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浆爆发分异矿床

岩浆爆发分异矿床,第1张

一、概述

金伯利岩曾是原生金刚石的唯一来源。碳酸岩是铌-稀土等稀有金属的重要来源之一。这是两类与碱性超基性岩和碱性岩浆岩有关的较为特殊的岩浆矿床。

金伯利岩由其最早的产地南非金伯利而得名,这种岩石因主要组成矿物为金云母、橄榄石,并多具特征的角砾状构造也曾叫角砾云母橄榄岩,被认为是一种分异差的偏碱性超基性岩。经过长期研究,已肯定金伯利岩岩浆起源于地幔,具有特殊演化和复杂的成岩条件,与发现较晚的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实际上可能构成一个渐变系列 ( 梅厚钧,2000) 。

金伯利岩岩体呈岩筒状、岩脉状或小岩席状,常成群产出。典型的岩筒是岩浆及碎屑物质充填火山管道形成的。金伯利岩中常有来自上地幔和上覆盖层岩石的包体或角砾,还有早期金伯利岩岩球、岩屑,岩石结构很不均一。主要组成矿物可有斑状、粗粒和细粒基质的不同世代。金伯利岩的主要矿物成分有橄榄石和金云母,还有镁铝榴石、镁钛铁尖晶石、蛇纹石、碳酸盐矿物,有些还有铬透辉石。岩石化学成分以硅低、铝低、镁和钾高为特征。金刚石在金伯利岩中含量低且不均匀,具有开采价值的岩体含量在一立方米岩石中不过 0 5 克拉 ( 1 克拉 =0 2 g) 。

碳酸岩是一种较少见的岩浆岩,主要由碳酸盐类矿物组成的侵入岩。主要矿物可以是粗粒或细粒方解石,也可以是白云石或铁白云石,还可以有少量的钠、钾、钙碳酸盐以及一些钠长石、钾长石、钠辉石、角闪石、硅灰石、磁铁矿、重晶石等。碳酸岩岩体的最典型产状是呈环状杂岩体,与碱性岩共生或与超基性岩及碱性岩共生。此外也有呈岩墙、岩床以及在近火山口呈岩流与霞石岩岩流、凝灰岩一起产出的。有的研究者认为由方辉橄榄岩组成的局部地幔岩部分熔融产生初始金伯利岩浆,当其受地幔热柱驱动上升时,富含CO2饱和熔液的岩浆经过液态不混溶可分异形成碳酸盐岩浆。碳酸岩中可以含有多种不同矿产,主要含稀土类矿产和铁矿床,有含磷灰石的,有含烧绿石等富铌矿物及含稀土元素矿物的,个别岩体还产铜和铀。

金伯利岩和碳酸岩在时空分布上有一定伴生关系,产出的地质环境和构造控制很相似。两类岩石均产于古老的地盾和稳定地台中,岩体成群分布在大陆板块内地幔隆起的热点,特别是已发育为裂堑及裂谷的地带,受深断裂系统的控制。根据金伯利岩和碳酸岩产状的特点,特别是有的岩筒明显为火山颈,有的碳酸岩与某些碱性岩一起呈岩流产出,近期研究中也特别强调了这类岩浆矿床形成于同火山环境的性质。世界上金伯利岩体和碳酸岩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有前寒武纪、古生代和中生代的,一个地区也有不止一个时代的。最重要的含金刚石金伯利岩体形成时代是元古宙和白垩纪。世界是上最重要的金刚石矿床是南非金伯利,其次有俄罗斯西伯利亚雅库特。澳大利亚是最先发现含金刚石钾镁煌斑岩的地区,碳酸岩在东非洲很多地区、巴西、加拿大、美国等都有分布,东非裂谷系广大地区内有众多的碳酸岩产地,并与含或不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一起产出。我国先是在湘西探明金刚石砂矿,20 世纪 60 年代在山东蒙阴找到第一个具工业价值的金伯利岩型金刚石原生矿,并进一步扩展到辽宁南部地区。近年来还在贵州镇远、湖北大洪山等地区发现钾镁煌斑岩,进行了找矿地质研究工作。

二、重要矿床

1 南非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矿床

在南非已发现 200 多个金伯利岩体,它们侵入于古老的结晶片岩、花岗岩及石炭纪至侏罗纪的砂岩和粗玄岩中。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无矿的金伯利岩和碳酸岩、碱性岩的分布大致呈两条交叉的带,一条呈北东向从桑斯兰起经金伯利地区一直延至东北勒陀利亚。另一条近东西向,由莱索托起在金伯利穿过前一个带延至西北面的波斯特马斯堡。岩筒的分布受太古宙地盾与几个台向斜带交界的隐伏断裂及其交叉处控制。在金伯利地区8 5 km2面积内有 15 个岩筒组成岩筒群,它们常几个集中在一起或分布在一条线上,富金刚石的岩筒位于主干断裂交会部位。

金伯利岩筒平面上多呈不规则椭圆形,直径从 250 ~ 850 m,在剖面上呈陡立的漏斗状,主要岩筒 ( 图 3-13) 开采深度早已超过 1000 m。有些呈岩脉产出的岩体延伸达数十公里。根据重要岩筒采矿和研究资料复原了一个岩筒模式 ( 图3-14) 。上部火山口,常被角砾物质充填,中心有凝灰质沉积,可有金伯利岩脉穿入,中部火山颈,呈圆—椭圆形,四壁直立或向中心倾斜。角砾状金伯利岩为凝灰物质胶结,向下变为无角砾有同源包体的斑状、隐晶斑状金伯利岩,有的岩筒向下变为岩脉。

图3-13 南非金伯利岩的构造环境( 引自米契尔·加森)( 波浪线表示纳米比亚和 Bushmanland 基底中的走向)

金伯利岩原生矿物有橄榄石、金云母、少量铬铁矿、锆石和石墨,次生矿物有蛇纹石、石棉、伊丁石、滑石、绿泥石、方解石、石髓等。金伯利地区的岩筒上部常受到强烈风化,在深数十米的风化蚀变产物 “黄土”和 “蓝土”中都采出金刚石。在岩筒中金刚石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可集中到每立方米内含 0 6 ~0 8 克拉。可采地段平均含量为0 000036% ~ 0 00009% 。金刚石有不同的变种,常见的是一种具平滑的或阶梯状层状晶面的八面体,透明无色或**。晶体直径从极微小到 8 ~10 cm。

2 鲁中、辽南金伯利岩中金刚石矿床

20 世纪 60 ~ 70 年代,先后在山东蒙阴地区和辽南复县地区发现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是我国重要的原生金刚石矿床。蒙阴有 3 个金伯利岩带,50 多个含金刚石金伯利岩体,辽南有规模更大、质量更好一些的金刚石原生矿和砂矿。

鲁中、辽南地区位于中朝地台上,并且这些地区以分布着太古宙的灰色片麻岩和科马提岩组合的花岗岩绿岩带为特征。更明显的是含矿金伯利岩体局限在郯庐断裂带两侧40 ~70 km 范围内的次级断裂带中。已知原生矿橄榄岩组合具有 3100 Ma 的年龄值,而含矿金伯利岩则为 450 ~490 Ma,大致相当于晚奥陶世,与这一地区当时整体抬升的构造运动时间一致。

图3-14 金伯利岩岩浆系统综合模型( 引自梅厚钧,1989)

含金刚石金伯利岩呈岩管和岩墙状产出,并集合成岩群,3 个以上岩群构成金伯利岩田,岩管直径几十米,少数几百米,出露面积一般不超过 1 km2( 图 3-15) ,岩墙长十几米至几千米不等,宽 0 3 ~0 7 m,局部到 20 m,向下延伸达数百米。一个金伯利岩田内常常有个别岩体达工业品位。研究认为这些岩体大部分应属根部带或浅成相。

金伯利岩结构、成分非常不均匀,岩体边缘相中有震旦系、寒武系和奥陶系灰岩、砂岩、页岩捕虏体,更多的捕虏体是基底的片麻岩和麻粒岩,此外还有纯橄榄岩、石榴子石方辉橄榄岩、石榴子石和铬尖晶石二辉橄榄岩、金云母辉石橄榄岩等地幔岩捕虏体,其大小多为 1 ~10 cm,浅成相岩石具块状构造,多数橄榄石粗晶假象嵌布在由橄榄石、金云母、蛇纹石、方解石、钙钛矿组成的细粒基质中,有时有富金云母的金伯利岩。岩墙中的岩石含粗晶,少具细粒隐晶结构。两个地区金伯利岩中普遍含铬镁铝石榴子石和铬尖晶石。还有少量铬透辉石、镁钛铁矿、碳硅石等,其中铬镁铝石榴子石、铬尖晶石具找矿指示意义。两地区金刚石的晶形、颜色、粒级特征各不相同,如山东胜利 1 号岩管中以曲面菱形十二面体最多,八面体次之,多为褐灰等色,无色至浅黄少于 30%。品位一般为80 ~ 120 ct /100 t。辽宁 50 号岩管中金刚石八面体最多,另有三角薄片双晶和立方体等,颜色以无色为主,褐色次之,**不到 10%。所获的大钻石近 60 余克拉,岩体品位在200 ct /100 t 左右。两地原生矿床一定距离内都发现冲积砂矿,金刚石质量优于原生矿床。

图3-15 山东蒙阴红旗六号岩管岩体形态及岩性分布图 ( 地表)( 据国土资源部 613 矿科研队)

3 东非及南非碳酸岩型稀有金属矿床

东非广大地区内都有碱性岩和碳酸岩分布,主要是与东非裂谷系有关,产在裂谷系及与之有关的隆起区内部或附近。岩体形成的时代由南向北逐渐由老变新。津巴布韦的碳酸岩是三叠纪的,赞比亚和马拉维南部的杂岩是早白垩世的,到坦桑尼亚北部沿东非隆起的东部边缘,在南段的碳酸岩是白垩纪的,而北段到现在仍然是间歇活动着的地区。南非的前寒武纪碳酸岩所处的位置认为是此裂谷系南端的延伸部位。

