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草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白及的功效与作用,第1张

白及

(《本经》)

异名甘根(《本经》),白根(《吴普本草》),白给(《别录》),白芨(《证治准绳》),冰球子(《贵州民间方药集》),白乌儿头(《江苏植药志》),地螺丝、羊角七(《湖南药物志》),千年棕、君球子、一兜棕、白鸡儿,皲口药、利知子(江西《草药手册》)。

来源为兰科植物白及的块茎。

植物形态白及,又名:连及草(《本经》),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果期7~9月。

生长于山野川谷较潮湿处。分布河南、陕西、甘肃、山东、安徽、江苏、浙江、福建、广东、广西、江西、湖南、湖北、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采集8~11月采挖,除去残茎、须根,洗净泥土,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然后撞去粗皮,再晒干或烘干。

药材干燥块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歧,长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气无,味淡而微苦,并有粘液性。以根茎肥厚,色白明亮,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

主产贵州、四川、湖南、湖北、河南、浙江、陕西等地;此外,安徽、云南、江西、甘肃、江苏、广西等地亦产。

化学成分新鲜块茎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挥发油、粘液质。根含白及甘露聚糖,是由4份甘露糖和1份葡萄糖组成的葡配甘露聚糖。

炮制拣去杂质,用水浸泡,捞出,晾至湿度适宜,切片,干燥。

性味苦甘,凉。

①《本经》:"味苦,平。"

②《吴普本草》:"神农、黄帝:辛。李氏:大寒。雷公:辛,无毒。"

③《别录》:"辛,微寒,无毒。"

④李杲:"苦甘,微寒,性涩。"

归经入肺经。

①《纲目》:"入肺。"

②《本草再新》:"入肺、肾二经。"

功用主治补肺,止血,消肿,生肌,敛疮。治肺伤咳血,衄血,金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疼痛,汤火灼伤,手足皲裂。

①《本经》:"主痈肿恶疮败疽,伤阴死肌,胃中邪气,贼风痱缓不收。"

②《别录》:"除白癣疥虫。"

③《药性论》:"治结热不消,主阴下痿,治面上皯疱,令人肌滑。"

④《唐本草》:"手足皲拆,嚼以涂之。"

⑤《日华子本草》:"止惊邪、血邪,痢疾,赤眼,症结,发背,瘰疬,肠风,痔瘿,刀箭疮扑损,温热疟疾,血痢,汤火疮,生肌止痛,风痹。"

⑥《本草图经》:"治金疮不瘥,痈疽方中多用之。"

⑦李杲:"止肺血。"

⑧《滇南本草》:"治痨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痨咳血,收敛肺气。"

⑨《中国药植图鉴》:"治矽肺。"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1~3钱;或入丸、散。外用:研末撒或调涂。

宜忌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①《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②《蜀本草》:"反乌头。"

③《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选方①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及散)

②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及肺)

③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④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草发明》)

⑤治疔疮肿毒:白及末半钱,以水澄之,去水,摊于厚纸上贴之。(《袖珍方》)

⑥治一切疮疖痈疽:白及、芙蓉叶、大黄、黄柏,五倍子。上为末,用水调搽四周。(《保婴撮要》铁箍散)

⑦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蛰皮贴之。(《卫生鸿宝》白及膏)

⑧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侯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及散)

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铃方》)

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本草汇言》)

⑾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济急仙方》)

⑿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济急仙方》)

⒀治妇人子藏挺出:乌头(炮)、白及各四分。上二味捣散,取方寸匕,以绵裹内阴中,令入三寸,腹内热即止。日一度著,明晨仍须更著,以止为度。(《广济方》)

⒁治鼻渊:白及,末,酒糊丸。每服三钱,黄酉下,半月愈。(《外科大成》白及丸)

⒂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梅氏偏方新编》)

⒃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生生编》)

⒄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⒅心气疼痛。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⒆妇女阴脱。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 中,觉胜利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⒇疔疮、肿疮。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21)跌打骨折。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22)刀伤。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23)冬季手足皲裂。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24)汤火全国各地。用白及粉调油涂搽。

(25)重伤呕血。每日服白及末,米汤送下。

(26)肺、胃出血。治法同上。

临床应用①治疗肺结核

经抗痨药治疗无效或疗效缓慢的各型肺结核,加用白及后能收到较好效果。据观察:60例久治不愈患者,用药3个月后,42例临床治愈,X线显示病灶完全吸收或纤维化,空洞闭合,血沉正常,痰菌阴性,临床症状消失;13例显著进步,2例无改变。又40例有空洞的浸润型及厚壁空洞患者,服药后空洞闭合者24例,明显缩小者12例,病灶吸收好转者16例。有人认为,白及疗法以对于酪性病变为主的浸润型肺结核疗效较好;在症状方面以对咳嗽、咳血等治疗效果比较明显。用法:研粉内服。成人每日6~30克,一般用12~18克。3次分服。可连服数月,最多有服至2年的。此外,以白及粉3钱,每日3次分服,用于肺结核咯血13例,大都于1~3日内收到止血效果。

②治疗百日咳

白及粉内服,剂量为1岁以内01~015克/公斤体重,1岁以上02~025克/公斤体重。治疗89例,结果37例服药5天内症状显著减轻,15例于10天内显著减轻,6例无效,31例中断治疗。

③治疗枝气管扩张

成人每次服白及粉2~4克,每日3次,3个月为一疗程。21例患者经1~2疗程,痰量显著减少,咳嗽减轻,咯血得到控制。

④治疗矽肺

每次服白及片5片(每片含原药1分),每日3次。44例单纯型患者,服药3个月至1年后,胸痛、气急、咳嗽、吐黑痰、咯血等症状均显著减轻或消失,体重增加,肺功能改善,血液浓枸橼酸钠反应有所进步。但X线改变不太显著。

