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度是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单位是克/立方厘米(g/cm3)。
在标准大气压下,4℃时水的密度为1g/cm3。以水为标准物质,任何宝石在标准大气压下与同体积4℃时水的重量之比值就是就是相对密度(以前称比重)。相对密度无单位,其数值与密度相同。
影响密度的内在因素主要有2个,即成分中元素原子量的大小及晶体结构中原子排列的紧密程度。例如与宝石关系密切的镶嵌金属金、铂、银、铜,它们的原子量、密度及原子半径列于表5-3-1,它们的晶体结构类型相同,原子量从左至右增加,密度也相应增加,但例外的是铂原子量比金小,但密度反而比金高,其原因就是铂的原子半径比金小,在结构中排列更紧,因此密度反而大些。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碳原子组成,前者密度为35g/cm3,后者只有22g/cm3,因金刚石中原子排列比石墨紧密得多。
表5-3-1 贵金属的原子量、半径及密度
宝石化学成分中普遍存在类质同象代换,因此每一种宝石的密度也随代换元素与被代换元素原子量的差异而有一定变化,如橄榄石中随Fe2+(原子量为5585)代换Mg2+(243),其密度从322g/cm3增至439g/cm3。
当晶体中存在较多结构缺陷时也会影响密度,一般使密度下降。
影响密度的其他因素还有宝石中包裹体含量多少,有无人为损伤等,如翡翠经过人工酸处理(B货)可使密度自333g/cm3降至325g/cm3。
密度是鉴定及研究宝石的重要物理参数。测定密度的方法很多,将在以后章节中介绍。
假设我们知道试管和烧杯的容量,且水是不限量,烧杯有大有小,那我有两个方法可以得出结论。
方法一:得出结论需要四个步骤(较复杂)。
第一步,将石头系在绳子上浸入装满水的烧杯中,收集溢出的水,依靠试管与烧杯统计溢出水的体积,这个体积其实就是石头本身的体积;
第二步,解开石头上的绳子,将石头置入一个和它体积相似的小烧杯中,在另一更大的烧杯中放满水,将放着石头的烧杯置入放满水的烧杯,直到小烧杯可在大烧杯内漂浮,记录本次溢出水的体积,水的密度约为1,所以依据这个体积可以求出石块加上装着它烧杯的总重量;
第三步,将石块拿出,仅把小烧杯放入装满水的大烧杯,直到小烧杯在大烧杯内为漂浮状态,记录本次溢出水的体积,根据已知水的密度,求出小烧杯的重量;
第四步,将第二步的重量,减去第三步的重量,得出石块的重量,再除以第一步的体积,得出石块的密度。
方法二:得出结论也需要四步(因为搜集水的步骤少,所以较易操作)
第一步,将石块置入足够大的烧杯(所谓足够大是要保证烧杯和石块可以在水里浮起来),将烧杯放入盛水的桶里,当烧杯保证平稳漂浮在水面时,在水面与烧杯接触的高度划下水平线;
第二步,将石块取出,拿试管往烧杯内倒水,知道烧杯的吃水线和刚才划下的水平线相平,统计烧杯内水的体积,水的密度约为1,计算出重量,此重量等同于石块重量;
第三步,按方法一的第一步求出石块体积;
第四步,用石块重量除以体积得出石块密度。
以上两个方法,希望可以帮到楼主 :)
回复楼主补充的问题,
我以上答案的推导过程中,未凭空提及任何物体质量,仅使用了大家都知道的水的密度(回答中已体积,作为常识,水的密度约等于1),结合水的体积来推导其他物体的质量,请楼主看仔细了,谢谢
PS补充水的密度标准解释:△ 水的密度为:10×10³kg/m³,读作:10×10³千克每立方米; △ 表示物理意义是: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10³千克,即为1t(吨)
砂子的主要成份是二氧化硅,二氧化硅的密度是265g/cm3,砂子由于有空隙比这个密度要小一些各种石头的密度都不一样的,部分石头比重如下:花岗石:263~33,正长岩:233,闪长岩:233,斑岩:28, 安山岩:25~33,辉绿岩:27、29,流纹岩:25~33,花岗片麻岩:27~29,片麻岩:25~28,石英岩:261、28~30,大理岩:25~33,千枚岩(板岩):25~33,凝灰岩:25~33,火山角砾岩(火山集块岩):25~33,砾岩:22~33,石英砂岩:26~271,砂岩:12~30。
楼主可根据地质情况查一下《水利水电工程施工手册》第1卷附录部分表I-19,很详细的。如果是考试的话题目会告诉你的,或者你要知道石头密度比水大。
钻石是用“克拉”作为单位来计算钻石的大小的。
克拉(Ct)现定1克拉等于02克或200毫克。一克拉又分为100分,如50分即05克拉,以用作计算较为细小的宝石。
1克拉(ct)= 200毫克(mg)= 02克(g)
1克拉又可分为100分,以用作计算较为细小的宝石。因为钻石的密度基本上相同,因此越重的钻石体积越大。越大的钻石越稀有,每克拉的价值亦越高。
公制克拉单位,即一克拉相等于200毫克,于1907年起被采用。在此之前,一克拉等于2053毫克,即02053克。
扩展资料:
克拉一词,源自希腊语中的克拉「keration」,指长角豆树(或稻子豆carobseed),是一种从东亚洲广泛普及到中东的植物。由于其果子被称为具有近乎一致的重量,且钻石的重量是4c中最容易度量的特征,因而早期长角豆树就被用作珠宝和贵金属的重量单位。一克拉即等于一粒小角树种子的重量。
1983年,成都地质学院(现成都理工大学)陶正章先生进行了具体研究,证实克拉作为重量单位起源于地中海地区角豆树的种子---稻子豆,这种树种重量多在200毫克左右,与有人所说的阿比西尼亚刺槐、布鲁斯刺桐以及槐树豆的重量无关。直到20世纪初克拉重量才经标准化。
—克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