东非大多数碳酸岩呈环状杂岩体。碳酸岩与碱性岩共生,较深部位也有超基性岩。碳酸岩常产在岩体核心,即所谓中心式,如津巴布韦和马拉维、肯尼亚、乌干达等地的岩体。另外也有一些岩体无碱性岩伴生或成岩墙、岩席状分布于主干断裂中,如坦桑尼亚有延伸达 25 km 的例子。

碳酸岩体含有不同类型的矿产,如津巴布韦、南非的碳酸岩含中等品位的原生磷灰石矿,马拉维的奇尔瓦岛上有含磷灰石的白云石、透闪石碳酸岩,有高达百分之几的烧绿石。马拉维还有产稀土的碳酸岩,赞比亚、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也有高含量稀土矿物碳酸岩。马拉维南部主干裂谷内的 Kangankunde 火山口有三个铁白云石-菱锶矿碳酸岩构成的矿体含4% ~7%独居石、14%菱锶矿、少量重晶石,是世界上最大稀土-菱锶矿之一。

南非 Palabora 是一少见的含铜碳酸岩碱性岩超基性岩杂岩体。岩体主体为辉石岩,边缘有正长霓长岩,近南北向延长 6 5 km,宽 2 5 km,侵入于较老的花岗岩中。岩体中部有一个中心式碳酸岩株,碳酸岩周围发育的是磷灰石磁铁矿橄榄岩和蛇纹石化的蛭石-辉石-橄榄石似伟晶岩。这种蛇纹石化蛭石辉石橄榄石似伟晶岩在辉石岩大岩体轴部近北端还形成另外两个中心,以橄榄石-蛭石似伟晶岩构成其核心,整个岩体被一系列北东向岩墙切穿 ( 图 3-16) 。这一地区有三个露天矿场,一个开采碳酸岩、磷灰石磁铁矿橄榄岩中的铜矿,另两个开采由金云母风化成的蛭石-橄榄石似伟晶岩中的蛭石和辉石岩中富集的磷灰石。杂岩体中心的碳酸岩体有黄铜矿、斑铜矿、辉铜矿,岩体含铜平均为 0 69%,副产品有金、银、铂族元素、斜锆石和铀方钍石。

图3-16 南非 Palabora 杂岩体地质略图( 引自梅厚钧,1989)

4 鄂陕秦岭碱性岩带中的碳酸岩矿床

秦岭的碱性岩类分布在华北地块南缘和扬子地块北缘的深切断裂地带,按岩石组合分为两个系列,一个是碱性岩-碱性花岗岩系列,包括霞石正长岩、正长岩-粗面岩、石英正长岩、碳酸岩、碱性花岗岩等; 另一个是碱性基性岩、碱性超基性岩系列,包括霓霞岩、霓辉岩、钛铁霓辉岩、辉石碱长岩、金伯利岩及晚期的碳酸岩等。形成时代从新元古代、古生代到中生代,均属地壳拉张环境下产物。已知代表性矿床属于晚古生代碱性岩,分布于安康—武当—随州一带,如湖北竹山庙垭岩体。属早中生代深源碱性岩建造的在嵩县-卢氏-华县地区,如陕西华县华阳川碳酸岩碱性岩带。

竹山庙垭岩体由正长岩、正长斑岩、方解石碳酸岩和铁白云石碳酸岩组成,产于新元古代和早志留纪地层中,岩体长 2 95 km,宽 580 m,岩体几乎全部矿化,已圈定 40 多个矿体,多为层状、不规则层状透镜状,主矿体长大于 1000 m,宽数十米至 200 m。正长岩、正长斑岩、方解石碳酸岩都含铌与稀土金属,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较富铌,铁白云石碳酸岩和方解石碳酸岩较富稀土,主要矿石矿物有铌铁矿、铌铁金红石、独居石、氟碳铈矿,共生矿物有烧绿石、铌钛铀矿、铌钽铁矿、铌易解石、铌钇矿、磷灰石、黄铁矿等,矿石平均含 Nb2O50 118% ,TR2O30 168% ,稀土元素以铈族为主。

华县华阳川矿床产于太古宙大华群中,碳酸岩由方解石碳酸岩、金云母方解石碳酸岩、磷灰石方解石碳酸岩及后期的白云石碳酸岩脉组成。沿断裂裂隙充填呈脉群产出。围岩为花岗伟晶岩、花岗斑岩、碱性岩脉及其蚀变岩。矿体呈不规则透镜状、似板状,长500 ~ 900 m,宽 5 ~ 20 m,部分为隐伏矿体,矿石矿物包括含铌、铀 ( 钍) 矿物、含钡的天青石、方铅矿、磁铁矿、黄铁矿等,是铀、铅、铌、稀土、锶的大型综合矿床。

三、成矿条件和成因问题

研究金刚石矿床成因有一些特殊的问题,首先是在什么情况下能提供金刚石生成所需的高温高压条件,以及又如何在岩浆温度压力降低时金刚石能不被熔融或分解而稳定存在。现在已有根据的认为含金刚石的金伯利岩浆起源于地下深处,是由地幔岩经部分熔融运移而形成的。这种岩浆的最大特点是富镁、富碱、尤其是富钾。金伯利岩中有方辉橄榄岩、榴辉岩包体。与金刚石共生的矿物除橄榄石、金云母外,常有镁铝铬铁矿、镁铝榴石,都是很好的证明。据实验资料,金刚石形成最适宜的温度为 1200 ~ 1800℃,压力为45 ~ 60 kPa。而且多次实验获得一条近似的金刚石-石墨平衡曲线,当压力不变,温度迅速降低时金刚石可处于稳定状态,但当温度不变压力迅速变化时,则金刚石会由稳定态转化为石墨稳定区内的亚稳定态,最后转化为石墨。所以金伯利岩不是在地下深处缓慢冷却,而是在巨大内压力下,通过爆发侵位于近地表浅处迅速冷却,在这种情况下,金刚石就有利于保持稳定或保持亚稳定态而得以保存。

有关金刚石中碳的来源、金刚石生成时间、生成方式存在不同认识。有一种观点认为金刚石是金伯利岩浆从地下深部捕获的,即金刚石和榴辉岩等一样是事先存在于地幔岩中的组分,一些研究者指出世界许多地区金刚石的年龄都是前寒武纪的,从 3300 Ma 至2700 Ma,而容矿的金伯利岩或钾镁煌班岩的侵位年龄则从元古宙到第三纪都有。还有一种观点认为金刚石是金伯利岩从被同化的含碳岩石中得到碳而生成的,但碳同位素资料不能证明这种解释,而且现在知道地幔的去气作用中,CO2是一种重要的成分。多数人目前持有的看法还是认为金刚石和其他造岩矿物一样是从金伯利岩浆中结晶出来的。并把它归入早期岩浆矿床,认为金刚石是较早从岩浆中分结出来形成的非常分散的浸染体。也有人推测金刚石的形成只能是在深度很大 ( 可能超过 100 km) 压力很高的环境下,碳或碳化物渗移到岩浆结晶作用发生的地方生成的。金伯利岩中的金刚石按其种类、结晶外貌,颜色和粒度都是多种多样的,除了完整的金刚石晶体外,还可见到晶体碎屑,橄榄石、石榴子石中有金刚石的包裹体,金刚石中也有橄榄石、石榴子石等的包裹体,可见金刚石不仅与这些矿物生成时间互相接近,而且也同样受到金伯利岩浆结晶喷发这些急剧变化过程的影响。但现在对于金刚石有多少是在金伯利岩来源的地方生成,在岩浆上升过程中又有多少金刚石晶出以及当岩浆发生气体爆炸时是否也有金刚石结晶这些问题,还很难作出明确回答。

碳酸岩及有关矿床研究较晚,加速开展调查研究是近 40 ~50 年的事情。对碳酸岩的成因也曾有过岩浆、热流交代、捕虏体改造和气体加注等不同认识。有人曾根据方解石有很高的熔点而怀疑可能没有碳酸岩岩浆存在,但到后来实验观察到在由 H2O-CO2联合产生压力为 5 MPa 和 900℃时方解石即开始熔融,特别是到 1960 年观察到喷出的碳酸岩岩浆。综合碳酸岩岩体的野外产状和岩石学、岩石化学诸方面的研究,碳酸岩岩浆成因已不容再有怀疑。特别是碳酸岩含有岩浆岩、特别是碱性岩中所共有的稀有元素,尤其富 Zr、Nb、La、Ce 等微量元素。还有碳酸岩岩石中的锶同位素特点87Sr /86Sr 与沉积成因的碳酸盐岩石明显不同而与伴生的碱性岩相同,它们的87Sr /86Sr 比上地壳物质低,这就说明它们起源地区不是地壳而是下地壳或上地幔。

金伯利岩和碳酸岩有关矿床的成因联系现在已得到很多研究者的肯定。一是不仅在如东非裂谷已知典型地区,而且在一些新的地方都可看到两类矿床在同一岩区内产出。二是岩石学研究确定了它们作为偏碱性超镁铁质岩区岩石在岩石成分上的一些共同之处,可以有根据地推测它们是起源于地下深处,且可能有共同的地幔岩源岩。此外这些岩石都是岩浆通过深断裂带上升到近地表,侵位在同火山环境中,从而受到区域构造的控制。

四、勘查评价要点

含金刚石金伯利岩岩筒和碳酸岩稀有金属矿床已有了根据世界典型地区矿床资料建立起来的矿床模式。

这两类矿床生成和产出的构造背景是大陆内古老地盾及元古宙就已稳定下来的地台。大多是在区域性深断裂带包括时代较新的裂谷带中。也产在克拉通边缘已变形的盖层岩石中,最直接的找矿前提和勘查对象是有关的碱性超镁铁质岩,包括金伯利岩角砾岩筒、富钾镁煌斑岩、碳酸岩及伴生的其他超基性岩、碱性岩以及发生碱交代作用的岩石。大的碱性岩区 ( 带) 及特殊的暗色岩区是找矿有利的方向。金伯利岩和碳酸岩形成的时间从早元古代以来各时代都可以有,但世界范围内重要的形成时代是中元古代和中生代的白垩纪。

