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有的佛珠是一边念经、念咒一边制作的
<念珠的作用>
念珠又称作佛珠, 数珠等, 是念佛时纪录的工具, 而念佛是修行佛道基本方法之一, 掐捻念珠诵经持咒念佛, 能生诸种功德, 而中国民间一般非佛教徒亦有配戴佛珠, 因为非佛教徒亦多相信手戴佛珠可保平安。
<念珠的起源>
念珠的梵文原语有四种, 译成中文意思是: 数珠, 珠鬘, 念诵鬘, 珠之贯线, 印度人自古都有以璎珞鬘条缠身之风俗, 亦是后来演变成念珠的使用。不过佛教最初是没有使用念珠, 最早有记载约是二世纪, 而中国则在隋唐时代(公元六百年左右)开始有记载使用念珠及在雕刻佛像时亦有刻上念珠。念珠不是佛教所创, 在佛陀时代所制的律仪亦无念珠的记戴, 亦不包括在「比丘十八物」中。
而佛经记戴念珠多出於后期的经典, 而律部经典却不见有记戴, 所以依律典的南传佛教徒亦较少有持珠, 但在密教中念珠却是极受重视。
传入中国的经典有提及念珠的包括: 「木[木患]子经」,「校量数珠功德经」,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等, 主要内容是讲述持珠念三宝之功德, 总括来说念珠可以令佛弟子自省, 高僧大德配戴挂珠时亦可增加威仪。
<念珠的种类>
念珠种类大致分成三类, 也是我们目录中所分的手珠, 持珠及挂珠。
手珠 -- 一般是戴在手腕上, 亦可随时拿在手上掐捻念佛, 颗数除了常见经书所戴的颗数外, 亦有视乎手腕粗幼及珠子的大小而定。
持珠 -- 一般是用较大颗的珠子, 拿在手上捻掐念佛之用, 颗数也是视乎珠子的大小按经书记载颗数穿成。
挂珠 -- 挂在颈上的佛珠, 一般是一百零八颗, 通常较大粒的是出家人平日及法会中配戴, 而在家佛弟子较少配戴, 不过因为经书及律制也没有说明佛珠是出家人专用之物, 故近年亦多在家佛弟子戴在颈上。而一些较细粒穿成的挂珠则较多人拿在手上或挠在手上随时掐捻念佛。我们为了方便介绍, 所有一百零八颗的念珠也称为挂珠, 但一些较细的不一定可以戴在颈上, 敬请留意。
<念珠的颗数>
念珠的颗数各本佛经所记戴也有不同, 现举其中最常引述的供参考:
1 金刚顶瑜伽念珠经 1080, 108, 54, 27 颗
2 木[木患]子经 108 颗
3 陀罗尼集经 108, 54, 42, 21 颗
4 数珠功德经 108, 54, 27, 14 颗
5 文殊仪轨经 1080, 108, 54, 36, 27, 18 颗
按「文殊仪轨经」(数珠仪则品) 说法最上品是 1080 颗, 上品 108 颗, 中品 54 颗, 下品 27 颗, 而颗数所代表的意义是历代祖师为方便教化所说, 而非出自经典所戴, 现将常见的颗数意义简述如下:
1080 颗 -- 表示十法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 合成为 1080 种烦恼, 十法界包括迷的六界: 地狱, 饿鬼, 畜生, 修罗, 人间及天上, 即是六道轮回的世界, 后四界是圣者悟的世界, 即是: 声闻, 缘觉, 菩萨及佛界。
108 颗 -- 表示求正百八三昧, 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 一百零八种烦恼一般说法是六根 (眼, 耳, 鼻, 舌, 身, 意) 各有苦、乐、舍三受, 合为十八种, 六根各有好、恶、平三种, 合为十八种, 总计三十六种, 再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合为一百零八种烦恼。
54 颗 -- 表示菩萨修行的五十四个阶位, 即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四善根因地。
42 颗 --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种阶位, 即是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及妙觉。
36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於携带将 108 颗除三份。
27 颗 --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四果之二十七贤位, 即前四向三果之十八有学与第四果阿罗汉之九无学。
21 颗 --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等二十一位。
