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永乐青花热水瓶”因出现在央视《寻宝――走进晋江》节目中而大出风头。这个热水瓶是现代热水瓶造型,把手、盖子皆有,所不同的只是材质为青花瓷。不少专家称这个热水瓶造假,明代永乐年间根本不可能有这种器型,网友们也打趣说这个热水瓶是“穿越”回去的。不过,这个热热水瓶”的出现,也让我们感到好奇:没有热水瓶,古人想喝热水非得现烧现喝吗?为了给水保温,古人想出了什么好办法?热水瓶到底是在哪个时代出现的?
1912年,热水瓶漂洋过海到中国我们不妨先来了解一下大家都熟悉的热水瓶 。热水瓶也叫保温瓶。它的外壳有各种颜色、各种材质的,但起保温作用的实际上是内胆。内胆的材质是玻璃,你知道吗?这个胆是双层的,隔层中的空气被抽掉了,在真空的隔层里又涂了一层银或反射涂料。
“热水瓶在西方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差不多是清朝晚期。”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周道祥说。查阅资料不难发现,热水瓶最早是由英格兰科学家杜瓦于1892年发明的。热水变冷通过热对流、热传导和热辐射三种方式。热水瓶胆就是通过解决上面三个问题而制成的。瓶口用软木塞阻止热与冷空气的对流;双层瓶胆之间的空隙抽成真空,解决了热的传导;在瓶胆上涂一层薄薄的银,使它成为反射光线和反射热的一面镜子,从而利用银层把热辐射挡回去。这样,热就不会散失,起到了保温的作用。
而热水瓶传到中国要晚20年左右。据资料记载,1912年德国保温瓶输入中国。到1926年,上海创办了首家热水瓶厂。此后,天津、重庆等地也相继创建保温瓶制造厂。
“民国时期,热水瓶大多是竹壳子,很多年长的人还都见过这种老式的水瓶,也有铁壳子的,但数量不多,因为当时中国的制造技术尚未达到这个水平,所以铁壳子大多是从国外进口的。”周道祥表示。
提及那个明朝青花热水瓶,周道祥表示不可能,别的不提,单说材质,“陶瓷表面易碎,用它装水,一旦打破,对人身体的伤害将是非常大的,不实用啊。
明朝有“瓷胆”水瓶?技术上可以有!缺点是不保温其实,对于那个明永乐青花热水瓶,也有专家发表了不同意见。鉴定专家宁玉新就表示,在永乐年间,将热水瓶双层玻璃的原理应用到瓷器上完全没有技术问题。元代和明代有很多双层杯,隔层的作用跟现在的热水瓶原理是一样的。热水瓶的胆真的可以用瓷器来做吗?
记者请教了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曹建文。“从技术上来说,这是可以实现的。”曹建文表示,制作过程简单说来就是将内外两层模印弄好后,再将它们套在一起,进行连接。清朝乾隆年间的转心瓶就是运用的这个原理。转心瓶不止一层,在一个镂孔瓶内,套装一个可以转动的内瓶,上面绘着各种纹样。转动内瓶时,通过外瓶的镂孔,可以看见不同的画面,犹如走马灯。不过,根据烧窑的要求,两层瓷之间并非真空,而是留有空隙。这样实际上就违背了热水瓶的原理,热量是会流失的。所以双层的瓷器能做出来,但并不是保温的器具。
曹建文还表示,景德镇是明清时期皇家御窑所在地。“但景德镇目前发现的窑址,不管是官窑还是民窑,都没有出土过热水瓶这种器物的残片。”因此,曹建文对那个明永乐青花热水瓶也是持怀疑态度的。
专家们纷纷否定了青花热水瓶,看来在古代想喝点热水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好在聪明的古人找出了许多替代品,不仅环保还赏心悦目。
越国人温酒器、冰酒器满足多种需要既然古代没有热水瓶,那么如何将水保温、古人又有哪些保温设备呢?
南京博物院的考古专家告诉记者,2004年无锡鸿山镇越国贵族墓葬中出土过“温酒器”。只是,这名字并非是古时就有的,而是现代人根据它的形状,推测出用途而起的名字。
参加过那次考古的专家说,当时成套的青瓷温酒器是首次发现,由此可见越国贵族生活的奢华。与之相对应的还有“冰酒器”。冬季使用的温酒器具由炉盘、温酒器组成,颜色是灰白泛青。炉盘内置炭,上面放温酒器,温酒器内置水,温酒器上有很多小孔,小孔内置酒杯。这样以火温水,再以水温酒。而夏季使用的冰酒器与温酒器的结构基本相同,下面为承盘,里面可置冰,再在冰酒器内置水,小孔内置酒杯。冰降水温,从而水降酒温。
不过专家表示,根据考古发现,这种温酒器并非是实用器,也就是并非是越国人真正使用的,而是一种明器,即陪葬用品。当然了,明器也是根据当时日用品的模型仿制的,所以可以判断出当时的越人也使用过这种器具。专家称,当时器具的材质以青铜为多,而并非青瓷,所以很可能越国人真正使用的“温酒器并是青铜的。
在战国时代,还有一种既能保温又能储冰的器物,被现代人形象地称为“古代的冰箱”,它就是曾侯乙墓出土的最古老的铜鉴缶,也是一种温酒器。它的外部为鉴,鉴内置一尊缶。鉴与尊缶之间有较大空隙,夏天可以放入冰块,冬天则贮存温水,尊缶内盛酒,这样就可以喝到“冬暖夏凉”的酒了。