金伯利岩特征的产状是岩筒或岩管,碳酸岩的典型产状是环状岩体,此外也呈岩脉及不规则形态,岩体成群分布。金伯利岩体一般都很小,岩筒直径一般几十米,少数几百米,但深度大。在这些岩体分布区内常常有多种其他脉岩分布。有的研究者认为: 碳酸岩中稀有金属和其他矿产产出的深度位置及组合关系可能存在一定规律 ( 图 3-17) 。

据称,现在世界上已发现金伯利岩体近 5000 个,但含金刚石的仅约 500 个,有工业价值的仅是其中十分之一。金刚石在岩体中很不集中,也很不均匀。但人们已掌握了一些判别岩体含矿性的标志特征,如金伯利岩中含橄榄石多并且呈斑晶出现时成矿有利,镁铝榴石含量高含矿性好,铬尖晶石中 Cr2O3含量高含矿性好,微量元素中 Cr/V、Ni/V、Cr / Ti、Th / U 比值高时成矿有利,岩石化学成分 ( Cr2O3+ NiO) / TiO2较高者含矿性好,此外岩体中含纯橄岩、橄辉岩等包体多的成矿也有利。在一些较大的区域中可能先有金刚石砂矿发现,可进一步找寻原生矿床。此外 Cr、Ti、Mn、Ni、Co、PGE、Ba 等异常,碳酸岩矿床还有稀土、U、Th 等异常也都是成矿的标志。

图3-17 超基性-碱性岩垂直截面中含矿碳酸岩的矿物类型( 引自 V I 斯米尔诺夫)

找到了如下资料,看对您有没有点帮助啊?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起源于古波斯语,“Zumurud”,原意为绿色之石。后演化成拉丁语Smaragdus,大约在公元16世纪左右,成为今天英文名称。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

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其分子式为Be3Al2[Si6O18],属于绿柱石家族中最“高贵”的一员。属六方晶系。晶体单形为六方柱、六方双锥,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翠绿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折光率1564-1602,双折射率0005-0009,多色性不明显。非均质体。硬度75,密度263-290 克/立方厘米。解理不完全,贝壳状断口。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其区别如下:萤石,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小,为4,密度318 克/立方厘米,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绿碧玺,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磷灰石,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为5,折光率较大,为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翡翠,优质半透明翠绿色翡翠较似祖母绿,但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此外含铬钒钙铝榴石,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合成祖母绿,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还有绿柱石三层石、箔衬祖母绿、注油祖母绿等经仔细观察和鉴定均可与祖母绿相区别。

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祖母绿的评价与选购的依据是颜色、透明度、净度和重量。天然祖母绿主要有哥伦比亚祖母绿、乌拉尔祖母绿、巴西祖母绿和津巴布韦祖母绿等。颜色多呈透明、鲜艳的翠绿色、淡黄绿色等。外貌柔绒状,包裹体常见。在偏光器中明亮,转动360度时有四次明暗变化,为非均质体。二色镜下多色性不明显。滤色镜下呈粉红色。祖母绿较脆,怕高温,遇火会褪色,在高温下容易炸裂,佩带和保存时要十分注意。

祖母绿的产地祖母绿的主要产地有哥伦比亚、乌拉尔、巴西、印度、南非、津巴布维等。

哥伦比亚出产的祖母绿,以其颜色佳、质地好、产量大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祖母绿产地。哥伦比亚最主要的两处祖母绿矿床是木佐(Muzo)和契沃尔(chivor),它们分布在波哥大东北约100km范围内,地处科迪勒拉山脉之中。哥伦比亚祖母绿从16世纪中叶就开始生产了,当时祖母绿矿山属占领者西班牙人所有,直到1886年才归为国有。几个世纪以来,木佐和契沃尔矿山一直是世界上最大的优质祖母绿供应地,垄断了国际市场,约占世界优质祖母绿总产量的80%。哥伦比亚祖母绿主要产在沉积岩系的方解石纳长石脉之中,围岩为炭质页岩和灰岩,含祖母绿的方解石脉、白云石一方解石脉、黄铁矿方解石脉一般长60m,宽01一20cm,呈脉状和网脉状。祖母绿在含矿脉中呈斑晶状产出。祖母绿呈柱状晶体,平均长2--3cm,颜色为淡绿一深绿。略带蓝色调、质地好、透明。祖母绿晶体中可见一氧化碳气泡,液状氯化钠和立方体食盐等气液固三相包体,这在其它地区祖母绿中是非常罕见的,只有哥伦比亚祖母绿才有。另外,还常有黄铁矿、黑色炭质物,水晶、铬铁矿等包体。一般认为以契沃尔矿区的略带蓝色的翠绿祖母绿质量最佳,称得上世界最美丽的祖母绿。1969年在哥伦比亚发现一粒重7025克拉的巨大祖母绿。

乌拉尔祖母绿是1831年被一个农民发现的,矿区位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sverdlovsk)附近。一个世纪以来,生产出成千上万克拉的优质祖母绿。矿床产在超基性岩的金云母石英岩之中,围岩为受质超基性岩,其中有许多花岗伟晶岩和细晶岩侵入。祖母绿在云母岩中呈不均匀的斑晶。祖母绿呈淡绿一深绿色,略显**调。多为柱状晶体,有时为扁平板状晶体,平均长3一5cm,祖母绿晶体中常含阳起石包体,不规则排列,还有黑云母包体,呈叶片状和鳞片状。祖母绿的件生矿物有磷灰石、金云母等。

南非(阿扎尼亚)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27年,矿床位于伟晶岩接触带附近的黑云母片岩和黑云母--绿泥石片岩中,祖母绿的形成同富含挥发份的高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相互作用密切有关。祖母绿晶体为压扁的板状,含黑云母和硫化物包体。祖母绿颜色有分带现象,从浅绿至深绿,晶体一般长为3—5cm。位于南非德兰士瓦省东北部矿床中的祖母绿质量极高,但晶体较小,伴生矿物有电气石、金绿宝石、黄玉等。目前南非仍是世界上祖母绿的主要生产国之一,曾于1956年发现了一颗重24000克拉的优质祖母绿晶体,是世界上最大的祖母绿晶体。

津巴布维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57年。目前产量很大,已成为世界上一个新兴的祖母绿主要出口国。矿床产在太古代结晶岩中,围岩为透闪片岩和绿泥石片岩。祖母绿呈不均匀分布的斑晶产出。矿体长300--500m,厚02--10m,深100—200m。祖母绿在矿带中含量不到10%。优质祖母绿占新开采出祖母绿总量的5%,祖母绿呈六方晶形柱状体,晶体的平均粒径1--3mm,大的晶体达3cm,祖母绿粒度小,但质量高、艳绿色、非常美丽,伴生矿物有金绿宝石等。

巴西祖母绿产地比较多,但祖母绿晶体细小,多瑕疵,于1962年才在巴伊亚州境内发现了优质祖母绿。这一矿床在古老变质岩系的伟晶岩中和其邻近的云母石英岩中。晶体几乎完全透明,颜色鲜艳,可与哥伦比亚祖母绿媲美。

1970年在坦桑尼亚马尼亚拉湖西岸的国家公园里发现了一处优质祖母绿矿床。祖母绿产在块状伟晶岩和黑云母片岩的岩脉里。祖母绿的形成与花岗伟晶岩侵入到变质超基性岩体中相互作用有关。含祖母绿的云母岩经常同伟晶岩脉伴生,与祖母绿伴生的矿物有金绿宝石、石榴石、红、蓝宝石、磷灰石等。祖母绿颜色为淡黄绿色、浅绿色和浅艳绿色,晶体较小,一般01一5cm,最大的4cm。

巴基斯坦白沙瓦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58年,矿床呈北东向延伸,面积达180亩。围岩是滑石片岩,有蛇纹岩脉侵入,有大量网状热液石英脉的部位矿化好,下部滑石片岩中祖母绿富集呈囊状产出。祖母绿形成同花岗伟晶岩和含铬变质岩之间接触变质作用有关。石英脉中祖母绿晶体破碎,滑石片岩中祖母绿晶体完好,呈深绿色、透明、多数晶体大于1克拉,但多含有包体。优质祖母绿可以同哥伦比亚的祖母绿相比。

印度拉贾斯坦邦祖母绿矿床发现于1943年。含祖母绿矿带规模大,南北长200km,宽30km。祖母绿形成同花岗伟晶岩侵入到受变质的超基性岩中有关。祖母绿呈不均匀的斑晶产出,围岩为强烈混合岩化的黑云母片岩和片麻岩。祖母绿晶体小,多有裂纹,质量较差,晶体为柱状和扁平状,平均长3—5cm,颜色为淡绿色至深绿色,透明--半透明。

澳大利亚佩斯祖母绿矿床于1909年开始开采,是澳洲唯一的祖母绿矿山,矿床产于花岗伟晶岩侵入的受变质超基性岩的云母片岩中,为富含挥发份的高温气成热液与超基性岩作用而形成的祖母绿矿床。祖母绿晶体为六方柱状,长2cm,淡绿--黄绿色。祖母绿晶体中含杂质包体少,总体质量较高。宝石级祖母绿占开采出来的祖母绿总量的11%。

祖母绿产出地区还有阿富汗,祖母绿生长在热液蚀变大理岩和云母片岩、辉长一闪长岩岩墙之中,产于厚23m,长10m的石英--微斜长石碳酸盐岩脉中。祖母绿呈深绿色,透明的较少,一般长1—15cm。1973年采出最大的一粒晶体28cm。

