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的一条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

民国时期的一条金条等于现在多少钱?,第1张

民国金条主要是“大黄鱼”和“小黄鱼”。

“大黄鱼”指十两一根的金条。按旧制1斤16两,1两=500/16=3125克,所以,“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就是3125克。“大黄鱼”是通行的规格

“小黄鱼”指1两一根的小金条(合今天的3125克)

你去乘一下现在的金价就知道多少钱了 金价每天都在变但是大致范围不会变

从前人们对银行储蓄认识不足的时候,有钱人家都会用金条来压箱底。民国时期所谓的大小黄鱼实际上就是大小金条,大金条按照老秤来称的话就是10两重,而小金条则有1两重。换算成今天我们普遍所用的重量单位的话,大黄鱼差不多就是3125克,而小黄鱼是3125克。

大小黄鱼这个名字其实来源于一个和戴笠有关的传说。戴笠喜爱吃黄鱼,他的手下经常从浙江买来黄鱼送回重庆给他吃。戴笠的一个同窗想要借着他的人脉在老蒋手下谋个一官半职,于是就将自己父亲多年经商的积蓄换成了6根金条,当着众人的面送给了戴笠

戴笠看到后却很生气,对他说:国难当前,你将这些金条送给我,不如换成粮食捐给百姓。这位同窗马上领悟道戴笠的意思,回去之后到菜场买了小黄鱼炸好,将金条码在篮子底下,黄鱼放在上面。戴笠这下子非常开心地收下了,这位同学也顺利进了军统局。

黄鱼值不值钱不仅仅要看重量,还要看它的成色,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含金量。在民国时,市面上的金条主要来自与三个地方,一个是重要造币厂的厂条,这也是老百姓心目之中质量最好的金条,政府做的产品,规格统一。大小黄鱼其实上海人对政府厂条的称谓,也就是上海中央造币厂熔铸的厂条,纯度都能达到99%。

另外还有各地金铺、金号、银楼、银号所铸的商条,还有的就是外国的金条,也就是老百姓所谓的外条了。商条是商家铸造,规格、重量和成色都要看顾客的要求,所以总体来说都是比较杂乱的。至于外条更不好说,基本上都是混金,成色基本上都是在90%到95%之间,能达到95%以上的基本上没有。

所以对于老百姓来说,只有大小黄鱼才是首选。在1946年的上海曾经出现过兑换黄鱼的狂潮,中央造币厂日夜赶工制造黄鱼。随着民国法币的贬值,到了来年年初,一条10两的大黄鱼已经能卖到370万元法币。到了2月份,中央银行停售黄金,买卖黄鱼只得转入地下进行。

黄鱼到底有多值钱呢?在抗日战争初期,一根小黄鱼可以兑换大洋30到40枚。随着抗日战争的进展,黄金的价格越来越高,能兑换的银元也越来越多。在1949年之前,北京一个小型的四合院的价格大约是100块大洋,差不多就是三根小黄鱼。而当时一个小康之家一个月的生活费也就只有15块银元,黄鱼的价值可想而知。

民国时期的一条“小黄鱼”值多少钱?估计你连一条小黄鱼都买不起!

黄金是个好东西,尤其是在乱世的时候,那基本上就是一个保命和东山再起的保障啊。而距离我们最近的乱世,恐怕就要说到民国时期了。那时候我们都知道,民国时期通用的货币就是银元,袁大头了,当然了,这都是普通的流通之物。还有一种比较少见的,那就是黄鱼了。也就是黄金。为什么叫黄鱼呢?

那是因为当时的黄金为了携带方便,不再是以前古代那种金元宝的形式铸造了,而是铸造成了一种扁平的长方体。因为样子比较像鱼,又是黄金,所以就称呼为黄鱼了。

为什么把金条称为黄鱼,民间有个段子,与戴笠有关,说有一个想给戴笠送礼的同乡,送金条不仅被戴笠拒收,还被戴笠骂了一顿,说他罔顾国计民生,道德不行,这位同乡无奈之下,只好多方打听戴笠喜好,后来得知戴笠所爱者,不是“大黄鱼”,乃是真正的野生大黄鱼。等到戴笠同乡买来大黄鱼孝敬戴笠一番后,果然得偿所愿。

在金条黄鱼流行之际,一条小黄鱼的价值大约相当于30块银元,建国之前只要一二百银元,就能够在北京南城买一座小院子,一根五两的大黄鱼,就可以实现在北京买房置业的这个小目标。

“大黄鱼”其实为当时的通用规格,但民国时期兵荒马乱的,除了达官显贵想要储存金条保值,普通人也自然有这个想法,但“大黄鱼”太贵,买不起。于是就有了商家将金条转换为了其他规格的金条,而“小黄鱼”成了除“大黄鱼”之外最吃香的金条规格了。