⑤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出血

成人服白及粉每次1~2钱,每日3~4次。观察69例,大便转黄和潜血转阴平均时间分别为517天和65天,平均住院197天。治疗中曾以白及内服加紫珠草注射进行观察,但疗效宋见显著提高。

⑥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急性穿孔

在严格规定的指征下,白及疗法可能使某些患者免去手术;获得穿孔治愈的效果。据29例观察,成功者23例,失败改行手术治疗者1例,发生膈下脓肿及十二指肠瘘者1例,死亡4例(1例是在白及治疗过程中发生休克,改行手术后死亡。3例入院时已呈垂危状态)。适应白及疗法的理想病例是一般所谓急性溃疡穿孔,或穿孔前溃疡症状不严重,属于缝合术指征范围以内的;如病变已呈局限化的病例,则更为合适,白及疗法的反指征是:一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诊断不够肯定者;二饱食穿孔者;三保守疗法即使获得成功,但仍须作延期手术者;四体检时已有明显腹胀、低位浊音,肛检有明显触痛或有肿块触及,估计腹腔内液体较多者;五患者一般情况已呈轻度不良者。治疗方法:先以胃管抽尽胃内容物,然后拔去胃管,用冷开水快速吞服白及粉3钱,冷开水量以不超过90毫升为宜。1小时后再重复以上剂量1次。第二天开始,白及剂量改为1钱,每日3次。第1天应绝对禁食,第2天可少量饮水或给流质;第3天开始可恢复半流质饮食。治疗过程中,抗休克、补液、输血及抗菌素的使用等与一股常规处理同,同时必须强调严格观察全身和局部症状的演变。如有全身情况恶化,如脉率增速、腹膜炎症状扩展或低位浊音程度增加等现象,应当机立断,立即改变治疗方针,采取手术治疗。实践中观察到,白及具有高度的粘性,可能在胃内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胶状膜,从而使穿孔堵塞,胃内容物停止外溢。治疗成功的病例,疼痛在1~5小时内开始显著改善,12~24小时内可完全消失,腹肌紧张及压痛亦随之改善。但亦有报道指出:服用白及后增加胃内容,促进了胃的蠕动,妨碍了大网膜的包绕和肝的覆盖,甚至有使包绕的网膜再度脱落的流弊;服用白及时的吞咽动作和恶心、呃逆足以增加腹内压,可使穿孔扩大和再穿孔;服用白及若不成功,白及糊流入腹腔,因其具有粘性,给手术清理腹腔带来困难,甚至促成术后肠粘连,故认为白及疗法并不理想。

⑦治疗结接性瘘管

用白及粉局部外敷,根据分泌物多少每日敷药1次或隔日1次,分泌物减少后可改为每周1次或2次。通常敷药15次左右即渐趋愈合。药粉须送入瘘管深部并塞满,如瘘管口狭小可先行扩创,清除腐败物。10例肺结核并发结核性瘘管患者,经敷药12~30次左右均治愈。其愈合后的瘢痕无特别隆起,且未见复发。实践证明,白及外敷,具有吸收与排出局部分泌物,恢复和增强机能,促进肉芽组织新生,清洁伤口,加速愈合等作用

⑧治疗烧伤及外科创伤

取新鲜白及削去表皮,用灭菌生理盐水洗净,按1:10比例加入无菌蒸馏水,冷浸1夜,至次日加热至沸,以经灭菌处理的4号玻璃漏斗减压过滤。滤液分装于安瓿或玻瓶内,熔封。15磅高压蒸气灭菌30分钟,即成为白及胶浆。凡占体表面积约20%以内的局部外伤或第一、二度烧伤,均可应用白及胶浆涂敷治疗。涂药前,先以生理盐水作创面清理;涂药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如无严重感染,可在5~7日后换敷。对感染创面需隔日换药1次。9例烧伤患儿(平均伤面为8%),2例阑尾手术切口及38例外伤患者(伤面平均为11%),均经1~3次治愈。白及胶浆用于一般外科创伤及烧伤,其治疗作用可能是:一通过神经反射机制而增强机体的防卫能力, 肉芽组织增生;二对葡萄球菌及链球菌具有抑菌作用,且可在局部形成一保护膜,能控制及防止感染;三可缩短血凝时间,减少出血,从而有利于创面的愈合。

⑨治疗肛裂

取白及粉用蒸馏水配成7~12%的液体。待溶解后稍加温,静置8小时,过滤,成为黄白色胶浆。每100毫升胶浆再加入石膏粉100克,搅匀,高压消毒,便成白及膏。用药前先以温水或淡高锰酸钾液行 坐浴,然后用无齿镊挟白及膏棉球从 插入约2厘米,来回涂擦2~4次,取出。再用一个白及膏棉球留置于 内2~3厘米处,另取一个白及膏棉球放在肛裂创面,将涂有白及膏之纱布块敷于 ,胶布固定。每天换药1次,全疗程10~15日。如第1次治疗不能往内塞药时,可先用多量白及膏敷于 部;第2日 括约肌松弛,棉球便可顺利塞入并来回涂擦。治疗11例,经3个月观察无1例失败。9例于第1次换药后便血消失,2例括约肌痉挛,经敷药1次后括约肌松弛,能顺利塞药,第2次换药便血即止。敷药后,第1~2次大便时全部无痛或疼痛减轻;6~10日肉眼观察创面全部愈合。认为获效原因,主要是由于敷药后能很快使 括约肌松弛及止痛止血,同时白及膏有润滑、保护创面、促进生肌的作用。

⑩其他

用白及制成的止血粉,对某些手术的皮肤、肌层切口的小血管出血和渗血有较好的止血效果,对拔牙后的止血效果更佳;但对切断中小静、动脉的止血效果不够满意。应用白及粉治疗血吸虫病晚期的食管、胃静脉曲张出血,溃疡性结肠炎出血,出血性紫癜,以及口腔粘膜结核性溃疡,均有一定疗效。又据报道,以白及粘胶质部分制成白及代血浆,经动物实验对失血性休克具有一定疗效,与右旋糖酐有相类似的作用;临床试用有维持血容量及提高血压的效果。未发现抗原性,亦无明显副作用,无热原反应,对肝肾功能、血象、出血时间、凝血时间均无影响。试用时,有3人曾发生一过性的轻度发热(375℃以下),另有1人于第5次注射时曾发生过敏反应。上述情况可能与制剂不纯有关。