奥地利萨尔茨堡城是欧洲唯一的祖母绿产地,中世纪开采出一些祖母绿,现在已经很少生产了。这里的祖母绿粒度小,很少超过1—2克拉的。而且多瑕疵和包体,属低质祖母绿。

祖母绿产地还有美国的北卡罗来纳、挪威等。中国云南最近也发现一些似祖母绿晶体,无论从顾色、成分及其氧化铬含量的分析均可认定它们属于祖母绿。晶体长的达5—8cm,呈淡绿色,多包体,横裂很多,多不透明或半透明,属低档祖母绿,只能琢磨素面宝石。祖母绿产在老变质片岩之中,据说规模较大,极有远景。

哥伦比亚所出产的祖母绿早已闻名于世,而其中一种罕为人知的达碧兹粒状祖母绿,更是世上独一无二的。1946年在著名矿区穆佐(Muzo)的比亚博兰卡(Pena Blanca)首次发现这种罕见的祖母绿宝石—达碧兹,西班牙文原意是:研磨蔗糖的轱辘。因宝石中心有一六边型的核心,由此放射出太阳光芒似的六道线条,形成一个星状的图案,故因此得名。

当地人深信这是神的特别恩赐,每一道线条都代表祝福:健康,财富,爱情,幸运,智慧,快乐。因为宝石的特殊性质,故均打磨成弧面型,而不作平面切割。随着比亚博兰卡矿区的关闭,现存达碧兹就愈显珍贵。现存于大英帝国,伦敦维多利亚及艾博特博物馆的 The star of Andes(安第斯之星):重达 8061克拉(见图)。

祖母绿的英文名称为Emerald,又叫“吕宋绿”、“绿宝石”。古希腊人称祖母绿是“发光”的“宝石”。

红宝石产地质地最好的是缅甸 产量最大的是泰国 阿富汗 巴基斯坦 越南 印度 俄罗斯,阿富汗红宝石的固态内含物有很多种,最常见者为呈菱形、解理的块状无色方解石。,因为阿富汗红宝石和缅甸一样是由大理岩中开采出来,此外也常见磷灰石与六方形透明平板状物云母,其它云母外形有呈不规则平板状,颜色为不透明黑色或带一点金色。阿富汗红宝石也偶有凝析出的金红石丝状物,大多较短且似云雾状。然而大部份红宝石都缺乏完整丝状物,表示出现星光的机会较少。估价您这件宝贝不过万。当然具有一定的收藏意义和升值空间

橄榄石体积都是比较小的,一般橄榄石都在一到三克拉左右的重量,而一克拉橄榄石价格在800到1500元左右的价位。

且三克拉到十克拉的橄榄石是很少见的,在市场上五克拉左右的橄榄石的价格是600元左右一克拉,而超过十克拉的橄榄石价格就是以每克拉3000元左右的价位。

橄榄石价格决定因素

第一点从颜色:观察橄榄石的绿色是否纯正深艳,黄绿色过多的,橄榄石价格不会很高的。

第二点从晶体:观察橄榄石的晶体内部,冰裂、棉絮、瑕疵越少越好,橄榄石价格会越高。水晶都会有些瑕疵,这些都是天然形成,不可避免的。

第三点从切工:观察橄榄石饰品的边缘是否有毛边现象,是否有边棱平直、切工好不好,这些都会影响橄榄石价格。

-橄榄石 (矿物)

众所周知,虽然蓝宝石&红宝石是同族兄弟,但出生地确有些差别。本文中所提到的是蓝色蓝宝石,下文简称为蓝宝石。

目前,拍卖市场是以克什米尔、缅甸和斯里兰卡三大产地的蓝宝石最为著名。但其实,每个产地均有高品质的蓝色蓝宝石产出,现在,小吉双手奉上《蓝色蓝宝石产地大全》,快学习并收藏吧~

世界主要蓝宝石产地分布图 ©《世界主要彩色宝石产地研究》

至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蓝色蓝宝石主要集中在亚洲,其中克什米尔、缅甸、斯里兰卡都是非常著名的蓝宝石产地。此外在非洲、大洋洲、美洲也有蓝宝石产出。

一、克什米尔

克什米尔蓝宝石被誉为世界上最名贵的蓝宝石,其地位就如同缅甸抹谷的红宝石和哥伦比亚祖母绿。

4228ct垫形矢车菊蓝宝石,产自克什米尔

如果你对克什米尔这个名字比较陌生,那么相信矢车菊蓝宝石一定能勾起你的回忆。矢车菊蓝宝石最早产于印度的克什米尔,给人以朦胧的天鹅绒般的独特质感,与“矢车菊”花相似而得名。

矢车菊花

克什米尔位于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山谷,由于领土争端、储量枯竭以及开采难度等问题的影响,已经很难在克什米尔地区找到具有矢车菊蓝色的蓝宝石。

克什米尔无烧蓝宝石中的点状包裹体,该包裹体令蓝宝石在光照下产生丝绒状外观

特别地,克什米尔蓝宝石中的色带是诊断性特征, “乳白色”的色带由显微颗粒组成,非常细小,虽然会降低蓝宝石的透明度,但也因此产生了独特的“天鹅绒”外观。

克什米尔蓝宝石中还可见各种形状的固体包裹体,体积较小的锆石包体最为常见,其中细长针状/柱状的韭闪石晶体和柱状电气石晶体具有产地意义。

二、缅 甸

缅甸蓝是传统的蓝宝石产地,宝石主要产于伟晶岩、刚玉正长岩和片麻岩等类型的岩石中,矿区较多且产出的蓝宝石品质也较好。缅甸蓝宝石主要有3个矿区:抹谷 、孟苏和南亚色。

皇家蓝蓝宝石

抹谷蓝宝石以其内部洁净、透明度高、颜色鲜艳等优点在宝石贸易中享有较高的声誉。蓝色蓝宝石地顶级颜色被称为“皇家蓝”,除了蓝色以外,还有紫罗兰色、紫色、**等多种颜色;孟苏蓝宝石颜色和质量总体不如抹谷矿区;南亚色地区产出的蓝宝石粒度较小。

“皇家蓝”是一种正蓝或略带紫色调的蓝色,是对蓝宝石颜色的最高评级之一。饱和度和明度符合一定条件的Vivid Blue或Deep Blue可以达到“皇家蓝”的评级(点击了解蓝色蓝宝石分级标准)。值得注意的是, “皇家蓝”不限产地。

缅甸蓝宝石中3组定向排列的金红石针状包体

缅甸蓝宝石中最常见的矿物包体是金红石,不同长度的金红石定向分布,呈灰色或彩色干涉色。

缅甸蓝宝石中的金红石针

此外,还可见黑色不透明石墨、浑圆粒状锆石、磁体矿、磷灰石、金云母、白云石等矿物包裹体。

缅甸蓝宝石中的针片状矿物包体缅甸无烧蓝宝石中的碳酸质矿物包裹体

缅甸蓝宝石常见聚片双晶,双镜面平行于菱面体方向。有时在两组双晶面结合处可见出溶的针状硬水铝石形成的“交面空管”。

缅甸蓝宝中具干涉色的聚片双晶

三、斯里兰卡

斯里兰卡蓝宝石原石

斯里兰卡产出的彩色宝石品种多样,素有“宝石之岛”的美誉。蓝宝石的开采和贸易在斯里兰卡有着久远的历史。直至今日,斯里兰卡依然是全球最大的优质蓝宝石产地之一。

斯里兰卡蓝宝石中定向排列地金红石针状包体

斯里兰卡蓝宝石颜色非常丰富,其中包括稀少的粉橙色帕帕拉恰蓝宝石,也是星光蓝宝石的主要产地。

斯里兰卡无烧蓝宝石中的箭头状金红石包裹体

斯里兰卡蓝宝石中的针状金红石针与缅甸的相比更细长。针状金红石往往平行于底面或柱面定向分布(可产生六射星光效应),个体粗大的针状金红石可见“箭头状”双晶。其它矿物包裹体还有尖晶石、磷灰石、黄铁矿、赤铁矿、长石、锆石、晶质铀矿、水铝矿等。

斯里兰卡蓝宝石中的格子状流体包体

含丰富的流体包裹体是斯里兰卡蓝宝石最大的特点之一,流体包裹体组合形态相对规则、组成图案美丽。

斯里兰卡无烧蓝宝石中的平行色带

四、泰 国

泰国中西部地区和东部地区的蓝宝石资源较为丰富。泰国蓝宝石主要产地有尖竹汶府、大叻、北碧府、帕府等地,产出的红蓝宝石占泰国刚玉总产量的90%以上。

黑色星光蓝宝石主要产于泰国,当三向排列的金红石针和赤铁矿/钛铁矿针状包裹体呈一定角度相交时,会出现由金**和银白色组成的十二射星光(两组六射星光组成),也叫“双星光”现象“。

十二射星光泰国蓝宝石

泰国蓝宝石中最特征的包裹体是以固态包体为中心的扁平状应力裂隙,常见**半透明磷灰石、无色透明斜长石、磁黄铁矿、方解石、黑云母等矿物包裹体。

五、马达加斯加

近年来,马达加斯加也逐渐成为宝石资源主产国,伊拉卡卡(Ilakaka)、塔那那利佛(Antananarivo)、图利亚拉省(Tolinaro)及安其拉纳纳(Antsiranana)等地均有蓝宝石产出。马达加斯加产出的蓝宝石出口较大,但产量不太稳定,受政策影响较大。

马达加斯加无烧蓝宝石中的平行管状包裹体

马达加斯加蓝宝石内部金红石针多呈针状,大小不等;可见细长的管状或纤维状包裹体,若有较大的空管常会充填橙红色“浸染物质“;此外还发现有长石、锆石、铌铁矿、尖晶石、独居石、角闪石、石墨、云母等矿物包裹体。

