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数手背上的骨头就能知道月份大小?

为什么数手背上的骨头就能知道月份大小?,第1张

很简单的,你把手握成拳头,看手指和手背的关节和关节之间有高有低,把第一个关节看成一月把第二个关节和第一个关节中间的凹处看成二月…依此类推,可以数到七月,然后又从头来接着数。这样,除二月外在关节处的月份就有31天而在关节间的月份就只有30天了

农历判断大小月口诀?农历中全年中的月份按照月相变化周期而设置,以月仅二十九日为小月,以三十日为大月。农历的历月长度是以朔望月为准的,固定地把朔的时刻(即月亮在太阳地球中间,且以黑着的半面对着地球的时候)所在日子作为月的第一天——初一日。

朔望月的时间是29日12小时44分3秒(即2953059日),即29天半多一点,因日历必须用整数,所以规定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大月和小月相互弥补,使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但它和纯粹的阴历并不完全一样,因为纯粹的阴历是大小月交替编排的,而农历年大小月是经过推算决定的。另外农历大月时月亮一般是十六圆(望日),小月时一般是十五圆(望日)。

农历月的大小很不规则,其设置很难象公历一样找到规律,一年中哪一月大哪一月小年年不同,有时连续两个、三个、四个大月或连续两个三个小月。由于朔望月稍大于29天半,所以在农历的每100个历月里约有53个大月和47个小月。

在中国大部分地区,可以在农历初二的日落后(傍晚)观察西边的天空有没有很细的月牙出现来确定当月大小,如果有月牙出现,则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晚,所以这个月应较长,是大月为30天;没有月牙出现就说明初一的日月交朔时刻发生较早,这个就较短,是小月,为29日。

扩展资料:

阳历大小月的划分标准

阴历固定单月小,双月大,闰腊月大。除公元尾数为000、165、335、500、665、835年外,凡5的倍数年份的正月改为大月。

在333又1/3年里有33333333×12+122754386=4122754386个月,其中有(3333333÷5)-2=646666个正月大,

合计有2000+122754386+64666666=2187420153个大月,1935333333个小月,

折合1217472982日,月均2953057273日(29天12小时44分1483秒),年均365241895日(365天5小时48分20秒)。

农历年中月以朔望月长度295306日为基础,所以大月为30日,小月为29日。为保证每月的头一天(初一)必须是朔日,就使得大小月的安排不固定,而需要通过严格的观测和计算来确定。

因此,农历中连续两个月是大月或是小月的事是常有的,甚至还出现过如1824年二、三月是小月,八、九、十、十一连续四个月是大月的罕见特例。

握起拳头,按从食指到小指的顺序,看着手指关节数月份,如:食指关节就是一月大,食指和中指之间的凹部就是二月小,中指关节突起,就是三月大,依次类推,知道小指数到七月大,接下来八月又从食指关节开始,就是这样,很简便,而且一辈子都忘不了

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1,3,5,7,8,10,12 这几月永远31天。2月平年28天,闰年(一般年份能整除4或百年年份能整除400的是闰年,)29天,其他月份30天。

:

月是历法中的一种时间单位,传统上都是以月相变化的周期作为一个月的长度,一个月(太阴月)的长度大约是2953日,即一轮“朔望月”。在旧石器时代的早期,人类就已经会依据月相来计算日子。迄今,朔望月仍是许多历法的基石。一年分为12个月;中国农历一年也为12个月,农历的闰年为13个月,多出的一个月称为闰月。

握紧拳头,数关节部位凸起来的骨节和凹下去的骨间,除了8月份比较特殊,一般凸起来的是大月份,凹下去的是小月份。属于大的月份一个月有31天,其余的除了2月份,一个月都是30天。

用拳头记月份大小的方法

是从靠近自己的方向开始数,数到最后一个凸起来的骨节后回来数第一个凸起来的骨节。

8月份比较特殊的,按照拳头记月份大小应该是小月份,但是因为最后一个凸起来的骨节是7月份,重新开始后凸起来的骨节便是8月份。

2月份的天数比较特殊,除了闰年是29天外,其余的都是28天,而每四年会有一年是闰年。

月份口诀记忆法

 月份口诀记忆法,月大30天,月小29天,可认为是古代历日制度上最巧妙的安排之一。朔望月的周期由月亮的圆缺变化明显地体现出来,它周而复始地变化着,下面来看看月份口诀记忆法。

月份口诀记忆法1

 月份天数口诀为:一三五七八十腊(12月),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11月)三十日;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把一加。月份天数顺口溜为:一月大,二月平,三月大,四月小,五月大,六月小,七月大,八月大,九月小,十月大,十一月小,十二月大。

 以月相定日序,它逐一推算日月合朔的日期和时刻,每月的初一就是合朔的日期;根据先后二次合朔包含的日数,确定前月的大小。如果从这一合朔到下一次合朔的间隔是30天,那么当月便是大月;如果只隔29天,便为小月。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订了儒略历法,决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31天,不重要的月份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

 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要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再借来一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及11月各有30天,把10月及12月加长到31天。