提醒您:白及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使用前请遵医嘱。

白芨是人们较为熟悉的一种药用价值很高的植物,具体有着怎样的功效和作用呢?有没有什么食用禁忌?下面就由我为大家介绍下白芨的功效和作用以及禁忌事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白芨的功效和作用

1百日咳

白及粉1岁以内01~015g/kg,l岁以上02~025g/kg,口服。共治疗89例患者,服药5日内症状显著减轻37例,10日内显著减轻15例,无效6例,中断治疗31例。

2结核性瘘管

白及粉适量,行区域性外敷,根据分泌物多少每日敷药1次或隔日敷药1次,分泌物减少后可改为每周1~2次。一般敷药15次左右即渐趋愈合。药粉须送入瘘管深部并塞满,如瘘管口狭小可先行扩创,清除腐败物质。共治疗10例患者,均获痊愈。

3烧伤及外科创伤

新鲜白及削去表皮,按1:10比例加入灭菌生理盐水冷浸1夜,第二日加热至沸,经灭菌处理的4号玻璃漏斗减压滤过。滤液分装于安瓿或玻璃瓶内,熔封。15镑高压蒸汽灭菌30分钟。用时,先以生理盐水做创面清洁,然后涂药;涂药后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包扎固定。如无严重感染,可在5~7日后换药;对感染创面需隔日换药1次。共治疗49例其中烧伤9例、阑尾手术切口感染2例、外伤38例患者,均经用药1~3次而获痊愈。

4肛裂白

及粉适量,用蒸馏水配成7%~12%的液体,待溶解后稍加温,静置8小时,滤过,成为黄白色胶浆。每100ml胶浆再加入石膏粉100g,搅匀,高压消毒即成。用时,先以温水或淡高锰酸钾溶液行 坐浴;然后用无齿镊夹上药从 插人约2cm,来回涂搽2~4次取出;再以棉球蘸药留置于 内2~3cm处,另取1个蘸药棉球从 插入约2cm,来回涂搽2~4次。每日换药1次,10~15日为1个疗程。共治疗11例患者,经敷药1~3次显效,6~10日肉眼观察创面全部愈合。

5胃、十二指肠溃疡

白及、枳实各50g,呋喃唑酮痢特灵,每片0lg60片。将白及、枳实共研为细末,分为20包,每包加呋喃唑酮3片。每次1包,每日早晚各服1次,10日为1个疗程,重症者连用6个疗程。苏路侠共治疗288例患者,痊愈临床症状消失,胃肠钡剂或纤维胃镜检査恢复正常,随访1年无复发220例,好转59例,无效9例。

6干槽症

白及98g,冰片2g,分别研为极细末,用蒸馏水调拌成面团状药糊。用时,用糊剂将拔牙窝填满,并轻轻按压。谷松年共治疗100例患者,其中1次痊愈89例,2次痊愈7例,3次痊愈4例。用药后一般能很快止痛,约4小时后即可见新生岛状肉芽组织,约3日后拔牙窝表面即充满新生的牙龈黏膜。

7支气管扩张症

白及粉2~4g,每日3次,口服,儿童酌减,3个月为1个疗程。共治疗21例患者,经用药1~2个疗程后,痰量显著减少,咳嗽减轻,咯血得到控制。

8面神经麻痹面瘫

生白及15g,米醋、姜汁各适量。先煎白及取汁,浓缩成糊状,再加米醋和姜汁,煮沸调匀。用时,将加温的药糊涂患侧面部,每日3~5次,每次先以温水擦洗后再涂药。病程长者,同时用白及粉内服,每次30g,饭后姜汤送服,每日3次,5日为1个疗程,一般用药1~3个疗程。张健臣等共治疗85例患者,全部获愈。平均治愈时间847日。

9难治性咯血

白及末5g,每日早、中、晚各1次,以温开水冲服或和粥服。共治疗67例患者,经用药3~5次后,治愈60例,好转4例,无效3例。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10顽固性鼻出血白及30g,研为极细末后,装瓶备用。服用时,取适量药粉,以糯米粥汤调拌,捏成条。用药前清除鼻腔残存血块,然后将药条塞进患侧鼻腔,保留药条2日左右。严忠共治疗13例患者,1次痊愈7例,2次痊愈5例,另1例疗效不详。

11上消化道出血

1白及4份、三七1份、花蕊石2份,共研为极细末后分装,每包9g。用时,4~6小时口服1包。对已下三腔管者,于胃囊放气后灌服本药1包,再将食管囊充气;也可制成止血浆,将白及研末,煎煮1小时后,煎成每100ml含生药10g的溶液,滤过冷藏,4~6小时服药1次。共治疗222例患者,达到止血目的211例,止血时间为3~7日,其余11例患者因在24小时内无效而转为手术治疗。

2白及适量,研成细末,每次3g儿童酌减,每日3次。出血严重者23小时服药1次,待出血控制后再逐渐减少服药次数;或取白及胶浆白及200g,水提滤过浓缩得2000ml,消毒灭菌每次2030ml儿童酌减,每日3次,出血严重者可增至每次40ml,每2~3小时1次。孔昭遐共治疗124例患者,总有效率达984%。

12胃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

白及30g,切碎,加水300ml煎至100ml时去渣,再浓缩成15ml,待药液完全冷却后,加入云南白药lg调匀,经胃管吸净胃内容物后,将上述药液夂次性注入。待6~8小时后重复1次;若病情严重,可每4小时1次。如3日不能止血者,可改用其他疗法。