按照过去“半斤八两”旧制,一条“大黄鱼”为十两,而现在一斤为过去的十六两,即500g。那么换算下来一条“大黄鱼”约为3125g,而小黄鱼为31g左右。因此按照现在270元人民币1g的黄金换算下来,一条“大黄鱼”则价值约八万四千元,而一条“小黄鱼”也有八千多元!这足见在那个时候拥有一条“大黄鱼”是有多么富有了。

抗战后期,黄金越来越贵,兑换银元的比率越来越大。按旧制1斤16两来算,1两=500/16=3125克,所以,一根“大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一根“小黄鱼”金条折合今天的重量是3125克。在1949年之前,100块大洋(3根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买个小型四合院。当时小康之家一月生活总费用也就是15块银元。当时就是富人也很少使用金条花费,金条主要是作为硬通货贮藏起来,花费的时候兑换成保值的货币银元。

看过民国电视剧的人,一定对于多方势力共同认可的黄金印象深刻。无论是汉奸、特务,还是军阀、土匪,黄条,也就是俗称小黄鱼,一直他们最认可货货币。理由自然也不难理解,所谓盛世古董,乱世黄金,在军阀混战的民国,黄金自然是最保值,也是购买力最为坚挺的硬通货了。

民国金条

而民国期间,由于国民党混乱的金融政策,无论是抗日战争时期的法币还是解放战争时期的金圆券,贬值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无数百姓毕生积蓄的财产就此灰飞烟灭。因此,在动乱时期,有钱的家庭都会备上两三根小黄鱼,一般家庭则会储备价值更低的银元,以备不时之需。

二十世纪初,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尤其是各国列强,早就已经开始使用以黄金为本位币的货币制度,因此黄金交易也十分活跃,上海滩甚至成为了世界第三大黄金交易市场。

民国时期上海滩

虽然国民政府早在1935年就禁止市场买卖流通黄金和白银,并要求全部兑换成法币,但是由于国民党糟糕的货币政策和低效的行政能力,尤其是抗战爆发后,国民党统治区内通货膨胀极为严重,法币飞速贬值。因此,国民党的这一禁令从未彻底实行。

黄金,也就是我们俗称的“黄鱼”,一直是民间最坚挺,也是最被认可的等价物。制作的小黄鱼的原料是由美国进口的金砖,由当时的国民政府中央造币厂进行切割后,使用半自动金条压轧机制成不同重量的金条。

民国金条

按照中国传统的计量单位,金条以“两”为基本重量单位,通常来说,金条分为三种,分别为十两,五两和一两。当然也有半量等其他规格。对于普通老百姓而言,一般将一两重的金条称之为小黄鱼,10两重的自然是大黄鱼了。中央造币厂制的金条上,会压有中央造币厂、日期等字样。

民国期间的大部分金条,都是在1945年到1949年之间生产的。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也将储藏于金库的大量金条运至台湾,而这些数目巨大的金条也成为台湾后来经济腾飞的基础。

那么,这些小黄鱼到底价值几何呢?

我们都知道,在使用公制之前,中国旧制一斤为16两,所以民间也有半斤八两之说。因此,当时的一两金条,大约相当于今天这样单位的31克。所以,小黄鱼,也就是一两的金条为31克黄金,而大黄鱼也就是10两的金条,自然是310克了。

小黄鱼

如今黄金的价格一直徘徊在1克270元左右,因此,按照金价单纯计算黄鱼的价值,一两的小黄鱼价格约为8370元,而大黄鱼自然是83700元了。

当然,这么计算小黄鱼的价值是并不合理,黄鱼作为民国时期铸造的金条,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收藏价值,因此,它的实际价值比金价核算要高得多。如图所示,有的收藏家将一条小黄鱼开价到黄金本身价值的两倍。

小黄鱼

作为毋庸置疑的硬通货,小黄鱼在民国时期的购买力自然也十分强大。据说民国期间,一条小黄鱼可以买二亩良田,3到5条小黄鱼,就可以在北京买一个小型的四合院。

当然,如今北京的四合院早已是天价,如果按一个四合院一亿元来计算的话,相当于民国时期的12000个小黄鱼的价值。不过,盛世与乱世的房屋价值,本身也不具可比性。

北京四合院

据统计,截止到1949年3月,国民党共生产了各种重量的金条约有111万条,重量大约为153万两。但是,由于国民党败退台湾之后,绝大多数金条都被带去台湾,留在大陆的金条并不多。

而且,被留在大陆的金条大多数也被银行回收并融化,因此,民间存有的金条数量十分稀少,再加上金条特定的历史时间,小黄鱼也成为收藏家最爱收藏的藏品之一。它的价值,也不能简单地用金钱来衡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1087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