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686年 武后准陈元光将军请建漳州,漳州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她地处福建省东南部,位于东经116°53′-118°09′、北纬23°32′-25°13′之间,东濒台湾海峡,与厦门隔海相望,东北与泉州接壤,西北与龙岩相接,西南与广东的汕头毗邻,是全国沿海经济开放区。全市陆地面积126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186万平方公里,拥有福建省第一大平原--漳州平原。全市总人口4526万,有汉族、畲族、高山族等22个民族居住在漳州。辖八县一市二区,即龙海市、芗城区、龙文区、漳浦县、诏安县、云霄县、东山县、南靖县、平和县、长泰县和华安县,下设120个乡、镇、街道。漳州是著名的侨乡和台湾祖居地,旅居海外的华侨、港澳同胞有70万人,台湾人口中1/3的人祖籍是漳州,是侨、台胞寻根谒祖的府地。
漳州市有丰富的植物资源、水产资源、矿产资源和温泉资源。
典故:
福建最古老名称叫做“闽”。最早的记载见《山海经》第十,《海内南经》曰:“闽在海中”。在那蛮荒年代,或许很多岛屿尚未上升与大陆接壤吧。《周官》曰:“职方氏,掌天下之图。以掌天下之地,辨其邦国、都鄙、四夷、八蛮、七闽、 九貉、五戎、六狄之人民。”汉代经学家郑玄援引《国语·郑语》的一句话:“闽芊蛮矣”,以注解“七闽”说:“闽为蛮之别种,而七乃周所服之国数也。”这就是说当时居住在闽地的,有七个部落,都臣服于周,被看做南方的蛮族。《说文解字》曰:“闽,东南越蛇种,从虫,门声。”。可能是一种家中饲蛇或祀蛇,以蛇为图腾的民族。
但是,从什么时候起,“七闽”成为“八闽”了呢查辞书“八闽”的解说,似有悖于“七闽”乃臣服于周的七种蛮族部落之本义。
《辞源》“八闽”条:“福建省在元代分福州、兴化、建宁、延平、汀州 、邵武、泉州、漳州八路,明改为八府,所以有八闽之称。
《辞海》解释为:“福建省的别称。福建古为闽地,北宋时始分为八州、军,南宋分为八府、州、军,元分八路,因有八闽之称。”
这两条都是从封建统治王朝省级建置着眼,来解释其名称来由,而非从“七闽”原义,何时增一闽来解释的。
其实从唐朝陈元光父子平定泉潮间蛮獠之乱,请建置漳州郡治起,“七闽”遂成“八闽”了。这在陈元光当年写的《请建州县表》里已说得很清楚了。
他首先点明自己屯戍的地域“地极七闽,境连百粤”,居住在这里的蛮獠,都是“左衽居椎髻之半,可耕乃火田之馀”,他们断发文身,过着刀耕火种的原始生活。对付这样化外的野蛮民族,征伐十年,结果“元凶既诛,馀凶复起。法随出而奸随生,功愈劳而效愈寡,抚绥未易,子育诚难”。他总结经验教训, 乃认识到“兵革徒威于外,礼让乃格其心”,根本原因“良由职方久废,学校不兴”。政府若把蛮獠编入版籍,看作子民,授予土地,施以教化,让他们得安生,“则民心自知感激”。因而创议“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才能实现“胡越百家,愈无罅隙,畿荒一德,更有何殊”若令蛮獠诚心归附,就要在政策上一视同仁,才能使中原移民与本地土著和睦相处,共同开发闽南。
由此可见,居于闽南的蛮獠部落,是从来不曾“臣服于周”的,而介于泉、潮之间广袤的闽南大地,也从未纳入秦、汉、唐的职方,收入版图的。因此,自唐代陈元光“平闽南十八峒”,使蛮獠肯服王法,归唐化里,再建置州县以加强统治,“七闽”遂成“八闽”,增加的一个新归附的蛮族就是蛮獠。