18 颗 -- 与 108 颗意义相同, 为便於携带将 108 颗除六份。
14 颗 -- 表示观音菩萨的十四无畏。
念珠常附有母珠、数取、记子、记子留等。一般母珠是一颗 (亦有二颗), 母珠又称达磨珠。数取 (亦叫隔珠, 间珠) 用以分隔一定颗数的佛珠。记子又称弟子珠, 是串在母珠之另一端, 多以十颗为一小串, 表示十波罗蜜, 捻珠念佛满一百零八次时即拨动一记子以为纪数。如在记子之上部另附上透明之小珠 (一般用水晶) 称为助明、净明、维摩、补处菩萨。记子留是指每串记子之末端所附的珠子。
<念珠的质料>
念珠的质料是品种繁多, 由矿石, 果质, 骨, 陶瓷等等都有, 个人可以自己喜爱选择, 而一些经书亦有记戴念珠制造的用料, 现开列其中一部份供参考:
陀罗尼集经 -- 金、银、赤铜、水晶、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 -- 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料合成等。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 -- 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
般若经 -- 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
现将各质料念珠分类简述:
金、银 -- 金、银所造的念珠较为少见。
琉璃 -- 琉璃是珠或玉石的一种, 与今日的玻璃是不同, 多用作制造各类器皿, 有不同的颜色, 琉璃最大的特色是任何物品接近它也会被它的颜色同化。
砗磲 -- 砗磲是海中的大蛤的壳打磨成珠。
玛瑙 -- 玛瑙是结晶石英, 次玉石类, 有很多不同的颜色, 包括常见的黑色, 红色, 原色, 灰色, 天眼石等等, 因它也是佛教七宝之一, 故是念珠最常用到的石类。
琥珀 -- 琥珀本是一种树脂, 因藏於地下千万年而成, 火烧有香味, 中国古代亦有用琥珀作药, 琥珀因出产地及环境不同而有很多种类, 有透明金**的金珀, 不透明**的蜜蜡, 朱红色的血珀, 黑色不透明的瑿珀, 还有内含杂物的花珀等等。琥珀历来被视为珍宝之物, 佛弟子亦多用作供佛及做成念珠。
珊瑚 -- 珊瑚是产於海中由动物所分泌的石灰质, 主要是红色, 因是经历千万年而成,故被评为宝石类。一般人认为珊瑚是有驱邪及逢凶化吉的功用。
菩提子 -- 菩提子是一种叫川壳的草木植物所结的果实, 而非菩提树所结的果, 菩提树所结的果实是叫金刚子。菩提子亦有很多不同的果实, 按表面花纹分为有: 星月菩提, 草菩提, 凤眼菩提, 龙眼菩提, 另不同地方出产亦有分为: 天竺菩提, 天台菩提等等。
金刚子 -- 金刚子是由菩提树所结的果实。
玉石 -- 中国人爱好玉石, 所以亦有用玉石来造成念珠。
宝石 -- 宝石种类极多, 常见用作念珠的有: 虎眼石, 青金石, 金沙石, 绿松石等等。
果实 -- 能用作念珠的果实常见的有: 木[木患]子、摩尼子、陀罗尼子、太阳子等等, 较罕有的是: 缅茄、五眼六通等等。至於果实的核亦有用作念珠, 但一般都会刻成花纹或罗汉, 常用的有桃核及橄榄核等。
骨角 -- 象牙、牛骨、犀牛角、牛角等都有用作念珠, 而且多会加上雕刻, 不过近年象牙及犀牛角的念珠因禁售已是很少有售。
陶瓷 -- 陶瓷念珠多是绘上佛像、菩萨、罗汉等, 因陶瓷易碎, 一般陶瓷念珠多用作鉴赏之用。
水晶 -- 水晶是硬度很高的矿物, 有不同的颜色及种类, 亦是极受欢迎造成念珠的质料, 一般水晶有透明白水晶、紫晶、粉晶、发晶、茶晶等等。
竹、木 -- 竹及木亦有用作念珠, 而木的念珠亦有很多种类和普遍, 包括: 紫檀木、沈香木、黑檀木、伽楠木等等。
其他 -- 包括玻璃、塑胶、合金等等。
<念珠的持用>
一般持念珠念佛是由母珠旁的念珠开始, 每念佛号、经文或咒语一遍即用心捻掐一颗念珠, 间珠不算, 如有记子每捻珠念佛满一串珠时即拨动一记子, 而捻珠至母珠时多不越过, 而逆向而回, 因为据金刚顶瑜伽念珠经所戴, 各念珠表示观音, 母珠表示无量寿或修行成满之佛果, 故捻珠至母珠时要逆向而还, 否则即犯越法罪。
除了一些宗派如密宗对持念珠有一定规定外, 其他的记载大多没有严格的规定, 如对持珠及念珠有个别问题, 可请示经常出入的道场出家人或前辈同修。
念珠乃身外之物, 我们念佛诵经主要是内心, 不要被物所系, 被物所碍。更不要被困在手上的念珠是什麼质料, 要多少颗数, 要如何掐捻, 要拿在左手还是右手, 放高拿还是垂下。我们持珠但求方便及自在, 也不必要强求庸人自扰的持珠方法, 如「金刚经」所说: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若见诸相非相, 即见如来」, 念珠也是相之一, 所以我们使用时不要过份计较它。
