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玉器如何把玩

老玉器如何把玩,第1张

  方法/步骤

  1、首先是文盘。文盘就是将玉石放在贴身的布袋中,用人体的温度和湿度滋润玉器。往往要贴身放上一年时间,然后才可以把玩摩挲。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盘玉手段温和,对玉器无损。但坏处是,要让玉器恢复到光泽温润细腻,耗时太久,往往非几年之功。

  2、其次是武盘。武盘是请许多人不间断的把玩摩挲玉器,让玉器在极短的时候内恢复本来面目,这是相对文盘而玩,略显“野蛮”。这种方法的优点是:能在短时间内使玉器变得油光润滑;缺点是:风险太不,稍不慎,玉器可能遭到损毁。

  3、最后是意盘。意盘是指身体在把玩玉器的同时,精神上也想着玉器的圣洁、仁义等美德,人从玉中吸收美德,玉也从人的精神中得到滋润,达到人玉精神的双双升华。这种盘玉手段不是一般人可以做到,非得那些品德高尚,道行深的人才行。

大凡出土的旧玉,多遭土的侵蚀,带有各种色沁,收存后需以盘功使之恢复本性。前人认为,古玉器温润纯厚,晶莹光洁,尤其各种色沁之妙,如同浮云遮曰,舞鹤游天,富有无穷的奇致异趣,不仅悦人之目,且能悦人之心。

但古玉纵然具有最美的色沁,如不加盘功,则将隐而不彰,玉理之色更不易见,玉性不还复,形同顽石。故前人十分重视和讲究盘玉之法,刘大同在《古玉辨》中论之颇详,其将盘玉分为急盘、缓盘、意盘3种,曰:“急盘须佩于身边,以人气养之,数月质稍硬,然后用旧布擦之,稍苏,再用新布擦之,带色之布切不可用,以白布粗布为相宜,愈擦则玉愈热,不宜间断,若昼夜擦之,灰土浊气,燥性自然退去,受色之处自能凝结,色愈敛而愈艳,玉可复原,此急盘之法也;缓盘须常系腰中,借人气养之,二三年色微变,再养数年,色即鲜明,佩至十余年后,或可复原,此言秦汉之旧玉,若三代古玉,非六七十年不易奏效,诚以玉入土年愈久,而盘愈难,因其所受地气深入玉骨,非常年佩之,而精光未易露出也,此缓盘之法也;意盅之法,人多不解,必须持在手内,把玩之,珍爱之,时时摩挲,意想玉之美德,足以化我之气质,养我之性情,使我一生纯正而无私欲之蒙蔽,至诚所感,金石为开,而玉自能复原矣,此意盘之法与急盘、缓盘之法不同,面壁工夫,能者鲜矣!”

古玉一经盘出,往往古香异彩,神韵毕露,逸趣横生,妙不可言。

《说文解字》谓玉:“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远闻,智之方也;不挠不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忮,洁之方也。”《管子》说:“玉有九德。”——仁、智、义、品节、纯洁、勇、诚实、宽容、条理。《礼记·聘礼》中说玉有“十一德说”——仁、知、义、礼、乐、忠、信、天、地、德、道。 (来源:银川晚报) 古玉的盘出,自古就有介绍。《玉说》中介绍:“盘旧玉法,以布袋囊之,杂以麸屑,终日揉搓抚摩,累月经年,将玉之原质盘出为成功。”

在这些典籍中,古人介绍古玉盘出的方法都是实践之法,然一些方法均不易操作,其原理也不容易考证。究竟玉的盘出由生变熟是什么机理?盘出之后到底会成什么样子?用什么方法最为科学?玉遇上铁、银、污物、鼻油等后,是否就会盘不出来?这些问题当前难以有个满意的结论。这是因为古人没有说透,而现代人生活节奏很快,不会有人依古法炮制,盘出之玉应该怎样只是一个模糊的概念。总之,当前尚无现成的答案。现就个人的认知与实践,意欲谈一下盘功与盘玉的一些见解,供同好共同探求。 玉开采之后,在常温常压下,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是十分稳定的。但是一旦遇上酸、碱、高温、强氧化环境,玉分子就会分解成常温常压下的小分子,从而生成新的稳定矿物。玉的受沁,推其原理,是这种化学变化及外源物质介入双重作用的结果。玉的化学结构发生了变化,要使其重新还原到原来的分子结构是一件不可能的事,因为玉已经失去了原来成矿时的条件,所以从这一层意义上来说,玉的盘出不可能是简单的还原,而是另有其理!