宋朝人隆重推出低碳节能型双层碗最环保时间再推进到宋代,宋人又有什么奇思妙想呢?那时的保温器具中有一种奇特的“碗”
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贺云翱告诉记者,宋朝时有一种双层碗就是为了保温而设计的,名字叫温盘。它由上下两层瓷构成,上层瓷薄,下层瓷厚,中间是空的,注水孔是在盘子两侧的顶部穿一至两个圆孔。使用时向盘内夹层直接注入热水保温,而不使用炉盘烧炭,十分环保。
据记载,这是中国历史上一种独具才智的饮食器皿,尤在北方官宴中得到好评,这一系列还有温酒壶、温碗、温盅等。
“青花热水瓶不可能是真的,据我了解,古代的保温器具,以碗类为主,瓶状的保温器具迄今为止还没有怎么见过。”贺云翱表示。
宋代时还有另一种原理相同的碗,它有一个特别的名字,叫孔明碗。江西景德镇陶瓷学院教授曹建文说,孔明碗最大的特点是由两个碗上下粘接而成,两个碗中间留空,不同的是,在外面碗的底心有一圆孔相通,人们便因这个“孔明而将其美称为“孔明碗。江外碗底的孔是让沸水进入夹层后,使碗内的食物保持温度,所以起这个名字也是称赞这种技艺的智慧。其实,该碗与诸葛亮一点关系也没有。
孔明碗产生于宋代,明代也有制造。起始是北宋龙泉窑,碗比较厚实,外碗底的孔比较大。到了明代,孔明碗较薄,外碗底的孔较小。宋代的孔明碗大多为青釉器,明代则有青花、五彩等品种。
清朝人茶桶、提篮是居家旅行必备保温器最实用虽然专家表示温盘沿用到了明清。不过,清代又有了新花样。
贺云翱提及了清代一种多层食盒,他曾在皖南看到过,材质既有木质的,又有瓷器的,多层食盒让热量聚集,可以起到保温的效果,十分简单实用。
而南京市民俗博物馆内还收藏着两种保温器具,一种是茶桶,“清代时,古人会把茶壶放在藤编的或者木质的茶桶里。”民俗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介绍说,以木质的茶桶为多,有圆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多种形状,富贵人家使用的茶桶外面会雕花或者描金,非常考究,茶壶和茶桶之间有空隙,上面会塞上棉花等东西保温。另外,还有一种叫提篮,里面放着木食盒,有提手,跟现代的篮子有点像。
1、温酒壶用铜、铁、锡、陶瓷等比较好,它们具有很好的稳定性,就算在高温加热下也不会和酒发生反应,其中陶瓷是从古至今使用最多、最环保的材料。
2、烫酒壶是一种可以使酒加热之后饮用的器皿,也被称为温酒壶,在冬天喝酒的时候是非常方便的,一般来说,做烫酒壶的材质要仔细选择,必须在高温加热之下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以免产生化学反应对人体造成危害。
3、现在在市面上比较流行的温酒壶材质有铜、铁、锡、陶瓷之类的,其中陶瓷是从古至今流传最广的,它主要的成分是氧化钙,因为不含有对人体有害的铅和其它物质,非常的绿色环保,长期使用甚至对人有益。
当时青铜器共分为食器、酒器、水器和乐器四大部,共50类,其中酒器占24类。按用途分为煮酒器、盛酒器、饮酒器、贮酒器。此外还有礼器。形制丰富,变化多样,基本组合主要是爵与觚。
盛酒器具是一种盛酒备饮的容器。其类型很多,主要有尊、壶、区、卮、皿、鉴、斛、觥、瓮、瓿、彝。每一种酒器又有许多式样,有普通型,有取动物造型的。以尊为例,有象尊、犀尊、牛尊、羊尊、虎尊等。
饮酒器的种类主要有觚、觯、角、爵、杯、舟。不同身份的人使用不同的饮酒器,如《礼记•礼器》篇明文规定:“宗庙之祭,尊者举觯,卑者举角。”湖北随州曾侯乙墓中的铜鉴,可置冰贮酒,故又称为冰鉴。
温酒器,饮酒前用于将酒加热,配以杓,便于取酒。温酒器有的称为樽。
古代饮酒的器皿,盛行于夏商,西周时期已经少见,但其得名是宋代的事情。宋人好古,在收藏、梳理古物时,看到这种酒器状如振翅欲飞的羽雀,遂取其谐音,命名为爵,其夏商时期的确切名称反而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爵的功能上相当于现代的酒杯,一般形状是前有流,即倾酒的流槽,后有尖锐状尾,中为杯,一侧有鋬,下有三足,流与杯口之际有柱,此为各时期爵的共同特点。
斝,我国古代小型容酒器,在行裸礼时所用,也可兼作温酒器。斝初见于夏代晚期,盛行于商,多用青铜铸造,基本造型为三足,一鋬(耳),两柱,圆口呈喇叭形,形状似爵而大,然无流无尾,仅在口缘上有两柱。腹有圆形而平底的,有腹部分裆,袋足似鬲的,也有少数体方而四角圆,四足,带盖的。斝在商早期多为平底、空锥形足或较瘦的袋状足,胎体轻薄,纹饰简单,一般只有一层花纹。商中期至西周早期,斝多为圆底或肥圆的,袋状腹,柱形足,器体厚重,花纹繁缉,常用蕉叶纹、饕餮纹、云雷纹等纹样装饰,有的以云雷纹做地,其上饰有多层花纹。斝在盛酒之后,香气四溢,能够激起豪饮之兴。作为礼器,斝常与觚、爵等组合成套使用。
以上两种酒具都是三只脚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