念珠主要是拿来念佛的时候数数的的,带在手腕上的功能应该也是这样
佛珠,本称念珠,是指以线来贯穿一定数目的珠粒,于称名念佛或持咒时,用以记数的随身法具。 佛珠虽然现已成为佛教徒的一项重要标志,但如果溯其本源,佛珠却并非佛教所创用, 而是起源于古印度婆罗门教。
在佛教经典中,有关佛珠最初的起源,一般都以《木木患子经》所载佛陀对波流离王的启示作为通说。经文载:佛告王言。若欲灭烦恼障报障者。当贯木木患子一百八。以常自随。若行若坐若卧。恒当至心无分散意。称佛陀达摩僧伽名。乃过一木木患子。如是渐次度木木患子。若十若二十。若百若千。乃至百千万。……大善我当奉行。即敕吏民。营办木木患子。以为千具。六亲国戚。皆与一具。王常诵念。虽亲军旅。亦不废置。
由此可知,波流离王在听到佛陀的开示之后,便开始用木木患子来制造佛珠,持念“三宝”之名,用以消除烦恼障和报障。
延至唐代,在佛教大兴的时代背景下,有关记载佛珠的经典被广泛传译,佛珠亦开始在朝野上下、僧俗之间普遍流传开来。可以肯定地说,自唐以后,国人使用佛珠,已经是相当普遍了。
二、名目繁多--佛珠的种类
佛珠的种类很多。若就其使用方面来讲,通常可分为三种类型:
1、持珠--用手掐捻或者持念的佛珠。持珠,多用来记录念诵佛号或咒语的数目。
2、佩珠--戴在手腕或臂上的佛珠。佩珠,俗称手串,以十八颗子珠者最为普遍,多以名贵材质或颜色亮丽者而为之。
3、挂珠--挂在颈上的佛珠。挂珠,多采用水晶、玛瑙、翡翠、珊瑚、密蜡、绿松石等珍贵材料制成,子珠的色泽必须均净,要求选用彼此间色彩变化不大,温润细腻,光洁晶莹的好材料制做。同时,子珠的直径亦要求在一厘米左右,不可有大的误差。在联缀时,每二十七颗子珠间嵌入一颗隔珠,在母珠的下方还会配有一种编织精美的中国结与美玉、翡翠等挂件组合而成的‘佛头穗”。在重要的法会上或大和尚礼佛拈香的时候,这种 “佛头穗”能够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从而保证在整个佛事活动中仪态的庄重。
下面介绍一下佛珠的各部位名称。
一串标准的佛珠应该包括有母珠、子珠、隔珠(又称作“数取”)、弟子珠(又称作“记子”),记子留和一些饰物组成。
母珠,俗称“三通”或“佛头”。通常只有一颗,但亦有两颗的,用以将不同数目的子珠归结于一处,同时还可以起到连接弟子珠、记子留和一些饰物或流苏的作用。
隔珠,又称作 “间隔珠”或“数取”。多用来将子珠平均分隔开。一般来讲,隔珠均要比子珠稍大一些,数量可采用一颗至三颗不等,如一百零八颗的佛珠和五十四颗的佛珠,就需要每二十七颗子珠用一隔珠;二十七颗、十八颗的佛珠,则每九颗子珠用一隔珠。
弟子珠的体积比子珠要小一些,一般以十颗或二十颗居多,多系串在母珠的另一端,以十颗为一小串,如同算盘一样,采用十进位,用来计算掐捻佛珠的数目。
记子留是指每串弟子珠的末端所附的比弟子珠稍大一些的珠粒或者饰物。也可以用线绳结成“中国结”来替代,目的是为了防止弟子珠的滑落。
三、意蕴深远--佛珠的数目
每串佛珠,都是由一定数目的子珠串缀而成,而各种佛珠特定的数目皆有不同。数目不尽相同的缘由是因为各本佛经的记载有异而成。 佛珠的数目在经典当中的差异很大,共有九种之多。其实,佛珠有不同的颗数,是因为具有着不同的含义,下面就根据普遍流传的说法,将其不同的含义略述如后:
(一)一百零八颗
是最为常见的数目,是为了表示求证百八三昧,而断除一百零八种烦恼,从而使身心能达到一种寂静的状态。
(二)一千零八十颗
表示十界各有一百零八种烦恼,合成一千零八十种烦恼, “十界”表示整个迷与悟的世界,可分为十个种类。
(三)五十四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中的五十四个位次,其中包括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五十阶位,再加上四善根位。
(四)四十二颗
表示菩萨修行过程的四十二阶位,即十住、十行、十回向、十地、等觉和妙觉。
(五)三十六颗
无确切的含义,通常皆认为是为了便于携带,遂三分一百零八颗成三十六颗。其中蕴含有以小见大的义理,故与一百零八颗相同。
(六)二十七颗
表示小乘修行四向果的二十七贤位,即前四向三果的 “十八有学”与第四阿罗汉果的“九无学”。
(七)二十一颗
表示十地,十波罗蜜、佛果二十一个位次, “佛果”指达到最究竟成佛的果位。
(八)十八颗
俗称“十八子”,此中所谓 “十八”指的是“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
