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对于爱玉之人来说,鉴定玉石是非常重要的能力。市场上的玉料种类繁多,其品质和特点也各不相同。有鉴玉能力的人可以捡到漏,而不懂的轻则买亏,重则被骗。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鉴定玉石的真假呢?
学会玉石鉴别,能帮助到大家挑选到不错的玉石,对于初入行的门外汉来说,太过高深的也看不懂,所以为了更好的学习如何去鉴别玉石,接下来我就教大家几个通用的鉴玉小知识!
方法一: 颜色区分
首先,如何鉴别一块玉石的好坏,我们要看它的颜色,不管是什么天然的玉石他,的颜色色泽都是浑然天成的,分布均匀自然。而对于染过色的玉,颜色就比较艳丽,看起来不够自然。
方法二: 手感触摸
玉石是有密度的,而密度不同,手感也会不一样,如和田玉:和田玉的密度比一般玉石的密度大些,会沉一些。触摸时会有冰凉滑腻的感觉。
和田玉握在手里,摸起来是有些油润的,用手推会有油被推开的感觉,还有一些阻力感。假的玉石是没有这些特质的,所以小白们一定要多加细心观察哦。
方法三: 对光观察
相信大家都有去过首饰店和玉石店,在店里看到过玉石类的手镯或者吊坠之类的,而店员在给大家介绍产品的时候,有时会拿出电筒对玉石进行灯光照射,这就是第三个方法——对光观察法。
在灯光和太阳光下,观察玉石的话,会发现玉石的内部结构自然有序,看起来是非常舒服的。而人工仿造出来的玉石,是没有这样漂亮的排列的,有明显的人造痕迹,甚至有些内部会有气泡。所以大家要注意区分哦!
方法四: 听声辨别
天然的玉,声音敲出来是清脆的,古语有云,其声悠扬。而假玉敲出来就比较闷,这里建议用玉敲玉,这样出现的声音会体现出玉石本身的特性。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用绳子把玉吊起来,悬在半空。注意两端固定好,不然玉石掉下来,就暴遣天物了,然后用另外的玉石轻轻敲击它。
喜珍说:
常见鉴别玉石的方法,大家用小本子记下来了吗?其实专业的鉴定是非常复杂的,需要用到很多专门的仪器。而一些老手的方法则比较晦涩难懂,想要简单的初步判断是否是玉,用以上4种方法是比较靠谱的。
我们熟悉这些简单易懂的方法,才能在购买玉石中避免踩坑。如果在初步判断后,大家对于购买的玉石有一定疑虑的话,可以送到专业的鉴定机构进行鉴定。商家一般也会在顾客购买玉石的时候,出具专业的鉴定报告,只需确定是正规机构即可。
我是从事和田玉行业30年的卫喜珍,在这里与你共赏国玉之美~
1、原理:ρ=m/V
m——质量——用天平测量
V——体积——用量筒或量杯,用排水法测量
2、原理:F浮=G-F=ρ水gV物(浮力法) ρ=m/V G=mg0
G——用测力计测空气中的重力
F——用测力计测物体悬没于水中时向上的拉力
推导关系式即可得出
仅供参考!有疑再问!
玉的密度是多少要看玉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玉,其密度也是不一样的,常见玉种密度如下(单位:g/m3):翡翠:334+006~334-009。
青海翠:361+012~361-004;岫玉:257+023~257-013;东陵玉:264~271;和田白玉:2922。
和田玉在世界上久负盛名,和田玉琢制的中国玉器被誉为“东方艺术”,为珍品收藏。在宝玉石界把和田玉作为世界软玉之首,它优良的质地,典型的成矿地质条件,优美的工艺,都具有世界性意义。
玉的鉴别
常规的可靠的辨别方法首先是:看、听、测试。其次玉的详细鉴别有三个内容,一是鉴别玉质,二是鉴别人工处理,三是鉴别仿冒品甚至合成品。
看,主要看晶体透明度,真玉透明度较强,油脂光泽;听,真玉声音清脆,反之声音闷哑;测试,真玉从玻璃上划过,玻璃上留下划痕,而玉石本身则丝毫无损。
常见的假玉有塑胶、着色玻璃、云石(大理石)、电色假玉以玉粉和水晶加盐水制成的合成班用硝子仿制的玉器等不同的做假方法,其鉴别的手段也有所不同。塑胶的质地比玉石轻,硬度差,一般还容易辨认。着色玻璃也容易区别,只要拿到灯光或阳光下检查,就会看见玻璃里面有不少气泡。
玉石的密度多少
玉石的密度是多少要看玉的种类,不同种类的玉,其密度也是不一样的,不同样类的玉其密度也是不样的,常见玉种密度有以下:翡翠的密度:330到336,一般为333克每立方厘米。和田玉(产地新疆)密度,295到317。绿松石密度:26到273。青海翠:361+012到361+004;岫玉:257+023到257+013;东陵玉:264到271;独山玉:27到309。
据龙城美玉测试统计,包括新疆和田玉、俄罗斯玉、青海玉等和田玉范畴内的玉石的密度均在29到31之间,阿富汗玉、硬水石、戈壁石、大理石、岫玉、化学锆料等常见假冒品的密度均在26到28之间,玉粉压制的假冒品甚至低于25。经样品测定,和田玉的密度为266到2976之间。不同的和田玉之间存在不同的差别:和田白玉为2922;青白玉为2976;墨玉为266。一般情况下,白玉体重小于青白玉或青玉,墨玉因含有较轻的石墨鳞片而体重较小。在进行玉石鉴定时,比重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比重越高,其市场价值就越好。比如,与蛇纹岩型软玉相比较,和田玉的比重略低。还有新疆玛纳斯碧玉比重为3006;加拿大软玉比重为25到301,平均为299;新西兰软玉为295到302,一般情况下为29。
