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耳洞后换银耳钉~

打耳洞后换银耳钉~,第1张

换耳钉时时间也差不多,出点血不会发炎的,但是现在开始就尽量不要用手摸,如果你怕发炎就每天睡前用酒精搽耳钉旁边的皮肤,耳钉就不要再动了。

耳钉的尺码相差不大,不用担心带不上其他的耳环的。

刚打完耳洞的人最好是戴纯银的耳钉。我们都知道耳钉的材质有特别多,有各种合金或者是不锈钢,也有塑料的,但是刚打完耳洞,伤口还没有完全的愈合,所以为了避免过敏或者是伤口感染现象的出现,最好就是带低敏感性的银耳钉,有条件的带纯金也是可以的。

并且要每天进行消毒,在完全愈合前不要碰水,保持创面干燥清洁。但要注意的是打完耳洞之后不要一开始就戴上塑料或者是铁的耳钉,这样容易带来感染。打完耳洞之后的一个星期,耳洞不要碰水,否则水中的微生物可能会在伤口附着。

耳钉选购技巧:

选耳环或者耳钉最高原则就是,耳环的形状避免与脸型重复,也不可与脸型极端相反。脸型是选择耳环的依据,耳环对脸型能起到一种平衡作用,佩戴得不适当往往会事与愿违。

方型脸蛋的女孩适合佩戴直向长于横向的弧形设计的耳环,有助于增加脸部的长度、缓和脸部的角度,例如长椭圆形、弦月形、新叶形、单片花瓣形等,让它们的丽影成双地在脸颊旁闪耀珠宝动人的光芒。为了避免重复脸形,方形脸的人最好不要配戴方形的耳环,或者三角形、五角形的等棱角锐利形状的耳环。

-打耳洞

1、颜色判断

颜色判断又可以有两种方法。一种是火烧法。如是真白银,经火烧烤后银色不变;若是假白银,或是低劣品,烧烤后则会变黑。

2、声响判断

由于白银比较柔软,如果抛落在坚硬物体上,发出的声响是疲软的;如果是其他金属,则发出清脆的声响。

3、折弯

用双手折弯,如果是成色高的,易弯不易断;如果是质次的,折弯时则感觉较硬,或只能勉强折动;有的甚至无法折动。包银的,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会裂开,假的就经不起折弯,易断裂。

扩展资料:

基本上分为亮银、原色银(手工银)、泰银等三大类。其中又分为镶嵌宝石的镶嵌类和不镶嵌的素银类。

亮银:通过在银饰表面电镀铑或其它电镀材料,而使银有白金一样的光泽,并使银与空气隔绝,只要不破坏镀层,可以使银饰更长时间不氧化,银饰工艺。

泰银:复古风格的银饰,通过人工硫化,使银饰氧化做旧,此类银饰风格更加个性,突出了银饰自己的风格,与黄白金首饰明显区分开,款式多样,既有高贵典雅型的,也有休闲个性型的,受到很多时尚人士的喜爱。因东南亚国家此类工艺成熟,因此俗称泰银。

你写错了是D0120,D是钻石的英文第一个字母,0120就是0。12CT,首饰的标记当中不可能有小数点的,也不可能写CT两个字,所有的首饰上的标记都是D,为阿拉伯数字,你的耳环上如果这样写那么肯定是假的。第二,银做耳丁不会是纯银,肯定是925的,用东西磨一下里面是发黄的就是银,因为925是含铜的,外面是电镀了18K的白金。PT的话里面是发黑的白色,而且比较软。925的基本弄不动,PT的稍微用点力就变形弯曲了。你自己试吧

耳钉与耳棒的区别:

1、材质不同

耳钉一般都是金质的或者是银质的,而耳棒塑料的居多,也有纯银的、隐形塑料的。

2、种类不同

耳钉从款式上来看,种类比耳棒的多。类型有带耳坠、简约风和十分小巧的。而耳棒的款式就很单一。

扩展资料

耳钉通常有银质,金质,塑料材质等等类型。耳钉不佩戴的时候,或者佩戴之前,最好放入酒精里浸泡5分钟即可。有些人因为敏感会对一些金属产生过敏反应,建议如果过敏,最好使用银质的耳钉。

耳钉种类:

1、钻石耳钉

在拨弄耳间秀发的时候,露出白皙肌肤的耳朵能引起男性注意。如果在耳珠上戴上一款精致的钻石耳钉更为加分。优雅淑女最爱的就是一款简约中略显时尚感的钻石耳钉,无论出席宴会或者平时佩戴都非常适合。

2、珍珠耳钉

珍珠饰品一直都是淑女最爱的配饰,展现女性柔情魅力。珍珠耳钉也是现代人最为喜爱的耳钉种类了。两款大小对称的耳环,运用防过敏的银饰耳针,是初戴耳环女性推荐款式。

3、珍珠耳钉

如钻石般闪耀,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日常佩戴,款式可以经常更换。

4、银耳钉

小巧的银耳钉最能养耳朵了,尤其打完耳洞的时候。

5、金耳钉

贵金属耳钉佩戴起来不易过敏。

6、贝壳耳钉

天然元素,淳朴自然。

参考资料来自:-耳钉

  耳钉的样式在挑选上应当以足够精致容易佩戴为前提。因为耳钉一般的形状都比较小,所以在制作时耳钉尾部的形状是呈圆环状,耳钉在材质上比较有韧性且能够随意弯折,这样才能在反复佩戴的时候不会轻易折断。