(九)十四颗
表示观音菩萨与十方、三世、六道等一切众生同一悲仰,令诸众生获得十四种无畏的功德。
四、异彩纷呈——佛珠的质料
佛典当中记载,可用来制造佛珠的质料,是非常有限的,最多也不过十余种,无法与现今众多繁杂的品类相比了。下面将佛经中所举的佛珠质料加以说明:
《陀罗尼集经》卷二载佛珠质料有金、银、赤铜、水精、木木患子、菩提子、莲花子等七种 。
《守护国界主陀罗尼经》卷九载佛珠质料有菩提子、金刚子、真珠、莲花子、金银诸宝、及以上诸材和合等六种。
《诸佛境界摄真实经》卷下“持念品”载佛珠质料有香木、金俞石、铜、铁、水晶、真珠、莲花子、金刚子、间错种种诸宝、菩提子等十种。
在佛教中,以“七宝”所制成的佛珠最为殊胜尊贵。七宝的名目,诸经中说法各有不同,今多以《般若经》中金、银、琉璃、砗磲、玛瑙、琥珀、珊瑚七种为准。
佛珠的质料,除了上述的 “佛教七宝”以外,可用五大类别加以划分:
(一)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佛珠了。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携带一串菩提佛珠,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正因为菩提子有着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佛珠。
(二)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属于贵重一类。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宝石名贵,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佛珠,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一般之人是无法得到的。
玉石,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包括有许多种用于工艺美术雕琢方面的矿物和岩石。诸如大理石、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端砚石等均属此范畴。而狭义上讲,玉石仅指硬玉(以缅甸翡翠为优质代表)和软玉(以和田玉为优质代表)二种。由于千百年来,玉石那种象征吉祥,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的功效,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知、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佛珠,也就越发受到人们的喜爱了。
(三)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佛珠,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的比例。人们随便就可以例举出不少的种类,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缅茄、五眼六通等,简直不胜枚举。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木患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多为人们所广泛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能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各类佛珠。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两头尖,因其味苦涩而甘,故有 “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硬如石,是用来制造佛珠的极佳材料,并且会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而变得深红发亮,是不可多得的随身法宝。
木木患子,亦称作无患子,木木患子。木木完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