13面板癌

白及30g,甘草20g,白砒少许。制成长10cm、直径01cm线状条,自然干燥后备用。常规消毒后,于肿瘤边缘刺入白砒条,深达肿瘤基底部,每个药条间隔1cm左右,外敷一效膏滑石,炉甘石、冰片以3:2:1比例,研为细末,香油调成膏,待72小时后,肿瘤组织形成坏死灶,与健康组织分离,剪除坏死组织,创面每日换一效膏1次,直至愈合。田素琴等共治疗50例患者,治愈48例,占96%;显效1例,有效1例。

14食管炎

白及15g,白芍、威灵仙、甘草各12g。每日1剂,水煎2次后混匀药液,取汁300ml,分早晚2次徐徐咽下,使药液均匀分布于食管各段,延长在食管的滞留时间,3剂为1个疗程。何卫利共治疗36例患者,均取得良好疗效。一般1~3个疗程可使症状消失而获痊愈。

15乳糜尿

白及30g,研为极细末,分早晚2次冲服,10日为1个疗程。常绿共治疗37例患者,总有效率达89%。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

16体癣

白及细粉适量,用食醋调成糊,外涂患处,每日早晚各1次,5日为1个疗程。熊玉钟共治疗410例患者,总有效率达024%。

17治吐血

白及30克,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15克。将以上3味中药研成细末6另以阿胶15克,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捣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桂圆大。每服1丸。

18治肺痿

白及、阿肢、款冬花、紫菀各等分。水煎,去渣,取汁,温服。

  白芨 的禁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不宜与乌头类药材同用

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不宜同苦寒药服。

白芨的药用价值

1、鼻血不止

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

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

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 中,觉腹内热即止。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

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5、跌打骨折

用白及末二钱,酒调服。

6、刀伤

用白及、煅石膏,等分为末,洒伤口上。

7、冬季手足皲裂

用白及粉加水调匀,填入裂口。患处不能沾水。

8、鼻衄

将白芨末,过100目筛备用。血衄患者在全身药物治疗的同时,用白芨末散布于凡士林纱布或纱球表面,填塞鼻腔出血侧,每次用白芨粉4-5克,填塞物保留72小时,治愈率达90%以上,少数病人需要填塞2次痊愈。

9、百日咳

白芨川贝散白芨,款冬花,川贝各等分,1岁以下百日咳患儿,每次服1克,每日3次,总有效率为982%。

10、痤疮

采用中药白芨,白芷进行面部面板 和石膏倒模治疗痤疮。将白芨,白芷各等分研成极细粉末,用开水按1:6比例冲调成稀糊状,用此药做 霜做面部面板及穴代替 , 完毕,在薄涂一层药,纱布遮盖眉,眼,口部,将石膏粉300-400克用温开水搅拌成糊状,均匀地覆盖于面部,20分钟后揭去,每天2次,5次为1疗程,总有效率为98%。

11、白带

用白芨30克,鸡冠花10克,茯苓皮20克,党参15克,白花蛇舌草10克,水煎服。治疗妇女白带,服2剂后,白带明显减少,7剂痊愈。

12、肛裂

将白芨粉和医用滑石粉各半,装入瓶内高压消毒后使用,患者排便后洗净 ,用药棉或纱布将白芨滑石粉涂于 裂处,继而用手轻轻 长强穴数次,至 周围有发热感为宜。

 >>>下一页更多精彩“白芨粉的美容功效”

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生活家中,有很多的人对于白芍的了解还不是特别的清楚,白芍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对于人体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下面为大家解答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一起看看吧。

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1

  1、止血的'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增强血小板因子活性,在短时间内凝血,并且加快凝血酶的生成,从而起到止血的目的。

  2、抗菌的效果

 白芨乙醇浸液对多种菌都有抑制的效果,包括:金**葡萄球菌、人型结核杆菌、枯草杆菌等。有细菌感染症状的患者,可以适量的使用白芨,使用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只需将白芨研制成粉末涂抹在感染处即可。

  3、白芨还有美容的效果

 因为它当中的淀粉、葡萄糖、黏液质以及挥发油等成分,可以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尤其适合那些平时因为太阳晒,皮肤变得比较粗糙或者是皱纹增多比实际年龄要大的人。如果将白芨磨成粉状,外涂的话,可以有效改善痘痘遗留的痕迹,并且滋养肌肤。

  4、消肿生肌

 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寒性,帮助消除肌肉的水肿状态,同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像平时骨折之类的外伤,除了规范治疗外,就可以口服白芨粉末,对促进骨骼与筋肉的生长,缩短愈合周期有很大意义。

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2

  白芨的附方

  1、白芨治肺痿肺烂 :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及肺)

  2、白芨治肺痿 :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及散)

  3、白芨治肺热吐血不止: 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草发明》)

  4、白芨治咯血: 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5、治发背搭手: 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蜇皮贴之。(《卫生鸿宝》白及膏)

  6、治瘰疬脓汁不干: 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及散)

  7、白芨治跌打骨折 :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铃方》)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本草汇言》)

  8、白芨治汤火伤灼: 白及末,抽调敷。(《济急仙方》)

  9、白芨治手足皲裂: 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济急仙方》)

  10、治心气疼痛: 白及、石榴皮各一钱。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生生编》)

  11、白芨鼻血不止: 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12、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 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梅氏验方新编》)

今天给各位分享白及的作用与功效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白及的功效是什么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收藏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1、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2、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与作用3、白芨的作用和功效4、白芨有什么功效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

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生活家中,有很多的人对于白芍的了解还不是特别的清楚,白芍有很多的功效和作用,对于人体可以起到止血的功效,下面为大家解答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一起看看吧。