至于说到“蛮獠”究竟是什么民族。很显然,就是与陈元光父子对阵十年的苗自成、雷万兴的部族。而陈元光又为蓝奉高所害,可见这蛮獠就是后来所谓之畲族了。
二、陈元光建置漳州
唐初,尚未建置漳州之前,从泉州到潮州之间,还是蛇豕出没的荒凉地区。唐高宗总章二年(669年)“蛮獠啸乱”,朝庭派玉钤卫翊府左郎将归德将军陈政为岭南行军总管,率领偏裨将123员,府兵3600名,入闽平“叛”。由于寡不敌众,退保九龙山,奏请增兵。唐王朝又命陈政的两兄陈敏、陈敷率领 58姓军校及眷属前来增援。不幸,两帅途中病死,幸得其母魏太夫人精明多智,高龄挂帅,继续代领援军前进,终于和陈政会师,进抵梁山,驻扎在现云霄境界。陈政一边征讨,一边招抚,妥善安置甘心归附的“蛮獠”,划出地域,使其定居,称其地为“唐化里”。
仪凤二年(677年),陈政积劳成疾,四月病卒,其子陈元光袭父职,他主张“畿荒一德”,对当地土著“一视同仁”。把他们编入版籍,看作是国家的子民,授予土田,施以教化,使“胡越百家,愈无罅隙”,和睦共处,开发边疆,“其本则在创州县,其要则在兴庠序”。于是,陈元光在垂拱二年(686年),上《请建州县表》。他说周官七闽,宜增为八,请建一州泉、潮间,以控岭表,委刺史领其事。朝议以为遐僻之地,万一遣官不谙土俗,黎民反受其殃,陈元光父子,久牧是土,蛮民畏怀,就令他兼辖尤便。嗣圣四年(688年)六月二十九日,诏下准建州县,给告身(委任状),俾建郡邑于绥安地。晋陈元光为中郎将右鹰扬卫率府怀化大将军,兼守漳州刺史。
新建置的漳州初辖两县,即漳浦与怀恩,而漳浦则附州为县,本古绥安县地,因在漳江之畔故名漳浦。后因怀恩县户籍逃亡太多,省怀恩县,并入漳浦,再把泉州的龙溪县归属,漳州仍辖二县,即漳浦与龙溪了。
漳州最早州治是在梁山下、漳之水滨的西林城,因为当时军事、政治和经济诸因素,只能即屯所建漳州郡了。其附近仍有火田乡军陂、将军山陈政墓、半径山魏太夫人墓、七里铺碧云峰陈元光女婿戴君胄的郡马墓等遗址可寻。
三、九十九峰回绕金漳浦
明代泉州进士何乔远,在万历年间撰写的《闽书》上写道:“漳浦旧有金名焉,谚谓之金漳浦,银同安。”对此美称,漳浦人欣然引以自豪,而且还喜欢说梁山九十九峰,鹿溪九十九曲。其实“九十九”只譬喻其多也。然而漳浦确实美丽富饶,不仅历史悠久,山川形胜,而且物产丰富,人文荟萃,英才辈出,是值得自豪的。
漳浦地域最早建立的县治.是在东晋义熙年间置绥安县。王捷南《闽中沿革表》记载:“绥安县本汉南海郡揭阳县地,咸和中分南海立东官郡,义熙九年分东官立义安郡,县与郡俱立。”义安郡治设于海阳,即今潮安县东北,辖海阳、绥安、海宁、潮阳、义招等五县。现在看来,当年义安郡所辖五县中,只有绥安县地现在属于福建,其余四县都在广东省境内,属于潮汕及大埔地区。
当年的绥安县治究竟设于何处呢康熙年间的《漳浦县志》卷十九《杂志》说:“都有绥安溪,即县故址也。”八都在今盘陀至梅林一带。同志卷一《方域上》又记载:“绥安溪在八都,源出县界,东流合李澳川入海。”据此,绥安溪就是发源于梁山,流经盘陀,至梅林汇人李澳川(漳浦南溪,即鹿溪)的那条水了,绥安县治就在梁山北麓盘陀一带。现在盘陀岭北麓和坑浣地方的连片水田有“县前洋”地名(闽南方言称大面积水田为“田洋”),按旧时习惯把县衙门面的地方叫“县前”,既使以后那里已无县衙,地名仍沿用,大概绥安县衙昔日就设在这里。
到了隋开皇年间,撤销了绥安、芝水两县的建制并入龙溪县。直到唐垂拱二年(686年),陈元光继其父未竟事业,平定了“绥安之乱”后,上表请建州县,经朝廷批准就屯所设立漳州,领漳浦、怀恩二县,漳浦为附廓县。当年州、县治设在漳江北岸,梁山南麓;而怀恩县置在漳江南岸,以漳江为两县之界河,漳浦即取漳江之畔的意义为县名。