椰,古书中或作为“木牙”,“木邪”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佛珠。用椰壳(蒂)来制造佛珠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答案补充 呵呵 佛头是不算在里面的
菩提类
菩提子,恐怕是最为人们所熟知的一类手串。其实,菩提子并非菩提树所结的果实,而是指一种产于雪山附近、名字叫川谷的草本植物,其具体相状是:
春天长苗,茎高三、四尺,叶如黍,开红白色花,呈穗状,夏秋之际间结实,圆而色白,有坚壳,如珐琅质。因多用念佛之数珠,故又称菩提子。木本者为其别种,我国唯天台山有之,称为天台菩提。
而现今,“菩提”早已是一个通称了,代表着“觉悟”的含义。《大唐西域记》云:
菩提树者,即毕钵罗之树也。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尤高四、五丈。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而谓之菩提树焉。[21]
而以菩提来命名的佛珠质料,总计有三十多个品种。这其中有依产地来命名的,如天台菩提、天竺菩提等;有依纹理来命名的,如星月菩提、凤眼菩提等。携带一串菩提手串,是会给人增福无量的。《佛说较量数珠功德经》说:
若菩提子为数珠者,或用掐念,或但手持,数诵一遍,其福无量。
正因为菩提子有如此深远的含义,因此通常将许多的佛珠皆命名为菩提,而信仰佛教者必有一串菩提手串。
宝玉石类
宝石,因其颜色鲜艳、质地晶莹、光泽灿烂、坚硬耐久,而又存世稀少,故较为贵重。一般来讲,比较常见的宝石种类有:水晶、橄榄石、木变石、绿松石、孔雀石、芙蓉石、东陵石、青金石、碧玺、石榴石、金沙石等诸多品类。但这些只能算是次等宝石,远远比不上金刚石、红宝石、蓝宝石、祖母绿这四大名贵宝石,因这些宝石异常珍贵,故用这些宝石来制造手串,多为皇室或富绅所持用,一般人是无法得到的。如在《虚云老和尚年谱》一书中,便有关于虚云老和尚委托宽航法师将某亲王所赠的“七色九宝罗汉珠”一串,带到香港交给岑学吕居士留念的记载。
千百年来,玉石象征吉祥,传说可以避邪、禳灾和带来幸运,以及受到“君子比德如玉,有仁、智、礼、忠、信之道”的影响,那些采用玉石制造的手串,也受人们极为喜爱。
果实核类
果实(核)类手串,在佛珠的大家庭中占有很大比例。人们随便就可以列举出不少种类,桃核雕刻、核桃雕刻、橄榄核雕刻、皤桃核、金刚子、太阳子、天薏子、莲子、椰蒂、五眼六通等。这其中以桃核、橄榄核为果核类的代表,以木槵子、椰壳(蒂)为果实类的代表。
桃树是一种落叶乔木,易植而子繁,故被人们广泛种植。据传桃木可以驱鬼,桃梗可能禳恶,桃符可以辟邪,而桃核坚硬,可以用来雕刻成具有深刻含义的手串。
橄榄是一种常绿乔木,果实长圆而两头尖,因其味苦涩而甘,故有“谏果回甘”之称。橄榄核坚硬如石,是制造手串的极佳材料。
木槵子,亦称作无患子,是一种生长在高山上的乔木,枝叶如椿树,其叶对生,初夏之季开**小花,其蒴膨大,裂而为三。结实大如弹丸,坚黑如漆珠。因在《木槵子经》中佛陀曾教导波流离王贯穿木槵子作念珠,遂使得后世的佛教徒均喜用木槵子来制造手串,意喻秉承佛陀教诲,无有忘失。
椰,或作“枒”,是一种生长在热带地区的常绿乔木。果实叫椰子,可用来制造手串。据清代袁枚《随园诗话》中说:“近来习尚,丈夫多臂缠金镯,手弄椰珠……。”由此可知用椰壳(蒂)来制造手串在清初已很普遍,有数百年的历史了。
竹木类
竹和木都可以用来制造手串。竹是一种多年生长的禾本木质常绿植物,柔体而虚中,不易被风雨所摧折,经历寒暑,枝叶苍翠不凋,故而古人常把它比作是“临大节而不可夺”之君子。竹有篁竹、邛竹、文竹、箭竹、棕竹、桃枝竹、斑皮竹等类。篁竹,质坚皮白;邛竹,高节实中;箭竹,坚劲中矢,都是用来制造手串的好材料。
用来制造佛珠的一般材质,可用松、柏、桂、椒、桐、梓等,因为松柏后凋,比喻坚贞、寿考;桂椒馥郁,表示拔萃通神;桐为嘉木,凤凰可栖;梓是良材,用制琴瑟,大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但是,比较名贵的木制手串,多选用檀香、沉香、伽南、乌木等珍贵材料。
檀香木,又名旃檀,能作香料焚烧,亦可入。如《一切经音义》中注释说:旃檀,谓白檀能治热病,赤檀能去风肿,皆是除疾安身之,故名与乐。
时至今日,用来制造手串的檀木,以黄檀和紫檀居多。尤其是紫檀,因木材坚实,纹理细密,色泽紫红,加之有馥郁的香气,被列为佛教五香(沈水香、白檀香、紫檀香、娑罗香、天木香)之一,更为人们所钟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