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1

1、止血的'效果

这主要是因为它可以增强血小板因子活性,在短时间内凝血,并且加快凝血酶的生成,从而起到止血的目的。

2、抗菌的效果

白芨乙醇浸液对多种菌都有抑制的效果,包括:金**葡萄球菌、人型结核杆菌、枯草杆菌等。

有细菌感染症状的患者,可以适量的使用白芨,使用的方法还是比较简单的,只需将白芨研制成粉末涂抹在感染处即可。

3、白芨还有美容的效果

因为它当中的淀粉、葡萄糖、黏液质以及挥发油等成分,可以起到美白祛斑的效果,尤其适合那些平时因为太阳晒,皮肤变得比较粗糙或者是皱纹增多比实际年龄要大的人。

如果将白芨磨成粉状,外涂的话,可以有效改善痘痘遗留的痕迹,并且滋养肌肤。

4、消肿生肌

主要是通过自身的寒性,帮助消除肌肉的水肿状态,同时,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加快伤口愈合的速度,像平时骨折之类的外伤,除了规范治疗外,就可以口服白芨粉末,对促进骨骼与筋肉的生长,缩短愈合周期有很大意义。

白芨有哪些功效与作用2

白芨的附方

1、白芨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

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喉科心法》白及肺)

2、白芨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

水煎服。

(《医学启蒙》白及散)

3、白芨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本草发明》)

4、白芨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

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

每服一丸,噙化。

(《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5、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

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蜇皮贴之。

(《卫生鸿宝》白及膏)

6、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

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

(《活幼心书》白及散)

7、白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

(《永类铃方》)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

(《本草汇言》)

8、白芨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

(《济急仙方》)

9、白芨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

(《济急仙方》)

10、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

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

(《生生编》)

11、白芨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12、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

(《梅氏验方新编》)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与作用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与作用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与作用,这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丰富食物食物,每种食材都有适宜人群和禁忌人群,选择合适的食物能让身体越来越好,药材和食材不可混淆,清楚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与作用,才能更好地生活。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与作用1

一、白芨的功效

1、白芨有消肿生肌的功效。

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等症状。

溃疡病类型的出血,或者是外感类的咳血都可以吃白及。

2、还可以补益肺胃用于肺结核,肺虚久咳,咯血,便血,烫伤,皮肤燥裂,肛裂等症状。

因此,平时要多注意服用,有效控制病情发展。

二、白芨的作用

1、白芨是一种味苦、甘、涩,性微寒的一种中草药,白芨有很好的收敛止血的作用,白芨也可以消肿生肌。

白芨的用法和用量是取6~15g,或以把白芨研粉以后再取3~6g吞服,白芨也可用外用。

2、白及有抗杆菌的作用,特别是对真菌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对于咳嗽类疾病也有好处如肺热咳嗽、百日咳等疾病都有好处。

三、白芨的日常用法

1、饮食调节。

白芨可以用来煮粥,准备冬虫夏草3克,白及8克,大米50克。

先将前两味中药研成细末。

大米加水煮成稀粥,米近熟时加入药末,煮至米熟粥稠即可食用。

2、涂抹。

白芨适量。

研成细末,加水搅拌均匀,填入裂口。

患处不能沾水。

可治冬季手足皲裂。

3、外用。

将白芨捣成碎末,取白及末1克。

以水澄之,去水,摊于厚纸上,敷于患处。

每日1贴,可治疗疮肿毒。

四、白芨的禁忌

一般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的人禁止服用。

而且不能和苦寒药一起服用。

切记!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点的功效与作用2

白芨是一种非常常用的中药,中医学认为它甘温,具有活血、止血、消肿、生肌的作用。

在临床中白芨主要用来止血活血,一方面可以清除已经形成瘀血,另外一方面对于出血具有非常好的止血作用,尤其是白芨磨成粉吞服,对于消化道胃溃疡或肠道出血都有非常好的保健作用。

除此之外白芨还有消肿生肌的作用,如果因为外伤造成皮肤破溃、局部疮疡,将白芨磨成粉撒于局部可以促进局部炎症物质吸收及局部止血,然后长出新肉、消除瘀血,因此白芨在消肿、生肌、活血、止血方面功效非常好。

但白芨使用也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因为毕竟是甘温性药物,长期使用会有上火表现,需要引起注意。

白芨干燥的根茎略呈掌状扁平,有2~3个分支,长约15~45厘米,厚约05厘米,表面黄白色,有细皱纹,上面有凸起的茎痕,下面亦有连接另一块茎的痕迹。

以茎痕为中心,周围有棕褐色同心环纹,其上有细根残痕;质地坚硬,不易折断;横切面呈半透明角质状,并有分散的维管束点;闻之气微,口尝味淡而微苦,嚼之有黏性。

白芨的作用和功效白芨的作用和功效

你知道白芨有什么作用和功效吗?这种药材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常见,缓解不适症状也可以考虑它,但是这种药材平时还是少吃,要是吃的话也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

下面我带你了解白芨的作用和功效。

白芨的作用和功效1

白芨的功效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内外伤出血、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白芨的作用

白芨具有较好的收敛止血,消肿生肌功效。

随着现代药理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现其对结核杆菌,肿瘤细胞等有明显抑制作用。

临床发现,还对常见病有较好疗效。

用于内外出血诸证及痈肿、烫伤、手足皲裂、肛裂等。

其假鳞茎为名贵的止血,抗杆菌,真菌,治疗咳嗽。

对阴虚咳嗽、肺热咳嗽、百日咳、肺结核咳嗽以及其它难治性咳嗽都有良好止咳作用,治疗鼻窦炎。

白芨富含淀粉、葡萄糖、挥发油、粘液质等,外用涂擦,可消除脸上痤疮般下的痕迹,让肌肤光滑无痕。

球茎含白及胶质、淀粉、挥发油等;药用,有收效、补肺止血、消肿等作用,外敷治创伤出血、痈肿、烫伤、疔疮等;花美丽,栽培供观赏。

白芨的附方

1、白芨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

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

(《喉科心法》白及肺)