唐开元四年(716年),因梁山地多瘴疠,不宜聚生,州民余恭讷等请徒州、县于李澳川(今漳浦县城)。其时陈元光将军已战殁,其子陈珦领州事,奏请获准。开元二十九年,又因怀恩县户口流亡太多,朝廷撤销怀恩县建制,地域并入漳浦县。同时,将原属于泉州(州治在今福州)的龙溪县划归漳州管辖。至贞元二年(786年),由于漳州刺史柳少安和继任刺史陈谟,先后请求,漳州的州治再移设龙溪。漳州州治与漳浦县治合设于梁山下计30年,合设于李澳川共70年,两处合计l00年,然后始分开。故漳浦建县至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了。
四、柳少安与漳州迁治
漳州最早设治所是在云霄境内梁山下,而选择依山面海、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龙溪为州治,则是漳州第五任刺史柳少安。
柳少安,《漳州府志·宦绩》上有传,他于建中三年(782年)出任漳州刺史,不仅熟稔政事,且精通天文、地理。时陈元光的第四代孙陈谟为漳州别驾,少安看他年轻有为,且是将门之子,便有心栽培他。陈谟也把柳少安当作父执辈。
漳州在开元年间,原本下属两县,即漳浦与怀恩,后因怀恩县户口流亡太多,二十九年(741年)取消其县治,并入漳浦,这才割泉州府所辖的龙溪县归漳州管辖。大历十二年(777年)又割汀州的龙岩县归漳州,这样漳州就领所属三个县。按唐代政府的规定,做刺史的必须经常巡视所辖制的各属县,于是新任刺史柳少安偕同别驾陈谟到龙溪县巡视。他们实地勘察了龙溪县内的山川形胜,调查了气候、物产、民情等各方面的情况后,认为这里山川清秀,原野平坦,四季如春,可以开辟万顷良田供人民生聚繁衍,如此天府之国,才是最上乘的州府所在地。他俩就站在龙溪县的永宁乡北的高山下桂林村(在今漳州市芗城区内),面对着浩浩荡荡流逝的芗江水,柳少安兴奋地对年轻的副手说:“这个县可以建为州治。此地大江南旋而东流,诸岭北环而回顾,是有利于人民生聚开拓的宝地。从前‘盘庚迁美土’,打下了千年基业,造福于万代子孙。我们—定要请朝廷恩准,把漳州府治迁到龙溪县来。”
于是,柳少安在兴元元年(784年)具疏请于朝,乞准徙治于龙溪。但是朝廷认为漳州府治一迁再迁,未免劳民伤财,结果未允。柳少安十分惋叹。贞元元年(785年)吏部天官调柳少安晋京掌司勋部事。临行之时,他为迁治龙溪事耿耿于怀,再三叮嘱陈谟要—再上疏申请。他说:“乃祖乃父,几代先人,为了开辟闽南,建置漳州而出生入死,以至血染沙场,或鞠躬尽瘁。后辈守成之人,一定要光大祖业,让漳州府建立在一个千年大邦之上,为万代子孙造福啊!”陈谟也垂泪应诺,三年来他一直把柳少安看成父执辈而师事之,如今老师升迁而去,自己又自任州事,就遵照嘱咐一再向观察使卢惎请求迁治龙溪,卢成其志,录奏上达,终于在贞元二年(786年)朝议,恩准漳州府再次迁治于龙溪,终于实现了柳少安刺史的夙愿。
五、龙溪、海澄并为龙海
龙海县由原龙溪县和海澄县,于1960年合并而成,1993年5月又升格为“龙海市”。其地处九龙江下游肥沃的河谷地带,漳州平原的黄金宝地,下辖十六个乡镇,县治设于石码镇。
梁大同六年,有人在九龙江上游北溪的龙潭处,白昼看见九龙戏于江。梁武帝闻报,喜其祥兆,赐名龙溪,因置县焉。其后,龙溪县于隋朝先后属于泉州、闽州、建安郡。唐时先后属建州、丰州、泉州、武荣州。直到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又划归漳州管辖。南唐属南州。宋属漳州。元属漳州路。明、清属漳州府。
