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的壳里为何会有珍珠?

贝类的壳里为何会有珍珠?,第1张

当有小沙子和小石头进入贝壳里面后,贝壳分泌的分泌物与其发生化学反应,经过长期的摩擦,将这些物质一层层裹住,长时间就成了珍珠。

鉴别珍珠的好坏:

一般6mm以下的珍珠不被列入珠宝级珍珠的范畴,7-9mm为大众所普遍喜爱,10mm的珍珠已经难得,11mm以上的则只有南洋珍珠和黑珍珠;

光泽是珍珠的灵魂。无光、少光的珍珠就缺少了灵气。看光,应该将珍珠平放在洁白的软布上,能看到珍珠流溢出的温润的光泽;而迎着光线看, 好的珍珠可以看到发出七彩的虹光,层次丰富,还可以看到类似金属质感的球面;

珍珠越圆越美,这一点倒是很符合中国人的审美习惯。精圆的珍珠,显现出如圆月的美感。一般用肉眼就可以看出圆度来了;

表面痘、斑、印、坑、点越少越好,一般在05米远外看不到瑕疵为可以接受的标准;

每一颗珍珠都是独一无二的唯一,想找到两粒或多粒一致的非常不容易。尽量挑选光泽、大小、颜色、圆度上述近似的珍珠,搭配成对。

珍珠是贝类的产物,有很多种贝类,如鲍鱼、蚌、贻贝、江珧、砗磲等等 ,都能产生珍珠。但是最普通,产量大、质量好的,要算是海产的珍珠贝了。珍珠贝也属于双壳类,和贻贝以及以后我们要讲的扇贝等同是用足丝附着在岩石、珊瑚礁、砂砾或共他贝壳上生活的种类。珍珠贝为暖海产,在我国的福建、广东沿海,特别是广东沿海很普遍。珍珠贝的种类很多,有珍珠贝、大珍珠贝、马氏珍珠贝、企鹅珍珠贝等等。共中以马氏珍珠贝最普通,广西合浦的珍珠就是从这种珍珠贝采得的。马氏珍珠贝喜欢在开敞的内湾,合浦贝

育成的珍珠质好,是当前日本养珠的主要贝种,合浦贝分布在广东广西、台湾沿海自日本千页县以南至菲律宾、越南、缅甸、印尼、斯里兰卡及澳洲。

黑蝶贝

产黑珍珠。

供您恩珍珠贝

是以合浦贝与黑蝶贝杂交而育成的一种新贝,目的取合浦贝生长快速的优点与黑蝶贝的优良色泽。

解氏珍珠贝

多用于生产药用真珠,育成的真珠多为**系列。

白蝶贝

又称大珠母贝,生产的真珠颗粒较大,称为南洋珠 菲律宾以南为多,如海南 岛、雷州半岛至澳洲西海岸、所罗门群岛及马来群岛等地。企鹅珍珠贝

企鹅珍珠贝的贝体呈斜方形,前耳和后耳延伸呈柄状,前短、后长、两壳隆起显著,壳面黑色,被有细毛,形状恰似南极洲的企鹅而得名。可培育半圆真珠,分布于日本九州以南、琉球群岛、澎湖、菲律宾及大陆沿海。池蝶贝属于陆地湖泊,河流成长之真珠贝,为无核真珠。皇后蝶盛产在中美洲加勒比海海域内的一种大海螺,简称康克螺,产生的真珠称康克珠。金蝶贝转产**的珍珠,色泽为金色。

1、是珍珠,内层为珍珠层(底层),由外套膜整个表面分泌的叶片状霰石(文石)叠成,具有美丽光泽,可随身体增长而加厚。

2、一般可分为3层,最外层为黑褐色的角质层(壳皮),薄而透明,有防止碳酸侵蚀的作用,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壳质素构成。

3、中层为棱柱层(壳层),较厚,由外套膜边缘分泌的棱柱状的方解石构成,外层和中层可扩大贝壳的面积,但不增加厚度。

珍珠是在软体贝类动物的体内形成的。早期人类对珍珠成形的原因有不同的理解。有一个有趣的理论说的是,当一滴掉进海里的露水,刚好被张开的贝壳接住,便形成一颗闪亮的珍珠。随着科学的发展,逐步形成了真实的理论。1671年,科学家认为珍珠的形成是由沙子意外进入贝类软体动物体内,软体动物受沙子刺激产生不适便形成珍珠。珍珠是大海的恩赐,是大自然的一种"意外"。人们经过分析,摸索这种"意外",便探索出其形成原因并将这一原理付诸实践,特意将一颗圆核物或小肉片植入某些特定的贝类体内,人为地使其产生珍珠,于是就有了珍珠的人工养殖。珍珠的养殖是一门严密细致讲究科学的学问,从选贝、育苗,从贝苗-中贝-大贝-植核-育珠,有一套完整的操作程序和技术标准,要养大一个珠母贝,正常的养殖时间要21个月,至少也要18个月。养殖珍珠,气候、水质环境等因素重要,但关键是植核技术,植核成败与否,不但对珍珠贝类的成活率,而且对珠层形成的时间、质量均有很大的影响。如果植核成功,少则三年便可收获珍珠了。

海水珍珠要比淡水珍珠珍贵,所以海里的贝壳有珍珠。

我国出产海水珍珠的地方是广西合浦、海南三亚、海南陵水最常见的海水珍珠贝类是白蝶珠母贝(大珠母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4907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