2、白芨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

水煎服。

(《医学启蒙》白及散)

3、白芨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

(《本草发明》)

4、白芨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

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

每服一丸,噙化。

5、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

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蜇皮贴之。

6、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

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

7、白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

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

8、白芨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

9、白芨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

10、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

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

11、白芨鼻血不止。

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12、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

白芨的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3-10g;研末,每次15-3g。

外用:适量,研末撒或调涂。

白芨的禁忌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白芨。

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反乌头,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白芨的作用和功效2

采收和储藏:栽种3-4年后的9-10月采挖,将根茎浸水中约1h左右,洗净泥土,除支须根,经蒸煮至内面无白心时取出,晒或炕至表面干硬不粘结时,用硫黄熏1夜后,晒干或炕干,然后撞去残须,使表面成光洁淡黄白色,筛去杂质。

产地:主产于贵州、四川、湖南、湖北等省,此外浙江、河南、陕西、广东、广西、云南、江苏、福建、江西等地亦有生产。

原形态:白及,又名:连及草(《本经》),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多年生草本,高30~70厘米。

块茎肥厚肉质,为连接的三角状卵形厚块,略扁平,黄白色;须根灰白色,纤细。

叶3~5片,披针形或广披针形,长15~30厘米,宽2~6厘米,先端渐尖,基部下延成长鞘状,全缘。

总状花序顶生,花3~8朵,疏生;苞片披针形,长15~25/厘米;花淡紫红色或黄白色,花被片狭椭圆形,先端尖,唇瓣倒卵形,内面有5条隆起的纵线,上部3裂,中央裂片矩圆形;雄蕊与雌蕊结合为蕊柱,两侧有狭翅,柱头顶端着生1雄蕊,花粉块4对,扁而长,蜡质;子房下位,圆柱状,扭曲。

蒴果圆柱形,长35厘米,直径1厘米,两端稍尖狭,具6纵肋,顶端常具花瓣枯萎后留下的痕迹;花期4~5月。

果期7~9月。

性状鉴别:块茎扁圆形。

有2~3个分叉,略似掌状,长15~45厘米,厚05~15厘米,分叉扁圆锥形。

表面黄白色,有细密纵皱纹,上面有微凸起的`茎痕,周围有较紧密的环纹2~3圈。

和点状细根痕,下面有连接另一块茎的断裂残基,周围有稀疏环纹1~2圈,分叉上亦有稀疏环节纹1~3圈,环纹呈棕色或褐色。

质坚硬,不易折断。

断面角质样,黄白色半透明,并有散在的细椎管束小店。

气无,味微苦。

嚼之产生粘液。

以根茎个大坚实,色白明亮,光洁者为佳。

主要成分:含白芨胶(为粘胶质)和挥发油。

功效与作用:

1、止血,有良好的局部止血作用,据初步观察,其原理为使血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

白芨末的止血效果迅速确实,优于紫珠草、大小蓟等。

2、抗菌,体外试验对大型结核杆菌有显著抑制作用,也能抑制革兰氏阳性菌。

3、抗真菌,水浸剂在试管内对奥杜盎氏小芽胞癣菌有抑制作用。

临床应用:

1、治肺、胃出血。

白芨较常用。

配枇杷叶、阿胶珠等治肺出血。

例如白芨枇杷丸即为治疗肺痨咯血的有名方剂,凡阴虚有热的咳嗽咯血均可用。

治胃溃疡出血,常配乌贼骨,或配陈棕炭、当归炭、阿胶、白芍等,方如溃疡出血汤。

2、外用止血。

以白芨纱布或用粉剂覆盖创面,不仅对皮肤损伤的止血有效,且在手术时对肝、肾静脉出血的止血也可靠,止血效能较明胶海绵或淀粉海绵更好。

单纯外伤出血,可用白芨末配五倍子末撒敷患处。

3、治肺结核。

历代医家用白芨治疗肺痨的不乏其人,有的还称誉白芨有“补肺”作用,但实际上,白芨在肺结核病的治疗上主要仍在合并有咯血时用。

现代应用白芨治疗浸润型肺结核或空洞型肺结核虽不少,但多配其他药用,有的配雷米封(效果比单用白芨或单用雷米封好),有的配大蒜粥(有一定效果,但副作用较多)按中医传统经验,则多配其他滋阴益气药,如龟板、牡蛎、山甲、阿胶、党参、黄芪等,这样的配伍起到滋养、强壮、补充钙质和抑菌的作用,对促进结核病变消散或纤维化、钙化有一定作用,这也许就是所谓“补肺”的原理所在,但白芨究竟在其中能起到多大作用,这问题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4、治支气管扩张。

有咳嗽和痰常带血者,可以单用(白芨粉每次3g,每日3次),但最好配百合、麦冬、阿胶、三七等养阴药和止血药同用。

外用方面:白芨还可以治疮疡(与皂角共研细末,水调敷,或以蜂蜜调敷),治肛裂(以白芨和石膏粉治成软膏局部涂敷),治皮肤皲裂(白芨粉用麻油调匀外擦),都有一定效果。

使用注意:习惯上本品忌与乌头、附子配伍。

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用量:粉剂3~9g,入煎剂6~18g,大剂可用至27~30g,外用适量。

白芨的作用

1、鼻血不止

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2、心气疼痛

用白及、石榴皮各二钱,研细,加炼蜜和成丸子,如黄豆大。

每服三丸,艾醋汤送下。

3、妇女阴脱

用白及、川乌药,等分为末,薄布包一钱,纳入阴道中,觉腹内热即止。

每天用一次。

4、疔疮、肿疮

用白及末半钱,澄水中,等水清后,去水,以药摊厚纸上贴于患处。

处方举例:

1、白芨枇杷丸:白芨30g,枇杷叶(去毛蜜炙)15g,藕节15g,阿胶珠(蛤粉炒)15g,共为细末,以生地浓煎取汁泛丸,每次3g含化,治咳嗽咳血、肺损阴虚。

2、溃疡出血汤:白芨12g,白芍9g,陈棕炭9g,当归炭9g,阿胶9g(溶化),党参9g,黄芪12g,水煎服。

注:白芨有抗结核菌的作用,配合雷米封治疗肺结核效果较好。

配乌贼骨可治疗消化系统溃疡出血。

白芨有什么功效一、治疗溃疡

白芨可以预防溃疡,而且还能医治十二指肠溃疡,因为白芨的特性,在胃里可以产生胶状膜,促进创面恢复。

白芨中包含的有益因素,还可以起到抗菌的效果,像局部感染是可以避免的。

二、治疗肺病

有些肺病患者,有咯血的症状,比较严重的话,还有可能弄到衣物上。

白芨可以磨成粉,当作药物来进行食用,坚持一段时间就可以恢复了,咯血症状也不复存在。

三、治疗手足皲裂

白芨一般来说,根茎厚实,个头大而且没有根系,才为上品,相反就是劣质品,补药功效就不那么理想。

白芨味道比较酷,但是性质凉,可以止血,让肿块小腿,可以治疗脸部长疮、四肢皲裂等。

四、凝血、止血

白芨蕴含胶状因素,所以具有止血、凝血的功效,可以减少凝血的时间,同时产生人工血栓,从而恢复血管损伤。

五、美容

白芨含有丰富的挥发油物质,可以去除美女脸上的一些小瑕疵,比如斑点、痘痘。

如果磨成粉,然后外用,可以消除痤疮留下来的痕迹,面部光洁无瑕。

白芨的功效与作用非常多,但最好要注意饮食搭配,比如乌头类药材,是不可以与白芨共同使用的,否则很容易引起患者强烈不适。

白芨要适量服用,根据病情来制定合适的方案,进行对症下药。

白芨可以治胃病吗

白芨能够治疗胃病。

白芨具有收敛止血,消肿生肌的功效。

在临床中,可以应用白芨治疗胃溃疡、胃炎等疾病。

白芨进入人体之后,可以在胃部形成保护膜,对于胃部感染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同时对于胃里的幽门螺旋杆菌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白芨可以促进胃部的溃疡面愈合,具有高度的黏性,所以白芨可以治疗胃病。

另外,还可以抗菌、美容、补肺,还可以消肿、生肌等等。

白芨最大的功效是止血的功效,对于胃出血,特别是吐血的患者,具有非常好的疗效。

白芨可以和相关药物相配合,对于胃部出血、肺部出血,还有其他的外伤出血,都有很强的作用。

关于白及的作用与功效和白及的功效是什么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收藏本站。

 白芨是兰科 白芨属的一种。多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叶4~5枚,基部互相套叠成茎状,中央抽出花葶。下面是我为大家带来的白芨的功效和作用,欢迎阅读。

白芨的功效

 别名:连及草、甘根、白给、箬兰、朱兰(《花镜》),紫兰、紫蕙、百笠。

 性味:苦、甘、涩,微寒。

 归经:归肺、肝、胃经。

 功效:收敛止血,消肿生肌。

 主治:内外伤出血、用于咳血吐血,外伤出血,疮疡肿毒,皮肤皲裂;肺结核咳血,溃疡病出血。

 1、治疗溃疡

 白芨有抗溃疡作用,并可治疗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由于白芨有高度钻性,可在胃内形成胶状膜,从而促使溃疡面愈合。而且白芨中的有益成分对葡萄球菌及链球菌有抑菌作用,可在局部形成一保护膜,能控制及防止胃部感染。

 2、治疗肺病

 白芨的补肺功效最早可见于南宋文学家洪迈《夷坚志》中的记载。记载说,当时在台州的一监狱中有囚犯肺部受伤,经常咯血。狱吏用白芨磨成粉后,用米汤喂食该囚犯,数周就痊愈了。白芨这一补肺、止血的方子后来收进了李时珍所著的《本草纲目》中。

 3、治疗手足皲裂

 白芨入药以块茎为主,以根茎肥厚、个大坚实、无须根者为佳。中医认为白芨味苦、甘而涩,性微寒,入肺经。具有止血、消肿的功能,可治疗生疮出血、痈疽肿毒、溃疡、手足皲裂。《渭南本草》谓其“治痛伤肺气,补肺虚,止咳嗽,消肺疹咳血,收敛肺气”。

 4、凝血、止血

 在新鲜的白芨块茎中含水分146%、淀粉3048%、葡萄糖15%,又含有挥发油、粘液质、白芨甘露聚糖等。白芨的止血作用与其所含胶状成分有关,它能显著缩短凝血时间,并加速红细胞的沉降率,使红细胞凝集,形成人工血栓,从而修复血管缺损,从而达到止血的作用。

 据中医古书中记载,白芨性寒,味苦、甘、涩,对治疗烫伤、内外出血、手足皲裂等证均有很好的疗效。

白芨的附方

 1、白芨治肺痿肺烂:猪肺一具,白及片一两,将猪肺挑去血筋血膜,洗净,同白及入瓦罐,加酒煮热,食肺饮汤,或稍用盐亦可。或将肺蘸白及末食更好。(《喉科心法》白及肺)

 2、白芨治肺痿:白及、阿胶、款冬、紫苑等分。水煎服。(《医学启蒙》白及散)

 3、白芨治肺热吐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每服二钱,白汤下。(《本草发明》)

 4、白芨治咯血:白及一两,枇杷叶(去毛,蜜炙)、藕节各五钱。上为细末,另以阿胶五钱,锉如豆大,蛤粉炒成珠,生地黄自然汁调之,火上炖化,入前药为丸如龙眼大。每服一丸,噙化。(《证治准绳》白及枇杷丸)

 5、治发背搭手:白及五钱(炙,末),广胶一两(烊化)。和匀,敷患处,空一头出气,以白蜇皮贴之。(《卫生鸿宝》白及膏)