海澄旧名月港,地处九龙江入海处.因其港道从月溪至海门岛“外通海潮,内接山涧,其形似月,故名。”(《海澄县志》)由于明朝政府历行海禁,关闭了泉州官商对外贸易大门,民间走私商人便选择月港,从这里偷渡厦门岛,进行对外贸易,逐渐发展成一贸易商港。据《海澄县志》记载:“月港自昔号巨镇。店肆蜂房栉篦,商贾云集,洋艘停泊,商人勤贸迁,航海贸易诸番”,“农贾杂半,走洋如适市,朝夕皆海供,酬酢皆夷产”,遂为“闽南—大都会”。当时,漳州府所属各县,沿九龙江岸畔居住之民出洋过番,大都顺流乘船至月港,再由此扬帆出海,所以,又有“闽人通番,皆自漳州月港出洋”之说。
由于月港的繁荣富庶,引起海盗夷寇的觊觎。据《海澄县志》载:“明正德间,豪民私造巨舶,扬帆外国,交易射利,因而诱寇内讧,法绳不能止”。“明嘉靖三十六年夏六月廿五日,海寇许朝光、谢策犯月港……焚千馀家,掳千馀人而去。”“明嘉靖二十八年至隆庆三年,先后二十一年,倭寇骚扰月港。”
明政府为了防御外夷与海寇之侵犯与骚扰,于是在月港置城堡设防,派兵驻守。嘉靖九年于海沧设“安边馆”,三十年于月港设“靖海馆”,四十二年改为“海防馆”。终于在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一说于隆庆元年,仅隔一年),明王朝于月港设置海澄县,寓意“海疆澄清”,县治在月港。清初厦门港兴起后,逐渐取代了月港地位。
六、“崇武常胜”与“树德安泰”
长泰在隋代为泉州南安县武德乡崇教里地。唐乾符三年,邑令张恩进析大同场西界置武德场,隶属泉州,是纪念当年陈元光的部将常胜将军沈世纪,由诏安进驻上范,垦地屯田,兴建水利,置城曰“西城”,功封武德侯之故。文德元年改称武胜场,仍然是歌颂其功德,取意“崇尚武功其常胜”。不久又改称武安,寓意“树世德政民安泰”。故长泰县以“武德”、“武胜”、“武安”三次命名,是取其含义而命名的,意在歌颂武德侯沈世纪“崇武常胜”与“树德安泰”而称之为“长泰”。“常”与“长”是谐音雅化。
至于长泰县的建置年代,由于处在五代十国分裂时期,其时年号纷杂,旧省志、府志、县志各执其说,聚讼难定。据《福建省县市释名》(1980年 2月讨论稿),则以五代南唐之保大元年(943年)与保大十三年(955年)两说并存。
明嘉靖三十一年,张杰夫倡修《长泰县志》,采访民间传说,肯定了长泰是五代南唐保大年间置县,然而置县的具体年份不详。至于黄仲昭的《八闽通志》,则以为长泰置县事在后晋天福八年。按《新五代史·十国世家年谱》,天福八年是为南唐的保大元年。然而, 1938年刊行的沈瑜庆、陈衍递修纂之《福建通志》,在《地理志》中,据《太平寰宇记》认定为“后周显德二年升为长泰县”。所谓“后周显德二年”,则为南唐保大十三年了。《太平寰宇记》是宋人乐史编纂的,成书于北宋初年,上距长泰置县,不过三十年左右,而距长泰改隶漳州,则近在眉睫,是确切记载长泰置县年代最早史料,故其说较为可信。
究竟何年号纪年较为确当,则应尊重历史事实。当时南唐主李发兵攻破建州,俘虏闽王延政,闽国灭亡,全境陷于分裂状态。而泉、漳二州为留从效所据,他仍称臣于南唐,奉保大年号,故民间传说,不存在“显德”“天福”的概念,这是符合历史事实的。
七、“地极七闽,境连百粤”之诏安
诏安县地处闽粤边界,福建省最南端。东临台湾海峡,与东山岛隔海相望,北与云霄、平和毗邻,西南同广东的饶平交界,素有“福建南大门”之称。
诏安地域最初于东晋义熙九年设立绥安县时,属于绥安之地。唐垂拱四年(688年)漳州初设时,辖漳浦、怀恩二县。以漳江为两县界河,怀恩县置于漳江南岸,北起今之云霄城并,南迄南诏保,与潮阳交界。诏安当年之所以称为“南诏”,据《诏安县志》旧说注:“唐时有南诏人过此,言此地风景好似我南诏,故以南诏为名。