马达加斯加蓝宝石中含铌的铁矿物马达加斯加蓝宝石中的"毛刺状"包裹体

六、美国蒙大拿州

美国也有较为丰富的蓝宝石矿资源,但最著名的是蒙大拿州蓝宝石。蒙大拿州是北美最多产的宝石级蓝宝石产地,蓝宝石原生矿主要产于约戈地区(Yogo Gulch)。

美国Yogo蓝宝石 © GIA

Yogo蓝宝石常呈六方板状晶形,因此导致其切磨后通常小于1克拉。可通过包裹体和微量元素鉴定其产地。目前探明Yogo蓝宝石产量居大,未来有可能会大量进入珠宝交易市场。

七、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是蓝宝石主要产地之一,商业价值高的蓝宝石主要产于与碱性玄武岩相关的次生矿床中,大部分澳大利亚蓝宝石来自新南威尔士。

澳大利亚蓝宝石透明度低,主要呈深蓝色、黑蓝色,也可见白色、灰绿色、**等多种颜色,颜色不均匀。

澳大利亚蓝宝石可见明显生长环带,内部一般较干净,可出现少量赤铁矿、长石等固态包裹体,也可见少量流体包裹体、次生愈合裂隙。

蓝宝石原石晶体

八、中国山东

在中国,海南、福建、江苏、青海、山东等地均有蓝宝石分布。山东昌乐是目前开采规模最大的蓝宝石产地。

与澳大利亚相似,山东蓝宝石产于玄武岩中的岩浆矿床,透明度低,颜色普遍较深,色带发育,此外还有一些绿色、蓝绿色和黄绿色的蓝宝石产出。内部固体包裹体种类多,常见有体积较大的锆石、金红石、石榴子石、钛铁矿、刚玉微晶等。流体包裹体常成群分布于愈合裂隙面上,或呈指纹状、弯曲管状等。六方生长环带也是山东蓝宝石的重要特征之一。

GUILD蓝色蓝宝石颜色分级标准

结 语

不同产地的蓝宝石虽然宝石学特征类似,但因产出的地质条件和地球化学环境不同而存在差异,经过漫长的岁月,这些差异仍旧被记录和保存下来,作为重要的产地鉴别特征。

部分来源于网络,侵删

(一)白垩系重矿物组成特征

库车坳陷白垩系中主要重矿物有锆石、电气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磁铁矿、赤褐铁矿、钛铁矿、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黝帘石、榍石、白钛矿等。少量见有角闪石、辉石、锡石、刚玉、独居石、尖晶石、蓝晶石、板钛矿、十字石等。

1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及ZTR指数(图3-1,图3-2)

锆石、电气石和金红石这三种矿物在重矿物中最为稳定,几乎在所有结晶岩中均可见到。

(1)锆石

锆石多为无色半圆状、不规则状,少有玫瑰色滚圆状,少数呈自形晶、长柱状,个别有褐色斑点。以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含量较高,以牙哈-提尔根-轮西地区含量最高,如台1井含量为3123%,牙哈2井含量为3031%,牙哈4井含量为4326%,提103井含量为3624%,轮西1井含量1018%,齐满1井含量为2526%。英买力地区含量也较高,且北部井区含量高于南部井区,如英买901井含量为1193%,英买8井含量为936%,英买9井含量为1942%,英买902井含量为985%,英买21井含量为915%,英买101井含量为552%,英买206井含量为312%,英买5井含量为173%。羊塔克地区含量亦较高,平均为166%~841%,如羊塔2井含量为841%,羊塔1井含量为56%。

西部靠近温宿凸起地区锆石含量低,如南喀1井平均含量仅176%,玉东2井平均含量为133%,却勒101井含量为103%,乌参1井含量稍高,平均达346%。

北部山前带锆石含量总体低,西部库尔干、塔克拉克等露头剖面平均含量仅118%~135%;至吐北-大北地区含量也较低,平均为128%~247%。向东至克拉苏地区,锆石含量有所增高,如巴什2井平均含量为36%,克拉2井平均含量为363%,克拉205井平均含量为465%,克拉202井平均含量达344%。坳陷内东秋8井锆石含量较低,平均仅266%,但东秋5井含量较高,平均达687%,可能受南部物源的影响。克孜1井区、迪那井区、吐孜井区锆石含量与克拉苏地区相似,平均为303%~46%。东部野云2井含量有所增加,为529%。

(2)电气石

电气石多为褐色不规则圆状,少数呈浅黄褐色、灰棕色柱状,个别为蓝色。电气石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锆石基本一致,牙哈、轮台、提尔根地区含量最高,如台1井平均含量为727%,牙哈4井平均含量为633%,牙哈2井平均含量为971%,提103井平均含量为684%,轮西1井平均含量为522%,齐满1井含量为628%。英买力地区含量也较高,如英买901井平均含量为458%,英买8井平均含量为433%,英买21井平均含量为545%,英买9井平均含量为813%,英买902井平均含量为733%,英买101井平均含量为5145%,英买206井平均含量为277%,英买5井平均含量为197%。

北部山前带电气石含量总体较低,平均为04%~355%,仅在克拉202井出现高值,平均含量达355%。

图3-1 库车坳陷东部地区白垩系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及ZTR含量

图3-2 库车坳陷西部地区白垩系稳宝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及ZTR含量

(3)金红石

金红石多为红褐色不规则滚圆状,少有浅黄褐色圆状晶形。库车坳陷白垩系金红石含量均不高,在01%~412%之间,总体上是英买力、牙哈、轮台的一些井含量稍高,北部山前带在克拉202井出现高值,有的井未见金红石。

(4)ZTR指数

库车坳陷白垩系稳定重矿物含量可以分为几个典型的区带,总体上前缘隆起带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较高,相应地ZTR指数高,以东部的提尔根、牙哈、轮台地区最高,如牙哈4井ZTR指数为4959%,牙哈2井为4414%,台1井为3974%,提103井为4308%,轮西1井为1571%,齐满1井为3154%。向西至英买力地区ZTR虽有所降低,但总体仍然较高,如英买21井为1515%,英买8井为1368%,英买901井为1651%,英买9井为2895%,英买902井为1718%,英买101井为1126%,英买206井为612%,英买5井为454%。

羊塔克地区ZTR指数也较高,如羊塔6井为607%,羊塔5井为372%,羊塔4井为524%,羊塔2井为1207%,羊塔101井为352%,羊塔1井为866%。

西部南喀地区、玉东地区、却勒地区ZTR值低,如南喀1井为27%,玉东2井为315%,却勒101井为155%,但乌参1井可达528%。

北部山前带ZTR指数总体低,以西部露头区库尔干、塔克拉克剖面最低,仅为175%~185%;大北-吐北地区有所增加,为229%~419%;向东至克拉苏地区又有所增加,为408%~1029%。坳陷内东秋5井区ZTR指数也较高,达919%,向东至克孜、迪那、吐孜地区有所降低,如克孜1井ZTR指数为64%,迪那201井平均为458%,吐孜井区为377%~485%。东部野云2井为736%。

2较稳定矿物石榴子石、磷灰石

石榴子石多为无色,少量肉红色,呈不规则棱角状、阶梯状,少有粒状、滚圆状,个别有浅橘**或粉红色;部分见褐色斑点,属于铁铝榴石和钙铁榴石。石榴子石稳定性低,主要出现在某些中基性喷出岩、变质岩和沉积岩母岩中。

从塔里木北部地区石榴子石含量的变化趋势看,总体上也是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含量高,但其变化趋势与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有一定差异。石榴子石含量最高的地区出现在英买力地区北部井区,如英买8井、英买901井、英买21井、英买9井、英买902井等,平均含量达4131%~776%,英买力地区南部的一些井,如英买101井、英买206井、英买5井,其平均含量为1215%~1868%;牙哈、提尔根、轮台地区仍然有较高的石榴子石含量,平均达3154%~4959%,但轮西1井石榴子石含量较低,仅为1571%。

羊塔克地区石榴子石含量也较高,平均为181%~2986%,西部的玉东地区、却勒井区、乌参1井区及库尔干、塔克拉克等地区石榴子石含量很低,平均为063%~672%,但南喀1井出现了高值,平均含量达2629%。

北部山前带以大北-吐北地区石榴子石含量较高,平均为1213%~2303%,其他地区均很低,平均为043%~72%,但在巴什2井、克孜1井出现了相对高值,分别为1913%和1095%。

磷灰石也是一种低稳定矿物,无色,呈圆粒状及圆角柱状,在研究区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前带及西部的一些井区,如英买101井、英买206井及克拉井区等,东部的轮西1井、牙哈2井也有出现。

3不稳定矿物绿帘石、黝帘石

绿帘石(黝帘石)多为黄绿色、暗绿**,少有无色者,多呈不规则粒状,少量呈滚圆状、柱状,是典型的来自变质岩区的矿物。其在塔里木北部地区含量变化较大,在英买力地区的英买21井、英买8井等井中具较高的含量,绿帘石平均含量可达762%~2068%,黝帘石平均含量也较高,平均达154%~17%,但在英买力东部的英买901井、英买902井、英买101井、英买206井等含量很低,绿帘石平均含量仅02%~07%;羊塔克井区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绿帘石含量,平均为03%~1588%;玉东、南喀、却勒地区,绿帘石含量很低,为047%~107%;前渊隆起带东部的牙哈、轮台等地区,绿帘石含量较低,但轮西1井具有较高的绿帘石、黝帘石含量,两者合计可达4436%。

北部山前带总体绿帘石含量低,平均为02%~43%,只有个别地区具相对高的绿帘石含量,如乌参1井区含量平均达616%,吐北1井平均为673%,库尔干剖面达1583%。

4含铁矿物(磁铁矿、赤褐铁矿、钛铁矿)

含铁矿物在研究区分布广泛,平均含量相对较高,磁铁矿、钛铁矿是典型的来自基性岩、超基性侵入岩源区的重矿物。北部山前带总体具有相对高的磁铁矿、钛铁矿含量,如克拉苏地区,平均达2399%~6768%,迪那-克孜井区平均为5356%~659%,吐孜井区含量稍低,为46%~1288%,野云2井磁铁矿含量较高,为2903%;吐北-大北井区平均含量为883%~3942%,库尔干、塔克拉克露头含量较低,平均为1371%~1935%。

