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现今有位历史学家所作《大中国》中所述“一千文钱可兑换一俩银子,10俩银子可兑换1俩金子”。所谓的碎银指钱币单位较小的银子,如同现在的“零花钱”之说,在古代一般指在10俩以下的银子。“文印”应写作“纹银”,银子在古代根据质量不同也分为不同的称谓,所谓的纹银指质量最好的一种,含银成份最高(古代的银子并不是百分百的纯银),钱币价格方面远远高于其它种类的银子,在古代除了按重量计算银子的价格高低,还要根据质量的不同计算价格的高低。在古代消费,中国人主要使用铜钱,宋代以后随着纸钞的出现,购买大批货物,一般要使用叫“交子”这种纸钞,当时的“交子”不同于现在的纸币,很大程度上是“存折”的一种,在古代很少使用银子,一般只有钱人家才使用比较多。
一万两的古代黄金是什么?古代的黄金去了哪里?编辑带来了一篇详细的文章供你参考。
在**和电视剧中,有些人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当皇帝知道了他们,他们会得到各种奖励。其中,最常见的赏赐是2000两黄金。在现实历史中,2000两黄金可以兑换成多少人民币?
古代是一个很漫长的过程。不同时期对黄金的概念是不一样的。即使是秦统一计量后,不同时期的计量标准也不一样。此外,黄金的成分也不同。即使是现在,黄金也分纯金、千足金、千足金。不同时期的汇率也有差异。
我们都听说过商鞅“移木取信”的故事。如果他能把“三脚木”搬到北门,就给“十金”。根据资料,这里的黄金其实是铜,不是黄金。
直到汉代,黄金的数量逐渐增多,但这种物质并不多,仍然是稀有的贵金属。这时,“黄金”就成了黄金的代名词。虽然数量增加了,但是冶炼技术并没有太大的提高,杂质多,纯度低。
因为黄金珍贵,从东晋开始也成为奢侈的“美食”。富人会吃金箔,认为把珍贵的黄金放进肚子里会让自己更高贵。许多女士和**沉迷于金箔,认为它可以美化和生育高贵的孩子。许多人也失去了生命。要知道低纯金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比如重金属。吃得太多等于死亡。
虽然世界上最早的冶金技术出现在中国古代,但当时的环境和设备还很落后,没有出现黄金作为单位的概念。所以当时说的一两金币,其实就是价值五毛钱的铜币。然而,直到秦朝,这种冶金技术才日趋成熟和完善。所以在那之前,我们所知道的黄金不是黄金,而是铜。两者还是有很大区别的。
况且黄金作为一种货币,不同朝代不同地区的汇率也不一样。商品的交换也有一定的影响。“黄金2000”这个概念在历史上并不是一个统一的标准,它的价值会发生变化,但任何变化都离不开这个国家的生产力。然而,这有什么区别呢?如果两千两黄金是真金,那就是一大笔钱了。
历史上也有大量黄金送人的例子。例如,李世民平坎托高兴时得到6000公斤黄金,相当于现代的800公斤。这太神奇了。但是现代人还是觉得有问题,因为黄铜也可以做黄金,黄金的量只是很小的一部分。
按照古代汇率,一万两黄金的古代价值是黄金1200两=白银10200两=10铜=10000便士。其实一万两黄金相当于十万两白银,一万两铜,一亿两铜。
按照现在的价值,黄金是2000=100003125280=8750万元,也就是8750万元。以一万黄金计算,价值上亿。
皇帝不会给这么多。皇帝通常很吝啬。每个朝代的金银价值都和我们现代不一样。它不会给你一个电视上演太监的托盘。一两黄金约为1500美元,而古代的计算单位一般是:1/2金=10/2银=10渗铜=10000便士铜。
按照电视剧里不负责任的说法,皇帝自己也经常缺钱,甚至还欠士兵钱。举个例子,在明朝,如果皇帝给谁钱,那很可能只来自宋朝。但是,两千人是不可能的。另外,在战场上拿到足够钱的往往是接受者。皇帝只愿意手下留情。不要以为将军们真的可以从国库里拿很多钱。如果他们有这个能力,就可以从敌人那里得到更多的积分!
随着商品交易的发展,黄金作为财富的象征和支付手段,流通范围越来越广。与白银相比,黄金的开采率较低,中国的金银比价始终低于国际价格。所以至少从明朝开始,大量的外国人把白银运到中国,然后换成黄金。于是,中国的白银价格越来越低,黄金价格也相应上涨。这样大部分黄金就出国了,这可能是中国古代黄金消失的主要原因。
在学习古代经济史的过程中,有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就是如何推算古代的物价和银两价格?我们常说的美元、欧元都可以通过汇率直观的与人民币挂靠,一目了然。但对古代的物价、 银两购买力却毫无概念, 理解模糊。所以,在教学中必须搞清古代的银两与现行人民币之间的换算关系。
讨论货币购买力,通行的 主要有 两种方法 : 一是以国际金价来推算白银和铜钱 现在的价格;二是以 米价 来 推算 现在的价格 。 下面将两种方法结合,以唐、宋、明、清四代为例,取 米价与银价的平均值来进行一个粗略的推算 。
首先,按照银价推算。根据国际牌价,金价基本上在四百美元一盎司(311克)左右波动,一盎司约311克,一克约1286美元,以今天美元对人民币755元(2007年10月6日)汇率估算,一克是971元人民币。据此我们不难推算出唐、宋、明、清四代一两银子的价格。由于各朝代一两的重量不完全一样,折算后的结果相差较大。在 唐朝 一 两白银 相当于1359 元 ,在宋朝一 两白银 相当于388元人民币,在明朝一 两白银 相当于4527元人民币,到了清朝一 两白银 相当于200元人民币。
其次,按照当时的米价来推算。唐太宗时每斗米三至四文钱,玄宗时每斗米十五文钱,宪宗时因丰年只卖两文钱,如果按五文钱一斗的话,一 两银子 可买二十 石 。 以今天米价 三 元 一公 斤计算, 一两银子的价格相当于3540元人民币,可见,唐朝一两银子的购买力是非常惊人的;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177元人民币;明朝相当于5664元人民币。
综合以上各朝代的银价和米价,如果取两者平均数的整数,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唐朝一两银子相当于2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块半人民币;宋代一两银子相当于25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5分人民币;明朝一两银子相当于5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5角人民币;清朝约一两银子相当于200元人民币,一个铜钱相当于2角人民币。
按照以上的换算结果,可以很直观的推算出一些史书提到的古代银两或物价的今天价格。如《宋史·职官志》记载,一个普通县令月薪15贯(不含其它津贴),根据上述标准,折合成人民币一个月的工资大约是3750元。再如,明代万历年《宛署杂记》记载:高级红枣100斤价白银二两五钱,换算人民币大约合25元一公斤。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