怀恩设县时间只有 55年,因户口逃亡过半,开元二十九年撤销建制,地域并入漳浦县。这时的漳浦县辖境:北至九龙岭和南太武山与龙溪县交界;西至新罗(今龙岩一带);南与今潮阳交界;东至海域,就是包括今之漳浦、云霄、诏安、平和、东山等县及龙海市的一部分。南诏保当然归漳浦县管辖了。
宋时属漳浦县的安仁乡(当时漳浦县有一坊三乡)。安仁乡统辖遵化、修竹、思政、海滨、永清、含恩六个里。其中遵化、修竹、海滨、思政等里又称为“南诏场”,明初改乡、里为都,海滨里分为二都、三都,遵化、修竹里称为四都,思政里称为五都(另永清里称为七都,含恩里为十五都)。明嘉靖八年(1529年),乡民许仲远等请设县。次年议析漳浦县二、三、四、五都为县,敕名曰,“诏安县”。《漳州府志》称,“取 ‘南诏安靖’之义”。
当时,铜山(今东山县之铜陵镇一带)属于六都,仍隶属漳浦县,至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才划归诏安管辖。1916年五都,六都(铜山)另置东山县。诏安县所辖之地即为原二、三、四都三个都(亦即是原遵化、修竹、海滨三个里)。
八、将军、大臣镇云霄
云霄命名的由来,因境内有云霄山,故名。据《漳州府治·山川》记载,云霄有山曰将军山,它昂然独立似大将据帐幄。又有大臣山,端重严凝有垂绅搢笏之象,故名。这两座大山隔漳水对峙,都是云霄县城附近的名山,究竟哪一座又名云霄山呢志书记述不一。《漳浦县志·方域上》载:“大臣山,一名云霄山。正德郡志云,‘云霄山在县南七十里,高耸云间故名。’癸酉志云:俗呼大臣山。《福建通志》作大神山。淳志:‘山下有城,今为重镇’”。
按历志俱以云霄为大臣山。《县志》云将军山,在云霄城西,与大臣山隔溪列峙。唐戍将陈元光征蛮居此故名,则似以云霄为将军山”。按古制,凡建州郡都以一方主山为镇,每州之名山殊大者以为该州之镇山。而《云霄县志》称:“将军山为县治主峰,与漳江东岸之大臣山对峙”。云霄民谚则说“大臣山好客山”。这样看来似应以将军山为云霄山才是。总之云霄乃古之镇名,陈元光将军的《玉钤集》诗句中就有“云霄开岳镇,日月列衙瞻”,又有“府兵云众成营地,屹然一镇云霄末”。可见云霄之名由来已久了。
至于云霄建置,当以东晋安帝义熙九年(413年)置绥安县为最早,属义安郡。
到了隋开皇年间,隋文帝杨坚为减少开支,并绥安、兰水两县归于龙溪县。唐垂拱二年,岭南行军总管、左郎将陈元光疏请建州泉潮间,以抗岭表。诏从之,因即屯所为州,领漳浦、怀恩二县。怀恩县置于漳江南岸.即今诏安、云霄地,这是历史上云霄最早的县邑。然而,到了唐玄宗开元二十九年,恩怀思县户口逃亡,撤销了县的建制,地域并入漳浦县。故怀恩设县时间只有 55年。
宋时云霄为安仁乡之浦东里。安仁为云霄故号,设临水驿,属漳浦县;元、明两代均称云霄驿。清初改为云霄镇,驻镇守总兵官,后改为营,驻参将,又改驻游击。清仁宗嘉庆元年(1796年),巡抚姚棻以云霄地当浦、和、诏三县要冲,割平和二十五保,诏安二保,并云霄原有之三十保,奏改南胜同知为抚民同知,移驻云霄。遂于嘉庆三年四月改云霄镇为抚民厅,以府同知分治。直到民国元年,漳州知府蔡风祺以利于审理民刑各事之便为由,呈文省都督府民政司,请求为云霄抚民厅正名为云霄县。经民、财两司暨漳州知事反复磋商,至 1913年议始定:改云霄厅为云霄县了。
九、海角水寨铜山城
东山岛是福建省第二大岛,地处我国东海和南海的交汇处,台湾海峡南口的西岸,全岛的地形像只美丽的蝴蝶,所以雅称之为“蝶岛”。