西部乌参1井区磁铁矿含量低,平均为798%,玉东、南喀、却勒地区具有相对较高的磁铁矿含量,平均为1398%~3816%;羊塔克井区磁铁矿含量变化很大,平均为044%~2918%,部分井出现有钛铁矿。

英买力地区具有较高的磁铁矿、钛铁矿含量,但以钛铁矿为主,钛铁矿平均含量可达264%~5167%,牙哈、轮台等井区主要为钛铁矿。

赤褐铁矿在研究区主要反映沉积岩源区的属性,如沉积时的古气候条件,其富集代表一种极端氧化的环境。北部山前带基本上具有较高的赤褐铁矿含量,而南部英买力、牙哈、轮台、南喀、玉东、却勒、羊塔克地区,赤褐铁矿含量较低。

5含钛矿物(白钛矿、板钛矿)

从区域分布看,北部山前带含量低或无,如吐孜、克拉井区无白钛矿或含量很低,而英买力地区、牙哈、轮台地区具有相对高的白钛矿含量,如英买力井区平均含量为784%~4517%,牙哈井区平均含量为5255%~6983%。

(二)古近系重矿物组成特征

库车坳陷古近系重矿物组成与白垩系具有相似的特征,主要重矿物也是由锆石、电气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磁铁矿、赤褐铁矿、钛铁矿、云母、绿泥石、绿帘石、黝帘石、榍石、白钛矿等组成。少量的见有角闪石、辉石、锡石、刚玉、独居石、尖晶石、蓝晶石、板钛矿、十字石等。

1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及ZTR指数(图3-3,图3-4)

图3-3 库车坳陷西部地区古近系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及ZTR含量

图3-4 库车坳陷东部地区古近系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及ZTR含量

(1)锆石

锆石多呈无色半圆状、不规则状,少数为玫瑰色滚圆状,个别呈自形晶、长柱状,个别有褐色斑点。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锆石含量较高,以牙哈地区最高,如台1井含量为577%,牙哈2井为3076%,牙哈4井为1704%,牙哈3井为1937%,向西含量有所降低,如齐满1井为825%。英买力地区含量也较高,如英买901井含量为935%,英买701井含量为753%,英买17井含量为1417%,英买21井含量为1321%,英买23井含量为1251%,英买902井含量为63%。

西部靠近温宿凸起地区锆石含量最低,如南喀1井锆石平均含量仅053%,玉东2井平均含量仅02%。却勒、羊塔地区锆石含量较低,平均为143%~352%。

北部山前带锆石含量总体较低,平均为1%~73%,西部乌参1井含量平均为268%,自上而下分为两个部分:上部4678~4783m均值为35%,下部5320~5461m均值为165%,说明其沉积时距物源的远近有所不同。吐北-大北地区在山前带锆石含量最低,平均为1%~215%。向东至克拉苏地区,锆石含量有所增高,如巴什2井平均为34%,克拉2井平均为384%,克拉205井平均为39%,克拉202井具有相对高值,平均含量达73%。坳陷内东秋5井锆石含量较高,平均达898%,可能受南部物源的影响。迪那地区锆石含量与克拉苏地区相似,平均为298%~393%,吐孜地区锆石含量也很低,平均仅为141%~182%。

(2)电气石

电气石多为褐色不规则圆状,少为浅黄褐色、灰棕色柱状,个别为蓝色。电气石含量的变化趋势与锆石基本一致,牙哈、轮台地区含量最高,如台1井平均含量为253%,牙哈4井平均含量为606%,牙哈3井平均含量为51%,牙哈2井平均含量为1543%。英买力地区含量较高,如英买901井平均含量为4%,英买701井平均含量为258%,英买17井平均含量为429%,英买21井平均含量为716%,英买23井平均含量为389%,英买902井平均含量为1015%,齐满1井平均含量为594%。北部山前带电气石含量总体较低,平均含量为05%~696%,仅在克拉202井出现有高值,平均含量达695%。东秋5井电气石含量也相对较高,为345%。

(3)金红石

金红石多为红褐色不规则滚圆状,少有浅黄褐色圆状晶形。库车坳陷古近系金红石含量均不高,在02%~56%之间,有的井未见金红石。

(4)ZTR指数

库车坳陷古近系稳定重矿物含量可以分为几个典型的区带,总体上前缘隆起带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较高,相应地ZTR指数也高,以东部的提尔根、牙哈、轮台地区最高,如牙哈4井ZTR指数值为231%,牙哈3井为2477%,牙哈2井为5179%,在台1井达到最大值83%。向西至齐满、英买力地区含量有所降低,但总体仍然较高,如英买21井为207%,英买17井为185%,英买23井为167%,英买902井为165%,英买901井为134%,英买701井为11%。西部南喀地区、玉东地区含量最低,如南喀1井ZTR指数为091%,玉东2井为077%。

北部山前带以大北-吐北地区和吐孜地区最低,吐北-大北地区ZTR指数为22%~325%,吐孜地区为223%~319%。西部的乌参1井区ZTR指数也较低,平均为368%。克拉苏和迪那地区ZTR指数较高,如在迪那地区,ZTR指数平均为553%~778%,在克拉苏地区为45%~1425%,在克拉202井达1425%。坳陷内东秋5井区ZTR指数较高,达1301%。

2较稳定矿物石榴子石、磷灰石

石榴子石多呈无色,不规则棱角状、阶梯状;少量呈肉红色,粒状、滚圆状,个别有浅橘**或粉红色;部分见褐色斑点,属于铁铝榴石和钙铁榴石。从塔里木北部地区石榴子石含量的变化趋势看,总体上也是库车坳陷前缘隆起带含量高,但其变化趋势与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有一定差异。石榴子石含量最高的地区在英买力,平均达2737%~5958%;牙哈地区仍然有较高的石榴子石含量,平均达1062%~4779%;但轮台地区的台1井石榴子石含量较低,仅为57%。西部的南喀地区、玉东地区及乌参1井区,石榴子石含量最低,平均为03%~066%;却勒-羊塔克地区石榴子石含量较低,平均为12%~961%;大北-吐北地区石榴子石含量亦较低,平均为32%~1537%,但在吐北1井出现异常高值,达1537%;克拉苏地区石榴子石含量变化较大,平均含量为173%~112%,东秋5井石榴子石含量也较高,平均为816%,迪那井区石榴子石含量较低,平均为312%~472%。在吐孜地区出现了较高的石榴子石含量,平均为769%~1485%。

磷灰石无色,呈圆粒状及圆角柱状,主要分布于北部山前带及西部一些井区,如迪那、吐孜井区、克拉苏地区,平均含量为02%~19%,吐北-大北地区有相对较高的磷灰石含量,平均为2%~53%,却勒-羊塔克地区部分井见有少量磷灰石,牙哈-轮台及英买力地区井下基本未见磷灰石。

3不稳定矿物绿帘石、黝帘石

绿帘石(黝帘石)多为浅黄绿色、暗绿**,少有无色者,多为不规则粒状,少量滚圆状、柱状。其在塔里木北部地区含量变化较大,在英买力地区的西部英买21井、英买23井、英买17井等具很高的含量,绿帘石平均含量可达955%~3123%,黝帘石平均含量也较高,平均达077%~362%,但英买力东部的英买701井、英买901井、英买902井等含量很低,绿帘石平均含量仅03%~077%;却勒井区也具有相对较高的绿帘石含量,平均为211%~531%;羊塔克、玉东、南喀地区,绿帘石含量很低,平均为027%~095%;前缘隆起带东部的牙哈、轮台等地区,绿帘石含量较低,平均为13%~2%。

北部山前带总体绿帘石含量低,平均为027%~19%,个别井具有相对高的绿帘石含量,如乌参1井区绿帘石含量平均达823%,吐北1井平均含量为843%,吐孜2井平均含量为658%。

4含铁矿物(磁铁矿、赤褐铁矿、钛铁矿)

北部山前带总体具有相对高的磁铁矿、钛铁矿含量,如克拉苏地区,平均含量达1015%~5115%,迪那-吐孜井区平均含量为117%~384%,吐北-大北井区平均含量为295%~2985%,乌参1井区平均为1069%。

英买力地区的英买21井、英买23井、英买17井、英买701井等具有较高的磁铁矿、钛铁矿含量,但以钛铁矿为主,钛铁矿平均含量可达3635%~8308%;却勒井区也具有较高的磁铁矿含量,平均达1455%~2285%;玉东、南喀、羊塔克等井磁铁矿含量很低,平均仅048%~928%。牙哈、轮台等井区主要为钛铁矿。

总体上北部山前带基本上具有较高的赤褐铁矿含量,而南部英买力、牙哈、轮台、南喀、玉东、却勒、羊塔克地区,赤褐铁矿含量较低。

5含钛矿物(白钛矿、板钛矿)

从区域分布看,北部山前带含量低或无,如吐孜井区无白钛矿,迪那井区白钛矿平均含量为18%~828%,却勒井区平均含量为234%~478%,英买力地区、牙哈、轮台地区具有相对高的白钛矿含量,如牙哈井区平均含量为418%~6457%。

(三)重矿物组合的物源指示意义

从前述白垩系、古近系重矿物组成及含量的变化看,两者具有一定的相似性,说明白垩系、古近系物源供应具有一定的继承性,但又有局部的差异性。

1白垩系重矿物组合的物源指示意义

(1)重矿物组合

1)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石榴子石-钛铁矿-板钛矿-白钛矿-榍石-绿帘石组合: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高,ZTR指数高,白钛矿、石榴子石、钛铁矿含量高,其他重矿物有绿帘石、黝帘石、榍石、十字石、尖晶石,少量见有蓝晶石、刚玉、锡石等,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东段的轮台、提尔根、牙哈、齐满1井区,及英买力地区的北部井区如英买8井、9井等,在迪那201井、东秋5井也有相似的重矿物组合,可能源于一个岩性相同的物源供应区。