玉的盘出究竟是什么道理呢?首先要肯定一点,就是玉确实能够盘出,或盘出后确实能使玉的色泽、润度得到改善。在当今许多专著中也有多项介绍。但是诸多专著中均未从化学、物理、矿物转化、有机物参与、物质转化的角度加以论述,所以盘玉机理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查到。以本人的实践和愚见, 1、受沁浅的皮壳,在人体和物件长期的盘摩下,表皮吃土,积垢和氧化物被磨去,下面玉质得以透露。

2、干坑、潮坑玉在盘摩的过程中,没有完成的化学变化,受到外源物质、水分氧气、酸碱的参与,进一步完成和稳定。

3、湿坑、钙化土沁较深的玉,其变质的皮壳受到盘摩之后,光滑程度得到改善,外源水分、有机油脂渗入皮壳,使原来一点不透的皮壳,在透光折射方面得到加强,相对原来的状态,显得圆滑润熟。

4、人体的作用是盘摩汗沁,分泌的油脂又会氧化变质,衣饰与玉件长期摩擦生电,吸附空气中或附近微小尘埃,使外源物质得以渗入。玉件随人入浴会受到水浸、泡洗……总之,挂在身上的玉器,会随人得到物理及化学的作用,久而久之改变了原来的面貌。

5、一些色彩不显的沁纹,盘玩之后受外源物质的加入,会形成令人视觉愉悦的色彩,使得沁色更加美丽。

6、水坑玉本来皮壳透润,加上盘功就会去掉沉垢,水头、油头自然重返当初。

玉在古代非常珍贵,只有贵族王侯才能用得起。身份越高,玉的数量和精美程度也就越高,其中的集大成者,无疑就是组玉佩。

而作为现代人,用自己常年累月一点点攒起来的藏品穿成适合自己配戴的组玉佩,格外过瘾。晒一件新完成的战国出廓双龙环组佩。

作为主坠的战国出廓双龙环,系美国著名的赛克勒基金会旧藏。中间的环不是正圆形,而是略带椭圆,下面还有个小凹槽,依据器型判断,原本应该是刀环的环首,并非佩戴用的璧/环。

像这样出廓的形制,从战国早期就已经开始,玉工将璧/环两侧的玉料保留下来,透雕为双龙或者凤鸟形状,比较特殊少见。这两条龙,用“俊朗”来描绘,丝毫不为过。线条挺拔流畅,抛光打磨也极其精细,凸显战国时流行的犀利风。

玉质和沁色同样令人为之倾倒。这只环的龙头有一面明显不甚平整,加之玉质细腻,没有什么杂质,推测原本应该是一块籽料,由于古人对玉材十分珍惜,此处磨平会使得整体变薄,索性随形就料。

埋藏千年,沁色斑驳。之所以呈现为一道一道的,说明上面曾有覆盖物,被压住的部分没有受沁,露在外面的部分则受沁为白色灰皮。戴起来盘了几天之后,灰皮的地方已渐渐变红,玉质也没有刚开始看起来那么白了。以前盘玉的前辈说“千年白玉转秋葵”,可能就是这个意思。

虽然制作精美的青铜环首刀在战汉之际都有发现,但以玉为刀环,且工艺如此精湛,精气神如此不凡,估计并非驰骋疆场时的刀兵,而是贵族用于彰显威仪、炫耀等级的佩刀,就像玉具剑。

其实古玉到手,从前做什么用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自己要怎么玩。刀光剑影的时代既已一去不复返,这枚玉环也大可鸟尽弓藏,退下“戎装”,转型,做个胸前佩挂。

美玉诱人,搭配时也是灵感激荡,最终决定以组佩规格伺候。搭配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的玉璜,辅之以战国紫水晶珠和管、小西玛,收尾的三角形勒子是春秋时期的,非常少见,上面略带铜沁。

弃武从文,就这样安静地佩戴,慢慢盘出美感,也算给它个好归宿了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浪漫分享网

原文地址:https://hunlipic.com/liwu/406942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20
下一篇2023-08-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