J162孔子诞生2540周年 1989 168

孔子诞生2500周年 (小型张) 1989 300

J163 建国四十周年 1989 078

建国四十周年(小型张)1989 300

J164李大钊诞生百年 1989 028

J165 北京亚运(2) 1989 208

J166 白求恩诞生百年 1990 168

J167 妇女节80年 1990 020

J168李富春诞生90年 1990 028

J169 战争时期邮票 1990 028

J170张闻天诞生90年 1990 028

J171 国际扫盲年 1990 020

J172 十一届亚运(3) 1990 232

十一届亚运会(小全张)1990478

J173 现代科学家(2) 1990 068

J174M 第三次全国集邮联合会 1990 200

J175 巴黎公社120年 1991 020

J176 和平解放西藏四十周年 1991 075

和平解放西藏四十周年 (小型张)1991 200

J177 南极条约生效30周年 1991 020

J178 建党七十周年 1991 070

J179陈胜吴广起义2200周年 1991 020

J180 第四纪研究大会 1991 020

J181陈毅诞生90周年 1991 070

J182 辛亥革命人物 1991 060

J183陶行知诞生百年 1991 070

J184徐向前诞生90年 1991 070

J185 一届世界女足赛 1991 070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78201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