2)锆石-电气石-石榴子石-黝帘石-绿帘石-云母组合:该组合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黝帘石含量高,同时具有较高的绿帘石、云母矿物含量,少量见有锡石、刚玉等重矿物,主要分布在轮西1井区,说明该井区可能更多地受来自基底变质岩物源区的影响。

3)锆石-电气石-石榴子石-磁铁矿-绿泥石组合: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较低,ZTR指数低,磁铁矿含量高,有少量的绿泥石,主要分布在吐孜井区、东秋8井区、野云2井区、克孜1井区。

4)锆石-电气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磁铁矿-绿帘石-绿泥石组合: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较低,磁铁矿含量相对较高,普遍含磷灰石、绿帘石,在北部山前带、西部的南喀、玉东、羊塔克、乌参1井区、库尔干露头区都出现这一重矿物组合。

(2)物源意义

1)北部山前带:北部山前带是白垩系沉积的一个稳定物源供应区,稳定重矿物含量低,磁铁矿含量高,普遍含绿帘石、绿泥石、榍石、云母,但各地区物源母岩类型有一定差异。东部吐孜井区可能为一个物源供应区,其特点是褐铁矿含量高,处于较强的氧化干旱环境;向西至克孜1井区,磁铁矿和石榴子石含量高;再至克拉苏、大北、吐北地区,磁铁矿、石榴子石、磷灰石含量高,含较多的绿泥石、绿帘石,且巴什2井含非常高的云母,说明其更靠近源区;西部库尔干、塔克拉克地区,其物源区母岩类型可能有一定差异,磷灰石、石榴子石含量很低,局部出现有含量较高的绿帘石、云母,如库尔干剖面。

2)西部:西部乌参1井区、南喀、玉东、却勒、羊塔克地区具相似的重矿物组合,均具有较高的石榴子石含量,羊塔1井、乌参1井区具有相对高的绿帘石含量,但乌参1井、玉东2井区、却勒101井区石榴子石含量很低。英买力地区南北方向物源供应有一定差异,北部井区可能更多地受东南方向物源供应的影响,稳定重矿物含量高,不含磁铁矿,但钛铁矿、白钛矿含量高,普遍含十字石、尖晶石等,而南部井区如英买5井、英买101井、英买206井等,更多地具有与西部物源相似的特征。

3)东部、东南部:该区的重矿物组合特征非常典型,稳定重矿物含量高,不含磁铁矿,但钛铁矿、白钛矿含量高,同时普遍含十字石、尖晶石等。

4)中部坳陷区(野云2井、东秋5井、东秋8井、迪那201井):该区的重矿物组合特征明显,具有双重物源区供应特征,如东秋5井具有东部、东南部物源供应的特征,其重矿物组合明显与牙哈、提尔根地区相似,不含磁铁矿,钛铁矿含量高,ZTR指数较高,而东秋8井、迪那201井、野云2井则主要接受北部物源区供应,局部受东部、东南部物源供应的影响。

2古近系重矿物组合的物源指示意义

(1)重矿物组合

1)锆石-电气石-金红石-石榴子石-钛铁矿-板钛矿-白钛矿-榍石-绿帘石组合: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高,ZTR指数高,白钛矿、石榴子石、钛铁矿含量高,主要分布在塔北隆起东段的轮台、牙哈、齐满1井区,及英买力地区的北部井区,如英买8井、英买9井等。英买力北部井区与东部轮台、牙哈、齐满井区在其他微量重矿物含量上有一定差异,英买力地区主要微量重矿物为十字石、尖晶石、榍石,黝帘石含量较高,而牙哈、轮台、齐满地区微量重矿物主要为尖晶石、榍石。在迪那201井、东秋5井、羊塔1井、羊塔101井也有相似的重矿物组合,可能源于同一个岩性相同的物源区。

2)锆石-电气石-石榴子石-磁铁矿-绿泥石组合: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较低,ZTR指数低,磁铁矿含量高,含少量绿泥石,主要分布在东秋8井区、依南井区。

3)锆石-电气石-石榴子石-磷灰石-磁铁矿-绿帘石-绿泥石-白钛矿组合:稳定重矿物锆石、电气石、金红石含量较低,磁铁矿含量相对较高,普遍含磷灰石、绿帘石,在北部山前带、西部的南喀、玉东、却勒、羊塔克、乌参1井区都出现这一重矿物组合。

(2)物源意义

1)北部山前带:北部山前带仍然是古近系沉积的一个稳定物源供应区,稳定重矿物含量低,磁铁矿含量高,普遍含石榴子石、绿帘石、绿泥石、榍石、云母,但各地区物源母岩类型有一定差异。东部吐孜井区稳定重矿物含量及ZTR指数普遍低于迪那井区,但石榴子石、绿帘石含量高于迪那井区,二者可能为一个物源供应区,但前者更靠近源区;向西至克拉苏、大北、吐北地区,磁铁矿、石榴子石、磷灰石含量高,含较多的绿泥石、绿帘石。

2)西部:西部乌参1井区、南喀、玉东、却勒地区具相似的重矿物组合特征,稳定重矿物含量及ZTR指数低,主要重矿物为磁铁矿、石榴子石、绿泥石、绿帘石、白钛矿,却勒井区石榴子石含量高于其他井区,特征的是在却勒井区出现有独居石、刚玉、辉石等。英买力地区稳定重矿物含量高,石榴子石含量很高,不含磁铁矿,但钛铁矿、白钛矿含量高,普遍含十字石、尖晶石等。羊塔克地区重矿物组合似乎同时具有英买力地区和西部却勒、南喀、玉东的双重特征。

3)东部、东南部:重矿物组合特征非常典型,稳定重矿物含量高,不含磁铁矿,但钛铁矿、白钛矿含量高,普遍含尖晶石等。

4)中部坳陷区(东秋5井、东秋8井、迪那201井):重矿物组合特征明显,具有双重物源区供应的特征,如东秋5井具有东部、东南部物源供应的特征,其重矿物组合特征明显与牙哈、提尔根地区相似,不含磁铁矿,钛铁矿含量高,ZTR指数较高。东秋8井、迪那201井主要接受北部物源区供应,局部受东部、东南部物源供应的影响。

常见宝石有十几种。宝石,特别是高档宝石价格昂贵,绝非低收入者所能消费得起。常见宝石简述如下:

(一)钻石——宝石之王(图8-2)

图8-2 蓝色钻石(刘瑞等,2007)

矿物学名金刚石,经琢磨后成为钻石。摩氏硬度10,是目前世界上最硬的物质,其磨光面永远光亮如镜。折光率高达24,绝大多数宝石的折光率在18以下。色散强,光线照射时,闪烁不定,异常迷人,“出火”强烈。颜色要求无色,但深色透明者为珍品,而微蓝者最佳。化学性质极其稳定。缺陷是过脆,易打碎,不耐800℃以上高温。产量少,只有约20%的金刚石矿物可加工成钻石,其余只能作为工业用途。自然界产出的金刚石多为八面体、十二面体、菱形、立方体等,在晶面上,常见有倒三角形的小凹坑。人们利用金刚石已有2000多年历史了,但颗粒都较小,质量大于100克拉的不足2000粒,大于200克拉的不足500粒,而大于500克拉的更是仅有20粒,极其难得。世界上最大的金刚石名叫库利南,于1905年发现,质量高达3106克拉,相当于一个成年男子的拳头大小。

钻石小于024克拉为小钻,025~099克拉之间为中钻,1克拉及以上为大钻。人们把1克拉分成100份,每一份为1分钻。

钻石原石:因为极高的硬度,可用刻划或热导仪鉴定;

钻石成品(肉眼鉴定):对油脂的亲和力很强,用手触摸表面,会立即粘上一层油脂,若滴一小滴水在表面,水滴成团状,若分散则为假钻。

有一种专门用来假冒钻石的“人造锆石”,性质极其接近钻石,可以用热导仪或根据其相对密度来鉴定,因为锆石的相对密度大。

目前全世界有27个国家产金刚石。最早发现钻石是在印度,南非钻石以粒大而著称,全世界100克拉以上的共发现1900多粒,95%都是产于南非。澳大利亚年产钻石7,吨为头号生产国。此外还有巴西、扎伊尔、俄罗斯等国。

中国的金刚石主要产于湖南的沅江,辽宁的瓦房店,山东的临沭、蒙阴等地。

(二)姊妹宝石——红宝石(图8-3)、蓝宝石(图8-4)

图8-3 红宝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4 星光蓝宝石(刘瑞等,2007)

1特征

两者都属于刚玉,化学成分Al2O3,六边形桶状或柱状晶形,硬度9,性脆不耐碰撞,在2050℃以下不会燃烧,不溶于酸。

红宝石为红色的刚玉,颜色主要有粉红、鲜红、紫红和暗红等,以鲜红为最佳。尤以一种略带蓝色调的纯红色红宝石最为罕见,俗称“鸽血红”。天然出产的红宝石都很小,达到1克拉的已不多见,大于5克拉的极为罕见,迄今为止最大的天然红宝石发现于缅甸,质量为3450克拉。

蓝宝石泛指除红宝石以外的任何颜色的刚玉,但要在前面冠以颜色以区别,如**蓝宝石。蓝宝石以鲜艳的天蓝色而色质均匀为最佳。蓝宝石产量高于红宝石,几克拉为常见,但超过100克拉也为罕见珍品。世界上最大的蓝宝石质量达19千克,产于斯里兰卡。

红、蓝宝石晶体中若有细针或细线状的金红石包裹体定向排列时,将其琢磨成半球形素身石,会产生六射星光,俗称“星光红宝石”(图8-5)或“星光蓝宝石”。

2红、蓝宝石的仿冒品

人造红、蓝宝石可以用焰熔法制造,但其生长线呈弧形,区别于真品的直生长线。

人造星光红、蓝宝石。真品颜色相对较差,星光亮线粗细不均,扭曲不直,不能延伸至宝石边缘,而人造品颜色非常鲜艳,星光亮线粗细均匀,无扭曲而且一直延伸到宝石的边缘。

图8-5 星光红宝石(刘瑞等,2007)