 6、治瘰疬脓汁不干:白及、贝母、净黄连各半两,轻粉三十贴。前三味,锉焙为末,仍以轻粉乳钵内同杵匀,抄一钱至二钱,滴油调擦患处,用时先以槲皮散煮水候温,洗净拭干,方涂药。(《活幼心书》白及散)

 7、白芨治跌打骨折:酒调白芨末二钱服。(《永类铃方》)⑩治刀斧损伤肌肉,出血不止:白及,研细末掺之。(《本草汇言》)

 8、白芨治汤火伤灼:白及末,抽调敷。(《济急仙方》)

 9、白芨治手足皲裂:白及末,水凋塞之,勿犯水。(《济急仙方》)

 10、治心气疼痛:白及、石榴皮各一钱。为末,炼蜜丸黄豆大,每服三丸,艾醋汤下。(《生生编》)

 11、白芨鼻血不止。用口水调白及末涂鼻梁上低处(名"山根");另取白及末一钱,水冲服。

 12、治产后伤脬,小便淋敷不止:白及、凤凰庆,桑螺娟等分,入猪脬内,煮烂食之。(《梅氏验方新编》)

白芨的禁忌

 1、外感咳血,肺痈初起及肺胃有实热者忌服。

 2、《本草经集注》:"紫石英为之使。恶理石。畏李核,杏人。"

 3、《蜀本草》:"反乌头。"

 4、《本草经疏》:"痈疽已溃,不宜同苦寒药服。"

  白芨的美容功效

 白芨自古就是美容良药,被誉为“美白仙子”,还可治疗痤疮、体癣、疖肿、疤痕等皮肤病。《药性论》云其“治面上疮,令人肌滑”。《本草纲目》云其“洗面黑,祛斑”。

白芨的美容用法

1、绿豆三白面膜

 原料:绿豆粉2茶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粉1茶匙、蜂蜜或牛奶适量

 做法:绿豆粉、白芷粉、白茯苓、白芨粉混,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要是感觉粘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20到30分种。每周可做2—3次

 功效:去痘、去印。

  2、白芨美白面膜

 原料:白芷粉1茶匙、白茯苓2茶匙、白芨粉1茶匙、芦荟鲜汁、蜂蜜或牛奶适量

 做法:将以上三种粉混和,冬天加蜂蜜适量调和要是感觉粘就加几滴牛奶。夏天或是超油皮肤就只加牛奶适量调和。每次20到30分种。

 功效:此款面膜具有柔嫩皮肤、靓白润泽之功能和效果。

黄精是属于常见的一味中药材,在农村地区野生的比较多,每当开花的时候就会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花开的特别的好看。但是现在野生的黄精越来越少了,因为被人们采挖完了,所以现在都是以人工种植的为主。那么2019黄精价格多少钱一斤?怎么种植好呢?

一、黄精介绍

1黄精又叫什么?

黄精又叫鸡头黄精、黄鸡菜、笔管菜、爪子参、老虎姜、鸡爪参、龙衔、白及、兔竹、垂珠、鸡格、米脯、菟竹、鹿竹、重楼、救穷等。

2黄精有哪些功效?

黄精具有补气养阴、健脾、润肺、益肾等功效。

3黄精主要产地分布在哪?

黄精主要产地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甘肃、河南、山东、安徽、浙江等地。

二、2019黄精价格多少钱一斤?

黄精的药用价值比较高,在市场上价格变动也比较大,一般情况下黄精价格在12-30元一斤左右,由于地区不同,价格也不一样,而且有的黄精需要根据种类来定价格,种类好质量好的价格一般也就贵一点,为大家整理2019黄精最新价格如下:

1根据百度采购网显示,黄精批发最新价格在375元一斤,九制黄精最新价格在28-33元一斤,广西黄精市场最新价格在16元一斤。

2根据中药材天地网显示,亳州黄精最新价格甜统个65元一斤,苦统个28元一斤;荷花池黄精最新价格甜统个61元一斤,苦统个41元一斤;玉林黄精最新价格甜统个61元一斤,苦统个40元一斤;安国黄精最新价格甜统个70元一斤,苦统个32元一斤。

以上黄精最新价格仅供参考,以外地区不同价格上还是会有所差异的。

三、黄精怎么种植好?

1黄精种植选地整地

(1)黄精种植的时候一般会选在土壤结构比较完整、肥力充足、排水系统良好的地段,可以是粘性土壤也可以是砂质土壤,在进行人工种植的时候就要选择半阳的地区,不能照射太强,这样也会对黄精造成伤害。

(2)整地的时候先在土壤上面撒上一层基肥,然后再进行深翻,将土地弄平,最后就是在四周都要起好水沟,以及田间每隔一米五左右起出一条小沟,这样就可以等待播种了。

2黄精什么时候种植最好?

黄精种植一般是在每年春季3月份或者秋季8月份的时候进行播种,播种方式有两种,第一种就是块茎移栽,第二种就是种子直播。块茎移栽是在3月份左右的时候将块茎从地下挖出来一部分,然后分成小节,晾干之后一行行均匀的摆放,最后用薄土掩种即可。

3黄精种植施肥方法介绍

黄精生长期间需要比较多的养分,所以追肥的时候按照勤施薄肥的原则进行追肥。第一次追肥是在黄精定植后一周左右,主要是为了提苗,可多施一点氮肥。第二次是黄精生长的旺季需要的养分更多,所以在之后的每个月都需要进行一次施肥,主要是以农家肥为主。

4黄精种植几年可以采收?

黄精在春季和秋季采收都可以,以秋末冬初采收的根状茎肥壮而饱满,质量最佳。黄精移栽根茎1-2年时间才能收获,播种种子需要3-4年时间才能收获。

以上4点就是黄精种植方法介绍。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有关于黄精价格以及怎么种植的介绍,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药农种植户朋友。本文综合于互联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9069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