月份口诀记忆法2

  大月小月怎么分

 所谓“大月”“小月”是指朔望月的概念。

 1个朔望月的平均长度是29天12小时44分3秒(2953059天),并非整数,而一个月的天数又必须要用整数来表示,因此人们就用设定小月为29天,大月为30天的方法,让历月的平均长度接近朔望月。

 又为了保证农历每月的初一必须是朔所在日,所以要按照两次出现朔的间隔天数来定大、小月。两朔间隔为30天时为大月,两朔间隔为29天时为小月。

  大月和小月的区别

 1月、3月、5月、7月、8月、10月、12月,这七个月都有31天,我们称有31天的月份为大月。

 4月、6月、9月、11月,这四个月都有30天,我们称有30天的月份为小月。

 二月份既不是大月也不是小月。

  巧记大小月的方法

 要知道哪个月有多少天,可以在左手的拳头上依次数十二个月份。凡是数到凸起的地方,每个月都是31天,数到凹下去的地方,除二月外,每个月都是30天。

 口诀: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

  二月份的天数为何特别少?

 公元前46年,罗马皇帝儒略。凯撒修改历法,规定每年12个月,365天为一年,每四年设置一个闰年,因为儒略。凯撒是7月份出生的,所以他规定7月为大月,有31天,以表示自己的尊贵。这样就规定了逢单月31天,逢双月30天。

 但这么规定的话,每年中,6个月31天,6个月30天,一年就366天了,比365天多了一天,这就要设法从全年中减去一天。在哪一个月里减去一天呢?那时候,按罗马的习惯2月份是刑月,处罪犯都在2月份执行,这是一个不吉利的'月份,大家都希望2月份过得快些,所以就从2月里去掉一天,成了29天。

 后来他的侄子奥古斯丁做了罗马的皇帝,为了表示和儒略。凯撒同等尊严,便把他出生的8月份改为31天,并把9、10、11、12四个月份的大小月对换一下。8月份增加了一天,又从不吉利的2月份减去,这样2月份就只有28天了,要逢闰年时才29天。

月份口诀记忆法3

 月大30天,月小29天,可认为是古代历日制度上最巧妙的安排之一。朔望月的长度不是整数天,大约是29天半,客观存在使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各族人民互相独立地做出了这样巧妙的安排。

 朔望月的周期由月亮的圆缺变化明显地体现出来,它周而复始地变化着,圆了又缺,缺了又圆,以它的周期作为一月也有个从什么状态开始的问题。我国有的少数民族曾经以月圆至月圆作为1个月,以月圆作为1个月的开始。

 至今藏历、傣历还是先确定月望,规定日落时月亮正从东方地平线升起的那1天为十五日,由此再推定初一,这就是以月圆作为月首的遗留;汉族人民古代以月牙儿初见于西方的1天为一月的开始,西周初年称这一天为“肌”。后来懂得了以间接方法推算日月合朔的时刻,就取那个时刻为1月的开始,称为朔。这显然前进了一大步,这个时代大约在西周末年。

 日月合朔是看不到的,因为那时月亮以太阳照不到的半边对着我们。我国古代以观测太阳、月亮在恒星间的位置变化来推算日月合朔的时刻,以发生日食来检验这个时刻。当测得某一个合朔时刻之后,就以加上1个朔望月长度的方法推得下一个合朔时刻。

 逐次相推,可以确定各月初一的日子,用这种方法推算出来的月份大都是大小月相间的。由于一个朔望月比29天半还多一点,每隔17个月安排一个连大月,连续两个月都是30天的大月,这种方法古代称做平朔法。是取朔望月长度的平均值来推算的。

 事实上,月亮公转的轨道是椭圆而不是正圆,这就决定了它的运动速度是不等的,用以上方法推出的日月合朔时刻与实际有出入,所以日食有时出现在晦,有时出现在初二。月亮运动的不均匀性,在西汉末年就已经发现,所以刘向和东汉的贾逵、张衡等多次提出用九道术来推算,东汉末的刘洪,第一次在他的《乾象历》中提出推算真朔的方法。

 他实测月亮在一个近点月内每日实际运行的数值,用一次内插法推算真朔发生的时刻,这就比平朔法推算的结果准确。推算合朔时刻要同时算出太阳月亮的位置,而实际上太阳的运动也是不均匀的,这一事实到南北朝的张子信才发现。隋朝的刘焯在推算日月合朔时第一次考虑到太阳运动的变化。从此各家历法在推算日月合朔时,都同时考虑到日月运动的不均匀性。

 在推算中刘焯用了二次差的内插法。唐朝的一行用了不等间距的二次差内插法,元朝的郭守敬用到三次差的不等间距内插法,所得结果越来越精确。考虑到日月运行不均匀性而推算合朔时刻的方法称做定朔法。按照定朔法的安排,月份的大小就不老是大小月相间,这就是现在农历上会出现连大月或连小月的原因。

凹进去的就是30天,凸出来的就是31天,不过得注意二月份是特殊的,先从食指这边数,等到数到小指那的时候,也就是七月份的时候,直接跨到无名指,不要再数小指与无名指中间那个凹下去的地方了,然后下面还是跟第一轮的一样,这样就够12个月啦!明白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86405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8
下一篇2023-08-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