玉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品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平常说的玉多指软玉,属于最常见珠宝之一。我国是世界上开采和使用玉最早。广泛的国家最著名的玉石是新疆和田玉,还有河南独山玉,辽宁的岫岩玉,陕西的蓝田玉,它们一起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名玉。玉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如锌、铁、铜、锰、镁、钴、硒、铬、钛、锂、钙、钾、等。玉之润可消除浮躁之心,玉之色可偷悦烦闷之心,所以君子爱玉,希望在玉身上寻到天然之灵气。
玉石的密度一般在26至33克/立方厘米之间。玉石是一种由硅酸盐矿物组成的宝石,其密度受到矿物成分和晶体结构的影响。不同类型的玉石具有不同的密度范围,其中翡翠和玛瑙是最常见的两种玉石。翡翠的密度约为26至30克/立方厘米,而玛瑙的密度约为26至27克/立方厘米。玉石的密度可以通过称重和测量体积的方式确定,这有助于识别和鉴定不同类型的玉石。
1、翡翠的相对密度:330-336,一般为333克每立方厘米。翡翠(jadeite),也称翡翠玉、翠玉、缅甸玉,是玉的一种。翡翠的正确定义是以硬玉矿物为主的辉石类矿物组成的纤维状集合体。但是翡翠并不等于硬玉。翡翠是在地质作用下形成的达到玉级的石质多晶集合体,主要由硬玉或硬玉及钠质(钠铬辉石)和钠钙质辉石(绿辉石)组成,可含有角闪石、长石、铬铁矿、褐铁矿等。
2、和田玉(产地新疆)的密度295(+015,-005)克/立方厘米。和田玉,“中国四大名玉”之一(其三为陕西蓝田玉、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3、玛瑙的比重为每立方厘米265克左右。玛瑙也作码瑙、马瑙、马脑等,是玉髓类矿物的一种,经常是混有蛋白石和隐晶质石英的纹带状块体,硬度65-7度,比重265,色彩相当有层次。有半透明或不透明的。原形态三方晶系。常呈致密块状而形成各种构造,如乳房状、葡萄状、结核状等,常见的为同心圆构造。具有不同颜色构成的玉髓,通常有,绿、红、黄、褐,白等多种颜色。按图案和杂质可分为缟玛瑙、缠丝玛瑙、苔玛瑙、城堡玛瑙等。常用作玩物、观赏物、饰物或玩赏物。古代陪葬物中常可见到成串的玛瑙球。
4、绿松石的相对密度:24~29,标准值为276克每立方厘米。绿松石,又称“松石”,因其“形似松球,色近松绿”而得名。英文名Turquoise,意为土耳其石。土耳其并不产绿松石,传说古代波斯产的绿松石是经土耳其运进欧洲而得名。绿松石储备量巨大,不仅中国有,埃及,伊朗,美国,俄罗斯,智利,澳大利亚,秘鲁,南非,印度,巴基斯坦,克斯米尔等都有丰厚充足的矿藏储量。《石雅》中解释说:“(绿松石)形似松球,色近松绿,故以此名”
玉的密度一般没有到417的。各类玉的密度如下:
1、翡翠:330--336,常为333。
2、软玉:280--310。
3、玛瑙和玉髓和碧玉:260---265。
4、绿松石:24---29。
5、岫玉:260。
6、欧泊:20--21。
7、独山玉:27---309,常为290。
8、青金石:27---29。
9、孔雀石:360---40。
10、蔷薇辉石:340---375,常为350。
11、菱锰矿:35。
各类玉的密度如下:
1、翡翠:330--336,常为333。
2、软玉:280--310。
3、玛瑙和玉髓和碧玉:260---265。
4、绿松石:24---29。
5、岫玉:260。
6、欧泊:20--21。
7、独山玉:27---309,常为290。
8、青金石:27---29。
9、孔雀石:360---40。
10、蔷薇辉石:340---375,常为350。
11、菱锰矿:35。
:玉,全称玉石,是一种美丽的矿石。也是石头的一种,质细而坚硬,有光泽,略透明,可雕琢成工艺品:~石。~器。~玺(君主的玉印)。
玉的分类:广义上的玉还包括彩石,即所谓假玉,有汉白玉、京白玉等。另外广义上的玉还包括钻石、玛瑙、水晶、琥珀、绿松石、珊瑚、珍珠等宝石。
“玉”字始于中国最古的文字,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曾造出从玉的字近500个,而用玉组词更是无计其数,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后世流传的“宝”字,是“玉”和“家”的合字,这是以“玉”被私有而显示出它的不可替代的价值。“玉”字在古人心目中是一个美好、高尚的字眼,在古代诗文中,常用玉来比喻和形容一切美好的人或事物。
玉 (玉石)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