3红、蓝宝石的代用品

代用品主要有锆石、尖晶石、红色玻璃等。有一种红色尖晶石极容易与红宝石混淆,但两者的折光率、荧光光谱等性质不一样。

4红、蓝宝石的产地

世界上主要有缅甸、斯里兰卡、泰国、克什米尔、坦桑尼亚、肯尼亚、越南、中国等国家和地区出产红蓝宝石。其中,泰国是最重要的产地。就中国而言,红宝石主要产于云南和青海。蓝宝石主要产于山东昌乐县。此外还有海南文昌县、黑龙江、江苏、福建等一些地方出产蓝宝石。现在市场上优质红、蓝宝石很少见,世界上80%的红、蓝宝石经过优化处理。

(三)绿色之王——祖母绿(图8-6、图8-7)

图8-6 祖母绿原石(刘瑞等,2007)

图8-7 祖母绿戒指(http://22266109201)

祖母绿又叫“吕宋绿”、“绿宝石”。作为世界四大珍贵宝石之一,其优质者价格可与钻石相比。祖母绿是一种含铍铝的硅酸盐,属于绿柱石家族中一员。

晶体多呈长方柱状,集合体呈粒状、块状等,晶莹翠绿,有绿色之王的美誉。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75~8,具脆性。X射线照射下,祖母绿发很弱的纯红色荧光。

祖母绿与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合成祖母绿、赝品的区别简介如下:

与其相似的天然绿色宝石有萤石、绿碧玺、磷灰石、翡翠、绿色蓝宝石、含铬钒钙铝榴石。人造祖母绿及仿制品有合成祖母绿、绿柱石三层石、注油祖母绿等。

人造祖母绿、锆石、蓝宝石、金绿宝石等都可以成为仿冒品,可以用查尔斯滤色镜、相对密度对比、包裹体的差别等来鉴别。其区别如下:

萤石 微带蓝的绿色,均质体,硬度4,密度318g/cm3(大于祖母绿),荧光浅蓝色。

绿碧玺 深蓝色绿碧玺处理后改为纯正的绿色,二色性明显,双折射率高(为018),密度大。

磷灰石 微带蓝的浅绿磷灰石,有蓝的色调,硬度较小(5),折光率较大(1632~1667),紫外线下发磷光。

翡翠 翡翠具有纤维交织结构,有较细的纤维,祖母绿无此结构。

含铬钒钙铝榴石 翠绿色,均质体,强的亚金刚光泽。

合成祖母绿 助熔剂生长法和水热法合成,颜色浓艳,紫外线下有较强的红色荧光,滤色镜下呈鲜明的红色。

(四)金绿宝石(图8-8、图8-9)

图8-8 金绿宝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9 金绿宝石戒面(http://22266109210)

图8-10 猫眼石(刘瑞等,2007)

金绿宝石在珠宝界亦称“金绿玉”、“金绿铍”,“贵橄榄”等。其矿物名称也称为“重绿宝石”,属复杂氧化物类。

金绿宝石具有猫眼效应的变种叫猫眼石(图8-10);具有变色效应的变种叫变石,它们都是极为罕见和贵重的。

1性质

呈明亮的黄绿色、褐**或灰绿色,硬度85左右。晶形常呈短柱状、板状。透明至不透明。玻璃至油脂光泽。绿**的金绿宝石在短波紫外光下,产生绿**荧光。遇酸不受侵蚀。

2宝石种类

金绿宝石 指深浅不同的**至黄绿色的宝石。

猫眼石 自然界中,金绿宝石产生的猫眼色彩绚丽,故称为真猫眼石。

变石 是一种含铬的金绿宝石,其透明晶体只能通过红光和绿光,所以白天和夜晚其颜色会发生改变。变石又名“亚历山大石”。

变石猫眼石 既有变色现象,又有猫眼效应的金绿宝石,极为罕见。

(五)海蓝宝石(图8-11)

海蓝宝石是天蓝色至海蓝色的透明绿柱石,以深海蓝色为佳。经过加热后,一般的颜色可以变为美丽的海蓝色。硬度75~80。

通常的仿冒品有锆石、黄玉、磷灰石等。

(六)欧泊(图8-12各色欧泊)

1特性

欧泊在矿物学上属于蛋白石类,和水晶成分一致,为二氧化硅。欧泊是一种不结晶的胶体,半透明,含有10%~20%的水,硬度55~65。

图8-11 海蓝宝石戒面(http://22266109201)

图8-12 欧泊吊坠(刘瑞等,2007)

欧泊最大的优点是变彩,被琢磨成半球形素面石后,会在表面呈现彩虹一样的变彩,可以有单彩、三彩、五彩等。优质品色彩丰富,变彩明显,而劣质品变彩不明显,甚至会随转动颜色消失。

欧泊的价格变化较大,优质品在200美元以上,最高可达3000美元,而一般产品只有3美元左右。

2欧泊的种类

黑欧泊 基底为黑色或蓝色、暗蓝色、绿色、深灰色、褐色等,变彩强烈,呈火焰状闪光,以黑色为好。

白欧泊 基底为白色、灰色、浅蓝色等,也会出现火焰般变彩,其中以底色洁白、变彩鲜艳者为最佳。价值仅次于黑欧泊。

火欧泊 基底为红、橙红色,变彩微弱或不发育,价格大大低于前两类。

(七)碧玺(图8-13)

图8-13 红碧玺(刘瑞等,2007)

1特性

碧玺在矿物学中称为电气石,硬度7~75,作为宝石必须透明,折射率较高,介于0014~0022之间。颜色丰富,有无色、粉红、红、绿、蓝、黄等。

2鉴别

无论是原石还是成品,用绸布擦拭后,会出现带电现象。另外它还存在热电效应,即加热一端,在另一端会出现带电现象。晶体长柱状,横断面为球面三角形。

(八)尖晶石(图8-14~图8-16)

尖晶石是一组矿物的总称,其中只有透明、颜色鲜艳的镁尖晶石能作为宝石。

1特性

晶体多为八面体,硬度8,折光率1715,颜色有粉红、深红、紫红、蓝、绿、黑、无色等。根据颜色大致可分为红尖晶石和蓝尖晶石两个大类。

图8-14 红色尖晶石原石(刘瑞等,2007)

图8-15 菱面体的尖晶石(http://jpkccugeducn)

图8-16 尖晶石双晶(姜尧发等,2009)

红尖晶石 颜色接近红宝石的红色,尤以颗粒大、裂纹和包裹体少的优质品较为昂贵。早期人们常把它和红宝石相互混淆,但两者价值相差甚远。

蓝尖晶石 过去常与蓝宝石相混淆。磨成半球形素面石,可能出现四射或六射星光。

2与红、蓝宝石的区别

尖晶石颜色均匀,以中等深度为佳,不像红、蓝宝石中常出现深浅不同的色带。

尖晶石的透明度以不妨碍颜色的鲜艳为原则,不像红、蓝宝石对透明度的要求很高。

尖晶石内部一般比较纯净,裂纹、色体、瑕疵等比红、蓝宝石少得多,若有则大大降低其价值。

(九)橄榄石(图8-17,图8-18)

橄榄石为一组矿物,共6种,而只有镁橄榄石和贵橄榄石能成为宝石。晶体为少见的柱状或短柱状,通常为粒状,有橄榄绿和黄绿、祖母绿等多种颜色,透明至半透明,硬度65~70,折射率165~169。最大特点是颜色,以金黄绿、祖母绿为佳。

图8-17 橄榄石晶体(http://22266109201)

图8-18 橄榄石戒指(刘瑞等,2007)

(十)水晶(图8-19,图8-20)

1特性

化学性质同石髓、玛瑙、欧泊等完全相同,都是二氧化硅,但结晶程度的不同造成了价值的不同。水晶晶体为两头具有锥面的六方柱状,硬度7,纯净者无色透明,含少量杂质者呈红、蓝、紫等色。水晶是最常见的宝石和雕刻级的工艺原料,产量大,为低档宝石,价格普遍较低。

图8-19 水晶晶簇(http://jpkccugeducn)

图8-20 褐色水晶与萤石伴生(http://jpkccugeducn)

2品种

水晶 专指无色透明的水晶晶体,国际上把高级水晶称为“水钻”。

水晶可琢磨成工艺品,以水晶球最著名,因为晶体传热快,触摸感觉冰凉。

紫晶 淡紫至深紫色,可琢磨成菱面石首饰,为中低档宝石,透明度稍差,可作优良的雕刻工艺品原料。

蔷薇水晶 粉红色,玉雕业称为芙蓉石,多做成项链。

烟晶、茶晶、墨晶、黄晶等 主要用做眼镜片,硬度高,不磨毛,但假货甚多。

发晶无色透明水晶中有针状、发状、纤维状矿物晶体,显示出一种特有的美丽,可作为摆设装饰品。

3与玻璃的区别

水晶硬度为7,玻璃为5~55;舌尖轻舔,水晶有冰凉感,而玻璃则有温感;用放大镜观察,玻璃内有很多气泡、弧形纹,水晶则无;透过水晶看物体有重影,而玻璃无。

(十一)月光石和日光石(图8-21)

图8-21 日光石(http://22266109201)

月光石在矿物学中属于长石,是长石级宝石中最有价值的。它的硬度为6,相对密度是256~262,性脆,折射率为1520~2525,具有玻璃光泽。月光石通常是无色到白色,透明—半透明。在某一角度看时,有一种发光效应,几乎总是由两种(或更多)类型的长石混合而成,通常是正长石和钠长石。月光石温柔的晕彩又称冰长石晕彩,是由正长石内具有的一些微细钠长石双晶片,对光线漫反射产生的。双晶片越红愈薄,所形成的月光就越明亮,加工好有时能形成似“猫眼”的亮带,并呈现出淡蓝色光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3936045.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9
下一篇2023-08-19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