 耳钉的大小一般尺寸都比较小,看起来纤细易折断还比较难佩戴,一些耳钉在佩戴时大部分都需要穿过耳洞,所以在选择耳钉材质的时候应当以不会过敏为大前提,比如像是金耳钉、银耳钉以及塑料耳钉,只要经过充分的消毒在佩戴的时候都不会轻易过敏,比如说银质的耳钉就比较容易养护耳朵,有一些敏感人群在选择耳饰的材质时也重点选择塑料或者是金银质地的。

 另外在选择耳钉样式的时候还应当选择与自己的肤色相匹配的,比如说金色的耳钉一般适合深色皮肤,而银色的耳钉更适合冷色调皮肤,所以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皮肤色调来选择合适的耳钉颜色。如果选择了不合适自己肤色的耳钉颜色,反而会衬托的肤色更加不自然。

 在选择耳钉上也要避免选择廉价的塑料质地,可以选择高级的亚克力质地,要根据自己脸型的宽度大小来选择耳钉的样式大小,这样能够更好的平衡脸部线条,让耳钉为美丽起到正向的美化作用。

没有标准尺寸,每个人的耳洞大小不一样,在穿耳洞时就会出现大小不一的情况,而且每个人体质也不一样,所以没有规定的标准尺寸。

耳钉是耳朵上的一种饰物 ,比耳环小,形如钉状。一般需穿过耳洞才能戴上,耳钉造型千变万化,但它改变不了这样的特点,耳垂前边是耳钉造型,耳垂后边是耳背(也有称之为耳堵)。

通常有银质,金质,塑料材质等等类型,耳钉不佩戴的时候,或者佩戴之前,最好放入酒精里浸泡5分钟即可。有些人因为敏感会对一些金属产生过敏反应,建议如果过敏,最好使用银质的耳钉。

耳钉种类

1、钻石耳钉

当你在拨弄耳间秀发的时候,露出白皙肌肤的耳朵能引起男性注意。如果在耳珠上戴上一款精致的钻石耳钉更为加分。优雅淑女最爱的就是一款简约中略显时尚感的钻石耳钉,无论出席宴会或者平时佩戴都非常适合。

2、珍珠耳钉

珍珠饰品一直都是淑女最爱的配饰,展现女性柔情魅力。当然珍珠耳钉也是现代人最为喜爱的耳钉种类了。两款大小对称的耳环,运用防过敏的银饰耳针,是初戴耳环女性推荐款式!

3、锆石耳钉

如钻石般闪耀,价格相对便宜很多,日常佩戴,款式可以经常更换。

4、银耳钉

小巧的银耳钉最能养耳朵了,尤其打完耳洞的时候。

5、金耳钉

贵金属耳钉佩戴起来不易过敏。

6、贝壳耳钉

天然元素,淳朴自然。

扩展资料:

装耳钉打耳洞后的注意事项

1、每天需要用酒精棉对耳洞、耳针进行消毒

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转动耳针,然后用酒精棉或者棉片,对耳洞前后进行消毒,另外如果耳洞没有打歪的话,完全可以将耳针取出(3-5天以后)对耳棒或者耳针也进行消毒。换耳钉的时间视个人恢复情况而定,在转动耳钉没有疼痛的感觉的时候再摘,多数人都需要一个月左右的时间。

2、用药

红霉素软膏配合医用酒精就可以满足耳洞的需求,五天清理一次伤口,按时取出耳钉,先用酒精清洗耳洞、耳钉、耳塞,再将耳钉的针放到软膏里扎一下再穿进去,同时在耳洞周围涂上软膏。

3、耳朵痒不要用手摸或抓,要忍耐坚持

打完耳洞后特别是冬天的时候,耳朵会很痒,这个时候一定不要用手去摸耳洞或者是抓,这个时候要忍耐和坚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耳洞愈合正常,不红肿起脓。

参考资料:

-耳钉

参考资料:

-耳洞

  鉴别银耳钉真假的方法:

  1看银饰品上面有没有钢印(如戒圈内侧、项链连接处、挂坠底面等等) ;银首饰一般有以下几个钢印:

  a、纯银有s925”或ag925”的标志(前者多一点),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25%。这是最常见的标志,是市面上最常见的首饰。

  b、足银有s990”或au990”的标志(后者多一点),表示了此金属含银量为99%。这种标志多用于银锭、银元宝、银摆设等大件银饰上。

  c、包银、镀银有sl”或fs”的钢印,就说明了这种首饰是镀银的,其价值不用我说了吧!

  d、没有钢印的那就极有可能是普通金属了。

  2看茬口;把银饰品剪开或折开,看其茬口的颜色。如饰品柔软,茬口粗而柔,稍带微红,成色约在95%左右;如用手弯折较硬,茬口白而带灰,或略有微红,成色约在 90%左右;如硬度较大,茬口淡红色、黄白或带灰色,成色约在80%左右;如弯折坚硬,茬口呈微红、微黄、土黄等色,成色约在70%左右;如茬口红中带黑,或黄中带黑,成色在60%一下。

  3银药抹试;将银饰品在试金石上磨出银道(与试黄金相同),用银药(银药是用银粉与水银混合成软体状)在银道上涂抹,挂银药多的成色就高,挂银药少的成色就低,不挂银药的为假货。

  4辨色法;用眼力来识别其成色及真假。成色高的,看上去洁白、细腻、有光泽,并在首饰上印有厂家、店号等标记;成色低的,色呈微黄,做工粗糙;假的银首饰色泽灰暗,不光洁。

  5折弯法;用手指捏住折弯,成色高的软而柔韧,易弯不易折断;质次的折弯时较硬,或勉强折动,有的甚至无法用手指折动;包银的经折弯或用锤子敲几下会裂开;假的就经不起折弯,易断裂。

  6抛掷法;成色高的银饰品重,抛在台板上跳不高,有噗嗒”之声;假的或成色低的则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1495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