东山岛本属漳浦县的五六都,以往仅为海陬渔村,民间牧薮而已。自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江夏侯周德兴经略海上,为防御倭寇侵扰,设立海防,在岛上置千户所和水寨各一。《漳浦县志》载:因“地连五都之铜坑、铜钵,易名‘铜山’”。故城、寨、所皆用“铜山”,通称之为“铜山城”、“铜山水寨”、“铜山守御干户所”。《铜山所志》云:“铜山者,明防倭之水寨也,环海为区,屹立于五都之东,始称‘东山’。”铜山水寨旧建于井尾澳,到了明代宗景泰年间,移到铜山西门澳。初以卫官统其事,卫官计有指挥使司一员,指挥同知二员,指挥佥事四员,镇抚二员,经历司经历一员,知事一员。后更以钦依把总一人,谓之“把总水寨”,而诏安之悬钟水寨,则受其节制,留为备倭设也。
铜山守御千户所则有正千户一员,副千户二员,镇抚一员,百户十员,统兵千人。而铜山古城则临海砌石,环山建城。史书记载:城墙长五百七十一丈,宽一丈,高二丈一尺。城堞八百六十四垛口,窝铺十六间、城置东南西北四城门,名曰:“晨曦”、“答阳”、“恩美”、“拱极”。东、南、北三面临海,自成广阔的护城河、西面直达九仙顶,和水寨联成一体,互为犄角,迄今遗址犹存。六百年来,铜山城留下了许多抗倭寇、御外侮的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嘉靖四十二年,抗倭名将戚继光在此设立浙兵营,亲临指挥作战,屡败来犯之倭寇,歼敌无数。天启年间,铜山乡贤陈焯,率众于南门外沙滩里埋下无数铁鼎,摆下“暗鼎阵”,全歼入侵的倭寇。崇祯六年,铜山人民协同巡抚路振飞、大帅徐一鸣,两次击溃荷兰红毛番的舰队骚扰。
明末隆武二年,民族英雄郑成功据此为基地,兴师抗清,南明永历十五年(即清顺治十八年),郑成功又在此造船练兵,筹粮募饷,东征收复了台湾、澎湖诸岛。迨至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大将军施琅又集结舟师于铜山,六月二十一日血战澎湖湾,七月间郑克爽率部请降,台湾复归一统。铜山古城不仅历史风烟令人神往,而且壮美的景物更引人入胜。
铜山所明时隶属漳浦县管辖,至清雍正十三年(1735年),始划归诏安县管辖。直到 1915年,鉴于铜山岛“距诏安县城水陆八十余里,诸多不便”(《东山县志》民国稿本)。 6月间,乡贤马兆麟等向福建巡抚许世英呈请建县,经大总统批准于 1916年 5月 1日置县,又因“铜山”与江苏省铜山县同名,故以古地名“东山”定为县名,称东山县。
十、闽南“树海”南靖县
南靖县原为龙溪、漳浦、龙岩三县之辖地。南靖地域最初置县是在南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503~519年),在双溪口的兰陵(今靖城镇)建兰水县,辖地包括今平和、南靖两县之地,属南安郡。至隋开皇十二年(592年),撤兰水县建制并入龙溪县。
元英宗至治(1321~1323年)中,以地险远难控驭,乃析漳浦西部以及龙溪、龙岩一些地方置南胜县,县治置于九围矾山之东(即今之南胜乡地),属于福建路。至元六年(1340年),邑人陈君用因击败了率众反元的畲族首领李志甫,以功授本路总管同知,乃徙治于小溪琯山之阳。俗谓之“旧县”,即今平和县城关乡之旧县村。元至正十六年,南胜县尹韩景晦以“山地僻多瘴”,又“徙县治于双溪之北”,改名“南靖县”(一说在旧县时就改称南靖县了),所谓“双溪口”,是“大小二溪合流县治前得名。”县治在今之靖城镇,仍辖今之南靖与平和两县之地。
明初,南靖县袭元旧制,辖一坊七里。正德间(1506~1520年),因詹师富、温火烧聚众反明,明政府为加强控制,准建平和县。割南靖之清宁、新安等里、漳浦之二、三等都予新建县,县治选置于河头大洋陂(今平和县九峰镇)。南靖县辖只剩一坊五里。清雍正十三年,又割居仁里第—图车本十五保属漳浦县。
今日南靖县下辖十个乡镇,一个农场,县城设于山城镇。南靖县山地居多,森林茂密,全县森林面积达 12万公顷,树种繁多,是福建省林区重点县之一,素有闽南“树海”、“绿色金库”之美誉。
十一、王守仁建置平和县
漳州府旧辖六县,平和是最后建县的。但若追溯历史,元至治年间(1321~1333年)已在九围矾山之东(即今之平和县南胜乡)设县,当时析漳浦西部及龙溪、龙岩一些地方置南胜县。到了至元三年(1337年),李志甫、黄二使倡乱,被陈君用设伏袭杀,于是迁县治到琯山之阳(即今之平和县城关乡旧县村),俗称“旧县”。至正十六年(1356年)知县韩景晦因为“山地僻多瘴”,又徙县治于溪北八十里,(即今南靖县的靖城镇),改称南靖县了。其辖地包括现在的南靖与平和。
明正德间(1506~1520年),詹师富、温火烧等聚众反明,朝廷派王阳明为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汀漳等地,镇压了詹师富等。于是生员张浩然、耆民曾敦立并山人洪钦顺等上书呈请设县,王守仁也认为“不设县治贼无由息也”,遂于明正德十二年五月二十八日具本请旨,在《添设清平县治疏》中申说理由“呈乞添县治以控贼巢,建设学校以移易风俗,庶得久安长治。”并踏勘县治所于河头大洋陂(即今九峰镇)。上疏不久便得到明王朝恩准,于正德十三年(l518年)三月置县。取寇平而民和之意义定县名为“平和”。遂割南靖县清宁、新安等里,漳浦二三等都,以畀之。后来王守仁又因芦溪、枋头坂,地势颇雄,宜立巡检司以为防御,就将小溪巡检司移建那里。所以,平和县的平乱与建县,全赖王守仁一手促成。
十二、华安建县于华崶
在漳州市所豁地域中,华安建县较晚,始于1928年。因为是以龙溪县原二十五都华崶等处属地,即以九龙江北溪流域之大部分地区,并割泉州市所辖的安溪县的龙涓地区入属,故各取两地首字命名为华(崶)安(溪)县。县治设于华崶镇。
华安县建县的历史虽然较短,然而这块土地却十分古老,在县境内遗留下来的史前文化遗址实在不少。有名闻中外的汰溪仙字潭的岩画,至今尚是学术界不解之谜。其他还有新墟乡蕉林村和马坑乡草仔山的似先民图腾的蛇形岩画;湖林乡石井村的动物岩画,石门坑的九龙江畔的蹄印岩画,高安乡临溪的星宿岩画,半岭亭的陶文石刻,以及陆续出土的石锛、石斧等原始劳动工具,足以证明在远古时期,华安这块土地上,就有土著先民在这里劳动生活,生聚繁衍了。
漳州旅游必去的十大景点有:云水谣、东山岛、塔下村、怀远楼、和贵楼、裕德楼、灵通山、六鳌半岛、树海瀑布、火山岛。
1、东山岛
东山岛古称铜山,是福建省第二大岛。铜山古城位于东山岛东北部铜陵镇,距漳州市区158公里。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为防御倭寇侵犯,江夏候周德兴在此以石垒城,设立水寨,坚守海防。古城内有关帝庙,又称武庙,建于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至今仍香火鼎盛。在关帝庙附近海滨石崖上,有一块重约200吨的临海巨石,状似玉桃,底部触地仅数寸,风吹石动,故名“风动石”,历经台风、地震而不倒。
2、塔下村
塔下村被誉为“闽南周庄”,这个村的历史悠久,建于1426年,现有300多户人家,土楼沿河而建,并非常均匀地分布在两岸,土楼形态丰富,有常见的方形、圆形土楼,还有围裙形、曲尺形土楼。
3、怀远楼
位于福建省南靖县梅林镇坎下村东部,距南靖县城54千米。建于1905-1909年,是建筑工艺最精美、保护最好的双环圆形土楼。2006年5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